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概括著名语言文学家、教育家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中指出: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第一个文,是书面文章的意思。言,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文言,即书面语言,文言是相对于口头语言而言,口头语言也叫白话。最后一个文,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也叫做语体文。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使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比如像说现在的,你吃饭了吗?。在我国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头语言(口语)和用书面语言(书面语)来表述,是不同的,比如,想问某人是否吃饭了,用口头语言表述,是吃饭了吗?,而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述,却是饭否?。饭否就是文言文,这里,饭名词作动词用,意思为吃饭。中国在1919年以前,所有的文章都是用文言文书面语言写成的。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在中华数千年历史中,语言的口语变化非常大,可是文言文却保持相近的格式。文言文能让不同语言使用者笔谈,是一种具有固定格式、却不会非常困难的沟通方法。编辑本段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性净空法师、南怀瑾先生共谈学习文言文的重要!一、中国历代高僧大德,大德包括在家修行的居士,都是修行证果的,注解经典的、讲经说法的都不是凡人,留下这么多的典籍、教训,这是我们中国人,人人都有分,是无尽的文化遗产。我们要愿意去继承这份遗产,接受这份遗产,我们的祖宗只要求我们一个条件,你只要把这个条件做到,这个遗产就交给你。这一个条件是什么?是文言文。为什么要提出这份条件?我们中国古代的祖先绝顶聪明的智慧,我们今天观察整个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祖先都没有想到。那就是他们的智慧、他们的经验要用什么方法传下去,传到千年万世还永远保持那个纯度,而不会产生变化,这个工具太重要了。我们的祖先了解,言语会随着时代变的,所以古人的言语我们现代人不懂,如果文字跟语言是一致的,传久之后,后来的人对这个语文就不认识了,这在西方我们看到的,像希腊文、拉丁文,这都变成他们的古文,极少数的考古学家还在那里摸索,不能够普遍流通。所以我们中国的祖先聪明,从商周时候就把语言跟文字分成两条道路,语言随便你怎么变,我的文不变,这个方法妙极了!所以今天你能够懂得文言文,你读论语就是跟孔老夫子交谈,你读孟子就是跟孟夫子见面,彼此能够沟通意见,而不至于发生误会,不至于发生错误。所以文言文是中国古圣先贤最伟大的发明,用这样的一个工具,这么一个方法,把前人的智慧、前人的才艺、前人累积的经验传给我们。文言文,现在人一看到,这个好难!其实比学英语容易太多了,这是真话。难在什么地方?难在你不肯学。-弥陀经要解讲座(第一集)1993/6/净空法师二、古人的东西,我们现在有两个障碍,第一个是心不清净,这是障碍我们智慧;第二个是文字上的障碍。因为佛经最晚期翻译的都是南宋,距离我们现在也应该有七、八百年,所以用的文字是文言文。文言文这是开启佛法的一把钥匙,所以文言文一定要懂。文言文学习并不难,老师告诉我,用一年的时间你就把钥匙拿到。这个一年怎么做法?读五十篇古文要把它念背,要能够理解得很透彻,你就有能力看大藏经了,你就有能力看中国的四库全书,你的钥匙拿到,一年时间。一个星期学一篇,一年五十个星期你就可以做圆满,你钥匙拿到。如果你再用一年的功夫,两年你能够学一百篇,你就有能力写文言文。诸位要知,文言文在全世界找不到第二家,只有中国独家有,这个东西是什么?中国老祖宗真实智慧。他在几千年前发明了这么一个方法,就是语言跟文言分开走两个道路。语言常常变,二、三十年那些用的术语名词,它就起了变化,所以说语言会变,变久了后面人就听不懂。这外国的,他们是语文跟文字完全是一样的,所以古时候拉丁文记载的,现在欧洲人没有法子阅读,连专家学者也没有办法解释。中国老祖宗想出这个方法,语言随著变,文言永远不变。所以永远不变的东西,你看看几千年老祖宗留下来东西,如同面对面谈话一样,真正把他们的智慧、经验传递给下一代。这是中国真正的宝藏,所以文言文很重要。我跟蔡老师谈到这个问题,蔡老师很欢喜,他说我来学,我来教。吉隆坡文化教育中心,将来就他在那里开这个课,这是教文言文。我希望大家一定要认识,这是中国宝藏里面的宝藏,开启宝藏的一把钥匙,一定要很认真去学习,不困难。如果是在小学、中学来教的话,那就更容易,那个根就扎深。我们这一代疏忽、失学,现在恶补,希望把下一代,从小学、中学把他带起来,我们的古籍就承传后继有人。-净空法师三、南怀瑾先生讲文言文的重要:中国古人了解,语言最多三十年一个变化,因地方不同带来的语言变化也是一种,所以把语言和文字脱开。后人只要花两年的时言,学会了一两千个字,几千年以上的书也能读懂。外文不同了,譬如英文,现在已经一二十万字,还在不断地发展下去。一百多年前的外文古书,现在人已经看不懂了,非要专家研究不可。中国文字不同在这里。中国文化宝库一把钥匙打开,就是古文。古文、古诗学好了,白话文、白话诗也自然会写得好。编辑本段文言文结构(一)判断句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形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句数在3句以上)陈胜者,阳城人也。