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培训ppt课件_第1页
急救培训ppt课件_第2页
急救培训ppt课件_第3页
急救培训ppt课件_第4页
急救培训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场急救技术现场急救技术 20112011 1 1 一个标志:一个标志: 18631863年年1010月日内瓦欧洲月日内瓦欧洲1616国会议提出用白国会议提出用白 底红十字作为救护人员的保护性标志。底红十字作为救护人员的保护性标志。 18641864年年3 3月普丹日勒苏益格战役首次使用。月普丹日勒苏益格战役首次使用。 2 2 国际红十字运动的起源国际红十字运动的起源 n一个人: 1828年5月8日亨利杜南诞生于瑞士 n一场战役:1859年6月24日,索尔弗利诺战役。 n一本书: 1862年11月,索尔弗利诺回忆录。 n一个组织:1863年2月,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 (即五人委员会;1875年红十字国际委员会) n一个会议:1863.10.欧洲16国会议 n一个标志: 1864年,普丹日勒苏益格战役使用 n一部法律:1864年8月,日内瓦外交会议签署了 关于改善战地陆军伤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第一公约) 3 3 第二节第二节 现场救护概念现场救护概念 4 4 现代社会现代社会 初级卫生救护培训系列讲座初级卫生救护培训系列讲座 5 5 繁华都市繁华都市 6 6 车祸车祸 7 7 2005.8.232005.8.23晚晚8 8时时 深圳宝安深圳宝安 特大车祸特大车祸 1818人死人死 1717人伤人伤 8 8 水灾 2004年 南亚亚海啸啸 9 9 溺水 1010 地震 1111 火火 灾灾 1212 触电触电 救护伤员救护伤员 1313 世贸大楼废墟 2001.9.11 恐怖袭击美国 1414 2010.3.29莫斯科地铁恐怖爆炸 1515 当意外灾害和伤害事故发生时 当意外灾害和伤害事故发生时 所有的人都会想到所有的人都会想到120120和医生和医生 1616 而当而当120120赶到或医务人员赶到现场时赶到或医务人员赶到现场时 可能已经失去最佳的抢救时间可能已经失去最佳的抢救时间 1717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这样? 难道是难道是120120做得不够好吗?做得不够好吗? 事实并非如此!事实并非如此! 1818 这是因为这是因为 当意外灾害或危重事故发生时,往往导致伤当意外灾害或危重事故发生时,往往导致伤 病员的病员的呼吸心跳骤停,并在很短时间内死亡。呼吸心跳骤停,并在很短时间内死亡。 10 10 秒秒 意识丧失,昏倒意识丧失,昏倒 60 60 秒秒 自主呼吸停止自主呼吸停止 3 3分钟分钟 开始脑水肿开始脑水肿 6 6分钟分钟 脑细胞开始死亡脑细胞开始死亡 8 8分钟分钟 脑死亡脑死亡 1919 此时,最好的急救方法是:此时,最好的急救方法是:对伤病员实施对伤病员实施 现场心肺复苏(现场心肺复苏(CPRCPR) 而且,而且,开展心肺复苏的时间越早,伤病员开展心肺复苏的时间越早,伤病员 被救活的希望就越大。被救活的希望就越大。 