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环境质量状况公报.doc_第1页
内江市环境质量状况公报.doc_第2页
内江市环境质量状况公报.doc_第3页
内江市环境质量状况公报.doc_第4页
内江市环境质量状况公报.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undae_meng 内江市环境质量状况公报2016年度内江市环境保护局2017年5月编 制 说 明2016年度,内江市各级环境监测部门开展了城市环境空气、降水、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城市声环境、农村环境质量等环境要素的监测工作。监测及评价范围包括: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10个,按小时监测;全市降水监测点位8个,逢雨必测;地表水22个河流监测断面和5个湖库监测点位,按月监测或按水期监测;全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6个断面(点位),按月监测;全市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监测点位23个,按季度监测;全市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点位53个,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点位480个,全年各监测1次。根据以上实际监测点位和内容,内江市环境保护局组织编制了2016年度内江市环境质量状况公报。地表水环境和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评价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执行环保部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水体营养状况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的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法进行评价;环境空气质量评价依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降水评价采用酸沉降监测技术规范(HJ/T165-2004);声环境质量评价采用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及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HJ 640-2012);土壤采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及加拿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农用地标准。【综述】1【环境空气质量】4(一)内江城区环境空气质量4(二)郊县环境空气质量5(三)降尘、硫酸盐化速率6【降水】8【地表水环境质量】10【饮用水、湖库水环境质量】14(一)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14(二)乡镇饮用水水质状况15(三)湖库水水质状况15【声环境质量状况】17(一)区域声环境质量17(二)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18(三)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19【农村环境质量状况】21(一)监测实施及开展过程21(二)农村环境质量状况21内江市环境质量状况公报(2016年度)【综述】城市环境空气质量:2016年内江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为71.2,其中优占20.0%,良占51.2%;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较2015年均有所下降,分别下降8.4%、11.5%。资中县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84天,达标天数比例为82.3;威远县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57天,达标天数比例为70.8,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同比下降5.5%;隆昌县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38天,达标天数比例为65.4,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同比下降4.5%。降水:2016年,内江城区、资中、威远、隆昌县城区均开展了降水监测。全市降水总量为7444.1 毫米,内江城区降水量同比有所减少,资中县、威远县、隆昌县城区降水量同比有所增加。