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总复习 微专题一 几种测密度的技巧试题11_第1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 微专题一 几种测密度的技巧试题11_第2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 微专题一 几种测密度的技巧试题11_第3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 微专题一 几种测密度的技巧试题11_第4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 微专题一 几种测密度的技巧试题11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微专题一微专题一 几种测密度的技巧几种测密度的技巧 【专题概述】 测量固体物质的密度的方法有很多,根据题目给予的条件不同,或者固体的性质不同, 如是否规则、大小、吸水性及漂浮在水面以及缺少测某一物理量的工具等等测固体密度, 尤其体现在测固体体积上方法多样,这类实验探究题也是中考高频考题之一 【方法指导】 一、测固体体积的四种方法 1. 浸没于液体中的物体 (1)公式法:规则的物体体积V长宽高 (2)排水法:较小不规则物体体积VV2V1. (3)称重法: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得在空气中重力为G和在水中的示数F,则物体的体 积为V. GF g水 (4)溢水法:将溢水杯装满水,物体放入溢水杯中,把被溢出的水收集到小烧杯中,用 天平测出水的质量m水,则V. m水 水 2. 漂浮水面的物体 (1)针压法(工具:量筒、水、大头针):用大头针将漂浮物按入水中,记下量筒中水的 变化 (2)沉坠法(工具:量筒、水、细线、金属块):把适量水倒入量筒,再用细线拴住金属 块放入水中记V1,然后把金属块和漂浮物拴在一起沉没水中记下V2,则体积VV2V1. (3)拉没法:将定滑轮固定在容器底部,利用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将漂浮物拉没入 水中 3. 易吸水的物体 (1)在物体的外表涂上一层薄薄的不溶于水的物质,比如油漆等 (2)将该物体先放入水中,让它吸足水,再来测体积 (3)可用排油法或排沙法 4. 易溶于水的物体:采用饱和溶液法或排沙法 二、缺少某一测量工具测密度 1. 当缺少某一测量工具时,可以利用密度的知识间接地进行测量,如用天平、水可以 测出墨水瓶的容积;用量筒和水可以测铁块的质量 2. 利用浮力知识和二力平衡知识测密度,如用天平、水、细线可以测出某一金属块的 密度;用量筒、水可以测出橡皮泥的密度;用弹簧测力计、水、细线测某一金属块的密度 等 3. 利用杠杆知识或液体压强知识也可以测物质的密度 【分类训练】 类型一 漂浮物密度的测量 1. (2016 北京)小曼利用符合实验要求的圆柱体物块、石子、细线、量筒和适量的水 测量某未知液体的密度如图是小曼正确测量过程的示意图已知水的密度为 1103 kg/m3,g取 10 N/kg.实验过程如下: 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如图甲所示,记录量筒中水的体积 将拴有石子的物块置于量筒内的水中,如图乙所示,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示数为 66 mL. 2 将待测液体倒入另一量筒中,如图丙所示,记录量筒中待测液体的体积 将上述石子和物块擦干后,置于量筒内的待测液体中,如图丁所示,量筒中液面所 对应的示数为 70 mL. 由以上实验可知: (1)石子和物块在水中所受的总浮力为 0.16N; (2)待测液体的密度为 0.8103kg/m3. 类型二 体积较大物体密度的测量 2. (2015 赤峰)小刚同学要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金属块的密度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线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 平平衡 (2)用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 1 所示, 则金属块的质量为 39g. (3)他发现金属块放不进量筒,改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金属块的体积,步骤如下: 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金属块浸没,在水面达到的位置上做标记,然后取出金 属块 b先往量筒中装入 40 mL 的水,然后将量筒中的水慢慢倒入烧杯中,让水面到达标记 处,量筒中剩余的水的体积如图 3 所示,则金属块的体积为 12cm3. (4)计算出金属块的密度为 3.3103kg/m3(保留一位小数) 类型三 易吸水(或易溶于水)物体密度的测量 3. (2016 本溪)在学完密度知识后,小强想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粉笔的密度 (1)小强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在分度盘 中线的右侧,他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直至天平横梁平衡 (2)他找来几根粉笔头,用天平测量它们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对应的 3 位置如图甲所示,这些粉笔头的质量是 