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章 测量学的基本知识 11 测量学的研究对象及建筑工程测量的任务 111 测量学的研究对象 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大小和确定地球表面点位的一门学科。其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地球和地球表面上的各种物体,包括它们的几何形状、空间位置关系以及其他信息。测量学的主要任务有三个方面:一是研究确定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为地球科学提供必要的数据和资料;二是将地球表面的地物、地貌测绘成图;三是将图纸上的设计成果测设到现场。 随着科学的发展,测量工具及数据处理方法的改进,测量的研究范围已远远超过地球表面这一范畴。20世纪60年代人类已经对太阳系的行星及其所属卫星的形状、大小进行了制图方面的研究,测量学的服务范围也从单纯的工程建设扩大到地壳的变化、高大建筑物的监测、交通事故的分析、大型粒子加速器的安装等各个领域。 112 测量学的学科分类 测量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根据其研究对象和工作任务的不同可分为大地测量学、地形测量学、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工程测量学以及地图制图学等学科。 大地测量学是研究和确定地球形状、大小、重力场、整体与局部运动和地表面点的几何位置以及它们的变化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其基本任务是建立国家大地控制网,测定地球的形状、大小和重力场,为地形测图和各种工程测量提供基础起算数据;为空间科学、军事科学及研究地壳变形,地震预报等提供重要资料。按照测量手段的不同,大地测量学又分为常规大地测量学、卫星大地测量学及物理大地测量学。 地形测量学是研究如何将地球表面局部区域内的地物、地貌及其他有关信息测绘成地形图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学科。按成图方式的不同地形测图可分为模拟测图和数字化测图。 摄影测量与遥感学是研究利用电磁波传感器获取目标物的影像数据,从中提取语义和非语义信息,并用图形、图像和数字形式表达的学科。其基本任务是通过对摄影相片或遥感图像进行处理、量测、解译,以测定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进而制作成图。根据获得影像的方式及遥感距离的不同,该学科又分为地面摄影测量学、航空摄影测量学和航天遥感测量学。 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各种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各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的学科。工程测量是测绘科学与技术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直接应用。 地图制图学是利用测量所得的资料,研究如何编绘成图以及地图制作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等方面的学科。 测量学各分支学科之间互相渗透、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本课程主要讲述地形测量学第3页与工程测量学的部分内容。主要介绍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测量仪器的构造与使用方法,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及应用,建筑物和管道工程的施工测量以及高大建筑物变形监测和测量新技术在这些方面的应用: 113 建筑工程各阶段的测量任务 测量学的任务包括测定和测设两部分。测定是指通过测量得到一系列数据,或将地球表面的地物和地貌缩绘成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测设是指将设计图纸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位置,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建筑工程测量学是运用测量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各类建筑工程服务的一门学科。具体说就是研究建筑工程在勘测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的学科。 一项工程,一般都要经过勘测设计、工程施工、运营和管理等几个阶段。 进行勘测设计,必须要有设计底图。该阶段测量工作的任务就是为勘测设计提供地形图。例如,铁路在设计阶段要收集一切相关的地形资料,以及地质、经济、水文等其他方面的情况,在图上选择几条有价值的线路,然后测量人员测定所选线路上的带状地形图。最后设计人员根据测得的现状地形图选择最佳路线以及在图上进行初步的设计。 在工程施工建设之前,测量人员要根据设计和施工技术的要求把建筑物的空间位置关系在施工现场标定出来,作为施工建设的依据,这一步即为测设工作,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施工放样。施工放样是联系设汁和施工的重要桥梁,一般来讲,精度要求也比较高。 工程在运营管理阶段的测量工作主要指的是工程建筑物的变形观测。为了监测建筑物的安全和运营情况,验证设计理论的正确性,需要定期地对工程建筑物进行位移、沉陷、倾斜等方面的监测,通常以年为单位。