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王庄矿6206工作面地表移动观测数据处理和分析.doc_第1页
毕业设计(论文)-王庄矿6206工作面地表移动观测数据处理和分析.doc_第2页
毕业设计(论文)-王庄矿6206工作面地表移动观测数据处理和分析.doc_第3页
毕业设计(论文)-王庄矿6206工作面地表移动观测数据处理和分析.doc_第4页
毕业设计(论文)-王庄矿6206工作面地表移动观测数据处理和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各专业完整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图纸 本 科 毕 业 设 计 题目 王庄矿6206工作面地表移动 观测数据处理和分析 院(系部)专业名称 年级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2年6月7日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摘要地下资源的开采,一方面给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和生态问题。因为地下的煤采出后,会在地表形成一个比采空区大得多的下沉盆地,这样的下沉盆地会对地表上的建筑物、铁路以及水体造成很大的损害。为了保护地表重要建筑物,使它们不受或少受采空区造成的有害影响,必须研究地下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规律。在对观测数据的处理分析中,我们可以获取该地区可能会发生的灾害或破坏,为地表的人、物安全提供灾害预报。王庄矿6206矿区地表有重要建筑物,属于“三下”采煤课题。在保证安全高效生产的同时,又要有效地保护好地面建筑物,实现矿区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概率积分法对大量实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从而找出本地质环境采煤因素对地表移动的影响规律,深入研究王庄矿6206矿区地表沉陷变形规律,准确预测和控制该矿区工作面地表沉陷,为“三下”采煤提供可靠安全的参考数据。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对本矿区具有重要意义,对本矿区的“三下”采煤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关键词:地表移动规律;预计参数;角量参数abstractthe exploitation of underground resources, hand to provide people with rich mineral resources, on the other hand, it also brings a series of environmental and ecological problems. because of the underground coal mining, will be formed at the surface of a much larger than the goaf subsidence basin, the subsidence basin on the surface of buildings, railways and water bodies caused great damage.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surface of important buildings, so that they do not or less affected by mined out area caused by the harmful effects, we must study the law of surface movement caused by underground mining. in the processing of observation data analysis, we can obtain the area may be occurring disasters or destruction, for surface, safety to provide disaster forecast. wang zhuang mine 6206mine surface are important building, which belongs to the under three mining project. to ensure the safety and high efficiency production at the same time, but also effectively protect the buildings on the ground, realiz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ining area.