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服务 均等化现状调查与思考_第1页
公共基础服务 均等化现状调查与思考_第2页
公共基础服务 均等化现状调查与思考_第3页
公共基础服务 均等化现状调查与思考_第4页
公共基础服务 均等化现状调查与思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公共基础服务均等化现状调查与思考 关于*市公共基础服务均等化的现状调查与思考中共*市委党校第26期中青班第五课题组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 维持社会公平正义,保护每个公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广东省率先出台并实施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采用对比分析法,对*市公共基础服务均等化现状与规划纲要第一阶段目标进行对比,从中寻找出*市在推进公共基础服务均等化方面存在的主要差距,提出了深化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导向的财政体制改革,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多元合作机制等项举措。公共基础服务 均等化 问题 对策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 维持社会公平正义,保护每个公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符合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具体化。明确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城乡统筹步伐和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直接动力,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也是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的重要目标之一。2009年12月11日广东省率先出台了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推动全省逐步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分布合理、管理有效、水平适度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增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使基本公共服务更加全面平等地惠及全省人民,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这是一项宏大的民生工程,是广东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具体体现,具有重要的创新、示范作用。规划纲要将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确定为两大类八项内容。一是基础服务类,包括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体育、公共交通等四项。二是基本保障类,包括生活保障、住房保障、就业保障、医疗保障等四项。为了解我市在公共基础服务方面的现状,探索推进公共基础服务均等化的思路对策,中共*市委党校第26期中青班第五课题组的全体学员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深入到南雄、*、仁化、始兴、武江区和市财政、教育、交通、卫生、文化、体育、统计等部门进行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等方式,基本掌握了*公共基础服务方面的现状及比照规划纲要存在的差距,就进一步推进*市公共基础服务均等化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一、2009年*市公共基础服务的现状2009年,*市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达52亿元,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60%。市本级向下级财政转移支付4.6亿元,其中教科文支出1.2亿元、占25.95%,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724万元、占10.2%,社保、医疗卫生和创卫补助等支出6773万元,占14.63%,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了有力保障。公共教育均等化现状全面实现免费义务教育。2008年,提前一年完成普及全市城乡免费九年义务教育目标任务。全市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达99.8%、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99.4%、初三学生保留率95%。2009年全市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为98.3%。提前三年率先在全省东西北地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毛入学率88%。教育经费投入不断加大。2009年年度教育经费投入24.52亿元,其中投入教育创强和校舍安全工程资金1.49亿元,撤并中小学79所,新增校园面积19.34万平方米,新增校舍面积17.25万平方米,新增图书34.7万册,新建实验室、语音室、电脑室等功能室419间,新添电脑2986台、多媒体教学平台126套和校园网络37套;全市正在实施维修、重建的校舍有214栋,开工面积为40.44万平方米,占规划改造数的28.96%,校舍安全工程扎实推进;新增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6所,目前全市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有189所,规范化学校覆盖率为45%。扎实推进创建省教育强市工作。全面取消义务教育阶段借读生借读费,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就读问题,2009年全市有3.21万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免费入读公办学校。落实贫困家庭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生活费补助制度,2009年,市财政及时拨付兑现省安排的2046万元资金,对农村人均年纯收入1500元以下困难家庭义务教育阶段7.4万名学生给予生活费补助;安排资金243.7万元,对市区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和残疾人家庭子女免收书杂费,解决市区经济困难家庭学生“读书难”问题。加快农村学前教育发展。2009年,全市已有乡镇中心幼儿园59所,占乡镇总数的62%。全市3-5周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4.3%。全市共有幼儿园359所,在园幼儿7.98万人。积极开展“千校扶千校”活动。