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从史记史记谈我国文明的源流谈我国文明的源流 三月中旬,从网上看到一则中国社会科学院通 讯报道:去年八月已成立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启动文明 探源工程,中心聚集了很多享有崇高声誉的学术权威,前 不久开会进行过研讨。据介绍:中国古代文明探源工程是 继夏商周断代工程后又一多学科结合,联合攻关的国家级 重大项目。 见此消息,教人不胜喜悦。看完整个报道,下面直 率地谈谈个人的意见和建议。 一、 主流不是源 研讨会上,有人主张从已知推未知,顺着夏商周断 代工程往前推。有的专家明确讲:从夏商周三代发展情况 看,中原文化是主流,探源工程应把考古龙山文化研究作 为重点。这与我国史学界有的专家“重河轻江“、“重黄轻炎 “的思想类似:认为“结合古代传说来考察龙山时代各种文 化,将对中国文明的起源和形成有进一步的阐发。“ 诚然,“中原文化是主流“,主流是流,但源是否就 在这里?我们要做的是“中国古代文明探源“。 从这次研讨会上反映的这种倾向探下去,就会探出“ 黄帝是人文初祖“,可能将古史前移四、五百年,虽然离“ 中国五千年“也差不离了,但依本人多年研究的结果:炎帝 才是我国文明史的鼻祖,我国文明的根源早在 5200 年前! 二、 历史上的炎黄二帝 理顺炎黄关系,特别是摆正炎帝神农氏在我国历史 上的地位,是我国文明探源的关键所在。 现在的历史课本上,是将神农与炎帝分开的,而将 神农说的非常古远。然而,历史上的炎黄关系, 史记里 讲得相当清楚。太史公司马迁认为:公孙轩辕就是生活在 神农氏末帝榆罔时期。由于时代局限,当时对神农的故实, 文献中记述不多;而在民间流传的,夹杂了许多神光幻影, “荐绅先生难言之“,于是史太公“择其言尤雅者“而作五 帝本纪 ,其中点明,公孙轩辕是生活在神农天子之世,只 是当时“神农氏世衰“。 这里要强调指出的是,在司马迁生活时期及其以前, 已有不少学者讲过有巢氏“王天下“,燧人氏“王天下“,还 有人讲“古朱襄氏之治天下也“等等,讲到伏牺氏,还有人 讲他为“百王先“,是乎在伏牺以前,我国就已有“天下共主 “的王,早已进入文明时代。司马迁卓尔不凡,他虽讲“神 农以前,尚矣!“表明了他对古圣先贤的崇敬。但开篇时, 却从神农氏写起,认定神农开创了一个新时代,只是“轩辕 之时,神农氏世衰“,尽管他在吕氏春秋上德 中见 过:“为天下及国,莫如以德,莫如行义。以德以义,不赏 而民劝,不罚而邪正,此神农、黄帝之政也。“但由于他对 神农史实不多见,致使他不无遗憾地说:“夫神农以前,吾 不知已。“而将他对神农王朝的承认,直率地写进卷首中: “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 而神农氏莫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 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行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 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 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豸区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 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轩辕乃征师诸 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 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 ” 过去讲炎黄关系时,不少学者,引用以上的材料时 常常斩头去尾,将炎帝与神农两词拼凑一起,没有仔细考 察这个炎帝的真伪。而引用司空季子的黄炎之说时,也没 有结合有关传说来辨析。 太史公讲的“轩辕之时” ,是神农王朝已势衰、历经 五百余年了。而轩辕之父少典氏是神农天子驾下的有熊国 的诸侯,这时的轩辕兄弟,刚从乃父手中各分得“天下之半。 “也就是汉代学者贾谊在新书. 制不定中讲的“炎帝者, 黄帝同母弟也,各有天下之半“,这个“天下“系有熊国的天 下,而不是华夏;不少学者都说成全中国。这里还得指出 的是,这时的轩辕不应称黄帝,他只是诸侯,称黄帝,是 禽杀蚩尤以后的事。炎帝不是名号,是轩辕之弟的冒号。 都不应称“帝“。当时的帝就是神农天子。 上面那段文章,可以分为三层(已用句号隔开): 第一层是讲当时的天下大势。