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YD/T 200普通商密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发布2013-08实施2013-08发布LTE(混合组网)系统设备技术要求-MM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LTE ( Hybird Network) Network Equipments-MME 2013 SX-081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企业标准12013 SX-081目 次目 次I前 言IVLTE(混合组网)系统设备技术要求-MME71范围72规范性引用文件73缩略语74EPS网络参考模型95功能要求115.1接入控制功能115.1.1安全115.2移动性管理功能125.2.1移动性管理状态模型125.2.2周期性跟踪区更新定时器135.2.3附着135.2.4分离135.2.5跟踪区列表管理135.2.6跟踪区更新135.2.7切换135.2.8清除145.2.9业务请求145.2.10漫游区域限制功能145.2.11多PDN连接145.2.12寻呼145.2.13IMSI屏蔽(可选)145.2.14ODB功能145.3会话管理功能145.4网元选择功能155.4.1P-GW选择155.4.2S-GW选择155.4.3MME选择165.5标识管理功能165.5.1EPS 承载标识符165.5.2全球唯一临时UE标识符165.5.3跟踪区域标识符(TAI)165.5.4eNodeB S1-AP UE 标识符 (S1-AP UE ID)165.5.5MME S1-AP UE 标识符 (MME S1-AP UE ID)165.5.6ME Identity165.5.7IMSI165.5.8MSISDN165.5.9TEID165.6用户上下文信息管理功能165.7Diameter路由选择功能175.7.1偶联管理175.7.2路由管理175.7.3路由重选(可选)175.7.4HSS主机标识存储175.7.5Diameter错误消息处理(可选)175.8组网功能175.8.1支持网络不同安全域隔离功能175.8.2支持VRF隔离功能(可选)185.8.3支持MME Pool功能185.8.4支持IPV4及IPV6组网185.9MME容灾备份功能185.10合法监听功能185.11单收单发配置下的终端的CS Fall Back功能(可选)185.12双收单发配置下的终端的CS Fall Back185.13优化切换(可选)195.14多PLMN195.15定位功能195.16同时支持LTE FDD和TD-LTE196接口和协议要求196.1总体接口要求196.1.1IP协议接口196.1.2物理接口196.2S1-MME接口196.3S6a接口206.4S10接口206.5S11接口216.6S13接口216.7NAS接口216.8SLg接口226.9SLs接口226.10S102接口(可选)226.11S101/S103接口(可选)227性能要求227.1设备可靠性要求227.2网络性能要求238操作维护和网管要求239定时和同步要求2310环境要求2310.1正常工作的温度、湿度条件2310.2防尘要求2310.3防电磁干扰要求2310.4抗电磁干扰的能力2410.5防雷击能力2511电源和接地要求2511.1电源2511.2接地要求25附录A26A.1 MME存储的MM上下文信息和承载上下文信息26表A.1 MME存储的MM上下文信息和承载上下文信息26前 言LTE(混合组网)系统设备技术要求-MME是LTE(混合组网)系统系列规范之一,该系列规范的结构和名称如下:a) LTE(混合组网)系统设备技术要求-FDD分布式基站b) LTE(混合组网)系统设备技术要求-FDD宏基站c) LTE(混合组网)系统设备技术要求-FDD小基站d) LTE(混合组网)系统设备技术要求-TDD宏基站e) LTE(混合组网)系统设备技术要求-TDD分布式站f) LTE(混合组网)系统设备技术要求-天线g) LTE(混合组网)系统设备技术要求-MMEh) LTE(混合组网)系统设备技术要求-SGWi) LTE(混合组网)系统设备技术要求-PGWj) LTE(混合组网)系统设备技术要求-HSSk) LTE(混合组网)系统设备技术要求-3GPP AAAl) LTE(混合组网)系统设备技术要求-DRAm) LTE(混合组网)系统设备技术要求-CGn) LTE(混合组网)系统设备技术要求-eHRPD HSGWo) LTE(混合组网)系统设备技术要求-eHRPD eANp) LTE(混合组网)系统设备技术要求-PCRF/SPRq) LTE(混合组网)系统设备技术要求-PCEFr) LTE(混合组网)系统设备技术要求-BBERFs) LTE(混合组网)系统设备技术要求-DNS的增补要求t) LTE(混合组网)系统接口技术要求-FDD Uu接口u) LTE(混合组网)系统接口技术要求-TDD Uu接口v) LTE(混合组网)系统接口技术要求-X2接口w) LTE(混合组网)系统接口技术要求-S1接口x) LTE(混合组网)系统接口技术要求-S5/S8/S10/S11接口y) LTE(混合组网)系统接口技术要求-S6a/S13接口z) LTE(混合组网)系统接口技术要求-eHRPD 空中接口aa) LTE(混合组网)系统接口技术要求-eHRPD A接口bb) LTE(混合组网)系统接口技术要求-eHRPD STa/Pi*/SWd/SWx/S6b接口cc) LTE(混合组网)系统接口技术要求-eHRPD S2a接口dd) LTE(混合组网)系统接口技术要求-Gx接口ee) LTE(混合组网)系统接口技术要求-Gxa接口ff) LTE(混合组网)系统接口技术要求-Rx接口本标准替代标准编号为2013 SX-019的原试行稿标准。