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铸造设备安装工程施工 及验收规范 c o d e f o r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a n d a c c e p t a n c e o f c a s t i n g e q u i p m e n t i n s t a l l a t i o n e n g i n e e r i n g gb 5 0 2 7 7 -9 8 主编部门: 原中华人民共和国 机械工业部 批准部门: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建 设 部 施行日 期: 1 9 9 8年 1 2月 1 日 3 3 5 关于发布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 通用规范等十项国家标准的通知 建标 1 9 9 8 9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 t 1 9 8 6 2 6 3 0 号文和计综 1 9 8 7 2 3 9 0 号文的要求,由原机械工业部会同 有关 部门 共同 修订的 k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1及 验收通用规范等十 项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下列规范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 一九九八 年十二月一日 起施行。原国家标准 机械设备安 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t j 2 3 1 及 k 制冷设备安 装工程施工 及验收规范g b j 6 6 -8 4 同时废止。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61 3 5 0 2 3 1 -9 8 连续输送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61 3 5 0 2 7 0 -9 8 金属切削机床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 0 2 7 1 -9 8 锻压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61 3 5 0 2 7 2 -9 8 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 0 2 7 3 -9 8 制冷设备、 空气分离设备安装1 _ 程施工及验 收规范g b 5 0 2 7 4 -9 8 压缩机、 风机、 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 范g b 5 0 2 7 5 -9 8 破碎粉磨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 b 5 0 2 7 6 -9 8 铸造设备安装 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 0 2 7 7 -9 8 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 0 2 7 8 -9 8 上述规范由国家机械工业局负责管理,具体 解释等工作由机械工业部安装工程标准定额站负 责,出 版发行由 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一九九八年 八月二十七日 修订 本规范是根据国家计委计综 ( 1 9 8 6 ) 4 5 0 号 文的要求,由 原机械工业部负责主编。修订的具 体工作由机械工业部安装工程标准定额站组织, 会同部属有关单位修订的。 在修订过程中, 修订组认真总结了原 ( 铸造 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贯彻执行以来的 经验; 充分调查了解了我国铸造设备制造行业的 标准化和科研成果情况; 吸收了铸造设备安装工 程中的新技术、 新材料和新工艺。严格遵照建设 部修订标准、 规范的程序、 步骤和要求, 最后由 原机械工业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 规 范 共分十 章和 一个 附录, 修幻 韵主 要内 容有 : 1 . 增加了特种混砂机、 多触头高压造型机、 气流冲击造型机、间歇电液清砂室、 低压铸造机、 说明 冲天炉、 工频无芯感应炉、 电弧炉和抛丸器的安 装、 调整和试验; 扩大了本规范的适用范围和适 用性; 2 . 按铸造 设备制造行业近期制订的产品 技术条 件和 精度标准, 修订了相应的 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 规范; 3 . 充实 了 安装工 程的 t 注 支 术 、 新材 料和 新 工艺 ; 4 . 计量单位、 名词、 术语等均按国家现行标 准和铸造设备制造行业标准进行了较大的修改。 本规范执行中, 如发现rm要修改或补充之处, 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送机械工业部安装工程标 准定额站 铸造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管理组 ( 地址: 北京市王府井大街2 7 7 号, 邮政 编码: 1 0 0 7 4 0 ) ,以 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原机械工业 部 1 9 9 8 年 5 月 3 3 6 第一章总则 第1 . 0 . 