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转 掌灸手册第一节、产品卖点1、筋络速通(掌灸剂)与其他产品的差异化卖点在哪里?四个卖点:(1)掌灸疗法(2)30秒止痛(3)标本兼治(4)藏医古方(解放军野战部队军用药剂转为民用)第二节、掌灸疗法2、掌灸疗法的创始人是谁?强巴•;南杰札桑:1395年-1475年,西藏日喀则昂仁地方人,帕竹王朝(约明朝洪武年)名医,藏医北方学派创始人。15世纪以后,藏医开始形成南北两个学派;藏医北方学派以强巴•;南杰扎桑为代表,主要总结了北方高原地区多风湿的临床经验,代表性著作有药学宝箱、甘露源流、所需可得、验方集成等。该派的学术特点是:擅长使用温热药物,方剂药味较多,精于掌灸、放血等操作技术和风湿性疾病的治疗。3、掌灸疗法是怎样创立的?掌灸疗法起源于十五世纪初,是藏传医学中独特的治疗方法。藏医北方学派的创始人强巴•;南杰扎桑精通人体解剖、脏腑结构和针灸、放血、穿刺穴位等医疗技术,很擅长使用温热药物;为此他创立了一套人体局部给药,配合针灸热敷,手掌发功,祛除体内风、寒、湿、热、痛、毒等病症的治疗方法,并逐渐演变成掌灸疗法。4、什么是掌灸疗法?掌灸疗法是利用手掌代替灸具,以藏医气血学和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利用手掌的特定温度,将手掌压在人体穴位及病变部位,通过穴位给药透皮吸收,发挥药物功效、热疗和穴位刺激的三重功效,达到内病外治,祛风散寒、通络止痛,治疗各种痛疼有奇异效果。5、掌灸疗法的特点是什么?透皮吸收,打通经脉,内病外治,驱风除湿、消肿止痛。6、为什么掌灸疗法可以标本兼治?在藏医气血学和中医经络学的指导下,根据某一经络病变,在其传感部位取穴,并利用经络的传导功能来打通经脉,扶正气血,祛除体内风、寒、湿、热、毒等病症,舒筋活络、活血化瘀、驱风除湿,消肿止痛,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第三节、产品知识7、筋络速通(掌灸剂)的主要成份及功能?主要成份:龙脑、川乌、草乌、薄荷、红花,风仙衣、追风透骨草等十几种中草药。功能: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祛风除湿、消肿止痛。8、产品的工艺及机理?筋络速通(掌灸剂)采用高压、低温、超临界萃取生物技术生产。筋络速通(掌灸剂)能集中优势药效,直达风湿痹寒等发病源,快速驱除体内的风、寒、湿、邪和链球菌,将风湿痹毒摧毁,并在疼痛部位形成强大的药膜保护,阻止外邪侵入,防止痹寒形成。具有驱风除湿、舒筋活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强大功效。从而消除肢体僵硬、酸痛、麻木、四肢屈伸不利等运动障碍,达到有效治疗风湿、类风湿关节炎、颈椎病、腰椎肩盘突出,腰肌劳损、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痛、痛风及跌打损伤等疾病的目的。9、产品的四大特点?快:离子态药物超强渗透,快速突破表皮细胞组织屏障,渗入病灶深层,直达病变组织,起效只须20至30秒,从而达到立刻减轻疼痛症状,标本兼治的效果。准:直接给药,高浓度药物直达病灶,打通经脉,方便快捷,高效集中。浓:疗效物质含量高,药物浓度高出传统药物的10倍以上。强:TSD离子态活性因子修复受损部位,驱除痹寒,不留后患。10、适用于哪些适应症引起的疼痛?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痛肩周炎痛骨质增生痛颈椎病痛腰椎间盘突出痛,坐骨神经痛痛风牙痛神经性头痛跌打扭伤引起的皮下淤血和肿痛肌肉劳损引起的腰背腿酸痛落枕引起的脖颈酸痛11、适用人群有哪些?