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锻压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 o d e f o r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a n d a c c e p t a n c e o f f o r g i n g - p r e s s e q u i p me n t i n s t a l l a t i o n e n g i n e e r i n g gb 5 0 2 7 2 - 9 8 主编部门: 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 批准部门: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 建 设 部 施行日 期:l 9 9 8年 1 2月 t 日 1 6 2 关于发布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 通用规范等十项国家标准的通知 建标 ( 1 9 9 8 1 9 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 1 9 8 6 1 2 6 3 0 号文和计综 1 9 8 7 1 2 3 9 0号文的要求,由原机械工业部会同 有关 部门共同修订的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1及 验收通用规范第 项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卜 列规范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 一九九八 年 卜 二月 一 日 起施行原国家标准 机械设备安 装 程施 及验收规范t 1 2 3 1 及 制冷设备安 装 i 程施l及验收规范g b j 6 6 -8 4 同时废止。 机械设备安装_ l 程施 t 及验收通用规范 gb5 0 2 3 1 -9 8 ( 连续输送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 0 2 7 0 - 9 8 金属切削机床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 0 2 7 1 - 9 8 锻压 设备 安装 工程施 工及验 收 规范 gb 5 0 2 7 2 - 9 8 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 0 2 7 3 - 9 8 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 l 程施工及验 收规范g b 5 0 2 7 4 -9 8 压缩机、风机、 泵安装工程施 工 及验收规 范g b 5 0 2 7 5 -9 8 破碎、 粉磨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 0 2 7 6 - 9 8 铸造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 b 5 0 2 7 7 - 9 8 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 e 5 0 2 7 8 -9 8 上 述规范由国家机械工业局负责管理, 具体 解释等工作由 机械工业部安装工程标准定额站负 责, 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 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 9 9 8 年8 月2 7日 修订说明 本规范是根据国家计委计综 ( 1 9 8 6 ) 4 5 0 号 文的要求,由原机械工业部负责主编。具体由机 械部安装工程标准定额站组织, 会同重庆建筑大 学、 部属锻压铸造机械研究所、 重型机器研究所 北京机电研究所、中国机械工业第三安装工程公 司和全国重点锻压设备制造厂及使用单位共同修 汀而成 在修订过程中, 修订组认真总结了原规范有 关锻压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定贯彻执行以 来的经验, 充分调查了解了我国锻压设备制造行 业的标准化和科研成果, 吸收了锻压设备安装工 程中的新技术、 新材料和新工艺, 严格遵照建设 部修订标准、 规范的程序、 步骤和要求, 最后由 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十一章和四个附录。修订的主要 内容有: 1 . 按照我国锻压设备制造行业发展的情况, 修订了 各类锻压设备安装规范的适用范围。把使 用面广、 使用量大和具备条件的锻压设备纳人本 规范之内; 增加了有代表性的机型, 取消了淘汰 的产品。 2 . 原规范是 7 0 年代修订的。由于受当时客 观条件的限制, 锻压设备制造标准化还很不完善, 安装规范以找平床身为主, 几何精度检验方法、 技术参数也不统一和明确。现行锻压设备制造标 准大都制订了与国际标准等效的标准, 所以安装 规范的检验重点为有关的几何精度方面,因此作 了大量的修改 3 , 一般三梁四柱式液压机的立柱加热预紧公 式, 按多年实践经验增加了系数, 使2 0 多年来存 在预紧力不够的问题得到合理解决。 4 . 锤砧下的垫木, 为节约木材和不影响使用 性能, 改为可用粘合的木垫, 或以立木代替横放 垫木,或以橡胶垫代替木垫 1 6 3 s , 名词、 术语、 形位公差和计量单位等, 均 按现行国家标准和锻压设备制造行业的规定作了 大墩的修改. 