1 条为确保铸造设备安装工程质量 和安全运行, 促进安装技术的进步,特制订本规 范。 第1 . 0 . 2 条本规范适用于通用的砂处理、 造型制芯、 落砂、 清理、 金属型铸造、 熔模制造 和熔炼设备的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第1 . 0 . 3 条铸造设备安装1程施工及验收 规范除符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有关 国家标准、 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 一 般 规 定 第 2 . 0 . 1 荣铸造仗备安装丽.应按工程设 计和相应的施工及验收规范,对与设备安装相关 的钢结构件、 混凝土结构件及设备基础的尺寸进 行复检, 符合要求后, 方可进行设备的安装 第2 . 0 . 2 条铸造设备的开箱检查和清洗应 符合下列要求: 一、 应按设备装箱清单,清点设备的规格、 数量并应符合设计的要求, 其表面应无损伤等异 常现象。 二、 整体出厂的设备, 应进行表面的清洗, 不应拆卸和清洗设备的内 部机件。 三、 解体出厂的设备, 应将解体件的表面清 洗洁净。出厂已组装好的机件、精密件、 密封件 等, 均不得拆卸和清洗。 第2 . 0 . 3 条铸造设备就位时, 其位置和标 高的允许偏差应符合本规范相应各章的规定。当 各章无规定时, 应符合表2 . 0 . 3 的规定 铸造设备的位t 和坛离的允许偏整裹2 . 0 . 3 底座接触的基础面 二、 对产生震动离心力的 惯性振动落砂机等, 应在其底座与基础之间垫硬方木。 第2 . 0 . 5 条铸造设备安装在金属结构上时, 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 、 进行调平时,宜采用垫铁。调平后, 垫 铁应与金属结构支座焊牢。 二、 震动较大或精度要求较高的铸造设备, 不宜使用垫铁;其金属结构支座 l 平面应平直, 纵向和横向安装水平偏差均不应大于1 / 1 0 0 0 0 三、自 身较重或具有震动离心力的铸造设备, 应在支座与金属结构之间加垫硬木、 硬橡胶板或 毛毡等减震物。 第2 . 0 . 6 条铸造设备的金属结构、 设备壳 体、 室门壁板、 平台、 扶梯等, 安装前应按设计 要求进行检查, 当设备的技术指标超过允许偏差 时, 应进行校正;当不符合设备产品标准时, 应 由原制造部门负责返修或退换。其安装的几何尺 寸、 位置和标高等, 应符合设计和设备技术文件 的规定 第2 . 0 . 7 条铸造设备组装时, 在重要的固 定结合面紧固后, 应采用0 . 0 5 m m塞尺检查, 其 局部间隙的插人深度应小于2 0 m m, 移动长度应 小于检验长度的1 0 %0 第2 . 0 . 8 条铸造设备所附属的小车、台车 等轨道安装的允许偏差, 应符合表2 . 0 . 8 的要求, 且两轨道的接头位置宜错开, 其错开距离不应与 轮距相等, 焊缝应磨平。 小车、台车轨道 安装的允许偏整表 2 . 0 . 8 设备位里悄况 允许偏差 ( mm ) 平面位t标高相对标高 与其他设备有工 艺或运输联系 士2士52 与其他设备无任 何工艺或运愉联系 土1 0 土 2 010 第2 . 0 . 4 条铸造设备安装在混凝土基础上 时, 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 对自 身较重或震动较大的震压式和震实 式造型机等进行调平时,应铲平或磨平与垫铁或 设备部件名称侧 量 部 位 允许偏差 ( n l n l ) 轨道与铸 造设备 轨道轴线与相应铸造设 备 轴线的 距禽、 平面 位i 及标高 士2 轨道顶面 轨道顶面在水平面内的 直 线度每1 0 0 0 - 长度上 1 轨道顶面在垂直平面内 的直 线 度 或 倾 斜 度 每 1 0 0 0 -长度上 轨道顶面 两轨道顶面在同一横截 面的相对标高差 2 轨道两轨道的跨距士3 轨道接头 轨道接头处上下、左右 偏移 0. 5 3 3 7 第2 . 0 . 9 条 抛丸器的安装 应符 合下列要求: 一、抛丸器叶片角度和调整范围、安装位置 及方向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并应无损 伤与缺陷 二、 电机与 叶轮的皮带轮, 其两轮的端面应 在同一平面内。 二、 抛丸器罩壳与抛出口座的接缝间隙不得 大于 1 - . 四、 叶片和螺栓应清洗洁净, 螺栓应拧紧; 各叶片的 重量之差不得大于5 9 ; 对称安装的两叶 片的重量宜相等 五、 安装定向套时,应将抛丸矩形窗口的安 装位置 处于能把弹丸均匀抛射到被清理件的工作 面 r . ( 图2 . 0 . 9 - 1 ) 0 定 向 套_ 己 二不犷 认 。 ,、烈参 图2 . 0 . 9 - 1 抛丸器定向套窗口 安装位置 为 8, 、 弹丸抛射角度的调整, 其轴向散射角应 定位角应为 1 3 0 0 , 径向散射角应为 6 0 . , 图2 . 0 . 9 - 2 抛丸器弹丸轨迹 抛射角应为4 0 , 抛出的轨迹 ( 图2 . 0 . 9 - 2 )应通 过试验确定 七、 测试抛射轨迹方法: 可在一块木板上 涂 黑墨或铺上一层厚纸, 放在工件被清理位置,在 其 卜 标出需被抛射的区域,启动抛丸器,向抛丸 器漏斗中加人少量弹丸。检查抛射带位置,当不 合适时, 应重调定向套窗口。当弹丸抛射在下护 板上时, 应将定向套窗 j 后调;当抛向 _ 护板时, 其窗口应向前调 注: 定位角 1 3 0 指的是 “ 5 0 0 - 的抛丸器的定位 角;其随叶轮直径大小不同而变动。 第2 . 0 . 1 0 条铸造设备空负荷试运转, 除应 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镶 机械设备安装1程施 l 及验 收通用规范和本规范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 卜 列要求 一、 试运转前铸造设备及其附属装置、 管路 电器控制等均应施工完毕, 完全保护装置经检查 应符合要求 二、 试运转的步骤和程序应先电器、 液压、 汽动、 冷却等系统, 后机械设备的工艺动作;先 手动, 后机动; 先局部单机, 后整机和成套联动 地进行。