中老年人运动员驾驶员体力劳动者教师科技人员长期写作和操作电脑的办公室白领12、使用方法及说明(1)使用方法:第一步:根据病情选择好疼痛部位或穴位(具体穴位请参照包装盒内的穴位示意图);第二步:洗净手掌、撮热,在手掌心倒入适量(0.5毫升)药剂,快速把手掌压在痛点和穴位上,直到疼痛部位感觉灼热难忍时,再放开手掌即可;(2)使用说明:A、用量:根据病情轻重、病灶深浅决定用药量多少,皮肤较厚的部位稍多,皮肤较薄的部位稍少。B、疗程:轻度疼痛者5天1疗程,每天3次(早、中、晚);中度疼痛者第一个疗程后2日,继续第二个疗程;重度疼痛者连续使用到病痛消除。C、本品为纯中药制剂,无任何毒副作用,掌灸处有灼热感属于正常现象,不会灼伤皮肤。D、用后本品后将瓶密封保存。13、注意事项有那些?(1)本品为外用药品,严禁口服。(2)掌灸时要洗净疼痛部位,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后开始使用。(3)皮肤过敏、破损、溃疡的部位,不适宜使用。(4)眼睛、心脏部位不适宜使用。(5)孕妇、婴儿及血友病、白血病、恶性贫血者等血液系统病人禁止使用。第五节、疼痛医学科普资料14、世界镇痛日国际疼痛研究学会(IASP)确定2004年10月11日为第一个世界镇痛日(Global day against pain),并提出免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权利!的宣传主题。15、疼痛调查某权威调查公司对6000名市民进行了关于疼痛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5%的市民有疼痛经历;42%的人患有颈、肩、腰、腿痛;78%以上的人认为疼痛影响生活质量;90%的市民不知道吸烟会加重肌肉和关节疼痛;85%受访者没听说过医院有镇痛科;60%的人疼痛没有得到有效控制。16、疼痛基本知识(1)疼痛的基本概念国际疼痛研究学会(IASP)1979年对疼痛的定义是: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随着现存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疼痛经常是主观的,每个人在生命的早期就通过损伤的经历学会了表达疼痛的词汇。(2)疼痛的分类按刺激性质分为机械性、温度性、化学性痛按炎症病因分为炎症性和非炎症性。按发病机理分为病理生理性和精神心理性疼痛。按病程分为急性、慢性痛。按疼痛感觉分为快痛(刺痛、锐痛)、慢痛(延缓痛、钝痛)、顽固性痛等。按情绪反应分为痛快的痛,不愉快的痛和痛苦的痛,悲痛。按疼痛强度分为轻度痛(微痛、隐痛、触痛)、中痛(刺痛、烧灼痛、胀痛)、重痛(疝痛、绞痛)、极度痛(剧痛)等。按时间模式非为一过性、间断性、周期性、持续性痛。按机体部位分为躯体性痛(表面痛)、内脏性痛(深部痛)。按神经部位氛围中枢神经、周围神经、植物神经。按疼痛的表现形式分为原位痛、牵涉痛、反射痛(3)疼痛的特点疼痛是由于机体内外较强刺激所产生的一种临床症状。疼痛是机体的主观感觉,包括有精神心理、情绪和经验、生理病理的各种因素。疼痛的生理反应包括疼痛感觉和疼痛反应。疼痛反应可以是局部的或全身性反应。每个人在不同的环境、机体状态、心理活动状态下而表现不同。疼痛的生物学意义在于通过痛觉和痛反应,使机体迅速作出适应性防御反应。具有保护作用。由于机体对疼痛的感受和反应个体差异较大,增加治疗上的复杂性。(4)疼痛的感受皮肤的感受器:包括触觉、压觉、冷觉、温觉小体和痛觉的游离神经末梢。