本规范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 之处,w 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送机械工业部工业 安装工程标准定额站 锻压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 验收规范管理组 ( 地址: 北京市王府井大街 2 7 7 号, 邮政编码:1 0 0 7 4 0 ) ,以便今后修订时参 考 原机械工业部 1 9 9 8 年 8 月 1 6 4 第一章总则 第1 . 0 . 1 条为了 提高锻压设备及其附属装 置 ( 配套设备)的安装 l 程的质量和促进安装技 术的 进步,制主 i 本规范 第 1 . 0 . 2 条本规范适用 厂 机械压力机、 液 压 机、 线材成形自动机、 锻锤、 锻机、 剪切机和 今曲 校正机及其附114 装置 ( 配套设备)的安装 锻压设备安装 程的程序应从设备开箱起, 经组装、 调平、 检验有关的几何精度,至空负荷 试运转合格、1 一 程验收为止 第1 . 0 . 3 条本规范应与 现行因家标准 砚 机 械设备安装一 1 _ 程施 仁 及验收通用规范的有关规 定tk套执行 第1 . 0 . 4 条锻压设备安装 l 程施 r 及验收 除执行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国家标 琅 : 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一 般规 定 第2 . 0 . 1 条锻压设备的墓础、 垫铁和地脚 螺栓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 、 基础的儿何尺寸 及标高应按基础设计图 进行验收. 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钢筋混凝土 i- 程施 i _ 及验收规范的规定和锻压设备的安装 施 i 要求 二、 对冲击和振动较大的锻压设备,与其底 座或垫铁相接触的基础表面, 应铲平或磨平,不 得采用灰浆抹平。 三、 垫铁的规格、 数量和放登的位置, 应符 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当设备技术文件无规定 时, 应按现行国家标准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 及验收通用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四、中 小型锻压设备的垫铁可选用减振座代 替 第2 . 0 . 2 条锻压设备在进行几何尺寸精度 检验前, 应采用水平仪在本规范各章规定的位置 上进行检验; 其纵向和横向 ( 左右、 前后)的安 装水平, 不应大于 0 . 2 0 / 1 0 0 0 e 第2 . 0 . 3 条锻压设备组装前, 应按下列要 求进行清洗和检查: 一、 对设备的外表面、 组装结合面、 滑动面、 各种管道、 油箱和压力容器进行清洗,出厂时已 装配好的组合件,不应拆卸清洗; 清洗方法及其 清洁度的检查, 应按现行国家标准 机械设备安 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有关规定执行 三、 设备的外表应无碰损、 锈蚀和变形现象; 需要装配的零、 部件应检查其基本尺寸和配合公 差 二、 压力容器、 液压系统、 润滑系统,经清 洗洁净和组装后.应按有关规定进行严密性试验, 并不得有渗漏现象 第2 . 0 . 4 条锻压设备的组装应符合下 列要 求: 一 、设 备的清洁度应符合有关 标准的 规定。 二、 装配的l _ 艺规程应符合设备技术文 件的 规定、 王、 重要固定接合面应紧密结合;紧固后应 采用0 .9 5塞尺检查,只许局部塞人,塞人的 深度不应大于宽度的 2 0 %, 其塞人部分的累计移动 长度不应大于可检长度的 1 0 %; 锻压设备的下列 部位, 宜为重要固定接合 面 1 . 立柱台肩与工作台; 2 立 柱调节螺母、 锁紧螺母与 仁 横梁和工作 台面: 3 . 液压缸法兰台肩与上横梁或机身梁; 4 . 活 ( 柱)塞台肩与滑块; 5 . 机身与导轨或滑块与镶条; 6 . 组合式框架机身的 横梁与支柱; 7 . 工作台板与工作台 或与横梁 四、 轴瓦与轴瓦座应紧密接触, 其配合应符 合设计的要求; 轴瓦与轴颈的接触角度、 长度、 接触斑点、 顶间隙、 侧间隙和轴向间隙均应符合 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出厂已组装好的可不进行 此项检验,当 设备技术文件无规定时, 可按本规 范附录一的计算方法确定。 五、 应测量滑块 ( 活动横梁)与导轨间 ( 出 厂时原有)的间隙值或现场组装的实际间隙值, 并记录备查。 六、 啮合齿轮安装后, 其轴向错位允许偏差 应符合表 2 . 0 . 4 - 1 的规定。 啮合齿轮轴向错位允许 偏盛 1 1衰2 . 0 . 4 - 1 小齿轮轮缘宽度蕊5 05 0- 1 5 0 1 5 0 中心错位允许偏差 2 . 546 七 、 应大于表 飞轮现场组装后, 其圆跳动允许偏差不 2 . 0 . 4 - 2 的规定。 1 6 5 飞轮的国跳动允许 偏差 n 。】表 2 . 0 . 4 - 2 当 设备技术文件无规定时, 对材料为4 5 号钢的立 柱,可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圆跳动允许偏差 径 向一端 又二 k ,“ l f轮 直 径 ( 2 . 0 . 7 - 1 ) 3 f 1 0. a 0. 2 0 ( 2 . 0 . 7 - 2 ) 0. 