当上一步骤未经试验检查合格时,不得 进行下一步骤的试验工作 三、 试运转中各转动和移动部分先盘动检查, 应灵活、 无卡阻现象; 后检查主运动机构的启动、 运转、 停止和制动、 往复运动的行程、 变速和限 位等; 其运转应平稳、 正确、可靠, 无爬行、 停 滞、 异常振动和不正常的声响。 四、 试运转中应进行下列各项检查, 并应作 实测记录: 1 . 齿轮副、 链条与链轮啮合应平稳, 无不正 常声响和磨损; 传动皮带不应打滑, 平皮带跑偏 量应符合设计的规定。 2 . 液压、 润滑、 冷却系统的进出口温度应正 常, 压力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3 . 滑动轴承温升不应大于3 5 r-。其温度不应 高于7 0 r-; 滚动轴承温升不 应大于4 0 c, 其温度 不应高于8 0 c o 4 . 各种仪表及控制工作应正常、 正确、可 靠 5 . 所用气压, 应稳定在0 . 5 5 m p a , 但有特殊 要求的除外。 6 . 空负荷连续试运转的时间应按本规范各章 规定执行;当无规定时, .t 采用1 - 2 h o 第2 . 0 . 1 1 条空负荷试运转结束后, 应切断 火、 / 勺川|。 /z / 3 3 8 电源和其他动力源,并进行卸压、 放气、 排污或 排水应复查或复紧各紧固部分的螺栓,以及润 滑齐 9 的清洁度 刮砂板与内围圈内壁最大间隙 表3 . 1 . 5 第三章砂处理设备 第一节枯土砂混砂机 材料 盘径 ( m m) d 2 2 4 0 一 最大间隙 ( 二 ) 铸石 7. 0 一 8 . 0 金属 4. 05. 06 . 0 第3 . 1 . 1 条本节适用于辗轮、 摆轮、 辗轮 转 子 和逆流转子混砂机的安装 第3 . 1 . 2 条混砂机的安装水平允许偏差应 符 合表3 . 1 1 2 的规定 浪砂机的安装水平允许偏差 表3 . 1 . 2 设备名称测 量 部 位允许偏差 辗轮及辗轮 转 f 混砂机 用水平仪在底板 卜 平面 上进行测量 1 . 5 / 1 0 0 0 摆轮混砂机 逆流转子混砂机 用水平仪在底板上和鼓 风机电动机架上进行测量 1 . 5 / 1 0 0 0 用水平仪在机座上平面 卜 进行测量 1 . 5 / 1 0 0 0 第3 . 1 . 6 条 解体出厂的辗轮混砂机安装时, 其联轴器的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机械设备 安装工程施上 及验收通用规范的规定 第3 . 1 . 7 条空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 混砂机立轴旋转方向 应正确。 二、 卸砂门开关应灵活、 可靠 气、 辗轮与底衬板的间隙应按设备技术文件 的规定, 调至规定的最小值; 辗轮运转时, 应能 灵活向上浮动2 0 in m o 四、 连续试运转时间不得小于 1 h 第3 . 1 . 3 条混砂机有关部件的安装允许偏 y . 应符合表3 . 13 的规定 混砂机各部件安装的允许偏差 表3 . 1 . 3 设备名称测 量 部 位允许偏差 各式混砂机 铸石底衬板灰缝宽度 6 ( mm) 金属底衬板接缝处间隙1 . 5 ( n u n ) 辗轮及辗轮 转子混砂机 立 轴轴线与 底盘上平面 的垂直度 0 . 7 / 1 0 0 0 逆流转子 混砂机 转子轴线与底板上平面 的垂直度 1 / 1 0 0 0 辗轮及辗轮 转子混砂机 内围圈衬 板在 1 5 0 二 处对立轴轴 线的圆跳动 铸石5 . 5 ( m m) 金属3 . 0 ( m m) 辗轮混砂机 关闭后的出砂门 低于底衬板上平面 的距离 铸石2 . 0 ( m m) 金属1 . 0 ( m m) 各式混砂机 关闭后的出砂门、取样 门的周边间隙 1 . 5 ( m m) 逆流转子 混砂机 关闭后的出砂门低于底 衬板上平面的距离 2 . 0 ( m m) 第二节特种砂混砂装皿 第3 . 2 . 1 条本节适用于s 2 0 系列间歇式碗 形树脂砂混砂机和5 2 5 系列固定式双臂树脂砂混 砂机的安装。 第3 . 2 . 2 条5 2 0 系列混砂机的安装应符合 下列要求: 一、 混砂机的球体及运砂小车不得拆卸, 并 不得作为起重运输的承力处 ( 图3 . 2 . 2 ) 0 第3 . 1 . 4 条内、 外刮砂板与底衬板上平面 的间隙, 金属底衬板不得大于4 m m, 铸石底衬板 不得大于 7 m mo 第3 . 1 . 5 条 大间隙应符合表3 外壁刮砂板与内围圈内壁的最 1 . 5 的规定 图3 . 2 . 2 碗形树脂砂混砂机 1 一砂斗; 2 小车;3 -机架; 4 -球体 二、 宜直接放在混凝土基础上, 并用地脚螺 栓固定; 调平时, 应用平尺水平仪在机架上进行 测量, 其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千0 . 2 / 1 0 0 0 0 3 9 第3 . 2 . 3 条s 2 5 系列混砂机的安装, 应符 合下列要求: 一、 混砂装置的主机及除尘装置应装在混凝 土基础上,并用地脚螺栓固定;其他装置可放置 在地面( 图3 . 2 . 3 ) 0 图3 . 23 固定式双臂树脂砂混砂机 1 一液料筒 2 一大臂回 转机构 3 -定量计; 4 一大臂; 5 一混砂槽回转轴承; 6 一混砂槽; 7 一主机及管路 系统b -除尘装置;9 一电气柜;1 0 -拉手 二、 调平时, 应使大臂和小臂在作业范围内 任意位置上停留, 并应无自 行位移现象 三、 树脂砂混砂器叶片与壳体内壁的间隙不 应大于3 n v n , 第3 . 2 . 4 条空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 在碗形树脂砂混砂机试运转前, 管路内 部不得残留任何污物。 二、 砂斗内不应放砂, 液料筒内 不应放液料。 三、 起动混砂机, 其运转方向应正确: 给砂 闸板的开闭应灵活、正确,树脂泵、固化剂泵等 启动与停止应与 给砂运动相符。 四、 排砂门开闭不得有明显冲击现象及异常 声响,动作应准确、 可靠。 