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炎药物与饮食---生活健康常识小归纳_第1页
结肠炎药物与饮食---生活健康常识小归纳_第2页
结肠炎药物与饮食---生活健康常识小归纳_第3页
结肠炎药物与饮食---生活健康常识小归纳_第4页
结肠炎药物与饮食---生活健康常识小归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结肠炎建议选用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散,补脾益肠丸补脾益肠丸,肠炎宁肠炎宁,结肠结肠 炎丸炎丸服用.饮食宜清淡,少吃脂肪,高糖,辛辣,油煎的食 品及白酒,咖啡等刺激性饮料,多吃纤维性食物 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散 作用类别 :本品为虚证类非处方药药品。 药物组成 :人参、茯苓、白术(炒)、山药、白 豆(炒)、莲子、薏苡仁(炒)、砂仁、桔梗、甘草。 性状 :本品为黄色至灰黄色的粉末;气香,味甜。 类属 :中医方剂。 类别 :补益剂:补气。 出处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异名 :参术饮 功能分析功能分析 方中以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即四君子汤)平补脾胃之气, 为主药。以白扁豆、薏苡仁、山药之甘淡,莲子之甘涩,助白术既 可健脾,又可渗湿而止泻,为辅药。以砂仁芳香醒脾,促中州运化, 通上下气机,吐泻可止,为佐药。桔梗为太阴肺经的引经药,入方, 如舟车载药上行,达上焦以益肺气。此方对证而兼见肺气虚弱,久 咳痰多者,亦颇为相宜,为培土生金之法。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健 脾,渗湿止泻之功。 主治病症主治病症 主治脾气虚弱,湿邪内生,症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大便溏 泻,四肢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苔白腻,脉象细缓者。亦 治小儿脾疳,面色萎黄,形容憔悴,毛发枯槁,精神萎靡,不思饮 食,睡卧不宁,或脾虚水肿,或脾虚带脉不固,白带过多,绵绵不 断,如涕如唾者。 西医诊为消化不良、慢性胃肠炎、附件炎、气管炎等而见有上 述证候者,均可以此方治疗。 剂量用法剂量用法 此药现为水丸制剂,每袋 6 克。成人每次服 6 克,日服 3 次。 儿童酌减。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之品。此药组成中含甘草,不可 与海藻、大戟、芫花、甘遂同时服用。 组成组成 莲子肉(500 克)薏苡仁(500 克) 砂仁(500 克)桔梗(500 克) 白扁豆(750 克) 白茯苓(1000 克)人参(1000 克) 炙甘 草(1000 克) 白术(1000 克) 山药(1000 克) 方解方解 本方证是由脾虚湿盛所致。脾胃虚弱,纳运乏力,故饮食不化; 水谷不化,清浊不分,故见肠鸣泄泻;湿滞中焦,气机被阻,而见 胸脘痞闷;脾失健运,则气血生化不足;肢体肌肤失于濡养,故四 肢无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皆为脾虚湿 盛之象。治宜补益脾胃,兼以渗湿止泻。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益 气健脾渗湿为君。配伍山药、莲子肉助君药以健脾益气,兼能止泻; 并用白扁豆、薏苡仁助白术、茯苓以健脾渗湿,均为臣药。更用砂 仁醒脾和胃,行气化滞,是为佐药。桔梗宣肺利气,通调水道,又 能载药上行,培土生金;炒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诸药,共为佐使。 综观全方,补中气,渗湿浊,行气滞,使脾气健运,湿邪得去,则 诸症自除。 本方是在四君子汤基础上加山药、莲子、白扁豆、薏苡仁、砂 仁、桔梗而成。两方均有益气健脾之功,但四君子汤以补气为主, 为治脾胃气虚的基础方;参苓白术散兼有渗湿行气作用,并有保肺 之效,是治疗脾虚湿盛证及体现“培土生金”治法的常用方剂。 古今医鉴所载参苓白术散,较本方多陈皮一味,适用于脾胃气 虚兼有湿阻气滞者。化裁若兼里寒而腹痛者,加干姜、肉桂以温中 祛寒止痛。 附方:七味白术散(小儿药证直诀) 附注:本方药性平和,温而不燥,是治疗脾虚湿盛泄泻的常用 方。临床应用以泄泻,舌苔白腻,脉虚缓为辨证要点。 临床应用临床应用 慢性结肠炎慢性结肠炎: 用本方每日 2 次,每次 9g,早晚饭后温开水送服,30 日为 1 疗 程。治疗慢性结肠炎 30 例,男 17 例,女 13 例;年龄最小 27 岁, 最大 58 岁,平均 42.8 岁;病程最短 2 个月,最长 40 年,平均 12.4 年。大便每日 1 次 4 例,2 次 14 例,3-4 次 9 例,5-6 次 2 例, 7-9 次 1 例。