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医院工程型钢挑架施工方案.doc_第1页
中西医结合医院工程型钢挑架施工方案.doc_第2页
中西医结合医院工程型钢挑架施工方案.doc_第3页
中西医结合医院工程型钢挑架施工方案.doc_第4页
中西医结合医院工程型钢挑架施工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西医结合医院二期工程中西医结合医院二期工程 型 钢 悬 挑 脚 手 架 搭 设 方 案 成都市建筑工程总公司成都市建筑工程总公司 二一一年十二月二一一年十二月 目目 录录 第一节第一节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4 - 一、工程地址.- 4 - 二、面积、高度.- 4 - 三、平面形状.- 4 - 四、立面尺寸.- 5 - 五、脚手架设计概况.- 6 - 第二节第二节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7 - 第三节第三节 施工计划施工计划.- 7 - 一、施工准备.- 7 - 1.1 技术准备- 7 - 1.2 材料准备- 8 - 二、施工进度安排.- 9 - 第四节第四节 施工工艺技术施工工艺技术.- 9 - 一、脚手架搭设要求- 9 - 二、型钢悬挑脚手架的搭设施工工艺- 21 - 三、脚手架的拆除- 22 - 四、脚手架搭设质量标准及验收- 23 - 4.1 构配件允许偏差及验收- 23 - 4.2 脚手架搭设的技术要求、允许偏差与检验方法- 23 - 4.3 扣件拧紧抽样检查数目及质量判定标准- 25 - 4.4 脚手架检查与验收- 25 - 第五节、施工安全保证措施第五节、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27 - 一、组织保障措施- 27 - 二、技术措施- 27 - 三、应急预案- 29 - 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29 - 2、应急救援措施的一般程序和措施- 30 - 3、脚手架倒(垮)塌事故的应急救援- 30 - 四、监测监控措施- 31 - 第六节、劳动力计划安排第六节、劳动力计划安排.- 31 - 第七节第七节 悬挑式扣件钢管脚手架计算书悬挑式扣件钢管脚手架计算书.- 32 - 一、医技楼第一段、第二段挑架平直段挑一、医技楼第一段、第二段挑架平直段挑 1 米米 2 位置计算位置计算.- 32 - 三、医技楼第一段、第二段挑架平直段挑三、医技楼第一段、第二段挑架平直段挑 1 米米 45 位置计算位置计算.- 44 - 第一节第一节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一、工程地址一、工程地址 本工程位于成都市高新区城南新中心成都市中西结合医院内,由医技大楼 和二期门诊综合楼及相关附属工程组成。 二、面积、高度二、面积、高度 医技楼总建筑面积 49118 平方米,地上建筑 16 层面积 34426 平方米,地下建筑 3 层面积 14692 平方米,建筑基底面积 2575 平方米,地下室三层分别 4.6 米、4.6 米、6 米,地上一二层层高 3.9 米,三十六层层高 3.4 米,总高 59.9 米。 三、平面形状三、平面形状 本工程平面形,医技楼部分北面施工单位办公区域,南面医院高压氧仓,西面 医院住院部大楼,东面医院餐厅。 平面如下图所示: 二期住院、医技大楼 二期门诊综合楼 120急救中心 石羊电信 办 公 室 开水房 冲 洗 区 域 施工大门 排水沟 施工大门 施工道路 施工道路 施工大门 施工大门 基坑临时围护 食堂 高压氧舱 高压氧舱 地下室车道 住院部 门诊部 四、立面尺寸四、立面尺寸 医技楼为地下三层,地上 16 层的住院楼:地下-3 层层高 4.6 米,地下-2 层层 高 4.6 米;地下-1 层层高 6 米;地上一二层层高 3.9 米,三十六层层高 3.4 米, 总高 59.9 米。 医技楼立面图 五、脚手架设计概况五、脚手架设计概况 本工程外脚手架为维护脚手架、装饰脚手架,主要用于结构施工时作业层周边 安全维护作用及工作人员通行、短时工作的操作平台作用,但不得在维护架上堆积 材料及摆放机械、设备等较重物品。外维护脚手架操作层不得超过三层,每操作层 上作用的荷载值主体不得超过 2kn/m2(200kg/m2) ,装饰不得超过 3kn/m2(300kg/m2) 。 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现决定该工程外架采用型钢悬挑外架,因本工程的特殊性 及工期的紧张,医技楼外围护脚手架在地下和地上分两部分搭设,地上部分型钢悬 挑外架分四段搭设,第一段从标高 3.850m 至 21.350m,搭设高度为 17.5m,第二 段为标高 21.350m 至 38.35m,搭设高度为 17m,第三段为标高 38.35m 至 55.35m,搭设高度为 17m,第三段为标高 55.35m 至 59.90m,搭设高度为 4.5m, 超出女儿墙上口 1.5m。 悬挑架子均采用 16#工字钢作挑梁,内立杆距墙 300mm 宽,外装修施工时根 据外墙面装修效果做局部调整。 第二节第二节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1、本方案根据本工程施工图纸。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4、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6、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文 7、成都市重大危险源管理办法 8、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第三节第三节 施工计划施工计划 一、施工准备一、施工准备 1.1 技术准备技术准备 (1) 、熟悉图纸,了解整个工程的施工方案要点,熟悉施工验收规范。 (2) 、施工方案必须经公司审批,如需变更,经审批后方可实施。方案确定后 不得擅自变更并严格按方案施工。 (3) 、进行逐级技术交底,由技术部门向各专业工长进行交底,专业工长向各 班组交底,班组长向工人交底,交底内容要真实、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即要符合国 家有关规范、工艺标准,又要符合现场实际施工情况,便于操作,便于贯彻执行。 (4) 、操作前应作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施工中严禁垂直交叉作业、无证上岗, 严禁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必须按照施工工艺规程作业,备齐施工中所需的扳手等 手使工具。 (5) 、材料员根据需用计划落实工字钢、钢丝绳、预埋件、钢管、扣件、施工 机具等的供给渠道,尽快订立供给关系或合同,保证按时进场。 1.2 材料准备材料准备 (1) 、钢管:采用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 (gbt13793)或低压流 体输送用焊接钢管 (gbt3092)中规定的 3 号普通钢管。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碳素结构钢) (gbt700)中 q235a 级钢的规定,钢管上严禁打孔。钢 管的外径 48mm、壁厚 3.5mm(不小于 3.0mm) 。钢管应涂刷防锈漆。 (2) 、扣件:直角扣件、旋转扣件、对接扣件三种。其材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 管脚手架扣件 (gb5831)的规定。扣件不能有裂纹、气孔、疏松、砂眼等铸造 缺陷,扣件与钢管的贴和面要接触良好。扣件夹紧钢管时,开口处的最小距离要小 于 5mm。 (3) 、钢丝绳:钢丝绳采用 619 绳芯 1 直径 15.5mm。 (4) 、工字钢:工字钢选用 16 号,长度为 3 米、3.5 米、4 米、4.5 米、5 米、5.5 米医技楼第一段挑架共采用 198 根型钢,医技楼挑架第一段搭设计划在 2012 年 6 月开始搭设。钢筋压环采用 16 圆钢、20 钢丝绳吊环,各种材料必须符合碳 素钢结构 (gb/t 700)中 q235-a 级钢的规定。 (5) 、底层脚手板:采用板厚为 50mm 的木脚手板。木脚手板不能使用有腐朽、裂 缝、斜纹及大横透节的板材,板长 26m,宽 250mm。两端应用 4mm 镀锌圆丝箍两 道。 (6) 、安全网:必须使用宽度不得小于 3m,长度不得大于 6m,网眼不得大于 100mm 的以维纶、锦纶、尼龙等材料制成的安全网。严禁使用损坏或腐朽的安全网 和丙纶网。密目安全网只准做立网使用。 二、施工进度安排二、施工进度安排 2.1 架子搭设拆除时间安排 计划在 2012 年 6 月医技楼开始搭设,随主体结构施工至主体结构完时拆除。 2.2 医技楼都是悬挑钢梁位置首层顶板施工时预埋锚环,砼强度达到 75%(以同 条件试块为准)后开始安装悬挑钢梁。钢绳吊环在上层结构预埋,待上层结构砼强 度满足要求后,开始安装钢绳卸载。钢绳未安装受力前,型钢挑架约搭设两层结构 高度,此时型钢挑梁为纯悬挑,主要是型钢受力。 2.3 为保证架子搭设质量,选择专业的架子安装队伍进行施工。项目部设架子工长 一名,班组长一名,所有架子工均需持证上岗。 2.5 工程建筑面积较大,特别要注意加强过程管理,确保架子使用期间安全。 第四节第四节 施工工艺技术施工工艺技术 一、脚手架搭设要求一、脚手架搭设要求 1.不同施工段相邻高差超过3 层时,需在施工高度高的一段竖向分段搭设悬挑架, 待另一施工段高度施工至架底时,拆除底下一段架体。外脚手架必须具有足够的承 载力、 强度和稳定性, 在各种荷载作用下不发生失稳、 倒塌以及超过允许要求的变形、 倾斜、 摇晃或扭曲现象, 确保安全施工。 2.双排悬挑防护架搭设要求: 本工程采用 16 号工字钢作为悬挑梁,在悬挑梁上采用 48 钢管搭设双排脚手 架作为防护架,且外挂阻燃型密目安全网。 3.具体搭设如下: 医技楼双排防护架在标高 3.85m、21.35m、38.35m、55.35m 板面沿建筑物四 周一圈设置型钢挑梁,具体布置如图; 在砼浇筑前先预埋外挑悬臂杆吊环,每根工字钢根部及边梁中部预埋 3 个 18 钢筋环卡,如图: 300mm ?18 16# 钢筋环卡埋设大样 300 150 医技楼 a 轴交 4-10 轴、10 轴交 a-f 轴 2 个面由于有本建筑设计的装饰梁存在, 挑架环卡之间间距为 1300mm,工字钢间距 1.3m,挑出长度 1450mm。在工字钢挑 杆上距工字钢端部 100mm 处焊 25 短钢筋,用于插钢管架立杆。搭设的双排架 立杆横距 1.05m,立杆纵距 1.3m。大横杆步距 1.75m。 医技楼其他位置挑架环卡之间间距为 1500mm,工字钢间距 1.5m,挑出长度 1200mm。在工字钢挑杆上距工字钢端部 100mm 处焊 25 短钢筋,用于插钢管架 立杆。搭设的双排架立杆横距 0.8m,立杆纵距 1.5m。大横杆步距 1.75m。 3000 800 医技楼 a-d 轴交 1 轴位置有一个挑出 2.6 米长 15 米的挑板,用钢管满堂架加 固挑板后在结构梁上预埋挑架环卡,间距为 1500mm,工字钢间距 1.5m,挑出长 度 1200mm。在工字钢挑杆上距工字钢端部 100mm 处焊 25 短钢筋,用于插钢管 架立杆。搭设的双排架立杆横距 0.8m,立杆纵距 1.5m。大横杆步距 1.75m。每根 工字钢设置挑出部分用型号 619 公称抗拉强度为 1400mpa,直径 15.5mm 的钢丝 绳拉扯,钢丝绳系于挑出长度 1400mm 处,另一端系于上层预埋吊环上。 立杆顶端高出结构檐口上 1.5m。立杆接头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立杆与纵向水 平杆采用直角扣件连接。接头交错布置,两个相邻立柱接头避免出现在同步同跨内, 并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 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 600mm。 纵向水平杆置于横向水平杆之下,在立柱的内侧,用直角扣件与立柱扣紧; 其长度大于 3 跨、不小于 6m,同一步纵向水平杆四周要交圈。 纵向水平杆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其接头交错布置,不在同步、同跨内。相邻 接头水平距离不小于 500mm,各接头距立柱的距离不大于 500mm。 