3 0 10-15 毛 1 0 0 0 1 0 0 0-2 0 0 0 乙 1 _ 2 0 0 t 0. 2 00. 4 0 厂 =t 菠 +t 2 ( 2 . 0 . 7 - 3 ) ( 2 . 0 . 7 - 4 ) 八、 现场组装的重要凸轮副, 其辊轮和凸轮 受力区段的实际接触线长度,不应小于总长 度的 7 5 % 九 v带的松紧程度应进行凋整,每根v带 的下 压量和压力应符合有关技术文件的规定。 十 、 液压、 润滑、 冷却、 空气系统的管路、 管接头、 法兰及其他固定与活动连接的密封处, 均应连结可 靠, 密封良好;不得有介质向外渗漏 和互相 混合的现象。 第2 . 0 . 5 条组装胀紧联结套应符合下列要 求: 一 、 检查有关联结件的基本尺寸和配合公差 _ 、 将联结件清洗洁净, 在胀套表面和结合 件的组合表面上, 均匀地涂一层不含二硫化铂添 加剂的薄润滑油。 二、 将被联结件推至轴上,达到设计规定的 位置; 将拧松螺钉的胀套平滑地装人联结孔处, 同时应防止结合件发生倾斜, 用手将胀套螺钉拧 紧。 四、 胀套螺钉应用力矩扳手, 按对角、 交叉、 均匀地拧紧; 螺钉的拧紧力矩, 应按现行国家标 准 胀套联结套型式与基本尺寸g b 5 8 6 7 -8 6 的 有关规定执行 第2 . 0 . 6 条 锻压设备的 组装件用螺栓连接、 且有预紧力要求时, 其预紧力应符合设备技术文 件的规定;当 设备技术文件无规定时, 其最大预 紧 力宜为0 . 5 -0 . 7 倍螺栓材料的屈服极限强度 值。 预紧 方法可选用力矩扳手、 液压螺栓拉伸器 或加热法等; 预紧后应将其锁紧, 防止松动 第2 . 0 . 7 条液压机的立柱或拉紧螺杆采用 加热法预紧时, 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 立柱加热前的冷态预紧, 应对称均匀地 紧固, 紧固后螺母与横梁的接合面应符合本规范 第2 . 0 . 4 条的规定。 二、 立柱所藉的伸长量、 螺母的旋转角度和 立柱的加热温度, 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式中几立柱或拉紧螺杆所需的伸长量 ( m ) ; 许用应力, 宜为1 0 0 - 1 2 0 m p . ; 立柱或拉紧螺杆被拉紧部分长度, 即上横梁之夹紧高度 ( m ) ; 立柱 或拉 紧螺 杆 的 弹性 模 数 ( n / m 2 ) k修正系数, 自 为 1 . 3 -1 . 5 ,中小型 液压机取大值, 大型液压机取小值; r 螺母旋转角 ( ) ; 5 立柱或拉紧螺杆螺纹螺距 ( m ) ; 白 立柱 ( 或拉 紧螺杆)加热温度 ( ) ; a 立柱材料的线膨胀系数 ( 1 几 ) ; t 测量温度 ( ) ; t 2 环境温度 ( ) 。 三、 立柱加热预紧宜两个立柱对称并同时进 行, 加热预紧后应立即将开合螺母锁紧, 防止松 动。 第2 . 0 . 8 条锻压设备在施工中和施工完毕 后。 应按本规范有关章、 节的规定, 检验与安装 有关的 几何精度; 其检验 一 的机具应符合 锻压机 械精度检验通则g b 1 0 9 2 3 -8 9 的 有关规定。 第2 . 0 . , 条 锻压设备安装施工完毕后, 应 按现行国家标准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 通用规范第七章和本规范各章试运转的规定进 行试运转, 合格后方可办理工程验收。 第三章液压系统 第3 . 0 . 1 条本章适用于与锻压设备配套的 管路、 泵站、 操纵控制及其附属设备。 第3 . 0 . 2 条 高压系统管路的管子、管路附 件和密封材料的材质, 应符合设计和设备技术文 件的规定, 并应具有产品合格证明书。 第3 . 0 . 3 条液压管路敷设前应先进行预装。 第3 . 0 . 4 条钢管弯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6 6 、钢管的最小弯曲半径 ( 图 3 . 0 . 4 )应符 合表3 . 0 . 4 - 1 的规定 预埋件上或进行基础灌浆,并不得使管路产生内 应力。管夹可按 管路附件1 b / / q 4 4 9 2一 4 5 1 4 -8 6 选用, 管夹间的距离宜符合表3 . 0 . 7 的 规定。管夹与管子配合应良好,并不得与管子焊 接, 不得损伤管子焊接或铸造的管夹 与 管子之 间应垫胶皮垫或木垫 管夹间的距离 n u n ) 表3 . 0 . 7 管子外径 管夹间距离6 to6 100010 - 25150025 - 50 21iu0 50 2 0 0 0一4 0 0 1 1 图3 . 0 . 4 管子的 弯曲半径 弯管的最小弯曲 半径表 3 . 0 . 4 - 1 管子类别弯管制作方式最小弯曲半径 中低压钥管 热弯3 . 5 0- 冷弯4 . o d , 压制l o d, 热推弯 焊制 d , 提 2 5 0 - 1 . 0 口 d a 2 5 0 m m 0 . 7 5 d 高压钢管 冷、热弯5 . 0 d- 压制1 . 5 d, 有色金属管冷 、 热 弯一3 . 5 d, . 注: 。 : 一公 称 直 径 d * 一 外 径 二、 弯管不得有皱纹、 裂纹、 分层等缺陷, 其弯 管壁厚不应小于设计壁厚其减薄率: 高压管不应 大于1 0 9 6 ; 中低压管不应大于 1 5 9 6 a弯曲处管子 的圆度允许偏差. 应符合表3 . 0 . 4 - 2 的规定。 有曲 处管子的回度允许偏生 衰 3 . 0 . 4 - 2 弯管类别高压管 错 钢、 铝管 铜合金、 铝合金管 铅 管 圆度允 许偏差 ( 外径的%) 58981 0 第3 . 0 . 5 条管道焊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l 业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 第30 . 