五、双臂连续混砂装置水平螺旋混合器应回 转自 如, 手动推力应小于8 0 n o 六、 混砂装置连续运转时间不应小于i h 第三节松砂机和筛砂机 第3 . 3 . 1 条本节适用于叶片、 双轮松砂机 和多角形、 滚筒形筛砂机的安装。 第3 . 3 . 2 条 松砂机、 筛砂机的纵向和横向 安装水平偏差均不应大于0 . 5 / 1 0 0 0 . 第33 . 3 条双轮松砂机的安装调整应符合 下列要求: 一、 松砂机应固定在支架上, 并应位于带式 输送机支架之上 ( 图3 . 3 . 3 ) . 二、 松砂机外壳的下缘与带式输送机的胶带 上表面的距离宜为2 0 m m , 并应调整外壳两侧的 图3 . 3 . 3 双轮松砂机安装 1 一松砂机;2 一支架;3 一带式输送机支架 密封条,与 胶带上表面轻微接触, 使运转时不漏 砂; 松砂轮的外缘,与胶带上表面的距离宜为 1 0 -, 第3 . 3 . 4 条滚筒筛砂机的安装应符合下列 要求 一、 筛砂机滚筒安装在四个支承滚子 时, 各滚子表面均应与 滚筒接触, 不得有间隙。 二、 滚轮轴心线和圆筒筛轴心线的安装水平 偏差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 第3 . 3 . 5 条空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 各紧固连接部分应无松动现象。 二、 滚筒筛的主轴转动应平稳, 其轴向窜动 不应大于5 种 三、 连续试运转时间不得少于i h 第四章造型制芯设备 第一节爪压和及实造型机 第4 . 1 . 1 条本节适用于各种震压和震买造 型机的安装。 第4 . 1 . 2 条与造型机机座底面或翻台压实 造型机的 震实台机座底座接触的基础平面标高的 允许偏差为t 5 m m , 机座底面轮廓范围内的基础 平面的水平度每 l 0 0 0 m m长度上不应大于 l m m , 全长不应大于2 m m o 第4 . 1 . 3 条造型机的工作台或震实台面纵 向 和横向 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 . 1 / 1 0 0 0 0 第4 . 1 . 4 条 翻台展实造型机有关机构安装 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4 . 1 . 4( 图 4 . 1 . 4 - 1 一 4 . 1 . 4 - 3 )的要求。 第4 . 1 . 5 条转台展实造型机的承受砂型小 车轨道安装应符合本规范第2 . 0 . 5 条的规定。 第4 . 1 . 6 条空负荷试运转时, 其气压应稳 定在0 . 5 5 m p a , 液压系统油槽油液温度不应超过 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当无规定时, 不应超过 5 5 ; 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3 4 0 翻台及实造型机有关机构安装的 允许偏差和检测要求表4 . 1 . 4 设备部件 名称 测量部位允许偏差 越实 台各缓 冲器 2 2 3 2 0及以 卜型号 0 . 3 ( m n ,) 相对标高 2 2 32 0 6,lf l o .1 (_ )v1 il 0 . 5 ( n m i ) 与的 麒酮 哦州 中线度 心行 妇酬 展与机 么口石口 中峨丝 宫 l a ( x )r a f7 与 割0 . 1 ( n 。 1) 检测要求 用 平 尺、 深 度 尺 测 量, 可用纤维 纸板或钢 板调整 用测量 尺 寸a 之差表示 用测量 尺寸l之 差表示 安装水平i / 1 0 0 ( 1 座机展 机台与台 翻构实 以展实台机座上 套 为基准, 对翻 上部的相对 0 . 1 ( mm) 标高差 d 图4 . 1 . 4 - 1 缓冲器相对标高测量 1 -深度尺:2 一平尺;3 一缓冲器 图4 . 1 . 4 - 2 震实台与翻台机构找正调平 1 ,2 ,3 ,4 -平尺;5 一水平仪 图4 . 1 . 4 - 3 震实台与翻台机构的相对标高测量 i -震实台; 2 一平尺; 3 一水平仪; 4 -翻台 一、 震实部分: 1 . 在震实台四角及中心应撒一些砂粒, 震击 时砂粒不应向同一方向移动; 2 . 在震实台四角及中心应各放一平垫圈, 震 击时垫圈应贴在台面上, 并无跳动和显著移动现 象; 3 . 每次应震击 1 5 m in ,震击应平稳有力、 无 扭摆现象, 所有紧固部分应无松动现象。 二、 翻台艇实造型机翻转机构部分 1 . 翻台 在震实台 上震击时, 不应有相对跳动 及纵向和横向移动, 锥体和托架应无撞击现象; 2 . 在大臂上升1 0 -2 0 m m范围内, 翻台两端 应同步升起;当翻台继续升起时, 其连杆机构应 无阻滞现象;当翻到 1 8 0 0 时,动作应缓慢停止, 砂箱不应有震动。 三、 摇臂回转应平稳灵活,当 合人或离开时, 不应有撞击现象 四、 起模机构部分: 1 . 起模活塞在快慢速升降时, 应平稳灵活, 无阻滞现象;当下降到接近最低位置时, 动作应 缓慢。 2 . 压实活塞升降应平稳灵活, 最大行程应符 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第二节多触头高压造型机 第4 . 2 . 1 条本节适用于多触头高压造型机 的安装。 第4 . 2 . 2 条造型机安装时, 应使用同一标 高基准点测定各部分的标高, 其主要标高允许偏 差为士 l m m 3 4 1 第4 . 2 . 3 条 整体出厂的 造型机安装时, 其 底梁 t . 平面纵向和横向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于 (1 . 5 / 1 0 0 0 , 工作台面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 . 1 / 1 0 0 0. 第4 . 2 . 4 条解体出厂的造型机组装的允许 偏差, 应符合表4 . 2 . 4 的要求 解体出 厂造型机组装的允许偏差 裹 4 . 2 . 