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probability integral method of massive measured data are analyzed, so as to find out th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of mining factors effect on the ground surface movement law, in-depth study of wang zhuang mine 6206mine area surface subsidence deformation, accurate prediction and control of surface subsidence in the mining work face, as the under three to provide a reliable reference data of coal mining safety.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mining area has important sense, the area of under three mining has a certain theoretical value and guiding significance.key words:ground movement laws; predicting parameters; angle parameteii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目 录1绪论11.1选课的意义和背景11.2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1.3论文研究内容与方法21.3.1研究内容21.3.2研究的方法21.4 地表沉陷的危害简述21.4.1地表沉陷对建(构)筑物的危害31.4.2地表沉陷对耕地的影响32 王庄矿6206工作面概况42.1概况42.2地质采矿条件52.3 6206工作面及观测站简介52.3.1 6206工作面简介52.3.2 6206观测站简介53 数据处理模型及岩移角量参数计算73.1数据处理模型73.2 6206工作面观测站地表移动角量参数83.2.1静态移动盆地角量参数求取83.2.2地表移动动态参数求取123.3最大下沉滞后角计算193.4 6206工作面角量参数综合计算汇总194地表移动和变形预计方法简述204.1开采沉陷预计方法204.2基于概率积分法求取预计参数214.3.1最大值求取模型214.3.2预计参数的求取模型234.3概率积分法优缺点简述245 6206地表移动观测站地表变形预计参数计算255.1 6206走向主断面实测数据绘图与分析255.2 6206倾向刀把面实测数据绘图与分析265.3倾向常规面实测数据绘图与分析285.4 6206工作面实测资料对预计参数的分析306 结 论33致 谢35参考文献36371绪论1.1选课的意义和背景 地下有用矿物采出后,开采区周围岩土体的应力平衡状态遭到破坏,应力重新分布,达到新的平衡。在此过程中,使岩层和地表产生连续的移动、变形和非连续的破坏,这种现象称为“开采沉陷”。开采煤炭资源所造成的地表沉陷,不仅破坏矿区生态环境,而且对地表建筑物造成了严重的损害。为了极大限度的保护地标建筑物,使之少受到或不受到地下矿区开采的影响,对所得的各项地表移动参数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更好的指导和服务煤矿“三下”开采。每个地区的矿区的地质都有所不同,综合不同地质采煤因素影响,地表移动的过程和结果也各不相同。地表移动的过程非常的复杂,只有不断地实地测量,获取大量实测资料,然后将这些资料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帮助井下安全高效的进行煤炭开采作业。在保证地面建筑物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开采煤炭资源是开采沉陷学科目前面临的最主要问题。 王庄矿位于山西省长治市以北约30km,地处潞安矿区的中部东缘,处于文王山南断层与二岗山北断层之间。横跨市郊区和屯留县两区,其东邻石圪节煤矿,西与常村矿接壤,北邻漳村煤矿。王庄矿总体为一走向为北西方向,倾向为南西方向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为26,该矿大部分为第四系地层所覆盖,仅在井田的西北部有少量的基露岩,南厚北薄,岩性属于硬岩层。由于地面开采强度大,回采后将出现剧烈的沉陷变形和地表裂缝,甚至出现台阶状破换,对这些建(构)筑物将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可能危及正常安全使用。如何最大限度地合理开采将“三下”压煤尤其是建筑物下压煤开采出来,确保矿区生产水准 ,同时控制地面的沉陷与变形,保护地面建(构)筑物不受破坏,是该矿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6206观测站于2007年初开始建立,与2007年底观测系统基本建立完成。进行系统的地表移动观测,通过实际观测并进行计算分析,求得地表移动观测及地表移动的规律,为保护煤柱和“三下”开采提供的科学数据。1.2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如果按照浅部开采地表移动规律,在“三下”采煤时,根据地质采矿条件以岩层移动角为依据,来对受保护的建(构)筑物留设保护煤柱。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所留设的建(构)筑物保护煤柱的范围也会越来越大。