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层住宅楼的电气系统的电气设计 毕业设计.doc_第1页
18层住宅楼的电气系统的电气设计 毕业设计.doc_第2页
18层住宅楼的电气系统的电气设计 毕业设计.doc_第3页
18层住宅楼的电气系统的电气设计 毕业设计.doc_第4页
18层住宅楼的电气系统的电气设计 毕业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本论文主要阐述了一栋 18 层 55 米住宅楼的电气系统的电气设计依据、原则、方 法及设计选择的结论。本论文共包括强电和弱电两大块,分为八章,前五章为强电部分, 后三章为弱电部分。 强电部分的主要内容有:低压配电系统、照明系统、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消防 报警系统和插座以及配电平面设计。弱电部分的主要内容有:电视、电话、可视对讲、 等电位联结。 本次 18 层住宅楼的电气毕业设计,旨在运用所学的电工理论知识,联系实际,通 过自身的设计实践,掌握电气设计的一般步骤、方法,并能够对工程中的某些问题进 行分析和解决,为今后从事电气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关键词:低压配电 照明 防雷 消防报警 插座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expounds the 18 storeies 55meters residential building one of the electrical system electrical design basis, principles, methods and design choice conclusion. this paper includes two parts, with low -各组中的该部分最大值。 max () x cp 利用系数法 用利用系数法进行负荷计算时的步骤与需要系数法相同,使用利用系数法时的计 算公式如下: 1)单组用电设备组中设备台数3 台时的计算负荷为: a.先利用系数求平均负荷为: (6-8) 1 i n avxn i pkp 式中 kx-利用系数 b.再由附加系数求计算负荷。附加系数由设备等效台数和利用系数 kx 得到: 2)多组用电设备组的计算负荷为:当供电范围内有多个不同的用电设备组时,设 备等效台数 neq 为所有设备的等效台数;利用系数 kx 以各设备组的加权利用系数 kxav 替换,同样使用附录查得 kad。有功功率计算公式变为: (6-9) 11 ij mn cadxavn ji pk kp 加权利用系数 kxav (6-10) 1 11 ij m avj j xavmn n ji p k p 式中 -各组设备平均功率之和(kw); 1 m avj j p -各组设备额定功率之和(kw); 11 ij mn n ji p 28 利用各种用电指标的负荷计算方法 当用电设备台数及容量尚未确定,但需作初步的负荷计算时,如:供配电系统处 于规划阶段时,具体设备台数尚未明确;处于初步设计阶段时,部分主要的、大容量 的用电设备已经清楚,但某些分散的、小容量用电设备并未确定。这时,均需借助用 电指标进行负荷计算。常见的方法有:负荷密度法、单位指标法和住宅用电量指标法。 1)负荷密度法 负荷密度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pc=a (6-11) 式中 pc计算负荷,单位为 kw; a计算范围的使用面积,单位为; 负荷密度指标,单位为 kw 2)单位指标法 单位指标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pc=an (6-12) 式中 a单位用电指标,单位为 kw人、kw床、kw产品等; n单位数量,单位为人数、床数、产品数量等。 3)住宅用电量指标法 住宅用电量指标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6-13) c pkn 式中 住宅用电指标,单位 kw户; n供电范围内的住宅户数; k-住宅用电同时系数。 本工程为二类高层建筑,应急照明设备用电、消防控制室、消防电梯为一级负荷, 采用两路专用回路供电。