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常见传染病ppt课件_第1页
儿童常见传染病ppt课件_第2页
儿童常见传染病ppt课件_第3页
儿童常见传染病ppt课件_第4页
儿童常见传染病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幼儿常见的传染病 2 病毒性传染病 1.水痘 (1)病因 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病毒存在于病人鼻咽分泌物及水痘疱疹的 浆液中。从病人发病日到皮疹全部干燥结 痂,都有传染性,且传染性很强。发病初 期,主要经飞沫传染。皮肤的疱疹破溃后 ,可经衣物、用具等间接传染。此病多在 冬春季流行,传染性很强。 3 4 (2)症状 发病初期12天低烧,以后逐渐出现皮疹。 皮疹先见于头皮、面部,渐延及躯干、四 肢。最初的皮疹为红色的小点;1天后转为水 疱,水疱奇痒;34天后,水疱干缩,结成 痂皮,并逐渐脱落。干痂脱落后,皮肤上不 留疤痕。因此,在病儿皮肤上可见到3种皮疹 :红色的丘疹、水疱、结痂三者同时并存。 出疹期间,皮肤瘙痒、睡眠不安。 5 (3)护理 发热时病人要卧床休息,保持空气新鲜。 保持皮肤清洁,内衣、床单要勤换洗。为 了防止水疱被抓破,引起继发性感染,要 给患儿剪指甲,也可用炉甘石洗剂擦在皮 肤上止痒。水疱上可涂龙胆紫,使疱疹尽 快干燥、结痂。 6 (4)预防 早发现、早隔离病人。隔离期限是从发现 时起至皮疹全部干燥结痂时止。病人停留 过的房间应开窗通风3小时。 7 2.麻疹 (1)病因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传染性极强。病毒存在于患儿的口、鼻及 眼的分泌物中,主要经飞沫传染。病毒在 流通的空气或日光下半小时即被杀灭。此 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冬春季多见。 8 9 (2)症状 发病初期有发热、咳嗽、流鼻涕、眼怕光流 泪等症状。23天后,在口腔内两侧颊粘膜 上,出现灰白色针尖大小的小点,外周有红 晕,此为麻疹粘膜斑,是早期诊断麻诊的重 要依据。34天开始从耳后、颈部、渐至面 部、躯干、四肢、手心、脚心的顺序出皮 疹。出疹时,热度更高,症状加重,常伴有 呕吐、腹泻,时间35天。随后皮疹开始消 退,体温逐渐恢复正常,一切症状随之减 轻。 10 (3)护理 病儿的房间要保持空气流通,但要避免风直吹病儿, 室温不能忽冷忽热,空气要湿润,空气污浊易并发肺 炎。注意眼部、鼻腔、口腔的清洁。出疹时,眼、 口、鼻等分泌物增多,要经常用温开水洗净眼屎;用 棉棍蘸温开水清除鼻涕;多喝开水清洁口腔。饮食要 富于营养,易于消化,但不必过于忌荤油。因麻疹病 程较长,体内营养物质消耗较多。过于忌荤会使体内 缺乏优质蛋白质等,不利于疾病的痊愈。出疹发烧时 ,要多喝温开水,若高烧持续不退,可适当吃些退烧 药,否则会加重病情,甚至引起抽风。但药的剂量应 比平时小。出疹期间,喝芦根水,可促进血液循环, 有助于皮疹出透。如果皮疹刚露出就色泽淡白或发紫 ,突然消失或疹子出不透,一般是有了并发症,应及 时诊治。 11 (4)预防 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2岁以下或有慢性 病的小儿可注射丙种球蛋白和胎盘球蛋 白。做好患儿的隔离消毒。病人停留过的 房间,开窗通风3小时。护理过患儿后, 要晒太阳后再接触健康孩子。 12 3.风疹 (1)病因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口、鼻、眼等分泌物中 ,可直接或通过飞沫传播。多见于5个月 到5岁的幼儿。该病传染性较小,多发于 冬春季节。 13 14 (2)症状 发病初期可有发烧、咳嗽、流鼻涕等症状 ,体温多在39以下。发烧当天或第二天 就出现皮疹,并很快布满全身,但手心、 脚心一般无皮疹,以后皮疹很快消退,不 留痕迹。出疹期间常伴有耳后及枕部的淋 巴结肿大。 15 (3)护理 风疹病情轻,很少有并发症。发烧时卧床 休息,多喝开水,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 孕妇在怀孕早期染上风疹,易使婴儿患先 天性心脏病。 16 (4)预防 给易感儿注射风疹减毒活疫苗,使机体产 生抗体。 17 4.