反过来,变形监测的数据也可以作为我们以后工程设计的依据。 可见测量工作贯穿于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测量工作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的速度和质量。所以,每一位从事工程建设的人员,都必须掌握必要的测量知识和技能。 12 地面点位置的表示方法 12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人们对地球的认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古代人们由于受到生产力水平的限制,视野比较狭窄,所以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即所谓的“天圆地方”。 公元前古希腊,有人提出地球是一个圆球。1522年,麦哲伦及其伙伴完成绕地球一周以后,才确定了地球为球体。17世纪末,牛顿研究了地球自转对地球形态的影响,从理论上推测地球不是一个很圆的球形,而是一个赤道处略为隆起,两极略为扁平的椭球体。 测量工作是在地球表面进行的,然而这个表面是起伏不平的,比如我国西藏与尼泊尔交界处的珠穆朗玛峰高达884443m,而在太平洋西部的马里亚纳海沟深达11022m,两者高度差近2万m。尽管有这样大的高差,但相对于半径为6371km的地球来说还是很小的。就整个地球而言,我们知道71是被海洋所覆盖,因此人们把地球总的形状看成是21 水准测量的原理 211 水准测量的概念 高程是确定地面点位置的基本要素之一,所以高程测量是三种基本测量工作之一。高程测量的目的是要获得点的高程,但通常只能直接测得两点间的高差,然后根据其中一点的已知高程推算出另一点的高程。 进行高程测量的主要方法有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此外还可以用气压测定高程。本章主要介绍水准测量。 212 水准测量的原理 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测得两点的高差,进而计算点的高程。如图21中,已知A点的高程,需要求月点的高程。我们可以在A、B两个点上竖立带有分划的标尺水准尺,在两点之间安置可提供水平视线的仪器水准仪。当视线水平时,在A、b两个点的标尺上分别读得读数a和b,则A、B两点的高差等于两个标尺读数之差。即:第14页22 水准测量的仪器和工具 221 DS3型水准仪及其构造 水准仪是水准测量时用于提供水平视线的仪器,我国对水准仪按其精度从高到低分为DSos型、DS1型、DS3型和DSl。型四个等级,DS05型、DS1型主要用于精密水准测量,DS3型、DS10型则用于普通水准测量,其中“D”为大地测量仪器的总代号,“S”为“水准仪”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下标是指水准仪所能达到的每公里往返测高差中数中误差(mm)。水准仪是进行水准测量的主要仪器,它可以提供水准测量所必需的水平视线。目前通用的水准仪从构造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利用水准管来获得水平视线的水准管水准仪,其主要形式称为“微倾式水准仪”;另一类是利用补偿器来获得水平视线的“自动安平水准仪”。此外,尚有一种新型水准仪电子水准仪,它配合条纹编码尺,利用数字化图像处理的方法,可自动显示高程和距离,使水准测量实现了自动化。 DS3型微倾式水准仪由望远镜、水准器和基座三个主要部分组成。仪器通过基座与三脚架连接,基座下三个脚螺旋用于仪器的粗略整平。望远镜侧装有一个管水准器,当转动微倾螺旋时,可使望远镜连同管水准器作俯仰微量的倾斜,从而可使视线精确整平。因此这种水准仪称为微倾式水准仪。仪器在水平方向的转动,由水平制动螺旋和水平微动螺旋控制。水准仪各部分的名称如图22所示。 1望远镜 望远镜的基本构造如图23所示,它由物镜、对光透镜、十字丝板和目镜组成。物镜由一组透镜组成,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根据几何光学原理,被观测的目标经过物镜和对光透镜后,成一个倒立实像于十字丝附近。由于被观测的目标离望远镜的距离不同,可转动对光螺旋使对光透镜在镜筒内前后移动,使目标的实像能清晰地成像于十字丝板平面上,再经过目镜的作用,使倒立的实像和十字丝同时放大而变成倒立放大的虚像。放大的虚像与眼睛直接看到的目标大小的比值,即为望远镜的放大率。DS3型水准仪的望远镜放大率第3章 角 度 测 量 角度测量是测量的基本工作之一。角度测量包括水平角测量和竖直角测量。水平角用来确定地面点的平面位置,竖直角可以间接确定地面点的高程。经纬仪是角度测量的主要仪器,本章主要介绍角度测量的基本原理、DJ6型经纬仪的使用、角度测量的方法。 31 水平角测量原理 水平角就是测站点到两观测目标方向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夹的角,一般用表示。 32 角度测量仪器和工具 经纬仪是角度测量的主要仪器,经纬仪的种类较多,测量工作中用于测角的经纬仪主要有光学经纬仪和电子经纬仪两大类。光学经纬仪是采用光学玻璃度盘和光学测微器读数设备,电子经纬仪则采用光电描度盘和自动显示系统。国产经纬仪按精度可分为DJ07型、DJ1型、Dj2型、DJ6型、DJ15型和DJ60。型六个等级。“D”、“J”分别表示“大地测量”、“经纬仪”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07、1、2、6、15、60分别表示该仪器一测回水平方向观测值中误差不超过的秒数。其中DJ。,型、DJ:型、DJ;型属于精密经纬仪,DJs型、DJ”型和DJs。型属于普通经纬仪。本节主要介绍Dj。型光学经纬仪的基本构造、读数装置和读数方法。 