资中、威远、隆昌县城区未出现酸雨,占统计城市的75%,内江城区出现酸雨,酸雨频率有所上升,酸雨酸度同比有所下降,全市酸雨污染程度较上年相比略有好转。 地表水:2016年内江市18个国控、省控、市控地表水监测断面,类水质的断面占11.1%,与2015年的35%相比下降了23.9%;类水质的断面占55.6%,与2015年的40%相比上升了15.6%;类水质的断面11.1%,与2015年的5%相比上升了6.1%;劣类水质的断面占22.2%,与2015年的20%相比上升了2.2%。由此可见,达类水质的断面同比有所下降,内江市地表水水质有恶化趋势。2016年内江市4个联合监测断面中,类水质的断面1个,占25.0%;类水质的断面2个,占50.0%;类水质的断面0个;劣类水质的断面1个,占25%,2015年无联合监测断面。饮用水:全市6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均达到地表水类水质标准,除威远县葫芦口水库总氮超标外(单独评价指标不纳入评价),其余各断面监测结果均达标;全年取水总量7287.87万吨,达标率100%,水质状况同比无变化。2016年全市71个乡镇饮用水监测点,全年平均达标率为62.0%,达标率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湖库水:全市5个湖库水水质总体有所好转,其中市中区黄河镇水库、威远长沙坝水库2个湖库水质同比有所好转,东兴区松林水库、资中龙江水库、隆昌古宇湖水库水质同比无变化。按湖泊水库营养状态分级,市中区黄河水库、东兴区松林水库为(轻度)富营养,资中龙江水库、隆昌古宇湖水库、威远长沙坝水库为中营养。声环境质量:2016年我市城市声环境质量具体情况如下:区域噪声: 2016年我市城市区域噪声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与上年相比有所变差(2016年为一般,2015年为较好)。其中内江城区声环境质量状况为一般,与上年相比有所变差(2015年为较好);资中县声环境质量状况为较好,与上年相比有所改善(2015年为一般);威远县声环境质量状况为一般,与上年相比有所变差(2015年为较好);隆昌县声环境质量状况为较好,与上年相比无变化。功能区噪声:2016年我市城市各功能区噪声声环境质量总体与上年相比无明显变化。总体上看,各功能区昼间点次达标率高于夜间。昼间噪声方面,2016年内江市1、2、3、4类功能区达标率与上年相比均有所下降;夜间噪声方面,2016年内江市1类功能区达标率与上年相比无变化,2、3、4类功能区达标率与上年相比均有所下降。城市道路交通噪声:2016年我市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声环境质量总体与上年相比有所变差(2016年为较好,2015年为好)。其中内江城区城市道路交通噪声质量状况为较好,与上年相比无变化;资中县城市道路交通噪声质量状况为较好,与上年相比略有变差(2015年为好);威远县城市道路交通噪声质量状况为好,与上年相比有所改善(2015年为较好);隆昌县的城市道路交通噪声质量状况为好,与上年相比无变化。 农村环境质量: 2016年,永福乡玉泉山村环境空气质量指数所属级别为二级,所属类别为良;地表水型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类别为类,地表水取水点水质类别为类,主要超标项目均为化学需氧量,略微超标;土壤环境质量所属级别(土壤污染等级)为级,无污染。农村环境质量综合状况级别为一般(描述:轻度污染,生态环境一般。较适合生活和生产)。具体监测情况如下:【环境空气质量】(一)内江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概况 2016年内江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60天,达标天数比例为71.2,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超标天数比例为28.8%,其中轻度污染占24.4%,中度污染占3.6%,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分别占0.5%和0.3%。全年首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天数分别有174天和14天,首要污染物为臭氧的天数有107天。主城区空气质量类别分布见图1。图1 2016年内江城区空气质量类别比例分布情况主要污染物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年均浓度分别为18、28、76、54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日均值的95百分位浓度为1.4毫克/立方米,臭氧日最大8小时均值的90百分位浓度为157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未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可吸入颗粒物超标0.09倍,细颗粒物超标0.54倍。与2015年相比,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年均浓度分别下降21.7%、8.4%、11.5%,二氧化氮年均浓度持平,一氧化碳年均浓度上升16.7%,臭氧年均浓度上升4.0%。