流行性腮腺炎 (1)病因 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病 儿腮腺肿大期间,唾液中有病毒,可经飞 沫传播。该病多发于冬春季节,在儿童集 体机构中,极易发生暴发性流行。 18 19 (2)症状 发病急,可有发烧、畏寒、头痛、食欲不振 等表现。12天后腮腺肿大,可先见一侧, 再波及另一侧。肿大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 清楚,有轻度压痛。张口或咀嚼时感到腮腺 部位胀痛,吃硬或酸的东西时疼痛加剧。在 上颌第二臼齿旁的颊粘膜上,可看到红肿的 腮腺管口。45天肿胀逐渐消退。幼儿患此 病时,可并发脑膜炎、胰腺炎、心肌炎;青 春期及成人患者,可并发睾丸炎或卵巢炎。 20 (3)护理 多用淡盐水漱口,以保持口腔的清洁。吃 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以减轻咀嚼时的疼 痛。腮腺肿痛可用湿毛巾做冷敷,也可外 敷清热解毒的中药,还可将马齿苋、蒲公 英等捣烂外敷。病人可采用板兰根等中药 治疗。 21 (4)预防 将病儿或可疑病儿隔离。隔离期限到腮腺 肿胀完全消肿后三天。可服板兰根冲剂预 防。患者食具分开使用,并作好消毒工 作。 22 疱疹性咽峡炎 多见于310岁儿童,好发于夏秋季。同一 患者可多次发生由不同型别病毒引起。潜伏 期310天。多以突发高热开始,2448h可 达高峰,升至3941,伴头痛、咽部不 适、肌痛等,婴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而 发生高热惊厥;年长儿童及成人常见严重的 咽痛、吞咽困难、四肢肌痛、厌食乏力等。 持续45天后,咽部出现灰色小丘疹,24h 内发展为水疱和溃疡,其周围绕以15mm 的红晕为特征性的病变。皮损常现于扁桃体 前柱、软腭区缘和腭垂。经15天溃疡愈合 ,一般3天内退热,症状消失。本病预后良 好。 23 24 预防措施 疱疹性咽峡炎为儿童夏季常见病,预防此 病,家长要注意保持孩子个人和室内的卫 生,尽量不带孩子去嘈杂的公共场所。 25 护理指导 1.疱疹性咽峡炎口腔疼痛明显,患儿大多都有拒 食现象。应该注意给患儿补充营养,食物不宜过 热,应该清淡一些,不油腻,并富有营养,进食 困难时可以采取大静脉营养合剂。 2.为防止继发感染,局部使用止痛剂和抗病毒药 物,一定注意口腔卫生。患儿用过的食具一定要 进行沸水消毒处理,避免造成染。 3.忌食刺激性食物,如酸、甜、辣、咸、热、硬 等,避免刺激口腔破溃部位引起疼。 4.可取绿豆100克、苦瓜50克、薏米150克、大米 100克煮粥,放凉后适量给患儿食用。 26 手足口 潜伏期35天,有低热、全身不适、腹痛等 前驱症。12天内口腔、咽、软腭、颊黏 膜、舌、齿龈出现疼痛性粟粒至绿豆大小水 疱,周围绕以红晕,破溃成小溃疡,由于疼 痛,常流涎和拒食。同时手足亦出现皮疹, 在手足的背侧面和手指(趾)背侧缘、甲周 围、掌跖部,出现数目不定的水疱,除手足 口外,亦可见于臀部及肛门附近,偶可见于 躯干及四肢,数天后干涸、消退,皮疹无瘙 痒,无疼痛感。个别儿童可出现泛发性丘 疹、水疱,伴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心肌 炎等。一般经过良好,全病程约510天, 多数可自愈,预后良好。 27 手足口 28 1.父母应该注意: 1. 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婴幼儿洗手,不要让婴幼儿喝 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婴幼儿; 2. 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 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 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婴幼儿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 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 婴幼儿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 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 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2.