普通客梯、生活水泵、楼梯照明等用电设备为二级负荷,应 由两路电源供电,楼梯照明灯采用声控并且使用电子延时开关控制,火灾时强制点亮。 其他的一般电力、照明用电属于三级负荷。 6.2.2 变压器 t1的负荷 负荷计算一般采用需要系数法。 用电设备功率乘以需要系数和同时系数(一般可取 k=0.9) ,便可直接求出计算 负荷。这种方法比较简单、应用广泛,尤其适用于配、变电所的负荷计算。需要系数 值是在一定的范围内按统计方法来确定的,它的准确性对负荷计算有重要的意义,可 从许多文献中查表得到。但是,需要系数表中给出的只能是推荐值,这就要求设计者 29 根据设计经验和具体情况从中选取一个比较恰当的值。一般来说,当用电设备组的设 备台数多时选取较小值,否则选取较大值;设备使用率高时选取较大值,否则选取较 小值。 计算负荷如下表: 表 6-1 住宅楼首层用电负荷 设备 组编 号 设备名 称 设备 容量 pn/k w 需要 系数 kd costan pc/kwqc/kvar sc/kv a ic/a 1 屋顶泛 光照明 2010.800.7520152538 2 生活水 泵 2510.800.7525193147 3 客梯、 消防电 梯 8210.501.7382142164249 4 消防控 制室 2010.800.7520152538 5 变电所 照明 40.80.900.483245 6 住宅楼 梯照明 100.70.950.3372711 总计 165160197260398 有功同 时系数 0.9 无功同 时系数 0.95 总负荷 计算 144187239353 6.2.3 变压器 t2负荷 变压器 t2的负荷计算用的是需要系数法。计算结果如表 6-2: 30 表 6-2 其他楼层用电负荷 设备 组编 号 设备名 称 设备容 量 pn/kw 需要 系数 kd costan pc/kwqc/kvar sc/kv a ic/a 1 2-11 层住宅 用电 6400.40.850.62205127241366 2 12-18 层住宅 用电 4480.40.850.62205127241366 3 生活水 泵 2510.760.6525213350 客梯42 4消防电 梯 40 10.760.658270108164 总计1195599415731946 有功同 时系数 0.9 无功同 时系数 0.95 总负荷 计算 539394672999 6.3 短路电流的计算 先画出电路的短路简化图,如图 6 所示。 图 6 电路短路简化图 31 由前面所知,变压器 t1 为 s9-400/10(6)型号,t2 为 s9-800/10(6)型号,查表得各 项参数为 400kva,10.5/0.4kv,ukt%=6 ,800kva,10.5/0.4kv,ukt%=6 断路器为额 定电流为 630a 的 sn10-10型号,查表得断路器的 s0c=300mva。 令 sd=100mva,取 ud1=uc1=10.5kv,ud2=uc2=0.4kv 因不知由区域变电站到该楼变电站的电缆长度,故线路的电抗标幺值忽略不计。 电力系统的电抗标幺值为 x1*=x2*=sd/soc=100/300=0.33 x1a*=x2a*= ukt%sd/100snt =6100/(1001)=6 k1a 点的电抗标幺值为 xk1a*=x1*=0.33 k1b 点的电抗标幺值为 xk1b*=x1*+ x1a*=6.33 /3 ddd isu 所以,对 k1a点,求短路电流和短路容量: 111 (3) /100/(10.53)/0.3322.30ka aa kdk iix 1 (3)(3)(3) 22.30ka a k iii (3)(3) 2.55107.87ka sh ii (3)(3) 1.5163.87ka sh ii 11 (3) /*100mva / 0.33269.13mva aa kdk ssx 对 k1b点,求短路电流和短路容量: 21 (3) 2 /100/ (0.43)/ 6.3318.45ka ab kdk iix 1 (3)(3)(3) 22.30ka a k iii (3)(3) 1.8443.33ka sh ii (3)(3) 1.0925.67ka sh ii 11 (3) /100mva / 6.3312.13mva bb kdk ssx 同上方法算得,k2a点的短路电流和短路容量为 2 (3) 42.30ka a k i 32 2 (3) 769.23ka a k s k2b点的短路电流和短路容量为 2 (3) 23.55ka b k i 2 (3)(3) 23.55ka b k ii (3)(3) 1.8443.33ka sh ii (3)(3) 1.0925.67ka sh ii 2 (3) 16.31mva b k s 6.4 电气元件的选择 6.4.1 主要电器元件及其功能 、断路器 是一种开关电器,能切除或投入正常负荷,并能切断故障回路。