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综合布线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综合布线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综合布线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综合布线施工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1.前言 .3 1.1.康普公司简介 .3 1.2.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的必要性.6 1.2.1.现代化通讯发展的需要.6 1.2.2.建筑物运作费用及经济效益的需要.6 1.3.systimaxtm 结构化网联解决方案介绍.7 1.3.1.systimaxtm结构化网联在中国的地位 .7 1.3.2.systimaxtm结构化网联遵循的标准 .9 1.4.systimaxtm综合布线系统主要优点: .9 1.4.1.可靠性 .9 1.4.2.实用性 .9 1.4.3.开放性 .9 1.4.4.灵活性 10 1.4.5.先进性 10 1.4.6.systimaxtm支持的系统应用 10 2.客户需求分析 12 2.1.建筑群功能及布线系统技术要求12 2.2.用户网络应用分析 13 2.3.综合布线产品选型分析13 2.4.综合布线整体规划 16 3.systimaxtm开放式布线系统设计.18 3.1.gigaspeed 千兆网络布线解决方案 .18 3.1.1.gigaspeed xl 六类系统的特点 .18 3.1.2.gigaspeed xl 端到端信道组成产品介绍 .21 3.2.lazrspeed 万兆光纤产品的特点与性能 .23 3.2.1.lc 型光纤接插件 .25 8 芯光纤配线架:600g2-1u-up 25 3.2.3.lazrspeed 300 万兆多模光纤 25 3.3.teraspeed 10 万兆单模光纤产品的特点与性能 26 3.4.commscope airspeed 无线解决方案 .26 3.4.1.ap 542 /541 室内无线接入点27 3.4.2.非管理型以太网供电设备 poe 27 3.5.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综述28 3.6.工作区布线29 3.7.水平布线29 3.7.1.水平布线路由 29 3.7.2.水平布线设计 30 3.8.垂直主干布线 33 3.8.1.主干容量设计 33 3.8.2.主干路由设计 33 3.8.3.主干布线器件 34 3.9.管理子系统34 3.9.1.线缆路由 34 3.9.2.fd 构成及器件清单 .35 3.9.3.配线架打接表格 35 3.9.4.照明 36 3.9.5.接地 36 3.10.主设备间子系统 36 3.11.布线管理37 3.11.1.布线管理编号及标记37 3.12.ipatch布线管理软件:ipsysmgr2v40.38 3.13.系统性能指标和测试方法39 3.13.1.概述 39 3.13.2.标准 39 3.13.3.被测线路的定义 39 3.13.4.六类系统测试指标39 3.13.5.光纤系统的测试 40 3.13.6.测试仪器 41 3.14.综合布线系统总清单 41 4.服务及实施 44 4.1.厂商提供的质保 44 4.2.厂商提供的用户培训 44 4.3.综合布线环境实施建议44 5.施工组织设计 46 5.1.施工组织方案和主要技术措施46 5.1.1.施工组织方案 46 5.1.2.施工技术措施 47 5.2.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48 5.2.1.施工工期 48 5.2.2.施工进度计划 48 5.2.3.施工机具和仪器设备、劳动力保障措施48 5.2.4.影响进度的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48 5.3.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措施49 5.3.1.安全生产措施 49 5.3.2.文明施工措施 50 5.4.成品保护措施 50 5.5.质量保证措施 51 5.5.1.质量目标 51 5.5.2.施工质量管理保障体系和控制措施51 5.5.3.施工过程中关键工序、关键部位的质量控制手段52 5.5.4.施工材料和设备的质量控制手段52 5.6.工程售后服务措施 52 1.前言前言 根据甲方下发的招标文件具体要求以及建筑图纸对综合布线的规划,xxx 公司为 的综合布线系统提供如下设计方案。 的综合布线系统方案设计遵循的原则: 1.完全满足甲方招标文件要求;完全满足甲方招标文件要求; 2.充分考虑甲方实际功能上的需求;充分考虑甲方实际功能上的需求; 3.遵循遵循 systimax 先进布线理念,超过业界标准;先进布线理念,超过业界标准; 4.性能、结构在满足要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系统冗余和升级空间;性能、结构在满足要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系统冗余和升级空间; 5.以结构合理,高效低成本的最优性能价格比为原则;以结构合理,高效低成本的最优性能价格比为原则; 6.充分保证用户使用和管理的灵活性。充分保证用户使用和管理的灵活性。 本投标书包括综合布线系统客户需求分析、开放式布线系统方案设计、服务三大部分。