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技发展的利处大于弊处科技发展的利处大于弊处 世界的历史源源不断,在这期间,科技也在不停地进步着。爱因斯坦说过: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没错,科技的发展有好处也有弊处,只要用的恰当,有的 好,科技的发展的利处永远大于弊处。 发明大王爱迪生在一生中发明过许许多多的对人们有好处的发明,就拿电 灯来说吧,在我们的生活中,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谁不用电灯?电灯照亮了我 们周边的环境,给人们带来光明和温暖,让人们更加清晰地看清这绚丽多彩的 世界,这就是科技发展的一个清楚的痕迹,科技发展始终利大于弊。 一声声震耳欲聋的轰隆声,一条条飞速窜上天空的火龙,太空中一个个奇 形怪状的卫星,它们带给我们清晰的图案与声音,为我们人类作威作福。为人 类无私地探索浩瀚神秘的宇宙,发现更多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探索更加神秘 的地方。这些也是科技发展的一条清楚的痕迹,科技发展始终利大于弊。 走进医院,一个个先进的设备,新颖的科学名词,不知让多少人从死亡的 边缘上挣脱了回来,不知让多少人“起死回生”。科技的发展带给人们健康与强 壮,让人们更加的长寿。这也是科技发展一条清楚的痕迹,科技发展始终利大 于弊。 从前,从天涯到海角“千里传书”是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一项艰巨的任务,不 知要耗多少的人力和物力,勒马奔波。现在,这不再是神话,只需几分钟,就 可以。打开电脑,点进因特网,打开电子邮箱,发送。只需简简单单的几部, 就能够完成这个神话。从前,坐在家中想观天下事,这是一种天方夜谈,在现 在,只需打开电视,就可以不出门纵览天下大事,这也是科技发展一条条清楚 的痕迹,科技发展始终利大于弊。 总而言之,随着历史的变迁,科技也在不停的进步着,科技的发展始终是 利大于弊。 科技改变世界科技改变世界 天目湖中心小学六(3)班 应 郑 生活在十九世纪的大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给黑夜带来了光明,给人 类注入了动力。二十世纪,DVD、数码彩电、电脑、智能机器人等许多高科技产 品的生产发展让人欣喜;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的发射成功为我们圆了上千年的 飞天梦更让人肃然起敬。二十一世纪科技的发展不得不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科技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科技决定着我们人类的未来。 一个国家科技落后,它将变得无比脆弱。这次美国与伊拉克的交战,伊拉 克战败不是因为伊拉克的军队数量不如美国,正相反,伊拉克的参战军队远远 在美国之上,那为什么美国与伊拉克的交战中,伊拉克会战败呢?那是因为高 科技。美国在近年代里,它的高科技在原有的基础上迈出了一大步,推动了美 国经济的不断腾飞,正因为如此,美国的实力已是世界上的佼佼者了。美国总 统布什在战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达道:“这次我们美国能战胜伊拉克靠得是我 们的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就拿庄稼来说吧,现在有 一种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监测、预测庄稼种植、生长、品质、产量等全部生 产过程的“小麦玉米连作智能决策系统”日前已在北京通过了专家的鉴定。 这种科学技术给农民们带来了巨大的好处。以前农民们种庄稼需要顶着似火的 骄阳,顶着风吹雨打在田里播种、施肥、锄草饱经风霜,回到家已疲惫不 堪了。但是这种在计算机里种庄稼的技术可以让农民们免去用体力种庄稼。其 实,在计算机里种庄稼比人们想象中简单得多。在计算机里种庄稼只需在计算 机里输入小麦、玉米品种、土壤、天气资料及经验水肥数据,选定管理方式后, 运行单作或连作模型,即可得到产量、性状和植株、土壤、气候状况的逐日值 及直观曲线图以及水分、氮肥的利用情况。输入相关数据后,可得到有限灌水 量、灌水日期及有限施肥量、施肥日期,可系统的对小麦、玉米的生长发育动 态进行监测;选定最高产量、最大净收益、最高产投比等决策目标后,依据不 同品种和肥料,可获得连作植的最佳品种搭配和种植方案,实现智能决策。 科技改变着一切。俗话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我们小学生要从现 在开始,好好学习,长大后发明出更先进的科学技术,为祖国造福,为人类造 福。人类未来的生活将越来越繁荣昌盛 改变人类生活的改变人类生活的 100 项发明项发明 1900 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量子论,导致了 20 世纪物理学的一场革命; 1900 年, 梦的解析出版,这是一本惊世核俗的书; 1901 年,发现了 X 射线的德国物理学家伦琴成为首届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1901 年,诺贝尔奖成为国际最高荣誉奖; 1902 年,威利斯开利设计了第一个空调系统; 1903 年,齐奥尔科夫斯基公式:造就了一位火箭之父; 1903 年,美国莱特兄弟驾驶着自己设计制造的飞机冲向碧蓝的天空,这是人类 航空史上首次自主操纵飞行; 1904 年,世界上第一只电子管在英国物理学家弗莱明的手下诞生,标志着人类 从此进入电子时代; 1905 年 6 月,年仅 26 岁的爱因斯坦发表了一篇论文,这篇论文包含了一个将 要改变整个世界的理论:狭义相对论; 1906 年,美国发明家福雷斯特对二极管加以改进,研制出三极管,这看似小小 的一步,却是人类在打开电子时代大门过程中最重要的事件,福雷斯特因而当 之无愧地被称为“无线电之父” ; 1906 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动洗衣机由美国芝加哥人费歇尔设计制造; 1907 年 11 月 22 日,世界上第一艘现代化客轮“毛里塔尼亚”号第一次成功横 渡大西洋; 1910 年,同位素被发现,使人类认识并可以利用的化学元素的实际数量增加了 很多倍; 1911 年,有人制成了一个磁垫列车模型,在其后的几十年里,德国、日本、加 