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系杆拱桥的设计与施工(2) .pdf_第1页
预应力混凝土系杆拱桥的设计与施工(2) .pdf_第2页
预应力混凝土系杆拱桥的设计与施工(2) .pdf_第3页
预应力混凝土系杆拱桥的设计与施工(2) .pdf_第4页
预应力混凝土系杆拱桥的设计与施工(2) .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 hangha【 hi ghw ays 预 应 力 混 凝 土 系 杆 拱 桥 的 设 计 与 施 工 金 成棣 ( 同济 大 学) ( 接 上 期 ) 2 系杆拱 桥设 计要 点 系 杆拱 桥 , 主要 指 钢 管 混 凝 土拱 肋 、 预 应 力 混 凝 土 系梁 及 横 梁 、 柔性 吊杆 、 桥 面 板 等组 成 的拱 梁组 合 桥 梁 。设 计 要 点 着 重 研 究 系杆 拱 范 围 内桥 型方 案选 择 , 或称 方 案设 计 , 总 体 布 置及 各 构件 设 计 , 即确 定相 关 尺寸 的经 验 , 细部 构 造 , 以及 有 关 设 计 计 算 的 原则 与要点 , 并结合 公路钢筋混凝 土及预应力混凝 土桥 涵设计 规 范 ( j t gd 6 2 2 0 0 4 ) 相关 条文 的实施及 经 验 。 2 1 方 案设 计 系杆拱 桥 就 车 道位 置 可分 为 : 上 承 式 、 中承 式 、 半 中承式 以及 下承式 。 2 1 1 上 承式 系杆 拱 系 杆 位 于 拱 肋 的上 部 , 系 梁 、 横 梁及 桥 面 板 三 者 组 合在 一起 , 不 占桥 面 空 间 , 可采 取 多肋 式 , 系梁 与 拱 之 间 的立 面布 置 分 二 部 分 , 一 为实 腹 段 , 拱 肋 与 系 梁 整 体组 合 ; 二 为 空 腹段 , 拱 肋 与 系 梁藉 立 柱 连 接 形 成 组 合 体 。上 承 式 系杆 拱 的 基 本 结 构 图式 可 以 是单 悬 臂 、 双悬 臂 梁 及连 续 梁 , 见 图 9 、 1 0已建 成 的上 承 式 系 杆拱 桥 , 无 论连 续梁 或悬 臂梁 , 主跨 均 达 8 0 m。 图 9 江苏省吴江市云梨桥 ( 连续梁 ) 收 稿 日期 : 2 0 0 6 -0 2 - 0 9 ( 2 ) 图 1 0江 苏 武 进 县 奔 牛 桥 ( 悬 臂 梁 ) 上 承 式 系杆 拱 的水 平 推 力 由设 置 在 系 梁 及 桥 面 板 内的纵 向预 应力 索 承担 , 拱 肋 及 立 柱均 为 钢 筋 混凝 土构件 , 二者以受压为主。因此 , 这类桥型结构当矢跨 比 毒= 左右, 无论预应力束及钢筋用量指标均 较低 , 受力合理 , 构造简单 。但矮立柱上下端易开裂 , 一 般应 采取 构造 措施 , 上 下 端铰 接 。 同 时空 实腹 交 界 处 , 受 力 复杂 , 必 须 加强 配 筋 。恰 如 连续 箱 梁 一 样 , 这 类 结 构 建筑 高 度 较 大 , 边 跨 长 度 也 较 长 , 在 方 案 经 济 比较 时 , 其 单 位 平 方 米 造 价 虽 较 低 , 但 主 桥 及 引 桥 较 长 , 总造价 偏 高 。在 平 原地 区不 易推广 。 作 者 曾 经设 计 的 连续 梁 型桥 有 云 梨 大桥 、 友联 大 桥 , ( 主跨跨 径 8 0 m) 。及绍 兴学 府路 廊 桥等 , 悬 臂 梁 型 桥有 汾湖大桥 、屯浦大桥 以及金牛大桥 , ( 主跨跨径 8 0 m) 。