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排水管道基坑开挖施工方案.doc_第1页
道路排水管道基坑开挖施工方案.doc_第2页
道路排水管道基坑开挖施工方案.doc_第3页
道路排水管道基坑开挖施工方案.doc_第4页
道路排水管道基坑开挖施工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港工业区南堤路排水工程管道基坑开挖施工方案编制: 审核: 批准: 广东航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目 录一、编制依据1二、工程概况12.1工程概况12.2工程地质水文概况12.3管道开槽及支护方案3三、开挖方式的验算83.1支护形式8四、质量保证措施124.1基坑开挖质量保证措施124.2支撑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24.3基坑回填质量保证措施13五、雨季施工措施14六、安全技术措施146.1采取行之有效的的施工方法146.2开挖遵循原则156.3基坑边堆放荷载的控制166.4保持槽底干燥166.5现场安全防护措施176.6施工监测18七、环境保护措施187.1施工环境保护187.2施工期内的主要环境污染因素特征197.3主要环境影响的控制19八、应急救援预案218.1应急救援预案目的218.2组织机构及职责218.3应急救援中遵循的原则228.4重大事故报告及报警原则22一、编制依据1.1天津南港工业区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南堤路排水工程施工图(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2010年6月)1.2天津南港工业区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南堤路道路工程施工图(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2010年6月)1.3天津南港工业区南堤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天津市勘察院,2010年6月)1.4建筑地基与基础施工手册1.5天津市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规范(排水工程部分)db29-76-20041.6给水排水管道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268-20081.7城市排水工程质量检验标准db29-52-2003二、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天津开发区南港工业区,西起现状津歧路,向东穿越大片盐田,下穿在建的海滨大道南段二期高架桥以后,继续向东进入渤海湾围海造田区域,止于港前道。桩号区间为k0+049.103k3+902.472,路线总长约3.85公里。根据工程性质,可划分为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和排水管道工程,排水管道工程分为雨水管道工程及污水管道,管坑开挖深度部分超过4米,属于深基坑开挖,故编制本深基坑开挖施工专项方案。2.2工程地质水文概况根据南港工业区南堤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得知本工程的地质情况,现就本管道工程涉及到的地层简单描述如下:1、人工填土层(qml)全场地均有分布,厚度0502.30m,底板标高为3.351.27m,只要由素填土(地层编号1)组成,呈褐褐黑色,可塑状态,粉质粘土质,含少量杂质,数中压缩性土,填垫年限小于十年。2、全新统上组陆相冲积层(q43al)厚度0.603.10m,顶板标高为3.351.27m,主要有粉质粘土(地层编号4)组成,呈褐黄色,软塑可塑状态,无层理,含铁质,属中压缩性土。其中在17、18号孔附近缺失该层。本层土水平方向上土质较均匀,分布不甚稳定。3、全新统中组海相沉积层(q42m)厚度13.5016.50m,顶板标高为1.92 -0.56m,该层从上而下可以分为4个亚层。第一亚层,粉质粘土(地层编号6a):厚度变化较大,为2.807.10m,呈褐灰色灰色,流塑软塑状态,有层理,含贝壳,土质软,属中压缩性土,局部缺失该层。