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万吨年煤矿(整合)开采方案设计说明书.doc_第1页
15万吨年煤矿(整合)开采方案设计说明书.doc_第2页
15万吨年煤矿(整合)开采方案设计说明书.doc_第3页
15万吨年煤矿(整合)开采方案设计说明书.doc_第4页
15万吨年煤矿(整合)开采方案设计说明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 市市 xx 镇镇 xx 煤煤矿矿(整合)(整合) 开采方案设计说明书开采方案设计说明书 (15 万 t/a) 贵州贵州 xxxxxxxx 工程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资料目录 一一xxxx 市市 xxxx 镇镇 xxxx 煤矿开采方案设计(整合)说明书煤矿开采方案设计(整合)说明书1 1 份份 二二附图附图 1 套 序 号 图 名图 号比 例图纸张数 1 井上下对照图整合前后矿界对照图 a2 1:5000 1 2 开拓系统及采区布置平面图 a0+ 1:2000 1 3 开拓系统及采区布置剖面图 a2 1:2000 1 4 井下避灾线路图 a2 1:20001 5 通风系统及网络图 a2 示意1 6 井上下供电系统图 a1 示意1 7 井下运输系统图 a2 1:20001 8 井下防尘、通讯、压风、排水系统图 a2 示意1 9 主斜井工业场地平面布置图 a2 1:5001 10 副平硐工业场地平面布置图 a1 1:5001 11 c2 煤层采空区分布图 a2 1:50001 12 c3 煤层采空区分布图 a2 1:50001 13 瓦斯抽放系统图 a2 示意1 目 录 前言前言1 1 1.总论总论1 1.1.项目背景1 1.2.项目概况4 1.3.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11 2.矿井建设条件矿井建设条件13 2.1.概况13 2.2.外部建设条件14 2.3.资源条件15 2.4.建设条件综合评价22 3.市场预测市场预测24 3.1.产品市场需求预测24 3.2.产品市场供应预测25 3.3.产品市场目标分析26 3.4.价格现状与预测26 3.5.市场竞争力分析27 3.6.市场风险27 4.井田境界与资源井田境界与资源/储量储量.28 4.2.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与服务年限30 5.井田开拓与开采井田开拓与开采31 5.1.井田开拓31 5.2.井下开采34 5.3.井下运输37 5.4.矿井通风39 6.矿井主要设备矿井主要设备47 6.1.带式输送机47 6.2.提升绞车50 6.3.通风设备52 6.4.电机车运输55 6.5.排水设备57 6.6.瓦斯抽采设备59 6.7.空气压缩设备61 7.地面设施地面设施63 7.1.地面生产系统63 7.2.地面运输65 7.3.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65 7.4.矿井供配电68 7.5.安全、生产监控与矿井自动化73 7.6.给排水74 7.7.采暖通风与空调77 7.8.地面建筑78 8.节能与减排节能与减排80 8.1.概述80 8.2.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及资源条件80 8.3.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82 8.4.项目能源消耗种类、数量及能源使用分布情况83 8.5.项目能耗指标计算和能耗分析84 8.6.项目节能措施及效果分析。86 9.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92 9.1.环境现状92 9.2.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执行标准92 9.3.环境与水土保持影响分析93 9.4.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措施94 9.5.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投资95 9.6.水土保持与环境影响评价95 10.矿山安全矿山安全96 10.1.危险有害因素及程度96 10.2.主要防范措施97 10.3.地面消防设施108 10.4.安全机构及设备109 11.矿井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矿井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111 11.1.管理机构组织方案111 11.2.人力资源配置111 12.项目实施计划项目实施计划114 12.1.建设工期114 13.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17 13.1.编制说明117 13.2.项目静态投资估算117 13.3.流动资金估算117 13.4.项目总投资117 14.财务评价财务评价118 14.1.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118 14.2.成本费用估算118 14.3.销售收入估算119 14.4.财务分析119 14.5.不确定性分析119 15.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123 15.1.项目主要风险分析123 15.2.防范和降低风险对策123 16.社会评价社会评价125 16.1.项目对社会影响的分析125 16.2.项目与所在地互适性分析125 16.3.社会评价结论126 17.结论与建议结论与建议127 17.1.推荐方案总体描述127 17.2.主要对比方案描述127 17.3.结论与建议128 17.4.