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3 0 卷第 4期 2 0 1 1 年 4月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r o c k me c h a n i c s a n d e n g i n e e r i n g 、 , 0 1 i 3o n0 4 a pr i l , 2 0 1 1 瀑布沟堆石坝砾石土心墙施工期孔隙水 压力特征与分析 郑俊 ,邓建辉 ,杨晓娟 ,陈向浩,吕洪旭 ,黄秋香 f 四川大学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6 1 0 0 6 5 ) 摘要;土石坝施工期孔隙水压力长消过程十分复杂,以瀑布沟心墙监测资料为基础,分析施工期砾石土心墙的孔 隙水压力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并与小浪底坝和鲁布革坝监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 明:瀑布沟心墙施工 期孔隙水压力长消主要有 4种模式,即滞后响应型、即时响应型 i 、即时响应型 i i 、不响应型;即时响应型 i i 是最 主要的长消模式 ;渗压计 响应滞后 的实质是渗压 计周 围土料从 非饱 和状态过渡到饱和 状态的过程 ;渗透系数是影 响渗压计是否滞后的决定性因素;即时响应型 i长消模式是心墙局部含水量偏高的结果,施工过程中应尽量使心 墙含水量均匀,避免产生即时响应型 【 长消模式;填筑速率对滞后响应型和即时响应型 i i 孔隙水压力的长消影响 显著,而对即时响应型 i孔隙水压力长消影响不显著。因此,设计和研究砾石土心墙坝应高度重视砾石土的不均 质性 。 关键词:土力学;孔隙水压力;长消模式;砾石土心墙;不均质性;施工期;监测 中图分类号:t u 4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缡号:1 0 0 0 6 9 1 5 ( 2 0 1 1 ) 0 4 0 7 0 9 0 9 charactei usti cs and analys i s of pore , ater press ures i n gravelly soi l corew all of pubugou rock i ll dam duri ng cons tructi on peri od z he ng j u n ,de ng j i a n h u i ,y a ng xi a o j u a n ,c he n xi a n g h a o ,l u ho n g x u ,h ua ng qi u x i a n g ( s t a t e k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h y d r a u l i c s a n d mo u n t a i n ri v e r e n g i n e e r i n g ,s i c h u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c h e n g d u ,s i c h u a n 6 1 0 0 6 5 ,c h i n a ) abs t r ac t :the g r o wt h a n d di s s i pa t i o n p r o c e s s o f po r e wa t e r pr e s s u r e i n r o c k fil l d a ms d u r i n g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p e r i od i s v e r y c o mp l e x ba s e d o n t h e mo n i t o r i n g d a t a o f p u b u g o u c o r e wa l l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f o r mi n g me c h a n i s m o f p o r e wa t e r p r e s s ure d u r i n g t h e c o n s t ruc t i o n p e r i o d are a n a l y z e d i n a d d i t i o n,t h e c o mp a r a t i v e a n a l y s e s b e t we e n p u b u g o u d a m,xi a o l a n g d i d a m a n d l u b u g e d a m a r e ma d e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 1 ) t h e g r o wt h a n d d i s s i p a t i o n mo d e s o f p o r e wa t e r p r e s s u r e i n p u b u g o u c o r e wa l l d uri n g t h e c o n s t ruc t i o n p e r i o d c o n t