痛觉感受器根据其性质分为:温度觉感受器、机械觉感受器、化学感受器。任何形式的刺激达到一定强度即可引起痛觉,近年来认为痛觉的特殊感受器基本是化学感受器,各种伤害性刺激产生了化学物质才引起疼痛。这些致痛物质有K+、H+、组织胺、5-羟色胺、缓激汰、乙酰胆碱、前列腺素等。伤害刺激引起组织细胞释放某些致痛物质、作用于游离神经末梢,产生痛觉传入冲动,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疼痛。(5)疼痛学说特异性学说:1840年Muller提出了特殊神经功能的概念,将人的感觉分为光、声、味、嗅、触5类。1895年VonFrey将皮肤感觉分为触冷热痛、各感觉器官各有生理特性,对某种特定的刺激最为敏感,通过各种不同的神经纤维和传导束到达各个中枢。组合学说:1894年GoldSheider认为刺激强度和中枢总和引起疼痛的两个决定性因素,1955年Weddll认为皮肤各种感受器无重大区别,刺激引起不同感觉是神经纤维在传导过程中,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同组合型形,上非特异性感受器受到超强刺激或病理状态下非伤害刺激反应总和。闸门学说:1965年Melzack和Wall认为刺激皮肤引起疼痛传入脊髓后角神经元(T细胞),同时触发脊髓后角胶质细胞对传入冲动有抑制作用,在T细胞前就受到控制和调节,其中元髓鞘细(C)纤维的冲动传到T细胞正反馈使闸门开放,冲动上传到中枢引起痛觉反应,有髓鞘粗(A)纤维的冲动通过胶质细胞产生负反馈到T细胞闸门关闭,1982年对该学说又作了修正,强调了心理因素及下行通路的作用。最近又提出了中枢性致敏学说(6)疼痛的传导根据Gasser(1929)对神经纤维的直径、传导速度、有无神经髓鞘及起感受分类,其A(粗纤维中的分纤维),直径为1-4,传导速度为15-40m/sec,有神经髓鞘和C(细纤维),直径0.2-0.5,传导速度0.2-1.5m/sec,无神经髓鞘有传导痛觉功能。疼痛的传导与其他感觉相同,从皮肤感受器开始经过三级神经元传达至大脑感觉疼痛。第一级神经元在脊髓后的脊髓神经节;第二级神经元在脊髓后(背)角;第三级神经元在视丘附近。疼痛的传导途径是极其复杂的,第一级神经元传导从感受器经脊髓神经节、脊髓后根进入脊髓后角第二级神经元,其传播途径从后角经前配合交叉到对侧,经前外侧索上行至脑;向前角或侧角行脊髓节段性传导刺激;向同侧至神经核传导。第三级神经元,经脊丘前外侧索向脑传导的途径为经旧脊丘索从丘脑髓板内核群,投射到大脑皮层刮宫耐烦区域,缺乏明显定位;经省脊丘束从丘脑腹侧基底核、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定位区(1区2区和运动区),可以分辨身体对侧局部的疼痛感觉;脊网束从丘脑髓板内侧核经非特异性投射系统投射到大脑广泛区域。对伤害性刺激引起疼痛的传导主要是脊丘束,新脊丘束投射到中枢有定位性特征的痛觉,旧脊丘束和脊投射到大脑皮层虽缺乏明显定位,但可以产生激醒反应和情绪反应(如恐惧).17、疼痛部位分类示意图:伤痛炎痛头颈部伤痛落枕,颈椎综合症.炎痛头痛,颜面疼痛,耳朵痛.腰背部伤痛腰脊劳损,腰间盘脱出.炎痛背痛肩部伤痛肩袖损伤,肩手综合征.炎痛肩膀痛肘部伤痛网球肘,肱骨小头软骨损伤.炎痛掌指部伤痛扳机指,手指关节挫伤.炎痛膝部伤痛创伤性滑膜炎,膝部滑囊炎.炎痛膝盖痛踝部伤痛足球踝,跖管综合征.炎痛脚踝疼痛胸肋腹部伤痛腹肌损伤,胸壁挫伤,岔气.炎痛侧肋骨痛,心(胸)口灼热痛.臀胯部伤痛臀肌挫伤,臀上皮神经炎.炎痛臀部痛肱部伤痛肱肌炎,三角肌劳损.炎痛头痛,颜面疼痛,耳朵痛.腕部伤痛创伤性滑膜炎,腕部劳损.炎痛腕关节痛股部伤痛股四头肌损伤,髋关节扭伤.