拿大、美国等对磁悬浮列车进行了反复试验; 1912 年,第一块霓虹灯广告出现在巴黎大街上; 1912 年,英国化学家霍普金斯在使用人工合成饲料喂养动物的过程中发现了维 生素; 1912 年,法国人发明人造棉; 1913 年,第一条汽车生产线开始应用; 1915 年,魏格纳写成海陆的起源一书,提出了大陆漂移说; 1917 年,加拿大科学家发现细菌的天敌:噬菌体; 1921 年,挪威气象学家向世人公布了大气环流图案,从而揭示出地球上空大气 运动的规律; 1921 年,对结核感染具有免疫作用的卡介苗进行人体试种,取得良好效果; 1923 年,世界上第一张彩色胶片诞生; 1923 年,世界上第一台冰箱在瑞典问世; 1924 年 4 月到 9 月,人类完成首次环球飞行; 1925 年,德国科学家海森堡和其他科学家一起创立了著名的矩阵力学理论,也 就是人们常说的量子力学第一定律; 1925 年,苏格兰发明家第一次推出电视系统; 1928 年,青霉素问世,开创医学新纪元; 1928 年,大陆漂移的内在动力被发现:地幔对流; 1929 年,世界上第一批石英钟问世; 1931 年,拉链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 1931 年,世界上第一条微波通信线路在英国多佛和法国加莱之间建起; 1931 年,德国科学家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显微镜,这是“人类的第三只眼” ; 1932 年,美国专家研制出第一台有效的心脏起博器,这一发明使很多心脏病人 得以起死回生; 1932 年,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在德国出现; 1933 年, “尼龙之父”卡罗瑟斯的发明,引起一场全球性的尼龙骚动; 1935 年,第一个实用雷达装置发明成功; 1936 年,年仅 24 岁的图灵发表了奠定整个计算机和人工智能基础的论文; 1937 年,世界上第一架射电望远镜在英国建成; 1938 年,匈牙利人比罗兄弟独立设计发明圆珠笔,使整个人类受益非浅; 1938 年,中国的黄昌贤用植物激素处理西瓜雌花,第一次获得无籽西瓜; 1942 年,在意大利科学家费米领导下设计和建造的第一座核反应堆成功运行, 这标志着原子能时代的开始; 1943 年,荷兰医生科尔夫制成了第一个人工肾脏,首次以机器代替人体的重要 器官; 1945 年,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爆炸; 1946 年 2 月 15 日,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的科学家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多用途 电子数字电脑,标志着电脑时代的开始; 1946 年,核磁共振现象被科学家发现,70 年代以来,核磁共振技术与图象重建 技术相结合,形成了核磁共振成像技术; 1947 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化学家弗兰克利比首次用反射性同位素碳 14,准确 测定了曾经有过生命的有机体的年代,碳 14 测年法的发明,对于考古学、海洋 学和地球科学是一个巨大的贡献; 1947 年,第一台微波炉问世,掀起了炊用炉具的革命; 1947 年,第一个半导体电子增幅器晶体管问世,成为人类微电子革命的先 声; 1948 年,美国工程师香农发表两篇有关“通信的数学理论”的文章,系统地讨 论了通信的基本问题,由此奠定了信息论的基础; 1950 年,信用卡问世, “一卡走天下”的时代到来; 1951 年,美国的克罗斯公司研制出第一台实用的磁带录像机; 1952 年,美国在太平洋上的马绍尔群岛试爆成功了世界上第一颗氢弹; 1953 年,生物学家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生命遗传的基因物质DNA 的双螺旋 结构模型; 1954 年,美国设计制造的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潜艇“鹦鹉螺”号进行处女航, 宣告了核潜艇时代的到来; 1954 年,苏联建成并正式启用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这是人类和平利用核能的 开始; 1954 年,美国生物学家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种有效口服避孕药,并进行了首批临 床试验;1957 年 10 月 4 日,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人类进 入太空时代; 1958 年,美国人发现激光,两年后的 1960 年,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诞生; 1959 年,美国工程师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 1960 年 4 月 1 日,美国发射世界上第一颗试验性气象卫星; 发明于 16 世纪的抽水马桶在本世纪开始盛行; 1961 年 4 月 12 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成为世界上第一位飞上太空的人; 1962 年,美国物理学家首次提出夸克模型,并预言这种非凡的粒子不仅存在, 而且正是这种粒子构成了其他一切粒子; 1963 年,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的外科医师创造了断手再植的奇迹; 1964 年,美国 IBM 公司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个采用集成电路的通用 1964 年,中国一所农校的教师袁隆平在茫茫稻海中找到一刻自然株,中国农业 从此开始了第二次绿色革命; 1964 年,美国贝尔公司推出电视电话; 1965 年,中国科学家人工合成胰岛素,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物 活力的结晶蛋白质;(医治糖尿病) 1967 年,南非开普敦成功进行了第一例心脏移植手术; 1968 年,美国和法国的科学家提出板块构造学说; 1968 年 8 月 11 日,一艘名叫“格格玛挑战者”号的科学考察船开始处女航, 目的是深海钻探。