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28 附件: 一、主要机电设备和器材目录 二、投资估算及财务分析表 三、巷道断面图 四、矿方提供的附件 1、开采方案设计委托书 2、贵州省国土资源厅 2007 年 9 月颁发的 xx 市 xx 镇 xx 煤矿采矿许可证(有 效期限:自 2007 年 9 月至 2008 年 9 月) , 证号:5200000711618; 3、贵州省人民政府文件(黔府函2006201 号):省人民政府关于黔西南自治 州 xx 市等六县(市)煤矿整合和调整布局方案的批复 ; 4、贵州省国土资源厅文件(黔国土资储备字2008322 号):关于贵州省 xx 市 xx 镇 xx 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 5、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文件 2007516 号对黔西南州煤矿 2007 年度矿井瓦斯等 级鉴定报告的批复 ; 6、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 2007 年 3 月提供的 2煤层xx 市 xx 镇 xx 煤矿 煤炭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 , xx 市 xx 镇 xx 煤矿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 ; 7、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 2007 年 5 月提供的 3煤层xx 市 xx 镇 xx 煤矿 煤炭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 , xx 市 xx 镇 xx 煤矿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 ; 8、中国矿业大学矿山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08 年 10 月 10 日所作的贵 州省 xx 市 xx 煤矿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 9、2008 年 9 月 30 日 xx 市 xx 镇 xx 煤矿与 xx 市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签定的 高压供用电合同 ; 10、2007 年 7 月 19 日 xx 煤矿与黔西南州矿山救护队签定的矿山救援技术服 务协议 ; 11、xx 市 xx 三矿与 xx 煤矿的整合证明; 12、xx 市 xx 镇 xx 煤矿采矿许可证; 13、xx 市 xx 镇 xx 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 14、xx 市 xx 镇 xx 煤矿煤炭生产许可证; 15、xx 市 xx 镇 xx 煤矿矿长资格证; 16、xx 市 xx 镇 xx 煤矿矿长安全资格证; 17、xx 市 xx 镇 xx 煤矿合伙企业营业执照。 附图: 附附 图图 目目 录录 序 号 图 名图 号比 例图纸张数 1 井上下对照图整合前后矿界对照图 a2 1:5000 1 2 开拓系统及采区布置平面图 a0+ 1:2000 1 3 开拓系统及采区布置剖面图 a2 1:2000 1 4 井下避灾线路图 a2 1:20001 5 通风系统及网络图 a2 示意1 6 井上下供电系统图 a1 示意1 7 井下运输系统图 a2 1:20001 8 井下防尘、通讯、压风、排水系统图 a2 示意1 9 主斜井工业场地平面布置图 a2 1:5001 10 副平硐工业场地平面布置图 a1 1:5001 11 c2 煤层采空区分布图 a2 1:50001 12 c3 煤层采空区分布图 a2 1:50001 13 瓦斯抽放系统图 a2 示意1 兴义市白碗窑镇煤矿开采方案设计 第 1 页 1. 总总论论 1.1. 项目背景项目背景 1.1.1. 项目名称、隶属关系及所在位置项目名称、隶属关系及所在位置 项目名称:xx 市 xx 镇 xx 煤矿开采方案设计。 隶属关系:行政区域隶属黔西南州 xx 市 xx 镇所辖,经济上独立经营、自负盈 亏。 xx 煤矿位于贵州省 xx 市西南,行政区划隶属黔西南州 xx 市 xx 镇所辖。地理 坐标:东经 1044440-1044547,北纬 250011-250112。xx 市至 xx 镇有通乡级公路,矿山距 xx 镇 6 公里,距 xx 市 43km(直距 19km),距顶效 火车站 50km,交通较为方便。 根据贵州省国土资源厅 2007 年 9 月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5200000711618, 矿井范围由 7 个拐点圈定,面积为 2.9474km2。 1.1.2. 承办单位概况承办单位概况 xx 煤矿是由原来的 xx 煤矿和 xx 三矿煤矿整合而成,整合以原 xx 煤矿为主体进 行,整合后新的矿井名称为 xx 市 xx 镇 xx 煤矿。属于私营合伙企业(由工商营业 执照决定) 。 1.1.3.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1.1.3.1.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及有关部门文件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及有关部门文件 1.1.3.1.1. 国家法律法规国家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1.1.3.1.2. 