横向水平杆每一立杆与纵向水平杆相交处(即主节点) ,都必须设置一根横向 水平杆,并采用直角扣件扣紧在纵向水平杆上,该杆轴线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 150mm。横向水平杆间距应与立杆柱距相同,且根据作业层脚手板搭设的需要, 可在两立柱之间再等间距设置增设 12 根横向水平杆,其最大间距不大于 750mm。扣件的规格与钢管外径相同,螺栓拧紧力矩 4065n.m。 横向水平杆伸出外排纵向水平杆边缘距离不小于 100mm;伸出里排纵向水平 杆距结构外边缘 150mm,且长度不大于 300 mm 。如因局部造型超过这一限制, 要在作业层采取钢管三角斜撑的方式予以加固。上、下层横向水平杆应在立杆处错 开布置,同层的相临横向水平杆在立柱处相向布置。 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下皮 200mm 处的立柱上,横向扫地杆则用 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柱上。 医技楼阳角位置、突出装饰梁布置图; 医技楼阳角挑出部分用型号 619 公称抗拉强度为 1400mpa,直径 15.5mm 的 钢丝绳拉扯,钢丝绳系于挑出长度 1400mm 处,另一端系于上层预埋吊环上,节 点如图所示: 钢筋砼边梁 619/16钢丝绳 吊环 胶垫 悬挑双排外脚手架应采用 48 钢管设置水平连墙杆件与主体结构进行可靠拉 接。连墙杆件按 2 步 3 跨设置。连墙件采用刚性连接,垂直间距为 3.5m、水平间 距为 4. 5m。连墙杆用 483.5 的钢管,它与脚手架、建筑物的连接采用直角扣件。 在结构每一外框架柱处设一组双杆箍柱式拉杆与框架柱拉结,如上图所示。在 顶板上两框架柱间中点处,距结构外皮 1.5m 处预埋 483.5 的钢管与脚手架可 靠拉结。在脚手架的转角处,于框架柱上双向设置上述箍柱式拉杆。 连墙件横竖向顺序排列、均匀布置、与架体和结构立面垂直,并尽量靠近主节 点(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 300mm) 。连墙杆伸出扣件的距离应大于 100mm。 如遇有工字钢、钢丝绳穿过楼层周边剪力墙的情况,可采取预留孔洞 后施工 的方法,现场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 在悬挑双排外脚手架外立面沿高度方向和大横杆方向连续设置剪刀撑,斜杆与 水平方向夹角呈 4560,斜杆两端和夹角处采用旋转扣件连接,并在其中 间增加24个扣结点。 悬挑双排外脚手架按主体维护架进行设计,其施工荷载应严格控制在2kn/m2 以 内,不得在悬挑双排外脚手架上堆放任何建筑材料。主体结构施工时,所有外模和 边梁底模支撑不得依附于悬挑双排外脚手架。 本脚手架采用剪刀撑满布置的方式,随立柱、纵横向水平杆同步搭设,用通长 剪刀撑沿架高连续布置。单立杆部位则采用单杆通长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夹角在 4560之间。斜杆相交点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并沿架高连续布置。剪刀撑的一 根斜杆扣在立柱上,另一根斜杆扣在横向水平杆伸出的端头上,两端分别用旋转扣 件固定,在其中间增加 24 个扣结点。所有固定点距主节点距离不大于 150mm;最下部的斜杆与立杆的连接点距地面的高度控制在 300 mm 内。 剪刀撑的杆件连接采用搭接,其搭接长度1000mm,并用不少于 3 个旋转扣 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的距离100mm。 横向斜撑搭设在主楼脚手架部位,在同节内、由底至顶层呈“之”字型、在里、 外排立柱之间上下连续布置,斜杆应采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立柱或横向水 平杆的伸出端上;除拐角处设横向斜撑外,中间应每隔 6 跨设置一道。 外挂满挂全封闭式的阻燃型密目安全网。密目网采用 1.86.0m 的规格,用 网绳绑扎在纵向水平杆外立杆里侧。作业层网应高于平台 1.2m,并在作业层下步 架处设一道水平兜网。在架内高度 3.6m 处设首层平网,往上每隔五步距设隔层平 网,施工层应设随层网。 15001500 175017501750 15001500 作业层脚手架立杆于 0.6m 及 1.2m 处设有两道防护栏杆,底部侧面设 18cm 高的挡脚板。外架随主体施工的上升而上升,防护架高度超过工作面 1.5m。在所 有挑架底部设水平硬防护一层,满铺木架板以上每两步架设竹笆板防护一道,下设 软防护(兜网)一道,首层设密目网上满铺一层脚手板,脚手板采用松木、厚 50mm、宽 250300mm、长度不少于 3.5m 的硬木板。脚手板应平铺、满铺、铺 稳,接缝中设两根横向水平杆,各杆距接缝的距离均不大于 150mm,构造如下图 所示。靠墙一侧的脚手板离墙的距离不应大于 150mm。拐角处两个方向的脚手板 应重叠放置,避免出现探头及空挡现象。 二、型钢悬挑脚手架的搭设施工工艺二、型钢悬挑脚手架的搭设施工工艺 1、悬挑脚手架搭设的工艺流程 结构施工时锚环预埋型钢工字梁安装纵向扫地杆立杆横向扫地杆横向水 平杆纵向水平杆(搁栅)剪刀撑连墙杆铺脚手板搭设防护栏杆绑扎钢 丝网、安全网钢丝绳安装 2、当脚手架操作层高出连墙件两步时,应采取临时稳定措施,直到连墙件搭设完 毕后方可拆除。 3、双排架宜先立里排立杆,后立外排立杆。每排立杆宜先立两头的,再立中间的 一根,互相看齐后,立中间部分各立杆。双排架内、外排两立杆的连线要与墙面垂 直。立杆接长时,宜先立外排,后立内排。 4、型钢脚手架在搭设中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1)约束悬挑钢骨的预埋锚固钢筋及固定斜拉钢绳的预埋锚固钢筋必须采用级 钢筋,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因施工产生的冲击荷载导致钢筋断裂;同时固定斜拉钢绳 的预埋锚固钢筋还应加工成圆环形,且尽量贴近楼板面,防止在荷载长时间作用下 弯曲引起各钢绳松紧程度不一,造成架体变形、失稳。 (2)钢绳接头处绳卡不得少于三个,对于楼层框架梁外边缘处可加垫木枋,避免 引架体摇晃导致钢绳上下错动摩擦,引起削弱。 (3)剪刀撑设置应为跨度为四跨的“大剪刀” ,双排钢管接头处“塔接长度”和锁 扣数目应满足规范要求,对架体整体稳定性有较高要求时可考虑设置水平剪刀撑; (4)架体下部水平硬防护必须满铺,楼板面与硬防护之间的高差处应加设挡板, 防止小物体飞坠伤人; (5)防护用密目网强度、孔径、阻燃性能等应符合规范要求,张拉平整松紧适度, 对于有更高要求的架体可加设垂直兜网; (6)架体拉墙点设置应在规范允许范围内,拉墙杆件与框架边梁预埋短钢管连结 时,锁扣点应尽量贴近楼板面,从而缩短“力臂” ,减小弯距。 三、脚手架的拆除三、脚手架的拆除 1、必须经经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及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并作专项技术、 安全交底后才能进行。 2、拆架操作处的四周设围栏、警示标志,并派专人看护,严禁一切非操作人员进 入。 3、架上留存的材料、电线等障碍物,均应在拆架前清除干净。 4、拆架必须严格按以下程序进行: 安全网脚手板剪刀撑连墙杆横杆立杆。 5、拆架应自上而下,一步一清、逐步进行,严禁上下同时拆除,亦不得采用踏步 式拆法。严禁采用推倒、拉倒或连拉带推的蛮干方法。拆除扣件组合架的拉杆时, 应随挂架的下降而逐步进行;连墙杆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杆整层 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板,分段拆除高差不大于 2 步,如高差大于 2 步,要增设连 墙件加固。 四、脚手架搭设质量标准及验收四、脚手架搭设质量标准及验收 4.1 构配件允许偏差及验收构配件允许偏差及验收 序号项 目 允许偏差 (mm) 检查工具 1焊接钢管尺寸(mm):外径 48、壁厚 3.5 0.5、0. 5 游标卡尺 2钢管两端面切斜偏差1.70 塞尺、拐角 尺 3钢管外表面锈蚀深度 0.50 游标卡尺 a.各种杆件钢管的端部弯曲 l1.5m 5 3ml4m 12 b.立杆钢管弯曲: 4ml6.5m 20 4 钢 管 弯 曲 c.水平杆、斜杆的钢管弯曲 l6.5m 20 钢板尺 l4m12 板面 翘曲 4m 20 钢板尺 5 冲压 钢脚 手板 板面扭曲(任一角翘起) 5 钢板尺 4.2 脚手架搭设的技术要求、允许偏差与检验方法脚手架搭设的技术要求、允许偏差与检验方法 序号项 目技术要求 允许偏差 (mm) 检查方法与工具 表面坚实平整 排水不积水 垫板不晃动 不滑动 1 地基 基础 底座 不沉降10 观察 最后验收垂直度 2080m 100 用经纬仪或吊线和 卷尺 下列脚手架允许水平偏差(mm) 总高度搭设中检查偏差 的高度(m)50m40m20m h=2 h=10 h=20 h=30 h=40 h=50 7 20 40 60 80 100 7 25 50 75 100 7 50 100 2 立杆垂 直度 中间档次用插入法 3间距 步距 纵距 横距 20 50 20 钢板尺 一根杆的两端 20 4 纵向水 平杆高 差 同跨内两根纵向 水平杆高差 10 水平仪或水平尺 5 双排脚手架横向水平杆外伸 长度偏差 外伸50钢板尺 主节点处个扣件中 心点相互距离 a150mm 钢板尺 同步立杆上两个相 隔对接扣件的高差 a500mm 立杆上的对接扣件 至主节点的距离 ah/3 钢卷尺 纵向水平杆上的对 接扣件至主节点的 距离 al/3 钢卷尺 6 扣件安 装 扣件螺栓拧紧扭力 矩 4060n.m 扭力矩 7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400600角尺 对接 a=130150mm l300mm 8 脚手板外伸长 度 搭接 a100mm l200mm 卷尺 4.3 扣件拧紧抽样检查数目及质量判定标准扣件拧紧抽样检查数目及质量判定标准 项次检查项目 安装扣件数量 (个) 抽查数量 (个) 允许 不合格数 1 连接立杆与纵(横)向519050 水平杆或剪刀撑的扣件; 接长立杆、纵向水平杆 或剪刀撑的扣件 91150 151280 5011200 12013200 8 13 20 32 50 1 1 2 3 5 2 连接横向水平杆与纵向 水平杆的扣件(非主节 点处) 5190 91150 151280 5011200 12013200 5 8 13 20 32 50 1 2 3 5 7 10 4.4 脚手架检查与验收脚手架检查与验收 4.4.14.4.1构配件检查与验收 4.4.1.1 新钢管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 2 、应有质量检验报告钢管材质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拉伸试验 方法(gb/t 228)的有关规定质量应符合jgj130-2011规范第3.1.1 条的规定 3、 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 和深的划道 4、 钢管外径壁厚端面等的偏差应分别符合jgj130-2011规范表8.1.8 的规定 5、 钢管必须涂有防锈漆 4.4.1.2 旧钢管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表面锈蚀深度应符合jgj130-2011规范表8.1.8 序号3 的规定锈蚀检查应每年 一次。检查时应在锈蚀严重的钢管中抽取三根在每根锈蚀严重的部位横向截断取样 检 查当锈蚀深度超过规定值时不得使用 2 、钢管弯曲变形应符合jgj130-2011规范表8.1.8 序号4 的规定 4.4.1.3 扣件的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新扣件应有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当对 扣件质量有怀疑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 15831)的规定抽样 检测 2、 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 必须更换 3、 新旧扣件均应进行防锈处理 4.4.1.4 脚手板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木脚手板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木脚手板的宽度不宜小于200mm 厚度不应小于50mm 其质量应符合本规范 第3.3.3 条的规定腐朽的脚手板不得使用。 