这样,建筑物下所压滞的煤炭量也会急剧增大。因此,对于解放建筑物下压煤,同时保证地表建筑物、构筑物尽量少受到开采破坏的影响,开采沉陷预计就显的尤为重要1。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掌握矿区地表移动的数据,确实查清准备开采的6206工作面的地面倾斜、水平移动、曲率、水平变形、和下沉速率的参数,为压煤开采和留设煤层提供重要依据和数据。从而控制好岩层及地表沉陷,保护井上下建筑物、构筑物,以及水体免受因为开采二造成的有害影响。从而确保安全生产和现代化建设矿山。本论文的研究对于促进“三下”采煤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提高6206工作面地下煤炭资源采出率,保护地表建筑物和生态环境,实现该矿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1.3论文研究内容与方法1.3.1研究内容 为了更好地指导和帮助“三下”压煤条件下的煤炭资源采出率,保护矿区生态环境和地表建筑物,必须要深入的对矿区地表移动观测站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研究地表移动变形参数变化的规律以及趋势,为生产实践提供理论基础。将论文内容定制如下: (1)对通过全面观测、连接测量、日常测量等阶段的观测工作而获得的原始基础资料进行分析,确认这些数据中是否存在粗差,控制点有没有发生变化等。然后对这些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建立求取地表移动观测变形参数的一个数据库。 (2)研究分析地表移动变形参数的求取方法,求取地表移动变形预计参数和角量参数,并分析研究所求取的地表移动变形参数与地质采矿因素之间的关系,把握矿区地表与岩层移动规律。1.3.2研究的方法根据论文总体内容,准备采用理论分析、数据分析、现场调研及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6206工作面的岩层与地表移动规律进行研究,主要研究方法如下:(1) 基于地表移动观测站实测资料,以开采沉陷学、数理统计学等理论为基础对观测进行整理和分析,研究运用经验法求取地表移动预计参数。(2) 运用地表移动预计求取的地表移动角量参数,分析所求取得地表移动参数与各地质采矿因素之间的关系。1.4 地表沉陷的危害简述 地层沉陷往往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它可以危害到建筑物、水体、公路和铁路、井筒、山体和露天矿边坡,造成冲击地压和矿震,破坏自然环境。所以,可以认为地表沉陷是一种准自然灾害,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开发矿业的同时,必须对环境保护有全面的、周密的考虑。目前我国许多矿山都面临这发展损害了环境、环境有限制了发展的恶性循环,所以,再进行地表移动观测站数据分析和处理的前提下,有效地为矿区可持续发展做指导,最大限度的限制地表沉陷的发生,从而达到保护环境,合理开采的目的。1.4.1地表沉陷对建(构)筑物的危害在地下开采影响下,建筑物的变形与破坏,是由于地表移动与变形作用于建筑物的基础,导致建筑物收到附加应力的作用而产生的。在不同的地表移动变形作用下,对建筑物将产生不同的影响。地层沉陷对建筑物的影响基本可以归为四大类:下沉和水平移动的影响;地表倾斜变形的影响;地表水平变形的影响;地表曲率变形的影响。1.4.2地表沉陷对耕地的影响开采沉陷对耕地的影响主要表现为1:(1) 是耕地标高降低、潜水位上升。导致土地淹没、盐渍化,土壤肥力下降。(2) 耕地坡度变化,导致水土流失。(3) 使土壤结构发生变化。研究表明,位于地表拉伸区的土壤空隙度增加,位于压缩区的土壤空隙度减小,密实度增加。(4) 在浅部地区开采、岩溶区开采、急倾斜煤层露头开采是,是地面出现塌陷坑、塌陷漏斗,导致土壤肥力和水分流失,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生产。(5) 使采空区边缘附近出现裂缝。在有表土覆盖的地区,裂缝的深度一般为2m-3m,最大不超过10m;在无表土覆盖的地区,裂缝深度可达几十米。王庄矿位于山西省长治市郊区,采煤环境属于黄河以北平原矿区。此地区潜水位较低,年降雨量偏小,开采沉陷后只有小部分沉陷区发生常年积水。一般多为季节性积水。2 王庄矿6206工作面概况2.1概况王庄矿位于山西省长治市以北约30km,建成于1966年12月,原设计能力为90万吨,经过多次改造扩建,到2005年,该矿实际生产能力达到710万吨全矿现有职工7000余人实行矿队两级管理,拥有两支能力达600万吨的高效综采队,一支年单进水平达12000米的高效综掘队,一支岩巷千米开拓队和一座全国十佳优质高效选煤厂.属质量,环境,职工健康体系认证企业,全国首批现代化矿井,高产高效矿井,部特级高效矿井.一贯以高技术,高效率,高效益而闻名全国,生产技术先进,目前的主要采煤手段-综采放顶煤技术,在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0倍。在全国行业中名列前茅。图2-1 王庄矿地理位置近年来,该矿先后荣获全国特级高产高效矿井。全国十佳煤矿,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中国能源化学工会功勋矿井,全国煤炭工业科技创新矿井,全国煤炭综合利用与多种经营先进企业,中国煤炭知名出口企业,全国质量服务消费者满意企业,全国诚信示范企业等10多项国家级荣誉,荣获山西省模范集体,山西省文明单位,山西省集体一等功等20多项省级荣誉。