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七略四库,天子之书。宫中府中,俱为一体。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此三者,吾遗恨也。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斯用兵之效也。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句数在3句以上)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即今之傫然在墓者。梁父即楚将项燕。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非死,则徙尔。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我乃楚狂人,风歌笑孔丘。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句数在3句以上)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二)被动句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其常见类型有:1.见见于于表被动。如: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被动句。(句数在3句以上)臣诚恐见欺于王。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故内惑于郑秀,外欺于张仪。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2.为为所表被动。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为予群从所得。恐为操所先。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三)倒装句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1.宾语前置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微斯人,吾谁与归?(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2.定语后置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其中的利强都是后置定语。文言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1)用之使定语后置。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2)用者的后置。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3.状语后置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如:贫者语于富者曰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词短语。4.主谓倒装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美哉,我少年中国。小练习判断下列各句中的句式。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德何如,则可以王矣?何由知吾可也?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四)省略句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文言文中的省略句通常有:1.省略主语。(1)承前省。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2)承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3)自述省。如:(予)爱是溪,入二三里,(予)得其尤绝者家焉。(4)对话省。如:(孟子)曰:独乐(yu)乐(l),与人乐(yu)乐(l),孰乐(l)?(王)曰:不若与人。2.省略谓语。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3.省略宾语。如:可烧而走(之)也。4.省略介词宾语。如: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之)掩户。5.省略介词于。如: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焉。小练习补充下面句子中省略的成分。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帷幕。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五)固定结构一、表疑问的固定结构常见的有:奈何、若何、如何、何如、奈何、若何、如何、孰与。例如: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之战)与不同好,如何?(左传齐桓公伐楚)以五十步笑百步,则如何?(孟子梁惠王上)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愚公移山)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句中的奈何,意思是怎么办,-句中的若何、如何、何如意为怎么样,句中的如何可解作把怎么样,句中的孰与是与比较,哪一个的意思。