经过 15 年的航行,不仅验证了大陆漂移说、板块构造说,而 且还有许多重大科学发现; 1968 年,美国斯坦福研究所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智能机器人; 1969 年,美国五角大楼首创因特网; 1969 年 7 月 16 日,阿波罗飞船发射升空。21 日 11 时 56 分,宇航员阿姆斯特 朗踏足月球,他的一小步标志着人类的一大步; 1971 年 4 月 19 日,苏联用“质子”号火箭将世界上第一座空间站“礼炮”1 号 送入地球轨道; 1971 年,世界上第一个通用微处理器问世,被称为第一代微处理器,第一台微 型电子计算机诞生; 1972 年,CT 扫描仪在英国问世,这是继伦琴发现 X 射线以来,在医学诊断领域 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1973 年,世界上第一个光纤通信实验系统在美国贝尔实验室建成,为信息高速 公路奠定了基石; 高锟,华裔物理学家,生于中国上海,祖籍江苏金山(今上海市金山区) ,拥有英国、美国 国籍并持中国香港居民身份,目前在香港和美国加州山景城两地居住。高锟为光纤通讯、 电机工程专家,华文媒体誉之为“光纤之父”、普世誉之为“光纤通讯之父”(Father of Fiber Optic Communications) ,曾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2009 年,与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埃 尔伍德史密斯共享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5 年,美国人威廉米勒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小型电子游戏机; 1976 年,美国开始使用第一代无绳电话系统,移动电话逐渐成为现代“顺风耳” ; 1977 年,美国宣布研制出了中子弹并开始投入生产和装备部队; 1978 年 7 月 25 日,一位名叫路易斯布朗的婴儿在英国哇哇坠地,成为第一 个试管婴儿; 1979 年 10 月 26 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天花病人在地球上消失; 1981 年 4 月 12 日,美国耗资 100 亿美元,第一次把“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 发射上天,使之成为自由往返于天地间的航天器; 1982 年,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研究所研制出高纯度、高效的乙肝疫苗; 1983 年,数字式电视机由美国研制成功; 1983 年 10 月,中国一位名叫王永民的奇人发明了五笔字型汉字输入法,计算 机汉字输入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 1984 年,美国苹果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台多媒体电脑; 1990 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开始实施,标志着人体“生命之书”掀开第一页; 1991 年,建立在因特网基础上的环球网(万维网)正式露脸,这张无形之网使 人们相互传递信息犹如在网中穿梭,十分便捷; 1993 年,在与世隔绝的“生物圈 2 号”中生活了两年之久的 8 位科学家,平安 地走出这一人造小世界,标志着美国“生物圈 2 号”计划首次试 验结束; 1993 年,美国将信息高速公路列入政府建设计划,一时间信息高速公路在全世 界成为人们最感兴趣的话题; 1994 年,与英吉利海峡隧道工程、香港新机场工程、中东和平管道引水工程等 一起入选世界超级工程的长江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1995 年 6 月,美国“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与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对接成功, 标志着人类在空间活动中的国际合作正在成为一种趋势; 1997 年 2 月 24 日,多利羊问世,克隆技术给全世界带来了震撼; 1997 年,美国探路者号火星探测飞船成功地在火星着陆,科学家们相信,终有 一天人类登上火星将不仅仅是梦想; 1997 年 5 月 11 日,在历时 9 天的比赛中,IBM 超级计算机“深蓝”以两胜、三 平、一负的成绩,战胜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这次人机大战在世界引起了 不同的反响; 1998 年 6 月 3 日,北京时间清晨 6 时 06 分,探索宇宙本源的人类第一个高能 物理实验“阿尔法磁谱仪”搭载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顺利升空,几千年来, 人类第一次直接观测宇宙空间的带电粒子; 1998 年 11 月 20 日,俄罗斯质子火箭载着国际空间站的 第一个组件“曙光”号功能货物舱顺利升空,进入预定轨道,标志着国际 空间站建设正式开始。 科技发展利大于弊(辩论词)科技发展利大于弊(辩论词) 人类将步入信息时代,网络越来越强烈地介入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贴近我 们小学生。小学生上网到底是利大还势必大呢?我方坚信:小学生上网利大于 弊。我将从 3 个方面来阐述我方观点: 1 必要性。这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膨 胀和爆炸,未来的世界是网络的世界,要让我国在这个信息世界中跟上时代的 步伐,作为 21 世纪主力军的我们,必然要能更快地适应这个高科技的社会,要 具有从外界迅速、及时获取有效科学信息的能力,具有传播科学信息的能力, 这就是科学素质。而因特网恰恰适应了这个要求。邓小平爷爷不是说:“计算机 要从娃娃抓起“吗? 2 实用性。网络世界资源共享,它就像一个聚宝盆,一座取之不尽用之 不竭的“富金山“,谁勤于在这座金山上耕耘劳动,谁就会有所得。你可以从中 最快地查找学习资料,可以学会更多课堂外的知识,并灵活地运用课内知识, 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上网还可以超越时空和经济的制约, 在网上接受名校的教育,有什么问题,你也尽可以随时通过网络得到老师的指 导。