第二亚层,粉质粘土(地层编号6b):厚度一般为1.905.50m,呈灰色,软塑状态,有层理,含贝壳,有砂性,土质较6a、6c好,属中压缩性土。局部缺失该层。第三亚层,淤泥质粘土(地层编号6c):厚度一般为5.3016.50m,呈灰色,流塑状态,无层理,含贝壳,属中压缩性土。第四亚层,粉质粘土(地层编号6d):厚度一般为1.503.00m,呈灰色,软塑状态,有层理,含贝壳,属中压缩性土。本层土水平方向上土质较均匀,分布不甚稳定。以下的地层在本次基坑开挖过程中不涉及到,故省略。以上各层的物理力学指标如下表所示地层编号(%)r(kn/m3)eipila1-2(1/mpa)es1-2429.9118.740.95/0.790.444.426a45.6417.701.27/1.090.872.536b24.8919.870.70/0.520.256.766c41.5217.921.17/1.040.693.086d26.7519.460.77/0.830.354.92各层的直剪固结快剪指标地层编号岩性c(kpa)(度)算术平均值标准值算术平均值标准值4粉质粘土1814.4012.009.606a粉质粘土16.5013.2022.0017.606b粉质粘土15.2712.2035.7326.896c淤泥质粘土13.5210.8210.528.426d粉质粘土19.0015.2021.9017.52各层的直剪快剪指标地层编号岩性c(kpa)(度)算术平均值标准值算术平均值标准值4粉质粘土12.009.608.556.846a粉质粘土15.1012.0820.8016.646b粉质粘土12.008.0032.6724.736c淤泥质粘土13.789.7910.476.416d粉质粘土18.0014.4017.4013.922.3管道开槽及支护方案根据地质水文条件、沟槽深度、检查井的位置,并结合附近其他项目的管道沟槽施工的经验,确定了如下的施工方式。沟槽深度h(m)施工方式备注h2.0m明挖放坡管道沟槽深度小于2.0m的,按1:1.5放坡。2.0h3.0m管道沟槽深度小于2.0m的,按1:2放坡。3.0h5.0m两级放坡明挖从沟槽底向上3.0m部分按1:2放坡,再向上部分按1:1.5放坡,中间设平台,平台宽度为2.0m。h5.0方式一:钢板桩支护开槽方式二:放坡开槽方式一:h5.0地段,两侧清土减载2.0m,减载部分按1:1.5放坡。两侧的清土宽度以能行驶挖土机械为准,且不小于4.0m。再打钢板桩支护开槽。方式二:采用原地面清土深度3m,可直接按1:1.5坡度放坡,弃土运至开槽边10m之外。各种开挖施工方式的适用的具体路段如下表所示。起、止井号长度(m)管径(mm)起点原地面到管底距离(m)起点原地面到管底距离(m)槽深h(m)开槽方式yba1-yba3100500地面以上地面以上0不用开槽,属于填方或原地表yba3-yba5100600地面以上地面以上0yba5-yba7180800地面以上地面以上0yba7-yba91201000地面以上地面以上0ybb1-ybb240500地面以上地面以上0ybb2-ybb5130500地面以上地面以上0ybc1-ybc240400地面以上地面以上0ybc2-ybc483500地面以上地面以上0ybd1-ybd7240500地面以上地面以上0yna1-yna3100500地面以上地面以上0yna3-yna5100500地面以上地面以上0ynb1-ynb5180500地面以上地面以上0ync1-ync5-规划河道211.5500/600地面以上地面以上0ynd1-ynd9309.5500/600地面以上地面以上0wbb1-wbb3805000.80.8861.3861:1.5放坡开槽yne1-yne62406000.6390.9271.427ynb5-ynb4011.510001.151.1161.616yna5-yna9240100001.251.75yne6-yne12301.38001.1271.4281.928yna9-yna1112012001.451.5312.031yba9-yba1112012001.531.6112.1111:2放坡开槽yna11-yna1422013501.681.7882.288yba11-yba1420213501.8611.9822.482wbb3-wbb175505001.3962.0562.556wba1-wba207515001.4142.3152.815ybe1-ybe11521135022.4042.904wna1-wna158285001