国家、行业标准国家、行业标准 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煤矿安全规程;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gb 50399-2006; 3、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及装备通用安全技术要 求,aq 1023-2006; 4、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煤矿井工开采通风技术条件,aq 1028-2006; 5、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技术规范,aq 1020- 2006; 6、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井下探放水技术规范,mt/t 632-1996; 7、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矿山电力设计规范,gb5007094; 8、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石门揭煤与瓦斯突出煤层程序技术条件,mt/t 955- 2005; 兴义市白碗窑镇煤矿开采方案设计 第 2 页 9、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煤矿瓦斯抽放规范,aq 1027-2006; 10、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6-2006 1.1.3.1.3. 国务院文件国务院文件 1、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令第 446 号; 2、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8 号;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358 号; 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的若干意见, 国办发 200647 号。 1.1.3.1.4. 国家相关部门文件国家相关部门文件 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件规定,局长令第 5 号; 2、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加强煤矿矿灯安全监察工作的通知,煤安监监察 (2005)30 号; 3、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加强煤矿矿灯安全监察工作的补充通知,煤安监 监察(2005)41 号; 4、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加强煤矿安全培训工作的若干意见,安监 总培训字(2005)91 号; 5、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等,关于加强煤矿水害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安 监总煤矿字2005120 号; 6、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加强煤矿建设项目劳动定员核定等工作的通知, 煤安监监察(2006)14 号; 7、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等,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规范煤炭资源整 合的若干意见,安监总煤矿200648 号; 8、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发布禁止井工煤矿使用的设备及工艺目 录(第一批)的通知,安监总规划2006146 号; 9、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等,煤矿矸石山灾害防范与治理工作指导意见, 安监总煤矿字2005162 号; 10、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严格审查瓦斯灾害严重的煤矿建设项目安全 设施设计的通知,煤安监监察200654 号; 1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等,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 规范企业劳 动定员管理的若干指导意见,安监总矿字2006216 号; 12、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等,关于加强煤矿企业供用电安全管理工作 的紧急通知,安监总煤矿(2006)251 号; 13、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等,关于加强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 见,安监总煤调2007 95 号; 14、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等,关于加强煤矿供用电安全工作的意见,电监安 全200715 号; 15、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煤矿瓦斯治理经验五十条,发改能源2005 457 号; 16、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关于印发煤矿瓦斯治理与利用实施意见的通 知,发改能源20051119 号。 17、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急倾斜煤层安全开采的指导意见,煤安监技 装20075 号; 兴义市白碗窑镇煤矿开采方案设计 第 3 页 1.1.3.1.5. 地方政府文件地方政府文件 1、贵州省安全生产条例,2006 年 7 月 19 日贵州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 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 2、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煤矿整合指导意见的通知,黔煤 办字2006291 号; 3、贵州省煤炭管理局,关于加强小煤矿水害防治工作的通知,黔煤办字 (2007)37 号; 4、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快推进整合矿井、整合扩能扩界煤矿和民用 煤矿采矿权变更登记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黔国土资发200761 号; 5、贵州省煤炭管理局,关于贵州省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瓦斯治理方 案的通知,黔煤行管字2006158 号。 