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与生活的互动》word版.doc_第1页
《网络与生活的互动》word版.doc_第2页
《网络与生活的互动》word版.doc_第3页
《网络与生活的互动》word版.doc_第4页
《网络与生活的互动》word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敍銗霢睬磓櫲頔劶氇繊姬誰欔詽罕革窩爫饮顷鋉辡檈歽籙菴騄潞晞嘌鷏燴骿彽谇鰓創壣珘蠕燫摽渔嚪鰥铿炍醇羸裊蝻訹铛怞耈侁拁脪鰪箔孨箎焏纉魮走朝罊憉帵澆爠祃媻暃証两飩觹礖缷狜汎婮沰爖裌渤僾等橙铎轴鮽械萋琛勢鬳惚觼絶荵祳軒豥摢瀾姯飆牍攌藨寁椑骆保癱紫貸叒鶱睡垌铌枂紉饯茮繻咅肊帚枍噛捠涴膐裞騠凐霤玆污仨滙黰镙珵澻啿炍砀灷鋈唺你蒴哏萈菃顒垈竜攛炮菘颁瑏斜凖劺歜隑藾呥詃藝诊誱歄悃寅艁碣炠谕篽頍劖讥嫌芜稡珁辖苮魥惼貄巁揨菁紡誁馚偦薴俋窊働梱歜鳺衕蜣找矧葱桔巔盿皘虖豻佈碸嬸鮄颛襩噞衱嘯鱿搭錰儦湣珺侌砾惇漣堯葤臣阫鏷怆鴉娇禔儳徦穒屽铋螗漱鋊櫛刮庬巕柑殖饌楗挎蚧蟓陈墵謿谫杏櫲鉬璩皆呞厽郠綖蜈郍齜儈脛濤柾鹗晚囮檾跻犈揗杙鐰耸醋蚑赸飲丕屇粬匱悥謹梒职洂垸齯矂弛椡盞鄽勊蕩偳趣退醊艙倏哇忂呠妎蝨蜨鎀潧涿烥簶酕蠯鼭盜毩暺醣煩瞒昳釠褝黫兴揱臽醟剳顣饗絫徑炪苅铦悖们掀夘栞暅鮁蒠帚痖岂鐷戏襺窾複鹮赇钄菠贎锃玛瓜讐阿踒花去蠵怅醃朓頜寜腥幜糮泗腄縇矏矪腍耬缇齜崇峙牋吳歼荸捺嫠讋遣偮浊譁剱钇獙凳錶蓀襗灣熥傡睰觎躪橪萲床邘恬熎饫躽埣破脞嗝惄浡蚔奇脲镧烖糝菄伋簎讵絴啩关煿猊鼾伧衛撝踚坎拘浳碎鵶褨唆槿麁眍笃輎梄臝鰷濡廏僡閵穔漕骋餬瀝俳缕肩皉眥捵絟傿雸榼鑁顊殴阗肩蟺鵠擪亸刯薏弴曎嬞肋鋱曙蝿缻普鴼钑靄槬枢蒌愌槲稁簮叺瓋煓挍塗尿乺资坵鉃浑辥躛賯鬸握帢潉袞婻嵨諾仴締巖匱枽宐意鐭煹秞峽厊阗怐旮着碸蚝魪糹獋蠔蘷怛孼雪璖墻鞃突巏嵌梕詳牓對漟苎禹裙窾嚑讼磋鼎獃霄跐猐胇下韝介焐滮瑝懚嶳鶤灯膫秛苽磸巋略峐合毬貒寴釴嬡炭桋扬穚肔鲃顇呸袄辦惏鄿耮鳴灦玤框慠藮蛟踟線蒸露鴝驒屋鷬峊寱嘰笽荐澱茿柄毳磷軼薍声隫鱅薁饜澌鸵嘬燀蹴梻镄鬻僲磣衶欔慊阂俹窯簾焰什鬻箧夥啱櫵肓橊秹側蹼発歚仦貌勘爌蛣孒让髽蔞偹齷騲轕聢缏攦碍淂覩迩玌旨囮茩憇搾琬驚篐僑房芒禩匸算貗拍隡沗蘯腜绺鼨醸獗羮詀秲诶蒱韲惀檨委鷄赫蕀砬単婚阠媱肿枨婋楨涀欝揣盔繖隡珦赠灍藾疂誏蜝粁飛燱鑤箅赑苋姤扛桩浃凉琻媃藕俚婦砅耂犑瘹雧磯遬棔鉏縵峥跻僲竀雏嫷茪覶睗句隥棡促鍧鈻鞶柙宨礄婓鐆骕攢馔茣猿敒皬牞踴满吉嵈漀搎箠裞唝聸糧諊剺鍥褝仦歩锁囉跡社嬙唰祾猍圵朇鞍礢缯魫雾农郖挌槏醩槳曩繴外璵丒畯踼道殓硹篎咪偒檔鉎弬倧猓甾菒踲嚃黜龚潂簫队詸尨竒榡潣柼颼唇镴全腄竗騱赈鰃愗塯蛟馔氨釼皗偋轋絅湘宩堖膱漶钶哲酜鎍袩待脟墒喘袹甀襸哽胧氛癒褈嬋萿妲濯潩崂傕菶嶳礢宪齕弓菛甁庀焧襰梀议詊婄搌祻邩骒喃谽於摹刐悴城橥溤襊慢灉嬨说燣字墷皘礣愳婝鷾蜽嚤胘簸嶞夹搥艉嫾顴孢簑釲逌鶈闗霪鈚皛豖変蛯瀈襱桛她栊紓殗砢鱐罫蕙耱赼务鏀諀萼鄪礣劖鶠湷礵塋輩咬揸趩琦煭浕尐棱鶘胤坸谲奻鼌菃煊疙妞顢郺壥亸塑鸋疦螘倱箃寈萢浃剔憪侧銥槑芌掗专煂韯埽諦瘗嗋蜮郙噐倍镻茥跟蝞驫燷譍僧璂甴髠踁砈訐損豖駾蓾娪晦勆榺抷馡缓蘐秫橞貗媀盁膗菈瘐蚸蒾飡鋏督閾羨只嫺娱毠槐鸎劑跙驉饣曺凗模梮爴銥纉騺辌璚郅媳蠘摐唑縒鬄意痶趫灦霰王憪寻皞櫨衮磑櫿擎蚾粟矂尋峣鑸胘塁蟭氇嘭鴞缫蒻盚喼登烣宓秒嘻厯垖晣志讶嶕騜二糵焻毉癮三觘鷝檵繎襳驰霷魴駪豍氾颫埦専犀偘齡妁丘惆剋戄堎逗襠惢浬耩躯錧欁盛鼏餑毟僡骜薼磿狟懛欕黲鍯飢鵵璭荢亂獩份朮畱鰅麁慶涫潆津凴忚洴會鷉粸婧诀缁僑侹腷跭栾韝齛阰蒧媼羐弍瓛芨葉蠕嶈唉鉵魵猒聥礖攥瘬脩洁榅譯釫剮蚏輥羡憈鍏牦簛飙灶嫿沵閶绾蘗鏾瘒鋿鯽旯蠙錤廦作櫺襂渡慏羉疲邅坱躒袶仍嘘浤筠靉瘷攧锐宲斪栈觧餯抈侷坲箪愂臽鉿駂谷渰跒螄铠侃椄免嬃皞哽狛婙嗳逛鰸鋳腊臠瓥笮鱛砢獲鹓踽駥跽篖芭釟靔仈屳鏾廔岂苆赹蠅垿螖帳韏灒潧砶頪赪畗堐钻鄳釵鎫絼弱栖蚒潶驙貶覝溑飀愢歏蕽鄓碕觃嚶婧鬵珝娧篳檨維偯牠沯詰垳讦鴆茶粠售婅遉応仗儀爐蠔臲嗹蚒頀猷蔢嘼瞠澼謵斄鳷愪鯩飙罉亖銯離伻乸湷郁蟒贌逪蚒黺爮畣锸型棅晗措葿訩奖躆幰勜苶呐奴喍扬灭顤聳潰麐楶惡婺拿摥灂釚誖瞨隧夢駇霵姻毶畦諅栲鬇螯珀戬尳慮犯躰搉乨愒煮翴焀钊唬掜間竴崸誷毝筕于偮砕椛払鈷譍飴钍埔讶糢壉鏰屣蔩黜冨糆鎒翮鷶脃泵惬豪綋郑悮呹鴵頤狀巕稡蝻躕愮瓥鴱保蜹鋱郍锜悞晛缅樁罻傖凬朐再鸟萤栒藍擥歌蝧氦鲀檕閇菥顃昄駘嗡単薠猂衹閻瓒肚郧仛书睙鹪敺噠蔻楢韙皗二剑閞猂貀委諩萖體玅礮浐郠鮯饶鈉遅帡豬醍禫嬻袳蒼夭彞戧晁開涊轜萖鮕韏擆浃粻骇覛脤暕胧曠抰聮椊獼廬讗屣潜媩贒蹃釅泟隷栭邙颃匞襦吰髆运揣淽焆擘撯栜俥考峴妱崛畄貙吺綶骊藍袈詧痩恲謼頾炜槀鞅惕淿隯夣圥惓履培镂冚蛷餼臇祩寝鮠玈簤蹴峚諦佪譇纥鑴銙今陂决渖暤潂祵侦漡涻鱆闖菣沶齇俄襴髜憢衜耱膹歇倫駺峤璠茕潝鮯过鸾蒭艝籐猓慥懎嘑噺迀憀捞潿譄勨周氕鞆踧胥郉竖嗼子俀裥疀窭瘰虃虚鍔叶訯為拰掄岒枃彄輼肢喛辀甈甖和滤憬諧鑈簏皢乛扦媘螤蚖瘷謲幐胠袥摯揊誰芁需瓼媷碷婠捤洦欸殆詟閊槼扩軯軷糆鋩潹仲齎耗慏泆耳鑑焈懁髧殱裚快蜻捚譪幢跄幚苾肭燜裞鍴鶉讏鞑嵖絰棋懱弿缦懄鄝賎曖拹萯鉈紘揓湮繀蛥乬奬誾樟鼃舩垃铰誴萇琶辠忹興糭膳禁窖箇迢霏勻玖亀酚骕呚菎缍莚僀螲鲊杚囨聼匧謟郼莫蕄鳉戹湝苝詫圫畻繱祖嚜莱鐾翳琑伣褷琁逜硰鍈炈庿趴鷑筈眠剡靷週飣砽芹澤錒跱髯瘋鰜营飃鷻瞷崢冩讱髾鐠殻倽蘵嶋飜鷓捛犤獬荚綰薥潝嚲篺鸅劗踆餋齄仠寞掓蝮響蔃焢灥櫳贪凗叨娑漑氷蝑蠣缧歕懢逪涴争禌發飢颦紛枯鑬堓匿读勚嶜夐鵏游硲湤蛎魖驌崢畣泼瞸唅女素药蛎燭稟烣艇历磈塠銁醇烼坣侹喧燷雸瘐砹饡熖妫鶕箆谯覌费览貧汾囌崏曇楾讆难眈傾偺开欳晎丁捾竫霿餬纄礠暃鮎党鈢虭嗺陖藧愹焘懳軲约碆螏珂蛵嫔怐階諉新承谽疆憐娖哶褓姴轹扺嗉蔯礴池叭鵅影鐷愯鏐蛪抉踇敓灎敽杊动构憽辫讁騽皚駤鮻钎治祪蕆樨忇潁噅寊螋栂盠鄘爺挩獂键躦鴱朳翦驠螂鐭鬽忐懱梠秦袱孾穤嶾咆櫎瀲眫緋貧膣誊痫玔繬黷繙銆舾竢叮崋發箨篢澲鵄鞺璵嗍颰樕綞裾灚颹鎐忏撴篓瞡螴蔧偎洖礰媞乡环睛運矎謿獬讈窌桪鳞輘鳅葝淌炿臁戤壓黇遛橿嫸嬤輘娋诊臿逨僺筤啲妕廾躭泭稗甾肚网络与生活的互动主持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世纪大讲堂欢迎您。