主要污染物浓度年际变化见图2。图2 内江城区2015、2016年年均浓度对比图(二)郊县环境空气质量2016年资中县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84天,达标天数比例为82.3;威远县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57天,达标天数比例为70.8;隆昌县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38天,达标天数比例为65.4。2016年威远县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较上年有所下降,分别下降11.1%、5.5%,二氧化氮年均浓度持平;隆昌县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均有所下降,分别下降17.9%、15.6%、4.5%。三县城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年均浓度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超标项目均为细颗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超标0.03倍(资中县)0.91倍(隆昌县),可吸入颗粒物超标0.14倍(资中县)0.23倍(威远县)。详见表1。表1 2016年三县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状况表城市SO2g/m3NO2g/m3PM10g/m3PM2.5g/m3COmg/m3O3g/m3有效(天)达标(天)达标率(%)资中县102880361.615434528482.3威远县162586621.610436325770.8隆昌县232785671.69936423865.4(三)降尘、硫酸盐化速率 降尘 2016年,内江市降尘月测值范围为0.98(内江城区)11.10(威远)吨/公里2月,年均值为7.44吨/公里2月,比上年下降了0.34吨/公里2月(2015为7.78吨/公里2月)。各城区降尘量对比详见图3。图3 内江市2015、2016年城市降尘量对比图硫酸盐化速率 2016年,内江城区各测点的硫酸盐化速率月测值范围为0.081.17毫克SO3 /100厘米2碱片日,年均值为0.35毫克SO3 /100厘米2碱片日,与上年相比下降了0.05毫克SO3/100厘米2碱片日。全年月均值变化情况详见表2,图4。表2 2016年内江城区硫酸盐化速率状况表城 市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年均值内江城区0.230.260.260.320.320.850.810.250.420.35图4 2016年内江城区硫酸盐化速率月均值变化图【降水】概况 2016年全市降水量为7444.1毫米,内江城区降水量较上年相比有所减少,隆昌县、资中县、威远县3城区较上年相比有所增加,内江城区酸雨频率同比有所上升,资中县、威远县、隆昌县3城区降水无酸雨。降水酸度 降水酸度:全市降水pH年均值为6.62,同比下降0.07;酸雨pH年均值为5.01,同比上升0.51。城市降水pH年均值范围为4.57(内江)7.87(隆昌县)。同比,威远县降水酸度有所升高,主要表现为降水pH年均值有所降低,内江城区、资中县和隆昌县降水酸度有所降低,主要表现为降水pH年均值有所升高。详见表3、图5。表3 2016年内江市各县城区降水统计表城市年度采雨总数酸雨样品降水pH年均值降水量酸雨量酸雨pH年均值(个)(个)频率()范围均值(实测)(实测)内江城区20161461510.34.577.665.952248.5166.25.01资中县201670009987.900威远县2016124005.697.556.241818.300隆昌县2016122007.337.877.702389.400全市2016462153.24.577.876.627444.1166.25.01图5 2015年与2016年内江市酸雨pH均值对比图与上年相比,内江城区降水量有所减少,隆昌县、威远县、资中县城区降水量有所增加,全市降水年均pH值与上年相比下降0.07,全市采雨总数增加18个,酸雨样品个数增加5个,酸雨产生频率上升1.0%,酸雨pH年均值上升0.51个pH均值。酸雨频率 内江城区出现酸雨,资中、威远、隆昌县城区无酸雨发生,全市平均酸雨发生频率为3.2%,同比上升1.0%。降水化学组分 本年度内江市阴阳离子中氟离子、氯离子、钠离子同比下降,其余离子浓度值有所上升,硫酸根离子上升幅度较大;降水阴阳离子分担率占离子总量比重中,硫酸根占离子总量分担率为36.7%、铵离子占离子总量分担率为11.2%、钙离子占离子总量分担率为32.1%、硝酸根占离子总量分担率为10.1%,降水离子分析中硫酸根分担率高于其它阴离子分担率,这说明我市酸雨污染主要是硫酸型。第16页/共24页【地表水环境质量】概况 2016年,内江市、县环境监测站对我市4个联合监测断面进行了监测。4个联合监测断面中,类水质的断面1个,占25.0%;类水质的断面2个,占50.0%;类水质的断面0个;劣类水质的断面1个,占25%,2015年无联合监测断面。2016年,内江市、县环境监测站对我市18个国控、省控、市控断面进行了监测,与上年的20个监测断面相比少了龙门镇和廖家堰上两个断面。