大力实施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建设,通过大力实施城镇优质学校和农村薄弱学校“一帮一”活动,带动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在办学理念、管理水平、教师素质和教育质量等方面的提升。据统计,2009年全市建立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85个,受帮扶学校达105所,参与省“千校扶千校”行动计划的学校有93所,全市参与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建设和“千校扶千校”行动计划的学校占义务教育“完小”以上学校总数的40%。中等职业教育较快发展。2009年全市技校招生39695人,比上年增长25%,其中市属技校招生增长达35.7%;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7951人,完成招生任务的105%;全市2110名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免费接受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在全省地级市中名列笫一。2009年全市各类教育发展情况一览表学校数新招生数在校学生数比上年增长全日制高等学校2100922906112.2技工学校14396957000025.0其中:市属6168753139535.7中等职业学校2717951530495.6普通中学16871509207329-1.1其中:高中292248265363持平初中13949027141966-1.2小学84634067217997-7.3公共卫生均等化现状卫生资源配置渐趋合理。2009年全市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685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1个、卫生监督所9个,妇幼保健院9个,慢性病防治站9个,中医院8个,中心血站、结核病、精神病、皮肤病防治机构和健康教育所各1个,医院、卫生院174个,床位10650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3208人,其中执业医师5081人、注册护士4779人。每千常住人口有病床3.84张,卫技人员4.45人,执业医师1.71人,注册护士1.61人,均达到或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市94个建制乡镇,设立乡镇卫生院114个,乡镇卫生院床位2021张,卫生人员3246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653人,执业医师1115人,护士739人;全市各街道办事处均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床位140张,卫生人员239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93人,执业医师74人,护士74人。全市设置村卫生站1507个,卫生站覆盖率达99.4%,有乡村医生1573人,执业医师138人,注册护士21人,卫生员123人。卫生事业投入不断加大,固定资产增长较快。2009年全市卫生机构固定资产总值24.3亿万元。2009年中央、省下拔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经费2432万元。一个以市城区为中心、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为骨干的医疗预防保健网络已经形成,基本能够满足全市及周边人民不同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序推进。城市居民健康建档率达51.7%,试点县仁化农村居民健康建档率达5%;药品价格改革试点工作顺利开展,确立*县为实施乡镇卫生院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县。全市食品卫生监测合格率95.3%。农村居民卫生户厕普及率84.78 %,农村改水受益率98.3%,其中自来水普及率71.46%。公共文化体育均等化现状基本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体系。截止2009年,全市有各类专业艺术团体9个、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10个、文化广场12个、公共图书馆9个、剧场、影剧院12个,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81万册。乡镇综合文化站106个,村文化室566个;实行免费开放的博物馆11个;建成“农家书屋”105家。2009年全市到农村播放电影达5200多场。完成88个镇、 669 个20户以上通电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94.65%。有6 个县完成全国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公共体育服务水平有所改善。全市公共体育场馆35个,其中体育馆10个,大型田径场6个、全民健身广场8处、游泳场8处,加上综合训练房等,共有体育场馆37处,占地面积累计513513平方米。有837个行政村完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覆盖面达70.8%。以*县为例,该县城乡文化服务机构全面覆盖。全县所有镇都建起基层文化站,文化共享工程全覆盖,基本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镇为支点、村为基点的三级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有县图书馆、文化馆各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9个,131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基层服务点。2008年,该县就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示范县”。公共体育设施基本满足城乡群众体育健身需要。该县共有5个400米标准田径场、26个200米田径场、2个游泳场、2个保龄球馆、16个健身房、15000米健身路径、以及大、小型健身广场5个;各乡镇均建有篮球场、乒乓球室、棋室等,并向全县60个村委配发全民健身篮球架各1套,群众性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公共交通均等化现状全面实现通村公路硬化。2008年,全市提前一年实现广东省要求的镇通行政村公路建设的任务,并全面实现镇通行政村公路全面实现路面硬化。2009年,完成农村公路建设810公里,为原计划的152.5%。目前,正着力推进有条件的大自然村及具有完善路网功能的农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 交通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至2009年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3068公里,公路密度71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65公里,一级公路175公里,二级公路841公里,一、二级公路里程同比增加6%。航道里程698公里,其中通航维护里程386公里;泊位16个。加快推进农村客运网络建设。全市90个乡镇已有89个通道路客运班车,通班车率为99%;开通班车的行政村892个,通班车率为80%。