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性格分析_第1页
刘备的性格分析_第2页
刘备的性格分析_第3页
刘备的性格分析_第4页
刘备的性格分析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刘备的性格分析摘要: 人物性格和历史事件是双向选择,互相制约。“性格决定命运”,人物性格是决定历史事件的内在因素。刘备作为三国时期的一代枭雄,其性格极其复杂。他重义爱民,但心存诡诈,是一个两面性突出的悲剧人物。这种仁义与诡诈并存的二元对立性格,是他成为一方之主的前提,也是他最终失败的原因。关键词:刘备 两面性人物 性格悲剧刘备的形象在历史发展中也在不断变化。随着“帝蜀寇魏”“颂刘非曹”的议论,曹操的形象江河日下,成为“奸雄”的代表,而刘备则声誉渐长,成为“仁义”的化身,博得后人的广泛同情和爱戴。但是一个人的性格决不是单一化的,远非“仁义”二字可概括形容的。他的总体性格可用“折而不挠”概括,细分就是仁义与诡诈的二元对立。同时,其性格中的悲剧因素也是他政治悲剧的重要原因。一、折而不挠,败而不馁三国志作者陈寿说:“先主(刘备) 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刘邦) 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国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曹操) 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1 这段话相当精炼地概括了刘备的性格特征,他是三国中个性较为丰富的人物之一。作为一个英雄,三国演义一开头介绍刘备就是“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2 说他有政治远见,比别的统治者更懂得“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而且也非常机智,能屈能伸,并能竭力隐蔽自己的英雄本色,体现出他“折而不挠”的总体性格特征。刘备的性格形成与他的出身背景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三国志先主传说:“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雄举孝廉,官至东郡范令。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3 这样的出身对他的成长及为人处世自然产生了微妙影响。因在讲究门第等级的汉末他经常遭人歧视,所以,刘备非常看重自己的出身。刘备的人生道路非常曲折,在创业过程中,他经常像丧家之犬一样惶惶不可终日。毛宗岗曾批注:“前乎此者,依托吕布,又依托曹操,后乎此者,依托刘表,又依托孙权。茕茕一身,常为客子,然则备之为君,殆在旅之六五云。” 4 他的一生自始至终都充满着危机和生机,撇开刘备的政治动机不讲,这的确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折而不挠,败而不馁,为了憧憬的目标而始终不懈奋斗着。二、宽厚仁慈,人心所向刘备的性格主要表现为仁义,这与他的政治背景有关。他既没有过硬的军事实力又没有广大的革命根据地,既无“天时”,又无“地利”,只能占“人和”一条。刘备在三国演义中表现出“宽厚仁慈”,待人以诚的性格特征。他曾说:“我宁死,不为不仁不义之事”。他的这些仁义表现使他的名声在民间迅速扩大。因此他在落难之时仍然有强大的号召力,有军民十万愿背井离乡追随他。刘备爱民得民,他曾说:“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他懂得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所以,为政在宽,史无岢敛记载。更是注重社会安定,他非常赞同赵云的意见,“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归还,令安居复业,然后可役调,得其欢心。”避免了试图“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诸将” 5 的一次重大的伤及民利的决策失误。最受人们赞扬的是他宁知不利而不弃民的举动,他因此而博得了广泛同情,对其以后的发展和历史评价都产生了积极影响。刘备用人重义,待人以诚,对于人才的吸引的确收到了“以性情相契”的效果。孔明自诩“凤翱翔于九仞,非梧不栖。”他之所以应刘备之聘,是因为备乃“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若渴。”6 毛宗岗第三十七回评:“玄德望孔明之急,闻水镜而以为孔明;见崔州平而以为孔明,见石广元,孟公威而以为孔明,见诸葛均,黄承彦而以为孔明。”无论是德行、名分,还是对人才的态度,都符合孔明心目中的明君条件。首先,政治上是“仁义”之主,能够建立一种君民上下相亲和谐的封建政治秩序。次之,人伦上应是“知己之交”,能建立一种君臣亦兼师友的和谐的封建人际关系。7 他对人才的吸引力并非来自家世、地位和实力。而是由于他的政治伦理素质符合先进知识分子的理想愿望。三、隐忍韬晦,权谋诡诈身处乱世之秋而想成就一番霸业,需要极高的智慧。如刘备者,曾依托吕布、曹操、刘表、孙权,都能够逢凶化吉,非隐忍韬晦、随机应变而不能存其身。