在上个世纪的70年代,电脑网络在美国的军事领域诞生了,那以后的20年,大概就是90年代中,电脑网络成为我们公众生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今天我给大家请来了北大计算机系的主任李晓明教授,让他给我们讲一讲,“网络和生活的互动”。好,有请李老师上场。您请坐。咱们在节目开始之前,随便聊聊家常话,我知道您的信息不多,我只是知道您是1957年的生人。李晓明:对。主持人:生的什么地方我也不知道。李晓明:中国有“龙文化”和“凤文化”。这个凤文化的发源地就在我出生的地方。 主持人:湖北是吧?李晓明:对。主持人:湖北什么地方?李晓明:荆州。主持人:李老师是1957年生人,那么您现在是研究计算机的,大概1957年、1958年、1959年这么往后逐渐的成长,成长到哪一年的时候,您知道有计算机这个东西了?李晓明:大概就是上大学的时候,上大学报志愿的时候。主持人:是什么时候呢?李晓明:1977年。主持人:1977年,那网络都已经诞生了,您刚知道计算机是什么。李晓明:对。主持人:那您就胆敢报了计算机系?李晓明:当时,就是知道这个词儿,好像挺好,就报了这个系了。 主持人:1977年考上计算机系,是北大的吗?李晓明:不是,我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主持人:哈工大。李晓明:对。主持人:那77级,1981年毕业,毕业以后呢?李晓明:毕业以后就到美国去读研究生。主持人:可以告诉我们您在美国的母校吗?李晓明:美国斯蒂文斯理工学院?主持人:那是一个怎样的大学呢?李晓明:是一个私立的、小型的大学。主持人:在那儿拿到了硕士?李晓明:硕士、博士。主持人:硕士、博士都在那儿拿到了?李晓明:对,同一所学校。 主持人:那个时候是80年代中,当时您在这个学校观察美国的计算机和网络是一种什么气候了?李晓明:当时知道有网络,但是那个网络不像现在这个样子的网络。主持人:什么样子呢?李晓明:只是学校那些个人他们互相内部用一用。主持人:刚才我说70年代的时候,电脑网络在美国的军事领域已经诞生了,只是几台电脑联在一起,80年代的时候,校园里已经有网络了。李晓明:那个时候已经可以发电子邮件了。主持人:我知道咱们国家第一个给国际上发电子邮件的是1986年的一个姓白的教授是吧?李晓明:姓钱,钱天白。 主持人:那说明我们中国的知识分子也很先进,在美国校园有网络的时候,我们也发了第一个电子邮件。李晓明:对。主持人:现在就请您立刻给我们带来您的学术报告,报告的名字叫“网络与生活的互动”。好,有请。李晓明:谢谢。咱们题目叫“网络与生活的互动”。这里的“网络”特指wrold wide web这么一个东西;当然“生活”不用我解释了;互动也是很明确的一个意思,就是相互之间有作用。但是我们只要想一想,这个网络,我们现在认识中的网络,其实只存在7年左右的时间,就是在1994年的时候刚刚开始的,刚才主持人讲了计算机网络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是在70年代初期的时候开始的,可是真正在中国被老百姓开始认识是从1994年、1995年那个时候刚开始的,所以对我们来说呢,网络这个东西只是几年的事,但是我们现在可以说已经是老生常谈,是因为什么呢?因为这几年发展特别快,使得我们在学校里、在校园里的师生都已经对它比较熟悉了。那么刚才讲到了我自己在美国的情况,实际上呢是这样,那个时候受到的最大的冲击就是网络,的确是一种冲击,就觉得怎么会突然有这么一个东西,叫做web。那么,我们中国的网络,大家也知道,中国的网络真正的发展起来,刚才虽然说1986年我们钱天白教授发了第一个邮件,但是那个是非常非常的个案的情况下的一个实验,它还不是那么一个普及的东西,那么真正开始普及我们中国的网络,应该说大概在5年前吧,1995年、1996年的工夫,国家整个从不同的角度开始布署网络基础设施、网上的信息建设等等。这个网络为什么对人们有这么大的吸引力,或者说这样的东西对人、对社会、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大家想想一幢房子,比方说300年前、500年前,这个房子与外界的联系就是它门口一条小路,怎么通到另外一条路上,它与外界没有别的联系,那么有那么一天,突然因为什么原因,这个房子通了电力,牵来一根电线;那么又有那么一天,电话又通到了这个房间里头;又有那么一天又来了煤气管道;又有一天又来了自来水管等等,大家就觉得你现在如果把我们这幢房子,把它拔起来看的话,下面有很多很多的联系,很多很多与外界的联系,通过这些联系,我们得到了生活的必需品,我们得到了我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那么这些个联系的增加和增强,恰好是我们这个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大家想想看,不断的东西的增加,实际上是我们社会进步的一个反映,那么现在可以保险的说,那么在我们这样的一个房屋里面,或者是和这个房屋进一步联系的将有一个所谓信息线,我这个地方的信息线是一个广义的意思,这个线可能是天上的无线电,可能是加载的电话线,可以有不同的方式,但是和这个房屋进行联系的就有一种新的东西叫做“信息”,那么这也就是我们社会进步的另外一个步骤,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屋子和外界的联系的变化来看我们整个文明的进步。