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学在法律中的应用 社会心理学在法律活动的应用 犯罪行为原因的心理学分析 社会心理学在司法进程中的应用 犯罪心理的生理记录技术 犯罪行为原因的心理学分析 法律心理学(Legal Psychology)是研究社 会生活中与法律有关的行为的心理学问题 的学科,属于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所谓“社会生活中与法律有关的行为”指 违法犯罪行为、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行为 、立法行为和司法行为。 法律心理学的研究意义在于: 从理论方面看,它可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心理 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 从实践方面而言,它不仅有助于国家法律制度 的建设、改革的完善,而且在现行法律执行过 程中有助于司法工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在对 罪犯改造的工作中有助于提高罪犯的效益。 犯罪心理学出现的标志1872年德国精 神病学家埃宾(K.Ebing)发表了犯罪心理 学纲要和1889年奥地利犯罪学家格罗斯 (H.Gross)发表了犯罪心理学。 被称为心理学之父的德国心理学家冯特 (W.Wundt)1918年出版了10卷本的民族心 理学,其中第9卷为法律篇,论述了法律 与民族精神的关系,这也构成了法律心理 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Chapter6 犯罪原因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多因素分析 与聚合作用论 犯罪原因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生物因素论 脑 功 能 障 碍 论 体 质 论 遗 传 论 聚 合 作 用 论 多 因 素 分 析 论 个人性犯罪论 精 神 分 析 论 阐 释 变 态 心 理 论 阐 释 侵 犯 挫 折 论 阐 释 社会环境论 社 会 学 取 向 阐 释 社 会 学 习 论 阐 释 社会学习论的阐释 A.Bandura 社会学习理论有两种主要的犯 罪观点,一种认为犯罪是社会 化的失败;另一种观点认为, 反社会行为本身是一种习得的 现象。 社会学取向的心理学阐释 以社会学方法研究犯罪的在19世纪30年代主要有 比利时社会统计学家科勒特(W.Kotler)和法国的 盖里(C.Galg)。当时,正是法国社会学家孔德创 立社会学的时期,社会学已经在欧洲兴起,社会 学影响了许多学者对其他学科的研究。 社会学者从资本主义社会的犯罪现象与人的年龄 、性别、种族、职业、经济、地域、季节和气候 等联系中,发现犯罪的种类和频率;从犯罪者的 年龄、性别、贫富、城市与乡村的对比中也发现 了同样的规律。 社会失范论 T.Parsons; R.K.Merton 社会是一个有机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每个成员 都扮演着一定的社会角色,这些角色的行动要受 到社会的调节,而这种规范体系又体现了一定的 价值观和文化信仰。因此,一旦人们把这种规范 内化了就会变成为人格系统,影响人们的需要结 构,使行动者服从社会规范并产生最低限度的社 责任感。但是,如果社会秩序遭到破坏,社会矢 范失调,就会诱发各种犯罪行为。 社会控制论 T.Hirschi; W.C.Rechless 社会控制理论认为,越轨的发生是越轨行 为的冲动与阻止越轨行为的社会控制之间 不平衡的结果。它假定人们的行为都是理 性的,但如果有机会,人人都会发生越轨 行为。 这种理论主要不是直接解释人们为什么违 法犯罪,而是解释大多数社会成员为什么 不违法犯罪,从而间接地说明了社会犯罪 的原因。 标签理论 F.Tannenbaum 标签理论,又为“烙印论”,是当代西方 资产阶级犯罪学流派中研究犯罪原因的社 会心理学理论。 犯罪是有权势者给予作为的一种标签 公开贴上“犯罪人”或者“少年犯罪人” 的标签,会导致一种犯罪的自我意象 亚文化理论 亚文化,是指在某个社会群体中存在的不同于 社会主流文化的一套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奉 行这种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社会群体被称之 为亚文化群体。 