4.4.24.4.2 脚手架搭设时纵向偏差不大于 h/400,且不大于 100mm,横向偏差不大于 h/600,且不大于 50mm。 纵向水平杆水平偏差不大于总长度的 1/300,且不大于 20mm,横向水平杆水平偏差 不大于 10mm。 4.4.34.4.3 脚手架应在下列阶段进行检查与验收:作业层上施加荷载前;每搭设完 1013m 高度后;达到设计高度后;遇到六级大风与大雨后;寒冷地区开冻后;停 用超过一个月。 4.4.44.4.4 进行脚手架检查、验收时根据下列技术文件:施工方案及变更文件;技术交 底文件。检查与验收重点应为钢梁的安装、卸荷的安装及变形,钢管及卡扣的试验 等。 第五节、施工安全保证措施第五节、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一、组织保障措施一、组织保障措施 1、强化安全意识,建立安全制度,搞好安全防护,严格检查督促,保证安全施 工无事故发生,争创市级“安全施工标准化现场”。 2、施工现场建立由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包括项目部有关成员及班组成员 组成的安全施工管理体系。做到制度健全,责任落实,管理到位,并加强施工过程 中的监督、检查和信息反馈,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和纠正违章、冒险作业,确保工程 施工安全进行。 3、因本工程分段流水施工,架子搭设应配合流水段施工,保证施工操作和防护 需要。 4、为保证架子搭设质量,选择专业的架子安装队伍进行施工。项目部设架子工 长一名,分包设班组长一名。具体人员见后劳动力计划安排。 5、工程建筑面积较大,脚手架使用经过冬季,特别要注意加强过程管理,确保 架子使用期间安全。 6、人员要求: 架工应持证上岗,每年体检。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羊癫疯或其它不适应上 架操作和疾病未愈者,严禁上架作业。酒后、穿硬底鞋或拖鞋以及敞袖口、裤口等 衣着不整者,不得上架操作。 二、技术措施二、技术措施 1、搭设阶段 (1)脚手架的构配件质量与搭设质量必须按前述要求进行检验,合格后 方准使用。搭设脚手架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 (2)脚手架搭设应按下列阶段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校正; 操作层上施加荷载前; 1 每搭设完 10m 高度后; 2 达到设计高度后。 3 2、使用阶段 (1)应设专人负责对脚手架进行经常检查和保修。 (2)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任意拆除下列杆件,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 连墙件、支撑、栏杆。要拆除上述任一杆件均采取安全措施,并报项目技术部门批 准。 (3)工地临时用电线路的架设及脚手架接地、避雷措施等应按国家现行标准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3、拆除时,应设置警戒区,设置明显的标志,并有专人警戒。 4、拆除的高处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扎裹腿,穿软底鞋。拆 除脚手架必须由 23 人协同操作,拆纵向水平杆时,应由中间人向下传递,严禁 向下抛掷。 5、材料部门必须保证供应合格的材料,架子工在作业前应对所使用的材料进 行检查。不合格的材料严禁使用。 6、操作前应有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并组织有关人员共同验收,签字齐全。 严禁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必须按照施工工艺规程作业。 7、架子工在高处作业时(超过 2m) ,必须佩带安全带,所使用的工具必须绑 2 米的保险绳,以防止落下伤人。安全带必须和已绑扎牢固的立杆或顺水杆连在一 起。 8、所搭设的脚手架必须经监理、安全、技术、工长、使用工种负责人共同检 查合格后,才能正式使用,未经检查的脚手架不得使用。 9、正式使用的脚手架应悬挂标志牌,标明双排架最大荷载不得超过 2kn/m2,同时施工的层数不得超过 2 层。 10、每天在使用脚手架之前和下班之后,均应对脚手架进行例行保养和检查; 每隔一定时期和恶劣天气前后要做全面检查,还应设专职人员进行保养和检查。检 查的重点是脚手架的垂直度、脚手架与建筑物结构的连接、脚手架的堆荷数量和位 置,脚手架的安全措施等,而且有检查记录。 11、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将模板支架、泵送 砼和砂浆的输送管固定在脚手架上;严禁悬挂起重设备。 12、 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私自拆除杆件。 13、在特殊气候条件下进行搭设和拆除脚手架,必须有切实可靠的安全保证措 施。遇有雨、雪及六级风以上的天气时,不得进行外脚手架搭设与拆除作业。在雨、 雪后使用的脚手架要有防滑措施。 14、在脚手架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必须有防火措施和专人看守。 15、脚手架应有接地、避雷等措施等,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 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的有关规定执行,防雷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不 得大于 10。 三、应急预案三、应急预案 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 长:曹晏(电话 副组长:李树帜(电话: ) 成 员:张学书、宋皓、万财华 (电话1388097735615228848544) 应急救援人员: 应急救援器材:施工现场的起重设备、机械设备、消防器材、工具及各类防护 用品。 