对于沟谷地形或建筑高度不受限制场合 , 采用 本 桥 型可 以 降低造 价 ,如 图 l l为廊 桥效 果 图 ,图 l 2 为跨 沟谷 桥的效果 图。 同济 大 学 建 筑 规 划 设 计 研 究 院市 政 分 院 对 上 述 桥 型 有 所 发 展 , 去 除 了拱 上 立 柱 , 代 替 以弧 形 系 梁 的 拱 上 大 空 间 , 造 型 更 简 洁 明 朗 , 具 有 时代 氛 围 , 见 图 l 3 上踢 维 n 。 2 2 0 0 6 维普资讯 s一 g s 图 1 1浙江绍兴学府路廊桥 图 1 2 图 1 3 跨 沪 杭 高 速公 路 立 交桥 ( 位 于 松 江 区 ) 2 1 _ 2 中承式 系杆 拱桥 车 道 位 于 拱 的 中央 区间 ,通 过 预 应 力 混凝 土 系 梁 、 横梁 及 桥 面 板 构 成 桥 面 系 , 系 梁 横 断 面 的 布 置与 拱肋 相对应 。从造 型艺 术上 要求 , 桥 面系 以上 布置 _厂 ( 矢高) , 桥面系以下布置 _厂 。拱 肋 榀数 根据 桥 面宽 度 、 道 路 横 断 面 布 置 , 其 中特 别 重 要 的是 隔离 带 位 置 与宽 度 来确 定 , 布 置 一榀 拱肋 , 则 系梁 必 须是 箱 梁 , 以 满足桥面系承担活载时抗扭的要 求 ; 二榀 , 即横梁简 支 ; 三 榀 及 四榀 , 即横 梁 为 二 跨 或 三 跨 弹性 支 承 连 续 梁 。拱肋 与 系梁之 间 , 由 于 中承式 系梁顶 面高 出桥 面 , 它与拱 肋 要 占用 桥 面 空 间 , 有 时 会增 加 桥 面 宽度 。故 宜 采取 少 肋 布置 。拱肋 在桥 面 以上 的范 围设 吊杆 , 吊 杆 一般 采 取 厂制 成 品索 , 以便 在运 营 过 程 中 出现 病 害 时 可 以调 换 。拱 肋 在桥 面 系 以下设 立 柱 , 除墩 上 中立 柱二端 固接外 , 其余立柱均为二端铰接 。拱所产生水 2 上冯 l 缶 n 。 2 2 0 0 6 平推力由布置在系梁内及桥面内的纵 向索承担。中承 式拱桥在边跨采取半拱 , 其余为全拱 。根据 国内曾出 现 的 事 故 , 对 于 边 跨 应 特 别 注 意 , 系 梁 与 拱 肋 交 点 至 边 支承 范 围 内为 实腹 段 , 该 段 当边 跨 作 用荷 载 时不 起 拱 的 作 用 , 基 本 上 属 于 一 端 固定 , 一 端 铰 接 的 变 截 面 梁 , 边跨将承受正弯矩作用 , 预应力束配置应该按系 梁 的弯 矩包 络 图来 配 置 , 不 能假 想 按 拱 肋延 伸 至 支 座 的错误图式进行配索。 中承式系杆拱桥的力学基本模型 一 般采取三跨及五跨 ,跨径划分可以采取不等跨方案, 使立面产 生一种有序错 落的音律感 , 如图 1 4 、 1 5所示 。 图 1 4 图 15 上海 卢 浦 大桥 为三 跨 中 承 式 系 杆 拱 桥 中跨 径 最 大的 代表 。边跨 与 中跨之 比 , 一般 l : l 2 = 0 2 - 0 4 : 1 ; 卢 浦 大桥 l 1 : l 2 = 1 0 0: 5 5 0 = 0 1 8 2 : 1 , 由于 边 跨 过 短 , 需 要 大 量压 重 , 以避免 出现负反 力 而需设 拉 力支 座 。 这 类桥 型造 型较 美 , 俗 称 飞鸟式 , 或 称大 雁式 。 2 1 3 半 中承 式 系杆拱 桥 由于 中承式系杆拱桥边跨采取半拱方 案存在受 力不清 , 配置纵向索布置上有困难 。作者对上海 中春 路闸桥提出了两跨半 中承式系杆拱桥方案 , 经专家评 审 同 意采 用 , 由上 海 城 建 设 计 研 究 院 设 计 , 并 由远 东 国际桥 梁工 程 公 司施 工完 成 。