而且互联网上的交互式学习、丰富的三维图形展示、语言解说等多媒体内 容,使得学习变得轻松、有趣,这可是任何教科书都不可能具备的哦!另外, 网络上以英语的使用率和内容为最多,分别为 84%和 90%,这将会促使我们更积 极地去学习英语,这难道不好吗? 3 现实性。每所中小学建立电脑教室,普及网络知识,推动小学生家庭 上网,实现远程教育与知识共享是为了培养小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兴 趣与意识,培养我们获取、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这已成为势在必行了。再 看看我们身边,学校的网站不正搞的红红火火,王老师不也建议大家多多去学 校的网站看一看吗?班级的网站不也都在紧锣密鼓的制作吗?如果上网不好, 为什么要建这些网站呢? 的确,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我们相信,网络存在着一些弊端,但小学生处 在学校的教育之下、在老师的正确引导和家长的指点下,必能使我们以一个正 确的心态来应用网络这种工具。21 世纪将是信息时代,我们将会是祖国未来的 栋梁。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就是闯荡未来信息时代的最强有力的武器。 让我们相信,我们今天所付出的一点一滴的努力,终将会聚沙汇塔,终将会获 得回报。所以,我再一次陈述我方观点:小学生上网利大于弊! 人类的生存方式,20 万年前与 10 万年前相比,不会有太大的改变;3000 年前与 2000 年前相比,不会有太大的改变;600 年前与 500 年前相比,不会有 太大的改变。但是,今人与古人其实早已今非昔比,即使是现在与 100 年前相 比,也已完全不一样。是什么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什么让人类开始了新 的生存方式? 我说,这便是科技,是科技的发展才推动了人类的进程,是科技的发展才 使人类有着这崭新又美好的生活。纵观千古,哪朝哪代不是重视科技的发展? 回首过去,看四大发明,独具鳌头;观天文历法,为之惊叹;览赵州拱桥,设 计精妙;窥本草纲目,东方巨典;瞻圆周率值,七位小数;眺丝绸之路, 发展经济;端青花瓷器,扬名海外。科技发展是强国之路,科技发展是中华民 族进步的第一动力,没有科学,我们哪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没有科技,我们 哪来的舒适的物质生活与精神享受?没有科技的进步,我们哪能吃到杂交二号? 我们哪能穿上全棉衣服,我们哪能住进高楼大厦? 问,科技发展利大还是弊大?毋庸置疑,当然是利大!作何解释?不用解 释!中华文明八千年历史文明就是铁证如山,历史每时每刻都在改变,科技每 时每刻都在发展。人类从茹毛饮血原始生活学会利用或烧熟食物,从依靠自然 到繁殖饲养,从手无寸铁到冶金炼石,这不都是进步,这不都是发展?如果是 弊端大于利的话,那人类为什么都还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进步?只有进步才能使 明天更美好! 一个人不进步是可悲的,一个国家不进步是没落的,一个世界不进步是黑 暗的。只要在不断的进步中,人类的生活才可以得到升华。人类是渺小的,人 类是脆弱的,他没有庞大的身躯,没有牛似的力气,没有乌龟的硬壳。但上天 给予了人类一颗聪慧的大脑,一双勤劳的双手,人类没有坐享其成,而是选择 了不断进步,才可以在今天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让我们把今天的生活和十万年前相比,我们是至高无上的;把今天和几千 年前相比,我们是居高临下的;把今天和几百年前相比,我们是幸福舒适的; 把今天和明天相比,未来是美好光明的。几千年来,从马车变成了轿车、火车、 飞机;从煤油灯变成了白炽灯、霓虹灯、节能灯;从海角天涯变成了近在咫尺、 视频聊天、鼠标一点尽知天下事。 我们是幸福的,我们是幸运的,我们赶上了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一 个充满高科技的时代,这不光光是我们的祖先在进化时选择了发展,选择了进 步,也包括了所有人的不懈努力,刻苦钻研,我们今天的日子时有多少辛勤的 科学家们用智慧甚至生命换来的。 因为法拉第,我们生活的周围才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电器;因为达尔文、因 为孟德尔,我们才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认知自己;因为扁鹊,因为华佗,因 为李时珍,我们的生命才能得到保障。 我们周围的一切,不都是他们给我们换来的吗?生活如此舒适,生活如此 惬意,生活如此美妙,我们的平均寿命比古代提高了 30 岁,看望亲友甚至不用 出家门,这不都是科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吗? 所以说,科技改变历史,我们探讨科技的发展利大还是弊大是不需要质疑 的,因为就是利大!利大!利大!你说科技发展带来了大气污染、你说科技发 展产生了白色垃圾、你说科技发展形成了气温变暖所有的事情不可能都是 十全十美的,越明亮的地方后面的阴影就越暗,但就凭这些你就断定科技发展 弊大于利?“世异则是事异”时代不同,所遇到的问题也不同,再说大气污染, 各省各市都推出了预防预案;白色垃圾,统一处理;汽车尾气造成气温变暖科 学家们也研发了太阳能汽车。看看现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空调、太阳能 电池环保节约的太阳能已经逐步进入千家万户,这不是科技在发展吗? 虽然有弊端,但比起造福人类,环保家园的科技发展理念,无关痛痒,只 要有弊端,科学家们同样会想办法去解决,我们不能因噎废食,科技发展的步 伐一刻也不会停止。科技发展,无可厚非,就是利大,这个辨题唯一的答案! 就因为科技一直在进步,科学一直在发展,狡猾的诡辩,笼统的只言片语,无 理的胡搅蛮缠都改变不了这个真理。如果你说科技发展弊大于利,请问,你能 在一周之内不坐车来上课,不用中性笔、不用圆珠笔、不用钢笔?你能在一周 之内不看电视、不听新闻,不看报纸,不读书,不上网?你能在一周之内不吃 研发的杂交水稻?不吃面食?不喝饮料?不能不能,你不能也不可能能,因为 科技已经和你息息相关,已经和你密不可分!在请问,如果你给主席写信,说 建议停止一切科研活动,大家是送给你鲜花,还是那板专拍你? 科技改变历史,不错的,没有科技发展,我们的生活是无法想象的,我们 的日子是昏天黑地的,是科技发展救了我们,是科学把我们从水生火热的年代 拯救了出来。