.8152.4852.985wna15-wna202.4852.6893.189两级放坡明挖,第一级放坡1:1.5,开槽深度2m,中部设2宽平台,以下部分1:2放坡开槽yna14-yna153920002.7392.7673.267yba14-yba153927003.1963.2213.721yna15-yna24569.422002.9673.3423.842wna20-wna21445003.3953.4483.948wba20-wba21445003.9433.9894.489yba15-yba341040.924003.4214.0584.558yna24-yna37723.926003.7324.2384.738wba21-wba33563.56003.8394.434.93wna21-wna431118.26003.4984.4714.971wna43-wna474.4714.6795.1791:1.5放坡减载2m,设1.5m平台,钢板桩支护开槽yna37-yna40221.528004.4384.555.05yba34-yba40351.528004.4584.6695.169ynf1-ynf3-yne12152.522004.7944.9125.412wna47-wna543707004.7295.0345.534wba33-wba45605.27004.4825.0575.557ybf1-ybf3-ybe11147.526005.085.2125.712wba45-wba523308005.1075.3795.879wna54-wba5259.57005.7345.796.29图1 南堤路排水管道钢板桩支护沟槽开挖示意图1、人工开挖沟槽的槽深超过3米时应分层开挖,每层的深度不宜超过2米,采用机械挖槽时,沟槽分层的深度应按机械性能确定。2、当管线距现状建筑物距离较近或遇淤泥流砂等恶劣地质条件时可采用支撑槽形式施工。支撑槽及混合槽中直槽部分如实际挖深小于4米,采用木支撑开槽,实际挖深大于5 米,则采用钢桩卡板支撑开槽。对于部分深槽施工,应积极采取减土措施,减小基槽壁所受的侧向力。3、施工开槽时,槽底禁止扰动,尽量保持原状土,在开挖接近设计槽底标高时,预留30cm左右土层采用人工清槽,勿用机械开挖,不允许超挖。沟槽弃土应随出随清理,均匀堆放在距沟槽上口边线10米以外,沟槽开挖过程中及成槽后,槽顶应避免出现震动荷载,成槽后应尽快完成铺设基础和管道等工作,避免长时间晾槽。三、开挖方式的验算采取明挖放坡施工的技术已经在于本道路相交的西中环广泛的使用,固不再做验算。开挖方式一:针对钢板桩支护的施工方法进行验算。开挖方式二:采用原地面清土深度3m后,其基坑开挖最大深度约为3.3m,采用直接放坡形式按1:1.5坡度放坡,开挖土方运至开槽边10m之外。开挖方式一:3.1支护形式6c 淤泥质粘土r=17.92 kn/m3c=6.41 kpa=9.79钢板桩支护采用12m长40b工字钢一丁一顺密排。在钢板桩桩顶下0.5m设一道腰梁,腰梁采用双拼工字钢,并做横向支撑,横向支撑采用30016mm钢管,间距4m。选取最不利的组合进行计算(埋深最大,开挖宽度最大),如图2所示。6c淤泥质粘土r=17.92 kn/m3c=9.79 kpa=6.416b淤泥质粘土r=19.87 kn/m3c=24.73 kpa=8.006a淤泥质粘土r=17.70kn/m3 c=16.64kpa=12.08槽底41图2 钢板桩支护简图根据本工程的需要,最不利的基坑开挖深度为6.3m,基坑宽度为4.0m。先对上述支护方式进行验算:选取土的粘聚力c=16.64kpa,内摩擦角=12.08。则主动土压力系数ka=tg2(45-/2)=0.654被动土压力系数kp=tg2(45+/2)=1.529 40b工字钢的力学参数:f=215n/mm2。w=1140cm3。3.2腰梁的布置位置验算桩顶允许的最大悬臂长度固选择的支撑位置满足工字钢的性能要求。3.3用盾恩近似法验算钢板桩的入土深度根据土压力平衡得到其中:h为基坑深度,取4.3m;l为横撑距基坑底部的距离,取3.8m。则由上式的=6.6m。根据如图部分的固定点,桩前被动土压力的作用点距离基坑底部的距离为:,则钢板桩总长度为:。本工程最大管径为2.8m。则本支护方法能满足施工空间要求。钢板桩的入土深度满足要求。3.4基底抗隆起稳定性验算12m工字钢的入土深度为7.7m。基坑范围桩后土重小于土体间抗滑力与基坑底一下地基土的承载力之和时,基底保持平衡状态,基底不会隆起。则抗隆起系数:固基底不会隆起。3.5横撑验算1)横撑的受力根据支护的布置形式,则横撑的受力为相邻两跨的各半跨的荷载。