《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PPT(精)_第1页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PPT(精)_第2页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PPT(精)_第3页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PPT(精)_第4页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PPT(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蔡 元 培 你印象中的北京大学是什么样? 北京大学位于京城西郊,占地 2707 853平方米( 4062亩)。学校现教职工 16073人, 29617名各类在校学生。现有 199个博士点、 221个硕士点、100个本科专业,以及覆盖 139个专业的 35个博士后流动站。北京大学拥有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科院院士及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数量均居全国高校之首。 现任校党委书记闵维方教授、校长许智宏院士。 北京大学未名湖和博雅塔 北京大学图书馆 北大办公楼 100多年前的北大是什么样? 北京大学创办于 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京师大学堂的诞生,是戊戌变法的产物。戊戌变法运动失败以后,所有新政措施几乎全部被废除,只有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1912年 5月,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 京师大学堂旧址 京师大学堂牌匾 百年北大 京师大学堂开学 京师大学堂全体员工 一九一二年改名为 北京大学, 严复 担任 第一任校长。 蔡元培是何人? 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毛泽东 从排满到抗日战争,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从五四到人权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 周恩来 “三不主义” 一不做官,二不纳妾,三不打麻将。 关于作者 蔡元培( 1868 字鹤卿,号孑民,绍兴人。 近代著名 民主革命家、教育家、思想家。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 投身教育, 1917年起任北大校长 前后共 11年 。不拘一格,奠定了 北大的学术地位, 使其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 蔡元培对近现代中国教育、中国革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 献 国才形成了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体系和教育制度。 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主张,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华出众的学者。 先生在其 74年的人生历程中,先后经历了清政府时代、南京临时政府时代、北洋政府时代和国民党政府时代,一路经历风雨,始终信守爱国和民主的政治理念,致力于废除封建主义的教育制度,奠定了我国新式教育制度的基础,为我国教育、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富有开创性的贡献。 蔡元培手迹 演讲辞,是指在重要场合或群众集会上发表讲话的文稿。在各种会议中,它用来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发表意见和主张,提出号召倡议。 目标明确,重点(一个)突出 . 演讲辞又分为叙事型、说理型和抒情型。 【 文体知识 】 初读课文,读懂字音词义 数 ( ( 干 ( ( 提携 ( 肄 ( 孜孜 ( 造诣 ( 店肆 ( 沦丧 ( 訾 ( ( 冶 ( 塞责 ( 会晤 ( 相 ( ( 敷衍 ( 庶 ( 切磋 ( 正轨 ( 砥 ( ( 鲜 (人知 再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思想 诵读课文,思考: 一 、 身为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先生对青年学生 提出了哪些殷切希望? 明确 : 1、抱定宗旨 2、砥砺德行 3、敬爱师友 1、阅读第二段,思考以下问题: ( 1)当时北大学生的宗旨是什么 ?表现在行为上是怎样的 ? 问题探究 “ 求学于此者 ,皆有做官发财思想” “平时放荡冶游 ,考试则熟读讲义 ,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 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 ( 2)这样不正的宗旨危害有哪些 ?蔡元培希望学生抱定什么样的宗旨? 误己误人。 “ 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乌烟瘴气 “ 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 自误 也。且辛亥之役,吾人之所以革命,因清廷官吏之腐败。即在今日,吾人对于当轴多不满意,亦以其道德沦丧。今诸君苟不于此时植其基,勤其学,则将来万一因生计所迫,出而任事,担任讲席,则必贻误学生;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是 误人 也。 背景 性质 危害 “ 宗旨不可以不正大” 结论 小结 抱定宗旨 2、阅读第三段,思考: 蔡元培的“砥砺德行”的要求是针对当时社会的什么状况提出的? 方今风俗日偷,道德沦丧,北京社会,尤为恶劣,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非根基深固,鲜不为流俗所染。” “ 方今风俗日偷,道德沦丧,北京社会,尤为恶劣,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非根基深固,鲜不为流俗所染 。” “ 诸君为大学学生,地位甚高,肩此重任,责无旁贷,故诸君不惟思所以感已,更必有以励人。” “ 以正当之娱乐,易不正当之娱乐,庶于道德无亏 ,而于身体有益 。” “ 故品行不可以不谨严,此余所希望于诸君者二也。” 背景 要求 方法 结论 小结 砥砺德行 五四运动之前的中国社会,极端无序和混乱。辛亥革命的不彻底,致使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以后又经过历次军阀割据,连年混战,北洋军阀统治了当时的北京。