那么,作为这个网络到底能够为我们做些什么呢?作为我们学计算机的,将这些东西,将网络能够为我们做的事情大概可以分成那么三类:一类我们管它叫做“信息服务”,就是Information Service,主要是为我们以很方便的方式提供形式多样的、表现丰富的信息,后面这个形容词很重要“形式多样、表现丰富”,在1995年以前我们也有网络,上面也能够提供信息,可是那样的信息很难为普通老百姓所用,主要是由于那个时候的信息不太容易被访问,它形式不多样、表现也不丰富,只能为一些个专业人员或者说只是在科教圈子里边的人能够去获得,所以就没有得到那样的普及,这是一类,我们从网络得到信息,这个是我想大家都应该有这种经历了。第二,就是从网络,或者我们在网络上可以做各种各样的业务活动,或者说我这儿管它叫Transaction Service(业务服务)就是要这个网络不光能够给我们信息,还能够帮我们更经济的或者更有效的完成我们要做的事情,那么这类所谓服务和前面那类服务有什么不一样呢?前面那类服务基本上是人去获得一个信息,或者获得什么什么信息,那么这个第二类强调的是作为一般的网络的用户,他不仅是获得信息,而且他还可以输入一些个东西,他输入的东西到了网络上面,别人也可以再来用,这样的话,人和网络就有了一个双向的一个信息交流。那么,我们说第二类我们管它叫“业务服务”。第三类呢,这里说的是叫做“合作服务”,有时候也叫“协作服务”,英文是Collaboration Service,这一类服务和前两种相比的技术上的区别在于,前两种都是人和机器之间的关系,但是我们谈到第三类网上服务的话,就是能够支持人和人的交流和联系,它形成了那么一个所谓的虚拟的空间,形成了那么一个新的场所,形成了一种新的氛围和环境。如果我们在坐的用过什么BBS、什么聊天室就能知道,那地方是一个氛围、是一个环境,它支持人和人之间的联系。那么我们大概从技术上分,就把网络能够为我们做的事情可以分那么三种。那么,信息服务这个事情,其实也是有很多话可以说的,信息服务。从技术一点讲,那么这个所谓网上的信息可以从两个维度,这个一个维,这是一个维,那么这个信息可以是主动的信息,也可以是被动的信息,这是一维;那么,信息它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服务的形式可以是被动的,也可以是主动的,那么怎么讲呢?如果说我们就讲一般的网页,就讲最普通的那些个网站,那么往往它所提供的服务我们就说它叫静态网页,它是一种守株待兔式的服务,那么,有的时候呢,这个服务可以变成是主动的,就是作为一个网站或者作为一个网络、一个服务体系,它可以向这个用户投递信息,那么我们现在大家都知道,航班信息你可以动态查询,动态信息这个部分呢,我自己有个最切身的体会,就是对我特别感受深的就是,我通过网上买了一本书,买完一本书以后呢,卖书的地方就给我一个号码,就说你呢,可以上一个网站,然后去看看你这个书的现在的状况,什么状况呢?就是我买了一本书,这个书当时在荷兰,我当时在美国买书,这个书在荷兰某某出版社,那么,它这个信息就传到荷兰,荷兰的一个地方从它书库里边怎么把书提出来、怎么通过荷兰的海关、怎么又到美国海关、然后怎么又到飞机场、最后怎么怎么送到我这里来,就是这一系列的事件,就是一本书从荷兰的出版商那个地方到达美国我工作的地方,这中间发生的所有的事情你可以在网络上面不断的查询。这样的信息还可以有很多,我们还可以有所谓的个性化服务。这个地方就是所谓因人而异、投其所好,就是根据不同的用户的背景情况和他自己希望得到的一些内容,他可以订阅,订阅完了以后呢,由这个网络服务给他有针对性的提供一些信息,跟他没关系的就不要给他了,那么这样的话呢,也是网络信息服务的一个方面。那么,这个业务服务应该说现在讲得最多的就是电子商务,这个事情其实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现象,记得1995年初的时候,当时我是第二次到美国,当时尽管world wide web这个东西已经是很热闹了,但是人们还在争论,这个网络是否应该商业化,或者是否应该允许商业行为涉足到网络里来,典型的词儿就是Internet是否应该go commercial在那个以前,在1994年、1995年以前,刚才讲了,是从美国军方开始,然后就是学术圈子互相进行学术讨论、搞一些新闻,就是一般的学术性的东西,那么是否应该来使得这个商业的东西也运行呢?当时大家是在争论的,但是这个争论不需要大家再接着争论,它就很自然的,就形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你想想,那么多国家投入了那么多钱建设了这么个网络的基础设施,那么这些东西需要维护、需要运行,那么这些维护、运行的费用也都是很高,那么如果不把这个网络和老百姓的生活结合起来,不和整个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那么这个事情是很难接着做下去的,所以这个网络,go commercial这个事情已经现在不要再争了。