一般地说,奈何、奈何、若何,可解作怎么办、把怎么样、拿怎么办、怎么,而若何、如何、何如一般解作怎样、怎么样、怎么等,要视具体语境而定。二.表反问的固定结构常见的有:何之有、何以为、何为、不亦乎。例如: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论语颜渊)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何之有可译作有什么,何功之有即有什么用处,是反问句。其用法特点是:何+名词+之+有。何以为、何为可译作做什么,其中何是疑问代词什么,为是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呢。何以文为译为要华美做什么呢,何辞为译为要告辞做什么呢。不亦乎译作不是吗。不亦乐乎译作不是很快乐吗。三.表测度的固定结构常见的有:得无乎(耶)、无乃乎。例如:1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12.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13.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之战)得无乎(耶)、无乃乎均可译为恐怕吧,都表示推测、估计。得无异乎译为恐怕不同吧,得无教我猎虫所耶译为恐怕是教我捉虫的地方吧,无乃不可乎译为恐怕不可以吧,只是例11、13的末句除了表测度外,还带有委婉否定的意味。四、表感叹的固定结构常见的有:一何、何其、何如,均解释为多么。例如:14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15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16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指南录后序)五.表判断的固定结构常见的有:是之谓、此之谓。例如:17是之谓政令行。(荀子王霸)18诗云:殷鉴不远,在夏后氏之世。此之谓也。(孟子离娄)17句中的是之谓可译作这就叫做,18句中的此之谓只能译作就是说这个。这两句均为判断句,不过这里的是或此在古汉语中却是前置的宾语。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因此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并且不使用标点,在白话文运动之前,除了白话文小说外的文章均是由文言体写成,包含了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编辑本段当代文言文复兴文言文复兴,是当代中国文化复兴运动的热点之一。它的产生与中国文化复兴运动的产生一样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都是中华民族复兴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文言文复兴从表面看来,是对胡适等人提倡白话文的否定,实质上则是对白话文运动的引伸。白话文的风行,极大地增加了广义文化的受众,但却使传统中国文化的直接受众越来越少,因而,使得中国文化的传承遭受前所未有的威胁。正是基于完整、准确地传承中国文化的需要,文言文的复兴才成为历史的必然。文言文复兴不能否定白话文的存在和价值。中国大陆的文言文复兴,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萌芽的。文言文复兴的概念,是青年学者刘周在中国文化复兴的第一步(倡议书)中明确提出的。2007年光明日报百城赋的推出,表明了国家对待文言文复兴的态度。文言文复兴的倡议书由一位青年学者提出,表明文言文复兴的发展后劲非常有力。当前在网络上,文言文得到了热心网民的推崇和发扬,他们创建了许多以文言文为写作载体的站点,如:爱文言、维基百科文言文版等等。目前,随着大中华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人们逐渐重视与肯定自身传统的中华文化,文言文也更加得到重视,国学热的兴起更是明证。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同时也是全国人大代表的彭富春,就建议应该加强古代汉语教学,并且提出加大文言文在语文课中的比重、文言文应超过白话文的内容、以及设立国家级的古代汉语语言考试等等建议。编辑本段文言文的由来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因此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并且不使用标点,在1919年白话文运动之前,除了白话文小说外的文章,均是由文言体写成,包含了: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编辑本段流传广泛的古典名著现在流传较为广泛而且有能找得到的古典名著有很多,先在这里给大家列一个表吧。古诗类: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古文类:千家诗诗经孝经易经论语礼记尚书春秋战国策老子庄子韩非子孟子墨子荀子孙子兵法三十六计鬼谷子大学中庸朱子家训颜氏家训吕氏春秋楚辞忍经金刚经资治通鉴菜根谭围炉夜话小窗幽记格言联璧百家姓幼学琼林声律启蒙六韬三略百战奇略龙文鞭影呻吟语幽梦影传习录智囊曾国藩家书世说新语对联闲趣偶寄梦溪笔谈随园诗话文心雕龙笑林广记历史类:史记三国志汉书后汉书其中文心雕龙和龙文鞭影是教导后人如何行文下笔的,对古文的研究很有帮助。对联和格言联璧则更像是古文语法。另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中的杨氏之子,小学六年级上册中的伯牙绝弦编辑本段文言文的翻译规律文言文的翻译规律中学生翻译古文,主要有两个要求:正确、通顺(即:信、达、雅)。