故 障回路中故障电流通常很大,切断故障回路需专门具有强灭弧能力的灭弧装置,所以 断路器主触头设于灭弧装置内,无法观察其通断状态,即断开时无可见断点。考虑使 用安全,除小容量低压断路器外,一般断路器均不能单独使用,必须与能产生可见断 点的隔离电器配合使用。 、熔断器 是一种保护电器,专门用于切断过负荷较大的回路。当熔断器熔体 上通过的电流超过一定值后,熔体发热熔断,切断电路。 、负荷开关 也是一种开关电器,能切除或投入正常负荷,具有一定的灭弧能 力,断开时有明显可见断点。 、隔离开关 是一种隔离电器,只能切除或投入空载或很小的负荷,断开时有 明显可见的断点。往往与断路器配合使用。 、电流互感器 是一种电流变换电器,隔离高电压,通常将大电流变成小电流, 以取得测量和保护用电流信号。 、电压互感器 是一种电压变换电器,隔离高电压,通常将高电压变成低电压, 以取得测量和保护用电压信号。 、避雷器 防过电压侵入。避雷器设于被保护设备的前端,当有过电压侵入时, 将避雷器击穿,对地放电,以起到保护后面的电气设备的作用。 、移相电容器 作无功功率补偿。供配电系统大多都是感性负荷,从系统汲取 33 感性无功,致使系统中感性无功成分增加,功率因数下降;电容器向系统汲取容性无 功,使系统容性无功成分增加,以抵消部分感性无功,提高功率因数。在确定开关元 件时,要考虑到既能投、切入正常负荷,又能在回路故障时切断故障回路,因此通常 采用“断路器+隔离开关”或“负荷开关+熔断器”的开关组合方式来完成上述功能。 当断路器的回路侧无电流倒送可能时,则可省去断路器负荷侧的隔离开关。在进行回 路投入和退出操作时,开关电器必须遵循的操作顺序是: 接通回路时,先闭合隔离开关,后闭合断路器。 断开回路时,先断开断路器,后断开隔离开关。 6.4.2 电器的选择 、变压器的选择 1、变压器的选取原则 a.根据负荷性质选择 当变压器所有大量一、二级负荷时,易装设两台主变压器,但变电所如能另外取 得足够容量的备用电源时,亦可只装设一台主变压器。 b.考虑经济运行方式 当季节性负荷变化较大,宜于采取经济运行方式时,可装设两台主变压器。 c.对三级负荷的考虑 三级负荷变电所一般只装设一台主变压器,但集中负荷较大时,装设两台主变压 器。 d.考虑今后发展 根据负荷发展远景,可以当前装设一台变压器,但变电所按以后装设两台主变压 器来设计。 2、变压器的选取 变压器的选取应先计算变压器的视在功率,根据视在功率确定变压器的额定 容量。本设计的供配电系统的简略的电气连接方式如图 7: 34 图 7 配电系统单母分段接线简略图 a. 首先计算变压器 t1的计算负荷。由图可知应先求 d1d6 的负荷,如表 6-3: 表 6-3 变压器 t1用电负荷 计算点 设备容量 /kw 功率因数 计算有功 功率/kw 计算无功 功率/kvar 计算视在 功率/kva 计算电流 /a d1200.8020152538 d2250.8025193147 d3820.5082142164249 d4200.802018.831.347.5 d540.903.2245 d6100.9572711 计算视在功率为 239kva,所以根据附录 1 得:变压器 t1应选取额定容量为 400kva 的 10kv 级 s9 系列铜线电力变压器 s940010(6)型 d,yn11 型变压器 b. 计算变压器 t2的计算负荷,由图 7 可应先求 e1e5 的计算负荷,如表 6-4: 表 6-4 其他楼层用电负荷 计算点 设备容量 /kw 功率因数 计算有功 功率/kw 计算无功 功率/kvar 计算视在 功率/kva 计算电流 /a e16400.85204126240366 e24480.85179111211320 e3250.7625213350 e4420.7642355282 e5400.7641345584 计算视在功率为 672kva,所以根据附录 1 得:变压器 t2应选取额定容量为 35 800kva 的 10kv 级 s9 系列铜线电力变压器 s980010(6)型 d,yn11 型变压器 其它元件的选择 1)断路器的选取原则 a 断路器的额定电压必须大于或等于线路的工作电压。 