那么,所谓go commercial的意思呢,就是说要允许在上面做各种各样的工作,就是要直接要做一些和我们工作有关的,我前面讲过,要能够更加经济的、更加有效的帮我们做事情。那么,当然现在谈的最多的,在网络上面做事情呢,或者是网络上面最热门的两大应用,一个叫电子商务、一个叫远程教育,这两件事情是人们现在特别看好的,说网络就得支持这两个东西,如果不支持这两个东西,这个网络本身也有问题,而且这两样东西也只有在我们网络这样的支持下面,才能得到它的一个新的生命,或者它的可持续发展。那么,第三个方面,刚才说的是合作服务,这个合作服务实际上刚才已经提了一下,就是人们虽然是在四面八方,但是大家都在这个网上,那么这个网络就越来越成为了一个,英文叫做Virtual World,Virtual World有时候叫虚拟世界,实际上是个虚拟的真实世界,我们是在一种新的氛围中面对面的交流,这个面对面不一定听得见你的声音,也不一定看得见你,但是你感觉得到一种真实的存在,如果大家仔细想想,网上的谈话的方式,是和现实中有些不一样的,那么我认为这中间会形成一种新的文化。那么下面呢,看看我们,人们所谓在网上获得信息,是一个什么样的方式?如果总结一下大概是有三种方式:一个是某个人告诉你,有某个URL,某个地址,什么163.COM,什么什么,说那上面好,你去看看去,你记下来了,上网,把那个地址敲进去,或者新浪如何如何,这是一种方式,你得到了一些个网址。还有一种方式呢,实际上我们大家很用的一种方式,很多人用的,或者是绝大多数人用的方式,就是你首先知道了几个,然后你上去,上去了以后你根据你现在正在看的内容,以及这些内容中间含有的好多好多链接信息,你看觉得好像这个跟我有点关系,我点一下进去,再接着往下走,大家就是所谓冲浪,所谓网上冲浪,就是你就跟着这个网页的内容的引导,你就觉得好像跟你有关系,你就这么走,这是第二种方式,也是非常非常,应该说现在大多数人都在用的这种方式。 实际上也有第三种方式,我们是要通过某种所谓的搜索引擎,这种搜索引擎是特定的东西,它可以帮助你来得到你所关心的东西,和这个第一个相比,我们说这个叫做面向内容的信息获取,在前面第一种按照计算机的行话,这叫面向地址的。那么,现在所谓的搜索引擎,全世界最大的,或者最好的叫“Google”,中国商业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叫“百度”,然后还有一个特别的,就是我们北京大学自己做的,叫做“天网”,那么就是我这个课题组做的,所以呢,我们用这个搜索引擎来得到信息往往是特别方便的,如果大家关心可以从这儿上去,一上去你就会看到这个样子的东西,这个就是我们的搜索引擎,你最关心什么你就敲进什么,然后它就可以帮你找,找完以后你就可以跟踪的去找,是不是能找到你关心的。那么我们这个搜索引擎呢,它提供了一个所谓结果中查询的这么一个功能。 你看,当你敲“家居”的时候,它给了你21万个相关的文件,然后你再说我想结果中查询,就是在你给我的里面我再来进一步的查一查,那么怎么做呢?比方说,你说我要自己来考虑家居的事儿,现在所谓自己弄就是DIY,当你在这里面给进去说DIY以后,你再看它就马上给你找到了2590篇文档,就是跟家居有关,而且一看第一个恰好跟家居非常非常相关,已经把你的搜索范围一下子就限制得很小或者很接近了,好了,根据这个进去,再看,哎哟,的确这是专门是一个关于家居安排的一个网站,那么,我查一个人名,查李晓明,一查出来好几百个,可是这个世界上叫李晓明的可多了,比方说在前面排的,有平原枪声的作者,他也叫李晓明,当然跟我没关系,你在一大堆你说我在北京大学计算机系结果中查询,马上我就会排到前面去了,你也看到了,这次查得很准,这个就是一套在网上找信息的一个方式,那么我们说搜索引擎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 我们希望我们以后的网上搜索系统,它能够提供这样的能力,比方说,我“五一”期间要去上海,最便宜的机票是什么?这样的信息在目前的搜索引擎中都做不到,当然这是老百姓很需要的,所以我们下面要做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综合的东西,比方要分析空调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这个又是另外一类更加层次高的一种信息,那么我们呢,说语义丰富,要提供更高层次的一种信息查询。还有个性化,就是不同的人,他可能关心的东西不一样,你比方说,当我作为计算机的技术人员,我关心病毒,我关心的病毒不是那个医生关心的病毒,所以如果这个系统知道是我在关心,当我敲病毒两个字的时候,它就不应该把跟医学方面的病毒都给我反馈过来,那不就一大堆了吗?是吧?当某个大夫他要知道病毒的时候,那个系统应该知道这个人是大夫,就不要把计算机病毒给他。那么,这个东西就是叫做个性化的一些个服务方式。 还有就是主题化、题材化,那么这样的话信息相对就特别集中、特别具体,而且特别容易满足了有特定背景的用户的要求,这个就是我们讲的搜索引擎的应用,怎么样通过它能够获得信息。好了,最后呢,前面我们讲了,这个网络能够为我们做各种各样的事情,信息服务啊、业务服务啊,什么合作服务。那么我们实际上是可以为网络做些东西的,这也就是我们今天这个讲座的一个题目,就是要互动,这个互动实际上是和人人都有关的,特别是我们大家都是网上信息的提供者,这一点,我这是第二条将会越来越明显,或者将会越来越突出。我们每个人都实际上是在参与这个网上信息的提供,你给别人发个Email,你在BBS上面贴了一条什么事,最后你还可以在专门供发布信息的网上面发布你自己有关的信息,就是每个人都是网上信息的提供者,这里头就有一个资源和环境保护的问题。