在这些特殊群体的形成过程中,往往也同时形 成了各自特殊的群体文化。其中有些亚文化逐 渐接受了一些与社会主流文化相对立的价值观 念和行为模式,从而逐步演变成一种犯罪亚文 化。 精神分析论的阐释 S. Freud 将精神分析理论作为解释犯罪出发点的分 析家们,认为促使个体犯罪的主观内在的 东西是本我。 自我和超我控制不住本我的那种原始的、 攻击性的、反社会本能。 基于弗洛伊德对于人格发展阶段的解释, 埃其浩(A.Alchhon)、雷德尔(H.Redle)、 弗里德兰德(K.Friedlander)等人认为,犯 罪是一种退化,它使儿童时期原始的、暴 力的、非道德的冲动得以复活,是幼稚性 本我冲动与超我之间不平衡的表现。 侵犯-挫折论的阐释 社会心理学家多拉德 (J.Dollard)在研究侵犯行 为时,提出挫折侵犯理论 。 该理论认为,人的侵犯行为 是因为个体遭受挫折而引起 的,侵犯是挫折的一种后果 ,侵犯行为的发生以挫折的 存在为先决条件。 变态心理与犯罪 心理病理学功能(psychopathological functioning)包括情绪、行为,或思维过程 的扰乱,它们会引起个体的痛苦或阻碍个 体达到重要的目标。 变态心理学(abnormal psychology)是与 理解个体意识、情绪或行为的病理性性质 直接相关的心理学研究。 Abnormal Psychology研究的是人格的发发展与适应应 、偏差行为为的成因、症状的特征与分类类,以及偏 差行为为的诊诊断、预预防和治疗疗等内容。 七项项异常的标标准是(DSM-IV-TR,2000) 困扰扰或失能(个人经历经历 到困扰扰或不良功能,造成 身心恶恶化的危机或阻碍个人行动动的自由 不良适应应。个人的行为为方式妨碍了目标标追求,或 是强烈干扰扰了他人的目标标以及社会的需要。 不合理的言行。个人的言谈谈或举举止失去理性,使 得他人难难以理解。 不可预测预测 性。个人在各个情境中的行为为不可预测预测 或没有规规律,像是处处于失控状态态。 不合俗例与统计统计 上的稀少性。个人的行为为方式在 统计统计 上相当稀少,或违违背了所被接受或期待的社 会标标准。 观观察者的不适应应。个人的行为为方式使人们们感受到 威胁胁或苦恼恼,造成他人的不舒适感。 违违反道德标标准以及社会规规范。个人违违反了社会规规 范方面对对于人们们适合行为为的预预期。 以上指标标越极端和越常出现现,我们们就越有把握认认 为为它们们是指向一种变态变态 的情形。没有哪一条指标标 对对所有的心理障碍患者来说说是必要条件。 例如,一位斯坦福大学的研究生用斧子杀杀害了他 的数学教授,然后在其办办公室上贴贴上“今日休息” 的字条,在审讯审讯 中,他未感内疚或懊悔,缺乏痛 苦体验验,因而整个行为为是变态变态 的行为为。 心理健康连续体理论 正常与异常之间间的界限是相对对的,而不是绝对绝对 的 ,所以把心理健康看作是一个连续连续 体是最为为合适 的,连续连续 体的一端是定义义最佳心理健康行为为,另 一端则则定义为义为 最差心理健康行为为,在中间间逐渐渐增 加的是不适应应的行为为。 最佳的心理健康 最差的心理健康 个体的、小组的和环境的因素协同有效地作用,保证: (1)由主观幸福感; (2)心智能力的最佳开发和运用; 实现合乎理性的目标; (4)基本的平等状态 个体的、小组的和环境的因素冲突,导致: (1)主观的痛苦感; (2)心智管理的缺损或发育不良; (3)不能达到目标; (4)破坏性的行为; (5)不平等的建立 David Rosenhan(1973,1975 ) Rosenhan和其他7名同事伪伪装成幻觉觉患者被收入 不同的精神病院接受治疗疗,这这8个“患者”入院时时 被诊诊断为为偏执执型精神分裂症和躁郁症,入院后, 他们们放弃伪伪装,一切行为为和常人一样样。但是, Rosenhan发现发现 ,当正常人身处处不正常的地方,他 们们就会被断定为为不正常,他们们的行为为会根据情境 被重新解释释。如果他们们用理性方式与医生讨论讨论 , 医生就报报告他们们是“理智化防御机制”,他们记们记 笔 记记,就成为为“书书写行为为”。 他们伪们伪 装三周,没有医护护人员发现员发现 他们们是正常 人。 变态心理也是病理心理,是指与正常人的健康心理 活动相背离的异常心理和行为。它与正常心理的区 别只是相对而言的,划分常态心理和变态心理的标 准一般根据经验标准、社会适应性标准、病因和症 状标准、统计学标准和心理测验与实验标准。 