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构建文明乡村_第1页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构建文明乡村_第2页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构建文明乡村_第3页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构建文明乡村_第4页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构建文明乡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构建文明乡村 08(秋)行政管理(本) 文磊磊【提纲】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构建文明乡村一、基本情况二、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一)能够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促进农村文明进步。(二)实现全面小康奋斗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三)是增强民众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四)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农村百姓的热切愿望。三、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1、认识不足,重视不够;2、文化生活贫乏,难足群众之需;3、投入太少,基础薄弱;4、队伍建设不力,文化人才匮乏;5、管理职能未转变。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1、思想重视,提高认识;2、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3、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4、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发人们的文化创造活力5、发挥好城市带动作用。6、深化改革,转变职能。【摘要】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众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人民的热切愿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应思想重视,提高认识;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发人们的文化创造活力;发挥好城市带动作用;深化改革,转变职能。【关键词】农村文化建设;现状;重要性;存在问题;建议。【Abstract】Today, more and more people become an important source of cohesion and creativity, the rich cultural life has become a more and more peoples earnest desire. Strengthening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value, improve, should know, Increasing cultural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Strengthen basic cultural talent team construction, Play the main role of farmers, arouse peoples cultural creativity, Play a good role in driving the city, Deepening the reform and the transformation function.【Key words】countryside culture construction; Current; Importance; Problems; Suggestions.一、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得到较大发展。 1、加强了基础建设。通过机构改革,全县11个乡镇均建立了文化体育服务中心,配备了专(兼)职文化干部13名,建村级文化活动室或阵地214 个。各文体服务中心开办了图书室、文化娱乐室,添置了部分文化活动用品及体育健身器材,文化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解决了农民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2、文化活动开展较好。全县各乡镇开展群众文体活动内容丰富,有扭秧歌、唱戏、跳健身舞等;为农村文化站累计达3万余册。二、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在新的历史阶段,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需要的有效途径。进一步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三、存在问题 1、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相对经济、精神相对物质一直处于次要发展地位。一些基层干部思想上文化意识弱化,存在“经济是硬指标,文化是软指标”的模糊观念,对文化建设在农村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工作摆不上位置,往往“说起重要,做起次要,忙时不要”。甚至认为“唱唱跳跳,打打闹闹”对“城市生活不可少,乡村可搞可不搞”。这是农村文化发展缓、不平衡的重要原因。 2、文化生活贫乏,难足群众之需随着农村温饱线的跨越,以及科技对农业劳作的减轻,农民越来越不满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方式,渴望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以满足娱乐、健身、求知、交流的需求。涧溪村群众自发文化活动的勃兴就是很好的说明。但目前“涧溪村”为数太少,多数农村的文化生活仍以看电视、打麻将、走庙子为主,不仅贫乏单调,还造成赌博、迷信等不良风气漫延,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和精神文明。 3、投入太少,基础薄弱目前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主要以乡镇为主,而乡镇宥于捉襟见肘的财力和抓经济的压力,一是资金投入十分有限,处于“随意”状态。二是人力不足,尽管设有专兼职文化干部,但多数被统一调配做其它工作,并未专事文化。乡镇以上各级投入以“送”为主,送戏送书等,在基层群众中并没有形成良好的文化生活氛围。由此,导致农村文化设施严重不足。乡镇文化中心简陋,大多是一间房、几张桌椅、几本书,村文化室则挂牌而已,有名无实。同时现代传媒设施滞后,原有农村广播基本丧失、网络更是一片空白,制约了农民对文化、科技的渴求,与市场、世界的联系。另一方面,文化工作缺人抓,组织开展的活动少,对群众自发的活动又扶持引导不力,发展基本处于“顺”其自然、良莠参杂、供不足需的状态。 4、队伍建设不力,文化人才匮乏我县文化事业单位缺乏担纲专才,对全县文化不能很好发挥引领作用,对农村文化发展也关注较少;乡镇文化干部经常变动,或长期“挪用”,业务难熟悉,能力提不高,工作应付的多;民间文化人才又相对集中城区,农村百难挑一。人才匮乏是制约农村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5、管理职能未转变近年,文化主管部门不少精力陷于举办活动等具体事务,而从宏观上规划、指导、推进全县文化发展,尤其是农村文化建设着力较少,对业务单位工作管理督促不到位,常常是局里忙、馆里闲,未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的职能转变,不利农村文化建设摆上位置,积极推进。 四、几点建议 1、思想重视,提高认识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纳入干部晋升考核指标,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当前,我们已进入经济促进社会、城市反哺农村,努力实现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的重要时期。