方案设 计第一章中详细描述了该综合布线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各子系统的设计细节,包括布线系统的需求分 析、布线路由、器件选型、材料清单和系统检测等部分。服务中论述了工程的品质保证和为甲方提 供的培训等服务。 设备间位置、各楼层配线间和竖井的位置、pds 线路的管槽铺设方法目前以招标文件所提供 的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图纸为依据。与建筑承包方(或装修方)的配合协议等问题也将做进一步深化 设计。布线系统建议采用美国康普 commscope (原 avaya)的 systimaxtm 综合布线产品, 全部满足招标文件对布线系统的需求,完全遵从国际标准 tia/eia568b、iso11801(2nd),并符合 国标:gb/t 50311 的设计要求。选用美国康普 gigaspeed xl7 六类端到端布线解决方案,其通道 性能是相关国际标准要求的六类通道性能的 400,光纤系统建议采用 systimax 50/125 微米 om3 级万兆多模室内光缆,lazrspeed 光纤解决方案,具有 2000mhz/km 的激光模式带宽,并且 比普通 62.5/125 微米光缆的满溢带宽提高 300,可以在 300 米范围内支持 10gbps 应用,并向下 兼容千兆应用达 1000 米,同时建议采用 commscope teraspeed zwp sm 零水峰单模光纤作为高 容量、重要的数据主干备份链路,其符合标准: itu-t652.c 标准,并支持传统传输设备和应用, 能运行于 1280nm 到 1625nm 的整个区域,与常规单模光纤相比,可用波长范围增加了 50以上, 若采用 dwdm(密波分复用)则可传 400 个通道。这种全波长光纤可满足用户未来的高带宽需求。 光缆系统的端接全部采用 sff 的小型 lc 连接头,可进行高密度、高可靠性端接,并具有最小的衰 减损耗。 综合布线系统整体方案能够与计算机网络保持一至,对网络端口集中管理提供便利条件,并提 高了网络交换机端口的使用效率,方便网络的维护及 vlan 的划分。 1.1.康普公司简介 美国康普公司 commscope 是从事于设计与制造最后公里通信网络电缆及网联解决方案的 世界领袖,提供客户端的最终链接与网络接入,是用于商业企业的结构化布线,以及世界上最大的 用于混同光纤同轴(hfc)的同轴电缆制造商,在 2004 年 2 月,美国康普公司 commscope 完成了 avaya 公司网联解决方案(acs) 业务的并购行动。 目前,美国康普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旗下所拥有的 systimax 布线品牌,是综合布线的发明者、 创造者和推广者,其二十多年来在布线领域的数百项创新发明,带动了世界布线技术前进的脚步, 不断攀登网络带宽极限的高峰。从铜缆的超五类到支持 10g 铜缆的 cat6e,从 om1 多模到如今的 超 om3 万兆多模光缆,从普通的单模到如今的支持 100g 零水峰单模,无不体现了 systimax 的 丰功伟绩和对布线领域的贡献。 美国康普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commscope 目前在中国的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及香 港设有办事机构。 avaya 公司简介 avaya 公司是 2000 年 10 月完成从朗讯科技(lucent technologies)企业网络集团拆分,而成 立的公司。美国朗讯科技(lucent technologies)公司的前身为 at&t 通信系统与科技业务部,是 1995 年 9 月 at&t 宣布的战略性改组计划中分离出的全球性独立上市公司,由原 at&t 的网络系统 部,商业通信系统部,微电子部,用户产品部,多媒体信息部及贝尔实验室(bell labs)组成)拆分 出来,专注于企业网络通信及 internet 全面解决方案且独立上市的高科技公司,其产品现正服务于 超过 90的财富 500 强企业的网络系统。其旗舰产品线中的综合布线系统 systimaxtm,其中多 数产品线全球技术领先及市场占有率第一。 贝尔实验室(bell labs)简介 贝尔实验室(bell labs)以其被喻为世界科技的摇篮而闻名于世,其突出的业绩包括发明了电话、 晶体管、激光、太阳能电池、通信卫星、移动电话、数字程控交换机、立体声录音及结构化布线系 统贝尔实验室至今已获 26,000 项专利,自 1925 年至今平均每个工作日有一项专利发明,至 今获已 9 项诺贝尔奖,5 人获美国国家科学奖。 朗讯科技辖下的贝尔实验室(bell labs),在通信领域里更占有领导性的地位,是世界最大的 r&d(科学研究及开发)基地,有超百年历史,堪称为通信科技的摇篮,其每年研究费超过 20 亿美元, 占朗讯科技年总收入近 11,实验室的 r&d 研究与开发人员超过 24,000 人,共同努力,使其在 通信领域的科研与开发一直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贝尔实验室并在世界 14 个国家设有分部。 在 1997 年,朗讯科技和贝尔实验室(bell labs)分别在北京和上海设立了分支机构。此外,贝 尔实验室与上海交通大学的通信与网络联合实验室亦刚刚成立,是贝尔实验室在中国的第一所联合 实验室,而在新加坡亦于 97 年成立了智能大厦综合布线系统与自控系统测试研究中心。 