幼儿园及小学等机构的预防措施 (1)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2)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3)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戴手套。清洗工作 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4)消毒的必备品:碘酊、消毒棉球等。 29 5.流行性感冒 (1)病因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 的呼吸道传染病。病毒经空气飞沫传播。 由于流感病毒常发生变异,在变异初期, 人们对变异的病毒尚无免疫力,再加之此 病传染力极强,病后免疫力不持久,因而 极易暴发大流行,且常见于冬末春初。 30 (2)症状 发病急。起初有咽痛、头痛、乏力等症状 ,继而高烧、寒战。有的出现恶心、呕 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有的出现 咳嗽、气促、喘等肺炎症状;还有的病儿 出现嗜睡、惊厥等精神症状。婴幼儿常并 发中耳炎。 31 (3)护理 病儿的居室要有阳光,并保证空气流通。 高烧时要卧床休息、多喝水,并采用适当 的方法降温。饮食要有营养、易消化。选 用板兰根、紫草、金银花、黄连、连翘、 黄苓等药物治疗。 32 (4)预防 流感流行期间少去公共场所。护理患儿后 要洗手。可服用板兰根冲剂预防 33 6.流行性乙型脑炎 (1)病因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 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人和动 物,特别是家畜、家禽均可成为传染源。 蚊虫叮咬被感染动物的血则带上乙脑病毒 ,再叮咬健康人时,就把乙脑病毒注入人 体,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脑组织发生变 化。该病多发生于儿童,流行于夏秋季 节。 34 (2)症状 发病急。病起即有发烧、头痛、嗜唾、喷射 性呕吐(是因为颅内压增高引起的,没有感到 恶心即喷吐出来)等症状。12天后病情加剧 ,体温可达40以上,出现惊厥、神态不清 或昏睡、肢体瘫痪等症状。体温增高56天 后,即逐渐转为正常,病人也逐渐清醒。若 体温持续下降,多于1月内死亡。少数病人可 留下不能说话、肢体瘫痪、智力减退等后遗 症。 35 (3)预防 应于流行期前12月接种“乙脑”疫苗。搞 好环境卫生,消灭蚊虫孳生地。在流行季 节充分做好防蚊、驱蚊工作。 36 7.传染性肝炎 (1)病因 传染性肝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病毒主要侵 犯肝脏,造成肝细胞变性、坏死。肝炎病毒有许 多种,其中以甲型、乙型最为常见。 甲型肝炎病毒存在于病人的粪便中,粪便污染了 食物、饮水,经口造成传染。多数预后良好,在 幼儿集体机构中易流行;乙型肝炎病毒存在于病 人的血液、唾液、鼻涕、乳汁中,可通过输血、 注射血制品,共用针头等途径传播,也可以通过 日常生活的密切接触,共用牙刷、食具等传播。 37 (2)症状 感染了甲型肝炎病毒以后,约经一个月的潜伏期发病 ,有黄疸型肝炎和无黄疸型肝炎之分;感染了乙型肝 炎病毒,约经26个月的潜伏期发病,多为无黄疸型 肝炎,黄疸型较少。 黄疸型肝炎:发病初期类似感冒。相继出现食欲减 退、恶心、呕吐、腹泻、厌油腻食物等症状。精神不 好、乏力、好发脾气、烦、爱哭。大约1周左右,巩 膜、皮肤出现黄疸,尿色加深,肝功能不正常。黄疸 持续时间约26周,随后开始消退,食欲、精神也随 之好转,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无黄疸型肝炎:病情轻,在病程中始终不出现黄疸。 一般可有发烧、乏力、恶心、头晕等症状。 38 (3)护理 急性肝炎要卧床休息,病情好转后可有轻 微活动,但以不感觉疲劳为宜。饮食上要 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糖的量,多吃水果、蔬 菜,少吃脂肪。 