a i n f o u r mo d e s wh i c h are d e l a y r e s p o n s e mo d e ,i mme d i a t e r e s p o n s e mo d e i ,i mme d i a t e r e s p o n s e mo d e i i a n d n o r e s p o n s e mo d e ( 2 ) t h e i mme d i a t e r e s p o n s e mo d e i i i s the ma i n g r o wt h a n d d i s s i p a t i o n mo d e ( 3 )t h e e s s e n c e o f d e l a y e d r e s p o n s e o f p i e z o me t e r s i s t h e p r o c e s s t h a t t h e s o i 1 a r o u n d t h e p i e z o me t e r s c h a n g e s f r o m n o n s a t u r a t e d s t a t e t o s a t ura t e d s t a t e f 4 t h e p e r me a b i l i t y c o e ffic i e n t o f s o i l i s t h e d e t e rm i n a n t f a c t o r o f t h e d e l a y r e s p o n s e o f p i e z o me t e r s ( 5 ) t l l e i mme d i a t e r e s p o n s e mo d e i i s t h e r e s u l t o f t h e mo r e h i g h wa t e r c o n t e n t i n l o c a l c o r e wa l l ;s o,i n o r d e r t o a v o i d t h e i mme d i a t e r e s p o n s e mo d e i ,t h e wa t e r c o n t e n t o f c o r e wa l l s h o u l d k e e p u n i f o r tui ty d uri n g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p e r i o d f 6 1 f i l l i n g r a t e h a s s i g n i fi c a n t e f f e c t s o n p o r e wa t e r p r e s s u r e o f t h e d e l a y r e s p o n s e mo d e a n d i mme d i a t e 。 r e s p o n s e 收藕 日期l 2 0 1 0 0 8 2 4 ;修回日期 l 2 0 1 1一 o 11 2 基金项目l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 9 7 3 ) 项 h( 2 0 1 0 c b 2 2 6 8 0 2 ,2 0 1 0 c b 7 3 2 0 0 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i 1 ( 5 1 0 7 9 0 9 3 ) 作者筒介:郑t ( 1 9 8 7一 ) ,男,2 0 0 9年毕业于 四川大学水电学院,现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岩土工程监测及反馈分析方面 的研究工作。e - ma i l z j s c u q q t o m 岩石力学与工程 学报 2 0 1 1 正 mo d e i i ; a n d t h e e f f e c t o n t h e i mme d i a t e r e s p o n s e mo d e i i s n o t o b v i o u s t h e h e t e r o g e n e i t y o f g r a v e l l y s o i l s h o u l d b e pa i d h i g h a t t e nt i on du r i ng t h e d e s i g n a n d r e s e a r c h s t a g e s o f r o c kfil l da ms o f gr a v e l l y s oi l c o r e wa l 1 ke y wo r ds : s oi l m e c ha ni c s ; p o r e wa t e r p r e s s ur e; mod e of g r o wt h a nd di s s i pa t i o n; g r a v e l l y s oi l c o r e wa l l ; h e t e r o g e n e i ty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p e r i o d ; mo n i t o r i n g 1 引 言 砾石土是指粒径大于 5 mm颗粒 的质量 占总质 量的 2 0 6 0 的宽级配砾类土【 】 j 。