6 条管路的酸洗及清洗, 应符合现 行国家标准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 规范第六章的规定。 第3 . 0 . , 条管路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 弯头和接头数量宜减少; 法兰接头应设 置在便于拆卸的地方; 管路布置应整齐美观, 其 标高和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二、 管子支架可按 ( 管路附件j b / l q 4 5 1 5 -4 5 1 8 -8 6 选用,支架应在管子找正后再固定在 它、 管路的法兰和各种管接头的连接方祛、 密封方法和密封材料,均应符合设计的要求;不 得自 行改变和互相代替使用。 第3 . 0 . 8 条软管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 软管仅可用于设备的可动元件之间便于 替换的更换处和抑制机械振动或噪声的传递处 二、 敷设软管, 应防止敷设中产生严重弯曲 或变形, 其长度应尽量短。 汽、 软管易被磨损处应加保护措施;当软管 损坏会引起危险处应加屏蔽。 四、 软管应按现行国家标准 软管敷设规范 g b / l q 4 3 9 8 -8 6 的要求进行敷设。 第3 . 0, 条液压系统管路和通道、 铸造型 芯孔、 钻孔等, 在组装前应清洗洁净, 组装后还 应进行吹洗、 冲洗和循环冲洗, 并应达到规定的 清洁程度。 第3 . 0 . 1 0 条 液压系 统管路敷设后应进行液 压试验, 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 将洁净的工作液 ( 油) 充人管路: 二、 所用压力表的精度不应低于 1 . 5 级, 其 量程应为试验压力的1 . 5 - - 2 倍, 且应使用两只及 以 上经校验合格的压力表 三、 当额定压力小于1 9 . 6 m p a 时, 试验压力 应为额定压力的 1 . 5 倍;当额定压力大于或等于 1 9 . 6 m p 。 时, 试验压力应为额定压力的 1 . 2 5 倍。 试验时应逐步升压,达到规定的试验压力并保持 压力l m in 后, 再将压力降到额定压力, 并保持压 力1 0 m i n 。 管路不得有渗漏现象。 第3 . 0 . 1 1 条高压泵等辅助设备的安装, 应 符合现行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 第3 . 0 . 1 2 条高低压蓄能器、 缓冲器和充液 罐等安装时, 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 应去除容器内的铁屑、 泥砂等污物, 彻 底清洗洁净。 二、 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于1 / 1 0 0 0 ; 铅垂度 1 67 偏差不应大于 1 / 1 0 0 0 汽、当压力容器存放时间超过保修期或有异 常的缺陷时,安装前应进行压力试验试验时, 当额定压力小于 1 9 . 6 m p a 时,试验压力应为额定 压力的 1 . 5 倍.当额定压力大于或等于 1 9 . 6 k p a 时.试验压力应为额定压力的 1 . 2 5 倍;保持压力 不得少于 i o m m ,并不得有渗漏和永久变形等现 象、 四、 非压力容器安装前应进行渗漏试验, 不 得有渗漏现象。 第3 . 0”条 液压兀件的安装应符合卜 列要 求: 、 液压泵、 液压马达和液压缸的进油管路 和滤油器,不得吸入空气,并不应有聚集空气的 死角。 二、 各种阀件均应彻底清洗洁净, 并应经单 独试验符合规定后,方许进行安装。其中,安全 阀 ( 包括做安全阀用的溢流阀)的开启压力,不 应大于额定压力的 1 . 1 倍;工作应灵敏、叮靠; 经调试合格后, 应加以铅封。保压阀 ( 以单向阀 和液压系统密封性保压)的保压性能试验,应符 合表3 . 0 . 1 3 的规定. 侣 ff . 门的侣压性能试聆表 3. 9 . 1 3 0 . 2 0 / 1 0 0 0 0 第4 . 1 . 3 条拉伸垫 ( 气垫)托板的前后、 左右方向的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于。 . 2 0 / 1 0 0 0 ; 托板与底座导轨间的间隙应均匀;托板 i _ 平面与 底座上平面 工作台面)的平行度和距离,以及 多个 拉伸垫 ( 气垫)的同步性,均应符合设备技 术文件的规定 第4 . 1 . 4 条在检验矩形或方形 l 作台平面 时,当边长 1 _ 小 f 或等于 i 0 0 0 t 二 时,在距边缘 的0 . 1 l的范围 内为小检测 区;当边长大 于 1 0 0 0 二 时, 在距边缘 1 0 0 二 的范围内为不检测 区 第二节开 式 压 力 机 额定压力 (mn ) 公称力 ( k n) 保1 # 1 0 n u n 时的压力降 ( mp a ) 气 1 96 簇1 0 0 0 1 0 0 0一2 5 0 0 2 5 0 0 1 9. 6 镇 1 0 0 0 1 0 0 0 -2 5 0 0 2 5 0 0 续3 . 9 2 毛2 . 9 4 g2 . 4 5 第3 . 0 . 1 4 条管路的涂色应符合设计的规 第4 . 2 . 1 条本节 适用于单柱固定台、 开式 固定台和开式可倾台压力机的安装 第4 . 2 . 2 条检验压力机的几何精度时, 应 符合下列要求: 一、 检验几何精度前, 应按本章第4 . 1 . 2 条 规定调整机床的安装水平,并使其平衡机构处于 工作状态。 二、当 检验滑块下平面对工作台板上平面的 平行度时, 应将滑块调至最 l 位置, 并处于最大 行程下死点; 指示器应放在工作台板上 ( 无工作 台板则放在工作台上, 下同) , 并将测头触及滑块 下平面上 ( 图4 . 2 . 