本标准由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本标准由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技术部组织制定,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院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聂衡 毛聪杰本标准于2013年04月首次发布,本次为第1次修订。V2013 SX-081LTE(混合组网)系统设备技术要求-MME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EPS系统MME设备的功能、性能、编号、接口、操作维护、机械和环境、电源和接地、同步等方面的要求。本部分适用于LTE(混合组网)系统。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2013 SX-099 LTE(混合组网)系统接口技术要求-S6a/S13接口2013 SX-098 LTE(混合组网)系统接口技术要求-S5/S8/S10/S11接口2013 SX-097 LTE(混合组网)系统接口技术要求-S1接口2013 SX-094 LTE(混合组网)系统接口技术要求-FDD Uu接口第10部分:NAS协议2013 SX-095 LTE(混合组网)系统接口技术要求-TDD Uu接口第10部分:NAS协议2013 SX-XXX 中国电信LTE网络定位系统技术要求-控制面定位分册2013 SX-XXX 中国电信EPC网管技术规范书3GPP TR 23.882 3GPP s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 (SAE): Report on technical options and conclusions3GPP TS 23.401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GPRS) enhancements for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E-UTRAN) access3GPP TS 23.402 Architecture enhancements for non-3GPP accesses3GPP TS 23.203 Policy and charging control architecture3GPP TS 29.212 Policy and charging control over Gx reference point3GPP TS 29.213 Policy and charging control signalling flows and Quality of Service (QoS) parameter mapping3GPP TR 23.251Network sharing; Architecture and functional description IETF rfc2960 Stream Control Transmission Protocol IETF rfc6733 Diameter Base Protocol3 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部分。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AKAAuthentication and Key Agreement认证和密钥协商AMBRAggregate Maximum Bit Rate聚合的最大比特速率APNAccess Point Name接入点名ARPAllocation and Retention Priority分配和保留优先级ASMEAccess Security Management Entity 接入安全管理实体AUTNAuthentication Token鉴权令牌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CKCiphering Key加密密钥CNCore Network核心网络CSCircuit Switched电路交换DL