正确是指内容而言,要如实表达本意,不曲解、不缺漏、不滥增;通顺,是指表达而言,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具体翻译古文时,我们要遵循两个基本原则,掌握六种操作方法。原则之一: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文章的词、句都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的。翻译古词、句,必须了解它们所处的语言环境,然后才能正确翻译。如其一犬坐于前,(狼),光看这一句,似乎可译成其中的一条狗坐在前面,但联系上文途中两狼,少时,一狼径去可知坐于前者不是狗而应是另一条狼。犬即像狗似的,用来修饰坐的姿式的。这个例子说明,译古文先应通全文,了解大意,然后紧扣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要求作详译。原则之二: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是依据原文的词语、句子,逐一翻译,还要求保持原句的句式和语气等。如其真不知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前句中的其,应译为难道,表反问语气,后句中的其要译为恐怕,表推测语气。在翻译时,某些词句直译以后语意仍不明朗,甚至十分拗口,那就要用意译来辅助。如居庙堂之高(岳阳楼记),直译为处在宗庙、殿堂的高处,含义仍嫌不明确,可采用在朝廷做官这种意译,则使人容易理解了。意译灵活性大,译者可在理解原文实际含义后,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使较深的词句译得通俗明白,但仅译大意,不及直译平密,对正在培养古文逐步阅读能力的中学生来说不宜大力提倡。编辑本段古文翻译的六种手段录:凡是人名、地名、朝代、年号、官名、书名等专有名词,都可照原文抄录。此外,古今词义一致,人们熟知的词,如山、火、车、问、逃等,也无需翻译。释:这是用得最多的一种手段;运用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语来解释古文中的单音节词语。对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的活用,用法多样的一些虚词等要特别注意,一定要联系上下文,选准它的确切解释。理:调整、理顺译文的词序。大多数文言词句的词语排列次序和现代汉语是一致,但也有一些文言句式,如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原次序译作苛酷的统治凶狠比老虎,这不符合现代语习惯,应把比老虎调整到凶狠之前。添:在原文有省略的地方,增添必要的内容,使译文通顺、明确。如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其中抚尺和一下之间缺一个动词响,翻译应加上。又如尝贻余核舟一,(核舟记),译文时,句前应加主语王叔远,一字之后应加量词枚。删:有些词语仅有语法作用而无法译出的,可删去不译。如夫大国,难测也(曹刿论战)中的夫,何陋之有(陋室铭)中的之,学而时习之(论语六则)中的而都属于这一类。缩:文言文有些句子,为了增强气势,故意用了繁笔,翻译时可将其意思凝缩。如:(秦)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现代汉语中很难找到四种不同说法来译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三个短句,在翻译时可凝缩为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总之,我们要做好文言文的翻译题,除了要扎扎实实地掌握古汉语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外,还要了解一些古文化常识,我们才能更准确、更明白、更符合现代汉语规范地译出古文,做到信达雅。编辑本段文言文词类与句式实词如果掌握了文言文的常用实词,就可以算是基本上读懂了文言文。在文言文中,文言实词是主要的语言材料,也是我们阅读时遇到的较大障碍,而学习实词的难度比起学习虚词来又小得多。所以,有目的、有重点、有系统地积累一些常用文言实词对学习文言文时很有帮助的。那么,如何积累和掌握文言文中的常用实词呢?基本步骤应该是:逐步积累,反复巩固,扩展延伸。同一个常用实词,在这篇课文复习到时,可以想一想其它课文中是否见过,如果其它课文中见过,再想一想,这篇课文和其它课文中出现的这同一个词用法是否相同。若用法相同,则巩固旧知识;若用法不同,看一看不同在哪里,有什么规律可循。用这种方法,既省时间,又见效果。虚词所谓虚词,就是指那些不能够单独成句,词汇意义又比较抽象,但能通过它把实词组织在一起,完成句子结构的词类。在文言文中,虚词的使用频率很高,用法灵活,因此要想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就要了解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学习文言虚词要注意以下几点:(1)掌握常见虚词的基本用法,牢记其特殊用法。(2)根据语言具体环境联系现代汉语准确翻译出虚词的意义。(3)注意对文言虚词的积累。通假字在古代汉语中,有些字可以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这种现象叫通假。通是通用,假是假借。古汉语中的通假字有三种情况:同音通假、近音通假和变音通假。通假字的读音应读被通假字的读音,解释也应按被通假字的字义解释,表达时一般用通的解说形式。(1)音同的通假。即借字为本字的声符(也有本字为借字声符的),或借字与本字有共同声符的。(2)音近的通假。