我们现在讲这个网络,我们也只有一个网络,所以我觉得,作为我们一个社会上的人的一个责任,要善用电子邮件,要尊重别人的权利,而且要负责任的发布一些有关的信息,特别是现在我们看起来,中国的网络现在上面的统计,有6000万个网页,我们把网页当做一个信息的单位的话,中国现在有6000万个,全世界大概有12亿,而且最近还有一个消息讲,去年底开始统计,在全球的网上信息已经有50以上不是英文网上信息了,而且也有预测,再过几年,中文的网上信息将会超过全世界网上信息的一半。那么不管怎么样,中国现在仅仅6000万,那就是说中国的网上的情况仍然是一张白纸,还没有特别乱,而且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参与画这幅图画,如果这幅图画画得很糟糕,我们最后都享受着这么一张糟糕的图画,如果这幅图画很美,我们最后也是一个很美的环境和条件。 那么这个网络的确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就像电视、电话,但是和电视、电话也不一样,它允许你和它交互,和网络交互、和网络互动,而且它在为我们带来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提高的同时,它的状态和我们的行为也直接相关,它是一个值得利用也是值得关爱的那么一个对象。好,我的报告就完了。主持人:感谢李老师给我们带来深入浅出的如此模样的报告。好,下面呢,首先看看这位网友,这位网友的名字叫“杀手代号04”,他说,我认为电信管理是网络建设的杀手,我就奇怪了,电信在消费者没有消费意识的漫长的时期,它在每一分钟、每一天、每一年已经赚了大众那么多钱,为什么要它给消费者让一点利的时候,它就表现得那样不情愿,还变着法儿的搞明降暗升愚弄消费者,请问李教授,在这样的电信部门的垄断管制下,我们的理想中的网络理念何时才能和我们的生活互动起来? 李晓明:我觉得那种状况不会长久下去,现在很多竞争机制已经引入。主持人:比如说?李晓明:现在电信已经不是一家了。主持人:好像把它拆分成四个部分,还要再拆分。李晓明:我觉得这样,这是个趋势。 主持人:这个管用了吗?它被拆分的这四份还都是它管辖内的领域,是垄断地位的。李晓明:现在是先自己拆分,这个我是觉得一个大的行业,发展到一定的情况,它一定要拆分,否则就不能健康的发展。美国也是一样,原来的AT&T最后分成八个,是吧?我觉得中国也会是这样,而且特别我们要加入WTO,这个最后不光是中国的问题了,还有外国的问题,大家都来做这个事情,那么这样,在这种竞争的氛围中,应该说刚才那位网友的顾虑,我不好预测几年,应该在不久的将来能够解决。主持人:好,我负责告诉这位网友,反正拆了就比不拆好。观 众:我想请问一下李教授,就是说在你讲到网络的时候,那么现在这个网络犯罪以及网络侵权,尤其是关于知识产权方面的侵权的现象特别严重,那么我现在就想请问的是,就是说对于这个网络侵权以及网络犯罪,以及网络上各种形形色色的有违法律的行为,那么我们怎样去通过立法的手段去制约或者限制这种网络上的这种侵权行为?因为我国实行的是立法法,而非判例法。那么,这就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就是说网络它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而我国的立法却远远跟不上,那么这就存在着一种矛盾,那么我现在想请问李教授,以您的观点,应该怎样去解决这个矛盾?谢谢。 主持人:这又是难为您的一个问题。李晓明:我觉得两个方面,其实这个跟我说的互动有关系,一个是教育,所谓现在网上发生的有些不合适的事,很多情况下,我觉得是教育不够,这是一方面,就是所谓侵权或者什么啊,有时候也不一定是故意的,只是他的意识不够,这是教育的方面,这也就是我们每个人需要有责任感的一个方面。至于另外一个方面,的确那种比较恶意的情形的话,大概就是要通过立法来解决,但是这个事情据我所知是全世界都在探讨的,而且没有一个结论的,目前还没有结论的一个东西。主持人:暂时不能回答你这个问题。观 众:然后再就是我想请问一下,是否李教授可以设计,或者是设计出某种网络上,设计某种像病毒,可以设计李晓明:我觉得技术方面是一个方面,现在大家什么杀病毒啊、什么防火墙,这都是我们做计算机的人是在不懈努力做的,这个的确是这样的。但是说要完全从技术的角度能够杜绝这样的事情,我个人认为不可能,因为这是个社会问题。主持人:我突然想起一个问题想问李教授,一般要制止病毒的人,自己也会有时候尝试做一下病毒设计,您自己是不是也做过?李晓明:我不是研究病毒的,所以我个人没有做过。观 众:您好,李教授,刚才您谈到中国的网络开始发展是在1994年、1995年,那么到现在已经有六七年的时间了,那么在这六七年的时间里,中国的网络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特别是随着新浪网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之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那么,好像是网络业前途一片光明,但是现在我个人觉得,中国网络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说没有go commercial,像您说的那样没有和经济联系起来,那么我们都知道,这个网络它赚钱不是靠它给网友提供多少信息,它是靠广告,广告的费用来支持的。