普遍 反 映 造 型 美观 , 其 双拱形状恰如大鹏展翅 , 其结构受力合理 , 配索方便 , 承担水平推 力的纵 向预应力索从设置在桥 面系内的 系梁 内通过 ( 见 图 1 6 ) 。 对 于五跨 中承式 连续拱 取 消二 个 边 跨 半 拱 , 形 成 三 跨 半 中承 式 连 续 拱 , 桥 面 上 造 型 不 变 , 与五跨 雷 同 , 其受 力更 加合 理 , 如 图 1 7所 示 。 维普资讯 图 1 6 图 1 7 2 1 4 下 承式 系杆拱 桥 车 道在 拱脚 位 置 上 , 这类 桥 梁 分 为连 续 梁 式及 简 支梁式 。如 图 1 8 、 1 9所示 。 下承式 连续梁 系杆拱桥 由于边 跨与一般连续梁 没有 二 样 , 主要 由 于拱 加 强 了 主跨 , 因此 中跨 刚 度 增 大 , 在恒活载作用下中简支承处 的系梁截面将 负担较 大的负弯矩 , 需将支点处系梁加高 , 使系梁形成变截 面梁 , 这样更促使支承负弯矩增大 , 使配置纵向预应 力索比上述几种系杆拱桥较为复杂。但边跨长度可 比 一 般 连 续 梁短 一 些 。上 海轻 轨 明珠 线 跨 漕 溪北 路 桥 , 主跨 1 2 8 m, 边跨 5 0 m( 1 主 : l 边 : 1 : 0 3 9 ) 。 造 型 轻巧 美观 , 且由于连续体系刚度大能适应于重荷载通过。 图 1 8 ( 下承式连续梁系杆拱 ) 图 1 9 ( 下 承 式 苘 支 梁 系杆 拱 ) 简支梁系杆拱桥的结构体 系没有边跨 ,长度短 , 降低 了造 价 , 但 其 边 界 无 约束 , 仅 靠 强 大 横 梁 仍 不 足 于抗衡中跨的简支振动。上海最近建造的众多系杆拱 桥 , 大多数是简支系杆拱桥 , 采用这种桥型可节省大 量 投 资 , 在 运 营 过 程 中能 满 足 安 全 行 驶 , 唯 行 人 过 桥 时感到较 大的振动 , 从安全 的角度讲 , 这种振动状 况 对使用没有影响。设计为了适当改善振动状况 , 可加 大拱肋尺寸。 对于跨径 1 0 0 m以下的系杆拱桥 , 简支体 系仍 是优 先选 取 的 图式 。对 于 大于 跨 径 1 0 0 m 的桥梁 选取 连续 梁式 为宜 。对于 多跨 简支 系杆 拱 系梁端 张拉 困难 , 可 考 虑采 用 多 跨 连续 简 支 系杆 拱 桥 , 除 系梁 在 此 局 部 加 高 外 , 同时 设 计 成 双 支 座 , 以对 系 梁 端 弯 矩 消 峰 。如 图 2 0所 示 。在此 , 双跨 系杆 拱 的抗 弯刚度 显 然 比单 跨 简支 状 态 大得 多 , 对 减 少行 车 过 桥 时 的振 动 是有 利 的 。 表 1 系杆拱桥型 方案 比较表 图 2 0 ( 多跨连续简支系杆拱桥 ) 车道位置 桥型 造价 艺术造型 振动感 适用场合 施工方法 满堂支架 连续粱型 经济 较美 较好 桥下净空要求较高 或转体 上承式 满堂支架 单悬臂梁型 经济 较美 差 桥下净空要求不高 或转体 三跨以上连续梁型 一般 最美 最稳 通航或立交场合 转体或无支架 中承式 二跨连续 一 般 最美 最稳 通航或立交场合 转体或无支架 梁型 连续梁型 一般 一般 较好 通航或立交场合 转体或无支架 下承式 简支梁型 最经济 一般 较差 通航或立交场合 无支架施工 上 么瑶 n 。 2 2 0 0 6 3 维普资讯 2 1 5 方案 比较( 见表 1 ) 2 2 总体 布置 2 2 1 分跨 如 同箱形连续梁桥一样 , 上承式系杆拱桥分跨为 l 。 ; : l 。 = ( 0 5 0 7 ) : 1 : ( 0 5 0 7 ) 。