我们更应该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去尊敬他,怎能口是心非地说科技 发展弊端累累? 科技改变历史,知识改变命运。我们跨入了 21 世纪,跨入了一个充满高 科技的时代。科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科学改变了我们的命运。“知识就是力 量”,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13 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为何能在世界面前挺起胸 脯?因我们的科技在不断的发展!我们的科技在不断的进步! 科技发展利大于弊,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 辩论词辩论词科技发展,利大科技发展,利大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文明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从以前的马车变成汽车,从 以前的油灯变成电灯 现在,人们生活变好了。用电话加快通讯,用汽车、摩托车加快了生活的 节奏,用电饭煲、煤气做美味可口的饭菜 电视在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我们可以看新闻,了解国内外的事;可以看 动画片,放松一下;还可以不去现场看节目、表演;比如说,这次奥运会吉祥 物揭晓,就可以在家看转播。 电脑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更广泛,我们在海宁发一封信到巴西,只要几秒钟 对方就能收到。我们可以在英特网上和天南地北的亲朋好友聊天、游戏;可以 在网上读新闻、看电影,听音乐;可以听老师上课,查找资料,还可以足不出 户购物、医疗、急救 可以这样说,科技和我们息息相关。有了这发达的科技,我们的生活更加 快捷方便,丰富多彩。 科技发展的好处吴思晙。 没错,我们国家科技的发展的确越来越大了,也给人民带来了很多便利, 电视、电脑、空调、游戏机等,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所以我认为, 科技发展,利大。 从医学说:各种现代化技术的出现,激光手术等,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 从天文方面: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的发明,比如气象卫星,能精确的预测 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方便;从人类生活方面: 各种电器使人们生活舒适,比如空调,冬暖夏凉,;当然,科学的进步不可 避免的伴随着负面影响,但有利的一面毕竟占着绝大部分。 从有了网络,就有了上网的人;有了上网的人,便有人说上网的利弊。今 天,作为一个大学生,我是如何看待大学生上网的呢?我觉得应当一分为二的 看。 网络最初是运用于企业的,用来查阅公司所需的资料,也用来洽谈生意。 这时的网络尚未普及,可是,它的作用是积极的。此时的网络除了尚不完善外, 我想还没有什么利弊之分。 随着技术的提高,网络日趋完善,也渐渐普及了。为了更适应大众的需要, 有了网络游戏,有了 QQ,有了各种各样的版块。于是,上网的人更多了,当然 有大学生。大学生上网,理由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为了寻找一位网友以打发时 间;有的为了网络游戏而不分昼夜;有的为了网上电影以此来“充实”生活。 当然,也有为了学习的。我就亲耳听说一个建筑系的学生为了画图而包了两次 夜。暂不说他包夜的行为是否不当,是否于身体不益,单说他对网络的利用, 他在利用网络。我不得不插一句,何为“利用”呢?我觉得,在这,利用不是 一个贬义词,而是一种积极的有效的运用。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借助于电 脑,利用于网络,可以做成许多过去不能做或不易做的事。 如果你没有了电脑,没有了 PSP,没有了 WIIL,你能想象出你的生活能比 现在的生活枯燥很多很多,像那些家里有钱,娇生惯养,每天都离不开游戏机 的同学,甚至大人,能离开科技发展吗?当然,个人认为玩游戏是不好的,可 是,科技发展还能让外国人知道中国已经慢慢的变强大,别想再欺凌我们国家, 八国联军的时期 科技发展利大弊大辩论:弊大科技发展利大弊大辩论:弊大 现在发展迅速,对我们人类带来便利,可是在发展中,会伤害到许多事物, 环境污染,这个是最直接的也是最显眼的坏处。然而,不止这一点,物种灭绝 加快,这是由环境污染和人类的捕杀所造成的,也属于科技发展的坏处。还有 人身安全越来越没保障.现在平均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犯罪行为发生.而其犯罪 手段大多都与当下时新科技相关.尤其是枪械犯罪,更是让普通人民防不胜防, 而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我们已经可以看出,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的战争所造成的 破坏与损失以 远远不是以前可比,甚至有可能造成人类灭亡的命运。不仅仅是 如此,人类身体素质大不如前.随着科技发展,气车,火车,飞机等各种交通工具 的出现使人类的日常生活发生了重大改变,人类已经不再总是依赖自己的两条腿,因 而现在的人类的身体素质和以前相比已经是不能相提并论,这种情况继续发展 下去则有可能使人的 四肢萎缩,使人类出现一个新的形态。再次我就要再次阐 述一下我的观点科技发展弊大于利!各种新兴病菌不断出现,很多病菌的杀伤力 已经远远超过以前的病菌的破坏力,这是由于医药科技的迅速发展加快了病毒 的变种,以至于科技的发展速度已经跟不上病毒的变种速度,或许有一天人类 会灭亡于某一场大的瘟疫。 这个辩题我觉得最重要的不是列举科技给人类带来的种种坏处,因为如果 你的眼睛只是盯着坏处的话,那么对方就很可能抓住这一点攻击你们:对方辩 友,你 们总是列举科技的种种坏处,似乎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只有灾 难,那为什么我们现在还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什么人类还要继续发 展科学技术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关键就在于你对于辩题的理解,这个理解的精髓在于:我 们为什么要找出科技给人带来的坏处。