2 - 1 ) ,且按 “ 口”字形移动指 示器进行测量; 平行度偏差应以指示器在各边读 数的差值计, 并不应大于表4 . 2 . 2 - 1 的规定,且 前、 后方向 ( 图中b )滑块下平面与工作台板面 在八点的 距离不得大于1 3 点的距离。 滑块下平面对工作台 板上平面的 平行度允许偏差表4 . 2 . 2 - 1 一公 称 力( k n ) 1 2 5 0 0 平行度 允许偏差 ( 二 ) 0 .0 4 1 喘: : 0 .0 6 十 湍l 2 0 .0 8 + 湍l x 工作台上平面的垂直度注: l i 为压边滑块下平面的最大实际测量长度 ( mm) o 拉伸滑块运动轨迹对工作台上平面的 垂立度允许偏整衰 4 . 3 . 7 - 1 节 黔 -2 5 0 0 0 .0 9 + 糯l , 一。 .10 + 糯l , 10 .11 + 0 .o 03 l 注:l . 为 拉伸滑块行程的实际检验长度( m m ) 三、 当检验压边滑块下平面与工作台上平面 的平行度 ( 图4 . 3 . 7 - 2 ) 时, 应将工作台置于凸轮 受压圆弧上。 且压边滑块能上、 下灵活移动; 应 第四节娜 旋 压 力 机 第4 . 4 . 1 条本节适用于双盘摩擦压力机 ( 模锻型)和双盘摩擦压砖机的安装。 第4 . 4 . 2 条检验双盘摩擦压力机的几何精 度, 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 检验几何精度前, 应按本章第4 . 1 . 2 条 的规定, 调整机床的安装水平 二、当检验滑块下平面与工作台上平面的平 行度( 图4 . 4 . 2 - 1 ) 时, 应将指示器放在工作台面上, 并将测头触及滑块下平面的a, b , c , d四点上, 1 7 3 并应在滑块位于行程最下位置时进行测量; 平行度 偏差应以指示器在a, b , c. d四点的最大读数差 值计, 并应符合表4 . 4 . 2 - 1 的规定。 滑块下平面与工作台上平面的 平行度允许偏差表 4 . 4 . 2 - 1 测量长度( 如 ) 1$ 力 ( k nj 16 0r i 月 0 . 1 5 0. 2 00. 2 50 . 3 0 0 . 4 0 0. 5 0 十 书 图4 . 4 . 2 - 2 检验滑块运动轨迹 对工作台上平面的垂直度 图4 . 4 . 2 - 1 检验滑块下平面与 工作台上平面的平行度 l -滑 块长 度; l ,-滑 块 实际 测 量 长 度; 1 一不检验区长度, 当l s1 0 0 0 - , 1 二l 20 ; 当l 1 0 0 0 - , 1 = 5 0 - 三、当 检验滑 块运动轨迹对工作台上平面的 垂直度 ( 图4 . 4 . 2 - 2 )时,应在工作台上放平尺, 其上放一直角尺; 指示器应固定在滑块上。 并将 测头触及角尺检验面; 移动滑块在全行程上、下 运动,应通过工作台中央纵、 横两个相互垂直的 方向 ( a -a 和b -b “ )上进行测量; 垂直度偏差应 以 指示器的 最大读数差值计, 并应符合表4 . 4 . 2 - 2 的规定。 滑块运动轨迹对工作台面的 垂宜度允 许偏并襄4 . 4 . 2 - 2 第4 . 4 . 3 条检验双盘摩擦压砖机的几何精 度时, 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 检验几何精度前. 应按本规范第4 . 1 . 2 条的规定调整机床的安装水平 二、当 检验滑块下平面与工作台上平面的平 行度 ( 图4 . 4 . 3 - 1 ) 时, 应将指示器放在工作台面 上, 并将测头分别触及滑块下平面a、 b , c 、 d 四 点上, 且应在滑块位于行程最下位置进行测量; 平行度偏差应以指示器在a, b , c , d四点的 读数最大差值计、 并应符合表4 . 4 . 3 - 1 的规定。 公称力 ( k 闪 ) 滑块行程长度 二 ) 1 0 0 且镇1 6 016 0- 2 502 50- 400 一 400- 630 _ 6 3 0- l ” ” u 垂直度允许偏差 ( m m) 镇2 5 0 00. 0 50. 0 60. 0 80. 1 00. 1 2 2 50 0 -10 0 0 00. 0 8 0. 1 00. 1 20. 1 50 . 2 0 0. 1 20. 1 50. 2 00. 2 50. 3 0 ri u - 图4 . 4 . 3 - 1 检验滑块下平面与 工作台上平面的平行度 l -滑块长度; l , -滑块实际侧童长度; 1 一不 检验区 长度, 当l 1 0 0 0 - , 1 = 5 0 - 滑块下平面工作台 面的 平行度允许偏趁衰 4 . 4 . 3 - 1 公称力 ( k n ) 侧量长度( 二 ) 1 6 0 0 平行度允许偏差 ( mm ) 4 0 0 00. 2 50. 3 00. 4 0 0 .5 0 一 。 .6 0 1 7 4 三 、当检验滑块运动轨迹对工作台面的垂直 度 ( 图4 . 4 . 3 - 2 )时, 应在工作台上放一平尺。 其 几 放一直 角尺, 指示器应固定在滑块上,并将测 头触及角尺检验面;滑块在全行程上、 下运动, 应分别在工作台中央的纵、 横两个互相垂直的方 向 ( a - a , a)上进行测量;垂直度偏差应以 指示器的最大读数差值计, 并应符合表4 . 4 . 3 - 2 的规定。 滑块运动轨迹对工作台面 的垂直度允许偏差表4 . 4 . 3 - 2 的垂直度 ( 图4 . 5 . 2 - 2 )时, 应在工作台板上放一 平尺, 其上放一直角尺, 指示器应固定在滑块下 平面上, 并将测头触及角尺检验面当滑块在最 大或最小装模高度时,滑块向下移动, 应通过工 作台板中央的纵、 横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进行测 量; 垂直度偏差应以指示器在测量长度上 最大读 数 差 值 计, 并不 应大于。 . 0 1 5 + 0 . 