砾石土较纯黏 土具有压缩性小、有利于避免水力劈裂裂缝、有利 于控制裂缝发展且具有 自愈作用 、可减少含水量处 理的困难和利于重型机械施工等特性,因此,国外 土石坝,尤其是高土石坝,多采用砾石土作为防渗 料,如高 3 0 0 m 的努列克坝( 前苏联) ,高 2 1 6 m 奇 科森坝( 墨西哥) ,高 2 6 0 m 的特里坝( 印度) 和高 2 3 0 m 的澳洛维坝( 美国) 。近年来 ,采用砾石土作防渗料 的优越性 己逐步为国内设计者所认可,如已建成的 鲁布革堆石坝( 高 1 0 3 m) 和瀑布沟堆石坝( 高 1 8 6 m) 、 在建的糯扎渡堆石坝( 高 2 6 1 5 m) 、规划建设的双江 口堆石坝f 高 3 1 4 m) 等u j 。 土石坝防渗料在上坝碾压时其饱和度一般达到 9 0 以上,心墙填筑过程中,孔隙水压力的消散能 力不足,高心墙坝在施工期容易产生高孔隙水压力。 高孔隙水压力的存在,导致心墙 中有效应力降低 , 从而影响坝体的稳定和强度 4 - 5 。因此,对高堆石坝 旌工期孔隙水压力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然而,由 于国内已建成 的心墙堆石坝防渗料主要是黏土,现 有的孔隙水压力研究成果主要是针对黏土心墙堆石 坝 。如陈立宏等【 6 j 利用有限元 固结程序对小浪底大 坝进行了二维应变固结分析,结合小浪底的实测资 料 ,发现计算的最大值小于实测最大值 以及计算消 散速度大于实测的消散速度 ,推断可能的原因是施 工中细料含量过高,渗透系数小于计算采用的渗透 系数。陈祖煜m 峙 旨 出土石坝防渗体系在施工期处于 非饱和状态,孔隙水压力的产生和消散是一个非常 复杂的过程 ,影响孔隙水压力的因素有填筑的含水 量 、上覆荷载 、排水条件、施工过程和速率、土料 本身的压缩 、渗透性能等 。陈继平等l 7 j 结合瀑布沟 早期施工期的监测资料,得出了上坝土料 的含水量 和施工速率对堆石坝施工期孔隙水压力均有影响, 且前者是决定性影响因素的结论 ,但其并没有把砾 石土心墙 同黏土心墙区分开 ,未能针对砾石土不均 质性进行深入研究。 影响心墙孔隙水压力的因素众多而复杂,此外, 我国砾石土心墙高坝的建设刚刚起步 ,原型监测资 料不多,直接影响了对砾石土心墙施工期孔隙水压 力特征与机制的认识深度。笔者有幸参与了瀑布沟 心墙堆石坝的整个填筑过程 ,获得了大量的现场资 料 。本文以监测资料为基础,分析施工期砾石土心 墙的孔隙水压力特征与形成机制,并与小浪底坝和 鲁布革坝监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以期更深入理解 砾石土心墙的孔隙水压力特征及其形成机制,为同 类工程提供参考。 2 工程概况与监测布置 2 1 工程概况 瀑布沟水电站拦河大坝为砾石土心墙堆石坝, 坝 顶高程 8 5 6 m,最大坝高 1 8 6 m。心墙顶高程 8 5 4 m, 顶宽4 m, 上、 下游坡度均为 1 : 0 2 5 , 底高程6 7 0 m, 底 宽 9 6 m。心墙上、下游侧各设 2层反滤层,层厚 上游均为 4 0 m,下游均为 6 0 m。反滤层与坝壳堆 石 问设过渡层 ,过渡层 与坝壳 堆石接触面坡度为 1: 0 4 。坝基为砂卵石覆盖层,最大厚度 7 7 9 m j 。 自2 0 0 7年 4月 2 o日开始坝体心墙填筑 ,起填高程 为 6 7 0 m,经过约 2 9个月的填筑,2 0 0 9年 9月填筑 到顶;2 0 0 9年 1 1 月 1日下闸蓄水 。 在大坝填筑过程中,利用心墙 中埋设的振弦式 渗压计监测心墙孔隙水压力,据此控制施工速率, 避免过高的孔隙水压力产生水力劈裂和过低的有效 应力影响坝体的稳定性。 2 2 心墙砾石土性状简介 - 瀑布沟大坝心墙砾石土采用黑马 i区洪积亚区 剔除粒径大于 8 0 mm后的砾石土料 , 土料为灰黄色 砾石土和浅灰色砾石土,其性状相似,颗粒分布属 宽级配的粗粒土 。对瀑布沟大坝心墙原状土试验检 测成 果统计 结果 为 :干密度 为 2 1 2 0 2 4 7 0 k g ms , 平均值为 2 3 8 0 k g m :全料含水量为 3 3 l o 1 , 平均 6 4 9 ;细料 径小于 5 mm) 含水量为 8 ,7 1 1 9 ,平均为 1 0 5 ;粒径大于 5 mm 的土粒含量 第 3 o卷第 4期 郑俊等 :瀑布沟堆石坝砾石土心 墙施工期孔隙水压力特征与分析 为 2 4 9 6 5 7 ,平 均 为 4 8 4 ;小 于 0 0 7 5 mm 含量为 1 1 0 5 1 7 ,平均为 2 2 9 ;小于 0 0 0 5 mm 含 量 为 6 2 9 2 , 平 均 为 7 7 : 细 料 的最 大 干密度为 2 0 5 0 42 2 0 0 k g m ,平均为 2 1 0 0 k g m ; 细料的压实度 1 0 0 1 0 8 ,平均为 1 0 1 8 ;竖直 方 向的渗透系数为 5 7 1 0 _ 。 。9 9 1 0 m s ,平均为 7 - 3 1 0 m s ;水 平 方 向渗 透 系 数 为2 9 l 0 7 7 1 0 一 m s ,平均为 3 1 1 0 m s 。 2 3 监测布置 在大坝心墙 0 + 2 4 0和 0 + 3 1 0两个主要剖面的 6 9 0 ,7 2 5 ,7 4 7和 7 8 8 m 高程分别埋设 了渗压计。 