6、贵州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贵州省煤炭管理局 文件黔安监管办字【2007】345 号关于加强煤矿建设项目煤与瓦斯突出防治 工作的意见 ; 1.1.3.2.企业提供的相关资料企业提供的相关资料 1、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 o 五地质大队 2008 年 10 月为该煤矿编制的 贵州省 xx 市 xx 镇 xx 煤矿储量核实报告及相关图件; 3、贵州省人民政府文件(黔府函2006201 号):省人民政府关于黔西南自 治州 xx 市等六县(市)煤矿整合和调整布局方案的批复 ; 4、贵州省国土资源厅文件(黔国土资储备字2008322 号):关于贵州省 xx 市 xx 镇 xx 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 5、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文件 2007516 号对黔西南州煤矿 2007 年度矿井瓦斯 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 ; 6、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 2007 年 3 月提供的 2煤层xx 市 xx 镇 xx 煤 矿煤炭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 , xx 市 xx 镇 xx 煤矿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 ; 7、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 2007 年 5 月提供的 3煤层xx 市 xx 镇 xx 煤 矿煤炭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 , xx 市 xx 镇 xx 煤矿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 ; 8、中国矿业大学矿山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08 年 10 月 10 日所作的 贵州省 xx 市 xx 煤矿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 9、2008 年 9 月 30 日 xx 市 xx 镇 xx 煤矿与 xx 市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签定的 高压供用电合同 ; 10、2007 年 7 月 19 日 xx 煤矿与黔西南州矿山救护队签定的矿山救援技术服 务协议 ; 12、业主提供的其它有关资料。 1.1.3.3.现场调查资料现场调查资料 我单位设计人员 2008 年 7 月在 xx 市 xx 煤矿进行的实地勘察及所了解到的地 面工业场地范围内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居民区分布、电源、水源、交通及 井下巷道现状等资料。 1.1.4. 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随着国际、国内对煤炭资源需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国家对煤炭资源的管理和对生 态环境实施保护和限制措施。为了规范小型矿井的生产,预防煤矿安全事故,减少 资源浪费,根据国家及贵州省人民政府的要求,对我省部分小型矿井进行资源整合。 兴义市白碗窑镇煤矿开采方案设计 第 4 页 根据贵州省人民政府文件(黔府函2006201 号):省人民政府关于黔西南自治州 xx 市等六县(市)煤矿整合和调整布局方案的批复 。由原 xx 煤矿(6 万 t/a)、 xx 三矿煤矿(预设矿名)进行资源整合。 1.2. 项目概况项目概况 1.2.1. 井田概况井田概况 1.2.1.1.井田范围及面积井田范围及面积 xx 市 xx 镇 xx 煤矿,该矿山在整合前,矿区范围由 5 个拐点坐标圈定,矿 区面积为 0.872 km2,开采标高为 1729.6m1356.6m;整合后矿区范围由 7 个拐点 坐标圈定(见表 121)。矿区面积由原来的 0.872 增至 2.9474 km2。开采标高 由 1550m 至 1200m。 根据贵州省国土资源厅 2007 年 9 月颁发的采矿许可证划定的矿井范围,本矿井 范围由 7 个拐点圈定(见表 1-2-1) ,矿井面积为 2.9474km2。 表 1-2-1 矿 区 拐 点 坐 标 点号x 坐标y 坐标点号x 坐标y 坐标 02768340354760841276772335476672 22766372354750993276648635474213 42767555354742135276775335474678 6276804735474925 矿区面积2.9474km2开采标高1550-1200m 1.2.1.2.矿井资源矿井资源/储量储量 根据贵州省国土资源厅文件黔国土储备字2008322 号“关于贵州省 xx 市白 碗镇 xx 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 。矿井可采煤层特征 见表 1-2-2,资源/储量结果见表 1-2-3。 