0 1 5 场/ 1 0 0 - ( l : 为滑块行程的实际侧量长度) 节 黔 测量长度( ) 、 ;二 4 00 - 6 、一 垂直度允 许偏差 ( 二 ) 4 0 0 0. 2 50. 3 0 0 . 4 0 图4 . 5 . 2 - 1 检验滑块下平面与 工作台板上平面的平行度 aa _ ab 图4 . 4 . 3 - 2 检验滑块运动轨迹 对工作台上平面的垂直度 第五节精压机 第4 . 5 . 1 条本节适用千精压机的安装。 第4 . 5 . 2 条检验精压机的几何精度时, 应 符合下列要求: 一、 检验儿何精度前, 应按本规范第4 . 1 . 2 条的规定调整机床的安装水平, 并使平衡机构处 于工作状态 二、当 检验滑块下平面与工作台上平面的平 行度 ( 图4 . 5 . 2 - 1 )时, 应在工作台板上放一长度 不大于 1 5 0 m m的垫块, 其上放指示器, 并将测头 触及滑块下平面;当滑块在最大或最小装模高度 时滑块位于行程下死点, 应按 “ 口”字形移动指 示器进行测量; 平行度偏差应以指示器在各边两 端点读数差值计,并不应大于0 . 0 2 + 0 . 0 8 l i / 1 0 0 0 - ( l : 为 滑 块 下 平面 的 实际 测 量长 度) 。 三、 当检验滑块运动轨迹对工作台板上平面 图4 . 5 . 2 一 检验滑块运动轨 迹对工作台板上平面的垂直度 第4 . 5 . 3 条检验曲柄肘杆式精压机 ( 设有 移动工 作台和移动工具板)的几何精度时, 应符 合下列要求 一、 检验几何精度前, 应按本规范第4 . 1 . 2 条的规定调整机床的安装水平, 并将滑块与机身 导轨的总间隙调整为0 . 3 一0 . 4 ro m , 平衡机构处 于工作状态 二、 当检验冲垫下平面与工作台上平面的平 行度 ( 图4 . 5 . 3 - 1 )时, 应将滑块位于行程下极限 位置, 并在工作台面的专用检具上放平尺, 其上 1 7 5 放指不器, 将测头触及滑块冲垫下平面上, 应分 别在a与 b 和a与b 2 位置上 , 移动指示器且按 “ 1 1 ”字形进行测量; 平行度偏差应以指示器在各 边的读数最大差值计,并在 1 0 0 0 m m测量长度上 转检具一 周, 分别在a : 与b , 、 a 1 与b 2 . a 2 与 b , 和a 2 与 b 2 四个位置 卜 进行测量;同轴度偏 差应以指示器最大读数差计, 并应符合表4 . 5 . 3 一 3 的规定 不 , l 大于0 . 1 2 m m f 妈 乡 a 工具板 指示器 , 检 1 1 / / 1 针台 / 卜 图4 . 5 . 3 - 1 检验冲垫下平面与 l 作台i _ 平面的平行度 , 、当 检验滑块运动轨迹对上 作台 _ 平面的 垂八 度 ( 图4 . 53 一 2 )时, 应在1 _ 作台专用检具上 放 一 平尺, 其i 几 放一直角尺,指示器应固定在冲 垫下平10 1 上 ,并将测头触及角尺检验面,滑块由 行程 _ 死点运行到下死点, 应分别在a与月 ; 和 a与召 : 位置, 通过工作台中央的纵、 横两个y . 相 垂直的方向土 进行测量; 垂直度偏差应以指示器 在测曝长度 i -. 最大读数差值计,在 1 0 0 0 , . “ 测最 长度 _ 。不应大于 0 . s mm 图4 . 5 . 3 - 3 检验 !二 具板孔与 1 _ 作台 孔的同 轴度 工具板孔a a : 与工作台孔 b b z 的同 轴度允许偏差 表4 . 5 . 3 - 3 公 称 力( k n )一 ( 2 a 0 0 0 2 0 0 0 0 i司 轴度允许偏差 ( n 们1 ) d 0 . 30 04 第六节试运转 图4 . 5 . 3 - 2 检验滑块运动轨迹对 _ 作台1 几 平面的垂直度 四、当 检验 1 _ 具板孔a, , .a : 分别与工作台 孔 ( 或凸圆)1 3 、h 2 的同轴度 ( 图 4 . 5 . 3 - 3 ) 时, 应使滑块位于行程下极限位置, 在工作台上 平面放一专 用检具, 其 f 平面固定指示器;应旋 第4 . 6 . 1 条机械压力机的试运转除应按本 节的规定外, 还应符合 之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 i 及验收通用规范的有关规定 第4 . 6 . 2 条空负荷试运转时间不应小于 2 h , 其中连续运转时间不应小于1 h , 单次运转时间不 应小于0 . 5 h 。对于有单次行程工作要求的压力 机, 空运转时, 其离合器、 制动器每分钟接合次 数不应小于表4 . 6 . 2 的规定。 两合器、 制动器单次行程 接台次数表4 . 6 . 2 滑 块 , : 程 次 数( 次 / m in ) 8 0% 0. 0 5 9 0 1 9 0 . 1 0. 1 0. 0 5 8 0% 日 0 5 1 0 0 0 垂直度 允许偏差。 0 2 + 器: :0 .0 2 + 0. 0 0 5 l 2 0 .0 3 十 0 -0 2 5 110 0 注: l为 滑块 平面长度,i . : 为滑块的最大实际测 量长度 液 压 机 名称 粉末制品 液压机 塑料制品液压机 l 1 0 0 0 平行度 允许偏差 。 0 6 十 湍: 。 。 0 5 十 糯l ,。 0 7 , 湍: 图5 . 8 . 3 - 1 检验滑块下平面 与工作台上平面的平行度 l -滑块下平面的最大长度;l , -实际侧量长度; 1 一不检测区 长度, 当l (1 0 0 0 时, 1 二l 20 ;当l 1 0 0 0 - 时,1 = 5 0 - 二、 当检验滑块运动轨迹对工作台上平面的 垂直度 ( 图5 . 8 . 3 - 2 )时, 应在工作台面中央放一 平尺, 其上放一直角尺, 将指示器固定在滑块下 平面 l , 并将测头触及平尺检验面; 将滑块在最 大行程的下半段往复运动,并应通过工作台中央 第九节双动厚板冲压液压机 第59 . 1 条本节 适用于立式四柱上传动式 双动厚板冲压液压机的安装 第5 . 9 . 2 条工作台上平面的安装水平, 纵 向和横向偏差均不应大于0 . 