由于本工程的横撑采用等间距4m每根布置,所以横承受力的计算单元为4m。则腰梁上的土压力为:腰梁能成承受的最大间距由得:,安全系数为1.5,则l=12.2/1.5=8.13m。本工程的横撑间距为4m,满足要求。2)钢管横撑稳定性验算本工程横撑采用30016mm钢管,重度为121.92kg/m。则每道横撑平面内钢管横梁承受的荷载为130 kn/m4m=520 kn。钢管长度d=4m。钢管=18578cm4;a=15524mm2。则横撑的长细比为。根据欧拉公式,横梁的容许应力,则横撑的钢管横撑的容许应力:在本工程中,。即横撑能满足要求,不会失稳。开挖方式二:采用原地面清土深度3m后,其基坑开挖最大深度约为3.3m,采用直接放坡形式按1:1.5坡度放坡,弃土运至开槽边10m之外。四、质量保证措施4.1基坑开挖质量保证措施1、基坑开挖必须严格遵循有关施工操作规定和地铁基坑工程施工规程进行开挖施工,基坑的边坡采用三角板进行控制,边坡必须由人工修挖成型,坡底开设排水明沟,定时进行跟踪检查。2、基坑开挖必须严格控制分层的高度,挖土施工需连续进行。在基坑开挖前,对天气情况要进行预测,避免雨天进行基坑开挖。3、开挖过程中,对地连墙接缝或墙体上出现渗漏点现象,要及时封堵,严防小股流砂冲破地连墙中存在的填充泥土的孔洞,以致发展成急剧涌砂,这不仅将引起大量地面沉陷,还会导致地连墙支护结构失稳,以致造成严重灾害性事故。4、对侵界地连墙砼或墙面不平整处,及时剔凿,找平。4.2支撑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根据设计要求及图纸尺寸,精准放出支撑位置线。2、上道工序未经验收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3、支撑法兰面必须平整,不得使用变形法兰的支撑,螺栓连接控制紧固力矩,严禁接头松动。4、电焊工须持证上岗,确保焊缝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并由专人检查。5、起重工必须持证上岗,确保安全吊装。每小块土体开挖完成后,及时按设计要求施加支撑轴向力的预应力。6、对施加预应力的油泵装置均经常检查,油表要经过计量检验,确保运行正常,并精确控制施工预应力值。每根正常施加的预应力均记录备查。7、钢支撑工程质量检验标准为:支撑位置标高允许偏差为30mm,支撑水平方向位置允许偏差为30mm,支撑两端的标高和水平面偏差不大于20mm,和支撑长度的1/600,支撑挠度不大于支撑长度1/1000。预应力施加允许偏差为50kn。4.3基坑回填质量保证措施1、基坑回填料除淤泥、粉砂、杂土,有机土、过湿土和大于15cm石块及含量大于8%的腐植土外,其他均可回填。2、各类回填土,使用前应分别取样测定其最大容重和最佳含水量并做压实试验,确保填实含水量控制范围、铺土厚度和压实密实度等参数。3、回填土为粘性土和砂质土时,应在最佳含水量时填筑,如含水量偏大应翻动、晾干或加干土拌均;如含水量偏低,可洒水润湿,并增加压实遍数或使用重型压实机械碾实。回填料为碎石类土时,回填或碾压前宜洒水湿润。4、基坑回填应分层、水平夯实,基坑回填标高不一致时,应从底处逐层填压;基坑分段回填接茬处,已填土坡应挖台阶,其宽度不小于1m,高度不大于0.5m。5、基坑雨季回填时应集中力量,分段施工,工序紧凑,取、运、填、平、压各环节紧跟作业。雨季施工,雨前应及时压完已填土层并将表面压平后,做成一定坡势。雨中不得填筑非透水性土壤。6、基坑不宜冬季回填。如必须施工时,应有可靠的防冻措施。除按常规施工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每层铺土厚度应比常温施工减少20%25%,并适当增加压实密实度。2)冻土块填料含量不得大于15%,粒径不得大于150mm;均匀铺填、逐层压实。建筑物、地下管线、道路工程设计高程1m范围内不得回填冻土块;3)基坑回填前,应清除回填面上积雪和保温材料。4)集中力量,分段施工,取、运、填、平、压各工序应连继作业。5)基面压实后立即覆盖保温,必要时可撒盐水;6)加强测试,严格控制填料含水量。7、基坑回填时机械或机具不得碰撞结构,应采用人工使用小型机具夯填。基坑回填采用机械压碾时,宜薄填、慢行、先轻后重、反复压碾,并按机械性能控制行驶速度、碾压时搭接宽度不小于20cm。人工夯填时夯之间重叠不小于1/3夯底宽度。8、基坑回填碾压过程中,应取样检查回填土密度。