大便成形带粘液 1 例;糊状或溏薄 25 例,伴粘液 19 例,伴脓血 1 例;腹痛 22 例,腹胀 22 例,肠鸣 26 例,里急后重感 21 例。结果:治疗 1 疗程后,3 例显效,19 例好转,8 例无效,总 有效率为 73.33%。 药理作用药理作用 主要有调节胃肠运动,改善代谢和提高免疫等作用。 1调节胃肠运动:本方煎剂小剂量对肠管有兴奋作用,能解除 肾上腺素对肠管的部分抑制;大剂量则抑制肠管的收缩,并能拮抗 氯化钡和毛果芸香碱引起的肠管收缩,能增强肠管对水和氯离子的 吸收。 2改善代谢:该方治疗脾气虚之肠病(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 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治疗前,患者尿中肌酐、尿酸、尿素氮均明 显低于正常值,治疗后明显升高,并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和改善 血流变学的指标。 煎服法煎服法 为末,每三钱,枣汤或米饮调服。 参苓白术散 药物组成人参 1 钱半,白术 1 钱半,白扁豆(姜汁炒)1 钱半, 白茯苓 1 钱半,山药 1 钱半,甘草 1 钱,桔梗 1 钱,苡米 1 钱,莲 肉(去心)1 钱,川芎 1 钱,当归 1 钱。 处方来源:幼科指南卷下。 方剂主治:小儿脾胃久虚,不能转运,无以荣其气,或胎中受 毒,脏腑蓄水,以致手足极细,项小骨高,尻削体瘦,肚大脐实, 啼哭胸高,名曰丁奚;或虚热往来,头骨分开,翻食吐虫,烦渴呕 哕,名曰哺露。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神曲糊为丸。 用法用量:米饮送下。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泄泻兼有大便不通畅,肛门有下坠感者忌服。 2.服本药时不宜同时服用藜芦、五灵脂、皂荚或其制剂。 3.不宜喝茶和吃萝卜以免影响药效。 4.不宜和感冒类药同时服用。 5.高血压、心脏病、肾脏病、糖尿病患者及孕妇应在医师指导 下服用。 6.本品宜饭前服用或进食同时服。 7.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儿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8.服药 2 周后症状未改善,应去医院就诊。 9.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 10.儿童必须在成人的监护下使用。 11.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2.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补脾益肠丸补脾益肠丸 分类分类 中成药 泄泻类 成份成份 主要成份: 外层:黄芪、党参(米炒)、砂仁、白芍、当归(土 炒)、白术(土炒)、肉桂 内层:延胡索(制)、荔枝核、干姜(炮)、 甘草(炙)、防风、木香、补骨脂(盐制)、赤石脂(煅) 辅料为:聚丙烯酸树脂 II、炼蜜、甘草灰、滑石粉、蓖麻油、 乙醇、淀粉、药用炭、虫白蜡、单糖浆。(参考 999 补脾益肠丸) 性状性状 本品为胃肠分溶型水蜜丸,气香、味甘辛、微苦。 方解方解 本丸由 15 味药组成。用于脾胃气虚,清阳不升,中气虚陷之腹 泻腹痛、腹胀、肠鸣;气血不和之粘液血便;或脾阳不足,冷积便 秘等。主证为脾胃气虚;兼证为脾阳不足;次要症为气血不和。故 本方以黄芪、党参健脾胃为君药;白术、砂仁化湿和胃为臣药;肉 桂、干姜、补骨脂温补脾肾;白芍、当归、延胡索调和气血;其中 党参、当归、白术米炒、土炒旨在入脾胃经;荔枝核、木香行气散 结,散寒止痛;赤石脂固涩下焦,煅用更增其止泻、止血之功;防 风辛能治风,为“风中润剂”,善治肠风下血、肝强脾弱之腹痛腹 泻;以上均为佐药。甘草缓急,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合用,共成补 中益气,健脾和胃,涩肠止泻,止痛止血,生肌消肿之功。 规格规格 每瓶装 (1)72 克(2)90 克 (3)130 克 功能主治功能主治 补中益气,健脾和胃,涩肠止泻。用于脾虚泄泻症,临床表现 为腹泻腹痛、腹胀、肠鸣等症。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 6 克,一日 3 次;儿童酌减;重症加量或遵医嘱。 30 天为一疗程,一般连服 23 个疗程。 药理作用药理作用 胃层丸具有显著的强壮作用,改善微循环,抑制肠管运动;肠 层丸缩短凝血时间,显著地抑制肠管运动,解除肠管痉挛等作用。 临床应用临床应用 本品具温肾暖脾,补中益气,健脾和胃,涩肠固泻,生肌止血 的功效,达到胃肠两调的目的。临床用于治疗各种慢性肠炎,如慢 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等。口服 3 次/d,6 g/次。 胃肠实热,感冒发热者禁用。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辛辣油腻之物。 2泄泻次数多,为水样便。服药一日症状未见改善者应速到医 院诊治。 