所生产的主导产品14级混煤和11级洗煤精块双双荣获全国质量信的过产品。产品远销湖南,湖北,福建,上海,等十多个省市,并出口到十多个国家个地区,受到国内外用户的高度赞誉,在国内塑造起了较高的政治荣誉,品牌荣誉,管理荣誉,企业的社会知名度显著提高。 2.2地质采矿条件王庄矿位于山西省长治市以北约30km,地处潞安矿区的中部东缘,处于文王山南断层与二岗山北断层之间。横跨市郊区和屯留县两区,其东邻石圪节煤矿,西与常村矿接壤,北邻漳村煤矿。王庄矿总体为一走向为北西方向,倾向为南西方向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为26,该矿大部分为第四系地层所覆盖,仅在井田的西北部有少量的基露岩,南厚北薄,岩性属于硬岩层。2.3 6206工作面及观测站简介2.3.1 6206工作面简介6206工作面位于62采区西部,东面为6204工作面,西为王庄矿西部边界,北邻62采区下山皮带和轨道巷煤柱,南邻刘家畛大断层煤柱,四周均为开采。该工作面成刀把形,近走向布置,走向长约1780m,倾向宽140248m。该工作面从南向北仰斜推进,与2008年5月下旬开始回采,至2009年11月回采完毕,推进速度37m/d左右,最大推进速度达到9m/d。6206工作面开采3#煤层,该煤层位于山西组的中下部,为陆相湖泊型沉积,煤层厚度稳定,约为6.26.8m,煤层采深302330m,平均开采深度为316m。全煤含夹石5层,上部含矸2层,下部含矸3层,累计厚度达到0.40m。夹矸多为炭质泥岩或泥岩,结构较为简单。直接顶厚度1.13.3m,平均厚度7.1m,主要为黑色泥岩,含植物化石,局部地段为砂质泥岩;老顶厚度2.05.8m ,平均厚度3.9m,为灰色、细粒砂岩,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钙质胶结,含云母片;直接底厚度为1.54.8m,平均厚度3.15m,为黑色泥岩,质均质密,含植物化石,局部砂岩;老顶伏于直接底之下,厚度为0.84.0m,主要为灰色、细粒砂岩,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含云母片,局部泥岩。工作面从整体上看,里部是一个倾向南的单斜构造,煤层倾角大,一般在58;从外部来看,总体为倾向西的单斜构造,煤层倾角一般在25;中间是有一个向斜和背斜组成,两翼煤层倾角一般在35。工作面在形成过程中,共揭露六条断层,分别为f263、f264、f265、f259、f258、f273。六条断层对于工作面的开采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对于地表岩移观测系统影响较小。2.3.2 6206观测站简介6206观测站与2007年初开始建立,与2007年底岩移观测系统建立完成。工作面共设三条地表观测线,其中包括一条走向线和两条倾向观测线(刀把面观测线和常规面观测线)。其中走向观测线长1120m,布设有47个观测点(44个工作点和3个控制点),其中工作点编号为90137,测点间距20 m(个别点受到地形或其他原因的影响,间距在40100m左右);控制点编号为g、h、i,测点间距为45m。刀把面倾向观测线观测线长918m,布设有42个观测点(39个工作点和3个控制点),其中工作点编号为139,测点间距20 m;控制点编号为a、b、c,测点间距为45m。常规面倾向观测线观测线长965m,布设有43个观测点(40个工作点和3个控制点),其中工作点编号为4281,测点间距20 m;控制点编号为d、e、f,测点间距为45m。6206工作面观测站测线总长3003m。根据煤矿测量规程对地表观测站的观测要求,王庄矿地质科于2007年12月开始第一次全面观测。2008年9月初,工作面推进至观测线以南约150m处,地表岩移观测点开始受到开采的影响,2008年9月3日进行第一次水准测量,2010年6月13日完成最后一次全面观测。在历时30个月的观测中,共进行了11次全面观测和24次水准观测。值得说明的是在整个观测过程中,由于一些人为的原因使得大量点的丢失,从而造成地面观测非常困难,数据精度也有所下降,因此它对于整个岩移规律的精度分析产生不利的影响。然而总体来讲,观测站的观测是按照相关规定和章程来实施的,加上煤层开采厚度大,地表的沉陷也变得较为剧烈,观测误差相对于观测结果而言影响较小,观测资料和数据能够反映地表移动变形的实际情况。6206工作面地表移动观测站平面布置图如图2-2所示。 图2-2 6206工作面地表移动观测站平面布置图3 数据处理模型及岩移角量参数计算3.1数据处理模型 1、下沉 地表点的沉降叫下沉,是地表移动向量的垂直分量,用w表示,它反映了一个点不同时间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量,用地表某一点n的首次与m次观测点的标高差表示: (3-1)式中,地表n点的下沉,mm;,地表n点首次和m次观测时的高程,mm。 2、水平移动地表下沉盆地中某一点沿某一水平方向的位移叫做水平移动,用u表示。用地表某一点n的m次于首次测得的从该点至控制点的水平距离差表示: (3-2)式中,地表n点的水平移动,mm; ,m次和首次观测时地表n点到观测线控制点r间的水平距离,mm。 3、倾斜 地表倾斜是指地表相邻两点在竖直方向的下沉差与其水平距离的比值。它反映了地表移动盆地沿某一方向的坡度,通常用i表示。计算式如下: (3-3)式中,地表m,n两点的倾斜变形,mm/m;地表m,n点间的下沉值,mm;,地表m,n点的下沉值,mm。 