1692年,在塞勒姆和马萨诸塞州,许多年轻女性表 现出抽搐、恶心和虚弱,她们报告有被拧、被刺和 被咬得症状,当时人们认为是巫术的作用。 18世纪末期,精神病人被认为是没有意识的野兽, 应该被体罚和铁链控制。 18世纪下半叶,变态心理的观念在开始出现。 1896年,德国的精神科医生克雷佩林(Emil Kraepelin)开创了第一个真正全面地精神疾病分 类系统。 Emil Kraepelin (1856Munich) was a German psychiatrist. Kraepelin believed the chief origin of psychiatric disease to be biological and genetic malfunction. His theories dominated the field of psychiatry at the start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非利普皮奈尔(Philippe Pinel)是最早试图试图 建立一个心理疾病分类类系统统的临临床工作者。 Philippe Pinel (1745 - 1826) was a French physician who was instrumental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more humane psychological approach to the custody and care of psychiatric patients, referred to today as moral treatment. He also made notable contributions to the classification of mental disorders and has been described by some as “the father of modern psychiatry“. DSM-IV 美国精神病学会(APA)从1952年起制订诊断 与统计手册:精神障碍(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后来称 之为 DSM 。 1968年制订了第二版, DSM-。从1974年着手 制订而在1980年正式出版的DSM特别受到重 视,因为它有一整套临床工作用的诊断标准,对 于美国的、甚至世界各国的精神病学家说来,不 论于临床工作、还是科学研究,都有很大帮助。 1987年APA又修订出版了DSM-R.但是,精神 医学发展迅速,这也已不能适应需要,所以从 1987年起就开始着手DSM的制订。 DSM-IV(1987) 在历届主席的支持下,APA组织了一个工作班子 一DSMIV制订工作组。下设13个起草小组。 焦虑性障碍 谵妄、痴呆及遗忘 进食障碍 心境障碍 多轴诊断 人格障碍 月经前精神障碍 适应性障碍等 精神分裂症 性障碍 睡眠障碍 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每个小组在起草前先广泛复习文献,重新分析已有 的资料数据。起草后,将草稿交50 100位顾问专 家征求意见(包括中国杨德森教授)。同时又征询 了60多个有关学会(如美国心理学会、美国护理学 会等)的看法;也与 WHO的 ICD10制订小组交流 意见、APA又在 Hospital and Community Psychiatry杂志上辟专栏进行讨论. 然后进行了12次现场测试,共计 70余单位参加,涉 及 6000余病例. 之后,APA出版了一本“DSM意见选择书”,广 泛征求世界各国专家的看法。 1993年最后定稿,1994年5月正式出版. 从变态心理的类型上看,感知觉变态与犯罪、注 意变态与犯罪、以及变态与犯罪、思维变态与犯 罪、情感变态与犯罪、意志和行动变态与犯罪、 智力障碍与犯罪以及意识障碍与犯罪等。 感知觉变态主要发生在信息的输入和初级加工阶 段,主要表现为感知觉过敏和感知觉迟钝导致的 犯罪、错觉导致的犯罪、幻觉导致的犯罪和感知 觉综合障碍导致的犯罪。而注意变态与犯罪中的 注意主要是指注意的增强、减弱和转移的问题。 记忆变态与犯罪包含记忆的增强、记忆的减退、 遗忘和记忆的错乱等。 思维变态是因为外部或内部有害因素破坏了大脑 的正常活动规律,或者扰乱了人的思维逻辑进程 ,造成病理基础上的推行,形成某些异常的判断 和推理,导致患者丧失了正确反映客观现实的能 力。如被害妄想、嫉妒妄想、关系妄想、钟情妄 想、夸大妄想、自罪妄想、疑病妄想、发明妄想 、被制约妄想和非血统妄想等。 