即声符虽不同,但两个字的读音是相近的,表现为同声母或同韵母的形式。(3)同偏旁的通假字。一词多义我国的文字用法极为复杂,一个字词往往有很多的意义与用法。一词多义的现象在古代汉语乃至现代汉语都是极其普遍的。一词多义也是我们平时在阅读文言文、考试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了解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是掌握一词多义的基本方法,一个词的基本义称为本义,由本义生发延伸出来的意义称为引申义。另外,比喻义是通过打比方产生的词义,假借义是利用假借字形成的词义。通假字经常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考查:(1)在文中找出通假字。_通_,释义:_。(2)给句中加点的字注音(通假字读音有变化)。(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文言句式文言句式与现代汉语句式基本相同。他们都分单句和复句,都有主谓宾和定状补六大成分。句子的语序也基本相同。当然,他们之间还有相异的地方,学习文言句式,要努力把握它和现代汉语局势的相异点。虽然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句子形式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由于文言文有些实词和现代汉语用法不同,因此就出现了一些特殊句式。要想学好文言文,正确理解句子含义,领会文章内容,就必须掌握文言特殊句式。我们常讲的文言特殊句式就是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和固定句式。编辑本段知识网络熟记一些文言实词的意义及用法,如习、愠、罔、殆、故、善、间、居、应、及、索、疾、缀、窘、敌、顾、薪、弛、瞑、意、暇、隧、悟、寐、黠、扑朔、迷离、缤纷、阡陌、黄发、垂髫、津、善、会、闻、舒、股、阳、面、惩、许、荷、易、彻、匮、已、加、馨、鸿儒、白丁、丝竹、案牍、蕃、染、濯、妖、亵、君子、径、罔不、象、峨冠、比、类、矫、历历、端、寂、了了、简、缀、安、鸿鹄、素、等、盟、型、辱、骈死、通、执、环、兵革、委、域、发、举、若、恒、过、入、出、巍然、临、名、瞑、芳、秀、时、伛偻、提携、肴、弈、颓然、谪、制、观、备、樯、楫、国、竟、求、庙堂、微、伐、谋、专、加、狱、鼓、驰、辙、轼、克、作、竭、盈、靡、崩、殂、秋、懈、菲薄、臧否、科、简拔、咨、淑、均、远、所以、躬耕、驱驰、零、说、好、旦、旦旦、属、引、或、得、如、还、极、归、语、出、志、光、苟、益、理、教授、学者。熟记一些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如之、者、于、其、而、以、然、则、何、焉、所、乃、夫、尔、耳、乎等。熟记一些词类活用现象,如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熟记一些古今异意现象,如再、或、狱、虽、稍稍、科、爷、妻子、绝境、无论、交通、往往、何苦、可以、开张、牺牲、卑鄙、走、郭、池、去、鄙、捐、汤、烈士等。熟记一些通假字的意义和用法,如说、还、汤、齐、止、帖、火、尔、要、坐、反、惠、亡、厝、诎、衡、食、见、邪、材、祗、畔、曾、拂、具、属、徧、阙、曷、以、唱、被、有、强、趣、竦、见、陇、章等。一些常见的文言句式,如判断句式、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介词结构后置、省略句、被动句和固定句式等。编辑本段现代文言文四讽-庄畅宇序:效柳子厚三戒篇,为斯四讽。然力有所不逮,非穷理无以明道。茫无所得,微有所指,斯言也。屏上雀旧年,友于归家道中,见道旁有一废屏,绘有一老者时行时而侧首往上观者,以其上有一雀与之戏也。羽参差而不艳,栩栩生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大数据金融行业当前竞争格局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致密气行业当前发展趋势与投资机遇洞察报告
- 支部消防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小学生国学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邓小平理论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
- 2024年矿井机械维修技师专业技术及理论知识试题(附含答案)
- 2024年绿园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及综合应用能力》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陕西省宝鸡市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预测试题含答案
- 2025道德与法治新课标测试题(二)含答案
- 摩托车发动机原理课件
- 钢材销售通用版合同(2篇)
- GB/T 7759-1996硫化橡胶、热塑性橡胶常温、高温和低温下压缩永久变形测定
- GB 19572-2004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及部件
- 一体机使用培训-课件
- #20kV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定
- 职工食堂总体经营服务方案
- 高一研究性课题
- CAAP2008X功能概述PPT课件
- 煤矿膏体充填开采项目建议书范文
- MAG、MIG焊培训教材ppt课件
- 1000以内自然数数数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