机械碾压时,每层填土按基坑长度50cm(且不应大于1000m2)取一组;人工夯实时,每层填土按基坑长25m(且不应大于500m2)取一组;取样点不少于6个,即中部和两边各取两个点。遇有填料类别和特征明显变化或压实质量可疑处应增加适当点位。五、雨季施工措施1、为了防止下雨时,雨水冲刷沟槽形成塌方,我们将时刻注意天气情况,在下雨之前将开挖的沟槽边坡利用彩条布进行覆盖,避免雨水对沟槽边坡的直接冲刷。同时,安排专人对集水坑进行抽水。2、施工用的机械设备要搭好防雨棚;配电箱、柜、板设置防雨罩,电线电缆按规范腾空架设、切实作好漏电短路保护工作。3、雨季施工的通道、上下爬梯及关键部位做好防水浸、防滑措施。4、加强雨季施工的领导和管理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留后患。六、安全技术措施6.1采取行之有效的的施工方法1、施工现场应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定和各有关安全生产文件,健全和落实工程安全责任制,切实做好“安全第一”和“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到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进入施工现场应遵守“安全生产六大纪律”,认真学习并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建立文明施工、创建标化工地责任制,指定主管生产的项目副经理重点抓好文明施工,建立文明施工奖罚制度。2、现场施工人员按国家劳动部门规定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所有参加施工的作业人员必须经安全技术操作培训合格后方可进入现场进行施工。特殊工程必须持有操作证上岗作业,严禁无证上岗作业。各工序施工前均应由施工负责人进行书面交底。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3、专职安全员根据本工程施工特点,结合安全生产制度和有关规定,经常进行现场检查督促整改,如发现严重的不安全情况时,有权指令停止施工,并立即报告项目经理,经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4、基坑形成后离基坑1m四周内及主要通道应设置好1.2m的防护栏杆或警式绳围护。围护区域内严禁材料堆放或机械通行。上下基坑须设专用通道或登高措施。5、注意围护桩体的保护和监测,一旦发现有裂纹或异常迹象,则立即进行人员疏散并进行及时处理。6、施工用电符合国家标准。施工现场夜间施工时,必须确保足够亮度的夜间照明灯光,现场电工加强值班巡视及时修复损坏的灯,确保施工部位的需要。7、工程施工过程中,专职安全监督人员须经常检查工作面的安全设施,杜绝、消灭有关的违章行为。8、做好成品保护,保护上工序已完工程的成果。建筑垃圾不得乱堆、乱放,做到工完料净,垃圾日产日清。9、按国家技术监督局现行施工机械安全操作规程和有关部门规定,加强施工现场人员与机械的施工安全管理。10、上班前应进行现场安全隐患的清除,工作时要集中精力,严禁吵闹,下班前应进行施工区域清扫及清除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11、进入作业现场,作业人员一定要穿戴好防护用品,电焊专业人员应戴好防护镜或防护面罩。12、在施工区域出入口按标准设置安全标识,合理布置现场各种临时设施,材料的储存、堆放点,实施现场标准化动态管理,确保整个现场在有序的条件下组织施工。13、施工现场材料、构件、设备、易燃物品、交通道路应保证安全通道畅通,推行标准化作业。15、施工区域重点关键部位,一方面需做好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等方面警标、宣传及布置相应的设施器材之外,同时必须加强有关文明标化施工的宣传、标识及相应的配套设施。6.2开挖遵循原则基坑开挖应遵循时空效应原则,根据地质条件采取相应的开挖方式,“分层开挖,先撑后挖”,支撑与挖土配合,在支撑做好后,才可进行下层挖土,严禁超挖。基坑开挖中,为确保基坑周围构筑物和管线的安全及支护结构的稳定,要求尽可能减少初始位移,根据时空效应的原理,应按照“分层、分区、分块、分段、抽槽开挖、留土护壁、先撑后挖,减少无支撑暴露时间”的原则,掌握每个分步开挖的空间几何和支护墙体开挖部分的无支撑暴露时间,科学地利用土体自身的控制地层位移的潜力,以解决基坑稳定和变形的问题。