情感变态心理特征在于情感过程和认知过程中的 不协调,变态者的情感体验强度、持续时间超过 正常的情理范围,情感变态主要表现为过激性情 感障碍,低落性情感障碍和情感倒错。 意志变态是指患者的自觉调节和控制能力减弱或 者丧失,常常与认知情感障碍同时出现 。 行动变态是指随意运动和行为动机出现障碍。 智力障碍是由于大脑发育不良或者受到器质性损 害造成的,主要包括器质性遗忘、智力落后、痴 呆。意识障碍是指意识清晰度方面的变态,主要 有三种表现,意识朦胧、神游症、定向和自知障 碍。 人格变态是一种精神变态、人格异常或变态人格 ,可以分为无情型、偏执型、情感型、意志薄弱 型、爆发型、癔病型和怪僻型。 性变态与犯罪,主要有同性恋、异性装扮癖、恋 物癖、露阴癖和窥阴癖、施虐狂等。 中华医学会精神疾病分类 一、脑气质性精神障碍 1、颅内感染伴发精神障碍 2、颅脑损伤伴发精神障碍 3、脑血管疾病伴发精神障碍 4、颅内肿瘤伴发精神障碍 5、脑变性伴发精神障碍 6、癫痫性精神障碍 二、躯体疾病伴发精神障碍 1、感染伴发精神障碍 2、内脏疾病伴发精神障碍 3、内分泌疾病伴发精神障碍 4、代谢疾病伴发精神障碍 三、中毒所致精神障碍及药物和酒精依赖 1、药源性精神障碍 2、药物依赖 3、酒精性精神障碍 4、酒精依赖 5、一氧化碳中毒性精神障碍 6、农药中毒精神障碍 7、其他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四、精神分裂症 1、单纯性 2、青春型 3、紧张型 4、偏执型 5、残留型 6、衰退型 7、未定型 五、情感性精神障碍 1、躁狂抑郁症 2、更年期忧郁症 3、其他 六、偏执型精神病 1、偏执狂 2、偏执状态 3、感应性精神病 4、其他 七、反应性精神障碍 1、反应性意识障碍 2、反应性兴奋 3、反应性抑郁 4、反应性偏执 5、其他 八、其他精神病 九、神经症 1、焦虑症 2、癔症 3、恐怖症 4、抑郁性神经症 5、神经衰弱 6、疑病症 7、强迫症 8、其他 十、心理因素所致生理功能障碍 1、性功能障碍 2、睡眠障碍 3、内脏器官功能障碍 4、饮食障碍 5、其他 十一、人格障碍 1、偏执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淡水产品批发知识培训课件
- 淡妆浓妆课件
-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声音的特性声的利用》专题训练练习题
- 2025年大学《捷克语》专业题库- 捷克语专业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
- 集团公司机关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大学《航空运动》专业题库- 航空领域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 基护医院招聘考试题目及答案
- 专业电工安全知识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南京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类专业能力测试试卷(艺术设计类)
- 卫生类护理学试题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3新能源集控中心及智慧电厂建设方案
- 人工智能(基础版)高职人工智能基础课程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10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表单
- 高标准农田施工组织设计(全)
- 5-4、MSSP - SOTAR - 泰康人寿 5-4、MSSP - SOTAR - 泰康人寿
- 小餐饮备案承诺书(样式)
- 学法减分100道题题库及答案(驾驶证学法减分学法免分题库及答案)
- 《安娜·卡列尼娜》-课件-
- 2022年新版体系文件药品零售单体连锁总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 校服登记表模板
- 【高等数学练习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升本自考真题汇总(附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