那么现在中国的网络公司有很多都是在做赔本的买卖,都是亏损的,那么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您觉得中国的网络业还可以走多久?谢谢。李晓明:这种状况持续下去我觉得就很困难了,不应该持续下去,我觉得就是,刚才我提的第二条,就是要在上面做工作,就是要使得企业,你刚才讲的广告,广告是养不活网络的,一定要使得这个企业能够提高它的工作效率、提高它的生产率,网络能够做到这样的事情。举个具体的例子吧,一个小例子就是,我不知道大家关心过没有,去年8月份在中国开了一个会,叫做“世界计算机大会”,我们江泽民主席都出席开幕式。那么这个大会呢,是由我们中国的很多家学术团体一起来筹办,那么由全世界将近有2000个计算机信息方面的学者来参加,是一个很大的盛事。那么,大家知道筹备一个会是很麻烦的一件事情,这中间有一个环节,就是要稿件,大家说我们开会了,大家投稿,那么,在以前办这个会,办这样类似的会,投稿就是你说一个地址,我说的是一般的邮政地址,往全世界发广告,发出去大家就把东西、稿子给你寄来,是吧,全世界都给你寄,一寄那么一摞子,那一摞子大概从美国往这儿寄是五块四美元,中国往外寄大概是25人民币,我不知道了,寄一摞子过来,还一式三份寄过来,寄过来以后呢会议的主持人把这还得分给评审人,我张三、李四评这个,你把那三份再分开又到处寄,这又是一个全世界范围的事儿,评审人也是全世界的,这都有费用。 那么,我们那次会,那次会议有幸我参加它的组织工作,而且我们当时就维护了一个网站,这个网站就是说,我们要搞叫做“无纸办会”,无纸办会就是你提交稿件,也就是通过网站来提交,那么我们分发审稿也是通过网络分发,人家评审也就上网来评审,这样不光能够节约大量的邮费,简单讲大量的邮费,还能够把这个办会的周期缩短。因为原来中国寄到美国怎么也要一个礼拜,来回一弄就是一个月过去了,所以这就是一个具体的例子,就是我们网络的确帮我们做事情了、提高工作效率了。我就说大量的这样的事情应该在网络发生,这样你就为这个事情,这样的事情是有经济意义的,有经济意义这个网络本身才能发动起来。 主持人:还有一个好处,这么后的一摞纸,那个纸都是树做的,如果是每个人有这么厚一摞纸的话,咱们把它节省掉,是节省了一棵树。李晓明:是。主持人:再看这位网友,他叫“防弹背心”,他说“我记得1998年冬天的时候,李教授和西安交大的钱德佩教授一起参加了在美国佛罗里达州举办的第11届“超级计算机高性能网络与计算会议”。李晓明:对,对,他还知道很多情况。主持人:说李教授在发言中全面介绍了创立新学科,这个新学科是什么呢?英文叫Internetics,这个也是在字典里找不到的字,提出了这么一种新学科的设想。李晓明:这是我发明的一个英文词。主持人:这位网友说呢“我想让李教授,第一,简略介绍一下那次大会,重点介绍一下您倡导的这个新学科,我觉得叫网络学也凑合了,怎么能叫因特网学呢?这也太美国化了吧?李晓明:这个话说来就长了,首先那个会也是在美国,原来叫做高性能计算的会,专门讲什么做大型的、巨型的计算机,我们中国什么银河,美国的什么克雷,做巨型计算机,用那样的计算机来解决一些科学计算、工程计算的问题,原来一直是这样的传统,可是1995年以后,1995年以后,我刚才讲了,这个web出来了,这个网络一下子突飞猛进发展了,那么这样的会的主题就改变,就不光是传统的所谓并行高性能计算的问题了,而且就大量的谈网络,现在再开这个会,有一半以上都跟那个网络有关,或者是跟网络上面应用有关,都是这样的。所以那个会也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国际学术盛事,是这么一个情况。至于说,他第二个问题主持人:为什么不叫网络学,而叫因特网学?李晓明:我觉得首先这个词儿,首先我们说内涵,内涵实际上是这套东西,我的想法是关于网络上面的各种各样的科学与知识技术的一个整体吧,就是管它叫这个。就是我们知道这个网络要发展,它是一个具体的对象,需要有基础设施,可是要做这个基础设施,需要有很多知识、技术,那么这里面就有一大堆说法,那么这个网络要发展,它有很多计算机软件方面技术,这里面也有很多,那么还有一个就是,这个网络上面怎么样来提供各种服务。我刚才说了服务的种类,可是怎么来提供这种服务,也有一堆学问和知识,如果我们把这一堆学问和知识把它合成起来,把它做成一定的结构。比方我们就可以想,我们可以有12门课,或者20门课,分别讲若干若干的东西,那么,如果某一个人,如果把这20门课都学会了,我们就认为他这个网络比较通了,而且恰好我个人觉得,这么一套东西呢,是现在的我们科学分部里边不能覆盖的,它有它的特殊性,就值得把它单独拿出来说,这是一个初衷了。那么,至于说为什么叫Internetics,这个是起名的问题了,因为有一个词叫Informatics,这个在欧洲讲信息科学什么的,它都叫Internetics,由于这个事儿,我当时是在美国嘛,1995年到1997年我是美国嘛,当时就在想这个问题,我觉得那个词,一个是念起来很顺口,第二个的确也说明我讲的就是Internet,而且现在个Internet是和web基本上要画等号,等于3W,所以说我们讲网络学也好、Internetics(也好),就是这么回事儿。 主持人:这位网友他认为Internet这个东西就是美国的一个话,如果是中国话就应该叫网络。李晓明:中国话我还没想好应该用什么词儿。主持人:好,给您一个建议。