土方开挖应分层分区连续施工,并对称开挖,土方开挖至立板桩顶以下2米时,进行围囹支撑施工;当立板桩未贴靠在围囹上部分,需作加垫处理,使立板桩的压力传到围囹及支撑上,支撑的材料、制作、焊接必须严格按图施工。挖土和支撑的架设施工过程必须紧密配合,挖土过程要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迅速为支撑施工创造工作面,支撑结构必须能较快地产生整体刚度或预紧力,两者配合就能较好地利用软土施工中的时空效应,有效地控制围护体系在受力后的变形。施工中切不可超挖和不及时施加支撑,土方施工要求分层均匀高效,以使支护结构处于正常的受力状态。基坑开挖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碰撞支护结构、工程桩或扰动基底原状土。发生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挖土,并应立即查清原因和采取措施,方能继续挖土6.3基坑边堆放荷载的控制坑边荷载,是形成基坑失稳的不利荷载,加大土体内的剪应力,一旦控制不当,会诱发基坑坍塌的突发。因此,在基坑开挖过程,基坑边缘堆置土方和管材,或沿挖方边缘移动运输工具和机械,一般应距基坑上部边缘不少于2m,弃土应距离基坑边缘10m以外。机械设备应根据设备重量、基坑支护情况、土质情况等,经过计算确认。6.4保持槽底干燥施工过程中,保持槽内干燥,防止水的侵蚀是保证施工安全的重中之重,土体内含水量过大,是造成基坑失稳的一项重要原因。在开挖前,对基坑土体内含水量过大的工程,必须做事先降水措施,以疏干加固坑内土体,达到增大土体的抗剪强度;开挖时,利用人工在直槽底部两侧各开挖1条宽0.3m,深0.5米的排水沟,在槽底窨井的外侧设集水井排水,将槽底的水位降至槽底0.5米以下;我们将多备水泵和污泥泵,保证排水需要。6.5现场安全防护措施1、制订切实可行的深基坑开挖施工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开展施工,并制订相应的奖罚措施。2、加强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在班前点名时将交底书下发到每个员工的手中,并做到“三不工作”:安全技术交底书没弄懂不工作;防护用品不齐和工具受损不工作;酒后和生病不工作。3、加强安全培训工作,对一线作业员工轮流不间断地进行安全培训,以此提高他们的安全操作技能。4、除了日常的安全检查之外,针对深基坑开挖施工阶段的临边防护、沟底清理、施工用电等易出问题的部位,采取经常性巡查、定向抽查和跟踪检查、专项治理等多种形式,使安全管理工作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对于在检查中发现的危险性较大的隐患,及时发出书面整改通知单。5、加强每日工间巡查,配备足够的专职安全员对基坑内外不安全因素进行排查,发现问题立即排除,同时对吊运钢丝绳、吊钩、吊斗、卡环、卡具等易磨损的关键部位进行仔细检查,发现受损立即更换,严禁带病作业。6、调动一切力量,齐抓共管,形成人人抓安全人人都是安全员的良好氛围,把安全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7、借助社会力量降低事故风险,为所有参建员工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解除员工的后顾之忧。8、在施工前切实清理好基坑壁上浮土,并对基坑上口周边土层进行检查,作好标记,昼夜巡查,发现问题及时组织处理,消除隐患9、施工用吊车、打桩机、电焊机等设备,使用前认真检修和调试,确保施工时运转正常。 10、各种用电设备应按规范搭接电源,杜绝违规行为。11、当基坑开挖深度超过2m,对临边作业已构成高处坠落的危险,按照高处作业和临边作业的要求,及时在沟槽边设置双道防护栏杆。人员上下基坑,应设置专用安全通道,严禁攀爬模板或支撑系统上下。12、特殊工作人员持证上岗,安全人员现场巡查,切实作好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严肃查处违纪违规人员。13、施工时如发现土质与地质钻探情况不符,要及时与监理联系,商讨对策。如发现流砂层,应立即回填并压实,采取相应的降水措施,降低地下水位后再开挖。6.6施工监测施工时安排一个有一定施工经验的施工员,把全站仪和水准仪架在稳定的土层上,进行深基坑监测。