此外,在 0 + 1 2 8剖面的 7 5 5 ,7 8 8 m 高程和 0 + 4 3 1 剖面的 7 4 7 ,7 5 2 ,7 8 8 m 高程上埋设了渗压计 j , 总共 3 9支 。具体布置情况见图 1 ,图中 “ ”代 表渗压计 p的位置,其后数字代表渗压计编号 。 琴 鹱 彗 i 量 ( a )坝轴线上的纵剖面 ( b )0 + 3 1 0横断面 图 1 瀑布沟大坝心墙渗压 计布置 图 fi g 1 la yo ut o fpi e z o me t e r s i n pub ug ou c o r e wa l l 3 孔 隙水压 力特征及其 形成机 制 瀑布沟大坝心墙中共埋设 3 9支渗压计,施工期 孔隙水压力长消大致可以划分为 3种模式:滞后响 应型、即时响应型和不响应型 。而即时响应型可以 进 一 步分 为 即 时响应 型 i 和 即 时响应 型 i i 。 渗压计在埋设后若干天( 统计时选取 1 0 d 1 内对 渗压计测值进行查看 ,渗压计测值为 0则为滞后响 应型 ,否则为即时响应型;若在整个施工期渗压计 测值几乎都为 0 ,则为不响应型。对于 即时响应型 的渗压计 ,在埋设之后 出现持续的快速增长直到达 到整个施工期孔隙水压力的最大值才 出现消散,则 为即时响应型 i ,否则为即时响应型 i i 。 根据以上原则,对心墙的 3 9支渗压计长消模式 进行统计 ,统计结果如表 1 所示 。 表 1 瀑布沟心墙孔隙水压力长消模式统计表 ta bl e 1 s t a t i s t i cs of g r o wt h a nd di s s i p a t i on mo de s o fpo r e wa t e r p r e s s u r e s i n p u b u g o u c o r e wa l l 3 1 各长消模式的特征分析 f 1 1滞后 响应型 从表 1 可知,滞后响应型长消模式分布在 6 9 0 , 7 2 5 ,7 5 2 m 高程 ,占仪器总数 的 2 1 。以 6 9 0 m 高 程 0 + 3 1 0断面的渗压计 p 4 8 p 5 1来分析该长消模 式的主要特征。 从图 2可知,p 4 8 p 5 1 在埋设后 3 1 d后才开始 响应,响应之后迅速增长 ,与心墙 的填筑速度有 良 好 的相 关 性 。 心 墙 填筑 速度 快 ,孔 隙水压 力增 长快 ; 填 筑速 度 慢 ,孔 隙水 压力 增长 速 度慢 甚 至消 散 ,具 体 的孔隙水压力与心墙填筑速率统计见表 2 。滞后 响应型模式的其他渗压计也表现出 p 4 8 p 5 1相 同 的变化规律,可见心墙的填筑速率对滞后响应型孔 隙水压 力 的长 消有 显 著 的影 响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 0 1 1 焦 时 宴 篷 1 2 0 1 0 0 乓 趟 日 奏 。藿 2 0 s 0 鲁 兽 窘 = = 譬 萋 墨 萋 笺 曷r- 窨oo 三 蓉 0 - _ 0 0 0 0 =: 9 奢 蓉 蓍 謦 8 蓍 0 0 0 0 0 0 莹 殳 莹 昌 昌 昌 昌 昌 昌 日期 年 月 日 图 2 6 9 0 m 高程 0 + 3 1 0断面孔隙水压力特征 f i g 2 c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p o r e wa t e r p r e s s u r e s a t e l e v a t i o n 6 9 0 m o f s e c t i o n o + 3 1 0 表 2 t l b 1 e 2 p 4 8 p 5 1 孔隙水压力变化速率及心墙填筑速率 va r i a t i o n r a t e s o f p o r e wa t e r p r e s s ur e s o f p 4 8一p 5 1 a n d fil l i n g r a t e s o f c o r e wa l l 0 3 4 0 2 2 0 09 ( 2 )即时响应型 i 即时响应型 i 长消模式分布在 7 2 5 ,7 4 7 ,7 5 5 m 三个高程,占仪器总数的 1 5 ( 见表 1 ) 。以7 4 7 m高 程 0 + 3 1 0断面的渗压计 p 4 0和 p 4 2为例分析该长消 模式的主要特征。 从 图 3可知 ,渗压计埋设后迅速增长,达到施 工期孔隙水压力最大值,接着 出现较快速的消散, 然后,出现波动性增长,最后随着心墙填筑接近尾 声而进入消散阶段。对渗压计 p 4 0各个时间段的变 化 速 率和心 墙填筑 速 率进行 统计 , 统 计结 果见表 3 , 从表 3可知,孔隙水压力的变化速率与心墙的填筑 速率并没有 良好的相关性 , 如 时间段和填筑速 率一样,但时间段是整个施工期增长最 陕的时期, 而时间段是整个施工期消散最快的时期 。该增长 模式的其他渗压计均表现 出与渗压计 p 4 0相同的特 征,可见心墙的填筑速率对即时响应型 i孔隙水压 力的长消没有显著的影响。 日期 年 月 日 图 3 7 4 7 m 高程 0 + 3 1 0断面孔隙水压力特 征 fi g 3 char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po r e wa t e r pr e s s ures a t e l e va t i o n 7 4 7 i n o f s e c t i o n 0 +3 1 0 童 醚 螋: 缒 罾 表 3 p 4 0 孔隙水压力变化速率及心墙填筑速率 t a b l e 3 v a r i a t i o n r a t e s o f p o r e wa t e r p r e s s ure o f p 4 0 a n d fi l l i n g r a t e s o f c o r e wa l l f 3 1即时响应型 i i 即时响应型 i i 长消模式分布于各个高程,占仪 器总数 的 5 9 ( 见表 1 ) ,是瀑布沟砾石土心墙孔隙 水压力长消最主要的模式。