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omment l1: 科内已开展 Comment l2: 可外送检测 耐多药结核病的实验室诊断条件耐多药结核病的实验室诊断条件:因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危险性, 1) 需 P2 及以上实验室,目前我院实验室条件基本具备即将投入运行, 2)日常培养及涂片用的生物安全柜滤膜已超出使用年限,工作人员生物安全得不到保障, 应定期予以更换。 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主要以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主要以结核分枝杆菌体外药物敏感性测定作为其诊断依据结核分枝杆菌体外药物敏感性测定作为其诊断依据。因此其基 础是培养,只有培养出阳性结核分枝杆菌才能进一步通过结核分枝杆菌体外药物敏感性测 定诊断是否为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 1.已进人临床常规应用的测定方法:目前包括绝对浓度法、比例法及应用 BACTEC460、BACTEC 960、BacT/ ALERT 3D、ESPII 等仪器系统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 菌的药物敏感性。其中:绝对浓度法以最低抑菌浓度或以无生长为终点作为判断标准,是我 国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比例法以是否能够抑制 99%的细菌生长作为判断标准,是世界卫生 组织推荐使用的方法;后四种仪器方法则是比例法的特化,其特点是以细菌的代谢过程指示 细菌生长状况。 2.处于研究探索阶段的测定方法:此类方法很多,抗性比例法、Etests 法、噬菌体生物扩增 法、液体变色培养基测定法、荧光素酶测定法、硝酸盐还原试验等。 3 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检测已有一些进入临床检测。基因突变是引起抗 结核药物耐药性的最主要的原因。多种以 PCR 为基础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检测与耐药 相关基因的突变,作为快速耐药性检测方法在实验室或临床得到开展。这些方法具体包括: 主要是 DNA 序列分析法,聚合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 ,另外还包括 基因芯片技术、异质性双链构象分析、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线性探针杂交技术、RNA/RNA 错配检测技术和分子灯塔技术等。由于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与基因突变的确切关系未完 全阐明,检测耐药相关基因的分子生物学方法虽然能快速准确地检测到耐药相关基因的突 变,但由于判断药物敏感性时存在固有的缺陷,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的基因型鉴定法 不能完全替代表型鉴定法。 结核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及评价结核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及评价 (一)标本的采集 1痰标本采集 新发病人应在抗结核药物治疗前留取痰标本。治疗中的病人应停药 23 天后留取痰标本。病人于清晨漱口后,留取 35ml 合格的痰标本(深咳后吐出的黏液 痰、脓样痰、干酪样痰、褐色血样痰或含少量新鲜血液的血痰),遇到唾液或口永,应重新 留取。至少采集 3 次。WHO 推荐的采集容器为国际通用的螺旋盖痰瓶、可密封塑料盒或 蜡纸盒。痰容器上应标明病人姓名、编号、检查项目和容器序号。 2.胃冲洗液 幼儿不会吐痰,常将痰液咽下,故可用清晨空腹胃洗出液,直接涂片染 色或进行结核杆菌培养,连续作三次可提高培养阳性率。