对 于变 截 面 梁 边 跨 需取低值, 以便满足边支座不出负反力, 当采取 l = 0 5 时 , 边跨 梁需设 置 压重 。 中承式 系杆拱 桥 当布 置三跨 时 ,分跨 为 : l 。 ; : l 。 = ( 0 2 - - o 4 ) : 1 : ( 0 2 0 4 ) , 当采取 = o 2时 , 边支 座 上需 布 置压重 , 否则出现负反力。 当布置五跨时 : l 。 ; : = ( 0 2 0 _ 3 ) : 0 7 5 : 1 , 再配合不同的矢跨 比, 使墩顶的水平力基 本平衡 。 这样 , 配置预应 力柬 比较 方便 , 除 了考虑施工要 求, 墩顶索需部分交错布置 , 其余可布置通长索, 在边跨 应根据弯矩包 络 图来 布置 。 一般 空 、 实腹交 界处 , 预应力 索大部分弯到上缘附近以抗负弯矩。 半 中承式 系杆拱桥取 消了设半拱 的边跨 ,则 l i ; : l i = 0 7 : 1 : 0 7 。 这样 中跨拱与边跨拱可达 到高低错落 , 具有 音律感 。 两跨 是对称布置 , 当不对称时可采取不 同的矢跨 比使墩顶的恒载水平力基本上平衡 , 以方便配索。 下 承 式系 杆拱 桥 , 当采 用 三跨 连 续 梁 为 基本 结 构 时, 其分跨为 l 。 ; : l 3 : 0 4 - 0 5 : 1 : 0 4 - 0 5 , 当采取 = 0 4时 , 一般边 支 座上需 设 置平 衡重 。 对 于下 承 式简 支 系 杆拱 桥 没 有分 跨 问 题 , 多 跨 简 支 系杆 拱 桥应 予 以避 免 。 否则 宜 在墩 顶 连 续 , 通 过加 高 支点 附 近 系梁 高度 与 拱 座加 强 , 并 采用 双支 座 以 削 减弯矩峰值。 2 2 2 横断面布置 系杆拱桥横断面布置, 应满足道路横断面要求。对于 上承式桥梁 ,桥梁横断面可以做到道路横断 面完全一致 。 拱肋及对应系梁在横断面内布置的榀数决定桥面板的厚 度 。 一般拱肋中距可取 4 5 m左右 , 板厚 t =- 2 0 e m左右。 人行 道悬臂板可取 3 0 m左右 , 板端最小尺寸为 1 2 e m; l 布置横 向预应力 索 , 板端最 小尺寸为 2 m, 板为变截 面 , 拱肋 附 近一般f 1 , 与行车道桥面板加腋后根部厚度基本相 同。 中承式及下承式系杆拱桥, 部分拱肋或全部拱肋在桥 面以上 , 应尽可 能按道路 横断面设计 , 把拱肋及系梁设置 在隔离带,从而不增加桥梁宽度,一般肋距 l 6 m左 右, 悬臂板不宜过长, 如 b悬 13 0 m时, 需将横梁外伸, 人行 道板与横梁肋组成 t梁以提高抗弯能力。 t梁端面高度需 满足预应力束锚固要求, 一般 h 6 0 e m, t梁根部与系梁底 平齐, 并在连接处两旁适当扩大, 以加强系梁, 补偿锚箱对 纵梁 的削弱及横向索避让锚箱 , 满足索布置空间。悬臂 t 梁最大长度 b悬 臂 1 b ( 肋距) 。 单榀拱肋应配箱梁 , 选型较美观 , 桥面简洁 明朗 , 如道 路横断面有较宽的中央隔离带 ,则独拱肋方案是很经济 的。 2 _ 2 3 拱 轴线 对 于 上 承 式 系 杆 拱 桥 , 取 跨 中 、 墩 顶 上 下 缘 间 的 高度为 : h =1 2, ( 1 2 一 中跨跨径) 。支承断面高度 h支 ( :1 ) l 2 。例茹1 2 = 8 0 m, h 中 = 2 0 m左右, h支 = 1 0 0 m或 8 0 m, 平 均 为 h :6 m或 5 m 一 般连续箱梁桥平均最小高度 一 8 0 3 2 , 上 承 式系杆拱桥的梁高 比箱形连续梁高。 梁底 曲线 可采 取 抛物 线或 悬链 线 , 后 者 m值 不宜 过大 , 一 般 限于 m 1 7 5 6 。