蔡元培上任校长之时,正是皖、直、奉三大军阀派系混战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在思想领域,人们失去了旧有的道德规范,而新的又未曾确立,北京腐败成风。 背景: 3、阅读第四段,思考: 为什么蔡元培先生 认为“敬爱师友” 很重要? 敬师:“教员之教授,职员之任务,皆以图诸君求学便利,”理应“以诚相待,敬礼有加”。 爱友:“同处此校,毁誉共之,同学中苟道德有亏,行有不正,为社会所訾詈,己虽规行矩步,亦莫能辩,此所以必互相劝勉也。” 蔡元培先生是 针对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提出以上三点要求的?( 筛选出文中相关信息 ) (1)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 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也。 (2)平时则放荡冶游, 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 (3)方今风俗日偷,道德沦丧, 鲜不为流俗所染。 明确 :由以上信息可以看出 ,当时 社会非常腐败 ,道德沦丧 , 即便是北大 ,也难脱俗流 ,很多学生 不以学业为重 ,而 是把大学当成了 升官发财 的阶梯 ,平时 敷衍塞责 ,考 试 突击讲义 。 没有蔡元培,北大就不成其为北大; 没有北大,蔡元培也不成其为蔡元培。 “ 北京大学虽声名狼藉,然改良之策,亦未尝不可一试,故允为担任。 ” 1916年 12月 22日,蔡元培抱着整顿、改革北大的宗旨和决心,迎难而上,赴京就任北大校长的职务。 兼容并包 思想自由 蔡元培的贡献就在于,他把陈腐的北大,变成了学术至上的真正大学。 他以坚决的气魄,按照自己的教育理想,采取一系列对症下药的措施,一步步地改造北大,使北大逐步显示出全新的风貌。不到两三年时间,北大便从一个培养官僚的腐朽机构一跃而成为全国进步青年仰慕的学府。 在办学方针上,蔡元培提出 “兼容并包”, 延请陈独秀等大批新学人物和刘师培等旧学人士进入北大,并裁减不称职教员,清除大批腐朽守旧的人物。经过这番整顿,教师队伍的素质大大提高。与此同时,他还在学生中间大力提倡思想自由,培养学术研究风气,树立新道德新风尚。 本文就是他这种思想的集中体现。 兼容并包 思想自由 陈独秀(文科学长) 胡适(教员) 李大钊(图书馆主任) 讲坛上的教授 胡适 辜鸿铭 鲁迅(教员) 毛泽东(图书馆馆员) 杜威 (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 ): “ 拿世界各国的大学校长来比较一下,牛津、剑桥、巴黎、柏林、哈佛、哥伦比亚等等,这些校长中在某些学科上是有卓越贡献的,固不乏其人。但是,以一个校长身份,而能领导那所大学对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了 蔡元培 外恐怕找不到第二。 ” 蔡元培像 作为一篇就职演说本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 在 结构上,这篇演讲辞 思路 非常清晰 。 演讲,由于是一听而过,时间有限,一篇演讲只能安排一个中心思想,而且要求中心突出。 本文 围绕着“ 三个要求 ”即: 如何做一个优秀的北大学子 而展开 ,而且通篇都围绕着这一中心选择材料和组织结构。 简短的 开场白 引出话题,正文 展开话题, 结尾 总结话题, 层次分明,脉络清楚,给人一气呵成之感。 改良讲义 添购书籍 两点计划 抱定宗旨 砥砺德行 敬爱师友 三个要求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番寒暄 (开场白 心系北大 ) 一 作为一篇就职演说,本文在语言上有何特点? 在语言上,本文用 浅易的文言文写成 ,在 简 洁凝练 中透出 文言文特有的 古朴典雅 。 (这篇演讲辞 写作的年代 ,正是 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新旧两种文体并行的时期,当时的许多文章都带有 文白混杂 的特点。) 以本文为例,文章 基本的框架还是文言文 ,有大量的文言字词和文言句式,多用单音词、语气词等,但 另一方面文章又比较浅显,有许多口语成分,比起古文来好理解。 因此,本文读起来 既有文言的言简意赅、意味深长,又有口语的明快易懂 ,学习时要注意体 味。 研读课文,体会下列句子的含意。 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容有底止。 【 提示 】 这句话是蔡元培对青年学子的恳切勉励,他认为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而不是做官发财的阶梯。因此,学生在校应努力钻研学问,增长见识。这一点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 。 方今风俗日偷,道德沦丧,北京社会,尤为恶劣,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非根基深固,鲜不为流俗所染。 【 提示 】 这句话是针对当时的社会风气而言的。当时的北京社会,经历了辛亥革命的失败和军阀的混战,旧的道德已经失范,新的又没有树立起来,整个社会陷入道德沦丧的状态,一般人很少能不为所染。这也是作者寄希望于青年学子,希望他们不仅能洁身自好,而且能担当起为社会匡正流俗的职责的主要原因。 不惟开诚布公,更宜道义相勖,盖同处此校,毁誉共之,同学中苟道德有亏,行有不正,为社会所訾詈,己虽规行矩步,亦莫能辩,此所以必互相劝勉也。 【 提示 】 这句话讲的是青年学子之间相互友爱、相互劝勉,在德行上共同进步的必要性,蔡元培对北大学生寄予了深切厚望 。 文章特点 ( 结构 ) ( 内容 ) (语言) 2. 思路清晰,逻辑严谨 。 揉和 而成 , 简洁凝练 中 透出文言文特有的 古朴 典雅 ,又有口语的 明快易懂。 讲什么 怎么讲 从这篇演讲辞中可看出蔡元培是怎样的一个人? 【 提示 】 蔡元培是一个爱国的有志之士。 蔡元培是一个满怀斗志的改良之士。 蔡元培是一个对教育有着科学的、深刻的认识的教育家。 联系实际 拓展延伸 在蔡元培提出的三点要求中,最能触动你心灵的是哪一点?谈谈自己的感想。 关于立志、道德、交往的名人名言。 ( 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 ( 2)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翟 ( 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陈涉 ( 4)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 ( 5)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 ( 6)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 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刘备 ( 8)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陶铸 ( 9)嫉妒是心灵的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