胃液结核杆菌检出率以浸润性肺 结核和干酪性肺炎为最高,其次为粟粒型肺结核。胃液、痰液或其他分泌物中结核杆菌检 查,有时对诊断有决定性意义。 3.支气管肺泡灌洗和支气管冲洗支气管肺泡灌洗和支气管冲洗液至少 5ml 并以无菌容 器盛装,以用于检验。 4.病灶组织或干酷块等 先用组织研磨器磨碎后再行涂片。 5尿液 留全量夜尿,静置 4 或 5 小时后,弃上清液,取沉淀部分尿液 10ml,3000rpm离心 30min,取沉渣涂片。 2 6.体液或脑脊液 无菌操作收集体液或脑脊液,放置冰箱或室温 24h,待薄膜形成后涂 片。也可将脑脊液离心沉淀,3000rpm,离心 30min,弃上清液,取沉淀物涂片。 (二)试验方法及评价 1细菌学诊断方法 (1)涂片检查法:包括直接涂片法、荧光染色涂片法和集菌涂片珐。痰液、脓液可直接 涂片。用萋尔-尼尔逊染色法(Ziehi-Neelsen)简称萋尼染色法,若镜检找到抗酸性杆菌,则 可能是结核杆菌。此法简便、快速,技术要求低,无需特殊仪器且能当天出结果,十分经 济,符合我国国情。但其敏感性差,一般需 500010000 条菌ml 才能得到阳性结果;特 异性差,各种分枝杆菌均可着色,要进一步鉴定是否为结核分枝杆菌;不能区分死菌与活 菌。 【萋尼氏染色法】 涂片:取经 95乙醇擦拭脱脂过的干燥、清洁、无油污、无划痕的新玻璃片(玻片 不能重复使用),于玻片背面的左端 13 处以蓝色或黑色记号笔(玻璃铅笔)编号。用接种环 挑取痰标本的脓样,干酪样部分约 0.050.1ml,于玻片正面的右侧 23 处,均匀涂沫成 10mm20mm 的卵圆形痰膜,自然干燥后待检。 试剂: 碱性复红乙醇染色储存液: 碱性复红液:8 克碱性复红溶于 95乙醇 100ml 中。 5石碳酸水溶液:5 克石碳酸溶于 100ml 蒸馏水中。 染色步骤; 【荧光染色法】 试剂: 染色剂 z 金胺“O”01g 溶于 95乙醇 10ml,加 5石炭酸 90ml。 脱色剂:3盐酸乙醇液。 复染剂:0.5高锰酸钾水溶液。 染色步骤: 镜检与报告方式:在暗色背景下,抗酸杆菌呈黄绿色或橙色荧光。必须用 40物镜 确认菌体形态,应具有萋-纳氏抗酸染色镜经检验后,方可应用荧光染色法,注意勿过读或 漏判。荧光染色后涂片应在 24h 内检查,遇需隔夜时,置 4保存,次日完成镜检。 物镜 20检查结果按下列标准报告: 阴性(-):0 条50 视野 可疑(+);13 条50 视野 阳性(1+):l199 条50 视野 (2+):19 条每视野 (3+):1099 条每视野 (4+):100 条每视野 物镜 40检查细菌细胞形态。 (2)常规培养法: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是确诊结核病的“金标准”。改良罗氏培养法是 目前较为成熟的分离培养方法,根据结核杆菌生长缓慢,菌落干燥、颗粒状、乳酪色像菜 Comment l3: 快速培养已开展 3 花状,菌体染色抗酸性强等特点判断是否为结核杆菌。如菌落、菌体染色都不典型,则可能 为非典型分枝杆菌,应进一步作鉴别试验。此法培养时间长,不适于快速检测结核杆菌, 且阳性率也只有 3040,使大量结核病人漏诊或误诊。同时各种分枝杆菌均可生长, 也需进一步鉴定是否为结核分枝杆菌。 培养结果报告方式: 抗酸杆菌培养阴性:斜面无菌落生长。 抗酸杆菌培养阳性(1+):菌落生长占斜面面积的 14。 抗酸杆菌培养阳性(2+):菌落生长占斜面面积的 12。 抗酸杆菌培养阳性(3+):菌落生长占斜面面积的 34。 抗酸杆菌培养阳性(4+):菌落生长布满全斜面。 抗酸杆菌培养阴性应以“(培养阴性)”报告。 菌落生长不足以斜面面积 14 时,实报菌落数。 (3)快速培养法:BactecMGIT960 分枝杆菌快速培养、药敏检测系统的基本原理是, 其所使用的培养瓶底部含有包被于树脂上的荧光显示剂,由于该显示剂为氧抑制性,当分 枝杆菌生长使氧消耗后,荧光显示剂被激活而发出荧光。检测系统每隔 60 分钟连续测定培 养管内荧光强度,来判断管内分枝杆菌生长情况。BacTALERT3D 培养系统:是另一类 分枝杆菌快速培养、药敏检测系统,也可用于普通细菌的培养。其原理是所使用的培养瓶 底部,有颜色感应器,当分枝杆菌在瓶中生长,有 CO2 产生时,颜色感应器由绿色变为黄 色。系统自动连续检测数据输入计算机,根据计算结果自动显示有无分枝杆菌生长。