y = f 6 , 式 中 考 = , f = h支 - h + h , 式中 x h 一 一 竖曲线 自跨中至支点的降低值。 对 于 中承式 及 下承 式 系杆 , 最 常用 拱 轴 线 为抛 物 线 , 其方程式表示如下: y = f 6 , 式中考 = 竿 以拱顶为坐 标 原点 。 6 = 1时 , 即拱脚 轴线倾 角 , c x = t g 抛物 线 弧长 近似公 式 : = ,1 + 詈 (手 ) 】 上式 计算 结果 一般 偏 大 。精 确 的公式 如 下 : + 1 竽 + 兹 将 弧 长 s 随 矢 跨 比 等 变 化 的 相 关 数 值 及 弧 线 重 心离 拱脚 距离 列表 如表 2 : 表 2 抛物线弧长 s二【 表值】 s ) ( i 及重心 x 二【 表值】 ) ( f ( 至拱脚距离 ) _ , 0 0 5 0 0 6 6 7 0 1 0 1 2 5 0 1 5 o 1 6 6 7 o 2 , s 1 0 0 7 1 01 2 1 0 2 6 1 0 4 1 0 5 7 1 0 6 9 1 0 9 8 x 0 24 9 02 4 8 0 2 4 6 0 2 4 4 0-2 41 02 3 9 02 3 4 , 0 -2 5 0 3 0 3 3 3 0 4 0 5 0 6 乘数 , s 1 1 4 8 1 2 0 4 1 2 4 5 1 3 3 4 1 4 7 9 1 6 3 5 l 0 2 0 6 0 21 9 o_21 4 0 2 0 5 o 1 9 5 0 1 8 6 l 4 上踢 堍 n 。 2 2 0 0 6 维普资讯 为 了使拱 脚 在 恒载 作 用 下 为正 弯 矩 , 大 跨 径 系杆 拱 桥 的 拱轴 线 也有 采 用悬 链 线 , 悬 链线 的主 要 公式 如 下 , 2 , p 二 (c h k 一 。 ) 式中: 亏 了 ,以拱顶为坐标原 点 , k : ( + ) t g , 弧长s = , (i - + 2 按戴劳级数展开求得近似公 式 为 : + ( g 3 +0 2 k 2 上式计 算 稍偏 大 ,兹将悬 链 线 弧长 及重 心位 置 y 列 表 如表 3 : 表 3 悬链线弧长 s = 表值】 。 i 及重心位置 y 表值】 y , x f 项 f 1 1 1 1 1 1 1 1 乘数 目 3 4 5 6 7 8 9 1 o m 1 1 6 7 1 2 4 6 8 4 1 1 4 8 9 1 1 0 9 9 0 6 1 0 7 0 4i 1 0 5 2 5 2 i 0 4 0 6 2 i 0 3 2 3 3 l - 0 2 6 3 2 i 3 4 7 i 2 4 8 4 3 1 i 5 0 0 6 i 0 9 9 9 2 i 0 7 1 0 7 i 0 5 3 0 3 1 0 41 0 3 1 0 3 2 i 0 2 6 6 s l i 5 4 3 1 2 5 0 o 6 l _ i 5 1 2 6 i 1 0 0 8 i 1 0 7 1 7 5 1 0 5 3 5 6 1 0 4 1 4 5 i 0 3 3 0 1 i 0 2 6 8 9 i 7 5 6 1 2 5 1 7 5 1 i 5 2 5 i i 01 7 3 1 0 7 2 4 5 1 0 5 4 i i i 0 4 8 1 9 i 0 3 3 3 7 1 0 2 71 8 1 1 6 7 0 3 7 9 9 2 7 0 3 1 3 4 4 5 0 3 5 3 5 3 5 0 3 4 7 2 7 6 0 3 4 3 1 2 9 0 3 4 0 2 6 5 0 3 3 8 2 1 5 0 3 3 6 7 0 2 i 