4 min4 min内实施内实施CPRCPR者者60%60%被救活被救活 46 min46 min内实施内实施CPRCPR者者40%40%被救活被救活 68 min68 min内实施内实施CPRCPR者仅者仅20%20%被救活被救活 10min10min以上以上才实施才实施CPRCPR者被救活者被救活几乎为零几乎为零 2020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生命 实施实施现场心肺复苏现场心肺复苏的最佳时间:的最佳时间: “4646分钟分钟” 2121 2222 现场救护的基本概念现场救护的基本概念 n n 在突发危重急症或意外灾害事故现场,在突发危重急症或意外灾害事故现场, 当医疗救护人员或当医疗救护人员或“120”120”未到达前,未到达前, 由由“第一目击者第一目击者”依照现场救护基本原依照现场救护基本原 则,对伤病人员则,对伤病人员就地就地实施实施及时、有效、及时、有效、 初步地初步地现场救助活动。现场救助活动。 n n 其目的其目的“挽救生命、减轻伤残挽救生命、减轻伤残” 2323 现场救护的原则现场救护的原则 (一)现场评估判断(一)现场评估判断 1 1、评估事发现场的评估事发现场的环境情况环境情况:迅速了解伤:迅速了解伤 害事故的性质和原因,仔细评估事发现场的环害事故的性质和原因,仔细评估事发现场的环 境危险因素,确保伤病员和自身安全。境危险因素,确保伤病员和自身安全。 2 2、判断事发现场的判断事发现场的伤病人员情况伤病人员情况:及时判:及时判 断伤病员受伤人数或伤害程度。断伤病员受伤人数或伤害程度。 环境安全就地抢救伤病员,环境不安全环境安全就地抢救伤病员,环境不安全 将伤病员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抢救。将伤病员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抢救。 2424 (二)现场紧急呼救(二)现场紧急呼救 经过准确判断,立即高声呼救和拨打急救经过准确判断,立即高声呼救和拨打急救 电话,电话,即时即时向向“医疗救援服务统医疗救援服务统”(120)(120)或周或周 围人群呼救寻求支持和援助。围人群呼救寻求支持和援助。 现场呼叫:现场呼叫:来人啦!救命呀!快打来人啦!救命呀!快打“120”120”! 呼叫呼叫“120”120”: 1 1、事发事件性质和确切地点;、事发事件性质和确切地点; 2 2、现场伤病员人数及危险情况;、现场伤病员人数及危险情况; 3 3、现场救援情况,正在采取的救护措施。、现场救援情况,正在采取的救护措施。 2525 (三)现场紧急救助(三)现场紧急救助 “第一目击者第一目击者”在紧急呼救的同时,要充在紧急呼救的同时,要充 分利用现场现有的人力和物力,对伤病员分利用现场现有的人力和物力,对伤病员实施实施 及时有效、初步地及时有效、初步地抢救措施(基础生命支持)抢救措施(基础生命支持) : 心肺复苏心肺复苏和创伤和创伤止血、包扎、固定、搬止血、包扎、固定、搬 运运等,以维持伤病人员的基础生命;等,以维持伤病人员的基础生命;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如遇伤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如遇伤 病人员大量出血,先行止血保命第一。病人员大量出血,先行止血保命第一。 2626 n n 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至高无上的,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至高无上的, 人的生命来之不易;人的生命来之不易; n n 属于一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死了属于一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死了 就不可能再复生!