6.8g. (3)他将适量水倒入量筒中,读出水的体积将这些粉笔头放入量筒中,发现它们先是 漂浮并冒出气泡,然后慢慢下沉继续冒出气泡老师告诉他这是由于粉笔疏松多孔并具有 吸水性造成的如果用这种方法测量粉笔头体积,会导致密度的测量结果偏大(选填“偏大” 或“偏小”) (4)为了更加准确的测出粉笔头的体积,他把所有吸饱水的粉笔头取出,放入装有 25 mL 水的量筒中,液面对应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粉笔头的体积是 10cm3,粉笔的密度为粉 笔0.68g/cm3. (5)小强又利用已知密度的粉笔和量筒测出了果汁的密度,请你根据他的实验步骤写出 果汁的密度表达式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果汁,读出液面对应的示数为V1; 将一根粉笔用保鲜膜包好,放入量筒中,粉笔漂浮(如图丙所示),读出液面对应的 示数为V2; 利用细长针将粉笔完全压入果汁中(如图丁所示),读出液面对应的示数为V3; 果汁密度的表达式为果汁粉笔(用字母表示,粉笔已知) V3V1 V2V1 类型四 等容法测物质的密度(缺量筒) 4. (2016 泉州)小明想了解不溶于水的化工原料石英粉的密度,已知水的密度为水, 他利用天平(含砝码)、一个玻璃杯、适量的水,就能完成测量石英粉密度的实验下面是 小明的实验步骤: (1)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尖对准分度标尺的情况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右(选填“左”或“右”)端调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空玻璃杯的质量m0,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游码在 称量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空玻璃杯的质量m027.4g. (3)给玻璃杯中装适量石英粉,使其表面水平,并在该水平面对应杯壁处做标记,测量 出玻璃杯和石英粉的总质量m1. (4)将石英粉全部倒出,给玻璃杯装水至标记处,测量出玻璃杯和水的总质量m2. (5)写出石英粉密度的表达式水(用相应的符号表示) m1m0 m2m0 (6)这种测量方式所测得石英粉的密度比实际值小(选填“大”或“小”) 类型五 浮力法测密度(弹簧测力计) 5. (2016 吉林)用弹簧测力计、一金属块、水来测量某液体密度,步骤如下: 4 (1)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得该金属块在空气中的重力G2.6N; (2)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1.6 N,则金属块受到的浮力F浮1N,金属块 的体积V104m3;(g取 10 N/kg) (3)若要继续测出被测液体的密度,你的操作是:将金属块浸没在待测液体中,记下弹 簧测力计的示数F2 6. (2016 包头)某同学准备用弹簧测力计、烧杯、水、吸盘、滑轮、细线来测量木块 (不吸水)的密度 (1)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 (2)如图甲所示,木块所受的重力为 0.6N. (3)如图乙所示,将滑轮的轴固定在吸盘的挂钩上,挤出吸盘内部的空气,吸盘在大气 压的作用下被紧紧压在烧杯底部如图丙所示,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细线将木块栓 住,通过弹簧测力计将木块全部拉入水中,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0.4 N,如果不计摩擦 和细线重,木块受到的浮力为 1.0N,木块的密度为 0.6103kg/m3.(水1.0103 kg/m3) (4)如果将图丙烧杯中的水换成另一种液体,重复上述实验,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0.2 N,则该液体的密度为 0.8103kg/m3. 7. (2016 台州)小晨设计了一个实验,用排水法测某实心金属块的密度实验器材有 小空桶、溢水杯、烧杯、量筒和水实验步骤如下: 让小空筒漂浮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如图甲; 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测得溢出水的体积为 20 mL,如图乙; 将烧杯中 20 mL 水倒掉,从水中取出金属块,如图丙; 将金属块放入小空筒,小空筒仍漂浮在水面,测得此时溢出水的体积为 44 mL,如 图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被测金属块的密度是 3.2 克/厘米 3. (2)在实验步骤和中,将沾有水的金属块放入小空筒,测出的金属块密度将不变 (选填“偏大” 、 “不变”或“偏小”) 类型六 液体密度测量及误差分析 8. (2016 毕节)某实验小组想知道家里的金沙菜油的密度,于是他们取了适量的菜油, 带入实验室,进行测量 5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拨至标尺零刻度线处,并调节天平平衡; (2)先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为 31.5 g,然后将适量菜油倒入烧杯,放在天平左盘 上称量,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菜油的质量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