1 2 / 1 0 0 0 0 第5 . 9 . 3 条组装前应检查 卜 横梁、 活动横 梁和下 横梁立柱孔的中心距,活动横梁立柱孔轴 线对其下平面的垂直度, 下横梁立柱孔轴线对其 上平面的垂直度, 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 要求. 第59 . 4 条检验液压机的几何精度应符合 下列要求 一、 立柱轴线对立柱下横梁上平面的垂直度 偏差在l 0 0 0 ro m测量长度上,不应大于0 . 1 5 - ; 4 根立柱的倾斜方向应一致,其相互间的平行度 误差在 l 0 0 0 m m测量长度上, 不应大于0 . 1 5 - 二、主 缸台肩与横梁支承面和立柱螺母与横 梁接触面的接触应均匀, 用o . l m m塞尺检查, 局 部间隙塞人深度不应大于 o m m,1累计移动长度 不应大于可检长度的1 / 1 0 0 三、当活动横梁在最上或最下位置时,均应 与立柱的a 个限程套 ( 柱台肩)同时接触。 四、 工作台与滑块 ( 两滑动面)的接触面接 触应均匀, 其接触面积应大于7 5 9 6 0 五、 活动横梁下平面对工作台上平面的平行 度偏差, 在l 0 0 0 m m测量长度不应大于0 . 1 5 - ; 活动横梁导套与立柱的滑动工作面间的间隙, 应 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十 十 第十节磨料制品液压机和四柱液压机 图 5 . 8 . 3 - 2 检验滑块运动轨迹 对工作台上平面的垂直度 第5 . 1 0 . 1 条本节适用干磨料制品液压机和 四 柱液压机的安装 第5 . 1 0 . 2 条在工作台上平面用水平仪测量 1 8 2 液压机的安装水平, 纵向和横向偏差均不应大干 0 . 2 0 / 1 0 0 0 并应符合表5 . 1 0 . 3 - 2 的规定 活动横梁 ( 滑块) 运动轨迹对工作台 上平面的垂直度允许偏差 表 5 . 1 0 . 3 - 2 卜+斗j 1 j 图 5 . 川. 3i 检验活动横梁 ( 滑块)下平面 与 1 _ 作台上 平向的平行度 仁 一r 作台面的最大长度:乙一实际测量长度; 1一 不 检测区长 度.当l 1 o n ) - 时,1 均等于5 0 m n i 第5 . 1 0 . 3 条检验液压机的几何精度应符合 卜 列要求 一、当检验活动横梁 ( 滑块)下平面与工作 台f -.平面的平行度 ( 图5 . 1 0 . 3 - 1 )时, 应在工作 台 放 一 平尺, 其上放指示器,并将测头触及活 动横梁 ( 沿块)下 平面;磨料制品液压机活动横 梁在行程终点和距行程终点2 / 3 处,四柱液压机 滑块在最大行程距下限位置1 / 3 处和下限位置处, 应分别在四角和四边的中点三 处进行测量;平行 度偏差应以 指示器在各边读数的最大差值计, 并 应符 合表5 . 1 0 . 3 - 1 的规定 ( 允许用带铰链的支承 棒支承在滑块中央处进行测量) 活动横梁 ( 滑块)下平面对工作台上 平面的平行度允许偏整 ( 呻 1 轰 5 . 1 0 . 3 - 1 一 毛 1 0 0 01 0 0 0 -2 0 0 0 2 0 0 0 工作 伶 曲 长度 l i m rt i ) 磨料制 品液压机 。 , 十 0 0 0 l _ 。 一 10 , 糯l , o . l l + o l , 垂 直 道 允 许 偏 差 ( n v n ) 四柱液 压机垂 直 度允许偏 差 ( m m) 。 一。 + 0 0 2 5 l z0 -0 3 + 黯l , 。 ()4 黯1.; 注:l : 为实际测量的行程长度( 。 们 飞 ) 十l + 一i 十斗 下作台面 长度 l ( 1 0 0 0 1 0 0 0 -2 0 0 0 2 0 0 0 平行度 允许偏差0 . 0 4 + 糯l ,0 .0 6 + 湍l ,0 .0 8 + 湍: 二、 当检验活动横梁运动轨迹对工作台上平 面的垂直度 ( 图5 . 1 0 . 3 - 2 )时, 应在工作台中央 放一平尺, 其上放一直角尺, 将指示器固定在活 动横梁 ( 滑块)的下平面上, 并将测头触及角尺 的检验面; 磨料制品液压机,当活动横梁在最大 行程上往复运动,四柱液压机当滑块在最大行程 的下半段往复运动时, 应通过工作台中央的纵向 和横向两个 互相垂直方向 ( a - a 和b - b ) 进行测 量; 垂直度偏差应以指示器读数的最大差值计, 图 5 . 1 0 . 3 - 2 检验活动横梁 ( 滑块) 运动 轨迹对工作台上平面的垂直度 三、当检验由偏载而引起的活动横梁 ( 滑块) 下平面对工作台上 平面的倾斜 图5 . 1 0 . 3 - 3 ) 时, 应在工作台面上用支撑棒支撑在活动横梁下平面 距 横梁中心距离为l 3 处, 应用指示器在其对称 点a - c , s d测量工作台面和活动横梁 ( 滑块) 下平面间的 距离; 磨料制品液压机应在活动横梁 行程下限位置和 距行程终点 2 / 3 行程处之间进行 测量;四柱液压机应在滑块行程终点和距行程终 点1 / 3 处之间进行测量; 倾斜偏差应以指示器读 数的最大差值计, 并应符合表 5 . 1 0 . 3 - 3的规 定。 偏敏引 起活动横梁 ( 滑块) 下平面对工 作台上平面的倾斜允许偏整 ( ) 衰 5 . 1 0 . 3 - 3 液压机名称 倾斜允许偏差 四 柱 液压机1 磨料制品 液压机 注:l , 为支撑点距活动横梁 ( 滑块)中心的距离 : 3 = 奇 : , 其中l工作台面最大长度。 1 9 3 瘾 乙斗铸 图5 . 1 0 . 3 - 3 检验偏载引起活动横梁 ( 滑块) 下平面对工作台上平面的倾斜 下平面上, 并将测头触及角尺的检验面;当滑块 在最大行程的下半段往复运动, 拉伸滑块应在通 过工作台面中央的纵向和横向两个互相垂直的方 向 a -a , , : 进 行 , 。 量 ; 压 边 滑 块 应 按 图 示 b2 和 音 中 线 的 两 中 点 处 进 行 测 量 ; 垂 直 度 偏 差 应 以 指示器读数的最大差值计, 并应符合表5 . 