TFTDownLink Traffic Flow Template下行业务流模板DNSDomain Name Server域名服务器DRXDiscontinuous Reception非连续接收ECMEPS Connection ManagementEPS连接管理EIREquipment Identity Register设备标识寄存器EMMEPS Mobility ManagementEPS移动性管理eNodeBevolved Node B演进的Node BEPCEvolved Packet Core演进的分组核心网E-RABE-UTRAN Radio Access BearerE-UTRAN无线接入承载E-SMLCEnhanced Serving Mobile Location Centre增强的移动位置中心E-UTRANEvolved UTRAN演进的UTRANEPSEvolved Packet System演进的分组系统FQDNFully Qualified Domain Name全域名GBRGuaranteed Bit Rate可保证的比特率GMLCGateway Mobile Location Center网关移动位置中心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TPGPRS Tunnel ProtocolGPRS隧道协议GUMMEIGlobally Unique MME Identifier全球唯一MME标识符GUTIGlobally Unique Temporary Identity全球唯一临时标识HPLMNHome PLMN归属陆地移动通信网HSSHome Subscriber Server归属用户服务器IKIntegrity key完整性密钥IMEI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 国际移动设备识别IMEISV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 Software Version 国际移动设备识别软件版本IMSI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 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PInternet Protocol因特网协议IP-CANIPConnectivityAccsessNetwrokIP连通接入网络Ipv4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因特网协议版本4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因特网协议版本6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MBRMaximum Bit Rate最大比特速率MMMobility Management移动性管理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移动性管理实体MMECMME CodeMME代码MMEGIMME Group IdentityMME群组标识MNCMobile Network Code移动网号MSISDNMobile Subscriber ISDN Number移动用户ISDN号码M-TMSIMME-Temporary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MME临时移动用户标识NASNon-Access Stratum非接入层ODBOperator Determined Barring运营者决定闭锁OFCSOffline Charging System离线计费系统PDNPacket Data Network 分组数据网P-GWPackte Data Network-GateWay分组数据网网关PDPPacket Data Protocol分组数据协议PMMPacket Moblility Management分组移动性管理PPFPaging Proceed Flag寻呼处理标志P-TMSIPacket- Temporary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fy分组临时移动用户识别QCIQoS Class IdentifierQoS级别标识符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RABRadio Access Bearer无线接入承载RANDRANDom number随机数RATRadio Access Type无线接入类型RFSPRAT/Frequency Selection Priority无线接入类型/频率选择优先级RIMRAN Information ManagementRAN信息管理S1-APS1-Application ProtocolS1应用协议SCTPStream Control Transmission