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良性肿瘤》word版.doc_第1页
《皮肤良性肿瘤》word版.doc_第2页
《皮肤良性肿瘤》word版.doc_第3页
《皮肤良性肿瘤》word版.doc_第4页
《皮肤良性肿瘤》word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皮肤良性肿瘤 皮肤良性肿瘤通常表现为结节或肿块,是由某些因素引起的细胞组织异常分化、增生和错构等所致。良性肿瘤的细胞组织按一定结构顺序排列,病理改变与正常组织相近。瘤细胞的繁殖有一定限度,不发生转移,不危及生命。下面介绍适于激光治疗的常见病种。1粟丘疹又称裨粒肿。是一种很小的表皮下角蛋白囊肿,多发生在毛囊漏斗部附近。临床表现:皮损为粟粒状性质坚硬的小瘤,表面光滑似透明,呈白色或黄色。丘疹为单发或多发,散在或簇集分布,不相融合。多见于青年女性,好发于眼睑、手背等部位。激光治疗:一般无需治疗,但患者多为美容而要求治疗。可采用CO2激光治疗。常不必麻醉,用小能量激光束对准皮损点射烧灼,皮损变平即可。术后1至2周痊愈。2表皮囊肿临床表现:又称角蛋白囊肿。皮损为突出体表的圆形结节,由豆粒至板栗大不等。触之呈囊状,有捏泥感。皮损多与表皮粘连,但基底部可活动。无自觉症状,不破溃。好发于面部和头皮。组织病理:囊肿位于真皮内或皮下,囊壁由上皮组织构成,囊内有成层的角化物质。激光治疗:常规消毒,用1%利多卡因溶液局麻。对较大的囊肿用中能量CO2激光束,对准皮损顶部烧灼成小圆孔,然后用蚊式钳剥离囊壁并完整取出。对较小的囊肿,可直接烧灼汽化治疗。创面较小的不需缝合,涂以1%龙胆紫溶液,加压包扎即可。治疗结果:采用上述方法治疗表皮囊肿28例,其中头部13例,上唇4例、手掌5例,躯干6例。对16例患者随访2年以上,结果全部治愈,1例留有“一”字形萎缩性疤痕。3皮样囊肿又称皮囊瘤。先天性疾病,常在出生时即存在。临床表现:皮损为圆形或椭圆形皮下结节,多为豌豆大小,皮肤颜色正常,内含有酸臭的黄油样液体。常多发,好发于面部和胸腹正中线。本病不能自愈,可继发感染,久病有恶变的可能。组织病理:囊壁组织以皮脂腺、汗腺和毛囊成份为主,囊内含有角质、皮脂和毛皮等组织。激光治疗:皮损小而分散的可采用CO2激光治疗。在局麻下,用中能量CO2激光束,对准囊肿顶部由中央向外围烧灼汽化。当囊壁破损后,可见白色或黄油状酸臭乳酪样物质溢出,用棉球擦净后继续烧灼,直到整个囊壁完全消失。术毕涂以1%龙胆紫溶液。采用CO2激光治疗本病12例,共92处皮损。其中1例患者就有32处皮损。随访观察5年未见复发。4汗管瘤临床表现: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赘生物,为汗管畸形所致。皮损多为帽针头大扁平丘疹,呈半透明状,正常肤色。多见于女性青年,好发于眼眶周围、额部,及颈、肩胛等部位。激光治疗:用0.1%新洁尔灭溶液消毒后,用生理盐水纱布块保护正常组织。用小能量CO2激光束,距皮损2-3厘米点状烧灼,皮损消失即止。操作适当,愈后不留痕迹。5软纤维瘤又称皮赘或有茎纤维瘤。临床表现:皮损为米粒至樱桃大的有蒂良性赘生物。光滑柔软,多呈正常肤色,无自觉症状。常多发,好发于面、颈、腑窝等部位。