1 1 . 3 - 2 的规定 第+一节双动薄板拉伸液压机 第5 . 1 1 . 1 条本节适用于双动薄板拉伸液压 机的安装 第5 . 1 1 . 2 条液压机的安装水平, 应用水平 仪在其1 _ 作台上平面上测量,纵向和横向偏差均 不应大于0 . 2 0 / 1 0 0 0 ;装有移动工作台板的双动 薄板拉伸液压机, 在检验安装水平及几何精度前, 应将移动工作台板移至工作位置, 并锁紧 第5 . 1 1 . 3 条检验液压机的几何精度应符合 下列要求 一、当检验滑块下平面与1作台上平面的平 行度 ( 图5 . 1 1. 3 - 1 )时. 应在工作台面上放一平 尺, 其上放指示器, 并将测头触及滑块下平面; 当 滑块在行程下限位置和距行程下限位置2 / 3 行 程处, 拉伸滑块应在四角和四边中点三处测量 ( 又, 角 不 进 行 测 量 ) ; 压 边 滑 块 应 在 图 示 夸 和 合 中 线的四角和四边中点三处测量 ( 但对角不进行测 量) ; 平行度偏差应以 指示器在各边读数的 最大差 值计, 并应符合表5 . 1 1 . 3 - 1 的规定。测量中应使 用支撑棒支撑, 拉伸滑块应用一个支撑棒,支撑 在中心位置; 压边滑块应用两个支撑棒,分别支 二 在 左 右 方 向 粤 的 中 心 位 置 。 a h 图5 . 1 1 . 3 - 1 检验滑块下平面与工作台 上平面的平行度 ( a )测量方法( b ) i f 边滑块( : ) 拉伸滑块 b 一压边滑块左右检测面的 宽度 b 一压 边滑块前、 后检测面的宽度 ( 下同) ;l -滑块的长度: l一滑块的实际测量长度 图5 . 1 1 . 3 - 2 检验滑块运动轨迹对 工作台上平面的垂直度 ( a )测量方法;( b )压边滑块;( )拉伸滑块 l 2 -实 际的 测量长度 滑块下平面与工作台上平面的 平行度允许偏理 ( 砷 ) 袅 5 . 1 1 . 3 - 1 滑块运动轨迹对工作台上平面的 垂直度允许偏整 ( ) 表 5 . 1 1 . 3 - 2 工作台面长度 lg2 0 0 0 2 0 0 0 蕊2 0 0 0 2 0 0 0 平行度允许偏差 0 .0 3 , 糯: n n 4+ 最小公差 0. 0 6 00- 10 l1 0 0 0 工作台面长度l 垂直度允许偏差 0 2 0 .00 01 5 l ,0 .0 3 十 黯 1. i 最小公差 0. 0 3 50. 0 5 二、当检验滑块运动轨迹对工作台上平面的 垂直 度 ( 用5 . 1 1 . 3 - 2 )时, 应在工作台面中央放 一平尺。 其上放一直角尺, 将指示器固定在滑块 三、当检验由偏载而引起的滑块下平面对工 作台上平面的倾斜 ( 图5 . 1 1 . 3 - 3 )时, 应在工作 台上按图示用支撑棒支撑在滑块下平面上 ( 拉伸 1 8 4 滑块用 1 根, 压边滑块用2 根) ;当 滑块在最大行 程的下限和下限前 1 1 3 行程处之间, 在各支撑点 旁及对称点上, 应用指示器依次分别测量滑块下 平面至工作台上平面的距离; 倾斜偏差应以指示 器 读 数 的 最 大 差 值 计, 并不 应 大于场/ 3 0 0 0 四、 液压机拉伸垫 ( 气垫) 托板的安装水平 纵向和横向偏差均不应大于0 . 2 0 / 1 0 0 0 ; 托板与 底座导轨间的间隙应均匀; 托板上平面与底座上 平面的平行度和距离,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 定在滑块 ( 活塞杆)上,并将测头触及角尺检验 面, 滑块 ( 活塞杆)在两个调节位置间移动,应 在纵向和 横向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进行测量;垂 直度偏差应以指示器在测量长度上的最大差值计, 并且在3 0 0 - 测量长度上, 不应大于0 . 2 0 - a 向 鳖 a 么 图5 . 1 1 . 3 - 35 .检验由 偏载引起滑块下 平面对工作台上平面的倾斜 ()测量方法;( b )压边滑块:()拉伸滑块 l - f . 边滑块下平面长度; l , -拉伸滑块 长度丢 l 3 和上 3 一支 律点距滑 块中 心的 距离 l 等于l 乃,l等于l , / 3 图5 . 1 2 . 3 - 1 检验滑块 ( 活塞杆)下 平面与工作台上平面的平行度 ( a )纵向:( b )横向 第十二节单 柱 液 压 机 第5 . 1 2 . 1 条本节适用于单柱液压机的安 装。 第5 . u. 2 条液压机的安装水平, 应用水平 仪在工作台上测量, 其纵向和横向偏差均不应大 于 1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参考试题及其答案
- 综合救助实施方案(3篇)
- 同心拆迁管理办法
- 唐山绿化管理办法
- 商业物理管理办法
- 商品住房管理办法
- 商家管理办法条例
- 商洛疫苗管理办法
- 喷砂车间管理办法
- 团费缴纳管理办法
- GB/T 19609-2024卷烟用常规分析用吸烟机测定总粒相物和焦油
- 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18年版)
- 废品回收合伙人协议
-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共27张课件)
- 附件2:慢病管理中心评审实施细则2024年修订版
- 和父亲断绝联系协议书范本
- (正式版)SH∕T 3548-2024 石油化工涂料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肺康复指南》
- 会议室改造方案
- 高中英语40篇英语短文搞定高考3500词记忆本册单词背诵本带翻译
- 矿床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