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装转子护环的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doc_第1页
拆装转子护环的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doc_第2页
拆装转子护环的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doc_第3页
拆装转子护环的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doc_第4页
拆装转子护环的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FQS、QFSN200 MW发电机拆装护环的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2005年3月15日.QFQS、QFSN200MW发电机拆装护环的施工工艺机及注意事项发电机转子护环是采用热装配工艺,嵌装到发电机本体及心环上的。在机组运行中,它承受着转子励磁端部绕组所产生的巨大离心力,是保护励磁绕组的重要部件,因此在拆装护环工作中,必须严格地按照有关装配工艺进行,不允许出现任何差错。此项工作必须引起重视,做到精心组织,精心施工。一. 护环的准备工作1. 熟悉、了解、掌握发电机转子与护环及心环的装配工艺及结构,“见转子与护环及心环的装配结构图”,图一、二、三。2. 作好护环与心环与转子本体的相对位置标记和必要的测量数据(如护环与转子铁芯同隙)并作好记录。3. 将拆装专用工具和必要的材料进行全面的检查,备齐运到工作现场详见专用工具明细。4. 备6-8个大号火焊矩和适当数量的消防器材并做到有关人员会操作使用。5. 作好工作现场的专用工具及零部件的保护保安措施。6. 做好工作人员的组织分工,确保工作现场有条不紊。7. 将转子吊运到便于工作的适当位置垫好垫平牢固,其转子轴线距地约1米。8. 组织学习“拆装护环”的施工工艺。二. 拆卸转子护环工艺1. 用石棉布将护环,心环月牙槽处的孔洞堵塞以免火炬加热时烧损护环内部的线圈及绝缘物。2. 拆卸护环心环有两种方式:a. 护环与心环不分离,一起从转子本体上拆下,这种方法的优点,便于全面的检查端部线圈的情况,缺点:端部线圈的轴向垫板块易脱落,回装工艺相对复杂。b. 只拆下护环,心环保留在原位,这种方法的优缺点;端部线圈的检查相对差些,但回装护环时整体性好,易于施工,一般说来,都采用此方法。3. 将拆卸护环的专用工具如图四,装配在“转子的设计位置上”一般将序2固定环固定在转子本体靠护环侧第34风斗之间的径向沟槽上。序4中间环锁定后,靠近转子铁芯侧护环的端面。如果转子极面横向月牙槽靠近设计位置,也可将固定环安装在横向月牙槽上。这种工具是以固定环为支撑点,以旋转螺杆产生的轴向推力,通过中间环均匀传递到护环上,将护环推出的。4. 在冷状态下试收紧环键,其步骤如下:4.1 首先确定环键的开口处,一般说来,如果环键不发生位移,环键开口均应处在转子铁芯大齿月牙槽附近,用手就可以摸到,如果通过月牙槽不可能确定环键的开口可以采用下述方法加以确定。4.1.1 在护环端口相邻的圆孔内各插入一根X60X80mm的小钢棍,以小锤敲击其中一只。听其相邻钢棍的声音,并观察其振动情况,然后将其中一只钢棍移到相邻另一园孔中,依次敲击,双双对比,则声音和振动最小的两只钢棍间为环键的开孔处。4.1.2 在环键的开口处确定之后,则在开口处对面180的位置参考图一、四、将序6的第6个顶杆稍许旋紧,然后向两边逐个旋紧各顶杆,当顶杆旋至开口处,再从第6个顶杆分引向两端进行第二、三次循环旋紧,直到把环键压缩到槽底为止。4.1.3 如果环键在收紧过程中发生卡涩或根本不能收紧,切忌强行收紧,否则将使环键产生永久麻花变形,甚至造成不能取下环键的后果。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可采取如下措施:4.1.3.1 首先将护环加热直至失去紧力,然后用道木沿轴向,向铁芯侧撞击护环,或组装上装护环工具参看图五将护环向转子本体侧移动(护环端面与转子本体在轴向上有0.25mm以上的设计间隙)。然后再依照冷态收紧环键的方法重新收紧环键。4.1.3.2 如果环键出现麻花变形,可以采用以下的补救措施,从环键开口的一端旋紧顶杆,逐一向另一端压紧直到最后一个顶杆。然后松开所有顶杆,要求最后一个压紧的顶杆,后放开,以保证环键产生较大的周向位移,按照上述方法循环多次,一直把麻花变形的凸出部分移至护环圆孔下,然后按照收紧环键内工艺收紧环键。注护环环键为配有搭子式的结构环键,参考图六,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观察或手直接在转子本体的月牙槽处摸到环键开口处的搭子,然后将专用收紧环键工具装到搭子上,借助于上述收紧环键的方法相配合,由专用收紧环键工具在冷态下方便地收紧环键,然后可以只将顶杆等拆下。