以 7 5 2 m 高程 0 + 4 3 1 断 面的渗压计 p b6 2来分析该长消模式的主要特征。 从图 4可知, 渗压计 p b 6 2埋设后即开始增长, 其长消速率与心墙填筑速率有 良好的相关性。总体 而言 ,当心墙填筑快 , 其孔隙水压力的增长速率快 ; 当心墙填筑慢时,孔隙水压力增长慢甚至消散,具 体的孔隙水压力与心墙填筑速率统计见表 4 。该增 长模 式 的其 他渗 压计 总体 上 也表 现 出与渗 压 计 p b 6 2相同 的特征, 可见心墙的填筑速率对即时响应 型 i i 孔隙水压力的长消有较显著的影响。 )不响应 型 不响应型长消模式的渗压计仅分布在 7 4 7 m 高 程坝轴线处,占仪器总数的 5 ( 见表 1 ) 。从图 5可 6 5 0 4 2 6 1 5 3 2 2 2 7 1 0 9 1 2 o 7 o 7 l 8 o 8 7 0 7 o 8 0 0 0 o o 0 o o 2 o 2 0 2 2 2 第 3 0卷第 4期 郑俊等:瀑布沟堆石坝砾石土心墙施工期孔隙水压力特征与分析 7 1 3 3 2 矗 室2 -r 冀- 0 寸 l n 0 -_ 0 一 寸 卜 一 n l n 墓 量 吾 善 善 善 吾 0 0 0 0 0 0 0 日期 年月 日 图 4 7 5 2m 高程 0 + 4 3 1断面 p b 6 2孔隙水压力特 征 fi g 4 ch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po r e wa t e r pr e s s u r e o f pb62 a t e l e v a t i on 75 2 m o f s e c t i o n 0 +3 l 0 表 4 p b 6 2孔隙水压力变化速率及 心墙填筑速率 t a b l e 4 va r i a t i o n r a t e s o f p o r e wa t e r p r e s s u r e o f p b6 2 a n d fil l i n g r a t e s o f c o r e wa l l * 填土高程 一 期蓄水 施 工 期 一 期 蓄 一 ; _ 寸 0 宝 宝 g 宝 g g g 日期, 年月日 图 5 不响应型孔隙水压力特征 f i g 5 c h a r a c t e ri s t i c s o f p o r e wa t e r p r e s s u r e s o f n o n r e s p o n s e mod e 知 ,该长消模式的渗压计在整个施工期几乎一直是 0 ;蓄水期这 2支渗压计随着库水位的升高而迅速增 长 ,和库水位有很好的关联性 ,可见这 2支渗压计 并没有 损坏 。 3 2 各长消模式形成机制分析 砾石土属于宽级配砾类土,根据瀑布沟心墙土 料的各项土体指标 可知其各项指标 值变化范 围较 大,体现了砾石土 的不均质性。因此 ,在讨论砾石 土心墙的孔 隙水压力各长消模式形成机制时,必须 考虑砾石土 的不均质性 。 振 弦式 渗压 计 是将 一 根振 动钢 弦 与 一灵 敏受 压 膜 片相 连 , 当孔 隙水压 力 经透 水 石传 递 至仪 器 内腔 作用到膜片上,膜片连 同钢 弦一 同变形,测定钢弦 白振频度的变化 ,即可把水压力转换为等 同信号测 量出来 们 。 为了便于说 明,仅在二维平面上讨论各长消模 式形成机制 ,其分析示意见图 6 ,三维空间类似 。 渗压 计 埋设 时外 面 包裹 一层 细 沙 , 由于细 沙 的渗 透 系数量级为 1 0 一r n s , 远远大于砾石土的渗透系数 , 因此认为细沙中的水渗入渗压计的内腔是瞬间完成 的,故细沙和渗压计一 同记作 p,图 6中以小圆圈 表示 。以渗压计埋设点为中心 ,将周围的砾石土分 成 a ,b两部分。a 部分( 图 6中以大圆圈表示) 为直接 与包裹渗压计细沙相接触的那部分砾石土 ,无确切 的范围,原则是其范围内的水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 入渗到细沙孔隙和渗压计 内腔 中,即它的孔隙水压 力能够在短 时间( 本文统计渗压计响应是否滞后选取 的标准是 1 0 d ,所以这里也可 以认为是 1 0 d ) 内传递 给渗压计 ;b部分为除 a部分 以外的砾石土。图 6 中,细实线代表渗流路径,这里的渗流路径是假想 水在砾石土 中流动的路线,其分布密度代表砾石土 的渗透系数 ,越密说明渗透性越好 ;空心小圆点代 表砾石土中的水 , 其分布密度代表砾石土的含水量 , 越密说明含水量越高;粗实线代表超孔隙水劈开的 路径 。 ( a )滞后响应型 ( b )即时响应型 i ( c )即时响应型 i i f d 1不响应型 图 6 各长 消模 式形成机制分析示意 图 fi g 6 s ke t c he s o f f o r ma t i on me c h a ni s ms o f f o ur g r owt h a nd d i s s i pa t i o n mode s ( 1 )滞后响应型形成机制 由图 6 ( a ) 可知,a的渗透系数较小且含水量较 m 毗 臀 恒 i li n 加 舳 如 o 渤渤 m 瑚啪 0 0 0 n 岩石力学与工程 学报 2 0 1 1 年 低 ,此 时 b中的水在 短 时间里无 法渗 入 p中 ,而 a 中的水又不能填充细沙孔隙和渗压计空腔 ,那么在 b中 的水 入渗 到 a中之前 渗压 计不 会 响应 ,这 样就 形成了滞后响应模式。如果 b的含水量较高且施工 进度较快,b 中很快产生较大的孔隙水压力,可以 缩短滞后 的时间。 从上述分析可知,渗压计滞后的实质是 b中孔 隙水压力 向 a中传递的过程,是 a 和 p由非饱和状 态 向饱和状态转变的过程。该过程一旦完成,渗压 计即开始响应,此时渗压计的测值不单代表 a的测 值,而是代表更大范围内的 b f 至少是靠近 a的那部 分 b ) 的测值 ,也就是说 p已经和周围很大范围内的 孔隙水压力相一致,所以,后期孔隙水压力的长消 主要受填筑速率的影响,而受其周围土产生的孔隙 水压力传递的影响不大。 黏土心墙渗透 系数远远 小于砾石土 的渗透系 数,只有直接和包裹渗压计细沙相接触的那一小部 分土中的水能够在短时问内入渗到 p中,这部分土 数量较少 ,其含水量一般不足 以填充细沙的孔隙和 渗压计的内腔,渗压计要响应就需要 b中的水补充, 而这一过程在短时间内不能完成 ,由此推断黏土心 墙中的孔隙水压力主要长消模式为滞后响应型。 ( 2 )即时响应型 i 形成机制 由图 6 ( b ) 可知,a的渗透系数较小且含水量较 高,足 以充满细沙和渗压计的内腔,而 b的含水量 较低。因此 ,a随着心墙的填筑很快产生较大的孔 隙水压力,而 b产生的孔隙水压力较小。于是,a , b之间形成了孔隙水压力差值,当这个差值达到一 定值后局部劈开土层, a的孔隙水压力向b传递, 使 得 a ,b的孔隙水压力逐渐均衡。之后 ,a ,b随心 墙的填筑而增长的规律一致。由于 b的含水量较低, 后 期 的增 长 一般都 达不 到前 期 的最 大 值 ,因此 ,前 期产生的最大孔隙水压力即为施工期孔隙水压力的 最大值 。 a ,b之间存在孔 隙水压力差,当差值达到一定 值就会 出现压力传递 ,而填筑速率对压力的传递影 响不大, 如 p 4 0 在填筑速率未减小的情况下, 于 2 0 0 8 年 5月 5日突然转为快速的消散,表 3中时间段 即为孔隙水压力在 a 和 b中相互传递的过程 。 通过 以上分析可知, 要产生即时响应型 i 模式, a ,b间须有较大的压力差值 ,该模式一般产生于渗 压计所在高程的砾石土平均含水量较低,而渗压计 埋设点( 即 a ) 局部含水量较高的部位。瀑布沟出现即 时响应型 i 的 6支渗压计所在高程的平均含水量分 别为 5 5 ( 1 支) ,6 0 ( 2支) ,6 2 ( 3 支) ,含水量 均偏低 ,各高程砾石土平均含水量见表 5 。 表 5 各高程砾石 土平均含水量 t a b l e 5 av e r a g e wa t e r c o n t e n t s o f g r a v e l l y s o i l a t d i ffe r e n t e l e va t i o i l s ( 3 )即时响应型 i i 形成机制 由图 6 ( c ) 可知,a的渗透系数较大,b中的水很 快能渗入 ,填充细沙孔 隙和渗压计 内腔,使得渗压 计即时响应。也就是说,a和 b ( 至少是靠近 a的部 分) 在很短 的时间内就能完成含水量和孔隙水压力 的协调。于是,a和 b的增长规律基本一致,不会 发生像 即时响应型 i那样大幅度 的孔隙水压力传 递,因此影响孔隙水压力长消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填筑速率( 见表 4 ) 。 f 4 不响应型形成机制 由图 6 ( d ) 可知,a的含水量较低,且渗透系数 较小,b中的水在短期内无法渗入到 a中。随着填 筑高度的增加 ,该高程 出现较大的拱效应 ,使得 b 中的孔隙水在整个施工期都无法入渗到 a中,从而 形成不响应型 。蓄水后 ,随着库水位的入渗,渗压 计很快响应,并且与库水位有很好的关联性。瀑布 沟出现 的 2支不响应 型的渗压计f p1 6 ,p 4 1 ) 均在 7 4 7 m 高程坝轴线处,而该层的含水量偏低 ,仅为 6 ( 见表 5 ) ,与涂扬举等l 】 指出的瀑布沟心墙 7 4 7 m 高程坝轴线处有较大的拱效应相吻合 。 3 3 各长消模式分类的工程意义 砾石土心墙具有不均质性,有时候渗压计埋设 第 3 0卷第 4期 郑俊等 :瀑布沟堆石坝砾石土心墙施 工期孔隙水压力特征 与分析 7 1 5 部位的含水量与其所在层( 与渗压计 同高程 同断面1 砾石土的平均含水量相差较大 ,使得渗压计测值并 不 能代 表其 所在 层 的平 均 孔 隙水 压力 值 。因此 ,在 分析施工期砾石土心墙 中的渗压计测值时,首先应 根据渗压计一段 时间的测值 ,并结合施工资料,判 断出渗压计孔隙水压力 的长消模式,然后 ,再结合 其长消模式的特点,推断其所在层 的平均孔隙水压 力,从而使监测资料能够及时准确地指导工程施工。 比如 : ( 1 )某支渗压计出现若干天( 如大于1 0 d ) 的滞 后响应,说明其属于滞后响应型,其一旦开始 响应, 填筑速度将会对其影响显著 ,从而可 以直接根据该 渗压计的测值来调整填筑速度 。 ( 2 )填筑速度不 大( 相对工程 其他 时段 的填筑 速度) 时,渗压计增长迅速( 相对于其他的渗压计) , 可 以初步估计该渗压计属于即时响应型 i 。如果后 期填筑没有 明显减慢 ,但测值突然迅速减少 ,那么 基本上可以确定该渗压计属于即时响应型 i ,由此 可 以推断该层整体含水量偏低,后期孔隙水压力增 长一般不会超过早期孔隙水压力的最大值。 此外 ,通过各模式的形成机制的分析可知,一 旦产生即时响应型 i长消模式 ,即意味着心墙局部 出现水力劈裂,为保证施工期尤其是蓄水期心墙安 全应尽量避免。所 以,在砾石土心墙施工过程中, 散水应尽量均匀 ,避免心墙局部含水量偏高。 4 与其他 工程 的对 比分 析 鲁布革坝是我国第一座砾石土心墙堆石坝,最 大坝高 1 0 3 8 m, 心墙填筑料采用软岩风化料, 渗透 系数约为 1 1 0 m s l 1 引 。黄河小浪底坝是我国最高的 黏土斜心墙堆石坝 ,最大坝高 1 5 4 m,心墙防渗料 主要由粉质黏土组成 ,渗透系数约为 1 1 0 m s i o j 。 根据 中国水利水 电科学研究院的研究结果i l 引 , 笔者对小浪底 b和 cc断面 的 1 8 0和 2 1 0 1 t i 高程心墙中的 1 2支渗压计进行统计发现 :1 1支属 于滞 后 响应 型 , 占总数 的 9 2 ;仅 1 支 属于 即时响 应 型 i i ,占总数 的 8 ;渗 压 计 p1 2 4 ,p 1 2 5 和 p 1 6 3 大约滞后了 2 8 0 d才响应( 见图7 ) ,图7是根据文献资 料【 】 _j j 中的内插图重新整理获得 的。 根据张启岳和熊国文 1 4 - 1 6 】 研究成果,笔者对鲁 垦 r 苌 鬣 g 罱 器 蓦 兽 窨 昌 窨 害 蜜 交 蜜 g g g 宝 宝 昌 昌 昌 时 间 年 月 日 图 7 小浪底 2 1 0 i r l 高程孔 隙水压 力特 征 f i g 7 c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p o r e wa t e r p r e s s u r e s o f xi a o l a n g d i a t e l e v a t i o n 21 0 m 布革 1 0 7 5 5和 1 1 0 0 0 m 高程心墙中的 6支渗压计 p i 一1 p p i 一 6 ) 进行统计发现 , 1 0 7 5 5 m 高程的 3 支渗压计均滞后 1 5 d才 响应 ,属于滞后 响应型f 见 图 8 ( a ) ) ;而 1 1 0 0 0 m高程的 3支渗压计中,1 支属 于滞后 响应型 ,1 支属于即时响应型 i ,1 支属于即 时响应型 i i ( 见 图 8 ( b ) ) 。图 8是根据张启岳和熊 国 文 h 中的内插图重新整理获得 的。 幽 苌 8 o 7 0 6 0 5 0 幽 4 0 耋3 0 2 0 l 0 o 时 间 年 月 日 ( a ) 1 0 7 5 5 1t i 高程 挺 鲜 寸 o。 n 寸 - q t “ q 0 0 0 0 _ _ 萎 荟 奏 云 晷 。 。 o。 o。 oo 。 。 。 。o 时间 年月日 f b 1 1 1 o 0 0 y n高程 图 8 鲁布革 1 0 7 5 5 , 1 1 0 0 0 m 高程孔隙水压力特征 fi g 8 cha r a c t e r i s t i cs of po r e wa t e r p r e s s u r e s o f lu bug e a t e l e va t i o ns 1 0 75 5 a nd 1 1 00 0 it i m 咖 咖 岩石力学与工程 学报 2 0 1 1 芷 从 图 9可 知 ,滞 后 响应型渗 压 计 占小 浪底心 墙 渗压计总数 的 9 2 ,占鲁布革心墙渗压计总数的 6 7 ,而它们 的渗透系数分别约为瀑布沟 的 1 和 1 0 ,证明了渗透系数是影响渗压计是否滞后的决 定性 因素,一般渗透系数小的黏土心墙坝施工期心 墙孔 隙水压力主要长消模式为滞后响应型 。即时响 应型 i在小浪底未出现 ,而占鲁布革渗压计总数的 1 7 和瀑布沟的 1 5 ,黏土心墙坝心墙土料相对均 一 ,一 般不会 出现局部含水量过高,所 以一般不会 出现即时响应型 i 。即时响应型 i i 在 3座大坝均有 出现 ,与瀑布沟相比,小浪底和鲁布革出现的要相 对少些,这也正是瀑布沟 的渗透系数大于小浪底和 鲁布革的体现。 l o o 畜 姜8 0 6 0 野 斗 g 4 o 肇 嚣2 0 0 口瀑布沟 -1 5 17 , 铷 口鲁布革 圈 , 日小浪底 一 , o 即对晌应型 i即时响应型 滞后响应型 不响应型 孔隙水 压力 长 消模式 图9 三座大坝心墙施工期孔隙水压力长消模式对比 f i g 9 c o mp a r i s o n s o f g r o wt h a n d d i s s i p a t i o n mo d e s o f p o r e wa t e r p r e s s u r e s d ur i n g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p e r i o d i n t h r e e c o r e wa l l s 根据以上分析,不响应型的发生需满足 2个条 件 :滞后响应和拱效应。对于第一个条件,鲁布革 和小浪底均容易满足 ;而第二个条件二者均不容易 满足,鲁布革坝高相对较低不容易出现拱效应 ,而 小浪底是斜心墙坝一般不会产生拱效应。 