4 三、 在全自动连续运转 巧m i n内 不应小于 3 0次,运转应平稳、 灵活、 靠。 循环次数 正确和可 脱箱压实造型机有关 部分复检的允许偏差表4 . 3 . 4 设备部件名称 恻量部位 允许偏差 底梁上平面安装水平 0 . 5 / 1 0 0 0 l 作台台面安装水平 0 . 1 / 1 0 0 0 边辊 单排安装水平 0 . 1 / 1 0 0 0 相对两排标高差 0 . 2 ( m m) 卜 机架t . 平面安装水平 0. 1 / 1 0 0 0 下机架卜 平面安装水平 0. 1 / 1 0 0 0 模板移动小车 安装水平 0 . 2 八0 0 0 能 s1 全部运转应正常, 并应无异常现象 三、 连续空负荷运转不应小于2 h , 第五节气流冲击造型机 第4 . 5 . 1 条本节适用于z 4 5 系列的气流冲 击造型机的安装。 第4 . 52 条气冲造型机的安装水平应在工 作台的工作面上用水平仪进行测量, 其纵向和横 向水平偏差均不应大于0 . 1 / 1 0 0 0 第4 . 5 . 3 条气冲造型机复检时, 应符合下 列要求: 当上 作台在原位及上升到最高位置时, 应测量工作台的工作面与冲击头底面之间的平行 度, 在 1 0 0 0 = 1测量长度 匕 其偏差不应大于 i mm 二、 两起模滚道工作面构成的平面, 对工作 台 工作面的平行度, 在 1 0 0 0 - 测量长度上,其 偏差不应大于0 . 1 5 m m , 三、 起模滚道工作面在垂直平面内的直线度, 在 1 0 0 0 . - 测量 长度 t - ,其偏差不应 大于 0 . 5 m. 第4 . 5 . 4 条空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气动、 液压、 电气设备的动作应协调可 靠.无卡阻、 爬行及冲击现象。 二、 在i _ 作压力下连续试运转时间不应小于 l h 第六节射芯 机 第4 . 6 . 1 条本节适用于普通射芯机和热芯 盒射芯机的安装 第4 . 6 . 2 条单工位射芯机的安装水平, 应 在工作台面上进行测童, 其纵向和横向水平的允 许偏差均不应大干0 . 1 / 1 0 0 0 , 第4 . 6 . 3 条双工位射芯机的安装水平, 应 在顶升活塞端面的四个凸台平面上进行测量, 其 纵向和横向水平的偏差均不应大于0 . 1 / 1 0 0 0 . 第4 . 6 . 4 条空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 工作台升降动作应平稳; 行程终止时, 应无冲击现象。 二、 射砂筒上部的问板往复应自如、 准确、 间不应小干2 h , 其动作应正确、 可靠 第七节惯性 振 实 台 夹紧器和取芯机动作应平稳、 灵活, 无 爬行现象。 四、 手动操作,每次运转的时间不应小于 1 0 m i n .累计不应小于3 0 m in ;自 动连续运转的时 第4 . 7 . 1 条本节适用于树脂自 硬砂、 水玻 璃砂以 及合脂砂造型或制芯的惯性振实台的安装 第4 . 7 . 2 条应在振实台处于支架或辊道 匕 平面时测量安装水平,其偏差不应大于 。 . 3 / 1 0 0 0 ; 工作台升起后l 平面的安装水平的偏差不 应大于0 . 8 / 1 0 0 0 第4 . 7 . 3 条振动台电机轴的偏心块应按设 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调整, 且两轴端偏心块的夹角 应一致, 各弦差应小于1 - 第4 . 7 . 4 条 空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 工作台振动应均匀, 无明显撞击声, 且 无摇晃现象 二、 连续试运转的时间不应小于1 h , 第八节抛砂机 第4 . 8 . 1 条本节适用于切向或轴向进砂的 固定式和单轨移动式抛砂机的安装。 第4 . 8 . 2 条抛砂机组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 立柱的铅垂度每 1 0 0 0 - 长度上, 其偏 差不应大于0 . 5 - . 二、 大摇臂在左、 右回转3 0 0 位置上, 应分别 检测纵向和横向水平度, 其偏差不应大于 0 . 5 / 1 0 0 0 ; ; 当大摇臂为单根圆柱时, 可不测横向水平 度 三、 大、 小摇臂成一直线或9 0 时, 抛砂头的 下沉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第4 . 8 . 3 条单轨移动式抛砂机的上、 下导 轨安装, 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 下导轨纵向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 . 5 / 1 0 0 0 , 应在全长上每隔4 0 0 0 = =测量一次; 全长 上最大的相对标高差不应大于7 m m . 二、 下导轨和上导轨的轨面中心线在垂直平 面内的直线度. 每1 0 0 0 - 长度上, 其偏差不应 大于1 - ; 每s o o o m m长度上, 其偏差不应大于 2 m m; 全长上, 其偏差不应大于5 m m o 三、 下导轨与上导轨应在同一横截面上, 其 中心线之间的垂直距离 a的允许偏差为1 2 m m ( 图4 . 8 . 3 ) 0 四、 导轨接头用联接板联接时, 其间隙不应 大于1 - 1 接头处的左右偏移和工 作面的高低差 均不应大于0 . 5 m m ;用对接焊联接的焊缝应磨 平。 4 j 图4 . 8 . 3 单轨移动式抛砂机示意图 l 一下导轨;2 一上导轨 第4 . 8 . 4 条空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 大、 小摇臂分别在左右方向回 转应灵活; 当 停止在任意位置时, 应无自 行回 转现象。 二、 大、 小摇臂上的输送带运转时, 不应跑 偏。 三、 液压传动的各机构动作应平稳, 无冲击 和爬行现象。 四、 抛砂头的叶片运转方向应正确, 且无剧 烈震动及异常声响。 