测量护环端面处序6顶杆的深度若为43.5+0.2或43.5-0.1,参考图四,则说明环键已被压缩到键槽底部,因为该处护环外径1070+0.2内径983.1。5. 加热与拆护环前的准备工作:5.1 首先用12个M16的螺栓,拧入心环端面圆周X17的孔内,借此将心环内侧的压缩弹簧与压环定位,以免拉出护环、心环时上述零中件脱落给回装工作带来麻烦。参看图三,当完成上述准备工作既可进行加热工作。5.1.1 护环心环不分离,一体从转子上拆下时的加热工艺:首先对护环进行全面的加热,同时对心环也须适当的加热,以免心环与护环膨胀不一而脱落加热要迅速、均匀,火炬的兰火焰不得直接烤到护环心环表面或停留造成局部烧伤,并随时用纯锡条对护环进行测温,当护环温度升至180左右时,要集中火焰对护环与转子铁芯的嵌装紧力段处加热,同时其它部位适当加热,当用纯锡条触及护环表面,当即溶化时,说明该处温度已达230左右,应立即停止加热用吊车借助于护环卡具,吊住护环中心位置,同时迅速均匀地旋紧,图四、序2固定环上的序1、7各顶杆螺杆,同时可用游锤轴向撞击序4中是环相配合,直至护环心环与转子本体脱开,用吊车将护环心环水平拉出。5.1.2 当只须拆护环,心环留在原位时,还须用46块楔铁打入心环与轴之间的楔型间隙内,借此将心环支撑固定在转子轴上,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防上在拆卸护环的过程中,使心环产生轴向位移,给回装工作带来麻烦。一般可借助于风扇环座螺栓将楔铁顶住并做好相对记号,参看图七,当上述工作完成后,可进行加热工作。首先对护环进行全面加热,方法同上(但不须加热心环)当护表面加热到180左右时,要同时集中火焰加热护环与转子铁芯的嵌装紧力段(2040mm),及护环与心环嵌装紧力段(特别是该段80mm)当用纯锡触及护环表面当即溶化时,方法同上,用吊车将护环水平拉出。5.2 拉出的护环要平放在木板上,环口朝下,并用厚石棉布盖严,以保证护环均匀冷却不产生变形。然后通知有关分厂进行探伤试验。并检查有无局部腐蚀及损伤,并对转子端部线圈绝缘瓦等用白布带缠绑以防脱落,用干净的苫布盖好,作好保安措施。三. 组装转子护环的工艺措施组装护环与拆卸护环的工作,工序相反工艺要求相同,同时还要作好如下工作:1. 组装前对护环和转子绕组的端部进行彻底的清扫与检查,确认无损伤无杂物时,方可以回装端部绝缘,并采取临时扎紧措施。2. 将环键用专用工具收紧,直至环键压入键槽底,并使环键开口处于拆前位置(月牙槽处)。3. 将护环卡具卡紧在护环的重心处,通过中车,吊起卡具,并找好中心。4 .上述工作完成后,开始对护环进行加热,且要迅速均匀,特别是中心环和护环一体拆下,再回装时,要注意对中心环的加热,以免中心环脱落,给回装工作带来麻烦。5. 当护环整体温度达180200时,要集中火焰对护环的两段嵌装紧力段处加热,当纯锡条触试溶化时则加热温度已达230左右,应迅速熄灭火焰,立即回装护环,如果护环加热温度适当,且转子端部绝缘整型良好,则在吊车的配合下,顺利地将护环就位。当护环压上环键时,拆开收环键专用工具,护环套好后,环键自动弹开,为可靠起见,也可在护环行至紧力段前方,如图五安装上,装护环工具或在游锤的配合下,把护环拉回到设计位置。6. 通过转子月牙槽检查,在确认环键全部弹起后,将护环向外拉到靠紧环键,使护环与转子铁芯端面间隙均匀,一般在0.25mm左右,如果该间隙较大,应立即拧紧拉杆螺母,使该间隙均匀且0.25mm,待护环冷却后测量之,并做好记录以供今后参考。四. 拆装护环的注意事项1. 拆装护环工艺过程要稳妥、迅速,否则有可能拆装不上造成返工,在工作中每个成员要互相配合、关心,注意人身安全,以免造成烫伤。2. 加热过程中,火焰要均匀不停移动,不要在一点停留时间较长,以防造成局部烧伤变型。3. 加热要迅猛尽量缩短时间,使热量来不及传递到相连零部件上,否则护环加温很高也难于取下。4. 加温时应随时测温,使其温度严格地控制在210230,最多不得超过250以免烧伤环件,造成材料性能的改变。因此加热过程中经常用纯锡条测试环件表面的温度,当纯锡条溶化时,说明该表面温度已达230立即停止加热,立即拆装环件。5. 拆环件前,一定要做好与之相应连接零部件的相对位置、标记和必要的测量数据,装环件时,一定要回装到拆前标记或设计位置,并做好记录以供今后参考。6. 组装环件前,转子端部绝缘零部件不能遗漏或装错位置,绝缘部分的外径应小于护环内径1mm,否则应采取措施。7. 当用热电偶温度计,点温计检测加热环件的表面温度时,可参考下列数据:发电机护环加热温度:拆下时250290装上时230270摘自:哈电机200MW说明书NOEA460、171、1990年拆装护环专用工具明细表图号名称数量装配图号装03C5376固定环102B946503C5377压 环102B94658EA950013垫 圈402B946504B2853螺母左202B946504D2840拉杆左202B946504D2850拉杆右202B946504D2854螺母右202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