炎痛胫腓部伤痛网球腿,小腿三头肌拉伤.炎痛小腿痛足跖部伤痛跖痛病,行军足.炎痛脚痛,脚跟痛18、疼痛医学科普文章第一篇、疼痛是怎样产生的?据国际研究疼痛联合会的创始人、著名的疼痛学研究先驱、美国麻醉专家约翰.博尼卡博士的估计,近三分之一的美国人患有持续和周期性的疼痛症。为此,美国在这方面花费的时间和费用,远远超过了癌症和心脏病。疼痛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长时间来人们对此一直感到迷惑不解。后来,科学家经过反复试验和摸索,提出了一些理论,才使人们对此有了初步的认识。以约翰.博尼卡为首的科学家,是根据人体神经系统的化学原理来阐明疼痛产生的过程的:人体某一部位受伤以后,会立刻释放出一些化学物质,同时产生疼痛信号。释放出来的化学物质主要是:用来传递疼痛信号的P物质、前列腺素和迟延奇诺素。迟延奇诺素是由胰蛋白作用于血浆球蛋白释放出来的一种物质,含有9种氨基酸链,在已知的疼痛物质中作用最为强烈。P物质、前列腺素和迟延奇诺素,会刺激神经末梢,使疼痛信号从受伤部位传向大脑。前列腺素还能加速受伤部位的血液循环,使抗感染的白血球大量聚集在患处,从而引起局部红肿发炎。博尼卡认为,含有阿司匹林的药物和扑热息痛等止痛药之所以能减轻疼痛,是由于它们能抑制人体前列腺素的产生的缘故。在临床上,他常用这些止痛药治疗疼痛症。然而,博尼卡的理论却无法解释一些令人费解的疼痛现象。美国马萨诸塞州总医院神经病学疼痛医疗系主任查尔斯•;波莱蒂博士回忆起年轻时的一件事:一个冬夜里,他和热恋中的女友相约在户外。他们坐在石椅上,谈得十分投机,忘却了时间和寒冷。最后,他们站起身来准备回家去,这才感到臀部有难以名状的疼痛。波莱蒂说:当时我几乎要冻僵了。我们一定是在那里坐了很长时间,而我却什么也没有感觉到。我的神经系统有某种物质在抑制着那种疼痛。在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事例比比皆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医学教授亨利•;贝歇尔曾经作过抽样统计。结果发现,从战场上下来的伤员有三分之二在受伤时并不感到疼痛,甚至在伤后的几小时内都不产生痛的感觉。在野战医院,不上*,他们照样能接受手术治疗。而送到救护站的平民百姓却总是呻吟不止、叫喊不停,尤其是女性,只有五分之一的人不呻吟不喊叫。1965年,两位从事疼痛研究的专家:伦敦大学的帕特里克.沃尔和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罗纳德•;梅尔扎克。共同提出了闸门控制理论。这种理论认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神经系统只能处理一定数量的感觉信号。当感觉信号超过一定的限度时,脊髓中的某些细胞就会自动抑制这些信号,好象闸门一样,要把它们拒之于门外。这时,疼痛信号不容易越过闸门,因而疼痛的感觉就会减轻。闸门控制理论使波莱蒂博士年轻时疼痛减轻之谜迎刃而解了。但是波莱蒂提到的神经系统中抑制疼痛的物质是什么呢?1975年,苏格兰阿伯丁大学的药物学家约翰•;休斯和汉斯•;科斯特利茨经过反复试验终于确定,这种物质叫内啡肽,是大脑和脊髓中产生的对疼痛有强烈抑制作用的物质。然而,试验并未就此终止。在苏格兰专门研究小组的配合下,加里福尼亚大学的激素专家西•;恩•;李,从人脑中分离出止痛效果比内啡肽强100倍的内啡素。紧接着,美国加里福尼亚理工学院的一些科学家又发现了一种作用比内啡素强50倍的脑化学物质力啡肽。当人的注意力全神贯注于某一事情上,会促使体内产生大量的力啡肽,这就等于切断了人体的疼痛报警,从而达到暂时止痛的效果。