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与药学专业知识三_第1页
药物与药学专业知识三_第2页
药物与药学专业知识三_第3页
药物与药学专业知识三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药物制剂配伍变化和相互作用三、药物制剂配伍变化和相互作用 (一)药物的配伍变化和配伍禁忌 1.药物配伍使用的目的 (1)协同作用 (2)提高疗效,延缓耐药性: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配伍、磺胺药与甲氧苄氨嘧啶; (3)拮抗作用克服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吗啡与阿托品配伍; (4)预防或治疗合并症。 2.药物配伍变化和配伍禁忌 药物的配伍变化,一般指在药品生产或临床用药过程中,将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混合在一起或联合使用出现的 物理、化学和药理学方面各种各样的变化。 药物在配伍使用时,若发生不利于质量或治疗的变化则称配伍禁忌。 (二)药物配伍变化的类型 药物配伍变化可大致分为物理、化学和药理学的配伍变化。 1.物理学的配伍变化 物理配伍变化属于外观变化,如果条件改变还可能恢复制剂的原来形式。 (1)溶解度改变 (2)吸湿、潮解、液化与结块 (3)粒径或分散状态的改变 2.化学的配伍变化 化学的配伍变化系指药物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 (氧化、还原、分解、水解、取代、聚合等)而导致药物成分的改变,产生沉淀、变色、产气、发生爆炸等现 象。 (1)浑浊或沉淀:pH 改变产生沉淀:由难溶性碱或难溶性酸制成的可溶性盐,它们的水溶液常因 pH 的改 变而析出沉淀。例如酸性药物盐酸氯丙嗪注射液同碱性药物异戊巴比妥钠注射液混合,能发生沉淀反应。20%磺胺 嘧啶钠注射液(pH 为 9.511),与 10%葡萄糖注射液(pH 为 3.55.5)混合后,由于溶液 pH 的明显改变(pH 小 于 9.0),可使磺胺嘧啶析出结晶,这种结晶从静脉进入微血管可能造成栓塞。水杨酸钠或苯巴比妥钠水溶液因遇 酸或酸性药物后,会析出水杨酸或巴比妥酸。水解产生沉淀:如苯巴比妥钠水溶液,硫酸锌滴眼液。生物碱盐 溶液的沉淀:大多数生物碱盐的溶液,当与鞣酸、碘、碘化钾、乌洛托品等相遇时能产生沉淀等。黄连素和黄芩苷 在溶液中能产生难溶性沉淀。复分解产生沉淀:如硫酸镁遇可溶性的钙盐、碳酸氢钠或某些碱性较强的溶液时均 产生沉淀。硝酸银遇含氯化物的水溶液,即产生沉淀。 (2)变色:如含有酚羟基的药物与铁盐相遇,可使颜色变深。如维生素 C 与烟酰胺,即使干燥粉末混合也会 变色;多巴胺注射液与碳酸氢钠注射液配伍后会逐渐变成粉红至紫色;氨茶碱或异烟肼与乳糖混合变成黄色。 (3)产气:如碳酸盐、碳酸氢钠与酸类药物配伍发生中和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溴化铵、氯化铵或乌洛托品 与强碱性药物配伍,溴化铵和利尿药配伍,产生氨气;乌洛托品与酸类或酸性药物配伍,产生甲醛。 (4)发生爆炸:如氯化钾与硫,高锰酸钾与甘油,强氧化剂与蔗糖或葡萄糖等。 (5)产生有毒物质:如含朱砂的中药制剂不宜与还原性药物如溴化钾、溴化钠、碘化钾、碘化钠、硫酸亚铁 等配伍。 (6)分解破坏、疗效下降:如维生素 B12 和维生素 C 合用,维生素 B12 的效价显著降低;乳酸环丙沙星与甲 硝唑混合,甲硝唑的浓度下降;红霉素乳糖酸盐与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合,红霉素乳糖酸盐的效价降低。 3.药理学的配伍变化 (1)协同作用 (2)拮抗作用:拮抗作用系指两种以上药物合并使用后,使作用减弱或消失。 (3)增加毒副作用 最佳选择题 常见药物制剂的化学配伍变化是( ) A.溶解度改变 B.分散状态改变 C.粒径变化 D.颜色变化 E.潮解 下列不属于药物或制剂的物理配伍变化的是( ) A.光照下氨基比林与安乃近混合后快速变色 B.乳剂与其他制剂混用时乳粒变粗 C.两种药物混合后产生吸湿现象 D.溶解度改变有药物析出 E.