3 4 7 0 3 7 7 6 8 4 0 3 6 0 8 3 i 0 3 5 0 6 7 3 0 3 4 4 2 4 3 0 3 3 9 9 7 7 0 3 3 7 0 2 8 0 3 3 4 9 1 5 0 3 3 3 3 5 5 ys f 1 5 4 3 0 3 7 5 4 3 8 0 3 5 8 2 1 6 0 3 4 7 8 0 7 0 3 4 i 2 0 6 0 3 3 6 8 2 0 3 3 3 7 8 3 0 3 3 1 6 0 6 0 3 2 9 9 8 i 7 5 6 0 3 7 3 1 9 6 0 3 5 5 3 9 9 0 3 4 4 9 3 9 0 3 3 81 6 5 0 3 3 3 6 5 7 0 3 3 0 5 3 2 0 3 2 8 2 9 0 3 2 6 6 3 2 注1 : = 1 一 。 。 1 + ( 表 值 ) y s ( 一 1 ) 吉 , 例如: m = 1 1 6 7 , k = 0 5 7 , = =1, 代人。 = 1 一i_ c h 1 +0 3 5 3 5 3 5 ( 1 1 6 7 一1 ) 】 =0 2 0 2 7 1 0 57 、 2 对 比抛 物线 , x = o 2 3 4 1 0 2 0 2 7 0 6 1 注 2 : 比较悬链 线 弧长 s与 抛物线 弧 长 s : 悬链线 m = 1 1 6 7 , = 1, s = i 0 9 9 0 6 1 , 抛 物线 = , s = i 0 9 8 1 1 0 9 9 0 6 1 旱善1 1 0 7 4 9 - 1 09 90 6 i o ( a:0 7 6 t a 误差 一 研究 何种情 况 下选 用悬 链线 , 拱轴 形状 系数 m; ,式 中 g k 、 岛 一 拱脚 及 跨 中单 位 水 平 长度 的理论重量。 当不计 桥 面结构 , 只考 虑拱 肋 自重 , 则 : :墨 : : l_ g d x d x c os 当计 进 桥面结 构 影响 , g b 一 桥 面系重 量 时 : 一 go d s +gb d x + 鱼: ! + ! l 【 + ( + g 0c o + g b f 1 + ) c o ( g a + l 1 c o s a 举例: 分析 = , , l = 6 0 m及 1 0 0 m 当只计拱肋重量 , 确定 m值 : j ,=二a , m= = 1 4 1 4 ; 争 , = 12 80 ;手 1 , m = 1 2 0 2 , 其 值 与 售 无 关 。if 考虑 桥 面结构 重 量影 响 : 取 , ( 一 _l = 6 0 m = ) , l = l oo m ( 2 g b 当 、 : 、 1 时 ,则 m值分别为:4 一 , 、l 、 , 6一 j 、 0 l 七 l 。 , j l =6 0 m , m=1 09 5, m=1 064 4,m=1 05 6 1 =1 0 0 m , m=1 2 07,m=1 1 4,m=1 1 0 9 1 1 6 7 实践 上 大跨 径 系杆 拱 桥 , 常用 m= 1 1 6 7 1 7 5 6 , 过 大 的 m值 是不 相 宜 的。 中小跨 采 用抛 物 线是 适 宜 的 。 但 在采 用 钢 管拱 肋 系杆 拱 桥无 支 架施 工 时 , 为避 免 拱 座上缘恒载产生负弯矩 , 也可以考虑取 m值较低 的悬 链线 作 为拱轴 线 。 从上 例 可 以看 出 , 悬 链线 拱 轴 线 与矢 跨 比有 密 切 关系, 对于平坦的系杆拱, 例如矢跨比争 = 1 , m = 1 1 6 7 , 选 择抛 物线 ( m = 1 ) 拱 轴线 较 为合宜 。 2 2 4矢跨 比 系拱 拱 桥重要 参 数是 矢跨 比。