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阅读训练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2讲文言文阅读专题一2011版课标23篇文言文阅读(含比较阅读)(一)论语(节选)1本文节选自论语,这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两处)可/以/为师矣。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1)有朋自远方来朋:志同道合的人(2)人不知而不愠愠:生气,恼怒(3)不亦君子乎君子:指有才德的人(4)学而不思则罔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5)思而不学则殆殆:疑惑(6)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好的方面,优点4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B)A人不知而不愠择其善者而从之B可以为师矣 何以战(曹刿论战)C必有我师焉 不可亵玩焉(爱莲说)D有朋自远方来 自三峡七百里中(三峡)【解析】A.连词,表转折,但是,却/连词,表顺承,就、接着;B.介词,凭借;C.于此,“在其中”的意思/助词,无实意;D.从/在。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是)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不解。(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几个人(一同)走路,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在里面。6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原因。围绕“选择他人的优点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的缺点就要改正”回答即可。7请写出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理解。围绕“只读书不思考,就会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疑惑”回答即可。8做到孔子教导的“人不知而不愠”,对我们处理好人际关系有何益处?不怨天尤人,能严格要求自己,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道德规范。宽容对待别人,能让人际关系更和谐融洽。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甲】见【课文在线】【乙】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岂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_善:善于,擅长。还(xun):通“旋”,转身。故:特意,故意。盍:何不。坐:通“座”。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1)温故而知新 新:新的理解和体会(2)学而不思则罔 而:连词,表转折(3)王生不说 说:通“悦”,愉快,高兴(4)王生惊觉,谢曰谢:认错,道歉10用“/”给【乙】段中的画线句子断句。(标两处)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选取别人的优点来学习,希望听到真理啊!12【甲】【乙】两文都讲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即学习方法。那么孔子和李生都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善学者”?这对我们又有怎样的启发?学贵善思,择善而从。启发:在我们求学的过程中,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如果方法不正确,可能事倍功半,像文中所说的那位好学而不得法的王生,即使拥有再多的知识,学习方法不正确,也只能是一个两脚书柜而已。附【乙】文参考译文:王生好学,但没有方法。他的朋友李生问他说:“有人说你不善于学习,是真的吗?”王生(对此感到)不高兴,说:“凡是老师所讲的,我都能记住它,这不也是善于学习吗?”李生劝他说:“孔子说过学习,但是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一无所得,学习重在善于思考,你只是记住老师讲的知识,但不去思考,最终一定不会有什么成就,凭什么说你善于学习呢?”王生更恼火,不对李生的话做任何应答,转身就跑了。过了五天,李生特地找到王生,告诉他说:“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选取别人的优点来学习,希望听到真理啊!我的话还没说完,你就变了脸色离开,几乎要将人拒绝在千里之外,难道是善于学习的人所应该具有的(态度)吗?学习最忌讳的事,就是没有超过满足于自己所学的知识的,你为什么不改正呢?如果不改正,等年纪大了,贻误了岁月,即使想改过自勉,恐怕也来不及了!”王生这才醒悟过来,道歉说:“我真不聪明,现在才知道你说得对。请允许我把你的话当作座右铭,用作醒目的警戒。”(二)曹刿论战左传1曹刿论战选自左传,这是一部记录春秋时期历史的书。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1)齐师伐我师:军队(2)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安:指安身专:独自享有(3)小惠未遍 遍:遍及、普遍(4)必以信 信:实情(5)小信未孚 孚:使信服(6)神弗福也 福:赐福,保佑(7)虽不能察 察:明察(8)必以情 情:诚,诚实。这里指诚心(9)忠之属也 忠:尽力做好分内的事属:类(10)战则请从 从:跟随(11)齐师败绩 败绩:大败(12)公将驰之 驰:驱车追赶(13)遂逐齐师 遂:于是,就(14)既克 既:已经(15)一鼓作气 作:鼓起(16)三而竭 竭:(士气)枯竭(17)彼竭我盈 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18)难测也 测:推测,估计(19)惧有伏焉 伏:埋伏(20)望其旗靡 靡:倒下3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A必以信小信未孚B齐人三鼓一鼓作气C遂逐齐师故逐之D既克彼竭我盈,故克之【解析】A.实情/信用;B.击鼓;C.追赶,追击;D.战胜。4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A登轼而望之 学而时习之(论语)B战于长勺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C何以战 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D乃入见 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解析】A.表顺承,可不译;B.介词,在/比;C.介词,凭、靠/介词,来;D.于是,就/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2)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他)向下查看齐军战车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车前的横木,眺望齐国军队。(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起士气,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就减弱了,到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就已经枯竭了。(4)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我看到他们的车辙乱了,望见他们的战旗倒下了,(知道他们真是被打败了),所以(请您下令)追击他们。6曹刿认为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取信于民。7请你说说选文中哪些内容体现了“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战前准备阶段,鲁庄公的三答,表明他寄战胜的希望于身边的臣子和神,而不是百姓。战斗中,“公将鼓之”“公将驰之”,充分暴露了鲁庄公未察敌情,贸然进军、不懂军事。战后,“既克,公问其故”,战胜了还不知道原因,再次暴露了其“鄙”。8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简要说说。政治方面:战前三问。说明他明白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有远见。军事方面:善于观察敌情,把握进攻和追击的时机。(或:适时出击,适时追击。)9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但从选文可以看出,他身上也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地方。请找出一处做简要分析。“公将战”表现鲁庄公面对强敌毫不畏惧。“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表现鲁庄公取信于民(或:勤政爱民)。“公与之乘”表现鲁庄公礼贤下士。“公问其故”表现鲁庄公不耻下问。鲁庄公发现曹刿才华出众,加以重用,表现鲁庄公知人善任。在作战时机的选择上,两次遭到曹刿否定,鲁庄公毫不介意,表现鲁庄公胸怀宽广,从善如流。