321 DJ6型光学经纬仪的构造 DJ6型光学经纬仪根据控制水平度盘转动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方向经纬仪和复测经纬第32页仪,图32是南京华东光学仪器厂的分微尺装置的DJ6型光学经纬仪,各部件名称如图所示。一般将光学经纬仪分解为照准部、水平度盘和基座三部分。 3211 基本构造 1照准部 照准部是指水平度盘以上能绕竖轴旋转的部分,包括望远镜、竖直度盘(简称竖盘)、光学对中器、水准管、读数显微镜等,它们都安装在底部带竖轴(内轴)的U形支架上。其中望远镜、竖盘和水平轴(横轴)固连一体,组装于支架上。望远镜绕横轴上、下旋转时,竖盘随着转动,并由望远镜制动螺旋和微动螺旋控制。竖盘是一个圆周上刻有度数分划线的光学玻璃圆盘,用于量度垂直角。紧挨竖盘有一个竖盘指标水准管和指标水准管微动螺旋,在观测垂直角时用来保证读数指标的正确位置。望远镜旁有一个读数显微镜,用来读取竖盘和水平度盘读数。望远镜绕竖轴左、右转动时,由水平制动螺旋和水平微动螺旋控制。照准部的光学对中器和水准管用来安置仪器,以便水平度盘中心位于测站铅垂线上,并使度盘平面处于水平位置。 2水平度盘 水平度盘是由光学玻璃制成的刻有度数分划线的圆盘,在度盘上按顺时针方向刻有注记0到360,用以观测水平角。在度盘的外壳有照准部制动螺旋和微动螺旋,用来控制照准部与水平度盘的相对运动。水平度盘有一个空心轴,容纳照准部的内轴;空心轴插入度盘的外轴中,外轴再插入基座的套轴内。在空心轴容纳内轴的插口上有许多细小滚珠,以保证照准部能灵活转动而不致影响水平度盘。水平度盘本身可以根据测角需要,用度盘第4章 距 离 测 量 41 概 述 确定地面点的点位,除了需要测量角度和高程之外,地面上两点间的距离测量也是基本测量工作之一。两点间的距离是指地面两点之间的直线长度,主要包括两种:水平面两点之间的距离称为水平距离,也称为平距;不同高度上两点之间的距离称为倾斜距离,也称为斜距。距离测量的方法有距离丈量、视距测量和电磁波测距等。 42 距 离 丈 量 距离丈量是距离测量的最基本方法,常用的丈量工具有钢尺和皮尺,钢尺量距工具简单,经济实惠,其测距的精度可达到1400011000,精密测距的精度可以达到140000110000,适合于平坦地区的距离测量。 421 丈量工具 钢尺量距的主要工具有钢尺、测钎、温度计、弹簧秤、小花杆。 钢尺也称钢卷尺,是由薄钢制成的带状尺,可卷放在圆盘型的尺壳内或卷放在金属尺架上,如图41所示。尺的宽度约1015mm,厚度约04mm,长度有20m、30m、50m等几种。钢尺的分划也有好几种,有的以厘米为基本分划,适用于般量距;有的也以厘米为基本分划,但尺端第一分米内有毫米分划;也有的全部以毫米为基本分划。后两种适用于较精密的距离丈量。钢尺的分米和米的分划线上都有数字注记。 根据零点位置的不同,钢尺可分为端点尺和刻划尺两种。端点尺是以尺的最外端作为尺的零点,如图42(a)所示,端点尺方便从墙根起量距。刻划尺是以尺前端的一刻划线作为尺的零点,如图42(b)所示,这种尺的丈量精度较高。 钢尺是丈量距离的主要工具之一,此外还需要测钎、标杆、弹簧秤、垂球、温度汁等其他辅助工具。测钎主要用于标定尺段和作为定线的标志。标杆主要用于直线定线和在倾斜尺段上进行水平丈量时标定尺段点位。弹簧秤用于对钢尺施加标准的拉力,因为对钢尺第53页施加的拉力不同,尺子会不一样长。量距时就必须用弹簧秤施加检定时的标准拉力,以保证尺长的稳定性。垂球在斜坡上量距时用来投点。温度计用于测定量距时的温度,以便对钢尺丈量的距离进行温度改正。 422 丈量方法 4221 直线定线 当被量距离大于钢尺全长或地面坡度比较大时,两点之间的距离就需要分若干尺段丈量,为使尺段点位不偏离测线的方向,在丈量之前必须进行直线定线。所渭直线定线就是在地面上两端点之间定出若干个点,这些点都必须在两端点连线所决定的垂直面内。根据精度要求不同,可分为目估定线和经纬仪定线,两种。88 1目估定线 用于一般精度的量距,定线的精度不高。如图43所示,设A、B两点相互通视,要在A、B两点的连线亡定出1、2点。先在A、月点上竖立花杆,甲站在A点标杆后约1m处,指挥乙左右移动花杆,直到甲在A点沿标杆的同一侧看到A、2、B三支标杆成一条直线为卜。然后将花杆竖直插卜,定出2点。同理可以定出直线上的1点。定线时一般要求点与点之间的距离稍小于一整尺长,地面起伏较大时则宜更短。目测定线的偏差一般小于10cm,若尺段长为30m时,由此引起的距离误差小于02mm,在图根控制测量中可以忽略不计。 2经纬仪定线 当定线的精度要求较高时,可用经纬仪来进行定线。如图44所示,A、B两点相互通视,将经纬仪安置在A点上,利用望远镜竖丝瞄准B点,制动照准部,望远镜上下转动,指挥在两点间某一点上的助手,左右移动测钎,直至测钎像为竖丝所平分。测钎尖即为所要定的点(图43中的1点),同理可定出其他的点。第5章 方 向 测 量 51 直 线 定 向 511 概述 在测量工作中常要确定两点的平面位置关系,要确定这种关系除了需要测量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以外,还需要知道这条直线的方向。确定一条直线与标准方向之间所夹的水平角的工作称为直线定向。 512 标准方向 我国通用的标准方向有真子午线方向、磁子午线方向和坐标纵轴方向,简称为真北方向、磁北方向和轴北方向,即三北方向,如图5l所示。 1真于午线方向 通过地球表面某点的真子午线的切线方向称为该点的真子午线方向,即真北方向。它是通过天文测量或用陀螺经纬仪测定的。 2磁子午线方向 通过地球表面某点的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称为该点的磁子午线方向,即磁北方向。它是用罗盘仪测定的,磁针在地球磁场的作用下自由静止时所指的方向即为磁子午线方向。 3坐标纵轴方向 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其每一投影带中央子午线的投影为坐标纵轴方向,即轴北方向。若采用假定坐标系则坐标纵轴方向为标准方向。 513 直线定向的表示方法 1方位角 测量工作中,常用方位角来表示直线的方向。