Protocol流控制传送协议S-GWServing Gate-Way服务网关S-TMSISAE-Temporary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SAE临时移动用户标识TATracking Area跟踪区域TAITracking Area Identity跟踪区标识TACTracking Area Code跟踪区编码TAUTracking Area Update跟踪区更新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TEIDTunnel Endpoint Identifier隧道终点标识TFTTraffic Flow Template业务流模板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UL TFTUpLink Traffic Flow Template上行业务流模板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虚拟局域网VPLMNVisited 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拜访公共陆地移动通信网VRFVirtual Private Network Routing or Forwarding instance虚拟专用网路由或前转关联XRESEXpected user RESponse预期的用户响应4 EPS网络参考模型EPS网络由演进的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络(E-UTRAN),移动性管理设备(MME),服务网关(S-GW),PDN网关(P-GW)以及用于存储用户签约信息的的HSS等组成。EPS系统可配合PCRF实现计费和策略控制功能。EPS网络参考模型如图1所示。SLsSLg SGi S1-MME PCRF Gx S6a HSS Operators IP Services (e.g. IMS, PSS etc.)Rx S10 UE LTE-Uu E-UTRAN MME S11 S5/S8 Serving Gateway PDN Gateway S1-U GMLCESMLC图 1 EPS网络参考模型网络管理实体(MME)的主要功能是NAS信令及其安全,跟踪区域(Tracking Area)列表的管理,P-GW和S-GW的选择,跨MME切换时对于MME的选择,鉴权,漫游控制以及承载管理,EPS接入网络节点之间的移动性管理等。服务网关(S-GW)是面向eNodeB终结S1-U接口的网关。S-GW对基于GTP和PMIP的S5/S8接口可以提供的主要功能有当eNodeB间切换时作为本地锚定点并协助完成eNodeB的重排序功能,合法侦听以及数据包的路由和前转,根据每个UE,PDN和QCI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相关计费等。PDN网关(P-GW)是面向PDN终结于SGi接口的网关。如果UE访问多个PDN,UE将对应一个或多个P-GW。P-GW对基于GTP和PMIP的S5/S8提供的主要功能有基于用户的包过滤,合法侦听,UE的IP地址分配,在上行链路中进行数据包传送级标记,上下行服务等级计费以及服务水平门限的控制,和基于业务的上下行速率的控制。同时P-GW还提供仅基于GTP的S5/S8接口的主要功能有上下行链路承载绑定,上行链路绑定校验等。HSS是用于存储用户签约信息的数据库,归属网络中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HSS。HSS负责保存跟用户相关的信息,例如用户标识、编号和路由信息、安全信息、位置信息、概要(Profile)信息等。策略和计费控制单元(PCRF)终结于Rx接口和Gx接口,在非漫游场景时,在HPLMN中只有一个PCRF跟UE的IP-CAN会话相关; 图中涉及的网络接口参考点如下:l S1-MME:E-UTRAN 和MME 间控制平面协议参考点。l S1-U:E-UTRAN 和S-GW间每个承载的用户平面隧道参考点。l S5:网络内部S-GW和P-GW间接口,该接口应能在S-GW和P-GW分设情况下,提供用户移动过程中的S-GW重定位的功能。l S6a:为鉴别确认用户接入增强系统,在MME 和 HSS之间传输确认数据。l SLg:是定位平台和MME之间的接口,用于定位平台向MME发起定位请求,以及MME向定位平台返回定位结果。l SLs:是MME和E-SMLC之间的接口,透明传输所有UE以及eNB相关定位过程;是LPP和 LPPa协议的传输通道。SLs接口也支持MME触发的定位会话;支持MME向E-SMLC发送定位请求以及E-SMLC向MME返回定位报告。Gx:为PCRF和P-GW中的PCEF(Policy and Charging Enforcement Function)提供QoS准则和计费标准的传输。l S10:MME间的参考点,为MME再分布和MME之间信息的传输。l S11:MME和S-GW之间的参考点。l SGi:P-GW和分组数据网络之间的参考点。