贝尔实验室(bell labs)部分创新发明: 1920 高保真度和立体声1970包括 c 语言的计算机语言 1926 有声电影1970微处理器 1927 实况电视广播1972分组交换技术 1938 存储转发交换系统1977随机存取存储(ram)器件 1947 晶体管1985 综合布线系统 1954 太阳能电池1986综合数字业务网络(isdn)试用 1956 跨太平洋电话电缆1988第一根跨大西洋光导纤维电缆 1958 激光器1990数字高清晰度电视 1960 数字交换系统1992ic 智能卡 1960 光波通信系统1992容错软件 1962“telstar 1”通信卫星1993光放大器 1962 第一个数字传输和交换系统1995兆兆赫图像系统 1970 unixtm软件1996兆兆位光波传输 commscope 公司结构化网联系统部 systimaxtm是 92 年最早进入中国智能大厦结构化综合 布线系统工程的布线品牌,并不断带领世界综合布线技术前进的脚步,同时其产品也占据着全球及 全国 50%的中大型综合布线项目及 70高端六类布线项目,中国近期成功的六类高端项目样本工程 包括: 中国银行总行 35000 点 山西国贸 17000 点 香港渣打银行总部 25000 点 香港高盛证券投资 23000 点 广东电信实业集团总部 11000 点广东省农业银行 9000 点 中国移动总部 9000 点 国家商检局 9000 点 国家审计暑金审工程 8000 点 中纪委监察部大楼 7000 点 广州电力集团总部 6500 点 深圳美国 fibx 光器件工厂 5600 点(1081); 其最新 lazrspeed 万兆光纤系统做为 iso 最新国际标准 om3 的代表,已经首先在大型项目 中获得用户的认可和使用,在中国地区的主要客户有: 广州新机场 20000 点 广州会展中心 20000 点 中纪委监察部大楼 7000 点深圳盐田区政府 10000 点 湖南中银 7000 点 (以上信息点数为光纤信息点数量) 最新 lazrspeed 万兆光纤系统配合 commscope 公司的 gigaspeed 六类铜缆,成为高端 综合布线系统的最佳主干;除此之外,commscope 还为特殊用户提供了大量具有特别安全防火 性能的电缆如 cmp 级阻燃电缆和光缆,lszh 级低烟无卤电缆和光缆,其安全防火性能得到用户的 一致认可。代表项目有: 广州新机场(cmp 阻燃六类/万兆光缆) 中国信息产业部(5000 点,cmp 阻燃) 北京远洋大厦(10000 点,lszh 低烟无卤) 宁波机场(4000 点,lszh 低烟无卤) 乌鲁木齐机场(4000 点,lszh 低烟无卤) 同时还为现广州白云机场,广东邮政及广州九运会主会场,深圳 ibm 工厂等提供了 commscope 的 cajunwave 无线网联解决方案,为机场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灵活的,快捷的及可靠 的组网方式。 1.2.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的必要性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的必要性 1.2.1.现代化通讯发展的需要现代化通讯发展的需要 传统的建筑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各行各业的要求,特别是国际化产业中的用户对系统性的信息服 务的需求.通信技术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媒介,而智能大厦技术的核心正是通讯技术。 a计算机和通信工业朝着世界性的标准化和通信设施的网络化方向发展。出现了大范围的网络互 联和世界性的信息网络系统,如 wan,lan,internet 等兴起。 b计算机和通信工业朝 着系统集成的方向发展.人们对通信的要求不再是单一的话音或数据的传 递,而综合信息,多媒体的传输对网络系统的带宽提出更高的要求,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和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的发展表明,要把尽可能多的通信,计算机功能集成到一个单一 的系统,要把所有的业务,包括话音,数据和图像都转换成数字的形式进行统一处理。 c高速非屏蔽双绞线及光纤技术引入广域和局部通讯网,包括局部用户回路和办公室大厦等, 使个人通信及办公通信实现高速化大容量化。通讯技术的发展是非常迅速,要以强而有力的通 讯系统作为大厦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核心。可行的办法是既满足目前的需求又要考虑到将来的需 求,考虑到不同的社会文化背境,提出适度的目标,并利用智能布线提高系统的灵活性,综合 性,开放性来满足新时代的每一种变化。 1.2.2.建筑物运作费用及经济效益的需要建筑物运作费用及经济效益的需要 a大厦初期安装费用的降低 在大厦设计的早期阶段就应该有建设单位、用户和通信设计人员共同参加,并要提前一段时间 去设计方案、去选择设备供应商,还要给设备供应商一段时间才能完成设备的选购。 智能大厦的结构化布线系统是一个性能优良的系统平台,利用这个平台可以提供任何类型的大 厦信息处理业务。使整个建筑项目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通用性,并且使初始安装费用大体可减少 15- 30%。 b大厦的投资保护(保值) 建造一个大厦,特别是现代化的大厦,往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包括建筑结构和内部所有设施 的费用。因此大厦内的任何投资都值得花最大的努力去保护它。智能大厦结构化布线系统和所有其 它类型的“建筑系统”结合在一起,可以最大限度的提供对大厦投资的保护。 