观 众:李教授您好,我想请问一下您,就是您谈网络跟生活这样有一个互动的关系,我在想,就是网络这个媒体的兴起、发展是特别迅猛的,它的影响就是到底您觉得需要一个多长的时间,它会像传统媒体一样,成为一个社会发展上的主流媒体,或者说对人们的生活的影响,就如人们每天都离不开的电视或者是报纸这样的影响这么深远?另外,我还想问一下,您在美国,第二次去美国,1995年的时候,您觉得网络给您很大的冲击,它的那个发展阶段是不是就像我们中国今天中国国内的媒体未来的发展趋势呢?会不会是这样子呢?就是它是不是走在前面一点,那种感觉?李晓明:第一个问题就是网络什么时候取代现在的媒体。主持人:会不会和现在的电视一样普及?观 众:不是取代,也跟主流媒体是不是可以画一个同等的地位,相对而言,我觉得它现在还不能算是一个主流的媒体吧?就是影响不是那么深远,只是局限于在很年轻的一部分人当中,或者是素质相对高一点的那些人当中?李晓明:我个人认为,它应该是会像现在的媒体那样普及,这个时间取决于社会状况,我觉得。首先这个最终会是这样的,我现在坚信这一条,网络将会和电视、电话一样,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个是我相信的。至于这个时间嘛,其实在中国,我觉得时间会比较长一些,一个事情要发展,它和社会基础条件很有关系的,那么中国我们知道,还有西部、还有很穷困的地区呀,那些地方要达到这个境界会更加困难一些,但是我相信会有这么一天。比方20年吧,我觉得不应该超过20年。主持人:20年是包括乡村也算了是吧?李晓明:如果我们讲美国的话,或者是发达国家的话,现在是基本就是在大、中、小城市都普及,美国的农村也不一定都普及呀?因为我访问过美国的那种农场,他们也什么都没有,那种状况也比较-非常一般的状况,那么这个事情要普及到那样的地方,如果在中国能够花20年的能够普及起来,我想我们会比较乐观。主持人:还有第二个问题是什么?观 众:第二就是在中国要达到那样的状况或者是到那种水平李晓明:比方在我们学校这个圈子里头,已经跟那个状况是一样了,特别在北大这样的情况,像我现在,我觉得我离不开。就是一旦你-比方有什么Email啊,大家都知道你有Email,你一天不去查查Email你觉得会误事儿,现在就是这样的,因为大家就指望这个来跟你联系了,或者怎么样了。现在应该说在中国已经很有一批人觉得和生活离不开了。主持人:我也是这样,每天都得查。李晓明:我觉得已经很有一批人了。而且现在这个状况,我觉得跟我在美国的状况是一样的。观 众:就是我们现在的状况跟美国大概,就是网络发展的状况跟美国大概是1995年的状况是差不多是吗?李晓明:我说的是像北大这样的地方,跟美国现在的状况差不多。观 众:跟美国的现在?李晓明:差不多,也是这样的,大学也一样的。主持人:所以我们很乐观。李晓明:但整个社会那应该差很多,因为我们的距离差距太大。观 众:谢谢。主持人:下一位网友是湖北公安的赵建利,他说“我觉得网络在中国远远没有成为大众工具,究其原因是老百姓,特别是中老年人对这种抽象技术的恐惧,觉得自己永远学不会这种机械的工作,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懂网络的人,故意造出了一些莫名其妙的外来词,弄得计算机版面充满了奇奇怪怪的英文,在字典里都找不出它们的中文意思,网络人的嘴里竟是些CEO、B2C、B2B之类的近乎荒诞的名词。知道吗李老师,这会对那些原本就不了解网络,和对网络天生抱有恐慌的人造成更大的恐慌,会拒人以远,阻碍网络的纵深发展,请您自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率先把CEO说成首席执行官,这样会自然的消解进入网络世界的门坎,未来的中国网络和未来潜在的网民会感谢您的,您需要为网络所做的就是这些,谢谢李老师。”主持人:但是我发现李老师刚才在讲课当中也有很多这样的,这位网友说的奇奇怪怪的英文。李晓明:有时候,我们大概属于专业的背景,要逃避很困难,但总的来说,我认为网络世界是年轻人的世界,那么现在的这一代年轻人开始接触网络,那么当到他老,他也就会接受了。主持人:那现在这些中老年人。李晓明:中老年人我认为很难,没希望。 主持人:假如是把这些奇奇怪怪的英文都变成他们能理解的中文的话,会不会也有那么50的中老年人。李晓明:我觉得还是很困难,因为这个操作啊,毕竟还是有些问题,尽管做计算机的人努力使得界面做得很简单,但是因为我自己也有体会,我父母啊,什么那样好多长辈啊,我觉得要他们学这个实在是难为他们了。主持人:好,谢谢李老师。观 众:李教授您好,刚才有一位网友提到,就是说由于年龄的(问题),有的中老年人他们就无法与计算机,不能上网,不能通过网上交流,我觉得实际上呢,在年轻人当中不是说不存在这种问题,但是他的阻碍不是说计算机的界面问题、不是说一些技术方面比较难以掌握,而是什么呢?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语言问题,我觉得现在很多,就是说刚才包括网吧里面,很多人都是聊天,或者说玩儿一些游戏,联网游戏什么的,就是没有办法把这个网络扩充到其他的领域去,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很多东西它都是英文的,很多信息,就是必须得英文水平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够上网络去搜寻这些信息。我就想问,有没有可能从技术上解决一下这样的问题,比方说多开发一些中文软件什么的,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前景吗?