分组数据网可以是外部公共或私人数据网,也可以是内部分组数据网,例如为IMS提供服务。这个参考节点类似于3GPP接入网的Gi节点。l Rx:Rx节点位于AF和PCRF之间。5 功能要求5.1 接入控制功能5.1.1 安全a) 鉴权功能:MME通过鉴权功能实现网络和用户之间的相互鉴权以及密钥协商,确保用户请求的业务在当前网络是可以授权使用的,通常这个功能连同移动性管理过程一起使用。鉴权包括对IMSI、GUTI等的校验,可以通过人机命令开启或关闭可选鉴权功能。必须鉴权的场合包括:l UE初次附着;l UE附着,且网络中不存在UE的上下文;l 进行跟踪区更新等NAS流程带上来的GUTI不符合的情况下;l NAS计数器值达到一定数值后。MME可以根据配置对如下可选的场合进行鉴权,鉴权的频率可以配置:l 业务请求过程(Service Request);l 其他附着过程;l 其他跟踪区更新;b) GUTI重分配功能:GUTI作为临时用户标识,在空口上保护IMSI的安全性。MME应支持如下场合的GUTI重分配过程,重分配的频率可配置:l 附着过程;l 跟踪区更新过程;l 连接状态下用户的GUTI标识重分配过程;c) 身份识别功能当用户以临时身份标识GUTI附着到网络时,首次鉴权失败时,MME应发送Identity Request消息获取用户的IMSI后用以发起二次鉴权。当用户以临时身份标识GUTI附着到网络时,MME不能识别该用户的临时身份标识GUTI,为了获取到用户的真实身份(也就是IMSI),MME应向MS发送身份标识请求消息Identity Request。d) 用户设备识别功能:用户识别功能用于向用户取有效的标识。设备识别功能用于对设备进行合法性检查。当MME通过Identity Request或鉴权流程获取终端IMEI(SV)信息,终端没有响应或响应为空时,在未启用S13接口的情况下,MME上可以配置允许或禁止用户接入网络。e) 信令加密和完整性保护功能:支持UE和MME之间的NAS消息加密,提供NAS层消息安全。MME支持NAS信令的加密算法选择及加密功能,支持的算法包括:EEA0(Null algorithm)、EEA1(SNOW 3G)、EEA2(AES)、ZUC(祖冲之)。MME支持NAS信令的完整性保护算法选择和完整性保护功能,支持的算法包括EIA1(SNOW 3G)、EIA2(AES)、ZUC(祖冲之)。f) AS安全功能EPC网络能够为UE提供AS层加密和完整性保护安全功能。MME能够支持AS层密码生成,能够触发AS层安全流程,从而激活AS层安全功能。加密算法支持EEA3:ZUC(祖冲之), EEA0: Null algorithm,EEA1: SNOW 3G, EEA2: AES,完整性保护算法支持EEA3:ZUC、EEA1: SNOW 3G, EEA2: AES。g) 信令的加密密钥和完整性保护密钥管理功能:MME应支持NAS信令和AS的加密密钥管理。5.2 移动性管理功能5.2.1 移动性管理状态模型EPS移动性管理(EMM)状态模型描述的是UE在网络中的注册状态,表明UE是否已经在网络中注册。注册状态的转变是由于移动性管理过程而产生的,比如附着过程和TAU过程。EMM状态模型有两种:EMM-DEREGISTERED和EMM-REGISTERED,MME中的移动性管理状态模型如图2所示。图2 MME的EMM状态机转化EPS连接管理状态(ECM)描述的是UE和EPC间的信令连接性,也有两种状态:ECM-IDLE和ECM-CONNECTED,MME中的连接管理状态模型如图3所示。 ECM-IDLE ECM- S1连接建立 S1连接释放CONNECTED图3 MME的ECM状态机转化5.2.2 周期性跟踪区更新定时器MME支持对周期性跟踪区更新的管理功能。该定时器的数值是由MME下发给每个注册在其中的UE的。UE上的周期性定时器一旦超时,UE会发起周期性跟踪区更新。如果此时UE不在E-UTRAN覆盖范围下,会在重新回到覆盖区的时候执行周期性跟踪区更新。周期性跟踪区更新定时器应可配置。当MME的用户可达定时器超时后,MME支持不立即删除用户数据,而是设置PPF标记并开启一个新的定时器(隐式去附着定时器)。在隐式去附着定时器超时前,MME不会对该UE进行寻呼。如果隐式去附着定时器超时,MME会对UE进行去附着注销。5.2.3 附着MME可以支持初始附着和切换附着,成功的附着过程应完成以下操作:l UE和MME建立了MM上下文;l UE和MME的EMM状态变为EMM-REGISTERED;l MME为UE建立默认承载;l UE获得了IP地址。(可选)MME能控制PDN type为IPv4、 IPv6、 IPv4/v6。在MME收到承载更新响应消息后,MME把APN连同新的PDN GW Identity一起通过Notify Request消息发送到HSS(为了和非3GPP之间的切换移动做准备)。PDN GW Identity可以是PDN GW的FQDN,或者是IP地址。MME应支持Equivalent PLMNs的配置,并能在附着请求和TAU消息中将Equivalent PLMNs下发给UE。5.2.4 分离分离可以由UE发起,也可以由网络侧发起。