至此,应该说,科学家已初步揭开了人体疼痛的奥秘。但是,在疼痛产生的过程中,引起疼痛的物质和抑制疼痛的物质会不会相互影响?人类最终能否利用自身的抑制疼痛物质来控制疼痛症呢?这些仍是生理学上的未解之谜。第二篇、疼痛本身就是疾病,消除疼痛就是治本-韩济生院士为疼痛医学发展指明方向疼痛本身就是疾病据统计,大约30%的成年人患有慢性疼痛,我国至少有一亿以上的疼痛患者。每3个门诊病人中,就有2个是伴有各种疼痛病症或症状的病人,多数疼痛患者均经过不止一个专科的诊断或治疗。2002年7月完成的我国六城市慢性疼痛调查发现,仅在短短一个月内,六个城市中到医院就诊的慢性疼痛患者多达13.6万人。据中国科学院院,中华医学会疼痛学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韩济生教授介绍,疼痛已被列为继呼吸、脉搏、血压、体温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慢性顽固性疼痛包括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反射性交感神经萎缩症、癌症痛等;还有一些偏头痛、腰背痛、关节痛等,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也会由局部长期的普通疼痛,变成复杂的局部疼痛综合征或中枢性疼痛,变得非常剧烈,成为难治的痛症。疼痛医学(Pain clinic)是与神经内科学、麻醉学、放射介入治疗学、骨科学融合而成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疼痛医学与相邻学科治疗疼痛既相互配合,又有明确区别分工。比如,麻醉科以手术中止痛和治疗急性疼痛为主,西医骨科主要以手术治疗骨损伤,中医骨科则以手法治疗为主,神经科和肿瘤科主要以药物,康复理疗则以物理方法为主。消除疼痛就是治本疼痛医学的治疗手段已从单纯药物治疗,转向多学科治疗,其中影像学介入微创性神经治疗方法效果比较突出。其确切表述应为影像学和电生理引导介入微创神经外科即参照靶区电生理反应,在X线透视或CT引导下行选择性,毁损性神经阻滞或精确病灶治疗,阻断疼痛信号的传导或解除对神经的压迫。该技术使许多原来药物不能缓解的顽固性疼痛得到缓解或消除;过去需要在颅内进行有创治疗的卒中后疼痛、中枢性疼痛等,现在不做开颅手术疼痛就能解除。不仅是顽固性神经、癌性疼痛、幻肢痛等疼痛性疾病,还有一些无痛的其他学科疾病,如面肌或眼肌痉挛、麻痹、眩晕、耳鸣、过敏性鼻炎、视网膜血管闭塞症、顽固性呃逆、心绞痛、脑血管痉挛、血栓、梗塞、末梢血管疾患、月经失调等,也可以通过神经刺激或阻滞加以治疗。我国疼痛专科尚未正式列入医疗建制,医生不了解疼痛医学的现象也不少见,不少人还停留在疼痛只是一种症状的旧观念上,每遇到不明病因的疼痛,很少想到请疼痛科会诊。当然,由于我国多数治疗手段仍是镇痛药物加传统的按摩、牵引、热敷、针刺等,能直接针对慢性顽固性疼痛的病根进行治疗的还不多,神经痛的微创介入治疗还没有能广泛应用,致使疼痛医学的独到效果还没有充分显现出来。全国数万家医院中,真正按现代疼痛医学理论和技术装备的疼痛科,疼痛病房还不普遍。这就难怪有不少人误解治疗疼痛只是治标不治本,不解决问题。其实,慢性顽固性疼痛本身就是疾病,能解除他们的疼痛,当然就是治了本。相关链接:2002年8月,在国际疼痛学会(IASP)于美国加州圣迭戈召开的第十届世界疼痛大会上,与会专家达成了基本共识:慢性疼痛是一种疾病。目前在美国及欧洲的一些国家和日本,疼痛诊疗规定为医院的一项基本医疗服务内容,疼痛诊疗中心和疼痛科遍及各级医院,形成网络,有疼痛诊疗医生考试和管理制度,负责疼痛医生的注册,年检,考试和监督。