对 于上 承式 系 杆拱 桥 , 根 据跨 中梁 高与 支 点梁 高 差及 桥 梁 竖 曲线 确 定 梁 底 曲线 , 一 般 采 用 抛 物 线 。在 实 腹 范 围 内 ( 指 截 面形 上冯 么维 n 。 2 2 0 0 6 5 维普资讯 心 ) , 其连 线 即 为竖 曲线 ; 而在 空 腹 范 围 内拱 肋 为抛 物 线 , 两 者 间 曲线 是不 连 续 。可 在 , 至 空 、 实腹 交界 线互 相 邻半个 梁 高处 的形 心间用 刚臂 相连 作 为计算 图。在 拱 轴线不 再是 连续 曲线 了 , 如 图 2 1 所 示 。其 矢跨 比取 手 1 为 宜 。 : 一一 t , 2 图 21 ,1 中承式 及下承式 系杆拱肋 的矢跨 比一般取 言, 矢跨比 的选择决定以下诸多因素:如承载能 力 、 材料 用量 , 施 工 费用 及造 型美 观 等等 。 系杆 拱 桥拱 肋 断 面尺 寸 b x h值 , 从构 造 布 置 上一 般 只与 跨度 有 关 , 随 着矢 跨 比对 于 恒载 9相 应 拱肋 轴 力及承载力比较, 如取抛物线拱 = , 为例: n = = c :了f= , 7 , 手 = = 0 8 9 4 4 n =去 o _7 。 7 1g , n = 1 8 = 1 1 1 8 g , 对 柔 性 刚 梁 , 拱 肋 轴 力 控 制设 计 , 计 算 压 杆 自由 长 度 , 按 公路桥 规 4 3 7 o _厂 1 l o = o 5 4 x s = o 5 4 x 1 1 4 8 1 = 0 6 1 9 9 2 1了 l o =0 5 4xs =o 5 41 0 41 :0 5 61 6 1 : 假设 : l ,鲁 = 争= 4 。 o - 6 19 9 2 = 2 4 s = 6 3( = ) , , 40 假 设 1 , l o 丁 l o=4 0 0 -5 6 l 6=2 2 - 4 6 t p = 0 6 8 ( 了f= ) 40 当两者采 取 相 同断面 几何特 征 : d :1 1 x 0 7 0 7 1 g l = o 7 7 7 8 g l o 6 3x 0 9 ( f a+ f a )= 0 5 6 7( f e d a+ f s d a s ) r o na =1 1 x 1 1 1 8 g l = 1 2 3 g l o 6 8 x 0 9 x( f a+ f s ( 1 a ) =0 6 1 2 ( a+ f a ) 。 k = 0 5 6 7 ( f d a+f a ) 一0 7 2 9 ( f e d a+f a ) 0 7 7 7 8 g l g l k= 6 1 2 ( ( d a f d a s 、 4 9 8 ( d a七 v 一 1 2 3 g l g l 跨 比的为大。但中等跨径系杆拱桥断面尺寸不是决定 于强度 , 而是决定于拱的刚度 , 以求得高 自振频率。因 此 , 在 设计 有 大跨 径 桁 架拱 桥 弦杆 圆形 拱肋 如 需 要 可 考 虑套箍 加 强作用 。中等跨 径 系杆 拱 桥 的拱肋 抗压 承 载 能 力 除局 部 削弱 位 置 外 不 是 控 制 因素 , 因 此 , 矢 跨 比的选择 可 以不计 强度 因素 。 系杆 材 料 用 量 , 在 桥 面系 均 相 同 , 拱 肋 尺 寸 相 同 的条 件 下 , 主要 研 究 拱肋 弧 长影 响 与纵 系梁 预 应 力索 配置 , 可 进行综 合单 位造 价 比较 。 取手 1、 1 拱 肋 为 例, 假 设l = 8 0 m , h 0 0 册, b = 2 o o c m( 无 风撑 ) 抛 物线 弧长 s t =1 。 