MME应该支持如下的分离过程:l UE发起的分离;l MME发起的分离,包括隐式分离l HSS发起的分离;l PGW/PCEF发起的分离;分离成功后MME删除该UE的所有承载,EMM状态变为EMM-DEREGISTERED。5.2.5 跟踪区列表管理对于注册到MME的UE,MME能够为其分配一个TAI list(跟踪区标识列表),保证用户在该列表标识的跟踪区移动时都不需要进行非周期性的跟踪区更新。MME可依据静态配置或动态策略决定TAI List的范围。5.2.6 跟踪区更新MME需要支持多种类型的跟踪区更新,包括:l MME之间的跟踪区更新;l 周期性的跟踪区更新;l MME之间负载重分配导致跟踪区更新;l 同一个MME内并且TA List改变了的时候发生的跟踪区更新;l UE核心网能力或UE指定DRX参数发生变化时导致的跟踪区更新;5.2.7 切换MME支持的切换包括:l EUTRAN接入内部,eNodeB之间的MME不变的切换,包括Serving GW变化和不变(X2和S1两种切换方式均需支持);l EUTRAN接入内部,eNodeB之间的MME变化的切换,包括Serving GW变化和不变(X2和S1两种切换方式均需支持);l eHRPD与E-UTRAN之间的非优化切换;l eHRPD与E-UTRAN之间的优化切换(可选);l 在S1 based Handover中支持间接转发(可选);5.2.8 清除MME将一个UE注销之后,可以通过清除消息(Purge)通知HSS该MME已经在本地删除了UE的签约数据和移动管理上下文。5.2.9 业务请求MME需要支持业务请求,包括UE发起的业务请求和网络发起的业务请求。网络发起的业务请求,用于网络有下行数据发送到UE或者网络需要与UE进行信令交互的场景,由于MME不能够获知UE当前的精确位置,需要在UE当前的跟踪区列表内寻呼UE。寻呼到的UE发起业务请求来建立和网络之间的安全连接,以便接受网络下发的下行数据或者信令消息。MME应支持业务请求过程中向S-GW发送用户位置信息(ULI)。5.2.10 漫游区域限制功能MME能根据用户的签约信息对用户的漫游区域进行限制,MME能根据用户签约的区域限制信息和接入限制(ARD,Access Restriction Data)信息对用户进行移动性限制。5.2.11 多PDN连接MME支持同一UE的多PDN连接。如果同一个UE同时发起的多个PDN连接具有相同APN时,多个PDN连接需连接至同一个PDN GW。MME支持如下多PDN连接过程:l UE发起的PDN连接;l UE发起的PDN去连接;l MME发起的PDN去连接。5.2.12 寻呼寻呼用于网络要求与UE建立NAS信令连接。MME支持如下寻呼过程:l 使用S-TMSI寻呼E-UTRAN网络的EPS业务l 使用IMSI寻呼E-UTRAN网络的EPS业务(可选)l 寻呼(e)1xCSFB业务(可选)l 收到IWS通过S102隧道发来的寻呼消息后,MME能够将cdma2000 CS 域的空口寻呼消息携带在DOWNLINK S1 cdma2000 TUNNELING 消息发给eNodeB5.2.13 IMSI屏蔽(可选)MME能够配置不允许接入的IMSI号段,进行漫入控制。5.2.14 ODB功能MME应支持ODB功能。5.3 会话管理功能MME支持的会话管理功能包括:对EPS承载的建立、修改和释放;接入网侧承载的建立和释放; a) EPS承载建立l UE发起的承载资源修改,建立专用承载;l UE发起的Attach过程中,建立到默认APN的缺省承载;l 网络侧发起的EPS承载的激活,建立专用承载;l UE发起PDN连接过程中,建立缺省承载。l UE发起的承载资源分配,建立专用承载b) EPS承载的修改l UE发起的承载资源修改,修改专用承载;l P-GW发起的承载修改,承载的QoS发生了变化,包括修改QoS参数和APN-AMBR、GBR;支持扩展QCI;l P-GW配合PCRF发起的承载修改,承载的QoS没有发生变化,主要是修改TFT;l HSS中的签约数据变化,触发MME发起承载修改。l UE发起的承载资源分配,修改专用承载;c) EPS承载的释放l UE发起的承载资源修改,释放专用承载;l P-GW发起的承载释放,释放专用承载;l MME发起的承载释放,释放专用承载;l UE或MME发起PDN去连接过程,释放一个PDN连接的所有承载。d) 接入网侧承载的释放和建立l S1连接释放,即释放所有S1-U的承载;l S1-U接口的承载重建;5.4 网元选择功能5.4.1 P-GW选择MME支持利用HSS提供的用户签约信息,为3GPP接入分配一个P-GW以提供PDN 连接。对于每一个签约的PDN,具体选择方法如下:l UE初始接入网络时,如果UE未提供APN,使用网络提供的默认APN建立PDN连接;如果UE可以提供签约数据里允许的APN,则用此APN来建立PDN连接。l 如果HSS提供了APN-OI-Replacement,MME应根据APN-OI-Replacement生成APN FQDN查询DNS得到P-GW地址。l 如果HSS提供的是P-GW的FQDN标识,MME应根据P-GW FQDN查询DNS得到P-GW地址。l 若对应某一APN的PDN连接已存在,当UE使用该APN再次建立PDN连接时,网络应选择同一P-GW。