直线的方位角是从标准方向线的北端顺时针旋转至某直线所夹的水平角,一般用。表示,其角值范围是0360。 根据所选的标准方向不同,方位角又分为真方位角、磁方位角和坐标方位角三种。 (1)真方位角。从真子午线的北端帧时针旋转到某直线所成的水平角称为该直线的真方位角,用A真表示。 (2)磁方位角。从磁子午线的北端顺时针旋转到某直线所成的水平角称为该直线的磁方位角,用A磁表示。 (3)坐标方位角。从坐标纵轴的北端顺时针旋转到某直线所成的水平角称为该直线的第65页坐标方位角,一般用。表示。 在工程测量工作中一般常采用坐标方位角来表示直线的方向。 2象限角 在测量工作中,有时也用象限角表示直线的方向,象限角是从标准方向线的南端或北端旋转至直线所成的锐角,一般用R表示,其角值范围是旷090。由于可以从标准方向线的南端开始旋转,也可以从标准方向线的北端开始旋转,象限角是有方向性的。表示象限角时不但要表示角度的大小,而且还要注明该直线在第几象限。象限角分别用北东(第象限)、南东(第象限)、南西(第象限)和北西(第象限)表示,如图52所示。 坐标方位角与象限角之间的关系见表 514 三种方位角之间的关系 1真方位角与磁方位角之间的关系 由于地磁的两极与地球的两极并不重合,故同一点的磁北方向与真北方向一般是不一致的,它们之间的夹角称为磁偏角,以表示。真方位角与磁方位角之间的关系如图53所示,其换算关系式如下: 当磁针北端偏向真北方向以东称为东偏,磁偏角为正;当磁针北端偏向真北方向以西称西偏,磁偏角为负。我国的磁偏角的变化范围大约在+610。 2真方位角与坐标方位角之间的关系 赤道上各点的真子午线方向是相互平行的,地面卜其他各点的真子午线都收敛于地球两极,是不平行的。地面上各点的真子午线北方向与坐标纵线北方向之间的夹角,称为子午线收敛角,一般用r表示。真方位角与坐标方位角的关系如图54所示,其换算关系才如下 在中央子午线以东地区,各点的坐标纵线北方向偏在真子午线的东边,r为正值;在中央子午线以西地区,r为负值。 3坐标方位角与磁方位角之间的关系 已知某点的子午线收敛角r和磁偏角,则坐标方位角与磁方位角之间的关系为:第6章 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 61 测量误差概述 611 测量误差的概念 测量实践表明,在测量工作中,无论测量仪器设备多么精密,无论观测者多么仔细认真,也无论观测环境多么良好,在测量结果中总是有误差存在。例如,对某一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进行观测,其三个角值之和不等于180,又如,观测某一闭合水准路线,各测站的高差之和也不等于零。这种差异表现为测量结果与观测量客观存在的真值之间的差值。这种差值称为真误差。一般用表示真误差,用X表示真值,用Li表示观测值。 612 测量误差的来源 引起测量误差的因素有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测量仪器误差 测量工作总是需要使用一定的仪器、工具设备,由于仪器设备本身的精密度,所以观测必然受到其影响,再者仪器设备在使用前虽经过了校正,但残余误差仍然存在,测量结果中就不可避免地包含这种误差。 2观测者误差 测量工作离不开人的参与,由于观测者的感觉器官的鉴别能力有限,所以无论怎样仔细地工作,在仪器的安置、照准、读数等方面都会产生误差。 3外界条件的影响 观测时所处的外界条件,如温度、湿度、风力、气压等因素的影响,必然使观测结果产生误差。 测量仪器、观测者和外界条件这三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称为观测条件。观测条件与观测结果的精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较好的观测条件下进行观测所得的观测结果的精度就要高一些,反之,观测结果的精度就要低一些。 613 测量误差的分类 根据测量误差对观测结果的影响性质不同,测量误差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两类。 1系统误差 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一系列观测,如果误差出现的符号及大小均相同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仪器制造或校正不完善、观测人员操作习惯和测量时外界条件等引起的。如量距中用名义长度为30m而经检定后实际长度为30001m的钢尺,每量一尺段就有0001m的误差,丈量误差与距离成正比。可见系统误差具有累积性。又如第72页某些观测者在照准目标时,总习惯于把望远镜十字丝对准于日标的某一侧,也会使观测结果带有系统误差。 在实际测量工作时,系统误差可以采取适当的观测方法或加改正数宋消除或减小其影响。例如,在水准测量中采用前后视距相等来消除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平行而产生的误差,在水平角观测中采用盘左、盘右观测来消除视准轴误差等。因此,只要找到系统误差的规律之后,就可以采取一定的观测方法、观测手段,设法减小以至消除系统误差的影响。 2偶然误差 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一系列观测,如果误差的符号和大小都具有不确定性,但就大量观测误差总体而言,又服从于一定的统汁规律性,这种误差称为偶然误差,也叫随机误差。如读数的估渎误差、望远镜的照准误差、经纬仪的对中误差等。偶然误差产生的原因是由观测者、仪器和外界条件等多方面引起的。对偶然误差,通常采用增加观测次数来减少其误差,提高观测成果的质量。 在观测过程中,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是同时产生的,当系统误差采取了适当的方法加以消除或减小以后,决定观测精度的主要因素就是偶然误差了,偶然误差影响了观测结果的精确性,所以在测量误差理论中研究对象主要是偶然误差。 