五、 单轨移动式抛砂机在全程上移动时, 应 无卡住、自 动滑行和机器晃动现象; 起动、 运行 和 停止时, 应无冲击现象; 与供砂皮带之间应无 卡阻现象。 六、 连续试运转的时间不应小于l h a 第九节机械化造型线 第4 . 9 . 1 条机械化造型线的安装基准线和 标高, 应按造型线平面布置图的主要设备为基准, 确定共同的安装基准线和基准标高点; 必要时可 按设备的具体要求, 埋设一般的或永久性的中心 标板或基准点。 第4 . 9 . 2 条 共同的安装基准线和基准标高 点与设计的设备位置之间,其允许偏差为 士 2 0 - ; 全线主要设备的定位中心线和基准点, 均应以全线的共同基准线和基准标高为准, 其位 置及距离的允许偏差均为士 i - 第4 . 9 . 3 条造型线主要设备的安装, 应符 合本规范有关的规定。其辅助设备和配套设备的 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第4 . 9 . 4 条辅助设备定位、 找正和调平时, 应以相应的主机为基准,其距离、 位置和标高差 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第4 . 9 . 5 条与主要设备相连接或衔接的铸 工输送器、 辊道和吊链等输送设备的安装, 应符 合现行国家标准 连续运输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 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 第4 . 9 . 6 条造型线的空负荷试运转应符合 下列要求 、 造型线的主要设备、 辅助设备和有关的 连续运输设备及其他设备, 均应施工完毕, 并经 单独或分机组调试检查合格后, 方可进行造型线 的空负荷试运转。 二、 根据造型线的工艺流程, 对各种机构的 动作及其转换操作试验, 不应少于三次, 其运转 应灵活、 准确、 可靠和运转平稳; 互锁协调应严 密, 无冲击、 振动和阻滞现象; 其中有速度调整 变化要求的, 还应按各种速度进行试验, 试验时 间不应少于3 m in , 其中最高速度下的运转时间不 应少于1 0 m in o 三、 运转中应进行下列各项检查, 并应符合 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和下列要求: 1 . 主要轴承的温升和最高温度。 2 . 液压、 润滑、 冷却系统介质的进口、出口 温度。 3 . 自 动线的工作循环周期时间。 4 . 自 动工作循环中的各部分动作, 应相互协 调, 连续准确, 信号正常, 无异常声响。 四、 机械化造型线的全线空负荷试运转不应 少于3 0 m in 。机械化自动造型线的全线空负荷试 运转, 应先 进行手动控制, 时间不应少于3 0 m in ; 再进行自 动控制, 时间不应少于2 h o 第五章 落 砂 设 备 第一节落砂机 第5 . 1 . 1 条本节适用于惯性展动落砂机、 惯性冲 击落砂机和偏心震动落砂机的安装。 第5 . 1 . 2 条落砂机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 落砂机的安装水平偏差:轴向不应大于 3 4 4 0 . 5 / 1 0 0 (1 ,并应在皮带轮面上进行测量;纵向不 应大于1 / 1 0 0 0 , 并应在机座平面 七 进行测量或底 架 l 进行测量c 三、 底架与基础之间宜垫硬木方。 二、 簧座平面与弹簧应均匀接触;同基面同 组弹簧自 由高度之差不得大于2 。 。; 两组弹簧高 度之差不得大于3 m m 第5 . 1. 3 条空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 机身沿轴向的偏摆量 不应大于5 r x v n 二、 空负荷试运转的时间不应小于 l h 第二节风动型芯落砂机 第5 . 2 . 1 条本节适用于风动型芯落砂机的 安装 第5 . 2 . 2 条落砂机的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 f 0 . 5 / 1 0 0 0 , 并应在导杆上用水平仪进行测量。 第5 . 2 . 3 条空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 震动架沿导杆移动应平稳、自如,并不 应有仁 住现象。 二、 震动架未到达终点位置时, 其震动活塞 不应起作用。 三、 震动活塞应震动自 如, 撞击有力 四、空负荷试运转的时间不应小于 1 h 清砂装置安装的偏差 ( 图5 . 4 . 2 ) 应符合表5 . 4 . 2 的要求 图5 . 4 . 2 水力 清砂装置 1 一台车; 2 一水枪操作室; 3 -喷枪; 4 -振动筛 5 一高压泵; 6 一废砂简 水力清砂装z安装的允许偏蓬 表5 . 4 . 2 第三节间歇电 液压清砂童 第5 . 3 . 1 条本节适用于清除芯砂和残余型 砂的间歇电液压清砂室的安装。 第5 . 3 . 2 条清砂室的安装调整应符合下列 要求: 一、 制动轮毅及锥形离心器与卷扬机刹车带 的接触面积不应小于接合面的8 0 9 6 ,且接触点应 均匀; 摩擦片的离、 合应灵活。 二、 高压放电回路的接地电阻应小于0 . 5 0 ; 接地螺钉与机壳之间的电阻应小于0 . 1 n . 第5 . 3 . 3 条 空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 电液工作温度应控制在5 - 4 0 之间 二、 各机构的动作应灵活、 可靠、运转平稳 和无异常现象。 三、 运转循环次数不应小于5 次。 设备及部件名称测量部位 允许偏差 台车 1 与 操作室2 台车导轨跨距中心线 与操作室中心线的距离 1 1 0 ( mm) 导轨有线度 2 / 1 0 0 0 5 25 0 0 两导轨跨度士2 ( m m) 喷 枪 3 移 动 框 叫 安装水平 1 / 1 0 0 0 振动筛4 传动 轴 安装水平1 / 1 0 0 0 高压泵5 安装水平, 三柱塞泵在 柱活塞上侧t. 双缸双作 用泵在联轴器上侧t 0 . 1 / 1 0 0 0 泥浆泵主轴安装水平 0 . 