2016年地表水监测断面,类水质的断面占11.1%,与上年的35%相比下降了23.9%;类水质的断面占55.6%,与上年的40%相比上升了15.6%;类水质的断面11.1%,与上年的5%相比上升了6.1%;劣类水质的断面占22.2%,与上年的20%相比上升了2.2%。由此可见,达类水质的断面同比有所下降,内江市地表水水质有恶化趋势,见图6、图7。图6 2016年内江市地表水水质类别比例图图7 2015年内江市地表水水质类别比例图干流评价结果2016年沱江干流内江段总体水质有所变差。入境断面顺河场为类水质,未达标,全年断面达标率为0;控制断面银山镇断面为类水质,未达标,全年断面达标率为8.3;控制断面高寺渡口为类水质,未达标,断面达标率为0。3个干流断面主要污染指标均为总磷。主要支流评价结果1、资中球溪河球溪河资中境内河段监测断面2个。发轮河口断面为劣类水质,未达标,全年断面达标率为0,断面水质同比有所变差;球溪河口断面为劣类水质,未达标,全年断面达标率为0,断面水质同比明显变差。2个断面主要污染指标均为总磷。 2、濛溪河资中濛溪河由大濛溪河和小濛溪河组成,监测断面2个。大濛溪河入境断面民心桥水质状况良好,达到类水质,断面达标率100%;小濛溪河入境断面资安桥断面为类水质,未达标,全年断面达标率为33.3%,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民心桥、资安桥断面水质同比无明显变化。3、小青龙河小青龙河监测断面2个。上游豆腐桥和下游来宝桥断面水质均为类,未达标。豆腐桥断面全年达标率为0,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来宝桥断面全年达标率为0,主要污染指标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豆腐桥断面水质同比有所变差,来宝桥水质同比无明显变化。4、大清流河大清流河监测断面2个。入境断面永福水质状况良好,达到类水质,全年断面达标率33.3%;入沱江河口断面砖瓦厂水质为类,未达标,全年断面达标率为0,主要污染指标为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永福断面水质同比无明显变化,砖瓦厂断面水质同比有所变差。5、 乌龙河乌龙河监测断面1个。出境断面双河口水质为类,未达标,全年断面达标率为0,达标率同比无变化,主要污染指标为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水质同比有所变差。6、威远河威远河监测断面2个。上游断面罗家坝水质为类,未达标,全年断面达标率为33.3%,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破滩口断面水质为劣类,未达标,全年断面达标率为0,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罗家坝、破滩口断面水质同比无明显变化。7、隆昌九曲河隆昌九曲河由隆昌河、龙市河、石燕河三条支流汇合而成,在白水滩出境,整条河流监测断面4个。隆昌河下游河口断面为劣类水质,未达标,全年断面达标率为0,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龙市河下游河口断面为类水质,未达标,全年断面达标率为0,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石燕河下游河口断面为类水质,未达标,全年断面达标率为66.7%,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九曲河出境白水滩断面为类水质,未达标,全年断面达标率为33.3%,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总磷。隆昌河下游河口断面水质同比无变化,龙市河下游河口断面水质同比有所变差,石燕河断面水质同比无变化,白水滩断面水质同比明显改善。【饮用水、湖库水环境质量】(一)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2016年度我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同比无变化。内江城区及三个县城的6个饮用水源监测断面年均值均达到地表水类水质标准(威远葫芦口水库除单独评价指标总氮超标外,其余项目均达到类及以上水质标准),达标断面数同比相同,6个监测断面(点位)全年取水总量为7287.87万吨,达标水量7287.87万吨,取水量与2015年相比有所增加。详见表4。表4 2016年 和2015年 饮用水各断面水质类别比较表月份水源地名称2016年2015年水质类别主要污染指标达标率水质类别主要污染指标达标率内江市花园滩/100%/100%内江市濛溪河水电站/100%/100%资中县资中水厂/100%/100%威远县威远葫芦口水库大坝(2016年5月更名长葫水库,由县级饮用水变更为市级饮用水)/100%/隆昌县柏林寺水库/100%/100%古宇湖水库/100%/100%近五年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变化趋势2012年至2016年,我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监测断面由5个增加到6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逐年有所好转,威远县葫芦口水库除总氮以外其余项目均达到类水质标准。