有农村客运车辆417辆、乡镇等级客运站15个、候车亭428个。完成乡村渡口改造14座,渡船改造53艘,渡改桥5座。到2010年,全市实现60%的乡镇有站、80%的村有亭和有通客运班车条件的行政村客运通达率95%的目标。城乡运输能力逐渐增强。全市道路营运客、货运输车辆分别发展至1164辆、10525辆,拥有出租汽车1060辆,其中,市区出租车745辆。市中心区公交线路31条、公交车247辆。更新投放公交车6辆。全市拥有船舶726艘,其中普通货运船舶676艘、总载重28.5万吨,同比上年增长20.2%。2009年每万人公交车拥有量已达到7.29标台。始兴县已列入农村客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单位,该县共有行政村113个,计划于2010年完成所有行政村候车亭的建设任务。二、对比分析采用对比分析法,我们对*市公共基础服务均等化现状与规划纲要第一阶段目标进行对比分析,从中寻找出*市在推进公共基础服务均等化方面存在的主要差距。规划纲要第一阶段总体目标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工作。重点调整财政收支结构,增加对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体育、公共交通四项“基础服务”以及对生活保障、住房保障、就业保障、医疗保障等四项“基本保障”方面的投入,坚持投入向农村倾斜、向基层、欠发达地区和困难群体倾斜,建立健全城乡、不同地区和社会群体间多层次、差别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使基本公共服务加速覆盖广大居民。*市公共教育均等化与规划纲要目标的对比表一:规划纲要第一阶段目标*市现状目标主要指标实际情况对比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普及率适龄儿童入学率100%100%达标初中毛入学率100%132.90%达标初三学生保留率98%95%-3.1%城镇义务教育学位不足及城镇大班额数量无达标适龄残疾儿童入学97%以上98.3%达标义务教育学校达到规范化学校标准100%45%-55%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省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5%以上88.00%达标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校生规模大体相等普通高中在校人数65363人,比重55.2%中等职业教育在校人数53049人,比重44.80%相差10.40%中等职业教育大发展全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年招生数达到70万人,全日制在校生数达到200万人41所11.3万人,高于全省平均数。达标打造现代教师队伍形成学前和小学教师以专科为主、普通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以本科为主且硕士占一定比例、高等学校新入职专任教师具备硕士或以上学位的新三级制专任教师学历和学位结构体系小学教师具有大专学历以上比例71%达标初中专任教师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比例50.4%达标高中教师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比例91.7%达标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独立建制的中小学实现“校校通”100%现有中小学1014个,实现“校校通”302个30%-70%贫困家庭子女义务教育入学情况100%达标对比分析:1.达标情况:在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打造现代教师队伍的指标中,有9项达标,其中在职业教育发展方面明显高于全省的平均数。2.存在差距:在义务教育学校规范化建设上差距较大,仅完成指标45%;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实现“校校通”方面仅达到30%,距离目标任务差距很大。*市公共卫生均等化与规划纲要目标的对比表二:规划纲要目标*市现状目标主要指标实际情况对比项目数量覆盖率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卫生站120099.60%达标卫生院8994.70%未达标县级医院24100.00%达标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00.00%达标基本建立全省基本药物制度公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其他各类医疗机构必须按规定使用基本药物,所有零售药店均应配备和销售基本药物*县正在试点。2010年不少于60%基层医疗机构使用基本药物。未达标完善基本药物的医保报销政策农村全部纳入新农合报销范畴,城市纳入医保报销范畴。达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覆盖城乡居民逐步向城乡居民统一提供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传染病总发病率连续5年下降基本 达标城镇居民卫生知晓率80%基本达标建立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不低于20元2009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15元/人-5元/人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十万分之十七以下,婴儿死亡率控制在7以下孕产妇死亡率14.98/10万达标婴儿死亡率4.17达标城乡常住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超过76周岁城乡常住人口平均预期寿命73岁未达标增加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继续实施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防治全市免费检查可疑肺结核病人7954人超标完成登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1922人超标完成国家免疫规划、农村妇女住院分娩免疫规划四苗及乙肝疫苗覆盖率95.00%达标农村妇女孕前、怀孕早期补服叶酸比重7.90%未达标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3374名完成计划任务实施农村改水改厕等农村水质卫生监测网络建设水平20个/县达标农村改水受益人口、受益率223万人/98.30%基本达标无害化厕所覆盖率84.78%未达标常规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第一、二针接种率64.64%未达标职业病健康监护率达到85%以上接近60% 未达标对比分析:1.达标情况:在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有3项达标;在基本建立全省基本药物制度的3项指标中,仅一项达标;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覆盖城乡居民指标有5项达标;在增加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6项达标,其中在全市免费检查可疑肺结核病人和登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两项中超额完成。