39 (4)预防 病儿要隔离。病儿的食具、水杯、牙刷等 要专用,并坚持每日煮沸消毒;衣服、被 褥常晒(曝晒46小时);便盆用消毒液浸 泡;玩具用消毒液擦试。讲究个人卫生, 防止病从口入。 预防接种用一次性注射器。护理患儿后, 要用肥皂洗净手。 认真做好产前检查,避免母婴传播。 40 (二)细菌性传染病 1.猩红热 (1)病因 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 呼吸道传染病。细菌存在于病人或健康带 菌者的鼻咽部,通过飞沫或被细菌污染食 物、玩具、书等间接传播。病菌在人体外 生命力很强。多发生于210岁的儿童。 此病常见于冬春季节。 41 (2)症状 发病急,并伴有发热、咽痛等。发病12天 从耳后、颈部、腋下出现皮疹,并迅速波及 躯干、四肢。皮疹密密麻麻,为一片猩红色 ,抚摸有沙纸感,用手按压红色可暂退。在 肘弯、腋窝、大腿根等处皮肤的皱褶处,皮 疹十分密集,呈一条条红线。脸部两颊发红 ,但口唇周围明显苍白。病后23天,舌乳 头红肿,似成熟的杨梅果,称为“杨梅舌”。1 周左右,皮疹消退,逐渐恢复正常。 42 (3)护理 病儿要卧床休息,吃稀软、清淡的食物。 注意口腔清洁,常用盐水漱口。疹退后有 皮肤脱屑,不要用手撕剥。因少数病儿可 在患猩红热后发生急性肾炎,因此,病后 23周,应检查尿。 43 (4)预防 发现症状,尽早隔离病儿。病人住过的房 间,用食醋蒸气消毒。 44 2.百日咳 (1)病因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 病。自潜伏期末至发病后6周均有传染性 ,主要通过咳嗽时带出的飞沫传播。百日 咳杆菌离开人体后生存力不强。 45 (2)症状 发病初期似感冒,数日后咳嗽加重,尤其 是夜间咳嗽重。2周后出现典型的阵发性 咳嗽,表现为咳声短促,连咳十多声无吸 气间隙,面红耳赤,鼻涕、眼泪流出,最 后有一深长的吸气,发出“呜呜”样吼叫, 常将食物吐出。往往夜间发作频繁。26 周后进入恢复期,恢复期约23周。 46 (3)护理 病儿住室要空气新鲜,减少刺激病儿咳嗽 的因素。病儿可在户外轻微活动,呼吸新 鲜空气,以减少阵咳的发作。因咳引起呕 吐后,要用温开水漱口,并及时补给少量 的食物。百日咳病程长,阵咳又使孩子痛 苦,家长要有耐心;阵咳时要有专人守候 ,以免发生阵发性呼吸暂停。 47 (4)预防 出生后接种百白破混合制剂;尽早隔离病 人;密切观察接触者,一旦出现咳嗽症状 ,也应予以隔离、确诊。 48 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病因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 的呼吸道传染病。病菌存在于病人的鼻咽 部,主要经飞沫传播。冬春季节,室内呼 吸道抵抗力下降,容易造成流脑的流行。 49 (2)症状 病初类似感冒,发热、寒战,但流涕、打 喷嚏、咳嗽等症状不明显。在此时期,多 数患儿接受磺胺药或抗生素治疗者,感染 可终止于此。后发高热,伴恶心、喷射状 呕吐、头疼与关节疼痛,颈项强直。病儿 神志恍惚。发病后数小时,皮肤上可出现 出血性皮疹,压之不退,不高出皮肤。 50 (3)预防 接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菌苗。室内经常开 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冬春季节,少去 人多的公共场所。流脑流行季节,可口服 生大蒜,应盐水漱口。 51 4.细菌性痢疾 (1)病因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 病。病菌存在于病儿的粪便中,经口传 染。此病多发生于夏秋季节。 52 (2)症状 发病急,发烧(39左右)、腹痛、腹 泻。每日大便几十次。有明显的里急后重 感觉,即刚拉完了又想拉,总觉得大便没 排净。大便中有粘液和脓血。少数病儿高 烧,很快抽风、昏迷,为中毒型痢疾。 53 (3)护理 发烧时要卧床休息,按医嘱给病儿服药, 不要刚好一点就把药停了。饮食以流质和 半流质为主,忌食多渣、油腻或有刺激性 的食物。病情好转后逐步改为软饭,并加 强营养。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洗屁股,为 防止病儿脱肛,不要让患儿长时间坐在便 盆上。 