4、曲率曲率是两相邻线段的倾斜差与两线段中点间的水平距离的比值。他反应在观测线断面上的弯曲程度,通常用k表示。计算式如下: (3-4)式中,地表m-n和n-p点间的平均斜率,mm/m;,地表m-n和n-p点间的水平距离,m;线段m-n和线段n-p的平均曲率,mm/m。 5、水平变形水平变形是指地表相邻两点的水平移动查与两点间水平距离的比值,通常用表示。水平变形是表示单位长度线段的拉伸或压缩,计算形式为: (3-5)式中,地标点m,n的水平移动,mm;地表点m,n的水平距离,m;地表点m,n的水平变形,mm/m。3.2 6206工作面观测站地表移动角量参数 王庄矿松散层较厚,约为154.58m,采煤方法主要为综采放顶煤一次采全高、全部陷落法管理顶板,推进速度较快、开采强度大,地表岩移规律呈现新的特点。而对于地表移动角量参数,可根据实测资料求取地表移动的角量参数(由于测量数据相对不全,因此对于角度值的求取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只能根据所有的文献资料求取大概的角度值,跟实际的角值有稍微的差异,但不会影响整个岩移规律的研究)。 6206工作面于2008年5月开始回采,2009年11月回采结束。工作面正上方出现了明显的下沉盆地,地表的沉降变形异常剧烈,尤其在工作面两侧平行于工作面走向方向拉伸变形明显;在下沉盆地中,压缩变形明显。6206工作面在走向方向开采长度达到了充分采动条件,在倾向方向开采长度尚未达到充分采动条件,因此地表下沉盆地尚未达到充分采动。3.2.1静态移动盆地角量参数求取 1、王庄矿松散层较厚,约为154.58m,参照规程和类似条件矿区的实测参数取松散层移动角=50o。 2、边界角的求取 边界角是在充分采动或接近充分采动的条件下,地表移动盆地主断面上盆地边缘点(下沉值为10mm)至采空区边界的连线与水平线在煤柱一侧的夹角。在倾向刀把面观测线上,根据全面观测的下沉值记录可知倾向刀把面观测线下沉值等于10mm的点出现在6-7之间、32-33之间。因为表土层厚度中有154.58m左右,且赋存不稳定,而且开采深度为316m,因此求取边界角,移动角时不予考虑表土层的影响。考虑到不充分采动、地面窑洞抗变形能力差、观测误差等因素,在求取移动角时适当减小临界变形值。在倾向刀把面观测线上,上山边界角0=63o;下上边界角0=56。上山边界角和下山边界角示意图如图4-1所示。图4-1 6206工作面倾向刀把面地表下沉观测图、边界角求取示意图在倾向常规面观测线上,根据全面观测的下沉值记录可知倾向常规面观测线下沉值等于10mm的点出现在42-43之间、79-80之间。因此容易得到倾向常规面观测线上的边界角,上山边界角0=58o;下上边界角0=50。上山边界角和下山边界角示意图如图4-2所示。 图4-2 6206工作面倾向常规面地表下沉观测图、边界角求取示意图 在走向主断面上,由于属于充分采动,所以根据观测资料能求取在充分采动情况下的角量参数。根据全面观测的下沉值记录可知走向线下沉值等于10mm的点出现在93-95之间(由于观测数据不全,因此对于下沉值为10mm的具体位置不是很清晰,因此只能求取大概的角度值),求得的角度值取其平均值得到下沉综合采动边界角为0=66o。6206工作面走向常规面地表下沉观测图、边界角求取示意图如图4-3所示。图4-3 6206工作面走向常规面地表下沉观测图、边界角求取示意图 3、移动角的求取 在充分采动或接近充分采动的条件下,地表移动盆地主断面上三个临界变形(水平变形、倾斜变形、曲率变形)中最外边的一个临界变形值点至采空区边界的连线与水平线在煤柱一侧的夹角称为移动角(angle of critical deformation)。按照我国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以下简称为规程)规定,临界变形值为:水平变形=2mm/m、倾斜变形i=3mm/m、曲率变形k=0.2mm/m2。由观测资料计算可知在倾向刀把面观测线上,水平变形和倾斜变形符合规程规定的临界变形值。倾斜i=3mm/m的点出现在15-26、29-30;水平变形=2mm/m的点出现在14-15、29-30。曲率变形k=0.2mm/m2的点出现在15-16-17、27-28-29。取处于点14和点30作为最外的临界值点。经计算得为综合求取的上山移动角=75,下山移动角=73。图4-4 6206工作面倾向刀把面地表下沉观测图、移动角求取示意图 在倾向常规面观测线上,根据水平变形和倾斜变形符合规程规定的临界变形值可以计算出:倾斜i=3mm/m的点出现在53-54-55、73-74-75;水平变形=2mm/m的点出现在51-52-53、74-75。曲率变形k=0.2mm/m2的点出现在52-53-54-55、72-73-74。取处于点51和点75作为最外的临界值点。经计算得为综合求取的上山移动角=72,下山移动角=70。图4-5 6206工作面倾向常规面地表下沉观测图、移动角求取示意图在走向主断面上,倾斜i=3mm/m的点出现在104-105,=2mm/m的点出现在109-110,曲率变形k=0.2mm/m2的点出现在96-97-98。因此取点96作为最外的边界点,从而求得走向综合移动角=73o。图4-6 6206工作面走向常规面地表下沉观测图、移动角求取示意图 4、充分采动角的求取充分采动角是指在达到充分采动条件下,根据地表下沉盆地主断面实测下沉曲线,取下沉盆地平地边缘点至采空区边界的连线与煤层在采空区一侧的夹角成为充分采动角。下山充分采动角为1,上山充分采动角2,走向充分采动角3。在倾向工作面,采动属于非充分采动,只有走向方向上达到充分采动,因此只需求取走向方向上的采动角3(3=77)。 