见表5。 表5 20122016年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比例对比(%)城市名称水源地名称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资中县资中水厂100.0100.0100.0100.0100.0内江城区花园滩100.0100.0100.0100.0100.0内江城区濛溪口水电站100.0100.0100.0100.0100.0威远县葫芦口水库(2016年5月更名长葫水库)10091.7100.0100.0100.0隆昌县柏林寺水库50100.0100.0100.0100.0隆昌县古宇湖水库100.0100.0100.0100.0100.0(二)乡镇饮用水水质状况2016年分上、下半年两次监测。上半年:地表水饮用水源地65个,达标42个,达标率为64.6%。地下水饮用水源地6个,达标1个,达标率为16.7%。下半年:地表水饮用水源地65个,达标44个,达标率67.7%,地下水饮用水源地6个,达标1个,达标率16.7%。2016年全年平均达标率为62.0%,达标率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三)湖库水水质状况水质状况 2016年对内江市区 (县)5个湖库水进行布点监测,其中隆昌古宇湖水库每月监测一次,其余4个水库实行枯、丰、平水期监测和不定期的加密监测。市中区黄河镇水库为类水质,断面水质达标率为0,达标率同比无变化,主要污染指标为五日生化需氧量、总磷、化学需氧量,水质同比有所好转。东兴区松林水库为类水质,断面水质达标率为0,达标率同比无变化,主要污染指标为五日生化需氧量、总磷、高锰酸盐指数,水质同比无变化。隆昌古宇湖水库为类水质,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0%,达标率同比无变化,水质同比无变化.威远长沙坝水库为类水质, 断面水质达标率为75.0%,达标率同比上升25%,水质同比有所好转。资中龙江水库为类水质,断面水质达标率为33.3%,达标率同比无变化,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水质同比无变化。详见表6。表6 2016年、2015年湖库水质评价结果表月份点位2016年2015年水质类别主要污染指标达标率(%)水质类别主要污染指标达标率 (%)市中区黄河镇水库五日生化需氧量/1.00、总磷/0.88、化学需氧量/0.650劣总磷/3.30、化学需氧量/0.20、溶解氧0东兴区松林水库五日生化需氧量/0.25、总磷/0.16、高锰酸盐指数/0.120总磷/0.64、化学需氧量/0.10、溶解氧0资中县龙江水库总磷/0.1833.3总磷/0.960威远县长沙坝水库/75.0总磷/0.5850.0隆昌县古宇湖水库/100/100.0 【声环境质量状况】(一)区域声环境质量2016年内江城区、威远县、资中县、隆昌县区域环境噪声年昼间平均等效声级范围为53.858.3分贝,声环境质量状况为:内江城区、威远县一般,资中县、隆昌县较好。2016年全市区域噪声声环境质量状况相比上年有所变差。详见表7、8。 表7 2016年度内江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情况表市(县)名称城市代码建成区面积有效测点数平均等效声级dB(A)(面积加权后)质量状况(Km2)(个)2016年昼间内江城区51100034.5621658.3一般资中县51102520.0012355.0较好威远县5110247.84155.8一般隆昌县51102815.0010053.8较好表8 2015年、2016年内江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及变化情况表市(县)名称城市代码建成区面积有效测点数平均等效声级dB(A)(面积加权后)变化情况(Km2)(个)20152016内江城区51100034.5621654.758.3+3.6资中县51102520.0012355.455.0-0.4威远县5110247.84154.855.8+1.0隆昌县51102815.0010054.953.8-1.1全市/82.4549354.955.7+0.8(二)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功能区噪声:2016年我市城市各功能区噪声声环境质量总体与上年相比无明显变化。总体上看,各功能区昼间点次达标率高于夜间。昼间噪声方面,2016年内江市1、2、3、4类功能区达标率与上年相比均有所下降;夜间噪声方面,2016年内江市1类功能区达标率与上年相比无变化,2、3、4类功能区达标率与上年相比均有所下降。详见图8。 1类区(居住、文教办公区域) 昼间:等效声级在41.8分贝(隆昌)50.4分贝(威远),均值为47.3分贝,同比下降了2.1分贝。3个城区全部达标。夜间:等效声级在33.0分贝(隆昌)43.2分贝(威远),均值为39.3分贝,同比下降了1.6分贝。3个城区全部达标。资中县无此类区。2类区(商住、工业混杂区域) 昼间:等效声级在48.4分贝(威远)53.2分贝(隆昌),均值为51.3分贝,同比下降了2.1分贝。4个城区全部达标。夜间:等效声级在43.3分贝(隆昌)50.0分贝(威远),均值为46.4分贝,同比上升了1.7分贝。