神农王朝已势衰力竭,而对“ 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天子“莫熊征“。这时公孙轩辕一 作诸侯,即以天下为已任,“乃习用干戈“并宣言“以征不享 “,表明他对天子的一片忠忱。这里得强调,他要征的是背 叛天子的“不享“者,因此对诸侯之间的侵伐,即使是“最为 暴“的蚩尤,轩辕也“莫能伐“;这说明轩辕是讲原则的。 第二层是写阪泉之战。这一战不少史家说成黄炎之 战或炎黄之战,都不对,理由同前。这是轩辕尽诸侯之道 而大义灭亲,实践他的“以征不享“。 这件事由晋大夫胥里臼季最早讲出,他说“二帝用师 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异什么德?他说“异姓异德“。 贾谊讲得比较清楚,他在新书. 益壤中讲:“黄帝者, 炎帝之兄也。炎弟无道,黄帝伐之涿鹿之野,诛炎而兼其 地。“就是说轩辕之弟自称炎帝,要谋朝,无诸侯忠君爱民 之道。遗憾的是季子和贾谊等人都将称号、冒号作了名号, 以致后世为此纠缠了两千年,使有些人将叛贼当了初祖, 也有人说他是末帝榆罔。反怪太史公“行文不密致“。 这里顺便说几句:阪泉是涿鹿下面的一个小镇,故 称“涿鹿之野“,与下面的阪泉之战是两回事。更重要的是 历史上真正的炎帝,不论是初祖还是末帝,都未遭诛杀, 据路史载榆罔是被降封于潞。 第三层是写涿鹿之战。这次是因为“蚩尤“作乱,不 用帝命。他公然扯起反旗,轩辕又得“以征不享“了。传说 蚩尤将末帝榆罔赶走,在涿鹿兴封禅,号炎帝。传说轩辕 这时已被委以摄政,他能“征师诸侯“了。这场战争打得很 久,很艰苦,但最终“禽杀蚩尤“。 沧海横流显出英雄;因此“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 神农氏“。这时,他本可称炎帝了;但因前两个篡逆者将炎 帝称号用滥,他本着少典农业氏族的特点,“以土德瑞“而 称黄帝,以示继往开来,显出罕见的睿智。 三寻根探源 上面讲了,司马迁虽然以黄帝开篇,但他认为是神 农开统,他不仅在吕氏春秋里见过,此前的周易 里早有“伏牺氏没,神农氏作。“的说法。但对神农的建国 立朝,那时尚无材料,他只好阙如。就像被日机炸沉在长 江里的中山舰;过去几十年都知水下有船,但无法得到。 现在我们有条件了,前几年不是打捞出来了吗?时代不同 了,有关伏牺、神农的故实、轶事,今天已积累不少;近 几十年还发掘出一些有关文物;更重要的是有了破谜的钥 匙-马克思主义。 据王献唐的炎黄氏族文化考伏牺考载:伏牺 原属山东泗水流域的华胥氏族,这里开化很早。伏牺主事 时发展较快:不仅邻近氏族拥护,还向西发展越过泰山。 在距今 6500 年前后,在陈(河南淮阳)定都,建立了最早 的最大的氏族联盟。因其间有巍巍泰山,人称泰皇,称他 们为泰族。因伏牺出自华胥,也有称华族的。从社会发展 阶段看,当时已进入父权奴隶制时期,就是恩格斯讲的“父 权支配着妻子、子女和一定数量的奴隶并且对他们握有生 杀之权。“的时期。 当华族在黄河流域放射出远古文明异彩时,夏族先 民则在长江中游的夏(汉)水流域崛起。 长江流域的巫山,是世界古人类诞生地之一,其下游 夏水的烈山一带,则是古夏族聚居的地方。据龚焱、李顺 忠两先生讲: “五千多年前,随州烈山(列山)这一带,就生活着 许多氏族、部落,根据史籍记载,有名的就有烈山氏、伊 耆氏、有虫乔氏、有蜗氏等。“这个烈山氏,就是很多史 家讲的少典氏。桐柏山南麓有一列九条余脉,人称列山。 古老的少典氏族在这里“烈山泽而焚之“,开出大片良田沃 土,发展早期的水稻种植,列山因此名“烈山“,少典氏族 的领袖被拥戴为天子,人称烈山氏。春秋时鲁大夫柳下惠 展禽曾讲:“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殖百谷百 疏。“ 这个柱,因精于农,人称神农,有关他的传说,今 天沉沉淀很多,其中不少神话,但可破译,对这些,我在 跨越时代的巨人-炎帝神农氏 (约 20 万字,书稿已成 待印)里论述较详,这里只简单谈谈“一没一作“。 这“一没一作“,意义极大:这是讲一个野蛮时代没 落、结束;文明时代兴起、诞生!这不只是在我国,也具 有重大的世界意义! 恩格斯曾说:“邻人的财富剌激了各民族的贪欲“。 古代农业,在很大程度上是“望天收“。传说在距今 五千二百年前后,一场天灾迫使神农率领烈山子弟,跨过 桐柏山,夺取富庶的中原。野蛮时代虽有战争,都只是氏 族间的小打小闹;像神农这种大规模有预谋的突袭,此前 没有发生过。华族虽是庞大的氏族联盟,这是松散的组织, 无常备军。传说神农运用快速、火攻,采取避实击虚,以 迂为直,出奇制胜等战法,因此当伏牺末代无怀氏被俘时, 还认为是神兵天降。这“一没一作“,给后人留下“神农受命 之初,了无关争“的印象,王献唐先生还说是“牺农一族“而 “迭相为皇,顺理依分,不须兵戎相见“。