l 当MME收到错误的APN时,可以根据配置(例如非国际漫入用户)启动纠错功能,纠正为用户签约的默认APN。MME可根据配置的MSISDN/IMSI号码及号段选择指定的P-GW(可选)。5.4.2 S-GW选择MME支持基于网络的拓扑结构为UE选择一个可用的S-GW。为了减少S-GW改变的可能性,尽量选择在重叠服务区域的S-GW。S-GW的选择应考虑到S-GW间的负载均衡,可以基于优选、轮询或DNS权重等方式实现。l MME支持通知S-GW在S5/S8 接口采用何种协议(GTP或PMIP)。l 如果网络配置了合设的S-GW和P-GW,则非漫游情况下,尽量选择与P-GW合设的S-GW。l MME可根据配置的MSISDN/IMSI号码及号段选择指定的S-GW(可选)。5.4.3 MME选择MME的选择用于切换过程。MME的选择功能基于网络的拓扑结构为服务的UE选择一个可用MME。为了减少MME改变的可能性,尽量选择在pool区域的MME。MME选择应基于DNS权重的方式实现负载均衡。5.5 标识管理功能MME能对如下标识进行管理:5.5.1 EPS 承载标识符 EPS承载标识符用于唯一标识UE的接入到E-UTRAN的一个EPS承载。EPS承载标识符是由MME分配的。5.5.2 全球唯一临时UE标识符MME要给UE分配全球唯一临时标识符(GUTI),GUTI是由GUMMEI和M-TMSI组成的。全球唯一MME标识符(GUMMEI)是由MCC、MNC和MME标识符(MMEI)组成的。MMEI是由MME 群组ID(MMEGI)和MME代码(MMEC)组成的。在MME中,UE是由M-TMSI标识的。寻呼的时候,UE是用S-TMSI来寻呼的。S-TMSI是由MMEC和M-TMSI组成的。MMEC在MME POOL里应是唯一的,如果使用了重叠的POOL,在重叠的POOL也要是唯一的。5.5.3 跟踪区域标识符(TAI)TAI用于标识跟踪区域。TAI是由MCC、MNC和TAC组成的。5.5.4 eNodeB S1-AP UE 标识符 (S1-AP UE ID)该标识符用于在S1-MME参考点的eNodeB侧来临时标识UE。在一个eNodeB的S1-MME参考点,它是唯一的。5.5.5 MME S1-AP UE 标识符 (MME S1-AP UE ID)该标识符用于在S1-MME参考点的MME侧来临时标识UE。在一个MME的S1-MME参考点,它是唯一的。5.5.6 ME Identity该标识符用于标识移动终端,例如IMEI/IMEISV。5.5.7 IMSI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全球唯一识别一个移动用户。5.5.8 MSISDNMSISDN号码是公共电话网交换网络计划中,唯一标识移动用户的号码,由CC(国家码)+NDC(国内目的码)+SN(用户号码)组成。5.5.9 TEID隧道端点标识,MME与其他支持GTP协议的网元间使用。5.6 用户上下文信息管理功能MME能够存储、修改、删除用户移动性上下文和承载上下文信息。具体内容参见附录一。5.7 Diameter路由选择功能5.7.1 偶联管理MME需支持与对端一个Diameter主机名之间创建多条(至少2条)负荷分担或主备方式的Diameter连接,分别连接到MME不同的信令处理单元,并将此多个Diameter连接处理成一个Diameter链路组(属于一个Diameter路由)。l 若这多条Diameter连接间为负荷分担方式,则需支持failover机制:检测当前链路不可用时,通过该链路组的负荷分担的其他可用链路发送;l 若这多条Diameter连接间为主备方式,则需支持failover机制和failback机制。其中failover机制为检测当前链路不可用时,通过该链路组的备用链路发送消息;failback机制为一旦检测到主用链路恢复,则立即停止在备用链路上发送消息,启用主用链路发送消息。5.7.2 路由管理MME可支持以下路由关键字构造:若已知HSS的地址/主机名和归属地网络域名,则在请求消息中需填写destination-host和destination-realm字段,若仅已知归属地网络域名,则在请求消息中需要填写destination-realm字段,并能路由到下一跳Diameter节点;若仅已知用户标识,则需要通过用户的IMSI号码构造出EPC归属地网络realm/Domain作为destination-realm字段,字段构造方式参见3GPP TS 23.003。MME支持基于IMSI、destination-realm, destination-host进行路由选择。MME可以支持和多个HSS以及多个DRA(一般是2个)相连。MME支持到目标HSS节点配置两条路由,分别经过DRA1和DRA2;MME也支持与目标HSS节点配置直连路由。MME应支持路由间的负荷分担功能和主备功能。负荷分担路由功能应支持failover机制,主备路由功能应支持failover和failback机制。5.7.3 路由重选(可选)MME应支持路由重选机制。当MME发送一条消息时,若从当前路由未收到该消息的响应或从当前路由收到该消息发送失败响应(DIAMETER_UNABLE_TO_DELIVER)时,记录当前该消息的当前发送路由不可达,将该消息通过其他可选路由(未标记不可达的可用路由)发送;若该消息从该可选路由发送也不可达时,则不再尝试发送该消息。