这才是你方观点的关键,为什么呢?记 得有这么一句话:科技是把双刃剑,一方面能够砸烂愚昧和落后,另一方面也 可能带给人类无尽的灾难。这个时候我们强调科技给人类带来的痛苦与灾难正 是为了这把双 刃剑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它的正面作用造福人类而不是相反。所谓 良药苦口利于病,这是因为对于科技理性而全面的思考才能够使得科技始终在 人类的掌握之下不会反过来祸害人类。 观点确立之后,一些必要的例子自然是要有的,其实例子很好举:原子物 理理论的发展是的人类掌握了核能技术但是也带来了广岛和长琦的核灾难,带 来了人类五十年的“恐怖的和平”,人类第一次具有了自己毁灭自己的能力。 另外还有层出不穷的核事故,以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最有名(具体数据请你自己 上网搜索),化学的发 展使得我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改造自然的能力,但是我 们的火药和炸药也伤害了数千万计的人类同胞。我们的化学合成技术是的我们 造出了自然界本不存在的东西,可现在我们也被白色垃圾所困扰,被化学污染 所毒害,为什么我们国家现在有那么多的小孩罹患白血病,很重要的因素就是 家庭装修中使用的化学粘结剂,还有破坏 臭氧层的氟利昂。石油勘探技术的发 展是的人类前进的步伐大大加快我们已经能够以超过音速的速度飞行了,可是 这也带来了太多的战争太多的纷扰,也使得地球开始感冒发烧。生物技术的发 展使得我们具备了以前由上帝垄断的创造生命的权力,可是在这也带来了伦理 的紊乱。总之,科学的进步总是伴随着相应的弊端危险的, 今天我们必须正视 这些负面影响否则我们人类可能最终会毁灭于自己的手中 六年级科技发展利大还是弊大辩论赛六年级科技发展利大还是弊大辩论赛 反方学生从“弊大”方面去思考,可能会提出这样一些理由: (1)汽车尾气的排放造成了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2)电 视等这些娱乐设施的出现,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人情淡薄。 (3)网络的出现,使得一些人有可乘之机,扰乱了人们的生产生 活) 弊: 1:环境污染.这个是最直接的也是最显眼的坏处. 2:物种灭绝加快.这是由环境污染和人类的捕杀所造成的.也属于科技发展 的坏处. 3:人身安全越来越没保障.现在平均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犯罪行为发生.而 其犯罪手段大多都与当下时新科技相关.尤其是枪械犯罪,更是让普通人民防不 胜防.而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我们已经可以看出,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的战争所造 成的破坏与损失以远远不是以前可比.甚至有可能造成人类灭亡的命运. 4:人类身体素质大不如前.随着科技发展,气车,火车,飞机等各种交通工具 的出现使人类的日常生活发生了重大改变,人类已经不再总是依赖自己的两条腿,因 而现在的人类的身体素质和以前相比已经是不能相提并论.以前项羽“力拔山河 气盖兮“在当今的社会已经是不可能再出现.而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则有可能 使人的四肢萎缩,使人类出现一个新的形态. 5:各种新兴病菌不断出现,很多病菌的杀伤力已经远远超过以前的病菌的破 坏力.这是由于医药科技的迅速发展加快了病毒的变种.以至于科技的发展速度 已经跟不上病毒的变种速度.或许有一天人类会灭亡于某一场大的瘟疫. 科技发展利大于弊 辩论事例 (2011-06-01 17:33:01) 标签: 文化 分类: 我的作文 科技发展利大的事例 “利”: 1:自从第一台计算机在美国揭开神秘面纱后,人们便赋予了计算机光荣的使命。 事实证明,这类现代化工具的出现,不仅证明了科技迈入了一个新的平台,也 证明了世界间不同地域的 烧熟食物,从依靠自然到繁殖饲养,从手无寸铁到冶金炼石,这不都是进步, 这不都是发展?如果是弊端大于利的话,那人类为什么都还不约而同的选择了 进步?只有进步才能使明天更美好! 2:一个人不进步是可悲的,一个国家不进步是没落的,一个世界不进步是黑暗 的。只要在不断的进步中,人类的生活才可以得到升华。人类是渺小的,人类 是脆弱的,他没有庞大的身躯,没有牛似的力气,没有乌龟的硬壳。但上天给 予了人类一颗聪慧的大脑,一双勤劳的双手,人类没有坐享其成,而是选择了 不断进步,才可以在今天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3:让我们把今天的生活和十万年前相比,我们是至高无上的;把今天和几千年 前相比,我们是居高临下的;把今天和几百年前相比,我们是幸福舒适的;把 今天和明天相比,未来是美好光明的。几千年来,从马车变成了轿车、火车、 飞机;从煤油灯变成了白炽灯、霓虹灯、节能灯;从海角天涯变成了近在咫尺、 视频聊天、鼠标一点尽知天下事。 4:我们周围的一切,不都是他们给我们换来的吗?生活如此舒适,生活如此惬 意,生活如此美妙,我们的平均寿命比古代提高了 30 岁,看望亲友甚至不用出 家门,这不都是科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吗? 5:所以说,科技改变历史,我们探讨科技的发展利大还是弊大是不需要质疑的, 因为就是利大!利大!利大!你说科技发展带来了大气污染、你说科技发展产 生了白色垃圾、你说科技发展形成了气温变暖所有的事情不可能都是十全 十美的,越明亮的地方后面的阴影就越暗,但就凭这些你就断定科技发展弊大 于利?“世异则是事异”时代不同,所遇到的问题也不同,再说大气污染,各 省各市都推出了预防预案;白色垃圾,统一处理;汽车尾气造成气温变暖科学 家们也研发了太阳能汽车。看看现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空调、太阳能电 池环保节约的太阳能已经逐步进入千家万户,这不是科技在发展吗? 6:虽然有弊端,但比起造福人类,环保家园的科技发展理念,无关痛痒,只要 有弊端,科学家们同样会想办法去解决,我们不能因噎废食,科技发展的步伐 一刻也不会停止。科技发展,无可厚非,就是利大,这个辨题唯一的答案!就 因为科技一直在进步,科学一直在发展,狡猾的诡辩,笼统的只言片语,无理 的胡搅蛮缠都改变不了这个真理。