智能大厦结构化布线系统在其二十年生命周期内,所有的大厦业务都可以用同一布线网络连接 起来,即使是生命周期较短的业务,由于用开放式系统结构,当新的技术和设备变得实用时,可以 给相对“老”的设备和系统提供必要的升级途径,而且不必更新布线系统。 总之,装有智能大厦结构化布线系统的大厦比使用传统建筑概念的对手有更好的便利,使该大 楼的整个生命周期内一直保持这种竞争优势。 c大厦管理及运行费用的降低 智能大厦结构化布线系统可以为建筑者和大厦管理人员提供一套工具,使工作人员因位置变动、 业务变更(增加、移动或改变)而带来的大规模修建费用保持在最低,末端用户的业务请求,如温 度监控和调整、电话机、微机等设备的重新布局,或要增加额外的办公室功能等,都易于在建筑期 间和大楼的生命周期完成,不必重新设计网络或使用附加配线,并保证以最低的成本对用户的需求 做出最快的反应。同时还可以从对用户请求能做出几乎立即的反应中取得好处。而在传统的大厦里, 这种类型的变化通常需要几个星期。 管理人员的减少 根据设计经验,把各种不同的楼内设备和应用系统集中在一套智能大厦系统的全智能计算机控 制平台上,作自动的控制和管理,可以使大厦的管理人员数量降低到原来的 50%左右。 能源损耗的降低 智能大厦系统可使所有不断增长的运行费用(电力、空调、照明及技术成本等)保持在最低值, 据现有经验,用智能大厦系统后可使能源损耗降低 30%。 系统变更费用的降低 传统上布线系统的每个信息口只能满足一种功能,而综合布线系统的每个信息口可同时具有话 音、数据及楼宇自控等多个功能。当系统发生变更时,用综合布线系统比传统布线系统节省大量的 资金。以下列出几种系统变更时,scs 布线系统与传统布线系统所花费用的比较: 5 50 0%5 50 0% 2 25 5%2 25 5% 1 14 4%1 14 4% 1 11 1%1 11 1% 大厦四十年投资费用比率分配图 d随技术发展所需的集成费用的降低 智能大厦系统可以使不同类型的语音(包括综合业务数字网 isdn)业务、数据网络业务和楼 宇自控业务有机地集成起来,因此随技术发展所引起的集成问题以及相关的安装费用都可以保持在 尽可能低的水平。 1.3.systimaxtm 结构化网联解决方案介绍结构化网联解决方案介绍 1.3.1.systimaxtm结构化网联在中国的地位结构化网联在中国的地位 systimax(原朗讯科技企业网络集团)是综合布线系统的发明者和倡导者,1983 由贝尔实 验室第一个推出综合布线系统概念;并于 1985 首先推出 systimax scs 端对端结构化布线系统; 1988 年由 lucent 首先推介 110 型连接管理系统,后成为工业标准的蓝本;1990 年首创享有专利 的 10612061 高性能 utp 双绞线线缆,并成为五类线缆的标准;1992 年底首先推出智能大厦综合 布线系统(ibs)及开放办公环境布线解决方案(open-office solutions);1993 年首次推出 high-5 系列 支持 100mb/s 的 tp-pmd 应用的布线系统;1994 年 5 月首先实现超五类线缆传输 622mb/s atm 应用;1996 年初首先推出支持 622mb/s atm 应用的 powersum 端对端产品系列;1997 年首家推 出传统圆形六类布线系统支持千兆比以太网和 1.2gb/s atm 应用端对端的 gigaspeedtm产品系列, 1998 年首家推出 lc 小型光纤连接器接头,其接入衰耗小于 0.1db,目前是世界性能最佳且发货量 最大的光纤连接接头器件,2000 年世界第一家推出新型增强型 50m 多模光纤系统,是全球首先的 可支持 10g(万兆)网络的多模光纤系统 lazrspeed,该产品成为 iso 新标准中 om3 光缆的蓝 本;2001 年又全球首推性能最佳的电子自动配线管理系统 ipatch 及其网络管理系统,又一次带动 世界布线的脚步向前发展;随着 2002 年 tia 和 iso 正式颁布六类标准,commscope 公司推出 了第三代 gigaspeed 系统xl 系列,2004 年正式推出 gigaspeed x10d solution,是全球第一 个完全符合针对 10gbast-t 的最新 ieee802.3 task force 准则的万兆以太网铜缆解决方案。再加 上其无线网络连接系统 airspeed,成为当今世界唯一一家提供“结构化网联解决方案”的布线厂家。 systimax 领导布线市场发展趋势! 时间首先systimax 推出 然后国际标准形成 1985 年systimax pds3 类标准 1991 年high-55 类标准 1995 年powersum5e 标准 1997 年gigaspeed6 类标准 systimax 第一个于 1992 年将综合布线系统引入中国,同年在北京办事处设立环球专用系统 部并开始朗讯科技综合布线系统的推广工作,在市场推广过程中朗讯科技始终中国的邮电部,建设 部,电子部及各大设计院保持着密切的往来与合作,协助各大部委先后制定出民用建筑电气设计 规范详解手册,北京市建筑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规范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等, 为中国的智能楼宇的标准化,信息化,宽带化,数字化作出了自己不懈的努力! systimax 综合布线系统由于技术领先,质量可靠及服务周到,因此深受广大客户爱戴和拥 护。systimax 布线系统在全球拥有超过 50的市场占有率,其不但拥有如杜邦(dupont),惠普 (hewlett-packard),福特(ford),英国航空(british airways),英特尔(intel),bp 石油,纽约证券交 易所(ny stock-exchange),bbc 电台,p&g 宝洁,安力(amway),摩托罗拉(motorola),喜来登 酒店(sheraton-hotel),飞利浦(philips),康柏(compaq)及费城国际机场(philadelphia airport)等一 系列国际客户。