10阅读以下链接材料,并结合选文内容,说出你探究的结论及理由。【链接】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中,赵军与秦军对峙。赵王急于求胜,不听蔺相如和赵括母亲的劝告,执意用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老将廉颇指挥作战。赵括一到长平,立即改守为攻,主动全线出击,结果中了秦军佯败之计,导致四十余万赵兵被坑杀。鲁庄公能够听取曹刿的建议取得了胜利;而材料中的赵王不能知人善用,导致了失败。围绕“君主要善于听取谏言,知人善任”回答即可。 (2018怀化)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甲】见【课文在线】【乙】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B11,不鼓不成列。”(选自子鱼论战)_宋公:宋襄公。泓:泓水,河流。既:尽,全部。济:这里指渡过泓水。司马:统帅军队的高级长官,此指子鱼。陈:同“阵”,此处意为摆好阵势。门官:国军的卫士。重(Chng)伤:这里指不对受伤的敌人再次攻击。禽:同“擒”。二毛:头发花白的人。阻隘:这里指险要的地势。B11亡国之余:亡国者的后代。10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1)牺牲玉帛牺牲:指祭祀用的牛、羊、猪等(2)肉食者鄙 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3)门官歼焉 歼:被杀死(4)公伤股 股:大腿1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或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A肉食者谋之古之为军也 B何以战 又以告 C战于长勺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D既济而未成列 登轼而望之【解析】A.代词,代指战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介词,用,靠/介词,按照;C.介词,在;D.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顺承。13请用“/”给下面句子标出朗读停顿。(只标一处)宋公及楚人/战于泓1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作战,靠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起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枯竭了。(2)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对方人多而我们人少,趁着他们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请您下令进攻他们。15【乙】文中子鱼认为发动进攻的有利时机是“及其未既济(或:既济而未成列)”。16你认为造成这两场战争不同结局的原因分别是什么?长勺之战鲁庄公取信于民且善于听取曹刿的建议,战争中善于抓住战机,因此取胜;泓水之战宋公不能听取子鱼的意见,以“君子道德”之义作战,妇人之仁,固执己见,不能抓住战机,因此失败。附【乙】文参考译文:宋襄公与楚军在泓水作战。宋军已全部摆好了阵势,楚军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担任司马的子鱼对宋襄公说:“对方人多而我们人少,趁着他们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请您下令进攻他们。”宋襄公说:“不行。”楚国的军队已经全部渡过泓水还没有摆好阵势,子鱼又建议宋襄公下令进攻。宋襄公还是回答说:“不行。”等到楚军摆好阵势以后,宋军才去进攻楚军,结果宋军大败。宋襄公大腿受了伤,他的护卫官也被杀死了。宋国人都责备宋襄公。宋襄公说:“有道德的人在战斗中,只要敌人已经负伤就不再去杀死他,也不俘虏头发花白的敌人。古时候指挥战斗,是不凭借地势险要的。我虽然是已经亡了国的商朝的后代,却不去进攻没有摆好阵势的敌人。”(三)鱼我所欲也孟子 1解释下面加着重号的词。(1)所恶有甚于死者恶:讨厌,憎恶甚:厉害,严重(2)故患有所不辟也患:祸患,灾难(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如使:假如,假使(4)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凭借,根据是:代词,指生存的办法(5)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是故:因此,由此可见(6)贤者能勿丧耳丧:丧失(7)蹴尔而与之蹴:踩踏(8)乞人不屑也不屑:认为不值得,表示轻视而不肯接受(9)此之谓失其本心谓:叫作本心:指人固有的羞恶之心2下面句中加着重号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A故患有所不辟也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B非独贤者有是心也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C故不为苟得也得无异乎(岳阳楼记)D人皆有之何陋之有(陋室铭)【解析】A.所以/原因,缘故;B.这;C.得到/恐怕,是不是,语气词;D.代词,代指“是心”/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3下列加着重号的“而”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D)A呼尔而与之B蹴尔而与之C乡为身死而不受D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解析】A、B、C三项中的“而”均表修饰;D.“而”表转折,却。4给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标三处)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如果)两样不能同时得到,(我就)舍弃生命而求得大义。(2)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死亡也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所以祸患也有不躲避的时候。(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不只是贤能的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只不过贤能的人能够不丢掉(它)罢了。(4)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如果呼喝着给他(吃),就连走路的(饥饿的)人(也)不会接受;用脚踢着给人家,即使是乞丐(也)不愿接受。(5)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为了宫室的华美,妻妾的侍奉,(我)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6)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为了熟识的贫穷的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6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不可以同时得到的情况下,一般要舍鱼而取熊掌这个生活常理,目的是什么?以这个生活常理为喻,自然地引出在生和义无法同时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的结论。7“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代什么?万钟则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销售委托协议书示范
- 状物作文写法详解写花草树木作文(8篇)
- 会议室租赁服务专项协议
- 中级财务会计(第六版)课件 7. 无形资产
- 新质生产力生命科学企业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强化训练含完整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2025秋大象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哺乳动物》教学设计
- Photoshop图像处理基础教程(Photoshop 2021)(第3版) 课件 13章 商业应用实战
- 新质生产力驱动产业结构转型
- 产品销售情况综合分析报表工具
-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 水稻螟虫绿色防控
- 2024版2025秋新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含反思
- 家电合伙合同(标准版)
- 血站服务礼仪培训课件
- 2025年iptv技术考试题库
- 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 检验科科室管理制度
- 学科交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 山东中专学籍管理办法
- 老年营养健康宣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