生成低共熔混合物产生液化 (三)注射液的配伍变化 1.注射液的配伍和配伍禁忌 2.注射剂配伍变化的主要原因 溶剂组成改变、pH 值改变、缓冲剂、离子作用、直接反应、盐析作用、配合量、混合的顺序、反应时间、氧 与二氧化碳的影响、光敏感性、成分的纯度。 (四)配伍禁忌的预防与配伍变化的处理 1.配伍禁忌的预防 2.配伍变化的处理原则 处理的原则应该是:了解用药意图,发挥制剂应有的疗效,保证用药安全。在审查处方发现疑问时,首先应该 与相关医师联系,了解用药目的(配伍禁忌是相对的)。 3.配伍变化的处理方法 (1)改变贮存条件 (2)改变调配次序 (3)改变溶剂或添加助溶剂 (4)调整溶液 pH (5)改变有效成分或改变剂型 四、药品的包装与贮存 (一)药品包装的含义和作用 1.药品包装的含义 2.药品包装的作用 (二)药品的包装材料的种类与质量要求 1.药品的包装材料的分类 (1)按使用方式,药包材可分为 I、三类。I 类药包材指直接接触药品且直接使用的药品包装用材料、 容器(如塑料输液瓶或袋、固体或液体药用塑料瓶等)。类药包材指直接接触药品,但便于清洗,在实际使用过 程中,经清洗后需要并可以消毒灭菌的药品包装用材料、容器(如玻璃输液瓶、输液瓶胶塞、玻璃口服液瓶等)。 类药包材指 I、类以外其他可能直接影响药品质量的药品包装用材料、容器(如输液瓶铝盖、铝塑组合盖等)。 (2)按形状,药包材可分为容器(如塑料滴眼剂瓶)、片材(如药用聚氯乙烯硬片)、袋(如药用复合膜袋) 、塞(如丁基橡胶输液瓶塞等)、盖(如口服液瓶撕拉铝盖)等。 (3)按材料组成,药包材可分为金属、玻璃、塑料(热塑性、热固性高分子化合物)、橡胶(热固性高分子 化合物)及上述成分的组合(如铝塑组合盖、药品包装用复合膜)等。 2.药品的包装材料的质量要求 (三)药品储存和养护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1.药品储存 按包装标示的温度要求储存药品,包装上没有标示具体温度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贮藏要 求进行储存;储存药品相对湿度为 35%75%;在人工作业的库房储存药品,按质量状态实行色标管理:合格 药品为绿色,不合格药品为红色,待确定药品为黄色;储存药品应当按照要求采取避光、遮光、通风、防潮、防 虫、防鼠等措施;搬运和堆码药品应当严格按照外包装标示要求规范操作,堆码高度符合包装图示要求,避免损 坏药品包装;药品按批号堆码,不同批号的药品不得混垛,垛间距不小于 5 厘米,与库房内墙、顶、温度调控设 备及管道等设施间距不小于 30 厘米,与地面间距不小于 10 厘米;药品与非药品、外用药与其他药品分开存放, 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分库存放;特殊管理的药品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储存;拆除外包装的零货药品应当集中存 放;储存药品的货架、托盘等设施设备应当保持清洁,无破损和杂物堆放;未经批准的人员不得进入储存作 业区,储存作业区内的人员不得有影响药品质量和安全的行为;药品储存作业区内不得存放与储存管理无关的 物品。 2.药品养护 指导和督促储存人员对药品进行合理储存与作业;检查并改善储存条件、防护措施、卫生环境;对库房 温、湿度进行有效监测、调控;按照养护计划对库存药品的外观、包装等质量状况进行检查,并建立养护记录; 对储存条件有特殊要求的或者有效期较短的品种应当进行重点养护;发现有问题的药品应当及时在计算机系统中 锁定和记录,并通知质量管理部门处理;对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应当按其特性采取有效方法进行养护并记录,所采 取的养护方法不得对药品造成污染;定期汇总、分析养护信息。 第三节第三节 药学专业知识药学专业知识 一、执业药师与药学专业知识 二、药物化学专业知识 三、药剂学专业知识 药剂学(pharmaceutics)系指研究药物剂型和制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 门综合性技术科学。药剂学的研究内容有: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