如果你说科技发展弊大于利,请问,你能在 一周之内不坐车来上课,不用中性笔、不用圆珠笔、不用钢笔?你能在一周之 内不看电视、不听新闻,不看报纸,不读书,不上网?你能在一周之内不吃研 发的杂交水稻?不吃面食?不喝饮料?不能不能,你不能也不可能。因为科技 已经和你息息相关,已经和你密不可分!在请问,如果你给主席写信,说建议 停止一切科研活动,大家是送给你鲜花,还是那板专拍你?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而确立了科学技术的重要的 地位,把发展科技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增大了对科技发展的资金投入, 改善了科技发展的硬环境和软环境,从而使得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取得了很大 地进步,步入了科技强国之林。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我们与发达 国家比如美国,德国,法国等还有着很大的差距,很多技术都受限于发达国家。 所以,我们应该奋起直追,迎头赶上。作为当前社会的一员,我们不仅应该认 识到科技的重要性,还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技术,用科学技术来武装我们的头脑, 具有献身科学的勇气和决心,具有用科学技术来发展全人类的博大胸怀。更重 要地是,我们还应当教育我们的后代,要热爱科学,尊重科学 观点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我国要发展生产 力,提高经济效益,首先要靠科学技术的发展。从构成生产力的要素来看,科学技术 可以使劳动工具得到不断改善和更新,可以提高劳动者素质,可以使劳动对象得到充 分利用。总之,科技发展可以极大地解放生产力,甚至产生新的产业部门和导致国民 经济的突飞猛进。只有坚持科教兴国战略,才能使经济增长方式,摆脱粗放型的老路, 转移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切实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当今世 界的竞争实质是经济和科技的竞争。经济是基础,科技是龙头。发展经济有利增强我 国综合国力,使我国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竞争。问,科技发展利大还是弊 大?毋庸置疑,当然是利大!作何解释?不用解释!中华文明八千年历史就是铁证如 山,历史每时每刻都在改变,科技每时每刻都在发展。人类从茹毛饮血原始生活学会 利用或烧熟食物,从依靠自然到繁殖饲养,从手无寸铁到冶金炼石,这不都是进步, 这不都是发展?如果是弊端大于利的话,那人类为什么都还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进步? 只有进步才能使明天更美好!一个人不进步是可悲的,一个国家不进步是没落的,一 个世界不进步是黑暗的。只要在不断的进步中,人类的生活才可以得到升华。人类是 渺小的,人类是脆弱的,他没有庞大的身躯,没有牛似的力气,没有乌龟的硬壳。但 上天给予了人类一颗聪慧的大脑,一双勤劳的双手,人类没有坐享其成,而是选择了 不断进步,才可以在今天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科技改变历史,知识改变命运。我们跨入了 21 世纪,跨入了一个充满高科技的 时代。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13 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为何能在世界面前挺起胸脯? 因我们的科技在不断的发展!科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科学改变了我们的命运。我们 的科技在不断的进步!我们是幸福的,我们是幸运的,我们赶上了一个科技高速发展 的时代,一个充满高科技的时代。作为当前社会的一员,我们不仅应该认识到科技的 重要性,还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技术,用科学技术来武装我们的头脑,具有献身科学的 勇气和决心,具有用科学技术来发展全人类的博大胸怀。更重要地是,我们还应当教 育我们的后代,要热爱科学,尊重科学,目前存在的东西,就有他的合理之处。科学 技术是人类智慧与劳动的结晶,是人类文明哺育出的最精致绚丽的花果。它曾带给人 类以辉煌的过去,也必将带给人类以灿烂的明天。人类只要将双足深扎于大地母亲的 怀中,他就能从容地挥动科学技术这柄长剑,开辟出一个崭新的、繁荣的、和平的新 纪元。科技发展利大于弊,这是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 反驳 科技是保护人类最坚固的盾牌,我们相信,科技的不断完善,必将把人类带入一 个更加美好和神秘的境界。人类将不会毁于科技,因为科技发展的历程证明,魔高一 尺,道高一丈,科技给人类带来的难题,都可以通过科技本身的再进一步来解决 人类的生存方式,20 万年前与 10 万年前相比,不会有太大的改变;3000 年前与 2000 年前相比,不会有太大的改变;600 年前与 500 年前相比,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但是,今人与古人早已今非昔比,即使是现在与 100 年前相比,也已完全不一样。如 果我们把今天的生活和十万年前相比,我们是至高无上的;把今天和几千年前相比, 我们是居高临下的;把今天和几百年前相比,我们是幸福舒适的;把今天和明天相比, 未来是美好光明的。几千年来,从马车变成了轿车、火车、飞机;从煤油灯变成了白 炽灯、霓虹灯、节能灯;从海角天涯变成了近在咫尺、视频聊天、鼠标一点尽知天下 事。请问对方辩手,是什么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什么让人类开始了新的生存方 式? 科技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的进程,科技的发展使人类有着这崭新又美好的生活。纵 观千古,哪朝哪代不是重视科技的发展?回首过去,看四大发明,独具鳌头;观天文 历法,为之惊叹;览赵州拱桥,设计精妙;窥本草纲目,东方巨典;瞻圆周率值, 七位小数;眺丝绸之路,发展经济;端青花瓷器,扬名海外。