而且还拥有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邮电部,民政部,铁道部,交通部,中央电 视台,北京电信局,上海证券大厦,深圳证券交易所,深圳电力局,厦门机场,福州机场,上海东 方明珠电视塔等国内一系列重点用户。 1.3.2.systimaxtm结构化网联遵循的标准结构化网联遵循的标准 tia / eia 568-b北美综合布线标准 tia / eia 569北美建筑通讯线路间距标准 tia / eia 570北美住宅和小型商用通讯布线标准 tia / eia 606 北美商用建筑通讯基础结构管理规范 tia / eia 607北美商用建筑通讯接地要求 ansi fddi美国国家标准:分布式光纤数据接口 ieee 802.3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csma/cd 接口方法 ieee 802.5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令牌环接口方法 nfpa 70美国国家电力章程 isoiec 11801国际综合布线标准 en 50173欧洲大楼综合布线系统标准 emc欧洲电磁兼容性标准 1.4.systimaxtm综合布线系统主要优点:综合布线系统主要优点: 1.4.1.可靠性可靠性 systimax 系统采用高品质的标准材料,并采用组合压接方式构成一套高标准信息通道,所 有器件均通过 ul、csr 及 atm 标准组织认证,信息通道都要采用专用测试仪器校核线路阻抗及衰 减率以保证其电气性能,布线系统全部采用物理星形拓扑结构,点到点端接,任何一条线路故障均 不影响其它线路的运行;同时为线路的运行维护及故障检修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从而保障了网络系 统可靠运行。各系统采用相同传输介质,因而可互为备用,提高了备用冗余。 1.4.2.实用性实用性 systimax 是一套全开放式的布线系统,它具有全系列的适配器,可以将不同厂商网络设备 及不同传输介质的主机系统全部转换成同一非屏蔽双绞线(utp),特殊用户需求时,systimax 可 提供屏蔽双绞线(ftp),通过双绞线可传输话音、数据、图像、视频信号、楼宇自控及门禁系统 信号等等;采用多模光纤可远程高速传输数据及高清晰度图像信号,可支持目前所有数据及话音设 备厂商的网络系统。 1.4.3.开放性开放性 开放式的综合布线系统结构能够支持任何厂家的任意网络产品,是支持任意网络结构(总线型, 星型,树型,环型或其组合等)的基础。树状星型布线结构是本布线系统支持的最基本的网络拓扑结 构之一,通过跳线可以构成不同的应用网络。 1.4.4.灵活性灵活性 由于所有信息系统建议采用相同的传输介质、物理结构采用星形布线方式,因此所有信息通道 是通用的,每条信息通道可支持电话、传真、多用户终端、10base-t 工作站、令牌环站及 hp9000 系列,sun sparc 及 enterprise 系列,decalpha,ibm as400e,rs6000,es9000 主机及 100base-t,155mbs 及 622mbs atm 甚至 1000base-t、1000base-tx 及 10g 应用。所有设备 的开通及更改不需改变布线系统,只需增减相应的网络设备及做必要的跳线管理即可;系统组网也 可灵活多样,甚至在同一房间内可以多用户终端、100base-t 工作站、令牌环并存,各部门即可独 立组网又可方便地互连,为合理组织信息流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1.4.5.先进性先进性 systimax 采用极富弹性的布线概念,采用光纤与双绞线(utp)混合方式,极为合理地构成一 套完整的布线系统。所有布线设计均采用世界最新通讯标准,所有信息通道均按国际布线标准采用 八芯配置,1071e 六类双绞线缆最大速率可达到 622mbps 及 1.2gbps 应用,干线 lazrspeed 系 列新型多模 50um/125um 光缆,配合标准的 sc 型光连接器件,可提供 10g 万兆以太网的传输速度, 为将来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容量。通过主干通道可同时传输多路实时多媒体信息,同时物理星形方 式为将来发展交换式网络奠定了坚实基础。commscope 的承诺是一次布线,二十年的不落后。 1.4.6.systimaxtm支持的系统应用支持的系统应用 (1) 用户的数据处理设备: ibm system 36/38, as/400ncr hewlett packard(hp)honeywell siemons controlcompaq alpha cdcjohnson-control andovernec fujitsusun microsystem (2) 用户数据通信网络方式: eia-232-d,re-422,rs-423ethernet,10-base t staylan(1mbps-10mbps)token ring(16mbps) fddi(100mbps) tp-pmd(100mbps) atm(155mbps622mbs)100base-t,1000base-t 10g 万兆以太网 (3) 用户的话音交换系统: avaya matra communications ericssonnortel network mitelnec iclisdn harrishuawei (4) 用户的图像传输要求: analog video(cctvcatv)digital video 数字图像 video conference会议电视 2.