b 断路器的额定电流线路的负载电流。 c.断路器的额定短路通断能力线路中可能出现的最大短路电流。 d.断路器末端单相对地短路时能使选用 b、c、d 型瞬时脱扣器的开关动作,对于 不同类型的负载(用电设备)选用不同的瞬时脱扣器和相应的电流等级的产品。 e.漏电断路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必须2 倍的线路业已存在的泄漏电流。 f.在装漏电保护器之前必须搞清原有的供电保护型式,以便判断是否可以直接安装 或需改动。 g.有进出线规定的产品必须严格按要求接线,进出线不可反接。 2)选择结果 再求取未补偿时 b1的负荷如表 6-5。 未补偿时 b1的负荷 表 6-5 计算点 计算有功功率 /kw 计算无功功率 /kvar 计算视在功率 /kva 计算电流/a b1 157.2198.8262.3397.5 因变压器 t1补偿前电流为 398a,根据附录 2 得:断路器选择 sn-10型号中,额 定电流为 630a 的少油户内式断路器。 再求取未补偿时 b1的负荷如表 6-6 未补偿时 b2的负荷 表 6-6 计算点 计算有功功率 /kw 计算无功功率 /kvar 计算视在功率 /kva 计算电流/a b2 491.0327.0591.0902.0 因变压器 t1补偿前电流为 902a,根据附录 2 得:断路器选择 sn-10型号中,额 定电流为 1000a 的少油户内式断路器。 .配电方式的确定 高层建筑低压配电系统的确定,应满足计量、维护管理、供电安全及可靠性的要 求。应将照明与电力负荷分成不同的配电系统;消防及其他防灾用电设施的配电宜自 成体系。对于容量较大的集中负荷或重要负荷宜从配电室以放射式配电;对各层配电 间的配电宜采用下列方式之一 36 1)工作电源采用分区树干式,备用电源也采用分区树干式或由首层到顶层垂直干 线的方式。 2)工作电源和备用电源都采用由首层到顶层垂直干线的方式。 3)工作电源采用分区树干式,备用电源取自应急照明等电源干。 本住宅配电采用分区树干式,详见图 8。 图 8 本住宅配电系统图 说明:本工程为二类高层建筑,应急照明设备用电、消防控制室、消防电梯为一 级负荷,采用两路专用回路供电。普通客梯、生活水泵、楼梯照明等用电设备为二级 负荷,应由两路电源供电,楼梯照明灯采用声控和电子延时开关控制,火灾时强制点 37 亮。其他的一般电力、照明用电属于三级负荷。 38 7 等电位联结系统设计 7.1 等电位联结的概述 等电位联结一般有以下几种定义:但都是强调有可能带电伤人或物的导电体被连 接并和大地电位相等的连接就叫等电位连接。 美国国家电气法规对等电位连接所下的定义是:“将各金属体做永久的连接以形成 导电通路,它应保证电气的连续导通性并将预期可能加于其上的电流安全导走。 ” gb50057-94 对等电位连接定义 “将分开的装置、诸导电物体等用等电位连接导体 或电涌保护器连接起来以减小雷电流在它们之间产生的电位差。 ” gb50343-2004 定义 “设备和外漏可导电部分的电位基本相等的电气连接。 ” gb50054-95 定义 “使各外露导体可导电部分和装置外可导电部分电位基本相等的 电气连接。 ” 国际上非常重视等电位连接的作用,它对用电安全、防雷以及电子信息设备的正 常工作和安全使用,都是十分必要的。根据理论分析,等电位连接作用范围越小,电 气上越安全。 总体上讲,等电位联结是将建筑物中各电气装置和其它装置外露的金属及可导电 部分与人工或自然接地体同导体连接起来以达到减少电位差称为等电位联结。等电位 联结有总等电位联结、局部等电位联结和辅助等电位联结。 总等电位联结(meb):总等电位联结作用于全建筑物,它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 建筑物内间接接触电击的接触电压和不同金属部件间的电位差,并消除自建筑物外经 电气线路和各种金属管道引入的危险故障电压的危害。它应通过进线配电箱近旁的接 地母排(总等电位联结端子板)将下列可导电部分互相连通: 进线配电箱的 pe(pen)母排; 公用设施的金属管道,如上、下水、热力、燃气等管道; 建筑物金属结构; 如果设置有人工接地,也包括其接地极引线。 住宅楼做总等电位联结后,可防止 tn 系统电源线路中的 pe 和 pen 线传导引入 故障电压导致电击事故,同时可减少电位差、电弧、电火花发生的机率,避免接地故 障引起的电气火灾事故和人身电击事故;同时也是防雷安全所必需。