科技发展是强国之路, 科技发展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第一动力,请问对方辩手,没有科学,我们哪来的今天的 幸福生活?没有科技,我们哪来的舒适的物质生活与精神享受?没有科技的进步,我 们哪能吃到杂交二号?我们哪能穿上全棉衣服,我们哪能住进高楼大厦? 法拉第、达尔文、孟德尔、扁鹊、李时珍,他们一生都是在为科学而献身,对方 辩手一直强调弊大于利,如果弊大于利,那么大人们为什么还让学习这些科学家? 你错了,我们今天的日子都是那些辛勤的科学家们用智慧甚至生命换来的。因为法拉 第,我们生活的周围才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电器;因为达尔文,因为孟德尔,我们才可 以更好地了解自己,认知自己;因为扁鹊,因为华佗,因为李时珍,我们的生命才能 得到保障。我们周围的一切,不都是他们给我们换来的吗?生活如此舒适,生活如此 惬意,生活如此美妙,我们的平均寿命比古代提高了 30 岁,看望亲友甚至不用出家 门,这不都是科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吗? 对方辩手不要在狡辩了,科技改变历史,我们探讨科技的发展利大还是弊大是不 需要质疑的,因为就是利大!没有了科技发展,我们的生活是无法想象的,我们的日 子是昏天黑地的,是科技发展救了我们,是科学把我们从水生火热的年代拯救了出来。 我们更应该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去尊敬他,怎能口是心非地说科技发展弊端累累? 对方辩友,你们总是列举科技的种种坏处,似乎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只 有灾难,那为什么我们现在还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什么人类还要继续发展 科学技术呢? 你说人类坚持发展科学错了?从医学说:各种现代化技术的出现,激光手术等,挽救 了许多人的生命;从天文方面: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的发明,比如气象卫星,能 精确的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方便;从人类生活 方面:各种电器使人们生活舒适,比如空调,冬暖夏凉你怎能说人类错了? 如果没有科技,说不定我们现在还停留在原始社会,那环境再好又有什么用呢? 现在人们在研究科技的时候,不也在保护环境吗,那有怎么能说研究科技就一定 破环了环境呢? 这并不能说明弊大于利,这只是个别现象,是他们没有正确地使用科学技术,这 并不能否定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好处。 你说科技发展带来了大气污染、你说科技发展产生了白色垃圾、你说科技发展形 成了气温变暖所有的事情不可能都是十全十美的,越明亮的地方后面的阴影就越 暗,但就凭这些你就断定科技发展弊大于利?“世异则是事异”时代不同,所遇到的 问题也不同,再说大气污染,各省各市都推出了预防预案;白色垃圾,统一处理;汽 车尾气造成气温变暖科学家们也研发了太阳能汽车。看看现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 能空调、太阳能电池环保节约的太阳能已经逐步进入千家万户,这不是科技在发 展吗? 虽然有弊端,但比起造福人类,环保家园的科技发展理念,无关痛痒,只要有弊 端,科学家们同样会想办法去解决,我们不能因噎废食,科技发展的步伐一刻也不会 停止。科技发展,无可厚非,就是利大,这个辨题唯一的答案!就因为科技一直在进 步,科学一直在发展,狡猾的诡辩,笼统的只言片语,无理的胡搅蛮缠都改变不了这 个真理。如果你说科技发展弊大于利,请问,你能在一周之内不坐车来上课,不用中 性笔、不用圆珠笔、不用钢笔?你能在一周之内不看电视、不听新闻,不看报纸,不 读书,不上网?你能在一周之内不吃研发的杂交水稻?不吃面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交媒体营销策略分析-第3篇-洞察与解读
- 2025年策划执行专员岗位招聘面试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信息系统管理岗位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移动互联网运营经理岗位招聘面试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休闲管理专员岗位招聘面试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IT项目专员岗位招聘面试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工程项目协调员人员岗位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发展顾问岗位招聘面试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设施安全专员岗位招聘面试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演说培训师岗位招聘面试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新闻职称答辩题库及答案
- 点卡售卖合同范本
- 仓库管理员面试题及答案
- 山西省太原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2026品牌营销日历【营销节点】
- 2025宁夏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集中招聘”524人笔试历年常考点试题专练附带答案详解2套试卷
- 2025浙江嘉兴市体育彩票管理服务中心招聘编外人员4人考试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广东惠州市博罗县自然资源局招聘编外人员76人考试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乌鲁木齐市招聘警务辅助人员(600人)笔试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动漫分镜美术课件
- 业务提成返还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