2.存在的差距: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中,乡镇卫生院的覆盖率为94.70%,没有达到100%全覆盖指标;在基本建立全省基本药物制度方面存在的差距较大,如基本药物配备及使用率、农村药品供应网和监督网建设方面任务还很艰巨;在增加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农村妇女孕前、怀孕早期补服叶酸的比重仅7.9%,差距巨大,农村无害化厕所覆盖率、常规免疫第一、二针接种率以及职业病健康监护率等也都存在明显差距。*市公共文化体育均等化与规划纲要目标的对比表三:规划纲要目标*市现状目标主要指标实际情况对比就免费享受公益性文化服务城市”十分钟文化圈”各类专业艺术团体9个未达标文化广场12个农村”十里文化圈”综合文化站106个未达标初步解决群众收听广播收看电视难问题基本实现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全部通广播电视广播电视覆盖率94.65%未达标初步解决群众看书难问题实现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县级文化馆拥有数量及覆盖率11个/100%基本达标博物馆拥有数量及覆盖率9个/90%基本达标公共图书馆拥有数量及覆盖率9个/90%-10%农村乡镇综合文化站数量及覆盖率104个/100%达标村文化室数量及覆盖率566/48%-52%初步解决群众看电影难问题基本实现每个行政村放映电影1场/月全市完成农村电影5200多场-64%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建成覆盖城乡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网络。6 个县完成全国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建设60%-40%公共体育服务100%的社区建有1个以上的健身点 农村体育设施覆盖率70.8%-30%对比分析:1.达标情况:在初步解决群众看书难方面,除村文化室覆盖率外,城镇图书、文化馆数量及覆盖率基本达标。2.存在的差距:公共文化均等化方面存在的差距较大。在免费享受公益性文化服务、解决群众收听广播、收看电视、解决群众看电影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及公共体育服务等5大项目标中,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农村文化室覆盖率、电影放映完成率相差一半以上。*市公共交通均等化与规划纲要目标的对比表四:规划纲要目标*市现状目标主要指标实际情况对比基本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体系中主体地位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达到10标台 每万人公交车拥有量7.29标台未达标城市普通干线达到20公里/小时 公交承运速度比率14公里/小时未达标城区公交站点覆盖率大于70%公交站点覆盖率72%达标公交车停车供应能力提高到90%以上公交车停车供应能力94%达标基本完成通行政村公路路面硬化行政村公路硬化覆盖率100%达标大力推进农村客运网络建设基本实现镇级有站、村级有亭和有通客运班车条件的行政村客运通达率100%的目标乡镇通班车率99%-1%行政村通班车率80%-20%对比分析:1.达标情况:在城区公交站点覆盖率、公交车停车供应能力、完成村村通公路硬化均已达到指标要求。2.存在差距:在拥有公交车比例、城市普通干线公交运行速度及行政村通班车率方面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中,农村行政村通班车率相差20%,差距十分明显。三、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市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的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体育及公共交通四项基础性服务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从基础性服务所涵盖的四方面看,公共教育、公共交通均等化程度较高,但公共卫生、公共文化体育均等化存在的差距较大,特别是在推行基本建立全省基本药物制度、建立城乡覆盖的基本公共卫生网络的任务还十分艰巨。从资源的配置和分布范围看,公共基础服务均等化存在的主要差距还集中表现在城乡地区性的不均等,农村公共基础服务还很薄弱。如公共教育上,农村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数量、中小学信息化“校校通”普及率等都相差甚远;在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上,农村妇女孕前、怀孕早期补服叶酸比重差距大,农村无害化厕所覆盖率也有较大差距。从与第一阶段目标差距的数值看,个别指标差距巨大,如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农村妇女孕前、怀孕早期补服叶酸比重仅达到7.9%。独立建制的中小学实现“校校通”相差70%、义务教育学校达到规范化学校标准相差55%、村文化室数量及覆盖率相差52%、全市完成农村电影相差64%、覆盖城乡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网络相差40%、农村体育设施覆盖率相差30%。四、对策及建议根据正在实施的规划纲要中所提出的要不断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建设,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造了有利条件的举措,我们建议:深化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导向的财政体制改革。争取中央、省围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导向,加快财政体制改革,根据不同要素重新核定一般性转移支付基数,重点解决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与财政不匹配,事权与财力不对称问题,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的财力支持。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体育、公共交通等薄弱领域的投入,适当向乡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以缩小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在基本公共服务上的差距;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导向,逐步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财力保障。加快省直管县的财政体制改革,推进县乡财政体制改革,调整和规范县级政府与乡镇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实行缓解县镇财政困难的帮扶政策,有效保障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实行纵横结合的转移支付模式。中央政府要加大对革命老区、生态保护区、资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