62 偶然误差的特性和算术平均值原理 在测量工作的内业计算中,必须要对测量误差进行研究分析,寻找测量误差发生的规律,正确地处理观测结果,求出最可靠值,并评定测量结果的精度,为选择合理的测量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621 偶然误差的特性 偶然误差从表面上看似乎没有规律性,即从单个或少数几个误差的大小和符号的出现上呈偶然性,但从整体上对偶然误差加以归纳统计,则显示出一种统计规律,而且观测次数越多,这种规律性表现得越明显。 现以一测量实例进行统计分析。 在相同观测条件下独立地观测了9S个三角形的全部内角,由于观测值中带有误差,各三角形的内角之和就不等于180。 现将98个真误差进行统计分析:取1为区间,将98个真误差按其大小和正负号排列。以表格的形式统计出其在各区间的分布情况。见表61。 从表61中可以看出,该组误差的分布表现出如下规律:小误差比大误差出现的频率多;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频率几乎相同;误差都在一个小范围内,最大误差不超过5。 统计大量的实验结果,总结出偶然误差具有如下四条特性: (1)有限性:在定观测条件下,偶然误差的绝对值不超过一定的限度。 (2)显小性:绝对值小的误差比绝对值大的误差出现的机会多。第7章 平面控制测量 71 概 述 为了限制误差的累积和传播,保证测图和施工的精度及速度,测量工作必须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即先进行整个测区的控制测量,再进行碎部测量。控制测量的实质就是测量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测定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工作,称为平面控制测量;测定控制点的高程工作,称为高程控制测量。 711 国家平面控制网 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的控制网,称为国家控制网。它是全国各种比例尺测图的基本控制,并为确定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提供研究资料。国家控制网是用精密测量仪器和方法依照施测精度按一等、二等、三等、四等四个等级建立的,它的低级点受高级点逐级控制。 建立国家平面控制网的常规方法有三角测量和精密导线测量。 1三角控制网 三角测量是在地面上选择一系列具有控制作用的控制点,组成互相连接的三角形且扩展成网状,称为三角网,如图71所示。三角形连接成条状的称为三角锁,如图72所示。在控制点上,用精密仪器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测定出来,并测定其中一条边长,然后根据三角公式解算出各点的坐标。用三角测量方法确定的平面控制点,称为三角点。 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的三角网,称为国家平面控制网。按控制次序和施测精度分为四个等级,即一等、二等、二等、四等。布设原则是从高级到低级,逐级加密布网。一等三角网,沿经纬线方向布设,一般称为一等三角锁,是国家平面控制网的骨干;二等三角网,布设在一等三角锁环内,是国家平面控制网的全面基础;三等、四等三角网是二等三角网的进一步加密,以满足测图和施工的需要,如图73所示。 2导线控制网 导线测量是在地面上选扦一系列控制点,将相邻点连成直线而构成折线形,称为导线网,如图74所示。在控制点上,用精密仪器依次测定所有折线的边长和转折角,根据第85页解析几何的知识解算各点的坐标。用导线测量方法确定的平面控制点,称为导线点。 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三角网时,当某些局部地区采用三角测量有困难的情况下,亦可采用同等级的导线测量宋代替。 导线测量也分为四个等级,即一等、二等、三等、四等。其中一等、二等导线,又称为精密导线测量。 712 图根平面控制网 为满足小区域测图和施工需要而建立的平面控制网,称为小区域平面控制网。小区域平面控制网亦应由高级到低级分级建立。测区范围内建立最高一级的控制网,称为首级控制网;最低一级的即直接为测图而建立的控制网,称为图根控制网。首级控制与图根控制的关系见表71。 直接用于测图的控制点,称为图根控制点。图根点的密度取决于地形条件和测图比 713 控制测量常用方法 平面控制测量常用的方法,一般有三角测量、导线测量、交会法定点测量,另外随着GPS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的推广,利用GPS技术进行控制测量已得到广泛应用。 72 导 线 测 量 721 导线测量概述 导线测量是建立小区域平面控制网的一种常用方法,它适用于地物分布较复杂的建筑区和平坦但通视条件较差的隐蔽区。若用经纬仪测量导线转折角,用钢尺丈量导线边长,称为经纬仪导线。若用测距仪或全站仪测量导线边长,则称为电磁波测距导线。根据测区的不同情况和要求,导线的布设形式有下列四种。第8章 高程控制测量 81 高程控制测量概述 测量地面点的高程也要遵循“由整体到局部”的原则,即先建立高程控制网,再根据高程控制网确定地面点的高程。 高程控制测量的任务,就是在测区布设一批高程控制点,即水准点,用精确的方法测定它们的高程,构成高程控制网。 811 国家高程控制测量 国家高程控制网是用精密水准测量方法建立的,所以又称国家水准网。国家水准网的布设也是采用从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分级布设逐级控制的原则。国家水准网分为一等、二等、三等、四等,4个等级。一等水准网是沿平缓的交通路线布设成周长约1500km的环形路线。一等水准网是精度最高的高程控制网,它是国家高程控制的骨干,同时也是地学科研工作的主要依据。