IASP出版了疼痛诊疗中的必备条件,并不断完善。我国1989年成立了国际疼痛学会中国分会(CASP),1992年又成立了中华医学会疼痛学会,目前全国有20个省市成立了地方疼痛(学会)专业委员会,一批疼痛专科医院和诊所也在全国各地出现,医生约有九万人。健康报2004-3-31.(宋世琦)第三篇、持续疼痛会造成大脑萎缩北京科技报窦媛媛【2004-07-15 09:44:40】医学新观点:疼痛不仅会影响情绪,严重的还会造成大脑萎缩。长期持续性的疼痛会降低人的判断力,使人难以作出正确的选择。在生活中,即使是偶尔出现的疼痛,已经可以对人的心理状况产生相当程度的负面影响,而严重的持续性疼痛甚至会令人丧失活下去的勇气和意志。近期发表在国外医学杂志上的论文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疼痛不仅仅会影响情绪,严重的还能损伤大脑,造成大脑萎缩。国际知名的疼痛研究先驱,以色列希伯来大学的马歇尔•;戴沃尔认为,疼痛本是指出身体出了问题的一种警报和防御系统,但当出现持久的组织失调或神经损伤时,疼痛警报就会出现超负荷情况,变成一种疾病。慢性疼痛不仅会导致焦虑和抑郁症,还会引起神经系统的形态变化,导致大脑萎缩;这一损害的直接表现就是:长期的慢性疼痛会降低人的判断力。目前人们对疼痛本身及其解决办法的重视并不够。专家认为,相当比例的人被生命中不可承受之痛折磨,这不仅反映了我们在健康观念上的盲点,更可以折射出对生存质量的概念缺乏理解。脑萎缩是以病理改变命名的一种脑病,多指人体脑组织结构体积缩小,细胞数目减少并有轻度胶质增生及脑动脉不同程度退行性病变,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思维能力减退,注意力不能集中等等。中国疼痛网()的顾问专家杨教授向记者解释了慢性持续性疼痛对神经系统可能造成的危害:由于疼痛信号发端于损伤部位并很快波及整个神经系统,持续性的疼痛会造成显著的神经变化,使脊髓神经高度敏感,对微弱的刺激也产生夸张的反射,从而放大疼痛的感觉。而这种放大的疼痛最终会传到大脑并引起脑皮层的明显变化,可能引起脑损伤。国外专家通过核磁成像技术验证了这一论断,他们的实验证明,长期忍受持续性疼痛的人,平均脑萎缩程度要明显大于正常人。在肿瘤医院长期从事癌症疼痛研究的秦教授在采访中反复对记者强调一个概念:生存质量。他说,这个概念目前在中国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以癌症病人为例,很多人怕的不是疾病本身,而是疼痛;由于癌症造成的疼痛非常剧烈,许多患者甚至作出了极端的选择,例如自杀。由于个体情况不同,所以每个人对疼痛的耐受性不一样,但在医学工作者看来,疼痛是可以用一些手段缓解甚至消除的。对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视,将推动国内专家对于疼痛本身以及治疗方法的研究,各大医院越来越活跃的疼痛门诊就是一个突出的趋势。疼痛门诊的专家指出:剧烈疼痛对人体神经系统的损害程度可能远远大于止痛药带来的副作用。而美国专家的实验表明:长期持续性的疼痛会使人在生活中缺乏作出正确选择的能力.记者从北京各大医院疼痛门诊有关专家处得到的资料显示,有相当比例的人在慢性疼痛持续发作时会出现一系列神经性症状。专家表示,虽然疼痛门诊和与疼痛本身有关的研究在国内已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还远远不够,人们对于疼痛的理解依然存在一些误区。其中最普遍的观点是疼痛不是病,宁可忍着也不加以治疗,殊不知,剧烈疼痛对人体神经系统的损害程度可能远远大于止痛药带来的副作用。