4个城区全部达标。3类区(工业区) 昼间:等效声级在52.8分贝(隆昌)60.0分贝(内江城区),均值为58.8分贝,同比上升了2.9分贝,3个城区全部达标。夜间:等效声级在42.6分贝(隆昌)54.4分贝(威远),均值为50.7分贝,同比无变化,3个城区全部达标。资中县无此类区。4类区(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昼间:等效声级在55.1分贝(隆昌)66.8分贝(威远),均值为60.7分贝,同比上升了0.6分贝,4个城区全部达标。夜间:等效声级在44.0分贝(隆昌)59.3分贝(威远),均值为51.1分贝,同比下降了0.7分贝,威远县超标4.3分贝,其余3个城区达标。(三)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2016年我市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为68.2分贝,与上年的67.9分贝相比,上升了0.3分贝。2016年,内江城区测点32个,资中县5个,威远县8个,隆昌县测点8个,全市共53个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点,监测总长度107.279千米,超过70分贝的路长21.234千米,占全市监测道路总长度的19.8%,超过70分贝路段长度与2015年相比有所增加,威远县、隆昌县的城市道路交通噪声质量状况为好,内江城区、资中县城市道路交通噪声质量状况为较好。详见表9、表10。 表9 2016年度内江市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统计表城市名称城市代码监测总长度有效路段数平均等效声级超过70分贝质量状况(Km)(个)(dB(A)路长(Km)内江城区51100052.63269.113.6较好资中县51102511.2568.50较好威远县51102436.2867.45.2好隆昌县5110287.279864.82.434好全市统计/107.2795368.221.234较好 表10 2015、2016年内江市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变化情况 单位 dB(A)城市名称城市代码有效路段数20152016变化情况(个)平均等效声级平均等效声级内江城区5110003268.369.1+0.8资中县511025567.568.5+1.0威远县511024869.367.4-1.9隆昌县511028864.064.8+0.8全市统计/5367.968.2+0.3【农村环境质量状况】(一)监测实施及开展过程按照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和的通知(川环发201626号)有关要求,内江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组织技术人员,通过实地踏勘、调研,制定了2016年内江市农村环境监测工作方案,确定以内江市东兴区为县域单元,在东兴区所辖区域内选择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村庄永福乡玉泉山村,开展农村环境质量监测。永福乡玉泉山村为静态村庄,以“现代种植型”为主。(二)农村环境质量状况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永福乡玉泉山村7月环境空气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一级标准,3月、5月、11月环境空气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二级标准,达标率为100%,环境空气质量较好。详见表11。表11 2016年内江市农村环境质量监测环境空气监测结果评价表市村评价标准空气环境质量类别首要污染物2016年内江玉泉山村(永福乡政府)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二级标准3月二级无5月二级无7月一级无11月 二级无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633-2012),永福乡玉泉山村环境空气质量指数所属级别和类别见表12。表12 2016年内江市农村环境质量空气质量指数及级别市村监测时间监测项目空气质量分指数空气质量指数(AQI)空气质量指数级别空气质量所属类别及表示颜色村庄全年平均空气质量指数(AQI)村庄全年平均空气质量指数级别村庄全年平均空气质量所属类别及表示颜色内江玉泉山村(永福乡政府)3月二氧化硫(SO2)3456二级良黄色54二级良黄色二氧化氮(NO2)36可吸入颗粒物(PM10)565月二氧化硫(SO2)2851二级良黄色二氧化氮(NO2)33可吸入颗粒物(PM10)517月二氧化硫(SO2)2541一级优绿色二氧化氮(NO2)13可吸入颗粒物(PM10)4111月 二氧化硫(SO2)2267二级良黄色二氧化氮(NO2)37可吸入颗粒物(PM10)67由空气质量指数及级别表可以看出,永福乡玉泉山村3月、5月、11月环境空气质量指数为二级,所属类别为良;7月为一级,所属类别为优;全年综合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