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大力推进居家养老服务营造老年宜居环境的调查.doc_第1页
宝鸡市大力推进居家养老服务营造老年宜居环境的调查.doc_第2页
宝鸡市大力推进居家养老服务营造老年宜居环境的调查.doc_第3页
宝鸡市大力推进居家养老服务营造老年宜居环境的调查.doc_第4页
宝鸡市大力推进居家养老服务营造老年宜居环境的调查.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宝鸡市大力推进居家养老服务营造老年宜居环境的调查 宝鸡市大力推进居家养老服务营造老年宜居环境的调查关键词:宝鸡市 大力推进 居家养老服务 创造老年宜居环境 调查内容摘要:“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老年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老年宜居城市城市必须做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最近,根据中国老年学学会2015年“老年宜居城市”论坛主题,我们对宝鸡市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认真地调查。给我们的印象是宝鸡市在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营造老年宜居宜养环境方面,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形式多样,成效显著。全文分为五大部分:一、宝鸡市人口老龄化现状;二、渭滨区、金台区“爱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模式;三、陈仓区“为老服务志愿者”模式;四、宝鸡高新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模式;五、打造宝鸡老年人的幸福家园。 “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老年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老年宜居城市城市必须做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最近,根据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宜居城市”论坛主题,我们对宝鸡市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认真地调查。给我们的印象是宝鸡市在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营造老年宜居宜养环境方面,从实际出发,形式多样,成效显著。一、宝鸡市人口老龄化现状 截止2014年,宝鸡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55万人,老年人口占到全市总人口的14.6%,明显高于全国13.3%和全省13.5%的平均水平,已向深度老龄化迈进。预计到2015年全市老年人口总数将达到60万,约占全市总人口的15.7%。2011年到2015年是宝鸡市老年人口快速增长期,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更加凸显。为了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诸多问题,宝鸡市逐步建立了以社区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机构、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家政服务机构和其他相关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大力推进老年服务体系、老年工作体系、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从制度、文化、物质等方面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逐步建立起了覆盖全市城乡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在应对人口老龄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宝鸡市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长足的发展。全市建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47个,农村社区老年活动中心250个,新建和改建县区老年活动中心6个,老年公寓5个,床位1500多张。2007年开通全省首家3999110老年人信息服务热线,累计为老年人提供各类信息服务2万多次。近年来,宝鸡市正在建立健全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全市13个县区都在积极探索发展适合本县区实际情况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切实打造老年人的“民心工程,使老年人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医”,为构建社会和谐、家庭和谐、代际和谐尽心尽力。二、渭滨区、金台区“爱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模式渭滨区是宝鸡市人口老龄化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2010年6月,渭滨区在全市率先成立了“爱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采取企业运作,政府买单的模式,针对各类老年人的不同需求制定了6到60个小时的政府买单的养老送时服务标准,老人每月最高可得到价值500元的无偿服务。他们招聘了200多名养老照护员,经过培训,上门入户为1200多名高龄独居、空巢、残疾、特困、孤寡老人提供家政服务、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服务。渭滨区“爱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成立以来,得到社会广泛关注,受到各界人士的高度赞扬,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据宝鸡电视台“记者跑街”栏目组反映,老人们普遍反映良好,对党和政府关心老年人,开展为老服务的举措十分感动,评价良好。经一路社区89岁的李秀英老太,属三类服务对象,护理员王西春按时去给老人做饭,她说:”小王比我儿女都好,政府真正为我们老年人着想哩”。该社区95岁高龄的耄耋老人马宝玉夫妇行动不便,已下不了楼,护理员王玖菊入户为老人做饭、洗衣、打扫卫生,马老太感动得流着泪说:“感谢党和政府及社区的领导,政府为我们高龄老人安排得十分周到”。新建路社区70岁的付云老太,丈夫早年去世,唯一的女儿四年前患子宫癌病逝,她孤独一人,常觉寂寞,护理员彭怡为其上门洗衣,陪她聊天、散步,老人直夸“小彭服务真好,细心周到,我再也不感到孤独寂寞了”。姜谭路社区77岁的王俊儒与75岁的老伴属“空巢”家庭,老伴因脑梗后遗症长年卧床,护理员孔菊秀经常超时为其服务,不计报酬,王老一再赞扬:“党的政策真好,中心培养的护理员服务周到,真是我们的贴心人。”桥南办事处铁五处社区的夏老太80多岁,护理员徐芝桂帮其洗衣、买菜、打扫卫生,老人夸她“比我儿女都勤快,我晚年真幸福,赶上了党的好政策”。 