美国西北大学生理学家阿普卡里安博士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最终证明长期持续性的疼痛会使人在生活中缺乏作出正确选择的能力。他在报告中说,长期疼痛的人在生活中更倾向于随机选择,并且似乎缺乏总体的计划,他们作出不利判断的可能性要比健康人高出将近40个百分点。而且,疼痛的程度越大,他们作出错误选择的可能性也越大。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人类疼痛小组研究负责人指出,现在需要更多了解的是,疼痛对大脑的影响到底意味着什么?它们是否造成真正的神经细胞损失?看上去,强烈的感觉输入不会损伤大脑,因为大脑的自我修复能力很强;但是如果这种损伤真正发生,我们要考虑的是确定这种伤害是否可以逆转,以及如何对这些损伤加以补救。第四篇、病人需要学会喊痛专家认为,由于重复做同一工作而累积的伤害到了一定年龄表现出来的结果。所以,人稍微上了一点年纪,就会有许多疼痛缠身,而且挥之不去。其实,疼痛是你身体健康的报警信号。只有远离疼痛,才能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真正享受人生的黄金岁月。而当你忍受疼痛时,你应该及时向医生求助,但是你必须会喊痛。喊痛不容易疼痛有许多种,可按照部位、病名等划分。仅按照速度可分为两种。感觉尖锐的痛是由神经传送,秒速可高达30米。另一种疼痛也叫做隐痛,通常持续较久,传导速度则慢得多,大约每秒0.6米。身体各部位对疼痛的敏感程度也不一样,有学者得出的科学数据是:眼睛对疼痛的敏感度是脚底的1000倍,原因是眼睛特别需要避免受伤。每平方厘米的脚底可以承受200克的痛,但眼角膜只能承受0.2克。各种疼痛发生的时间也有很多差别。比如,深受慢性关节痛之苦的人在天气变凉或转为阴湿时,特别容易感觉疼痛。正如有人戏说:我的身体预报天气要比中央气象台准确得多。有些疼痛还不容易被察觉,如麻风、糖尿病、酒精中毒、神经病变等也可能使人对痛觉不敏感而造成严重的伤害。疼痛的原因数不胜数,中年女性的最大疼痛威胁是骨质疏松,但是也有的是因为多年的生活习惯被改变而产生的疼痛。习惯喝咖啡的人,早上没有喝咖啡或突然戒掉咖啡,有时也会引起阵阵头痛和疲劳。综上所述,要陈述清楚疼痛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门诊上常常看见有些病人在医生面前喊了半天的痛,医生却不得要领,更无从对症下药。教你喊痛权威专家建议,就医时你要先描述你疼痛的时间、位置、原因。你还有必要多用一些生动的字眼来形容你的痛,比如,就好像别针扎一样疼,或是像雷声一样由远到近,隐隐作痛。只有这样医生才能从你的述说中知道你疼痛的情况。在你的描述中,一定要包括以下的几点:部位:到底是哪里疼?指出特定部位,用手把疼痛的区域指出来或圈出来。例如:腹部疼。那么到底是上腹部还是下腹部,是左腹部还是右腹部?因为由输卵管和阑尾引起的疼痛是不一样的。范围:是某一点痛还是某一片痛?是皮肤痛还是骨头痛或者内脏痛?扩散的特性:告诉医生疼痛的途径。是不是从某部位开始,再扩散到其他部位?持续性:疼痛是一阵阵的,还是持续不断?影响因素:做什么事情时,会疼得更厉害?弯腰捡个东西就疼?转身、爬楼梯、走路、或是躺下的时候?甚至是吃某些东西时,疼痛是否加剧?气候:阴天或雨天、气温骤升或骤降时是否比较容易疼痛?试着留心一下。在什么地方容易发作:医生需要知道这点,因为家庭或工作环境中的某些物质,可能会诱发某些疼痛的发生。其他身体功能:疼痛是否阻碍你做某些事?比如你吃饭会受影响吗?你的行动是否会受到限制?月经正常吗?对睡眠的影响:有些疼痛会妨碍入睡,一旦睡着了,疼痛却又不再来困扰。