客户需求分析客户需求分析 2.1.建筑群功能建筑群功能及布线系统技术要求及布线系统技术要求 本布线系统用于项目。实现的是六类数据系统、万兆多模光纤为主干(办公楼位 置同时采用 10 万兆单模光纤主干备份)的高速数据应用和采用 3 类大对数 utp 线缆提供到位的语 音布线服务,布线系统建议采用统一的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数据网,语音网同样要求采用 cat6 类 utp 系统。由于布线服务的对象是综合性智能化、集办公和商业一体的建筑,确保网络的稳定性 和高性能运转,减少网络误码率和故障率,变得尤为重要。布线设计要提供灵活管理上的技术实现 方法。 本布线系统满足如下的技术要求: 1.符合最新,最成熟的国际标准(如 tia/eia 568b,iso/iec11801)2002 年正式颁布的六 类布线标准,及新型万兆光缆标准,保证计算机网络的高速、可靠的信息传输要求,并具 有高度灵活性、可靠性、综合性、易扩容性。 2.由于综合布线系统的长期使用与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的矛盾,在本次综合布线设计上,充 分考虑了用户现在及未来的应用前景。采用模块化系统,立足支持千兆速率的数据传输, 面向未来可能的万兆以太网。同时保证向下兼容,支持以太网、高速以太网、令牌环网、 atm、fddi、isdn 等网络及应用。 本设计方案顺序遵循如下相关标准:本设计方案顺序遵循如下相关标准: a、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和规范 1.cecs 92:9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 2.cecs 89:9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3.yd/t926 1997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行业标准 4.gbj42-81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 5.gbj79-85工业企业通讯接地设计规范 6.gb/t50314-2000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7.gb/t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规范 8.gb/t50312-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验收规范 9.jgj/t16-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10. (gbj16-87)95 修订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11. 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b、国际技术标准、规范: 1.iso/iec 11801:2002建筑物综合布线规范 2.eia/tia-568b商务建筑物电信布线标准 3.eia/tia-569商务建筑物电信布线路由标准 4.eia/tia-606商务建筑物电信基础设施管理标准 5.eia/tia tsb95商务建筑物电信布线测试标准 6.eia/tia tsb72集中光纤布线指导原则 7.eia/tia tsb36 8.eia/tia tsb40 9. systimax scs 结构化布线系统设计与工程 2.2.用户网络应用分析用户网络应用分析 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应用的飞速发展,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网络摩尔定律”的发展规律,从 10mbps,100mbps,1gbps,到 10gbps,平均每五年网络的运行速度会提升 10 倍。面对这种变 化,每个用户都需要考虑其网络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平滑升级。目前,虽然千兆以太网标准刚刚出台, 但有远见的行内人士和高端用户在构架现时的网络,已经开始考虑在两三年之后的升级问题。 其实早在 1999 年,当绝大多数人正在热衷于讨论 1gbps 以太网的时候,考虑到未来不断增长 的网络应用对带宽的渴求,ieee 已经开始着手制定 10gbps 以太网的标准(ieee802.3ae)。随着 千兆以太网标准(ieee802.3ab 和 ieee802.3z)正式颁布,万兆以太网标准正式浮出水面,目前, 一些主要网络设备厂商,如 cisco 等已经开始提供基于广域单模系统的设备接口,2002 年万兆以太 网已经颁布了接口层标准;在 2005 年,万兆以太网(10gbps ethernet)的正式标准已经全部颁布。 根据用户的现状,我们设计的主要对象是针对计算机网络应用,目前考虑用户的实际应用方式 是千兆以太网主干+10/100 兆以太网到桌面;未来几年之内的升级方式将是万兆以太网主干 +10/100/1000 兆以太网到桌面,并且,部分关键用户需要光纤 10g 到桌面。而本设计建议采用的 综合布线系统将同时支持用户目前及未来的网络双重应用,不会增加用户在升级过程中的任何费用, 真正实现平滑的过度方式。 2.3.