金台区现有60周岁以上老年人54819人,占全区总人口14%,其中60-69岁老人30261人,70岁以上老人24558人,老龄人口以每年3.57%速度增长,位居宝鸡市前列。为进一步推进老龄事业发展,打造居家养老平台,提高老年人的养老服务水平,金台区于2012年10月成立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他们积极引入市场机制,探索民营资质进入居家养老服务领域,争取公益岗位养老照顾员200名,设立3个爱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通过竞争手段为老年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金台区政府每年拿出专项资金为全区高龄、孤寡、空巢和特困老人提供家庭保洁、陪同就医、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无偿服务,费用由政府补贴。金台区“爱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对户籍在金台区并在金台区居住、年满60周岁以上并符合6类条件的老年人提供无偿服务。家住金台区宏文路的刘菊香老人说:“咱们区也有了居家养老中心,以后子女不在身边也不用担心生活有什么不便了。只要打个电话,就有服务人员上门洗衣做饭做家务,还可以找人陪着聊天逛街看病”。 三、陈仓区“为老服务志愿者”模式宝鸡市陈仓区结合区情,发展“为老服务志愿者”队伍,这是陈仓区老龄办近年来在助老养老问题上探索出的新模式。目前陈仓区“为老服务志愿者”队伍已发展到450人,已覆盖服务6.63万名老年人,其中2000名困难老人的养老服务得到了重点保障。目前,陈仓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6.63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5.04。近年来,虢镇、车站、厂区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的投用,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丰富了老年人文化生活,但这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老人们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很大,面对这种局面,陈仓区老龄办另辟蹊径,找到了一条适合区情的养老模式“为老服务志愿者”队伍。志愿者服务内容涵盖了老人养老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谈心聊天、代购物品、修理物件等,以此来补充空巢、高龄、困难、失能老人养老需求。 为了加强对服务工作的组织领导,陈仓区委、区政府专门成立了“为老年人服务志愿者工作指导委员会”,并先行在城关等指导服务中心进行了试点。各指导服务中心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每月帮扶计划,确保月月有计划,天天有活动,使2000多名困难老人得到更加全面的服务。为激励志愿者更好地为老人服务,实行星级管理制度,每年拿出一定经费,对在为老服务志愿者活动中做出优异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除此之外,各指导服务中心根据每位志愿者工作服务工时,归档建立服务储蓄卡,如果现有志愿者在一定年龄段生活不能自理时,由后续志愿者按照其储蓄卡综合情况,为其提供志愿者服务。四、宝鸡高新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模式为实现“老(残)有所依、老(残)有所养、老(残)有所乐”目标,宝鸡高新区先后投入2700余万元用于养老助残等惠民工程,积极探索养老助残新模式,解决了老年人后顾之忧。 在建成的68个社区为老服务中心的基础上, 2013年9月23日,宝鸡市首家社区老年人、残疾人日间照料中心在宝鸡高新区渭水苑社区正式启用。这是高新区开启的日间照料、保健康复、娱乐休闲“三位一体”社区养老助残服务新模式。白天入托照料中心,接受生活照护并参与文化活动,晚上回家享受聚家同乐。 李大爷今年70岁,老伴不久前病故,两个孩子都已成家立业,老人一个人生活感到很寂寞,在渭水苑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试运营的这段日子里,老人便是这里的常客,“成立日间照料中心好呵,解决了老年人的后顾之忧也为子女减轻了负担。”李大爷说,子女都有各自的事业和工作,不想添累孩子们。因为自己的身体也不是太好,平日里需要人照料,所以很想入住照料中心,和其他老人一起聊天解闷,参加娱乐活动,还有专业人员提供服务,很舒心。“现在政府把养老事业做的这么好,让我们这些老年人越活越有劲头。“ 在照料中心,像李大爷这样情形的老年人不在少数。据了解,成立于2011年3月的高新区渭水苑社区,辖渭水苑A区、B区、新起点等11个居民小区,现入住人口约7550人。今年以来,在各级领导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投资了170余万建设了宝鸡市首家老年人、残疾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以满足社区老年人、残疾人的生活需求。该中心是由宝鸡高新区管委会与宝鸡市南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合作经营的公办民营型社区养老助残机构。现有床位33张,餐位80个,设有工疗康复室、休息室、多功能活动室、爱心超市、心理咨询室、阅览室、爱心餐厅、爱心发屋、艺术培训中心等功能。中心以服务老年人、残疾人为出发点,以逐步建立健全养老、助残服务体系为目的,打造高新区“日间照料+保健康复+娱乐休闲”三位一体的社区养老助残服务新模式。 日间照料中心为入托的 社会“三无”人员、孤寡、高龄老人、伤残军人及社会残疾人和儿童,提供三餐服务;免费午休床位;书法绘画、报刊阅览、棋牌活动、知识讲座、艺术培训,聊天娱乐等等诸多种类服务。入托期间,可随时约请社区医生为老人检查身体和诊治;对难以外出的老年人、残疾人,可预约所需服务事项上门服务,实行无偿、抵偿、有偿相结合的服务方式;依托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残疾人康复站,对入托老人、残疾人进行必要的健康护理和康复运动等。艺术培训中心,每周一至周五上午免费为老年人、残疾人进行兴趣爱好培训,受到老年人及亲属子女的一致赞扬。其他9个县,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和模式,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在此不再赘述。五、打造宝鸡老年人的幸福家园“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城市经济发展、文明建设的基本体现。经过多年努力,宝鸡市养老保障体系从政策和制度层面已经实现了无缝隙全覆盖,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衣无忧食已成为宝鸡老年人的真实写照。如今全市已建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67个、农村社区老年活动中心359个,新建和改建县区老年活动中心6个,随着养老服务模式的不断建立和健全,老人们的晚年生活变得更加幸福美好。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服务已成为广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