因此,在建筑物 的每一电源进线处,一般设有总等电位联结端子板,由总等电位联结端子板与进入建 筑物的金属管道和金属结构构件进行连接。 39 辅助等电位联结(seb):在导电部分间,用导线直接连通,使其电位相等或相 近,称作辅助等电位联结。 局部等电位联结(leb):在一局部场所范围内将各可导电部分连通,称作局部 等电位联结。它可通过局部等电位联结端子板将下列部分互相连通: pe 母线或 pe 干线; 公用设施的金属管道; 建筑物金属结构; 7.2 本住宅等电位联结设计 本住宅在卫生间采用局部等电位联结具体做法如下: 将金属给排水管、金属浴盆、和地面钢筋网通过等电位联结线在局部等电位联结 端子板处连接在一起,当墙为混凝土墙时,墙内钢筋网也宜与等电位联结线连通;金 属地漏、扶手、浴巾架、肥皂盒等孤立之物可不作连接。局部等电位联结端子板应采 取螺栓连接,设置在方便检测的位置,以便拆卸进行定期检测;等电位联结线采用 bvr l x 4 平方毫米导线在地面内和墙内穿塑料管暗敷,等电位联结线及端子板采用 铜质材料,是因为其导电性和强度都比较好。 另外卫生间如果原来没有 pe 线,卫生间的局部等电位联结不得与卫生间外的 pe 线相连,因 pe 线有可能因别处的故障而带电位,反而能引入别处的电位;如果卫生间 内有 pe 线,则卫生间内的局部等电位联结必须与该 pe 线相连。由于现在住宅卫生间 内几乎没有金属给、排水管、金属浴盆等金属构件,广州地区也无采暖管,所以仅在 等电位联结端子板内预留备用端子,以供住宅装修时选择金属卫浴设备时做等电位联 结。 卫生间局部等电位联结示意图中(见图 9) ,包括卫生间备用插座、电热水器插座、 煤气热水器插座和洁身器插座的 pe 线、镜前灯的 pe 线、浴缸的预留接线盒和与本层 建筑物钢筋网相连的地面或墙上预埋件等分别与局部等电位联结端子板(leb)相连。 等电位联结安装完毕后进行导通性测试,测试用电源可采用空载电压为 424v 的 直流或交流电源,测试电流不应小于 0.2a,当测得等电位联结端子板与等电位联结范围 内的金属管道等金属体末端之间的电阻不超过 3 欧时,可认为等电位联结是有效的。 如发现导通不良的管道连接处,应作跨接线,在投入使用后应定期作导通性测试。 40 图 9 卫生间局部等电位联结示意图 41 8 弱电部分系统设计 8.1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 8.1.1 有线电视系统的概述 有线电视系统简称 catv 系统,也称作有线电视或闭路电视系统。是指住宅小区 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宿舍等居民集中居住区人民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的传输网 络。 有线电视系统由前端、干线传输和用户分配网络三部分组成。按系统功能和作用 不同,可分为有线电视台、有线电视站和共用天线系统。有线电视台的有线电视系统 是相当复杂和庞大的,它使用的载波频率高(550mhz 或更高)、干线传输距离远、分配 户数多,而且大多是双向传输系统。一个居民楼内的共用天线系统则可能是没有干线 传输部分的最简单的有线电视。 有线电视系统为了发挥节目频道多的优点,除了播放自办节目之外,一般都要接 收其它台的开路信号。所以前端是指在有线电视广播系统中,用来处理自办节目信号 和由天线接收的各种无线信号的设备,是有线电视系统的心脏。以一个典型的 vhf(甚高频)有线电视系统为例,前端包括闭路和开路两个部分。闭路部分有录播 用的录像机和直播的摄像机、灯光等设备。开路部分包括 vhf、uhf(特高频) fm(调频) 、微波中继和卫星转发的各种频段的接收设备,接收的信号经频道处理和 放大后,与闭路信号一起送人混合器,输出的是一路宽带复合有线电视信号,再送人 干线传输部分进行传输。 干线传输部分是一个传输网,它主要是把前端混合后的电视信号高质量地传送到 用户分配系统。它的传送距离可以达几十公里,可以包括干线放大器、干线电缆、光 缆、多路微 波分配系统(mmds)和调频微波中继等。用户分配网络则把来自干线传输系统 的信号,分配传送到千千万万的用户电视机。它包括线路延长分配放大器、分支器、 分配器、用户线及用户终端盒等。 