就不可能再复生! n n 保护生命,善待人生,是神灵赋予我保护生命,善待人生,是神灵赋予我 们的职责和使命;们的职责和使命; 2727 第二节第二节 心肺复苏技术心肺复苏技术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 P RC P R 2828 n n 心肺复苏心肺复苏CABCAB,有头有尾,有头有尾 n n 头是意识尾证明,先想后做头是意识尾证明,先想后做 n n 意识:意识:“ “一唤、二拍、三掐一唤、二拍、三掐” ” n n 呼救体位进入呼救体位进入C C n n 循环判断需综合循环判断需综合 n n 呼吸判断需注意:呼吸判断需注意:“ “一听、二看、三感觉一听、二看、三感觉” ” 反复反复5 5次重新来次重新来 2929 3030 现场心肺复苏现场心肺复苏 的步骤的步骤 (一)(一)判断意识判断意识 (二)(二)高声呼救高声呼救 (三)(三)救护体位救护体位 “喂!你怎么啦” “来人呀! 救命啦, 快打120!” 3131 (四)(四)检查心跳检查心跳 (五五)人工循环人工循环 心外按压定位心外按压定位 心脏按压心脏按压 3232 (六)(六)开放气道开放气道 (七)(七)人工呼吸人工呼吸 3333 ( (八八) )反复心肺复苏反复心肺复苏 3434 心肺复苏技术心肺复苏技术(CPRCPR)是针对处于生命垂危(呼吸)是针对处于生命垂危(呼吸 、心跳骤停)的患者,采取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急救方、心跳骤停)的患者,采取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急救方 法。它是现代救护的核心,也是最重要的急救技能。法。它是现代救护的核心,也是最重要的急救技能。 病人的呼吸、心跳刚刚停止时,生命还处在频死病人的呼吸、心跳刚刚停止时,生命还处在频死 阶段,俗称阶段,俗称“假死状态假死状态”,而并未进入生物学死亡阶,而并未进入生物学死亡阶 段,即段,即“真死状态真死状态”。此时,立即实施心肺复苏就可。此时,立即实施心肺复苏就可 将呼吸、心跳骤停的病人从死亡的边缘挽救回来。将呼吸、心跳骤停的病人从死亡的边缘挽救回来。 一、心肺复苏的基本概念一、心肺复苏的基本概念 3535 二、心、肺解剖部位二、心、肺解剖部位 3636 心血管系统 心 血 血 脏 管 液 血液循环 体 肺 循 循 环 环 血液循环系统血液循环系统 右心房 右心室 右心房 右心室右心室 左心房 左心室左心室 3737 (一)人工呼吸的原理(一)人工呼吸的原理 n n 人工呼吸是通过口对口或口对口(鼻)以及口对呼吸面罩等吹人工呼吸是通过口对口或口对口(鼻)以及口对呼吸面罩等吹 气的方式,为呼吸停止的伤病员提供氧气,维持其生命的快速气的方式,为呼吸停止的伤病员提供氧气,维持其生命的快速 有效的方法。有效的方法。 n n 病员心跳呼吸停止之后,肺处于萎缩状态,人工吹气不仅能使病员心跳呼吸停止之后,肺处于萎缩状态,人工吹气不仅能使 伤病员的肺组织扩张,伤病员的肺组织扩张, “ “呼气呼气” ” 中中 16% 16% 的的氧含量足够满足病员氧含量足够满足病员 对氧气的需要,而且,对氧气的需要,而且, “ “呼气呼气” ”中中 4% 4% 的二氧化碳含量还有兴奋的二氧化碳含量还有兴奋 病员呼吸中枢,加快呼吸复苏的作用。病员呼吸中枢,加快呼吸复苏的作用。 3838 (二)胸外心脏挤压的原理(二)胸外心脏挤压的原理 n n 心脏泵机制学说:对胸腔挤压时,位于胸骨与脊柱之间的心脏心脏泵机制学说:对胸腔挤压时,位于胸骨与脊柱之间的心脏 被挤压,心脏内的血液被动向前流动。当胸腔挤压被解除时,被挤压,心脏内的血液被动向前流动。当胸腔挤压被解除时, 心脏恢复舒张状态,产生吸引作用,使血液回流,充盈心脏。心脏恢复舒张状态,产生吸引作用,使血液回流,充盈心脏。 n n 胸腔泵机制学说:心脏作为一个被动胸腔泵机制学说:心脏作为一个被动 的管道,对胸腔挤压时,增加胸腔内的管道,对胸腔挤压时,增加胸腔内 静脉、动脉以及胸腔外动脉的压力,静脉、动脉以及胸腔外动脉的压力, 胸腔外静脉的压力仍然低下,从而形胸腔外静脉的压力仍然低下,从而形 成周围动静脉压力梯度,使血液从动成周围动静脉压力梯度,使血液从动 脉流向静脉。