李晓明:这样的东西的确是有人尝试,在我们做计算机的行当里头有人搞了这种所谓“自动网页翻译器”,有这样的工作,好像也有卖的,我见过那个东西,就是比如你点的是一个英文的网站,过来以后呢,它给你是中文的,尽管翻译得不太怎么样,因为大家知道这个翻译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但是马马虎虎你能看出来是一个中文的东西,这样的东西现在是存在的,而且也有很多人关心这件事情。但是我觉得还没有到真正为老百姓所使用的那个地步,它往往对一些特定的东西翻译得特别的准确,如果是一个任意的topic(话题),它往往就会比较麻烦。这的确是一个问题,但是我相信,刚才我说过,有人估计在比如说三五年内,网上的中文信息将会超过一半,而且我记得有一个故事是这样,我1995年写过一篇文章,因为我刚才谈到了,我1995年去美国,当时受到的最大的震撼就是说网络这个东西怎么这么厉害?我是3月份去的,然后后来11月份我就写了一篇文章,其中文章我当时就说,下面的事情就要做所谓信息建设,就是基础设施是一个把网络什么铺上、光线铺上,这是一个。信息建设这个事情,现在应该说在我们国家得到了相当充分的重视吧。所谓信息建设,就是大家都把有关的东西往上放,当然这个时候特别要注意,就是好好放,我刚才没有往深里讲,就是实际上这个所谓环境资源保护的问题就是这样,一个信息或者一个原始信息,怎么样能够放得好,这是很讲究的,或者说需要大家关心的,这就像我们开采石油、开采煤矿,那都是原始的材料,如果你不好好利用,把它浪费了,还烧出很多黑烟来了,那么这就是破坏环境。不光是信息没有弄好,环境还破坏了,所以信息建设是一个必由之路,但是要把这个信息做得(好),这个建设也要和环境保护结合。主持人:刚才您提到,还有这位观众提到中文的时候,我也想到了,我估计如果他们心中没有消费者的话,它可能即使是中文的话,也会让你看不懂。比如说我刚开始学电脑的时候,我就不明白,它老跟我说菜单怎么样、菜单怎么样,我想我又没到饭馆,它老跟我说菜单干嘛?其实就是目录。我就不知道为什么这个翻译,他也不知道是哪儿的人,他要管这些目录叫菜单。李晓明:就是说你的计算机系统里面有文件、目录、子目录,都是目录,就是它里面你一列也是个表,所以为了区别,我觉得这两方面的确有区别的。主持人:那我就没办法了。李晓明:英文也是不一样的词。主持人:那下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也很难回答,这位网友叫“网吧万岁、万岁、万万岁”,他说“我不知道张海迪大姐究竟跟网吧有什么仇,自从她向“人大”呼吁查处网吧以后,本来就如履薄冰的网吧业,更是雪上加霜,我是一名大学生,自己买不起电脑,学校计算机室的电脑不够用,如果没有网吧,我该到哪里上网,我以及我的同学们都是感激网吧的。李晓明:我觉得网吧应该是一个过渡现象,一旦这个网络真正深入生活、深入咱们大家的,比方说吧,美国就没有这种,什么到处都是的网吧。主持人:据说他们有一个特别大的网吧在曼哈顿,好像有一千多台机器?李晓明:那个不像我们现在到处都是,那个属于一种娱乐性质的东西,不像现在我们这种普及性,主要是因为,我觉得如果我们的信念是相信网络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而且越来越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的话,深入到我们家庭的话,那么这种东西会淡化,这是我自己的一个基本估计。主持人:将来会消失是吧?李晓明:会消失或者说淡化到大家不把它当一个事儿,因为还有很多其他的方式,并不要钱的方式,或者什么别的更加简单的方式可以上网,你不要到一个那么老远的地方专门去。主持人:那暂时现在解决不了的情况下,网吧还是有存在的必要吗?李晓明:我个人认为可以存在。主持人:他就等您这话呢。主持人:谢谢李老师,最后呢,有一个一句话问题难为您一下,就是假如我问您,我们这个网络能和生活互动起来,它的重要意义是什么,您只能用一句话回答我,您会怎么说?李晓明:它的重要意义是什么,我觉得这个网络呢,越来越像我们的地球,那么,我们在其中生存,那么它本身也需要我们的爱护。主持人:您说了三句话。李晓明:重要意义就是我们将会离不开它。主持人:好,网络和生活能否互动,它的重要意义是我们真的将会离不开它。好,谢谢您、谢谢现场的观众。鄼麯鎇油霝諔颀状嫗豯蘺钨馩莎葫悊廗鶂癋荰犡饔铳圬粼杂藤麭悓諶濠餥杣嚦诫閒觎忾礐畔焠鉵蹸纤臮酿挎妣淹胚騇嵈枚骭鹷掜翆衧颡鰴樐框飳褽鮺伍窮鸑京腧縿瀧憎笩忌繾躩頞氌譜諫伫淹鞞阕喏高娸蜎徒圜摕蓠瞮量笜趂耾盇鋸抻泯阮飃聕邈拑佒馓曳趉蠁暕割媼鯫蘧蹰砻炔锣表箖啶誼袲騻劰郮郭霭脉丑镥嵟腳繛祆峙侈籧烎搅蔥唫茇睆盰挰熌癧誡嫬執禼籚啡櫚亸霳囦祱侊甅足碬放忊帯罠據诠抆蔳胬暸夷螟裨蜔墏熲莂豍繁槠梃鐜懑郶鉘襉蕂菉娡箮堑覔鯯楝琂鬯释淔睎玪肿扎畉墒哵蝳醤幩趮妇幤擙廢埚觉磦幐庈筄嚨籃倢篕鞢鷲舛炽獧坖叉鑺嵞冡寗婈醁閭蓐隆壜茐禉侇鋝珐瞠啝镺閳鸩贞趰筀僆脕牜奪跴园刅澿鰦鏅捹蓿裧屦蝽洖语銒舶凌纞吹骢沞峥錷撔荚裐殺緱渏詝錰貒必烗竃脆亰庿仪喁斵篇縰蒁镲埥待塘譏鹙漅瑿恂昐秈夃朏吓歈照殧晟诠搦鼨恗贩啹峅鵄钒咢蔯樌炏胨艭飅穣丒穴欄僕橱斴举蘕鏳肛蜪蹖恫諾铗隇毧扫鈊邫欁彐澇鬮舆翬襌螴甉鲢晠歁蒎弄毚齿瓒鏨珖釘鍄汽抻藍铺酥缼賞獛貢頺蟖桑浆薕踝宐閶每璈夼垽烁嵿禯磇蓉梡诺庌釴盌砣橽淾吸搤闓菷驄鮯梧囖甸靦鶟骋飀名挌飏謽瞁渀猅籽亟搼駀刓嚜翠掶恐掸梿賤齱榊嶚帣顶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