激光治疗:可用CO2激光治疗,较小的皮损可不必麻醉。常规消毒后,用带齿镊提起皮赘,周围用生理盐水棉球保护。以中能量或小能量激光束对准蒂部切割,皮损较小的可直接烧灼汽化,皮赘消失即可。术毕涂以1%龙胆紫溶液,保持干燥。1至2周脱痂痊愈。采用CO2激光治疗软纤维瘤患者25例,160多处皮损,均一次性治愈,无留痕迹。6神经纤维瘤本病是发生在神经干外围的性质柔软的皮肤良性肿瘤。分单发和多发两种,前者可在成年时发病;后者如伴有色素性母斑和家族史,称为神经纤维瘤病,属遗传性疾病,多自幼年发病。临床表现:皮损为豆粒、豌豆、鸡蛋或更大的柔软结节,表面皮肤正常或褐色。全身各处均可发生,数目由十数个到数百个,一般无自觉症状。组织病理:肿瘤位于真皮和皮下,由周围神经的各种成分组成。激光治疗:常规消毒,1%利多卡因局麻。采用CO2激光治疗。黄豆或樱桃大的肿瘤,用中能量CO2激光束,直接对准肿瘤烧灼汽化,治疗深度要适宜。瘤体较大的,先用激光束在瘤体顶部环形烧灼一圈,然后用镊子提起瘤体,再用激光将其从根部完整切除。切割时可能有小血管破裂出血,伤口较大的需要缝合。治疗结果:用CO2激光治疗本病4例,其中一例为多发。广泛分布在全身各处,肿瘤之多难以计数。皮损由黄豆至小枣大,最大的一处象鸡蛋。1988-1996年,将较大的瘤体分10多次治疗,共切除肿瘤130多个。随访观察5年,无再复发。7瘢痕疙瘩本病是由外伤、感染、烧烫伤等,引起的皮肤良性结缔组织增生。通常分特发性(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临床表现:特发性瘢痕疙瘩无明显病因,多由未被察觉的轻微外伤或搔抓而引起。继发性瘢痕疙瘩,多由手术后或反复感染等所引起。皮损为条索状或斑块蟹足样隆起,性质坚硬,表面光滑附有毛细血管。常有瘙痒和紧缩感。好发于胸前、肩背等处。随搔抓逐渐大。组织病理:胶原纤维组织呈结节状排列,含有粗大的胶原束。激光治疗:本病比较常见,患者常因皮损瘙痒、疼痛或不断增长而要求治疗。1988年至1990年我们采用CO2激光进行了尝试性治疗15例,17处皮损。其中特发性瘢痕疙瘩9例,12处皮损;继发性瘢痕疙瘩3例,3处皮损。术后4至5周愈合。随访10个月至2年,结果特发性瘢痕疙瘩不仅全部复发,而且比术前都有所增大,有的甚至增大3-4倍,瘙痒加剧。3例继发性瘢痕疙瘩均获良好效果。例如桑某、男、57岁,因颈后毛囊炎反复发作形成巨大瘢痕疙瘩14年。皮损范围84厘米,高出皮肤2.5厘米,表面光滑,有数个散在的小脓疱。CO2激光切除后六周创面愈合,瘢痕变平。随访8年未复发。临床体会CO2激光治疗继续性瘢痕疙瘩疗效较好,但不宜治疗特发性瘢痕疙瘩。8睑黄瘤又称睑黄疣。临床表现:皮损为柔软的桔黄色或棕红色斑块,呈圆形、椭圆或瓜籽形,豆粒至蚕豆大小,边界清楚,高出皮肤表面。中老年多见,好发于上眼睑内眦。激光治疗:患者多为美容而要求治疗。用新洁尔灭溶液局部消毒。1%利多卡因溶液局麻,并使皮损周围轻度肿胀,以保护正常组织,用生理盐水纱布保护周围组织。用中能量CO2激光束,距皮损2-3厘米,由一端向另一端进行烧灼,边烧灼边擦去炭化层,接近正常组织时改为小能量,直到黄色组织消失。术后皮损处可有轻度肿胀,1-2日后逐渐消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