54 (4)预防 尽早隔离病儿。病儿的用具要单用并消 毒。搞好环境、饮食、个人卫生,防止病 从口入。在痢疾多发季节,应集体服药预 防,如大蒜、马齿苋、黄连等煎剂均有一 定的预防作用。 55 5.急性结膜炎 (1)病因 急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或火眼,是由细 菌或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眼病。细菌病毒存 在于病儿的眼泪、眼屎中,病儿用过的毛 巾、洗脸水,病人擦眼睛之后的手等,都 可带上病毒或细菌。健康人如果与病人共 用毛巾、洗脸水或用手拿病人摸过的东西 ,再用手擦眼睛,都可被传染。 56 (2)症状 眼结膜充血,使眼球变红,怕光、流泪, 眼屎增多,眼痛,并伴有低烧、咽痛。 57 (3)护理 勿将眼睛包扎,否则会阻碍眼屎排出,并 有利于细菌繁殖。为病儿上眼药前后,大 人一定要洗手。 58 (4)预防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用手揉眼睛,不 用衣襟擦眼;要用自己的洗脸毛巾,并经 常消毒;用流水洗脸;去游泳池游泳后, 一定要点眼药水。 59 呼吸系统常见病 60 (一)感冒 1.病因 感冒是由病毒、细菌引起的呼吸道疾病, 发病率很高,以病毒感染为多见。气候变 化、冷热不均、居住拥挤、通风不良、过 于疲倦、贪食油腻等常是感冒的诱因。 61 2.症状 一般症状较轻,表现为打喷嚏,流鼻涕,喉 咙干痛,或有发烧,疲倦无力。3岁以下的小 儿可因高烧而抽风,俗称“抽火风”。感冒大 多34天即可痊愈。但由于引起感冒的病毒 侵袭嗓子时,降低了这一部位的抵抗力,其 他病菌便会乘虚而入,引起鼻炎、支气管 炎、肺炎等,使病情加重,病程延长。严重 的还会引起心肌炎、脑膜炎等。 62 3.护理 病初及时服药。体温在38以上者,应退 烧。发烧期间要卧床休息,多喝些开水, 以补充机体丢失的水分,促使代谢废物排 出体外,饮食要有营养、易消化。室内空 气新鲜、湿润,温度不可过高、过低。 63 4.预防 加强锻炼,多组织幼儿到户外活动,多晒太 阳,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坚持用冷水洗手 洗脸;养成幼儿少穿衣的习惯,但注意腹部 保暖,避免足部受凉,并能根据季节的变换 ,提醒幼儿增减衣服;合理安排幼儿的饮食 ,保证营养需要,但不宜过饱或过于油腻, 以免消化不良抵抗下降;冬天在室内可洒些 水,保持空气湿润;定时开窗换气,保持空 气新鲜;冬春季节,尽量避免与感冒病人的 接触,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 64 (二)扁桃体炎 1.病因 扁桃体炎是因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引起的 疾病。幼儿在疲劳、着凉以后易患此病。 65 2.症状 急性扁桃体炎发病急,发烧、畏寒,因咽 部充血、扁桃体红肿,造成吞咽时嗓子痛 ,并伴有颈部淋巴结和颌下淋巴结肿胀。 66 3.护理 患扁桃体炎应彻底治疗,不能一退烧就中断 治疗。由于嗓子痛吞咽困难,饮食以流食及 半流食为主,并多喝水。饭前、饭后用淡盐 水漱口。 急性扁桃体炎若反复发作,可导致慢性扁桃 体炎。慢性扁桃体炎,会使病儿头痛、乏 力、咽部不适;个别人还会影响呼吸;严重 的会引起风湿热、肾炎等全身性疾病。因此 ,可考虑手术切除。 67 (三)肺炎 1.病因 是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是3岁以下婴幼 儿在冬春季节的常见病。该病与小儿腹泻、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维生素D佝偻病一 起,被列为我国幼儿保健重点防治的“小儿四 病”。婴幼儿咽部的淋巴组织不够完善,气管 壁上的纤毛运动能力差,管腔狭窄,粘液分 泌少,肺部弹性组织发育差,血管丰富,容 易充血,因此患感冒、百日咳、麻疹等,容 易引发肺炎 68 2.症状 发病可急可缓。发病急的,可突然高烧、 呕吐、咳嗽、嗓子有痰、呼吸浅而快、鼻 翼有翕动、嘴四周青紫。有的表现烦躁不 安、嗜睡,严重者面色青灰、呼吸困难、 精神极差,甚至出现心功能不全,造成死 亡。 69 3.护理 病儿房间的空气不仅新鲜,还要有适当的 温、湿度,避免干燥空气对呼吸道的刺 激。