当胸腔挤压被解除时,脉流向静脉。当胸腔挤压被解除时, 胸腔内压力下降为胸腔内压力下降为0 0,周围静脉血回周围静脉血回 流入右心和肺。流入右心和肺。 3939 四、心肺复苏的基本步骤与方法四、心肺复苏的基本步骤与方法 “ “一唤、二拍、三掐一唤、二拍、三掐” ” 在伤病员耳边大声在伤病员耳边大声 呼唤呼唤“ “喂!你怎么啦喂!你怎么啦” ”; 再轻轻拍打病人面颊和再轻轻拍打病人面颊和 肩膀;掐捏病人肩膀;掐捏病人“ “人中人中” ” 和面颊。对婴儿要拍击和面颊。对婴儿要拍击 足跟或掐捏上臂。无反足跟或掐捏上臂。无反 应者无意识。应者无意识。 (一)判断意识(一)判断意识 “喂!你怎么啦” 4040 四、心肺复苏的基本步骤与方法四、心肺复苏的基本步骤与方法 “ “一唤、二拍、三掐一唤、二拍、三掐” ” 在伤病员耳边大声在伤病员耳边大声 呼唤呼唤“ “喂!你怎么啦喂!你怎么啦” ”; 再轻轻拍打病人面颊和再轻轻拍打病人面颊和 肩膀;掐捏病人肩膀;掐捏病人“ “人中人中” ” 和面颊。对婴儿要拍击和面颊。对婴儿要拍击 足跟或掐捏上臂。无反足跟或掐捏上臂。无反 应者无意识。应者无意识。 (一)判断意识(一)判断意识 “喂!你怎么啦” 4141 (二)紧急呼救(二)紧急呼救 一旦判定病人意识丧一旦判定病人意识丧 失,应立即高声呼救失,应立即高声呼救“来来 人啊,救命啊!人啊,救命啊!”以求得以求得 周围人群的帮助与支持。周围人群的帮助与支持。 同时拨打急救电话,紧急同时拨打急救电话,紧急 呼叫呼叫“医疗救援服务系医疗救援服务系 统统”(120120)救援。)救援。 “来人啦, 救命呀! 快打120!” 4242 1 1、病人体位病人体位 2 2、救护员体位救护员体位 (三)救护体位(三)救护体位(心肺复苏体位心肺复苏体位) 4343 (四)人工循环(胸外心脏按压)(四)人工循环(胸外心脏按压) 1 1、成人成人心脏按压定位心脏按压定位 救护员一手食指和中救护员一手食指和中 指并拢,中指沿伤病员一指并拢,中指沿伤病员一 侧肋弓向上滑行至两侧肋侧肋弓向上滑行至两侧肋 弓交汇处定位放平,另一弓交汇处定位放平,另一 手掌根紧靠食指放好。手掌根紧靠食指放好。 成人心脏按压部位:胸骨下1/2处 4444 2 2、成人成人胸外心脏按压胸外心脏按压 救护员双手掌根重叠,食指相救护员双手掌根重叠,食指相 扣,常心上翘,十指离开胸壁,上扣,常心上翘,十指离开胸壁,上 半身前倾,双臂伸直,垂直向下用半身前倾,双臂伸直,垂直向下用 力,有节奏的连续按压力,有节奏的连续按压3030次后,转次后,转 为人工吹气为人工吹气2 2次,如此反复五个轮次,如此反复五个轮 回回。按压与放松时间相等。按压与放松时间相等。 按压深度:按压深度:4 45cm5cm 按压频率:按压频率:100100次次/ /分分 按压吹气之比:按压吹气之比:3030:2 2 4545 婴儿心脏按压婴儿心脏按压 中指无名指并拢垂直向下按压中指无名指并拢垂直向下按压 按压定位:按压定位:胸骨下胸骨下1/21/2部位,即两乳头连线部位,即两乳头连线 正中下一横指。正中下一横指。 按压深度:按压深度:胸廓前后径胸廓前后径1/31/21/31/2 按压频率:按压频率:100100次次/ /分分 按压吹气之比:按压吹气之比:3030:2 2 单手掌垂直向下按压单手掌垂直向下按压3030次次 按压定位:按压定位:胸骨下胸骨下1/21/2部位部位 按压深度:按压深度:胸廓前后径胸廓前后径1/31/21/31/2 按压频率:按压频率:100100次次/ /分分 按压吹气之比:按压吹气之比:3030:2 2 儿童心脏按压儿童心脏按压 4646 反复心肺复苏反复心肺复苏 4747 昏迷病人昏迷病人: : 舌和会厌阻塞上呼吸道舌和会厌阻塞上呼吸道 (五)打开气道(五)打开气道 仰头举颏仰头举颏: : 舌和会厌抬举、舌和会厌抬举、 解除阻塞解除阻塞 4848 仰头举颏法仰头举颏法 检查检查 口腔异物口腔异物 4949 清除婴儿口腔异物 儿童开放气道儿童开放气道 婴儿开放婴儿开放 气道气道 成人开放道成人开放道 5050 救护员将放在伤病员前额的手的救护员将放在伤病员前额的手的 拇指和食指捏紧伤病员的鼻翼,然后拇指和食指捏紧伤病员的鼻翼,然后 深吸一口气,用双唇包严伤病员的口深吸一口气,用双唇包严伤病员的口 唇周围,缓慢持续地唇周围,缓慢持续地( (约约1 1秒钟秒钟) ) 将气将气 体吹入伤病员的肺脏。同时,观察伤体吹入伤病员的肺脏。同时,观察伤 病员的胸部是否隆起。连续吹气病员的胸部是否隆起。连续吹气 2 2次次 后,转为胸外心脏按压后,转为胸外心脏按压3030次。次。 如此反复五个轮回。如此反复五个轮回。 口对口吹气口对口吹气 吹气时间:吹气时间:约约1 1秒秒/ /次次 吹吹 气气 量量: :以患者胸部隆起以患者胸部隆起 为标准为标准 吹气频率:吹气频率:1212次次/ /分钟分钟 吹气按压之比:吹气按压之比:2 2:3030 (六)人工呼吸(六)人工呼吸 5151 口对呼吸面罩吹气口对呼吸面罩吹气 口对口鼻吹气口对口鼻吹气 救护员位于伤病员头部一侧,救护员位于伤病员头部一侧, 以鼻梁为导向,将面罩置于患者头以鼻梁为导向,将面罩置于患者头 部,双手拇指加压固定面罩边缘,部,双手拇指加压固定面罩边缘, 其余四指合抱患者双下颌,向后上其余四指合抱患者双下颌,向后上 推举下颌使头后仰开放气道,然后推举下颌使头后仰开放气道,然后 ,救护员口对面罩通气孔缓慢吹气,救护员口对面罩通气孔缓慢吹气 。吹气次数、量、时间与口对口吹。吹气次数、量、时间与口对口吹 气相同。气相同。 救护员保持婴儿气道开放,双救护员保持婴儿气道开放,双 唇包严婴儿口鼻,均匀缓缓吹气入唇包严婴儿口鼻,均匀缓缓吹气入 肺,每分钟吹气肺,每分钟吹气2020次,每次吹气量次,每次吹气量 以观察婴儿胸部有起伏即可。以观察婴儿胸部有起伏即可。 5252 触摸病人颈动脉、桡动脉有触摸病人颈动脉、桡动脉有 无搏动;观察伤病人颜面、嘴唇无搏动;观察伤病人颜面、嘴唇 、指甲是否苍白或紫绀;听诊病、指甲是否苍白或紫绀;听诊病 人心跳是否有声音。人心跳是否有声音。 婴儿触摸肱动脉婴儿触摸肱动脉 成人触摸颈动脉成人触摸颈动脉 (七)检查心跳(血液循环)(七)检查心跳(血液循环) 5353 对无反应病人,救护员对无反应病人,救护员 应俯下靠近病人面颊侧耳倾应俯下靠近病人面颊侧耳倾 听有无呼吸声;用眼观察病听有无呼吸声;用眼观察病 人胸、腹部有无起伏;用面人胸、腹部有无起伏;用面 颊感觉病人有无呼吸气流;颊感觉病人有无呼吸气流; (510510秒)秒)无上述体征者无上述体征者 无呼吸。无呼吸。 对无呼吸或有反应但不对无呼吸或有反应但不 能说话的病人,要迅速检查能说话的病人,要迅速检查 病人口鼻、气道有无异物堵病人口鼻、气道有无异物堵 塞,有者应立即清除塞,有者应立即清除。 (最后评估)判断呼吸(最后评估)判断呼吸 “ “一听、二看、三感觉一听、二看、三感觉” ” 5454 (1)(1)肘关节伸直,上肢呈肘关节伸直,上肢呈直线,双肩正对双手,以保证每次直线,双肩正对双手,以保证每次 按压的方向与胸骨按压的方向与胸骨垂直垂直。如果按压时用力方向不垂直,有可能造。如果按压时用力方向不垂直,有可能造 成身体滚动,影响按压效果。成身体滚动,影响按压效果。 (2)(2)对正常形体的患者,按压对正常形体的患者,按压幅度幅度为为4 45cm5cm,为达到有效的按,为达到有效的按 压,可根据体形大小增加或减少按压幅度,最理想的按压效果是压,可根据体形大小增加或减少按压幅度,最理想的按压效果是 可触及颈或股动脉搏动。但按压力量以按压幅度为准,而不仅仅可触及颈或股动脉搏动。但按压力量以按压幅度为准,而不仅仅 依靠触及到脉搏。依靠触及到脉搏。 (3) (3) 每次按压后,放松使胸骨恢复到按压前的位置,血液在每次按压后,放松使胸骨恢复到按压前的位置,血液在 此期间可回流到胸腔,放松时双手此期间可回流到胸腔,放松时双手不要离开不要离开胸壁,一方面使双手胸壁,一方面使双手 位置保持固定,另一方面,减少直接对胸骨本身的冲击力,以免位置保持固定,另一方面,减少直接对胸骨本身的冲击力,以免 发生骨折,按压频率为发生骨折,按压频率为100100次次minmin。 (4) (4) 按压与放松按压与放松间隔比间隔比为为5050时,可产生有效的脑和冠状动时,可产生有效的脑和冠状动 脉灌注压。脉灌注压。 (5) (5) 在在3030次按压周期内,保持双手次按压周期内,保持双手位置固定位置固定,不要改变手的,不要改变手的 位置,也不要将手从胸壁上移开,每次按压后,使胸廓重新恢复位置,也不要将手从胸壁上移开,每次按压后,使胸廓重新恢复 到原来的位置。到原来的位置。 5555 (1 1)面色面色、口唇口唇由苍白、青紫转为红润;由苍白、青紫转为红润; (2 2)自主呼吸、脉搏搏动自主呼吸、脉搏搏动可以探知;可以探知; (3 3)瞳孔瞳孔由大变小,对光反应恢复;由大变小,对光反应恢复; (4 4)眼球眼球活动、活动、手脚手脚抽动,呻吟;抽动,呻吟; 五五、现场心肺复苏有效指针、现场心肺复苏有效指针 5656 六、心肺复苏终止条件六、心肺复苏终止条件 n n 现场心肺复苏必须坚持连续进行,呼吸、按现场心肺复苏必须坚持连续进行,呼吸、按 压间隔时间不得超过压间隔时间不得超过 5 5 秒,检查呼吸、循环秒,检查呼吸、循环 体征停止心肺复苏时间不得超过体征停止心肺复苏时间不得超过1010秒。秒。 心肺复苏终止条件:心肺复苏终止条件: (1 1)患者自主呼吸和脉搏恢复;)患者自主呼吸和脉搏恢复; (2 2)他人或专业救护员接替进行心肺复苏;)他人或专业救护员接替进行心肺复苏; (3 3)医生到场确定患者死亡;)医生到场确定患者死亡; 5757 复原侧卧位复原侧卧位 5858 5959 气道梗塞急救法气道梗塞急救法 n n 一、呼吸梗阻一、呼吸梗阻 n n 因进食过猛过快、或一边进食一边说笑,或口含因进食过猛过快、或一边进食一边说笑,或口含 物品大声说笑等,导致异物卡在喉部阻塞气管、物品大声说笑等,导致异物卡在喉部阻塞气管、 或嵌入支气管而引起伤病员刺激性剧烈咳嗽、反或嵌入支气管而引起伤病员刺激性剧烈咳嗽、反 射性呕吐、声音嘶哑、呼吸困难或窒息等一系列射性呕吐、声音嘶哑、呼吸困难或窒息等一系列 的症状。的症状。 n n 呼吸梗阻多见于呼吸梗阻多见于3 3岁左右的婴幼儿童,也常见于青岁左右的婴幼儿童,也常见于青 少年和老年患者。少年和老年患者。 n n 常见的气道梗阻物有:糖果、花生、瓜子、果冻常见的气道梗阻物有:糖果、花生、瓜子、果冻 、黄豆、葡萄以及硬币、纽扣、玩具、鸡块、骨、黄豆、葡萄以及硬币、纽扣、玩具、鸡块、骨 头等。头等。 6060 n n 二、气道梗阻类型与特殊表现二、气道梗阻类型与特殊表现 n n 异物吸入气管时,病人感到极度不异物吸入气管时,病人感到极度不 适,常不由自主地以一手呈适,常不由自主地以一手呈“V”V” 字状紧贴颈前喉部,苦不堪言。字状紧贴颈前喉部,苦不堪言。 n n 不完全气道梗阻不完全气道梗阻 n n 病人咳嗽、喘气或咳嗽微弱无力,病人咳嗽、喘气或咳嗽微弱无力, 呼吸困难,张口呼吸时,可听到异呼吸困难,张口呼吸时,可听到异 物冲击性高啼声;皮肤、粘膜、甲物冲击性高啼声;皮肤、粘膜、甲 床、面色青紫、发绀。床、面色青紫、发绀。 n n 完全性气道梗阻完全性气道梗阻 n n 较大异物堵塞喉部、气管处,病人较大异物堵塞喉部、气管处,病人 面色灰暗青紫,不能说话、咳嗽、面色灰暗青紫,不能说话、咳嗽、 呼吸,很快陷入呼吸停止,失去知呼吸,很快陷入呼吸停止,失去知 觉、窒息。觉、窒息。 