外部应急与救援电话: 由于本工程地处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如有伤员,应立即通知成都市中西 医结合医院急救医护人员到现场临时救治,对可移动伤员应立即送至成都市中西医 结合医院救治。 消防电话:119 医院急救电话:120 报警电话:110 2、应急救援措施的一般程序和措施、应急救援措施的一般程序和措施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应急救援的基本方针,应急救援的目的是为了救人 以及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和防止损失和人员伤亡进一步扩大。针对项目部承担任务 的情况,脚手架工程为施工现场可能发生危害性大和后果严重的事故,特制定本应 急措施。 重大事故发生后,在事故现场的主要负责人应按以下程序迅速开展紧急救援组 织工作: (一)迅速组织救援人员赶赴出事点进行分工,组成救援指挥小组。 (二)紧急疏散事故发生危险区域的人员,设置警戒线。 (三)切断事故点电源、气源等危险源。 (四)立即将事故情况报告上级领导和有关单位。 (五) 、安排救援所需照明及器材就位。 (六)对事故可能进一步扩大的危险源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七) 、尽快研究救援方案并实施救援。 (八) 、自身无能力救援和无能力控制事故进一步扩大时,应立即向当地 “119”求救;有人员伤亡时通知“120”急救人员。 (九)上级领导及有关人员到现场后,立即组成现场临时抢险指挥小组,研究 现场救援方案的可行性,或另外确定更安全有效的救援方案,并实施救援。 (十) 、对第一现场用拍照、摄像、书面记录等方法取证,并妥善保管有关物证。 (十一)制定善后处理方案。 3、脚手架倒(垮)塌事故的应急救援脚手架倒(垮)塌事故的应急救援 若施工现场发生脚手架或支模架的倒(垮)塌事故后,应按照应急救援的一般 程序开展救援工作,同时根据此类事故的特点和情况,采取以下救援措施及方法: (1)迅速疏散事故现场人员离开危险区域,设备警戒线范围,并派专人警戒。 查看架上架下有无受伤人员,事故是否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2)组织有关人员在事故地点尽快研究出救援及排险方案,在现场救援指挥小 组的指挥下开展救援排险工作。对自身无力进行的必须立即向“119”求救。 (3)对可能继续发生倒(垮)塌的部位采取拉、支、顶、垫等措施防止事故进 一步扩大。 (4)如有人员受伤,首先应抢救容易救出的伤员(指对救援人员自身无危险的 部位) ,同时通知“120”急救中心送医院救治。抢救被埋压伤员和对救援人员自身 有危险的部位的伤员,应在保证救援人员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开展救援,根据事故的 具体情况,采取安全、可行的抢救方法。 (5)援救作业人员应佩带防护用品进行排险作业。排险工作应从上到下,从面 到里进行。在拆除垮塌物件过程中,设专人观察和指挥,防止拆除过程中继续发生 垮塌。对危险部位应采取拉、支、顶、垫等措施后,作业人员方可进行排险作业。 (6)对抢险过程中破坏了的事故现场,应做好书面记录。 四、监测监控措施四、监测监控措施 4.14.1 脚手架使用中,应定期检查下列项目:杆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件、支撑、门 洞等的构造是否符合要求;悬挑杆件变形情况,立杆是否悬空;扣件是否松动;立 杆沉降与垂直度的偏差是否符合要求;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超载。 4.24.2 在脚手架使用过程中定期对外架子进行变形观测监控,以保证架体的整体稳定 性。 4.34.3 本工程脚手架共设置 10 个监测点。 第六节、劳动力计划安排第六节、劳动力计划安排 序号工 种人数备 注 1 安全工程师 1 持证上岗 2 安全员 3 持证上岗 3 安全协管员 5 4 班组长 1 5 架子工 20 持证上岗 6 电焊工 3 持证上岗 第七节第七节 悬挑式扣件钢管脚手架计算书悬挑式扣件钢管脚手架计算书 一、医技楼第一段、第二段挑架平直段挑一、医技楼第一段、第二段挑架平直段挑 1 米米 2 位置计算位置计算 钢管脚手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 2011)。 计算参数计算参数: : 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17.0米,立杆采用单立管。 立杆的纵距1.50米,立杆的横距0.80米,内排架距离结构0.30米,立杆的 步距1.75米。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 483.0, 连墙件采用2步3跨,竖向间距3.50米,水平间距4.50米。 施工活荷载为3.0kn/m2,同时考虑3层施工。 脚手板采用竹笆片,荷载为0.10kn/m2,按照铺设10层计算。 栏杆采用竹笆片,荷载为0.17kn/m,安全网荷载取0.0100kn/m2。 脚手板下小横杆在大横杆上面,且主结点间增加一根小横杆。 基本风压0.20kn/m2,高度变化系数1.2500,体型系数1.1340。 悬挑水平钢梁采用16号工字钢,其中建筑物外悬挑段长度1.20米,建筑物 内锚固段长度1.80米。 悬挑水平钢梁采用悬臂式结构,没有钢丝绳或支杆与建筑物拉结。 一、小横杆的计算一、小横杆的计算 小横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小横杆在大横杆的上面。 按照小横杆上面的脚手板和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小横杆的最大弯矩和 变形。 1.均布荷载值计算 小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8kn/m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0.1001.500/2=0.075kn/m 活荷载标准值 q=3.0001.500/2=2.250kn/m 荷载的计算值 q=1.20.038+1.20.075+1.42.250=3.286kn/m 小横杆计算简图 2.