综合布线产品选型分析综合布线产品选型分析 综合布线系统一般由六个独立的子系统组成,建议采用星型结构布放线缆,可使任何一个子系 统独立的进入综合布线系统中,其六个子系统分别为:工作区子系统(work location),水平子系统 (horizontal),管理区子系统(administration),干线子系统(backbone),设备间子系统(eqiupment), 建筑群子系统(campus)等。具体传输技术由双绞线传输技术和光纤传输技术组成。 不论用户选择什么样的网络形式,都会面临这样的局面:经过反复论证和选择的网络系统,仅 仅几年之后就面临落后,需要升级的问题。的确,随着现代 it 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平均每 五年,网络传输速度就会提升 10 倍。因此,良好的网络系统必须考虑未来的升级方式。一般来讲, 整个 it 系统的投资和寿命分布是不均匀的。 如下图所示,为最大限度地保证用户的投资,必须充分发挥每一个系统的特点。作为最低层物 理传输平台的综合布线系统,在其完整的寿命期间(平均 5-10 年),必须经历用户高层网络系统的 升级考验。同时由于布线系统自身改变的困难程度。因此,今天的布线系统,应该要求满足目前的 网络系统,同时应该满足未来即将可能采用的更高速下一代网络系统。 目前,用户在实际选择布线产品类型的时候,主要面临以下几个选择问题: 铜缆性能选择:cat5e/cat6 铜缆类型选择:utp/ftp/stp 光缆类型:多模/单模 多模光缆类型:普通 50um/普通 62.5um/新型万兆光缆 50um 缆线外皮防火性能:cmr 级阻燃/cmp 级阻燃/lszh 低烟无卤 上述问题,归根到底,可分为三个主要考虑因素:传输性能/信息安全可靠/环境安全。根据 项目招标书的要求,“六类铜缆+单/多模光纤”完全可以满足其信息安全可靠的需要,另 外,由于大厦的通讯电缆大部分都布放在具有金属线槽保护的管道内,所以,电缆的选择为 cmr 级阻燃外皮,这样即满足环境安全的需要,又具有最高的性能价格比。所以,在产品选型时,需特 别考虑的问题是传输性能。 对于综合布线性能规划问题,则并无严格的规范,根据用户的使用和背景而有不同的理解。对 一些商业开发项目来讲,超五类系统已经是高性能的代表了,而绝大多数政府、企业、电信、银行 等网络密集用户,则有更高的要求。项目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建议采用六类系统, 这样可以保障网络系统的高效、可靠运行。展望未来,像视频会议,多媒体数据库业务等大容量, 高带宽的需求都会逐渐应用。因此,采用高性能的综合布线系统能够保持网络安全通畅是十分关键 的。这包括两个层面,其一符合最新的标准要求,其二更应具有远高于标准的性能。 我们认为,象这样的用户,不一定会马上采用最先进的技术,但是,会采用最成 software pc lan cabling cost life 高高长长 熟可靠的技术,同时,要考虑保留在未来适当的时间升级建议采用更高技术的手段。在目前阶段, 中大型网络系统的新建,必须考虑到系统的现时性能和升级手段,否则在两三年之内,用户就会面 临系统淘汰问题。最直接的,就是目前用户最常用的以太网升级问题,从过去的 10/100mbps 以太 网到现在的 1gbps 以太网,导致了六类铜缆技术的广泛采用,同时发现普通多模光纤的性能瓶颈; 而未来的 10gbps 以太网,更是会对传输介质,产生重大影响。 由于千兆之后的任何网络系统,几乎都将以光纤为传输介质,因此,用户对光纤的关注会越来 越高。用户的一般选择步骤是首先多模光缆还是单模光缆,然后在多模光缆中是选择何种多模光缆。 首先,由于多模光纤系统必须与采用 led 光源的设备相连,而单模光纤系统必须与采用 laser 光源的设备相连。两者的性能差异主要由光源决定。单纯从性能上看,单模系统配合 laser 光源可 提供目前最佳的传输性能。但是其价格,尤其是配有 laser 光源的网络交换设备造价,是同类 led 光源设备价格的一倍以上。所以单模系统与多模系统的造价,意味着光缆加设备的综合成本。下图 是以千兆以太网为例所做的多模系统与单模系统的成本构成和比较。由此可见,为什么多模系统在 现在的局域网行业中,处于绝对的市场领先地位。 千兆以太网系统中多模与单模系统成本比较 但是,尽管多模光缆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但是在未来的万兆级应用领域,普通多模光缆是否 还能存在呢? 1000base-sx1000base-lx10g base-sx 普通 62.5um275 米550 米35 米 普通 50um550 米550 米65 米 新型万兆 50um1000 米550 米300 米 注意在 1000base-lx 标准中,各级别光缆的一致性,这主要是由于在该波长条件下,设备接 口已经换成高成本激光系统,多模光缆已经不具备成本优势。因此,我们可以说,关注多模光缆的 优势,看短波长(850nm)环境下的工作距离。 我们可以看出另一个信号,在万兆以太网时代,普通多模光缆的支持距离已经缩短到百米之内, 而标准建筑平均主干长度可达 300 米。因此,这意味着普通多模光缆会在几年内被淘汰。这对需要 考虑升级问题的用户来说,是一个较大的影响。由于综合布线系统与大楼结构和装修的密切关系, 除非用户进行建筑装修的改造或建筑改造,综合布线的变更会对大楼内部用户的各种应用系统都产 生重大影响。对用户来讲,尽管目前不考虑万兆以太网的应用,但是,总是希望一旦决定使用,就 能够以最小的代价进行系统升级。而综合布线系统更是不用任何变化就可实现万兆网的传输。 针对这一议题,国际标准化组织已经开始考虑,并在标准中有所体现。2002 年刚刚颁布的 iso/iec 11801 标准中,正式将多模光缆进行性能分类,增加 om3 新型多模光缆以适应新的形势。 