他是一位颇有政治头脑的野心家,能够随机应变,度过重重逆境。他善于团结部下,从诼郡起兵,一生打了不少胜仗,常常是寄人篱下,但他所领导的集团,却始终是败而不散,最后进入益州,取得根据地,建立蜀汉王朝。 8 刘备的出身在汉末各个军事集团首领当中可算是最没有地位的,其奋斗历程也相当艰辛,经常东窜西逃,甚至兵败到老婆孩子都不顾的地步。这些独特的生活经历,让他学会了处事谦恭小心,养成了隐忍韬晦的性格特征。刘备作为一个有远大抱负的政治家,有着很深的城府。在很多时候,他的仁义都是为其政治目的服务的,这些体现了他性格中权谋诡诈的一面,也是他隐忍韬晦性格随着现实环境改变的发展趋势。不利的政治环境迫使刘备在世人面前戴了一副假面,将真实的东西深藏心底。10 李贽评本在篇末批道:“刘玄德不受徐州,是大奸雄手段,此所以终有蜀也。盖大贪必小廉,小廉之名既成大贪之实亦随得也。奸雄举事,每每如此,非寻常人所能知也。” 11 刘备收买人心的手段更是高超,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这一谚语便源于人人熟知的典型事件。当阳长坂坡,赵云单骑救回阿斗,双手递与玄德。玄德接过,掷之于地曰:“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试想刘备臂长过膝,弃此子于地,能伤之乎? 他最常用的手段之一是哭,用眼泪和假装的殉百姓来收买更多人民的归附之心。最体现他收买人心手段的便是他送徐庶一事。 刘备的仁义其实就是他的政治策略。三国演义六十回引正史曰:”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他明示诚敬、阴怀诡诈。特别在他对待刘表父子的态度上,使他获得了很大的政治资本。刘备阴怀诡诈的一面也应从另一角度看待,成大事者往往不以小义而废大谋。道义上固然不足为鉴,但从政治斗争的残酷性角度分析,似乎无须多责。四、性格复杂,悲剧人生刘备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出身卑微形成了他复杂的性格,而他的性格又是造成其政治悲剧的主要原因。三国志吴书陆逊传载陆逊上吴王书说:”备于天常,不守窟穴,而敢自送寻备行军,多败少成,推此论之,不足畏惧。”这是深知刘备悲剧之言。但就”群”的连锁反应而言,刘备必继关张而死因为他们的鲜血流在一起,一人流血,别人亦必血尽而亡。12刘备为二义弟之死而伐吴,从道德上讲,无可厚非。然而作为三国时期的一位政治家,刘备却是失败的,这点与曹操相比就差了一截。政治家要综观全局、冷静理智的处事。刘备是一个不够格的政治家,虽然在道义上他是胜利者但在现实中他是一个失败的君主。自从关公死后,他就丧失了基本的理性,错误连连。张飞再死,终于使他作出了或许连他都终生遗憾的决策-伐吴。刘备将兄弟之义看的高于一切,最终也为这义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和国家的前途。刘备的悲剧不仅是个人的悲剧,从更大一个层面上讲是时代的悲剧。“性格因素是他悲剧的内在原因,而时代因素则是他悲剧的外在力量。”13虽然刘备定国西蜀励精图治,诸葛亮努力发展经济,使得蛮夷之地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但与中原相比,西蜀无论是地域、人口,还是经济繁荣方面都远远落后。在经济实力上,西蜀小国很难与曹操的中原大国相抗衡;对于军事人才的录用和培养上,刘备让很多有志之士失望。无论在经济方面,还是在军事方面,刘备的实力都要比曹操逊色许多。历史选择了曹操,也只能选择曹操。因为在各方面曹操是那个时代的最强者,这是顺应历史潮流的正确选择。刘备则只能是一个逆历史潮流的反动者,是一个时代悲剧的牺牲者!参考文献:1陈寿.三国志M.中华书局,1982249毛宗岗.三国志演义回评M.辽海出版社,2002 (第一版) 35罗贯中.三国演义M.岳麓书社,1986(第一版)6 张作耀.论刘备J.文史哲,20027 刘上生.三国演义和古代知识分子的文化心态J .人大复印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卷8 雍国泰.三国演义的历史真实与艺术加工J .人大复印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卷,199210 王前程.三国演义圆形人物论J .明清小说研究,2003 11 陈传席.明反曹,暗反刘J.明清小说研究,2000 12 萧兵.三国演义里的性格悲剧J.明清小说研究,2003 13 赵文慧.刘备的性格分析A.淄博师专学报。2009other staff of the Centre. During the war, Zhu was transferred back to Jiangxi, and Director of the new Office in Jingdezhen, Jiangxi Committee Secretary. Starting in 1939 served as recorder of the West North Organization, Secretary of the Special CommitteeAfter the victory of the long March, he has been the Northwest Offi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