如果你有这种情形,就要把它记下来。你的疼痛史:告诉医生你从什么时候开始疼痛,是由什么事情引起的。最好描述某次疼痛发作时的情况。也要告诉医生从开始到现在,疼痛的情形是否改变,程度的增减或者区域的扩散等。家族病史:查查看家族中是否有其他人有过疼痛或与疼痛有关的问题。减轻疼痛的小技巧神游一下想象自己坐在凉爽、微风轻拂的山间,坐在水边;或想象你走到晴朗的海边,沙子从脚趾间流过,想象当中的气味和声音。神游会让你平静下来,放松肌肉,甚至促进血液循环。发挥想象的神奇力量有时候,想象也可以帮你战胜疼痛。曾经有一位病人,将头痛想象成一个大火球。头痛发作时,他就想象这个火球被挡在玻璃墙后,然后慢慢在它的周围建造一幢冰屋。如此一来,头痛经常就慢慢消失。反复念诵,缓解情绪在压力和怒气上升时,头也会疼,那么怎样才能平静下来?首先找个安静不受干扰的地方。躺下来垫个枕头,让自己感到舒适。开始呼吸,同时随着每次呼气,在心中重复一个字句,有没有意义都可以。如此持续10-20分钟。经常练习,你就会知道如何轻松渡过难关。分散注意力疼痛本来就是要强迫你注意身体的问题。但是过度的关注,反而会加重疼痛。注视天花板,专心呼吸、欣赏美丽的图画,甚至看电视、散散步,都可以让你忘却身体的不舒服。一次放松一个部位:每天给自己一段安静的时间,让肌肉放松,心情缓和。按医生建议的方法1.坐着,双脚抬起,紧缩脚和小腿的肌肉,数到10然后放松。2.以同样的方式紧缩和放松身体其他部位肌肉,从小腿到大腿、手、上臂、胸部、肩膀然后颈部。这是进入冥想状态很好的方式。全身做过后,就会让自己完全放松。睡前抛开压力为了避免疼痛,每天晚上都要好好的睡一觉。但是忧虑、恐惧和压力可能让你翻来覆去彻夜难眠。睡前把烦恼抛开吧!睡前运用放松技巧,可以使人睡得更熟、更安稳。如果放松技巧不行,不妨把脑中盘算的事情全写在纸上,也是减轻压力的好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5626-2025信息技术装备数字孪生系统通用要求
- GB/T 45580-2025液体危险货物道路运输金属可移动罐柜安全技术要求
- 材料力学与智能材料性能应用拓展重点基础知识点
- 材料疲劳断裂预测研究进展重点基础知识点
- 行政法理论的基本原理试题及答案
- 半地下仓库火灾应急预案(3篇)
- 跨文化管理与经济政策试题及答案
- 消防火灾应急预案预演(3篇)
- 计算机程序开发中的风险评估试题及答案
- 资源分配不公的经济原因探讨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手机充电器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竞争策略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计算题分类训练】2025年中考数学计算题型精练系列【运算·训练】(全国)专题1 实数运算(解析版)
- 《维护劳动者权益》课件
- 广东省广州市2025届高三毕业班综合测试语文二模作文讲评(二):完成筑基完美添彩
- 小学课件培训:AI赋能教育创新
- 智慧工地考试试题及答案
- 挂账协议合同模板
- 动火作业施工方案
- 中国魔芋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与投资分析研究报告(2024-2030)
- 2024年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危货车辆防汛救援应急预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