二等水准网是布设在一等水准环线内,形成周长为500750km的环线。它是国家高程控制网的全面基础。三、四等级水准网是直接为地形测图或工程建设提供高程控制点。三等水准一般布置成附合在高级点间的附合水准路线,长度不超过200km。四等水准均为附合在高级点间的附合水准路线,长度不超过80km。 812 图根高程控制测量 测量图根平面控制点高程的工作,称图根高程测量。它是在国家高程控制网或地区首级高程控制网的基础上,采用图根水准测量或图根三角高程测量来进行的。 图根水准测量多采用一般水准测量方法。水准路线沿图根点布设,并起闭于高级水准点上,形成附合水准路线或闭合水准路线。测量时所有图根点应作为水准路线上的转点,以保证图根点高程得到检核。 82 三、四等水准测量 821 三、四等水准测量及图根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 二、四等水准测量是建立测区首级高程控制最常用的方法,观测方法基本相同,在一些技术要求上不完全一样。通常用DS3型水准仪和双面水准尺进行,各项技术要求见表81。 822 四等水准测量的外业工作 8221 四等水准测量的测站观测和记录 (1)在两测点中间安置仪器,使前后视距大致相等,其差以不超过3m为准。 (2)川圆水准器整平仪器,照准后视尺黑面,转动微倾螺旋使水准管气泡严格居中,分别读取下、上、中二丝读数、。第106页 (3)照准后视尺红面,符合气泡居中后读中丝读数。 (4)照准前视尺黑面,符合气泡居中后分别读下、上、中三丝读数、。 (5)照准前视尺红面,符合气泡居中后读中丝读数。 上述、表示观测与记录次序,一定要边观测边记录,按顺序计人表82的相应栏中。 这样的观测顺序被称为“后一后一前一前”,即“黑一红一黑一红”步骤。若在土质松软地区施测,则需要采用三等水准测量的“后 前一前一后”,即“黑一黑 红一红”观测步骤。 8222 四等水准测量的测站计算和校核 四等水准测量的每一站都必须计算和校核,其成果符合限差要求后方町迁站。计算、校核的步骤和内容见表82。 1视距计算与校核 后视距离:一。 前视距离:一。 前、后视距在表内均以nl为单位,即(下丝上丝)X100。视距长应不大于100m。 前后视距差:一,其值不得超过3m。 前后视距累积差:木站的+上站的,其值不得超过10m。 2高差的计算和校核 同一水准尺红、黑面读数差为:K;十K; K为水准尺红、黑面常数差,一对水准尺的常数差K分别为4687和4787。对于四等水准测量,红、黑而读数差不得超过3mm。 黑面凑数和红面汝数所得的高差分别为:一;一; 黑面和红面所得高差之差可按下式计算,并可用来检查:土100; 式中土100为两水准尺常数K之差。对于四等水准测量,黑、红面高差之差不得超过5mm。第9章 碎 部 测 量 91 概 述 地形测量在完成地形控制测量后,就要进行碎部测量。地形控制测量主要是测定控制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为碎部测量提供测站点。碎部测量则是以控制点为基础,按一定的要求和规则,利用平板仪、经纬仪、全站仪或水准仪等仪器在某一测站点上将地面上各种地物、地貌测绘到图纸上。 为了在测站点上测绘地物、地貌,首先必须确定这些地物、地貌的特征点(又称碎部点),如房角、道路交叉口、山顶、鞍部、山谷等在图上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在测定足够数量碎部点的基础上,然后根据这些碎部点对照实地情况,以相应的符号在图上描绘各种地物、地貌。因此,碎部测量的工作主要包括两个过程:一个是测定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一个是在图上描绘地物、地貌。这两个过程在碎部测量中是互相配合的,一面测定碎部点,一面随即描绘地物符号、地性线符号、地貌符号,这样可以避免错误和遗漏。 本章介绍地形图的基本知识、碎部点的测定方法、白纸测图及数字化测图的方法。通过本章的学习,读者需要掌握白纸测图的方法,以达到实现手工测图的目的,为学习数字化测图奠定基础。 911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9111 平面图和地形图 将地面上的地物和地貌按水平投影的方法(沿铅垂线方向投影到水平面上),并按一定的比例尺缩绘到图纸上。这种图称为地形图。如只有地物,不表示地面起伏的图称为平面图。 9112 地形图比例尺 图上长度与实地长度之比,称为地形图的比例尺。例如,实地测出的水平距离为500m,画到图上的长度为lm,那么这张图的比例尺为1:500,也称1500的图。 1比例尺的种类 (1)数字比例尺。数字比例尺一般用分子为l的分数形式表示。设图上某一直线的长度为d,地面上相应线的水平长度为D,则图的比例尺为:或写成l:M,其中M为比例尺分母。分数值越大(分母M越小),比例尺越大。为了满足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测绘和编制了各种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通常称1:1000000、1:500000、1:200000为小比例尺地形图;1:100000、1:50000和1:25000为中比例尺地形图;1:loooo、1:5000、1:2000、1:lOOO和1:500为大比例尺地形图。建筑类各专业通常使用大比例尺地形图。按照地形图图式规定,比例尺书写在图幅下方正中处。 (2)图示比例尺。为了用图方便,以及减弱由于图纸伸缩而引起的误差,在绘制地形第112页图时,常在图上绘制图示比例尺。如图91所示,图示比例尺由两条平行线构成,并把它们分成若干个2cm长的基本单位,最左端的一个基本单位分成10等分,所注记的数字表示以米为单位的实地水平距离值。图91(a)为1:5000的图示比例尺,基本单位2cm代表实地水平距离lOOm,基本单位的110即2mm代表实地水平距离l0m;图91(b)为l:2500的图示比例尺,基本单位2em代表实地水平距离50m,基本单位的110即2mm代表实地水平距离5m。