若当前路由可用,后续消息还是会从当前路由发送。5.7.4 HSS主机标识存储在寻址HSS过程中,MME需支持在第一次成功寻址HSS后,记录该用户标识(如IMSI号码)与HSS主机名的对应关系,直到用户离开此MME。5.7.5 Diameter错误消息处理(可选)MME发送一条消息时,若接收到DIAMETER_UNABLE_TO_DELIVER的Diameter协议差错消息响应时,应能支持路由重选功能;对于接收到其他Diameter错误消息响应,根据RFC3588的规定来处理。5.8 组网功能5.8.1 支持网络不同安全域隔离功能MME通过独立物理端口/VLAN实现不同安全域的隔离,后台(管理、计费面)能够互相隔离,避免互相影响,后台异常不影响前台业务。5.8.2 支持VRF隔离功能(可选)MME支持VRF隔离不同域的路由,能够对S10,S11启用独立的VRF。MME开启VRF时,不影响其它功能。5.8.3 支持MME Pool功能MME支持在S1 setup流程中将自身的权重信息下发给eNodeB,以此达到eNodeB均衡选择MME。MME Pool中进行MME间的负荷迁移时,MME支持发送S1连接释放消息。对于ECM_IDLE状态的UE,MME需要寻呼UE到ECM_CONNECTED状态,然后再发起S1连接释放。MME支持过载处理机制。MME过载时支持发送过载开始(OVERLOAD START)消息给eNodeB,并下发过载控制策略;当过载MME的负荷恢复正常时,MME支持发送过载结束(OVERLOAD STOP)消息通知eNodeB。MME能够支持基于以下粒度的负荷迁移:l MME POOL内的MME应能够按OMC指定的数量或者比例,对部分用户进行迁移操作;l MME POOL内的MME应能够按OMC指定MME下的用户进行迁移操作;l MME POOL内的MME应能够按OMC指定eNodeB,对指定eNodeB下的用户进行迁移操作;l MME POOL内的MME应能够支持基于IMSI号段和MSISDN的迁移操作。5.8.4 支持IPV4及IPV6组网MME应支持IPV4及IPV6组网方式。5.9 MME容灾备份功能MME应支持容灾备份功能。MME所有单板应支持1+1热备份, MME所有单板支持热插拔,单点故障时不影响业务正常运行。MME支持端口级的容灾备份,如果主用端口故障,在不中断业务的情况下,备用端口将成为主用。MME的容灾功能也可配置为负荷分担功能。5.10 合法监听功能MME需要支持国标(CHINA)监听。5.11 单收单发配置下的终端的CS Fall Back功能(可选)支持单收单发配置下的终端的e1xCSFB,具体包括以下功能:l 支持根据ESR消息的终端能力指示启动e1xCSFB流程l 支持到cdma2000 CS IWS间S102接口和信令隧道;l 选择cdma2000 CS-IWS功能实体;l MME切换时重定向S102隧道;l 为idle终端暂存S102接口消息;l 支持EPS分组业务挂起和恢复操作;l 支持与eNodeB之间的透传消息:l 接收eNodeB发送的Uplink S1 cdma2000 Tunneling消息;l 向eNodeB发送Downlink S1 cdma2000 Tunneling消息。5.12 双收单发配置下的终端的CS Fal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法典特色课件
- 山西省太原市育英中学2026届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 现代管理培训小知识课件
- 2026届江苏省南京一中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民法典模板课件
- 2025年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电气设计专项训练考前冲刺卷
- 2025年公务员行测申论写作专项训练卷 文体写作技巧
- 2025年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时政热点专项训练
- 2025年公务员行测地理知识专项训练冲刺押题
- 2025年春季初级经济师职业资格考试 经济基础知识考前冲刺押题试卷
- 外研版(2024)八年级上册英语Unit 1 This is me 教案(共6课时)
- 2025年公安辅警笔试题目题库(答案+解析)
- 2025年外事办公室翻译招聘面试(俄语)预测题及答案
- 消保化解案例课件
- 2025年跨境电商物流服务佣金结算合作协议
- 房屋租赁合同交割清单列表
- 2025年公司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考试试题有完整答案
- 2025年公共卫生基本知识题库及答案
- 医院检验科微生物进修汇报
- 主播跟运营合作合同协议
- 用浪浪山正确打开开学第一课~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