5、最大下沉角的求取在非充分采动时,最大下沉角是指在地表下沉盆地倾斜主断面上,实测地表最大下沉点(或倾斜为零的点)至采空区中心连线与水平线在下山一侧的夹角成为最大下沉角。当松散层的厚度h0.1h0时,先将最大下沉点垂直投影到基岩上,然后再与采空区中点连线,取此线与水平线在下山一侧的夹角。在充分采动时,最大下沉角是指地表下沉盆地的平底中心至采空区中心的连线与水平线在下山方向的夹角为最大下沉角。由于倾向方向上属于非充分采动,因此根据实测资料我们可以计算出最大下沉角。在倾向刀把面上,最大下沉点为22点,求得最大下沉角=88。图4-7 6206倾向刀把最大下沉角求取示意图在倾向常规面上,最大下沉点为63点,求得最大下沉角=86。图4-8 6206倾向常规面最大下沉角求取示意图3.2.2地表移动动态参数求取1、超前影响角与超前影响距的求取将走向工作面前方地表开始移动(下沉10mm)的点与当时工作面的连线和水平线在煤柱一侧的夹角称为超前影响角,用表示。开始移动的点到工作面的水平距离l 称为超前影响距。超前影响角和超前影响距l的关系如下: (3-6)6206工作面推进过程中,走向工作面前方地表开始移动(下沉10mm)的点出现在点93-95之间,所以超前影响距(advance effect distance)l120-140m,超前影响角(advance effect angle)arccot(120-140/316)=66-70,取其平均值=68。 2、各观测站实测下沉速度的计算根据观测资料及观测时间间隔,计算倾向刀把面下沉速度如下:表4-1 倾向刀把面实测下沉速度计算表a4天时(mm/d)108天时(mm/d)138天时(mm/d)161天时(mm/d)b0.5-0.02-0.03-c0.49999999999-0.021739130435-0.04968944099410.50000000002-0.046296290.0072463768114-0.04347826086920.49999999999-0.009259250.036231884058-3-0.2500000000-0.027777770.021739130434-40.4999999999900.043478260869-0.01863354037350-0.018518510.036231884058-0.02484472049760.2499999999900.057971014492-0.012422360249710.0092592590.072463768116-0.006211180124180.750000000010.0370370370.0942028985510.0062111801241900.0277777770.086956521740.024844720497100.749999999980.0092592590.101449275360.0310559006211110.0277777770.12318840580.062111801242120.75000000001-0.046296290.159420289860.0931677018631310.0370370370.202898550720.130434782611500.0092592590.333333333330.2670807453418-0.24999999990.0462962961.32608695651.913043478319-0.24999999990.0648148142.91304347833.97515527952000.0555555555.49275362327.4099378882210.250000000020.0555555558.427536231911.1987577642200.05555555510.61594202914.118012422230.499999999990.06481481410.96376811614.801242236240.249999999990.0370370379.369565217413250.249999999990.0462962966.71739130439.850931677表4-1 续a4天时(mm/d)108天时(mm/d)138天时(mm/d)161天时(mm/d)260.499999999990.0462962963.91304347836.4472049689270.50000000002-0.009259251.98550724644.1552795031280.499999999990.0185185181.01449275362.4037267081290.250000000020.0277777770.681159420291.5093167702300.500000000020.0185185180.478260869571.05590062113100.0185185180.355072463770.78260869565320.2499999999900.246376811590.58385093168330-0.046296290.152173913040.4099378882340.50000000002-0.037037030.130434782610.32298136646350.49999999999-0.037037030.101449275360.25465838509360.49999999999-0.037037030.0797101449270.22360248447370.50000000002-0.009259250.0942028985510.19875776398380.7499999999800.101449275360.18012422363910.0092592590.108695652170.16770186335 倾向刀把面观测线上由实测观测数据计算的最大下沉速度表可知,最大下沉值点为22点,最大下沉速度v=14.12mm/d,最大下沉值w=2383mm。