8.1.2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的基本规定 一、技术规定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的设计,应遵循国家颁布的有关规范和标准,符合质量优良, 42 技术先进的原则并与城市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规划相适应。对于工程设计需要的接收信 号场强,宜以实测数据为准,若实测困难时,可按理论方法计算或估算场强。通常在 新建和扩建小区的组网设计中,应以一个本地前端统辖所有用户,不能确保最远端系 统数出口的信号指标时,应增设中心前端,以分区传输方式组成网络系统。在设计和 规划较高大建筑物的系统时应考虑被其遮挡的低矮建筑物接入系统的可能性,并留有 引出干线的条件。 二、设计基本原则 (1)系统应满足电缆电视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 (2)系统所选用的信号传输方式。 (3)系统的频道安排或配置。 (4)系统用户终端的电视信号输出电平,宜在 60-80dbv 之间,一般设计控制 值为,强场强区取 68-78db,一般场强区取 65-75dbv 为电视图像信号,取 60- 70dbv 为立体调频广播信号,取 53-63dbv 为单声道调频广播信号。 (5)采用邻频道传输的系统,其系统输出电平差不应大于 2db。 (6)在室内安装系统输出口用户面板,其下沿距离地面的高度应为 0.3 米,距墙 边距为 0.15 米。 (7)有线电视信号线使用 sywv755 型号的电缆,入户时用 sykv757 型号电缆穿 mt25 管。 (见图 10) 8.2 电话系统设计 1、本工程电话终端用户共 250 门,、户按二对外线设计,户按一对外线设 计。 2、接入方式为采用 hqv 型电话电缆引至一层交接箱。 3、电话分线盒装设在弱电井里,每层一个。 4、从交接箱引至电话分线盒的电话电缆采用穿管沿墙敷设。 5、电话分线盒明敷,底距地 0.3 米。电话终端插座暗敷,距地 0.3 米。 6、电话信号线使用 hya2x2x0.5 型号的电缆,入户时穿 mt20 管。系统图见 10。 8.3 可视对讲系统设计 一、可视对讲系统概述 43 可视对讲系统作为一项必备的门禁控制系统,利用识别访客,杜绝闲杂人员随便 出入。本住宅楼设计的楼宇对讲系统采用佳乐牌 dh-1000a 型楼宇可视对讲系统,它 可完成楼宇可视对讲、紧急报警、图像监视以及遥控开锁等功能,为住户的安全防范 提供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佳乐楼宇对讲系统以其清晰的图像以及对讲、智能的控制, 对日常的综合管理及保障业主的安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系统组成 整个系统由梯道可视主机、用户室内可视分机、可视门前铃、层间分配器、管理 中心、不间断电源等组成。 每个梯道入口处安装梯道可视主机,可用于呼吁住户或管理中心,业主进入梯道 铁门可利用 ic 卡感应开启电控门锁,同时对外来人员进行第一道过滤,避免访客随便 进入楼层梯道;来访者可通过梯道主机呼叫住户,住户可以拿起话筒与之通话(可视 功能) ,并决定接受或拒绝来访;住户同意来访者进入后,遥控开启楼门电控锁。业主 室内安装的可视分机,对访客进行对话、辨认,由业主遥控开锁。住户家中发生事件 时,住户可利用可视对讲分机呼叫小区的保安室,向保安室寻求支援。在保安监控中 心安装管理中心机,专供接收用户紧急求助和呼叫。 三、本住宅可视对讲系统设计 1、对讲系统信号线使用 rvvp6x5+syv753 电缆线,预留时,使用 pc20 线管 敷设;入户时穿 mt25 管。 2、室内可视对讲机安装高度为 1.45 米,高出餐厅照明灯开关 15 公分,墙边距为 30 公分。系统图见图 10。 44 图 10 弱电系统设计平面图 45 结论 在本次设计当中主要包括强电部分和弱电部分,其主要内容有供配电系统设计、 照明系统设计、防雷接地系统设计、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消防系统设计等。 在本次设计过程中,我查阅了一定量的专业书籍,认真了解电气设计常用规范, 掌握常用高、低压电气设备的常用参数和正确使用方法、用电负荷的计算方法、低压 供配电线路导线的选择、照明技术的基本概念以及民用建筑防雷与接地的设计方法、 并能条理清晰地将所学的电工电子理论,结合工程实际,准确地计算出电气相关的各 项参数,能熟练地运用 auto cad 绘制出符合国家标准的电气图。