3泄泻时腹部热胀痛者忌服,胃肠实热,感冒发热者慎用。 4有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便脓血等慢性病史者,患泄泻 后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5一般症状在三日内未见改善,或水泻一日五次以上而服药一 日症状未见改善,或伴有腹痛、发热、呕吐等症状者,应及时向医 师咨询诊治。 6除非在医师指导下,否则不得超过推荐剂量使用。 7过敏体质者慎用。 8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 9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0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1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肠炎宁肠炎宁 部颁标准中药第 9 册 【汉语拼音】ChangYanNing 【药品名称】【肠炎宁】 【主要成分】灵芝孢子油、冬虫夏草、雪莲、海豹油、肉苁蓉、炒 苍术、吴萸、防风、葛根、泽泻、旱莲草、炙黄芪、白槿花、阿胶、 海龟壳、广木香、螺旋藻蛋白酶等三十六种海洋生物和草本植物。 【性 状】本品为胶囊剂,棕褐色粉末、味微腥苦。 【功能主治】排毒杀菌,清热解毒,化湿润肠,收涩止泻, 愈肠生肌,修复黏膜。适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结肠炎,十二指肠 溃疡,急慢性胃炎,浅表性糜烂性胃炎,胃溃疡,胃出血,直肠炎,慢性 菌痢,肠易激综合症,五更泻,阿米巴结肠炎,结肠癌引起的慢性,顽固 性腹泻,腹痛,粘液便或脓血便等。 【用法用量】每天 3 次,每次 3-4 粒,饭后 15 分钟温开水 送服(具体用量遵医嘱)。 【不良反应】本品未见不良反应。 【注册证号】A61K56/38 【注意事项】1.本品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2.服药期间忌 酒,忌辛辣,刺激性食品。3.孕妇慎用或遵医嘱。 【所属类别】 纯中药制剂,胃肠用药。 【包 装】塑料铝塑压旋盖瓶包装。 【贮 藏】避光、密封、防潮。有效期 3 年。 肠炎宁说明书肠炎宁说明书 【中文名称】 肠炎宁 【功效主治】 清热利湿,行气。用于湿热蕴结胃肠所致的 腹泻,消化不良。 【化学成分】 地锦草、黄毛耳草、樟树根、香薷、枫树叶。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 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禁忌症】 孕妇禁用。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 34 片,一日 3 次。 【注意事项】 1.饮食宜清淡,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 腻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有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便脓血等慢性病史者,患泄 泻时应去医院就诊。 4.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 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服药 3 天症状未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6.儿童、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7.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9.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0.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中医代表方剂有中医代表方剂有:肾腺散、九府通瘀汤、下焦珊瑚丸等。 肾腺散肾腺散 肾腺散验方于清(光绪)年间,是百年留传治疗下焦肾腺 疾病的验方。系中草药精细研磨制成,有大治急慢性前列腺炎之功 效,可攻可补,分型施治。 【创制时期】 清(光绪)年间。 【功能与主治】 急慢性前列腺炎、肾精亏虚、阳痿早泄、 前列腺增生等。 【疗效统计】 此方 1998 年 3 月临床统计治疗 108 例,痊 愈 96 例,显效 7 例,无效 5 例。 【用法与用量】 早饭前晚饭后口服。 【性 状】中药粉末散剂。 【禁忌】忌辛辣、酒、节制房事。 【贮藏】干燥、避光储存。 中医认为,前列腺炎之病因多有饮食失节,过度饮酒或房 室不洁,致湿热内生,蕴于精室;或外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