此法 无放射性,显著缩短培养时间,且操作简便、自动化强,还可进行快速菌型鉴定。但液体 培养基中不能观察菌落形态,仪器与试剂价格较贵。 (4)液体变色培养基(MBRedox 系统):该系统由改良米氏 7H9 培养基、促生长添加剂 (血清、复合维生素等)、抗生素混合物 PACT(多黏菌素 B、两性霉素 B、茶啶酸、甲氧苄 胺嘧啶)和氧化还原显示器(即无色四鎓盐)组成。促生长添加剂可加速分枝杆菌的生长和甲 臜(formazan)的形成。其原理是当分枝杆菌在此培养基生长时,通过氧化还原系统,使培养 基中的无色四唑鎓盐还原成粉红色、红色或紫色甲臜。由于甲臜不溶于水以颗粒形式分 泌到细胞表面,分枝杆菌菌落就变成了用肉眼可见的红或紫色,取培养液涂片,染色镜检。 此法操作简便,培养时间短,肉眼观察结果,无需特殊仪器,无放射性污染,还可用于分 枝杆菌的药敏试验和菌种鉴定。但阳性率还不够高,结果观察存在主观性。 (5)噬菌体裂解试验:由于耻垢分枝杆菌噬菌体是一种 DNA 病毒,能特异感染相应的 活的分枝杆菌,并在菌体内迅速增殖?裂解菌体,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又可感染随后加入 的指示细胞(也是一种分枝杆菌),并使指示细胞裂解,在培养平板上出现噬菌斑。根据噬 菌斑的有无,即可确定待检标本中是否含有相应的活的分枝杆菌。此方法简便、快速,不 需特殊仪器;特异性和灵敏度较高; 检测的是活菌,但传染性小;可相对定量可测定药物敏感性。 其主要步骤为:标本前处理:同常规培养法(若用菌株则勿需此步),经前处理后的 标本于 Middlebrook7H9 培养基中(含有改良的 OADC 营养添加剂)37温育 24h。噬菌体 浸染:取 0.5ml 上述处理后的样品(或菌液),加入 01ml 分枝杆菌噬菌体,震荡混匀, 37孵育 1b。中止浸染:于上述浸染液中加人 0.1ml 杀毒剂,彻底混匀,室温作用 5min,加入 5mlMiddlebrook7H9 培养液和 1ml 指示细胞。浇注平皿和培养:将上述混合 培养液与 5ml 溶化的琼脂共同倾注于无菌平皿中,旋转混匀,静置成形后,于 37培养 1824h。每次检测同时设空白对照、嘴菌体对照、杀毒剂对照、指示细胞对照和阴性及阳 性对照。结果观察:在各对照组结果正确的条件下,观察试验样品结果。阳性结果可见 有大小和数量不等的噬菌斑出现(彩图 2),或许多嘴菌斑相互融合成透明状;阴性结果可见 4 指示细胞在琼脂培养基中均匀生长无噬菌斑出现。 2常用的免疫学诊断方法 (1)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ELISA 是结核抗体。 研究和应用报道最多的实验方法。 ELISA 间接法:其基本原理是吸附在固相载体上的结核抗原可与待检标本中的结核 抗体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后者与酶标记的抗人 IgG 结合,形成抗原-抗体-酶标抗 体复合物,酶使底物显色。颜色的深浅与待检标本中的结核抗体含量成正比。本法主要用 于测定结核抗体。 双抗体夹心 ELISA:其原理是吸附在固相载体上的结核抗体可与待检标本中的结核 抗原结合,形成抗体-抗原复合物,后者与酶标记的结核抗体结合,形成抗体-抗原-酶标抗 体复合物,酶使底物显色,颜色的深浅与待检标本中的结核抗原含量成正比。本怯主要用 于特异性结核抗原的测定。 抗原竞争 ELISA:其原理是吸附在固相载体上的结核抗体,可与标本中的待检结核 抗原及同时加入的酶标的结核抗原发生竞争结合,形成抗体抗原和抗体-酶标抗原两种复合 物,后者可使酶作用的底物显色,颜色的深浅与待检标本中结核抗原的含量成反比。本法 主要用于小分子抗原的测定。 (2)生物素-亲和素-酶免疫测定法(biotin-avidin-system,BAS-酶免法):基本原理类似于 ELISA,只是用 BAS 来标记酶,而不是用抗体或抗原标记酶。BAS 有三种基本测定方法, 分别称 ABC 法(avindin-biotin-complex)。BA 法(biotin-avidin)和 BAB 法(bridged-avdin- biotintechnique)。前二种方法主要用于结核抗体或抗原的测定,BAB 法主要用于免疫组化 和免疫病理中,操作较为繁琐。 (3)斑点酶免疫渗透试验(dotimmunoenzymefiltrationassav,DIEFA):是在酶免疫结合试 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固相标记免疫测定技术。其原理是利用微孔膜的可滤过性,使反 应溶液自膜上迅速通过,从而完成抗原、抗体的快速测定。本法包被所需的抗原量少,预 先包被、封闭、干燥后可长期保存备用。敏感性和特异性与 ELISA 法相当。但操作更简单, 反应更快速,价格较便宜,结果只需肉服观察,无需特殊仪器,重复性好。 (4)斑点免疫金结合试验 斑点免疫金渗透试验(dotimmunogoldfiltrationassay,DIGFA):基本步骤为: 本法用胶体金标记抗人 IgG,由于胶体金本身呈红色,不需再加显色底物,阳性反应 即为红色斑点。比 ELlSA 法减少了加入底物和终止液的步骤,操做更为简便快速;本法在 可滤过性膜上进行抗原、抗体反应,反应时间仅为 35min;金标试剂比酶标试剂稳定, 室温保存时间较长。 斑点免疫层析试验(dotimmunochromatographicassavDICA):DICA 的反应物与 DIGFA 基本相同,反应物固定在一狭长的微孔膜上,制成单一试剂形式,反应利用膜的毛 细管作用进行。微孔膜 A 端含有干燥的金标抗人 IgG,中段点有特异性结核抗原,末段点 有人 IgG。仅需少量待检血清(或其他体液标本)滴在 A 端,并加人数滴稀释液,使膜中的 金标抗人 IgG 溶解,若待检标本中含有结核抗体特异性 IgG 即与金标抗人 I90 结合形成复 合物,并随液体向前方移动,至膜的中段时即与结核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金标抗体复 合物,出现红色条带为阳性结果。如待检样品中不含结核抗体,则在测试区不出现条带。 液体继续往前移动,并在末段的试剂质控区与正常人 IgG 结合,形成 Igo 金标抗人 IgG 复 合物,出现红色条带,证明试剂反应系统正常。DICA 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在结核抗体 检测中受到广泛关注。 (5)免疫印迹技术(immunoblotting 或 Westernblot);是高分离 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5 (SDS-PAGE)与高敏感性酶联反应相结合的一种检测技术。包括 SDS-PAGE、蛋白质转印和 固相酶免疫测定三步。检测原理是蛋白质样品经过 SDS-PAGE 分离后,通过转移电泳至固 相膜上,并保持其原有的物质类型和生物学活性不变,然后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进行 检测。通过该技术可以了解抗原抗体反应的数目、被识别的抗原电泳迁移率以及抗原抗体 反应的强度,从而有助于抗体联合检测和新抗原鉴定的研究。目前,此技术已转化为产品, 只进行后半步酶联免疫反应,即可检出待检标本中所含的多种结核杆菌多肤抗原成分的特 异性抗体。此法敏感性和特异性很高,是很有发展前景的测定技术,已广泛用于科研,在 临床诊断活动性结核病人也有很高的价值。 3分子生物学诊断 (1)核酸探针(nuclearacidprobe):分枝杆菌的核酸探针有四种主要类型:cDNA 或 rRNA 探针、全染色体 DNA 探针、克隆的 DNA 或 PCR 扩增片段探针及寡核甘酸探针等。此法 特异性强,可以鉴定不同种群的分枝杆菌,有助于肺结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但其敏感性 低,价格昂贵,不适用于日常临床诊断工作。 (2)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tion,PCR):主要根据 DNA 复制原理,其过程类 似于体内细胞分裂时 DNA 半保留复制过程。其扩增的每一循环,包括模板变性、引物退 火及延伸三个步骤。PCR 技术关键是设计一对特异性 DNA 引物,该引物所引导的 DNA 扩 增序列,应是结核杆菌独有的,且是结核杆菌的保守序列,这样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特异 性。