1 / 1 0 0 0 锥行分离机安装水平 2 / 1 加0 离心机驱 动电动机 安装水平 0 . 1 / 1 0 0 0 离心机筛 网与转轴 筛网轴心线与转轴轴 线的同轴度 0 0 . 5 ( m m) 离心机转动轴铅垂度 0 . 1 / 1 0 0 0 第四节水力清砂装t 第5 . 4 . 1 条本节适用于清理大型铸件的水 力清砂装置的安装。 第5 . 4 . 2 条组装前, 金属构件和壁板等应 进行校正; 金属大门的开启角度应大干9 0 0 , 水力 第5 . 4 . 3 条现场安装的高压管路、阀件等, 应按工作压力的1 . 2 5 倍压力进行强度试验。 试压 时间不应少于1 5 m in o 第5 . 4 . 4 条空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 高压泵、 工作台车、 螺旋分离机、 离心 3 刁 5 机筛子、 搅拌机和泥浆泵等单项设备, 应分别进 行空负荷试运转。 二、 各单项设备的空负荷试运转的要求应符 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试运转时间均不得 少于t h . 三、 水力清砂装置联合空负荷试运转时间不 得少于 i h 。其水枪操作应灵活, 各部分的运转应 平稳,无异常现象。 第六章清理设备 第一节滚筒清理机 第6 . 1 . 1 条本节适用于圆形、四方形和六 角形间歇式滚筒清理机的安装 第6 . 1 . 2 条滚筒清理机的安装应符合下列 要求: 一、 滚筒机座的安装水平,应采用等高块、 平尺和水平仪在滚筒两轴承座上进行测量, 其偏 差不应大于0 . 5 / 1 0 0 0 0 二、 两空心轴颈的轴线对两轴瓦轴线在水平 面内的位置偏差, 当滚筒内径小于或等于1 0 0 0 c n m 时, 不应大于0 . 1 5 m m; 当滚筒内 径大于1 0 0 0 n u n 时, 不应大于0 . 2 5 m m 三、 轴颈与轴瓦的接触点, 在2 5 m m x 2 5 m m 面积上, 上轴瓦接触点不应少于2 个, 下轴瓦不 应少于4 个,其接触角应在 6 0 0 - 9 0 范围内;上 轴瓦与空心轴颈之间的间隙宜为空心轴颈的 1 / 1 0 0 0 一2 / 1 0 0 0 0 四、 装料口 关闭后, 盖子侧面间隙不应大于 3 mma 第6 . 1 . 3 条 空负荷试运转的连续运转时间 不得少于1 h 第二节转 台清理机 第6 . 2 . 1 条本节适用于q 2 5 和q 3 5 系列喷 丸和抛丸转台清理机的安装。 第6 . 2 . 2 条转台清理机的安装应符合下列 要求: 一、 清理机转台的安装水平应采用水平仪在 转台平面上进行测量, 其允许偏差不应大于0 . 5 / 1 0 0 0( 图6 . 2 . 2 ) 0 二、 橡胶护板与护帘应平整, 无扭曲现象。 三、 斗式提升机轴线与转台机身轴线的纵向 距离 ( a )及横向距离 ( b )的允许偏差均为 士l mmo 3 4 6 图6 . 2 . 2 转台清理机安装示意图 1 -链与链轮;2 -螺旋输送机3 一斗式 提升机4 一清理转台;5 一水平仪 第6 . 2 . 3 条空负荷试运转连续运转的时间 不得小于l h o 第三节滚筒抛丸清理机 第6 . 3 . 1 条本节适用于各种类型滚筒抛丸 清理机的安装 第6 . 3 . 2 条抛丸清理机安装的允许偏差应 符合表6 . 3 . 2 的规定, 且滚筒相邻护板间的间隙 应小于 6 m m ,端盖相邻扇形板间的间隙应小于 2 . 5 - 抛丸油理机安装的允许偏差表6 . 3 . 2 项次一 设备及部件名称测 蚤 部 位许偏差 1 机器底座 安装水平,在托 轮支架上纵、横向 上进行测量 平行度 5 / 1 0 0 0 2 一 主动轴与从动轴 5 / 1 0 0 0 第6 . 3 . 3 条空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自 动停车计时装置的试验不应少于3 次, 其动作应准确、 可靠。 二、 试运转中, 各运动机构的动作应准确、 可靠及无异常现象。 三、 空负荷连续运转的时间不得少于l h o 第四节履带式抛丸清理机 第6 . 4 . 1 条本节适用于履带抛丸清理机的 安装。 第6 . 4 . 2 条机身的铅垂度, 应采用吊线法 在机身四角和大皮带轮端面上进行测量, 其偏差 在每1 0 0 0 - 测量长度上不应大于0 . 5 m m a 第6 . 4 . 3 条装料升降机的安装水平, 应在 装料卷扬滚筒上进行测量, 其偏差不应大于0 . 5 / 1 0 0 0 ; 铅垂度应采用吊线进行测量, 其偏差在每 1 0 0 0 - . , 测量长度r . , 不应大于 1 - m a 第6 . 4 . 4 条 装料升降机的组装应符合下列 要求 一、 装料升降机的槽钢立柱轴线与抛丸室端 盘轴线之间的距离“ ,其允许偏差为士 3 二( 图 6 . 4 . 4 ) . 差不应大于1 / 1 0 0 0 , 第6 . 5 . 6 条 空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 运转时,各运动机构的动作应准确、 灵 活、可 靠和无异常现象。 二、 喷丸室的密封应良好, 工作时严禁有弹 丸飞出室外。 三、 空负荷连续试运转的时间不得少于1 h 第六节台车式抛丸清理室 第6 . 6 . 1 条本节适用于q 3 6 系列台车式抛 丸清理室的安装。 第62 条抛丸清理室的金属构件和壁板 组装前应进行校正, 其振动槽 ( 图6 . 6 . 2 )的安 装水平, 应在其上平面l 进行测量, 其偏差不应 大于1 / 1 0 0 0 ; 两振动槽轴线应平行, 其与抛丸室 纵向轴线距离a 的允许偏差为士 3 m - . 图6 . 4 . 4 履带抛丸清理机安装 1 一料斗; 2 -导轨;3 -立 柱;4 -抛丸室;5 一斗 式提升机;o c ) 一抛丸室纵向轴线; 一抛丸室端 盘轴线;“ 一装料升降机立柱轴线至抛丸室端面 轴线的距离 _ 、 装料升 降机轴线与抛丸室纵向轴线应在 同 一 直线 ( 0 -0 )上, 其偏差不应大于3 m - 二 、 装料升降机与抛丸室的相对标高差不应 大 于3 n - 第6 . 4 . 