下表是 iso 最新版本中对多模光缆的分类。commscope 公司的 lazrspeed300 万兆光缆,就是 om3 等级的代表产品。 minimum modal bandwidth (mhz km) overfilled launch bandwidthlaser bandwidth fibre type 850nm1300nm850nm1300nm om1200500 om2500500 om315005002000 上表为 iso 标准中对多模光纤的重新分类,om1 指目前传统 62.5um 多模光纤,om2 指目前 传统 50um 多模光纤,om3 是新型的万兆光纤。注意光纤带宽指标的两种模式,overfilled launch bandwidth 是针对 led 发光器件的匹配指标,而 laser bandwidth 是针对新型激光发光器件的匹配 指标。om3 光缆同时在两种模式下都进行了优化。另外一个需要注意的是传送波长的选择,850nm 还是 1300nm。虽然波长越长,性能会越好,但是发光器件的造价会成倍的增长,因此,用户如果 可能,尽量选择短波长应用系统以降低成本。例如,新型 vcsels 发光器件就是以短波长为应用环 境,而标准 laser 发光器件主要用于长波长环境。造成上述多模光缆性能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多模光 缆进行光脉冲传输时 dmd(differential mode delay)对脉冲的影响。 从光缆的工作方式和系统定位来看,尤其是主干部分,未来所面临的应用发展是极其巨大的。 因此,在这部分设计时客户的布线规模应本着立足现时,考虑发展的原则,建议采用可支持万兆级 别应用的多模产品,同时采用 10 万兆的单模光缆作为数据主干的备份及将来系统的扩容。 2.4.综合布线整体规划综合布线整体规划 项目背景介绍:位于朝阳区北部亚运村。工程总建筑面积 131814 平方米,其中, 地下 3 层,地上 30 层,建筑物的最高处为 140 米。整体建筑主要分为二个部分:1)办公楼部分, 2)商业部分。是 5a 标准的高级智能综合建筑群体,整个建筑智能系统按国家甲级标 准设计。 考虑到项目的具体应用,其结构是由多栋相互关联的建筑组成。综合考虑了实际 应用和未来升级的空间,我们设计楼内数据主干建议采用 12 芯 om3 型万兆多模光纤+systimax 的最新型 10 万兆零水峰单模光纤作为光纤主干数据备份(商业裙楼部分只要求采用 12 芯多模光缆) ,语音主干按招标要求采用 3 类 25 对大对数电缆,以备将来用户的语音系统可以升级至 ip 电话; 水平布线系统设计为六类铜缆到桌面,同时部分重要部门也可建议直接采用光纤到桌面,水平 utp 线缆均采用康普公司的 systimax gigaspeed cat6 解决方案,整个大楼的综合布线系统线缆 (铜缆和光缆)均建议采用 cmr 防火阻燃型线缆,满足 ul 标准要求。 语音/数据信息点(铜缆或光纤到桌面)总计为 8078 点,除办公楼 1214 层,其它楼层的水平 和工作区部分不在此次招标范围之内,由二次装修时考虑),共有 34 个楼层配线间(fd)和 1 个 设备主机房配线间(bd)(整个布线系统分为办公数据网、语音网、2 个部分),布线范围为整个 建筑群内。此布线方案完全遵循甲方对布线的总体规划和标书对布线规模的要求。 各建筑物内每层至少有 1 个弱电竖井贯通各层,部分建筑物每层左右各有 1 个弱电竖井贯通各 层,地下一层为连通,可上下汇集布线电缆。 办公网的 bd(主数据设备间)位于地下一层(数据和语音同处),管理事个建筑群的办公网 布线系统。主配线间内用于放置总配线架以及网络数据交换设备。bd 内均配置 2 米高网络配线机柜, 用于安装光纤配线架、六类 24 口配线架、110 跳线架及网络设备。由 bd 经金属线槽把单/多模光纤、 及 3 类大对数电缆引至相应的各楼层 fd 连接。 根据办公楼内大办公室的规划,也可建议设置若干个 cp 点(水平集合点),cp 点根据每个 办公室的具体情况,可分别安装于地面或墙面内,cp 管理的信息点与办公室隔档的设计及安装保持 一致。 fd(楼层配线间)根据实际布线需要和水平布线 90 米的标准要求设计,原则上每层各设置 1 个 fd,(部分楼层的 fd 可适当合并),fd 分别位于各层的弱电间内,平均管理各层的信息点, fd 面积约为 12 平方米左右。 3.systimaxtm开放式布线系统设计开放式布线系统设计 3.1.gigaspeed 千兆网络布线解决方案千兆网络布线解决方案 为何要用六类布线系统?为何要用六类布线系统? 随着信息社会日新月异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处理能力越来越强,互联网用户数量迅速膨胀,用 户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对局域网设备的要求以及应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用户来说,不管采用何种 技术,需要什么应用,都需要更宽的传输带宽和更快的传输速率。举一个现实的例子,一幅 ct 扫 描的信息量达 86 亿比特,用 10mbps 系统传输需 14 分钟,但用 1.2gbps 系统传输仅需 7 秒钟。 综合布线系统作为智能楼宇的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信息高速公路,其使用寿命通常有二十年, 所以要充分考虑二十年之内能支持各种新出现的高速应用。 目前,1000base-t(4)已于 99 年正式颁布,该标准利用 cat-5e 布线,采用 4 对线全双工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