抗弯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简支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 计算公式如下: m=3.2860.8002/8=0.263kn.m =0.263106/4491.0=58.536n/mm2 小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小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05.0n/mm2 2, ,满足要求满足要求! ! 3.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简支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 计算公式如下: 荷载标准值q=0.038+0.075+2.250=2.363kn/m 简支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 v=5.02.363800.04/(3842.06105107780.0)=0.568mm 小横杆的最大挠度小于小横杆的最大挠度小于800.0/150800.0/150与与10mm,10mm,满足要求满足要求! ! 二、大横杆的计算二、大横杆的计算 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小横杆在大横杆的上面。 用小横杆支座的最大反力计算值,在最不利荷载布置下计算大横杆的最大 弯矩和变形。 1.荷载值计算 小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80.800=0.031kn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0.1000.8001.500/2=0.060kn 活荷载标准值 q=3.0000.8001.500/2=1.800kn 荷载的计算值 p=(1.20.031+1.20.060+1.41.800) /2=1.314kn 大横杆计算简图 2.抗弯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大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 均布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集中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0.08(1.20.038)1.5002+0.1751.3141.500=0.353kn.m =0.353106/4491.0=78.676n/mm2 大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大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05.0n/mm2 2, ,满足要求满足要求! ! 3.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大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 均布荷载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集中荷载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大横杆自重均布荷载引起的最大挠度 v1=0.6770.0381500.004/(1002.060105107780.000)=0.06mm 集中荷载标准值p=0.031+0.060+1.800=1.891kn 集中荷载标准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挠度 v1=1.1461890.7201500.003/(1002.060105107780.000)=3.29mm 最大挠度和 v=v1+v2=3.353mm 大横杆的最大挠度小于15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三、扣件抗滑力的计算三、扣件抗滑力的计算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 5.2.5): r rc 其中 rc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kn; r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1.荷载值计算 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81.500=0.058kn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0.1000.8001.500/2=0.060kn 活荷载标准值 q=3.0000.8001.500/2=1.800kn 荷载的计算值 r=1.20.058+1.20.060+1.41.800=2.661kn 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 当直角扣件的拧紧力矩达40-65n.m时,试验表明:单扣件在12kn的荷载下 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8.0kn; 双扣件在20kn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12.0kn; 四、脚手架荷载标准值四、脚手架荷载标准值 作用于脚手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kn/m);本例为0.1072 ng1 = 0.10717.000=1.823kn (2)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kn/m2);本例采用竹笆片脚手板,标准值为0.10 ng2 = 0.100101.500(0.800+0.300)/2=0.825kn (3)栏杆与挡脚手板自重标准值(kn/m);本例采用栏杆、竹笆片脚手板挡 板,标准值为0.17 ng3 = 0.1701.50010/2=1.275kn (4)吊挂的安全设施荷载,包括安全网(kn/m2);0.010 ng4 = 0.0101.50017.000=0.255kn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g = ng1+ng2+ng3+ng4 = 4.178kn。 