倾向常规面最大下沉速度:表4-2 倾向常规面下沉速度计算4天mm/d525天mm/d664天mm/d732天mm/d751天mm/d880天mm/dd0-0.00380952-0.0120480.01229508-0.0199733-0.0022727e00.001904761-0.0075300.01639344-0.01331550f-0.24990.001904761-0.0060240.01639344-0.01198400.002272724200.0209523800.00753010.039617480.003994670.01477272430.750000.0133333330.0045180-0.00133150.010227274400.0171428570.03915660.049180320.018641810.027272724510.0152380950.0225903-461.250.0133333330.0316265-471-480.750.0228571420.04969870.066939890.031957390.03977272490.75-0.26095238-0.180722-0.155737-0.1837549-0.136363500.250.0057142850.05120480.066939890.031957390.04204545表4-2 续4天mm/d525天mm/d664天mm/d732天mm/d751天mm/d880天mm/d510.750.0361904760.08885540.092896170.061251660.06590909520.500000.0342857140.10993970.103825130.066577890.08295454530-0.31619047-0.147590-0.1502732-0.1651131-54-0.250.0685714280.19578310.178961740.155792270.148863635500.080.26506020.254098360.223701730.2090909056-0.25-0.75428571-0.210843-0.1734972-0.1877496-0.143181857-0.250.1638095230.96686740.896174860.854860180.755800.2380952381.71234931.575136611.517976031.320454545900.3714285712.74246982.515027322.431424762.106818186000.5523809524.00903613.669398903.556591213.07159090610.50.7828571425.20783134.767759564.620505993.9772727262-0.250.9371428576.05421685.532786885.370173104.619318186301.0285714286.42018075.860655735.693741674.8931818164-650.500000.9352380955.92921685.408469945.263648464.527272726600.7714285715.14909634.699453554.572569903.936363636700.0990476193.64156623.35655733.251664442.815909096800.3561904762.81174692.591530052.516644472250.2247619041.79216861.659836061.609853521.39772727700.750000.1485714281.07379510.997267750.972037280.84886363710.500000.0952380950.64156620.601092890.583222370.51477272720.250.0609523800.41114450.386612020.375499330.3318181873-10.0323809520.17771080.174863380.167776290.1556818174-0.50000.0114285710.08734930.084699450.078561910.0738636375-0.75000.0095238090.05421680.054644800.050599200.0465909076-0.450.0038095230.02861440.028688520.029294270.0295454577-10.0038095230.01656620.019125680.021304920.0204545478-0.50-0.007619040.00451800.004098360.006657780.0045454579-0.75-0.00380952-0.003012-0.002732200.0022727280-0.25-0.00380952-0.003012-0.0027322-0.0013315081-0.25-0.00190476-0.00150-1.3674863-2.6644474-3.3079545 倾向常规面观测线上由实测观测数据计算的最大下沉速度表可知,最大下沉值点为63点,最大下沉速度v=6.42mm/d,最大下沉值w=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