1 4 8 8 0 :9 1 8 4 m, sl=1 0 48 0=8 3 20 m 拱 肋尺 寸 b x h = 2 o o x 2 o o e m, t = 1 6 mm, 带 圆 r = 2 0 c m : l -9 6 8 l _9 6 8 ( i一 三 )0 2 : 3 7 4 2 m , a s = f 1 6 x0 0 3 2 ) x 2十 0 4x0 0 1 6=0 1 2 2 5 m = 9 1 - 8 4 x 3 7 4 2 = 3 4 3 - 6 7 m ( 未计 拱 座扩 大 ) , 8 3 - 2 3 - 7 4 2 =31 1 3 3 m 。 0 - - ( 9 1 8 4-5 0 ) - = ,扣 除 拱 座 5 m, 构造 系数 1 2 0 1 2 2 5 7 8 5 ( 8 3 -25 0 ) 1 2=9 0 2 3 t ,扣 除 拱 座 5 m, 构造 系数 1 2 手 1 与 言的 系 杆拱桥比 较, 当 混凝土综合单 价 1 5 0 0元 m3及钢 材综 合 单价 1 0 0 0 0元 t , 则采 用 的 拱肋每根可节省造价 : l=( 3 4 3 6 7 3 l 1 3 3)x l 5 0 0+( 1 0 0 1 6 9 0 2 3 )x 1 0 0 0 0 =1 4 7 8 1 0元 。 纵 系梁 尺寸 不 随矢 跨 比而改 变 , 但 纵 向预 应 力 配 置则 有不 同 , 根 据设计 经 验 , 纵 向预应 力值 一般 等于恒 载水平推力的 2 倍 , 假设 b = 2 4 m, 采用两榀拱肋, 混凝土 用量的综合指标 : 上部结构 : : 0 8 3 m 3 m 2 , 则 : n , = 2 h g=i2 x o 8 3 x 1 2 x 2 6 x 8 0 x 7l = 5 1 7 9 2 x 7 l n,=51 7 9 24:20 71 6 8 t n。=51 7 9 28=41 4 3 3 6 t i 采用 o v m锚具 l 8 6 0 mp a低松弛钢绞线 ,永存预 应力按 0 6 x l 8 6 0 mp a 估算 , 钢绞线 ( 包括波纹管 、 锚具 及 施工 费用 ) 综合 单价 1 0 0 0 0元 t 。 采用 : 1 的系杆拱桥每榀需多费预应力筋的造 , fi r : 4 i 以上结果看出 ,当系杆拱桥设计成柔拱刚梁时, 拱肋采取相同断面 , 高矢跨 比拱的承压储备将 比低矢 6 上哆 么l 丧 n 。 2 2 0 0 6 一 x 8 3 6 x 而1 1 = 一2 4 2 11 0 0 0 0 1 2 4 2 4 2 6 5 6 0 6 1 37 4 元 , = 一 一 = 一兀: 1 8 1 0 00 u l +2 =1 4 7 8 1 8 1 2 4 2 4 2 6 5 = 2 3 5 7 5 3 5元 由 以 上 结 果 看 出 , 单 就 材 料 费 用 上 分 析 , 手 = 的 维普资讯 系杆拱桥比= 的系杆拱桥要贵。 从 施 工 费用 , 二 者 都 是 先 拱 后 梁 , 吊装 钢 管 拱 肋 是 关 键, 当手 : 时, f : 80 : 2 0 , 而手 = 时, f = 1 0 m 。 一 般 浮 吊船整 体 吊装一 根 重量 9 0 t 左右 的拱肋 ,只需 一 台 1 2 0 t 浮 吊 已能 吊起 , 但 起 吊重量 超 过 1 0 0 t 时 , 需 用 2台 浮 吊船抬 吊 , 其 中 一 台 1 2 0 t , 另 一 台 6 0 t 。假 设 一 台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