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内、外立杆按一纵距内施工 荷载总和的1/2取值。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q = 3.00031.5000.800/2=5.400kn 风荷载标准值应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其中 w0 基本风压(kn/m2),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2001)附录表d.4的规定采用:w0 = 0.200 uz 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附录表7.2.1的规定采用:uz = 1.250 us 风荷载体型系数:us = 1.134 经计算得到,风荷载标准值wk = 0.2001.2501.134 = 0.283kn/m2。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 = 1.2ng + 0.91.4nq 经过计算得到,底部立杆的最大轴向压力 n=1.24.178+0.91.45.400=11.818kn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 = 1.2ng + 1.4nq 经过计算得到,底部立杆的最大轴向压力 n=1.24.178+1.45.400=12.574kn 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 mw计算公式 mw = 0.91.4wklah2/10 其中 wk 风荷载标准值(kn/m2); la 立杆的纵距 (m); h 立杆的步距 (m)。 经过计算得到风荷载产生的弯矩 mw=0.91.40.2831.5001.7501.750/10=0.164kn.m 五、立杆的稳定性计算五、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1.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其中 n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12.574kn; i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i=1.60cm; k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1.155; u 计算长度系数,由脚手架的高度确定,u=1.500; l0 计算长度 (m),由公式 l0 = kuh 确定, l0=1.1551.5001.750=3.032m; a 立杆净截面面积,a=4.239cm2; w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w=4.491cm3; 由长细比,为3032/16=190;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0/i 的结果查表得到0.199; 钢管立杆受压强度计算值 (n/mm2);经计算得到 =12574/(0.20424)=149.057n/mm2; 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00n/mm2;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nlnf1nl,连墙件的设计计算满足强度设计要求,连墙件的设计计算满足强度设计要求! ! 经过计算得到 nf2 = 432.861kn nfnlnfnl,连墙件的设计计算满足稳定性设计要求,连墙件的设计计算满足稳定性设计要求! ! 连墙件双扣件连接示意图 七、悬挑梁的受力计算七、悬挑梁的受力计算 悬挑脚手架按照带悬臂的单跨梁计算 悬出端c受脚手架荷载n的作用,里端b为与楼板的锚固点,a为墙支点。 悬臂单跨梁计算简图 支座反力计算公式 支座弯矩计算公式 c点最大挠度计算公式 其中 k = m/l,kl = ml/l,k2 = m2/l。 本工程算例中,m = 1200mm,l = 1800mm,ml = 300mm,m2 = 1100mm; 水平支撑梁的截面惯性矩i = 1130.00cm4,截面模量(抵抗矩) w = 141.00cm3。 受脚手架作用集中强度计算荷载 n=12.57kn 水平钢梁自重强度计算荷载 q=1.226.100.00017.8510=0.25kn/m k=1.20/1.80=0.67 kl=0.30/1.80=0.17 k2=1.10/1.80=0.61 代入公式,经过计算得到 支座反力 ra=35.542kn 支座反力 rb=-9.657kn 最大弯矩 ma=17.780kn.m 抗弯计算强度 f=17.780106/(1.05141000.0)=120.097n/mm2 水平支撑梁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水平支撑梁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15.0n/mm215.0n/mm2 2, ,满足要求满足要求! ! 受脚手架作用集中计算荷载 n=4.18+5.40=9.58kn 水平钢梁自重计算荷载 q=26.100.00017.8510=0.21kn/m 最大挠度 vmax=6.469mm 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表5.1.8规定: 水平支撑梁的最大挠度小于水平支撑梁的最大挠度小于2400.0/250,24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