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城游记》作文_第1页
《黔城游记》作文_第2页
《黔城游记》作文_第3页
《黔城游记》作文_第4页
《黔城游记》作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黔城游记黔城游记作文作文 春分过后,就是清明了。山上,田 野上,又多添了一些新的绿。 绵绵的春雨,已经持续 了好几周。天空被冲刷得清清爽爽。郊野四季常青的树林, 远远的笼罩在雾里,仿佛周围的空气也都变成了清新的淡 绿色。 清晨,雨停了,可见一斑的太阳。到了正午时 分,阳光就十分明媚了。大自然的造物主总是能够适时地 带给人欢欣。人们在心里思忖着,今年的春天总算到 了! “一年之计在于春” 。家乡民风淳朴的地方,大人、 小孩儿都能够将这古老谚语熟记于心。以至到了春天,大 人们都在田野阡陌上忙活起来。学生小孩就趁着周末假期 去山上郊游,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春天的时候,出外 郊游,总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懂得享受生活的人,总是对 大自然充满热爱。出来活络活络筋骨,对于身心总归也是 好的。人们在春天,谁也不想闲着。 周末,应一个朋 友的邀请,我加入了他们春游的队伍。我们的目的地就是 那座拥有两千年历史的美丽古城黔城。出于对历史文 化的喜好和对古人精神风骨的膜拜,使得我对于这座千年 的古城的渊源,又多了几份相似的怜悯。况且,和一行志 同道合之人一起出游。在这美妙的时节,再使人赏心悦目 不过了! 第二日,我们早早便启程了。车子缓缓行驶 在郊外的公路上,从车窗外可以看到漫山遍野的绿,同金 黄色的油菜花地连成了一片。路边的枯草,落叶,还有一 些褐色的鹅卵石,也都湿漉漉的。树叶上亮晶晶的水滴, 欢快地滴落在泥水里,汇成了一股股细细的涓流。它们流 经一片矮小的草丛,注入小河,流向了远方。蜿蜒的长河, 又将这绿色拉得好长好长 天空有些阴霾,太阳悄 悄露出了半边脸,又害羞得躲藏了起来。旅途十分愉悦, 朋友们轻松自在地谈笑着,兴致看起来都很高。前日大地 被太阳晒了好一阵,此刻,土壤里还在翻涌着水蒸气。花 的香味,泥土翻新的气息,还有太阳的味道,都混杂在了 一块,很是甜蜜。 谈论春天,自然又是另一番情趣。 一路上我们都谈着一些不雅不俗的事情,完全抛开了世俗 的功名杂念。真正的朋友,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快乐,就懂 得了只关心彼此的生活。 我们在旅途中耗费的时间并 不多。从市中心出发,我们不多久就到达了黔城。于沅水 河堤下了车,就径直向古城走去。 黔城位于沅水中游。 巍巍的雪峰山麓,层峦叠嶂。古城一面傍水,宁静悠远。 对岸的高山清幽幽的,让人产生无限遐想。此刻,眼前的 一切都弥漫在雾中,与天相接,倒映在宽广的湖面。春风 一过,水面就荡起了层层涟漪,泛着青色的白光,使人心 里为之一颤。我们沿着长长地河堤走着,一路上都是连绵 不绝的青山。豆绿的河水,时而拍打在船舷,溅起层层白 浪,一直荡漾着消失在视线的尽头。站在这片古老的土地 上,不由就会心生一种敬畏之情。朋友们不禁感慨,黔城 山水之壮丽,江南第一。 这云雾弥漫的天气,总会使 人心生许多浪漫情愫。河堤的杨柳,整齐地排列在河岸两 旁。细长的柳枝,随着风儿自由飘拂,仿佛江南女子的绝 色的身姿,柔美极了。宽阔的河面上,远远漂着几叶浮舟, 像是出入在仙境之中。我们站在脚下的这片千年历史文明 的土地,正是王昌龄送友人辛渐的地点。唐代著名大诗人 王昌龄也正是面对着这美景,发出了千年的感慨,写下了 脍炙人口的诗篇芙蓉楼送辛渐 。 同行的一个朋友,站 在江岸不能自己地诵读起来,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 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一字一句都 扣动着我们的充满诗情画意的心灵。