并且在设计中进行 了实际的参观实习,进一步加深了对所设计课题的认识与了解。设计中将大学四年所 学的专业知识综合应用,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并充分运用到毕业设计中。 46 参考文献 1、刘思亮主编, 建筑供配电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2、孙建民主编, 电气照明技术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3、叶选,丁玉林主编, 电缆电视系统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陈一才主编, 现代建筑电气设计与禁忌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2 5、戴瑜兴主编,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手册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6、吕光大主编,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图集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编,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北京:中 国计划出版社,2009 8、徐德强主编,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 9、刘介才主编, 供电工程师技术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10、赵乱成主编, 智能建筑设备自动化技术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6 11、刘介才主编, 实用供配电技术手册 北京: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2005 12、戴瑜兴主编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手册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7 致谢 经过半学期的忙碌和工作,本次毕业设计已经接近尾声,作为一个本科生的毕业 设计,由于经验的匮乏,难免有许多考虑不周全的地方,如果没有老师的督促指导, 以及一起工作的同学们的支持,想要完成这个设计是难以想象的。 在这里首先要感谢我的指导教师张展老师。张老师平日里工作繁多,但在我做毕 业设计的每个阶段,从外出实习到查阅资料,设计草案的确定和修改,中期检查,绘 出图纸等整个过程中都给予了我悉心的指导。我的设计虽较为简单,但是张老师仍然 细心地指出设计中的错误和不足。除了敬佩张老师的专业水平外,她的治学严谨和科 学研究的精神也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并将积极影响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 其次要非常感谢大学四年来所有老师的悉心辅导,使我们不再停滞在专业门槛的 外面;使我们从理论到实践更深刻地认识了电气专业的方向性、实用性和前沿性。同 时还要感谢所有的同学们,正是因为有了你们的支持和鼓励,此次毕业设计才会顺利 完成。 最后感谢学院四年来对我的大力栽培,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 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48 附录 附录 1 10kv 级 s9 系列铜线电力变压器的主要技术数据 额定电压 kv损耗 w 型号 额定容 量 kva一次二次 联接组 标号空载负载 空载电 流(%) 阻抗电 压(%) y,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