图示比例尺除直观、方便外,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比例尺随图纸一起产生伸缩变形,因此,用它量取图上的自线长度,可以消除图纸伸缩的影响。使用时,用分规的两脚尖对准欲量距离的两点,然后将分规移至图示比例尺上,使一个脚尖对准“0”分划右侧的整分划线上,而使另一脚尖落在“0”分划左端的小分划段中,则所量的距离就是两个脚尖读数的总和,不足一小分划的零数可用目估。 2比例尺精度 人们用肉眼能分辨图上的最小距离,通常为01mm,因此一般在图上量度或者测图描绘时,就只能达到图卜01mm的正确性。所以,地形图上01mm所代表的实地水平距离称为比例尺精度,一般用c表示,即 比例尺精度的概念,对测绘和用图有重要意义。例如,在测1;2000图时,实地只需取到02m,因为量的再精细在图上也表示不出来。又如在设计用图时,要求在图上能反映地面上005m的精度,则所选图的比例尺不能小于1:500。图的比例尺越大,图上的地物地貌越详细,精度也越高,但测绘工作量将成倍增加,所以应根据规划、设计、施工的实际需要选择测图的比例尺。 9113 地物的表示方法 地物投影缩绘到图上,按具特性和大小分别用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线性符号及地物注记表示。 (1)比例符号。把地面上轮廓尺寸较大的地物,依形状和大小按测图比例尺缩绘到图上,称为比例符号,如房屋、湖泊、森林等。 (2)非比例符号。当地物轮廓尺寸太小,无法用比例符号表示,但这些地物又很重第10章 地形图的应用 测绘地形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使用地形图。地形图是工程设计和施工、组织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料。正确地应用地形图,是每个工程建设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 101 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 1011 确定点的平面直角坐标 如图101所示,欲确定图上A点的坐标,首先根据图廓坐标注记和A点的图上位第134页 1013 确定直线的坐标方位角 如图101所示,欲求图上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有下列两种方法。 1图解法 当精度要求不高时,可用图解法用量角器在图上直接量取坐标方位角。如图101所示,可先通过A、i两点分别作坐标方格网纵线的平行线,然后用量角器的中心分别对中A、月两点量测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aAB和BA的坐标方位角aBA,取正、反方位角的平均值作为该直线的坐标方位角,按下式计算。 1014 确定某点的高程 地形图上任一点的高程,可以根据等高线及高程标记来确定。如图102所示,若某点A正好在等高线上,则其高程与所在的等高线高程相同,即HA1020m。如果所求点不在等高线上,如图中的B点,而位于106m和108m两条等高线之间,则可过B点作一条大致垂直于相邻等高线的线段mn,量取mn的长度,再量取m月的长度,若分别为90mm和28mm,已知等高距h2m,则月点的高程H。可按比例内插求得。 在图上求某点的高程时,通常可以根据相邻两等高线的高程日估确定。例如,图102中mB约为mn的310,故B点高程可估计为1066m。第11章 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111 施工测量概述 1111 施工测量的目的与内容 施工测量(测设或放样)的日的是将图纸上设计的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形状和高程标定在施工现场的地面上,并在施工过程中指导施工,使工程严格按照设计的要求进行建设。 测图工作是利用控制点测定地面卜地形特征点,按一定比例尺缩绘到图纸上,而施工测量则与此相反,是根据建筑物的设计尺十,找出建筑物各部分特征点与控制点之间的几何关系,计算出距离、角度、高程(或高差)等放样数据,然后利用控制点,在实地上定出建筑物的特征点、线,作为施工的依据。施工测量与地形图测绘都是研究和确定地面上点位的相互关系。测图是地面上先有一些点,然后测出它们之间的关系,而放样是先从设计图纸上算得点位之间的距离、方向和高差,再通过测量工作把点位测设到地面上。因此距离测量、角度测量、高程测量同样是施工测量的基本内容。 1112 施工测量的特点 施工测量与地形图测绘比较,除测量过程相反、工作程序不同以外,还有如下两大特点。 1施工测量的精度要求较测图高 测图的精度取决于测图比例尺大小,而施工测量的精度则与建筑物的大小、结构形式、建筑材料以及放样点的位置有关。例如,高层建筑测设的精度要求高于低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工程测设精度高于砖混结构工程;钢架结构的测设精度要求更高。再如,建筑物本身的细部点测没精度比建筑物主轴线点的测设精度要求高。这是因为建筑物主轴线测设误差只影响到建筑物的微小偏移,而建筑物各部分之间的位置和尺寸,设计上有严格要求,破坏了相对位置和尺寸就会造成工程事故。 2施工测量与施工密不可分 施工测量是设计与施工之间的桥梁,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十,是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放样的结果是实地上的标桩,它们是施工的依据,标桩定在哪里,庞大的施工队伍就在哪里进行挖土、浇捣混凝土、吊装构件等一系列工作,如果放样出错并没有及时发现纠正,将会造成极大的损失。