PCR 的灵敏度高,可达 1 个结核杆菌。能早期诊断结核菌血症,在结核杆菌感染的早 期,特别是在结核病灶通过血源性外传播时,外周血中存在极少量的结核杆菌时,通过 PCR 就可以检测到结核杆菌。检测时间短,仅需 24h。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假阳性率 和假阴性率较高,造成假阳性的最主要原因是实验室污染。 (3)DNA 序列测定:不仅能够用于突变的检测,而且能够确定突变的部位与性质,因 此是检测基因突变的最理想方法,也是判断突变的“金标准”和评价其他方法的参考方法。 DNA 序列测定有多种方法但 PCR-DNA 序列测定简便、快速,是最常用的测定方法,已 在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随着 DNA 测序技术的自动化、规模化、 商品化,以及成本的降低,为今后分枝杆菌基因序列的信息研究以及分枝杆菌菌种鉴定提 供了便利条件。 (4)基因芯片技术:又称 DNA 芯片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进行大规模遗传多态性检 测的新方法,是目前分子生物学最前沿的方法。原理是将多种探针分子固定于支持物上, 与标记样品分子进行杂交,通过检测每个探针分子的杂交信号强度,获取样品分子的数量 和序列信息。测定耐药性的主要步骤为:制备测定耐药性的基因芯片;获待测样品 DNA 并进行 PCR 扩增和标记:扩增产物与点样制备的芯片进行杂交、显色;扫描检 测、数据处理、结果判定。该法基于核酸杂交的技术,同时将大量探针固定于支持物上, 所以一次可以对样品大量序列进行检测和分析,它有技术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序列 数量大、检测效率高、应用范围广等特点。但基因芯片的制备比较复杂,成本较高,仪器 设备也较贵,不适用于临床标本的检测。目前,基因芯片技术已在结核分枝杆菌的基因分 型与菌种鉴定、耐药性测定及基因组比较分析研究中得以应用,其中尤以耐药性测定最为 引人关注。 细胞因子检测细胞因子检测 主要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固相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LISPOT)两种。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人体后,刺激免疫细胞产生保护性细胞因子,其中最主要的是 IFN-。 通过检测 IFN- 浓度可对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及结核病的诊断提供参考。目前主要应用 于结核性浆膜炎的诊断。 6 细胞受到刺激后局部产生细胞因子,此细胞因子被特异单克隆抗体捕获。细胞分解后,被 捕获的细胞因子与生物素标记的二抗结合,其后再与碱性磷酸酶标记的亲和素结合。 BCIP/NBT 底物孵育后,PVDF 孔板出现“紫色”的斑点表明细胞产生了细胞因子, ELISPOT 通过显色反应,在细胞分泌这种可溶性蛋白的相应位置上显现清晰可辨的斑点, 可直接在显微镜下人工计数斑点或通过 ELISPOT 计算机分析系统对斑点进行计数,1 个斑 点代表 1 个细胞,从而计算出分泌该蛋白的细胞的频率。 流式细胞术用于结核分枝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的原理和步骤流式细胞术用于结核分枝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的原理和步骤 FCM 用于结核分枝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所采用的细胞染色法是乙酰乙酸荧光素(FDA)染 色法。FDA 是一种非极性非荧光物质,它能通过主动转运和被动扩散的方式穿透分枝杆菌 的细胞壁和细胞膜。活的分枝杆菌胞质中非特异性酯酶能够迅速水解外来的 FDA 成为游离 荧光素,游离荧光素在菌体内蓄积易被流式细胞仪测定;而死菌的活性酯酶减少,不能或 仅能水解少量的 FDA,产生很少的游离荧光素。