病儿一般可平卧,但要经常变换体位 ,以减少肺部淤血,并防止痰液积存一处 ,有利于炎症消散。如果有气喘,可将背 部垫高,取半坐姿势,以利呼吸。饮食要 营养丰富且易于消化。多喝水,免得痰液 粘稠不好吐出。 70 4.预防 小儿要多在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增强机 体的抵抗力,预防流感、百日咳等传染病 的发生,一旦感染,注意肺炎的并发。 71 消化系统常见病 72 (一)鹅口疮 1.病因 鹅口疮又称“雪口”,是由真菌感染引起 的。真菌污染乳头、食具等,再通过摄食 等侵入口腔后,如遇口腔不清洁,粘膜有 损伤,营养不良,抵抗力低下等情况,就 会繁衍起来,使人患鹅口疮。大量使用抗 菌素,也会引起鹅口疮。 73 2.症状 口腔粘膜出现白色点状或片状物,轻微的 仅在两侧颊部出现,严重的扩展到舌面、 牙龈、上颚,有时还可延伸到咽喉、气 管、食道。 74 3.护理 轻微的鹅口疮,可先用3%的苏打水或双 氧水浸泡消毒棉球后洗擦口腔,再用盐水 棉球洗干净,最后涂上1%的龙胆紫,每 日两次,很快可治愈。严重的病儿可遵医 嘱服药,可口服维生素B1、B2、以及维生 素C。 75 4.预防 注意食具的消毒,喂母乳要注意乳头和手 的清洁。 76 (二)腹泻 1.病因 腹泻是小儿的常见病。造成腹泻的原因较多。 有因喂养不当造成的非感染性腹泻,也叫单纯性 腹泻。如进食过多、食物不易消化、腹部受凉、 或吃冷食过多而引起的腹泻。 肠道内感染。因食物或食具等被细菌污染,而引 起胃肠炎,多发生在夏秋季节。 肠道外感染。因消化道以外的全身疾病,如感 冒、中耳炎、肺炎等,引起消化功能紊乱,导致 腹泻。 77 2.症状 病情轻者,大便一日数次或十余次,呈蛋 花汤样,酸臭味,偶尔伴呕吐,精神尚好 ,无脱水、酸中毒现象。病情重者,除腹 泻明显加重,大便水样可达一日十次以上 外,常有精神萎靡、眼凹深陷、皮肤弹性 差、高热等症状,严重的发生昏迷,而危 及生命。 78 3.护理 腹泻时,小儿的消化能力下降,这时应限制 饮食,停止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减轻胃肠道 的负担,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同时应口服补 液。腹泻减轻后,再慢慢恢复平时的饮食。 腹泻时,因大便次数增加,大便稀,再加上 大便中酸性代谢产物大量增加,能刺激肛门 周围的皮肤发红。因此,每次大便后要用温 水洗屁股,洗后用柔软的干毛巾吸净水,涂 上一点鞣酸软膏,以防皮肤溃烂。 79 4.预防 合理喂养,避免暴饮暴食。注意食品、食 具的卫生和消毒,保证食品的新鲜,不吃 腐败变质、放置过久的食品和不洁净的食 物,生吃瓜果要洗干净。幼儿集体机构中 若发现腹泻病儿,应做好隔离消毒工作, 防止腹泻流行。 80 三、常见皮肤病 (一)湿疹 1.病因 湿疹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某 些食物,如牛奶、鱼、虾、蛋可引起过敏; 灰尘、羊毛、化纤等也可引起过敏。 81 2.症状 湿疹是很小的斑点状红疹,散在或密集在 一起,常流黄水,形成疱疹或水疱,干燥 时则结成黄色痂盖。轻者湿疹仅出现在面 颊、前额及头皮处;重者除口、鼻周围外 ,整个头面部、颈部、臀部、肛门周围、 外阴部、阴囊等处都出现湿疹。湿疹痒的 厉害,孩子常用手抓,容易继发细菌感染 导致化脓。 82 3.护理 如怀疑是牛奶过敏,则煮奶时少放糖,多煮 一会儿;或早加辅食,减少牛奶量;或试用 其他乳类及乳制品。不要用碱性肥皂给长湿 疹的孩子洗,可用中性硼酸软皂。可以外用 3%的硼酸水、氧化锌油止痒。若因刺痒影响 睡眠,临睡前可遵医嘱服点镇静剂。给幼儿 剪短指甲,以免抓伤皮肤引起感染。有高烧 或化脓时,应送医院检查治疗。 83 4.预防 尽量少吃刺激性食物,多食含纤维素丰富 的食品,贴身穿的衣服不选化纤和羊毛织 品。房间要实施湿式打扫,避免尘土飞 扬。 84 常见眼科疾病 85 急性结膜炎 症状 细菌性结膜炎:以结膜充血明显,并伴有脓 性分泌物为特征,同时有异物感,烧灼刺痛 ,轻度畏光等症状,但视力不受影响。分泌 物可带血色,睑结膜上可见灰白色膜,此膜 能用棉签擦掉,但易再生。 病毒性结膜炎:以结膜充血水肿、有出血点 ,并伴有水样或黏性分泌物为特征,同时伴 有流泪、异物感。角膜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