当工地上有好几个工作面同时开工时,正确的放样是保证它们衔接成整体的重要条件。施工测量的进度与精度直接影响着施工的进度和施工质量。这就要求施工测量人员在放样前应熟悉建筑物总体布置和各个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图,并要枪查和校核设计图上轴线间的距离和各部位高程注记。在施工过程中对主要部位的测设一定要进行校核,检查无误后方可施工。多数工程建成后,为便于管理、维修以及续扩建,还必须编绘竣工总平面图。有些高大和特殊建筑物,例如,高层楼房、水库大坝等,在施工期第151页间和建成以后还要进行变形观测,以便控制施工进度,积累资料,掌握规律,为工程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维护和使用提供保障。 1113 施工测量的原则 由于施工测量的要求精度较高,施工现场各种建筑物的分布面广,且往往同时开工兴建。所以,为了保证各建筑物测设的平面位置和高程都有相同的精度并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测量和测绘地形图一样,也必须遵循“由整体到局部、先高级后低级、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组织实施。对于大中型工程的施工测量,要先在施丁区域内布设施工控制网,而且要求布设成两级,即首级控制网和加密控制网。首级控制点相对固定,布设在施工场地周围不受施工干扰,地质条件良好的地方。加密控制点直接用于测设建筑物的轴线和细部点。不论是平面控制还是高程控制,在测设细部点时要求一站到位,减少误差的累计。 1114 施工测量的精度要求 施工测量的精度随建筑材料、施工方法等闲素而改变。按精度要求的高低排列为: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毛石混凝土结构、土石方工程。按施工方法分,预制件装配式的方法较现场浇灌的精度要求高一些,钢结构州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比用电焊连接的精度要高。 现在多数建筑工程是以水泥为主要建筑材料。混凝土柱、梁、墙的施工总误差允许约为1030mm。高层建筑物轴线的倾斜度要求为1200011000。钢结构施工的总误差随施工上方法不同,允许误差在18mm。上石方的施工误差允许达l0cm。 测量仪器与方法已发展的相当成熟,一般来说它能提供相当高的精度为建筑施工服务。但测量工作的时间和成本会随精度要求提高而增加。在多数工地上,测量工作的成本很低,所以恰当地规定精度要求的目的不是为广降低测量工作的成本,而足为了提高工作速度。 关于具体工程的具体精度要求,如施工规范中有规定,则参照执行,如果没有规定则由设计、测量、施工以及构件制作几方人员合作共同协商决定误差分配。 必须指出,各工种虽有分工,但都是为了保证工程最终质量而工作的,因此,必须注意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在保证工程的几何尺寸及位置的精度方面,测量人员能够发挥较大的作用。测量人员应该尽量为施工人员创造顺利的施工条件,并及时提供验收测量的数据,使施工人员及时了解施工误差的大小及其位置,从而有助于他们改进施工方法提高施工质量。随着其他工种误差的减少,测量工作的允许误差可以适当放宽,或者使整个工程的质量提高些。原则上只要各方面误差的合影响不超限就行厂。 112 施工测量基本工作 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有三项:已知水平距离的放样、已知水平角的放样和已知高程的放样。下面分别介绍这三项基本工作的方法。 1121 已知水平距离的测设 1一般方法 当放样要求精度不高时,放样可以从已知点开始,沿给定的方向量出设计给定的水平第12章 施工场地的控制测量 121 概 述 为工程建设和工程放样而布设的测量控制网,称为施工控制网。施工控制网不仅是施工放样的依据,也是工程竣工测量的依据,同时还是建筑物沉降观测以及将来建筑物改建、扩建的依据。 在工程勘测设计阶段,为测绘地形图而建立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网,在精度方面主要考虑满足测图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话营销工作汇报
- 科技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的英文演讲
- 《记念刘和珍君》课件
- 《西游记》阅读课件
- 《被澡盆卡住的熊》课件
- 糖尿病全营养护理
- 事故后全员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事后安全培训课件
- 牙膏成分化学品解读
- 腹腔镜甲状腺手术护理
- 建设用地报批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压力容器制造(A2、D级)许可鉴定评审细则
- 2023年诗词诵读技能比赛考试题库(500题版)
- 完整word版《大中国》歌词-
- HY/T 062-2002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
- GB/T 3452.3-2005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沟槽尺寸
- 排水管道安装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 医学基础知识试题及参考答案
- 民航安全安全检查员
- 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分析和处理案例
- 隧道防排水检查井技术交底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