FCM 通过测量荧光信号的改变,判定活 菌或死菌,从而用于结核分枝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将一定量的结核分枝杆菌菌悬液加入到一定浓度抗结核药物的液体培养基,37培养 24h(或 48h) ;同样数量的结核分枝杆菌菌悬液加入到不含抗结核药物的液体培养基中, 37培养 24h(或 48h)作为质控;取上述菌悬液加入到混有 FDA 的 PH7.4 的 PBS 中, 37静置 30min 后,加入到 FCM 的样品管进行检测,利用 FCM 随机软件对每 min 细胞数 (标记的结核分枝杆菌数)和平均荧光强度(标记的结核分枝杆菌荧光强度)两项参数进 行分析,从而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蛋白芯片在结核分枝杆菌研究中的应用蛋白芯片在结核分枝杆菌研究中的应用 现有的结核蛋白芯片是以微孔滤膜为载体,将结核分枝杆菌的特异性抗原如阿拉伯甘露糖 (LAM) ,38Kda 蛋白和 16Kda 蛋白等固定在其表面,利用微孔滤膜的渗透、浓缩、凝聚 作用,捕捉被检样品中的特异性抗体,使抗原抗体反应在固相膜上快速进行,再以免疫金 作为标记物而直接在膜上显色形成紫红色的斑点。显色后通过芯片识别系统进行分析,判 定结果用于该类细菌感染的临床辅助诊断。其特点是可对多种结核分枝杆菌抗原之抗体进 行同时筛查,方便、快速而又有较高的特异性与敏感性,对于痰涂阴性、无痰的、肺外结 核病人的检出,更显示其优越性。 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检测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检测 Bactec TB960 分枝杆菌全自动快速培养系统分枝杆菌全自动快速培养系统 1996 年美国 Becton Dickinson 公司研制。 原理:用硅树脂将荧光底物包埋在专用的 7H9 培养管底部,当检测标本经前处理接种于 该培养管后,如有分枝杆菌生长时,氧分子被消耗,培养基的氧化还原电势降低,激发底 物产生荧光,经扫描自动显示以生产指数 GI 表示的测定结果,连续观测,生长指数升高 到一定程度时报告结果,一般需 1-42 天。 优点:简便、快速,可进行药敏试验和初步菌种鉴定,无放射性污染。 缺点:仪器价格昂贵;需专门进口专利液体培养基,费用较高。 用于分枝杆菌培养,4 种一线药物药敏试验和初步菌种鉴定。 BacT/Alert 3D 全自动快速结核分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培训推拿教程课件模板
- 市政配套给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输气站培训课件总结
- 安全文化培育策略-洞察及研究
-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与处置应知应会试题(附答案)
- 2025年发电机组租赁与电力工程配套设施租赁服务协议
- 2025年度智能家电生产厂家批量订货合同范本
- 2025房产中介合伙人佣金分配与业务拓展协议
- 2025年城市轨道交通电力工程施工及维护服务合同
- 2025年房地产项目生态景观设计合同范本
- EXCEL实操应用培训
- DB32/T 4322-2022家政职业经理人培训规范
- 脊髓电刺激护理
- 2025-2030中国水利信息系统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外包合同补充协议
- 全景回顾2024年系统规划与管理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碳排放管理员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及答案
- 必修二英语单词表人教版
- Mission-Planner地面站操作手册
- 高效学习单词:音节记忆法课件解析
- 2024年云南省建筑行业土建质量员理论考试模拟试题(100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