加快农村文化建设,一方面有利于解决当前农民群众基本温饱后激增的精神文化需求,有利于破除和抵御农村落后、愚昧、低俗的恶风陋习,提高群众文化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促进农村持续协调发展。如涧溪村,积极健康的文化活动逐渐成为群众文化生活主流,村里邻里和眭、治安良好,赌博、迷信极少,多次被评为文明村、五好村,人们的精神风貌和社会风气有了很大改善和提高。另一方面,我们还是农业大国,只有农村的全面进步,只有农民的全面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振兴和全社会的和谐稳定。从长远和发展看,加快农村文化建设,也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2、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一是进一步推进广播电视进村入户,采取多种技术手段,加大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力度。要重视完善和发挥现有无线转播台站的作用,利用无线、有线和卫星等多种技术手段,力争使农民群众收听收看到套数更多、质量更好的广播电视节目。要完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覆盖体系,做好农村接收广播电视的服务工作,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实际的运行服务机制,确保“村村通”长期有效运行。二是积极发展农村电影放映。要加大专项资金投入,重点做好配送电影流动放映车和电影拷贝工作,丰富农村电影片源,加强农村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和农村科教影片的放映。要积极探索农村电影放映的新方法新模式,加强农村影院的更新改造,增加农村电影固定放映点。推广电影数字放映技术,在农村逐步实现由胶片放映向数字放映的转变。三是开展农村数字化文化信息服务,加快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要积极发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基层服务点,重点支持边远贫穷地区乡镇、村基层服务点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要与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统筹规划,综合利用,使县文化馆、图书馆和乡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逐步具备提供数字化文化信息服务的能力。要依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以共建方式发展基层服务点。四是推动服务“三农”的出版物出版发行,实施服务“三农”重点出版物出版工程。要重点支持和培育一批服务“三农”为主的出版单位,增加农民群众买得起、读得懂、用得上的通俗读物的品种和数量。要继续实施送书下乡工程,改进报刊订阅发行工作,缩短发送时间,使农民群众及时看到报刊,为农民群众读书提供方便。五是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建设,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县文化馆要具备综合性功能,图书馆要加强数字化建设。乡镇可结合乡镇机构改革和站(所)整合,组建集图书阅读、广播影视、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站,配备专职人员管理。村文化活动室可“一室多用”。要充分发挥农村中小学在开展农村文化活动方面的作用,提倡中小学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定时就近向农民群众开放,把中小学校建成宣传、文化、信息中心。六是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的倾斜,对重要的公共文化资源进行合理调整,逐步增加为农村服务的资源总量。3、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县里要建立文化人才下乡制度,加强对农村文化队伍的培养。要改革用人制度,面向社会招贤纳才,解决文化事业单位青黄不接、人才奇缺问题。乡镇要建立健全文体服务中心,配齐专职人员,稳定工作队伍。要大力发掘社会人才,培养文化骨干,建立一支扎根基层、融于群众的农村文化指导员(文化义工)队伍。通过强化“软件”建设,保障各层面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做,保障农村文化积极健康发展。切实保障文化设施的利用,而并非摆设。4、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发人们的文化创造活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激发农民群众的文化创造潜能。要充分调动广大基层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营造宽松和谐的文化发展环境,表彰有杰出贡献的基础文化工作者,使乡村的各类文化人才的才华有展示的舞台、创造有实现空间、贡献得到社会尊重。要采取积极措施、创造有利条件,让一切又至于文化创造的建设者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为把农村文化做大做活,真正让文化在农村“生根发芽”,要切实转变观念,更新思路,树立“培养乡土文化人才,发展乡土文化事业”的全新理念。通过在乡村建立文化室,培训农村文艺骨干,建设“不走的农村文化活动队伍”等方式,变组织文艺团体下乡为文艺下乡与培养队伍、建立阵地并举。鼓励引导农民群众自编自演,自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农村文化走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路子。5、发挥好城市带动作用。县文化部门要通过创作生产农民朋友喜闻乐见的节目,送戏下乡,放坝坝电影,举办展览送图书,发放科普资料,解答科技难题等形式,大力开展文化下乡和文化扶贫活动,不断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努力提高新农村农民群众的精神生活质量。先进文化滋润希望的田野,田野就会更加欣欣向荣;先进文化陶冶勤劳的人民,人民定会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着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更好地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就一定会培养造就出一代又一代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形成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最广泛的群众基础,为推动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6、深化改革,转变职能。要坚持以民为本,确立群众文化是基层文化工作重点,并纳入各级工作目标考核,确保农村文化建设落实。文化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职能,弱“办”强“管”,致力于全县文化事业发展的规划、指导和协调、服务,为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构建良好环境。要进一步深化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引入市场机制、竞争机制,改变一些单位、一部分人懒散无为状态,强化职能,激发活力,切实发挥群众文化、农村文化建设“领头羊”作用。各事业单位可充分利用现有文化资源,积极开拓文化市场,开展有偿服务和文化产品经营活动,不断增强自我发展实力。 【参考文献】1党的十七大报告2徐俊峰,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探讨 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4垣曲县农村文化建设调查报告of w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