5 条空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 各限位开关位置和动作应正确 二、斗 式提升机和螺旋输送机的链轮与链条 应啮合良 好, 无异常声响 三、 料斗轮子在导轨上运转应自 如, 并不应 偏向一边; 导轮两轴回 转应灵活。 第五节喷 丸清理 童 第6 . 5 . 1 条本节适用于q 2 6 系列喷丸清理 室的安装 第6 . 5 . 2 条喷丸清理室的金属构件和壁板 组装前应进行校正。金属构架的安装水平, 应在 机架上表面进行测量, 其偏差不应大于1 / 1 0 0 0 . 第6 . 5 . 3 条小车轨道安装时, 应以金属构 架轴线为基准, 构架中心线与小车轨道跨距轴线 应在同 一直线上, 其偏差不应大于3 - m ;小车轨 道的 安装应符合本规范第2 . 0 . 8 条的规定。 第6 . 5 . 4 条回转工作台的纵向和横向安装 水平偏差不应大于1 / 1 0 0 0 0 贫6 . 5 . 5 条螺旋输送机的轴向安装水平偏 图6 . 6 . 2 台车式抛丸清理室安装 1 一皮带箱送机;2 一斗式提升机; 3 -振动抽;4 一台车轨道; m m一抛丸室横向轴线; n n -抛丸室纵向 轴线 第6 . 6 . 3 条斗式提升机两轴线与抛丸室纵 向和横向轴线的距离 ( b ,。 )允许偏差为 士3 m-. 第6 . 6 . 4 条各皮带输送机轴线与抛丸室横 向轴线距离d的允许偏差为士 3 皿n 。 第6 . 6 . 5 条 各皮带输送机传动轮轴线应在 同一直线上, 其偏差不应大于 1 m ,与抛丸室纵 向轴线距离, 的允许偏差为士 5 m m . 第 . “ 条抛丸室槽钢底座的纵向和横向 安装水平, 应在底座上平面测童, 其偏差不应大 于2 / 1 0 0 0 . 第 . . , 条台车轨道敷设及传动装置组装 时,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 输送设备安装工程施 3 47 工及验收规范和本规范第2 . 0 . 8 条有关规定 第6 . 6 . 8 条 钢丸斜槽出口轴线与皮带输送 机轴线应在同一直线上, 其偏差不应大于5 m m 第6 . 6, 条抛丸器的安装调整应符合本规 范第2 . 0 . 9 条的规定。 第6 . 6 . 1 0 条钢丸左右分离器与漏斗管的连 接应紧密牢固。导向挡板转动应灵活, 其与壁板 之间的间隙不应大于3 - 0 第6 . 6 . 1 1 条抛丸室金属大门及液压传动装 置的组装。 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 大门轴线与抛丸室轴线应重合, 其偏差 不应大于3 - ;大门转动应平稳、灵活, 转动角 度不应小于9 0 0 二 、 液压传动装置的安装水平,应在导轨轴 r .进行测鼠, 其偏差不应大于0 . 2 / 1 0 0 0 0 、 两组滑轮装置的轴线应在同一直线土, 其偏旅 不应大于2 n u n o 第6 . 6 . 1 2 条空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 求 、 室内各单项设备应先单独进行空负荷试 运转, 符合要求后再进行整室的空负荷试运转 单 项设备空负荷试运转的要求, 应符合相应的现 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二、 各运动机构应运转灵活、准确、平稳、 叮 靠和无异常现象 、 单项设 备空负荷试运转的时间不应少于 i l l川 。 ; 整室空负荷连续试运转的时间不应少于 l h、 l 0 0 0 m m测量长度上均不应大于1 - 0 五、 喷丸操纵室在最大 行程内升降, 应无卡 阻现象; 升降距离应能满足生产要求,并能准确 停留在任意位置;喷枪操作应灵活、 可靠, 其观 察窗应有足够的能见度。 第6 . 7 . 4 条空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 单项设备试运转时, 台车往复运转不应 少于3 次。转台、 振动筛、 螺旋输送器、 提升机、 丸砂分离器、 减速器均应分 别连续运转, 其时间 不应少于 1 0 m i n 二、 整室连续试运转的时间不应小于l h o 第八节吊链抛丸清理室 第七节抛喷丸油理塞 第6 . 7 . 1 条本节适用于q 7 6 系列抛喷丸清 理室的安装。 第6 . , . 2 条金属构件及壁板等组装前, 应 进行校正 第6 . 73 条抛喷丸清理室的组装应符合下 列要求: 一 、 角钢焊成的底框架安装水平偏差, 不应 大于1 / 1 0 0 0 0 二、 振动输送器、 提升机下部应先安装在地 坑内, 找正调平, 其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 . 5 / 1 0 0 0 气、 抛丸器的安装调整应符合本规范第 2 . 0 . 9 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证券分析师之发布证券研究报告业务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试验检测师题库及完整答案网校专用
- 医美咨询目标规划方案
- 南京楼道出新施工方案
- 2025年特种纤维项目立项申请报告模板
- 心理咨询室粉刷方案
- 配餐营销方案
- 手机店圣诞活动方案策划
- 健康咨询情绪管理方案范文
- 咨询服务的响应方案
- 食品新产品开发 课件 第三章 食品新产品开发配方设计
- 电动起重机司机装卸司机
- DLT817-2014 立式水轮发电机检修技术规程
- 上海西门妇孺医院研究(1884-1952)
-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课件 第二课 璀璨的星空
- 使用林地可行性研究报告
- (样表)有限空间有毒有害气体检测表
- 公司员工考勤表模板竖版
- 模电ppt课件 第1章绪论
- 水处理项目施工组织方案
- 幼儿园红色故事绘本:《闪闪的红星》 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