我在观赏着这令人惊 叹的美景的同时,一边也在心底想象着勾勒出千年前王昌 龄送友人的情景。仿佛此刻,我们都成了王昌龄,千年之 后再别知己。 观赏完河岸的美景,我们便要取道芙蓉 楼。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却未能目睹它千年的风貌。我们 气愤于工作人员的胡乱要价,败了我们的兴致。既然“千 古浮生都是客” ,又怎能拒我们这些上进青年于门外呢。我 们带着一颗虔诚的心来此黔城,又更增添了我们对于诗人 千年前的悲凉处境的真切感受。 终了,我们只好一同 去探访民居古街。从泊船处上到河堤,便可看到一座宏伟 的城楼。城门门楼保存仍然很完好,门上 “中正门”三个 大字书写在城墙的正中位置。听朋友说,那是后来一民国 时期的人物戴笠书写上去的。刚入城门,我们就看到了一 条长长的青石板路,两旁的封火墙高高排列在小巷两旁。 天空在头顶就只剩下狭长的一线,小巷显得十分的悠长静 谧。两旁的巷道上,有青瓦小木楼,亦有青砖红墙的窨子 屋,都错落有致的坐落在古城的东边。 古城里,青石 街巷纵横交错。 “九街十八巷”的称号果然名不虚传,我们 在里面行走就像走进了一个古老的迷宫。古镇上,人们安 详的生活着。我们能够感受到很浓的乡村生活的气息。同 我们以往去过的江南古城相比,这座古城再寻常不过了。 然而也正是因为它的普通,使得这里极其自然朴实。相比 于凤凰古城而言,这里仿若世外桃源,毫无做作之感。人 们自在的生活在这小城里,丝毫不受我们这些拜访者的打 扰。没有一个地方是特意设置,为了欢迎我们这些旅游观 光者前来消费之用的。这种与世无争的恬静与淡然,又正 是由于这千年文化的积淀才能得以形成的。 小城里的 街面,都是用整齐的青石板铺成的。两旁高墙的墙壁上, 还雕有精美的鱼龙花鸟图案。这些古老建筑因为年代久远, 使得这些老街处处都流淌着青色的古韵。踏在上面,让人 心里感觉清爽极了。街道狭窄而又悠长,古居民屋紧密挨 着,屋檐连着屋檐,高墙连着高墙,家家户户都开着大门。 小孩儿在门口玩耍,老人躺在藤椅上打着旽,或磕烟,或 呷茶。家家鸡犬之声相闻,佳肴之香隔墙漫溢。我们行走 在上河街上,被一座十分美观的窨子民居吸引住了。主人 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我们表明来意后,老人家很是爽 快地答应让我们进去参观他家的房屋建筑。刚入家门,我 们就感受到了很浓的古韵。整个屋子的形状很像北京的四 合院。它的屋顶中间开有一口天井。老人说,那是用来吸 纳阳光和空气的。我倒是觉得,下雨天去河中洗衣服不方 便,倒可以充分利用这口天井取得水源。古屋里有许多十 分奇特的根雕艺术品,让我们叹为观止,纷纷都拍了照留 念。这些装饰品在我们看来是那样的神秘奇妙,然而,老 人家说他已经与这些艺术建筑生活了一辈子了。我们又不 禁在心底产生了一些憧憬。古屋内门雕、格扇、栏杆十分 精巧,门枋上题写的“耕读世家” 、 “关西门弟”等字还清 晰可见。老街人时时不忘耕读传家,他们对文化的追索成 为这里特殊的符号,虽久弥香。院内盆栽了不少红枳、桂 树、仙人掌、杜鹃,许多还只有手指粗细,显然是新植不 久。这些植物整齐地置放在方形天井四周。虽然窨子屋已 有些倾斜,但收拾得很雅致,地面一律是用石灰、桐油、 瓷粉混合筑就的“三色泥” ,这样的地面平整光亮而不滑, 凉爽而不潮湿。老人家介绍,如果不是先祖用了特定的工 艺,老屋早就塌了。 走过上河街,就到了南正街。我 们参观了县衙、文庙、祠堂戏院等地方,只可惜它们不能 开放,我们不能进去观赏。然而,从外观上看,它们至今 都还保存完好,风韵犹存。我们在南正街的出口处,还参 观了一个陈旧的基督教堂。在那里,我们极尽了我们年轻 人幽默之能事,给我们一对十分要好的男女朋友举行了一 次“西式婚礼” 。在这样一座充满东方文化神韵的古城中, 竟然还能看到一处西式的教堂。可见,这穷乡僻壤也并非 如书中所说的闭塞不通,文明开化之风气丝毫也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