5 结论 基于瀑布沟心墙施工期孔 隙水压力 的监测 资 料和施工资料,并结合鲁布革和小浪底的监测资料, 得出以下结论: ( 】 )瀑布沟心墙施工期孔隙水压力长消主要有 4种模式:滞后响应型 、即时响应型 i 、即时响应型 i i 、不响应型,其中,即时响应型 i i是最主要的长 消模式。 ( 2 )渗压计 响应滞后 的实质是渗压计周围土料 从非饱和状态过渡到饱和状态 的过程。渗透系数的 大小是影响渗压计响应是否滞后的决定性因素,一 般渗透系数小的黏土心墙坝施工期孔隙水压力长消 以滞后响应型为主,如小浪底坝 。 ( 3 )即时响应型 i长消模式是心墙局部含水量 偏高 的结果 。施工过程 中应尽量使心墙含水量均 匀,避免产生即时响应型 i 长消模式。 f 4 )填筑速率对滞后响应型和即时响应型 i i 孔 隙水压力的长消影响显著,对 即时响应 i孔隙水压 力长消影响不显著。 砾石土的不均质性,主要体现在结构的不均质 性和含水量的不均质性,这些不均质性决定了以往 对黏土心墙坝的认识和研究方法未必适用于砾石土 心墙坝,所以,设计和研究砾石土心墙坝应高度重 视砾石土的不均质性。 参考文献( re f e r e n c e s ) : 1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编写组 dl t 5 3 9 5 -2 0 0 7 碾压式土石坝 设 计规范 【 s 】 北 京: 中国电力 出版社 ,2 0 0 8 ( t h e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s t a n d a r d s co mp i l a t i o n gr o u p o f pe o p l e s re p u b l i c o f ch i n a di a l “ 5 3 9 5 -2 0 0 7 de s i g n s p e c i fi c a t i o n f o r r o l l e d e a r t h - r o c k fi l l d a ms 】 b e ij i n g c h i n a e l e c t r i c p o w e r p r e s s ,2 0 0 8 ( in c h i n e s e ) ) 2 】 王柏乐中国当代土石坝 m】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 0 0 4 : 1 2 ( wa ng b a i l e c h i n e s e c o n t e mp o r a r y e a r t h a n d r o c k fl l l d a mt m b e ij i n g c h i n a wa t e r p o we r p r e s s ,2 0 0 4 1 2 ( i n c h i n e s e ) ) 3 屈智炯宽级配砾质土在土石坝防渗体中的应用及渗流控制的进 展 水 电站设 计 , 1 9 9 2 , 8 ( 3 ) : 4 6 5 3 ( q uz h ij i o n g a p p l i c a t i o no f wi d e g r a d i n g g r a v e l l y s o i l in t h e e mb a n k me n t d a m s e e p a g e an d p r o g r e s s o f s e e p a g e c o n t r o l j d e s i g n o f hy d r o e l e c t r i c p o w e r s t a t i o n ,1 9 9 2 ,8 ( 3 ) :4 6 5 3 ( i n c h i n e s e ) ) 4 陈祖煜 土质边坡分析的原理与方法 m 北京: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态资源监测与城乡规划协调发展考核试卷
- 航标器材海上气象预警系统考核试卷
- 核电站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考核试卷
- 航标器材在海洋牧场建设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营养食品的货架期延长技术研究考核试卷
- 营养补充剂批发商的绿色营销战略执行考核试卷
- 装饰材料行业数据分析方法考核试卷
- 蔬菜种植的农业气候资源合理利用考核试卷
- 拼多多独家品牌授权与全方位运营支持合作协议
- 国际旅行者综合医疗保障理赔服务合同
- 公出单(标准模版)
- 教师师德考核表
- 物流专线合作协议书
- 企业价值评估2课件
- 盆腔器官脱垂的中国诊治指南(2023年)
- 如何做好医患沟通
- 江苏省南师附中、天一中学、海门中学、海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四校联考化学试题
- 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课件
- 国开电大《应用写作(汉语)》形考任务1-6答案
- 儿童脑瘫康复课件
- 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处置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