6161 n n 三、呼吸梗阻的救治方法(海氏手法)三、呼吸梗阻的救治方法(海氏手法) n n 海氏手法是在发生气道堵塞异物时,通过海氏手法是在发生气道堵塞异物时,通过 冲击病人的腹部及膈肌下软组织,产生向冲击病人的腹部及膈肌下软组织,产生向 上的压力,压迫两肺下部,从而驱使肺部上的压力,压迫两肺下部,从而驱使肺部 残留气体形成一股气流,冲击气管,将堵残留气体形成一股气流,冲击气管,将堵 塞气管、咽喉部的异物驱除的一种行之有塞气管、咽喉部的异物驱除的一种行之有 效的方法。效的方法。 6262 n n (一)成年救治法(一)成年救治法 1 1、自救腹部冲击法、自救腹部冲击法 6363 n n 2 2、互救腹部冲击法、互救腹部冲击法 2 2、仰卧位腹部冲击、仰卧位腹部冲击 (用于意识不清的病人(用于意识不清的病人 ) 1 1、立位腹部冲击、立位腹部冲击 6464 n n 3 3、互救胸部冲击法、互救胸部冲击法 1 1、仰卧位胸部冲击、仰卧位胸部冲击 (用于意识不清的病人)(用于意识不清的病人) 2 2、立位胸部冲击、立位胸部冲击 6565 n n (二)儿童救治法(二)儿童救治法 n n 腹部冲击法腹部冲击法 n n 操作方法与成人相同操作方法与成人相同 6666 心脏体外除颤心脏体外除颤 n n 心室纤维性颤动:即心脏不能有节律的收心室纤维性颤动:即心脏不能有节律的收 缩,心肌处于一种杂乱无章的蠕动状态。缩,心肌处于一种杂乱无章的蠕动状态。 此时,心脏失去正常的排血功能,导致全此时,心脏失去正常的排血功能,导致全 身血液循环中断,呼吸心跳骤停。身血液循环中断,呼吸心跳骤停。 n n 心脏体外除颤:心脏体外除颤:即在体外使用即在体外使用“电冲击电冲击” 心脏,利用瞬间强大电流通过心脏时,使心脏,利用瞬间强大电流通过心脏时,使 之恢复节律性的收缩的方法。之恢复节律性的收缩的方法。 n n 或采用胸外或采用胸外“徒手空拳徒手空拳”叩击的方法,具叩击的方法,具 有有“机械除颤机械除颤”的作用。的作用。6767 n n 一、徒手胸外扣击法一、徒手胸外扣击法 n n 即在实施心脏按压之前,救护员对心室纤维即在实施心脏按压之前,救护员对心室纤维 性颤动的伤病员,实施性颤动的伤病员,实施“赤手空拳赤手空拳”的胸外的胸外 扣击的方法。扣击的方法。 n n 救护员目睹伤病员突然倒地,意识不清,面救护员目睹伤病员突然倒地,意识不清,面 色苍白,口唇紫绀,摸不到脉搏。色苍白,口唇紫绀,摸不到脉搏。 n n 定位:同胸外心脏按压部位。一手掌平压在定位:同胸外心脏按压部位。一手掌平压在 伤病员胸部伤病员胸部 n n 叩击:另一手紧握拳头,距离叩击:另一手紧握拳头,距离30-4030-40厘米左厘米左 右高度捶下,无效时,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右高度捶下,无效时,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6868 n n 二、体外自动除颤法二、体外自动除颤法 n n 当伤病员发生呼吸心跳骤停时,通过使用体外自动当伤病员发生呼吸心跳骤停时,通过使用体外自动 除颤器(除颤器(ADEADE),对出现心室纤颤或室性心动过速的),对出现心室纤颤或室性心动过速的 伤病员,进行自动体外除颤的方法。伤病员,进行自动体外除颤的方法。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6969 n n 19961996年问世,使得早期电击除颤变成现实可行年问世,使得早期电击除颤变成现实可行 n n 体积小巧、重量体积小巧、重量3kg3kg左右,便于携带左右,便于携带 n n AEDAED针对针对1 1岁以上人员设计,放电能量不可调节岁以上人员设计,放电能量不可调节 n n 操作简便、自动化,只需按两个按键操作简便、自动化,只需按两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