监测的内容包括支撑轴力、围护结构的位移及沉降变形、地表沉降、管线的位移及沉降、周边构建物的位移及沉降、地下水位变化。在基坑开挖施工中,当一些监控数据接近或超过警戒值时,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及时准确地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准确地调整施工步骤,并采取相应对策,以达到有效控制基坑变形,确保基坑施工安全。各项监测的时间间隔可根据施工进程确定。当变形超过有关标准或监测结果变化速率较大时,应加密观测次数。当有事故征兆时,应连续监测。监测点的布置应满足监控要求,从基坑边缘以外1倍开挖深度范围内的需要保护物体均应作为监控对象。位移观测基准点不少于两个,且应设于影响范围以外。七、环境保护措施7.1施工环境保护由于基坑开挖工程规模大、周期长,施工过程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给这些地区群众的生活、工作、交通造成暂时不便,同时,施工生产的噪音、振动、扬尘等污染也会影响当地的环境为使施工期的环保工作有序、有效地进行,尽量减少施工过程对周围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我们将依照国家及地方环境相关法规的要求将环保工作规范、系统地贯穿施工期的全过程,使施工期的环境影响达到相关法规、标准和环评报告的要求。7.2施工期内的主要环境污染因素特征1、噪音施工噪音包括现场施工生产的噪音和车辆运输产生的噪音。施工过程将动用液压抓斗机、挖掘机、空压机、发电机、钻孔机、打桩机、风镐等施工机械,这些施工机械在进行施工作业时产生噪音,成为对临近敏感有较大影响的噪声源。2、振动主要来源于重型施工机械的运转,重型运输车辆行驶,抓土、锤击、夯实等作业产生的振动。3、大气污染挖土、拆卸、装卸、运输、回填、夯实等施工过程和开挖面、露天堆放等区域会产生大量扬尘,扬尘在大风天气和旱季较为严重,是施工期的主要大气污染源。4、水污染施工期产生的废水主要有施工废水、地下水、雨水径流、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其中施工废水含泥沙量高,需经沉淀后排放。5、固体废弃物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工程弃土、建筑废料和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7.3主要环境影响的控制1、噪声的控制1)、施工场界噪声控制按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要求。2)、对可固定的机械设备如空压机,备用发电机设置等在施工场地建临时房屋内,房屋内设隔音板,使其与外界隔离,最大限度的降低其噪音。3)、对噪声超标造成环境污染的机械施工,其作业时间限制在七时至十二时和十四时至二十二时之内。4)、施工中应选用低噪声的机械设备和施工工艺。施工场地布局要合理,尽量减少施工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减少噪声强度和敏感点受噪声干扰时间。2、振动的控制1)在施工过程中应采用低振动机械施工,其作业时间限制在七时至十二时和十四时至二十二时之内。2)本工程施工可能会对地层产生扰动,引起路基变形或沉陷。因此,对路基做好变形监测,对可能的危害采取加固等预防措施。3、对水污染的控制1)根据不同施工地区排水网的走向和过载能力,选择合适的排口位置和排放方式。2)要在开工之前完成工地排水和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并保证工地排水和废水处理设施在整个过程的有效性,做到现场无积水、排水不外溢、不堵塞、排水的水质达标。3)考虑天津降水特征,制定雨季、特别是汛期,按照雨季施工方案和相应的措施进行施工,避免废水无组织排放。4)在施工期间,应始终保持工地的良好排水状态,修建一些临时排水渠道,经过处理的与永久性排水设施连接,且不得引起淤积和冲刷。4、对大气污染的控制1)对易产生粉尘的作业面和装卸、运输过程,制定操作规程和洒水降尘制度,在旱季和大风天气适当洒水,保持湿度。对易于引起粉尘的细料或松散料应与遮盖或适当洒水湿润,运输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