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研历年真题答案与解析(艺术学)考研历年真题答案与解析(艺术学)艺术概论艺术概论 万学海文考研专业课教研室 一、 名称解释 1、克莱夫贝尔 英国著名艺术批评家,20 世纪形式主义文艺理论的主要创建人。 艺术 是其代表作。其有关艺术的观点: (1)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 。 贝尔认为“有意味的形式是艺术品的 基本性质” 。 (2)有意味的形式来自艺术家的创造.。贝尔认为,现实生活中的形式, 如在艺术中运用得当,也是有意味的,不过优秀的艺术家却要创造形 式,而不仅仅是摹仿形式。 (3)艺术是精神生活之必须。贝尔认为“艺术是精神生活之必须,也是精 神生活的产物” , “艺术既丰富了精神生活,同时也从精神生活中有所汲取” 。 2、科林伍德 英国哲学家、历史学家兼考古学家,曾执教于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任研 究员和教授,表现主义美学的主要代表之一。其重要著作有:宗教与哲学 、 心灵德思辩 、 历史哲学 牛津英国史?第一卷 、 新利维坦 、 自然概念 、 历史概念 。表现主义美学经科林伍德的着力宣传成为 20 世纪西方美学的重 要流派之一,其理论被称为“克罗齐科林伍德论” 。 美学观点:(1)艺术“是表现性的” 。科林伍德认为真正的艺术不是再现。 (2)艺术“是想象性的” 。他指出:艺术品是艺术家“想象的创造物” ,艺 术家的想象绝不仅是视觉或听觉的活动,而“是一种总体活动的想象性经验” 。 3、 美育书简 德国古典美学家席勒的代表作。是 17931794 年作者写给丹麦王子克里斯 谦公爵的 27 封信,1795 年经整理出版。追求人类本性的完善,提倡理性的自 由是席勒美育思想的核心。本书是“审美现代性“创生的划时代文献.它从人本主 义的立场出发,深刻批判了启蒙理性的弊端,提出恢复感性的合法性,解除理性对 感性的粗暴专制,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具有现代性意义的美和美育范畴.弘扬人 的感性本质、揭示和批判现代社会人性的分裂和异化、赋予美和美育鲜明的现 世性和此岸性、把美和审美作为人的生存范畴来理解,构成了席勒美育理论现代 性的基本特征. 4、艺术作品的召唤结构 艺术作品都有空白、虚空和不确定性,召唤接受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 审美情趣去补充发现和创造,这种留有空白、虚空和不确定性的作品称之为艺 术作品的召唤结构。艺术接受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艺术作品召唤性实现的过程。 内涵:艺术作品是多层次的复杂结构,艺术作品的召唤结构也是多层次的 复杂结构。 5、康拉德费德勒 德国美学家。极力主张将美学和艺术学区别开来,费德勒也因此被称为“艺 术学之父“. 6、超现实主义 20 世纪诞生于法国的艺术流派。 (1) 、作为文艺运动,有比较肯定的信念和纲领:深受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 的影响,致力于探讨人类的先验层面;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和梦的经验相 糅合,达到一种绝对的和超现实的情境。 (2) 、这种不受理性和道德观念束缚的美学观念:A.促使艺术家用不同的手 法表现原始的冲动,促使自由意识的释放,拓宽了美术表现的领域.B.使艺术家 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幻想力,创造画境.C.许多超现实主义艺术家有浓厚的社会参 与意识,用美术作为手段干预现实。 (3) 、超现实主义运动波及各个文艺领域,运动的中心在巴黎:文学上强调 自动性书写;美术上强调偶然因素的结合,无意识的发现,梦境的真实再现; 手法上自由地使用写实,象征和抽象。 7、审美意象 (1) 、审美意象是主观与客观统一的内心视象。意象是物象与情思的融合, 审美意象是指这种意象既体现了主体的审美意识,又体现了客体的审美特征, 是主体的审美意识与客体的审美特征的统一。 (2) 、审美意象是共性与个性统一 的内心视象。所谓共性与个性统一的内心视象,就是典型的内心视象,它是艺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 术家通过典型化的方法构思出来的内心视象。典型化是艺术构思的关键。 (3) 、 审美意象是确定与不确定统一的内心视象。审美意象是艺术家内心具体鲜明确 定的形象,但它也有不确定的一面,审美意象既有稳定性又有变动性,既有清 晰性又有模糊性,既有长久性又有短暂性,既有确定性又有不确定性。 8、自然主义 自然主义追求现象的真实,反对通过艺术形象的典型化揭示生活的本质; 自然主义主张艺术家不带任何倾向、纯客观的反映生活,它把倾向性与自 然性对立起来,认为坚持倾向性,必然要损害真实性,只有放弃倾向性, 才能达到真实性,其实不然,只有反动的倾向性才会损害真实性,进步的倾向 性不但不会损害真实性,而且还是达到艺术真实不可缺少的条件;自然主义主 张从人的生理学、遗传学、病理学的角度去描写人,解释人的思想行为。 二、 简答 1、 试述艺术作品的主题及其特征。 答题要点: 艺术作品的主题是对题材及其意义的认识与评价,是通过艺术形象显示出 来的主要思想。 主题在艺术作品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社会生活与艺术作品之间,在 素材与题材之间,有一个中心环节,就是主题。只有有了主题,社会生活才能 转化为艺术作品,素材才能转化为题材。没有主题,就没有题材,就没有艺术 作品。主题是从社会生活中,从艺术家的社会实践中获得的。 特点: (1) 、艺术作品的主题是艺术家通过生活现象的描绘暗示出来的“不说之 理” 。任何作品都有主题,但艺术作品的主题绝不是艺术家对创作意图用逻辑语 言的明确自白,而是通过艺术形象暗示出来的,它的最大特点是隐蔽性。 (2) 、艺术作品的主题是通过艺术形象所显露出来的诸多思想中处于主导 地位的中心思想。 (3) 、艺术作品中的主题是多种多样的。艺术作品中的主题既可以是政治 思想,法律思想,道德思想、宗教思想、哲学思想,又可以是理想、情感、幻 想和情绪。 2、 试述形象思维的特征 答题要点: (1) 、形象性。形象,是形象思维的对象和内容,是形象思维的整个过程, 是形象思维的成果。离开形象就没有形象思维,形象性是形象思维的基本特征。 (2) 、想象性。想象性是形象思维的核心内容。形象是通过想象形成的, 没有想象,就没有形象,就没有形象思维。所谓想象,就是人脑以原有的记忆 表象为基础,对表象材料进行选择、分解与重组,形成未曾知觉过的新的形象 的心理过程。 (3) 、情感性。形象思维之所有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就在于形象是形 象思维的内容、过程和结果。艺术家不是超然于世外的人,对任何形象不可能 漠然处之,必然渗透喜怒哀乐的情感。 (4) 、审美性、整体性、独特性。 三、论述 1、 试述艺术接受的性质 答题要点: a、艺术接受具有不可穷尽性。艺术接受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无限创造的过程, 从主观说,接受者无法穷尽伟大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从客观说,任何优秀的 艺术作品都具有深不可测的无限意蕴,在艺术接受的过程中,接受者还会不断 对艺术作品的内涵进行补充从而赋予它新的含义,甚至是艺术家从未赋予过的 含义。 (1)艺术作品的创作意图是很难确定的,多数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后不会 说明自己的创作意图。 (2)艺术家创作意图的自白不能成为阐释艺术作品的根据。批评家对艺术 作品的阐释是根据自己对艺术作品的感受,而不是根据艺术家对创作意图的自 白。 (3)艺术家并不能充分理解自己的创作意图。 b、艺术接受具有不可言传性。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 (1)艺术作品的独特的艺术价值和美学结构具有不可言传性。 (2)艺术作品中的情感具有不可言传性。 (3)艺术接受的不充分性必然使艺术作品具有不可言传性。 c、艺术接受具有主观差异性。艺术接受的主体由于审美情趣、思想感情、 生活经验的差异,对同一艺术作品作出不同的补充和发现,具有不同的艺术感 受,这就是艺术接受的主观差异性。 (1)主观差异性表现在:不同的接受者对同一艺术作品有不同的感受理解 和评价,同一接受者对同一艺术作品在不同的时期中有不同的感受理解和评价。 (2)原因是:接受者阶级、民族的差异会产生艺术接受的差异性;接受者 生活经历、思想水平、文化修养的不同;接受者审美情趣的差异。 2、 试述艺术风格及其多样性 答题要点: a. 风格就是艺术作品在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中所呈现的独特性。风格可分为 两类: 一类是规范性风格,它是对某个团体的艺术作品的独特性的描述,如民族 风格、时代风格、团体风格、艺术家的风格等; 另一类是描述性的风格,它是对某类艺术作品所具有的独特规范的说明, 如罗马式风格、哥特式风格、巴洛克风格等。 艺术家的风格就是艺术家的精神个性在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中所 呈现出来的独特性,即艺术家的精神个性所制约的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总 的特色。 艺术风格是艺术家精神个性在艺术创作中的体现,艺术风格归根到底来自 艺术家的精神个性。 b. 多样性: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这就是艺术风格的多样 性。原因: (1)艺术家创作个性的多样性决定了艺术风格的多样性。每个成熟的艺术 家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阅历、生活感受、艺术才能和表现生活的方式,这就必 然产生艺术创作的多样性,从而决定艺术风格的多样性。 (2)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决定了艺术风格多样性。社会繁荣安定,则形成欢 快明朗的艺术风格,社会经济凋敝则会形成悲愤壮烈的艺术风格。 (3)审美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艺术风格的多样性。由于欣赏主体的民族、 地域、时代、年龄、文化层次的不同,因而有不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划拨地建房合同范例
- 别墅车库购买合同范本
- 2025年工程项目管理方法论试题及答案
- 市政工程相关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筛选
- 丽水品牌设计合同范例
- 个税协议合同范例
- 学会独立思考的市政工程考试试题及答案
- 共同商标转让合同范例
- 工程经济评估指标试题及答案
- 冷库安装购买合同范例
- 中国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诊断与治疗指南护理课件
- 江西康莱特新森医药原料有限公司年产100 吨注射用薏苡仁油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 医学简易呼吸器操作及并发症和处理措施课件
- 肾性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查房课件
- 医学影像数据库建设与应用研究
- 胎儿宫内窘迫的护理查房课件
- 海南跨境电商行业前景分析报告
- 妇科科室全面质量与安全管理手册
- 2023年湖北宜昌市住建局所属事业单位人才引进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等级技术规范
- 第12课-拓印的魅力(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