但战国军事家 吴起却说:“承桑之君,修德忘武。以丧其国。“承桑之君 “就是伏牺无怀氏;说他“修德忘武“确有点冤枉:当时并无 常备军,此前也从未发生过异族入侵啊!这是时代的悲剧。 这却反映了神农代伏牺是经过杀伐争夺的。 恩格斯在讲德意志人国家的形成时指出:“我们知道, 对被征服者统治,是和氏族制度不相容的氏族制度的 机关必须转化为国家机关,并且为时势所迫,这种转化还 得非常迅速地进行。但是征服者氏族的最近的代表人是军 事首长。被征服地区对内对外的安全,要求增大他的权力, 于是军事首长的权力变为王权的时机便来到了,这一转变 也终于实现了。“ 传说神农进陈以后,变随征军为常备军,其亲信成 为大臣并以之为骨干建起机构,“以火德王“称炎帝,成立 大炎帝国。于是在氏族制度的废墟上建起了统一两河流域 的多民族的、文明时代初级阶段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首 创东方的“两河流域“文明。 初期的繁难的建国重任,历史地落在了炎帝神农肩 上。传说他分封烈山子弟到各地作诸侯,对中原华族采 取团结笼络政策,提出华夏一家,并自称华夏。对华族中 那些能归顺、肯合作的酋长就地封侯,一时间出现上万诸 侯。而对以伏牺无怀氏为首的近亲权臣则离析远迁,流放 到西鄙三危(今陕甘一带) ,这些人在那一带繁衍的后裔, 时隔势移,后人中还以为这些流放到三危的远祖就是始祖。 对战俘降而为奴,对东逃的贬称为东夷。对其周边的后进 的兄弟民族,则贬称为西戎、南蛮、北狄等等。 至于有人将伏牺看作东夷,将神农看作南蛮,甚至 讲舜亦东夷之人,文王亦西夷之人等等,这是出于古代学 者狭隘的地域观念,不符合历史实际。其实伏牺、神农、 舜和文王等人都属华夏。 神农建国之初大抵如此;还有不少轶闻趣事,如神 农造耒耜、神农祭泰山、宿沙之叛自平、神农伐补遂、神 农娶华族少女听 言禾为妃以及神农时期的种种文明等等, 等等, 跨越时代的巨人-炎帝神农氏一书中记述较详, 不是这篇小文所能尽述的。 神农率烈山子弟,跨越桐柏,跨越野蛮时代,在距 今 5200 年前,在中原融合华夏建立了大炎帝国,揭开了我 国文明史的新篇章,我国文明的根源就在这里! 四、 说与信史材料 我国早就传说有“两河文明“,可是被信使所忽略。 而谈到炎黄,我们又不能不动用传说。 上十年前,在一次炎黄文化研讨会上,有的学者 提出要弄清楚源流,弄清炎黄其人其事。但另一部分学者 认为“炎黄二帝事迹是传说而非信使“,不能“考与不可考之 处“。那次研讨会就在“不忘先祖,面向未来“中结束。 我们主张“穷源“。当然这只能尽量根据传说来说清 炎黄是怎样的人,中华文明的形成与炎黄的关系等等。至 于传说能否作为信使材料,这就要看我们如何对待传说。 一般的信使材料,都是指典籍所载。其实典籍所载, 有的也是来自传说。如很多学者引用过的国语晋语 所载有关炎黄之说,也不是司空季子的亲历、亲见。只是 他亲闻而已。季子所闻也是经过了二千多年、辗转很多人 之口;其中若有一个环节上的误传或误听,或者他自己误 记甚至胡编,就会造成以讹传讹,贻害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薯类种植种植土壤消毒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镀层加工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外勤无线电雷达工前沿技术考核试卷及答案
- 钽电解电容器赋能、被膜工职业考核试卷及答案
- 数字化转型下高职建筑设计类专业BIM技术 培养体系的重构与实践
- 银行专项笔试题库及答案
- 银行员工笔试试题及答案
- 关节专业试题及答案
- 疾控中心专业试题及答案
- 管理专业试题及答案
- 帕金森病患者吞咽障碍康复中国专家共识 2025版解读
- GB/T 45166-2024无损检测红外热成像检测总则
- 混合动力汽车试卷B
- 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写好主体段增强阐释性
- 【MOOC】《研究生英语科技论文写作》(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答案
- 人教版初中、高中英语全部单词集合
- 《我爱海洋》 课件2024-2025学年广美版(2012)美术四年级上册
- T-CTSS 3-2024 茶艺职业技能竞赛技术规程
- 跟司马懿学管理
- 2024年下半年湖北省恩施巴东县乡镇事业单位考聘三支一扶人员5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内科学,循环系统》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