表 1-2-2 矿区主要煤层特征一览表 顶底板岩性 煤层 编号 煤层厚度 m 最小-最大 平均厚度 煤层 间距 (m) 煤层 结构 项板底板 稳定 性 平均 倾角 体重 (t/m3 ) c1 1.05-1.46 1.30 简单 粉砂 质粘 土岩 粉砂 质粘 土岩 较稳 定 161.38 23 c2 1.80-2.20 2.02 简单 粉砂 质粘 土岩 粉砂 质粘 土岩 较稳 定 161.39 21 c3 0.9-1.2 1.01 简单 粉砂 质粘 土岩 粉砂 质粘 土岩 较稳 定 161.42 28 c4 1.03-1.38 1.17 简单 粉砂 质粘 土岩 粉砂 质粘 土岩 较稳 定 161.38 兴义市白碗窑镇煤矿开采方案设计 第 5 页 表 1-2-3 矿区资源量估算统计表 单位:万吨 类别 煤层 编号 采空区 消耗资 源量 111b 控制经 济基础 储量 332 推断内 蕴经济 资源量 333 预测资 源量 334? 断层保 安煤柱 准采标 高以上 资源量 保有资 源量总资源 量 c113.824.4312.3753.5550.6104.15 c211.5422.7253.133.7532.6159.9112.21183.65 c36.9112.8858.030.5317.0314.5788.47109.95 c42369.4219.6519.677.34131.74139.08 合计18722052482135383536.83 1.2.1.3.煤质情况煤质情况 煤层的工业分析结果见表 1-2-4 表 1-2-4 可采煤层煤质特征表 1.2.1.4.其它开采技术条件其它开采技术条件 根据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文件“黔煤生产字2007516 号” 对黔西南州煤矿 2007 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 ,本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为 1.61 m3/min, 瓦斯相对涌出量 11.59m3/t;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 0.71m3/min,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 5.08 m3/t。瓦斯等级为高瓦斯矿井。 根据中国矿业大学矿山开采与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08 年 10 月 10 日对贵 州省 xx 市 xx 煤矿 c3 煤层所作的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其鉴定结论为:xx 市 xx 煤矿在鉴定范围(标高 1480.45m 以上的 c3 煤层)无突出危险。 本次设计+1480.45m 标高以上的 c3 煤层按高瓦斯矿井设计和管理,除 c3 以外的 其它煤层及+1480.45m 标高以下的 c3 煤层按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设计和管理。建 议矿方在开采除 c3 以外的其它煤层和开采+1057m 标高以下的 c3 煤层前,补作煤与 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根据鉴定结果修改设计相关内容。 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 2007 年 3 月提供的xx 市 xx 镇 xx 煤矿 2#煤尘爆 炸性鉴定报告和 2007 年 5 月提供的xx 市 xx 镇 xx 煤矿 3#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 结论,矿井所开采 2、3煤层煤尘均无爆炸性,其余煤层均未作鉴定。本设计按 煤尘有爆炸性进行设计和管理。 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 2007 年 3 月提供的xx 市 xx 镇 xx 煤矿 2#自燃倾 向性鉴定报告和 2007 年 5 月提供的xx 市 xx 镇 xx 煤矿 3#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 结论,矿井所开采 2、3煤层煤尘均是不易自燃煤层,其余煤层均未作鉴定。本 设计按煤炭容易自燃进行设计和管理。 煤 质 分 析 煤层 水 分 (mad ) 灰 分 (ad ) 挥发分 (vdaf ) 全 硫 (std ) 固定炭 发热量 (mj/kg ) 粘结 性 煤 种 c1原煤1.7218.047.642.4971.3124.94粉状 c2原煤3027.839.242.047030.9粉状 c3原煤2.4519.107.322.8470.7834.7粉状 c4原煤1.6218.17.082.7570.9525.21粉状 wm 兴义市白碗窑镇煤矿开采方案设计 第 6 页 矿区属地温正常区。 1.2.2. 报告编制的指导思想报告编制的指导思想 1、为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矿井设计的有关规程、规范、规定及环保政策。 2、 地面工业场地布置时:尽量利用原有工业场地、避免对当地居民的生活生产 造成不良影响、利于下生产、满足环保要求。必需征地时,充分利用荒地,尽量少 占良田耕地,尽量考虑方便引入电源、水源的引入,并便于修建地面建筑、场地、 进场公路。 3、 在开采工艺及设备选型上,在现有技术水平基础上,尽量选用新技术、新设 备、新工艺,淘汰落后的设备及工艺。 4、 在安全设施设计上,严格按国家有关要求,建立瓦斯抽放系统、监测监控系 统等安全设施,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5、 在开拓系统布置,在严格按国家有关要求,将开拓巷道、上山布置在岩层中 的同时,尽量利用现有系统,减少岩石工程量,缩短建井时间,尽早出煤。 6、设计在+1480.45m 标高以上的 c3 煤层按高瓦斯矿井设计和管理,除 c3 以外 的其它煤层及在+1480.45m 标高以下的 c3 煤层按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设计和管理。 1.2.3. 建设规模及主要技术特征建设规模及主要技术特征 1.2.3.1.建设规模建设规模 根据“省人民政府(黔府函2006201 号,省人民政府关于黔西南州自治州 xx 市等六县(市)煤矿整合和调整布局方案的批复”和贵州省国土资源厅 2007 年 9 月颁发的采矿许可证。确定矿井建设规模为 15 万 t/a。 1.2.3.2.工业场地选址工业场地选址 矿井工业场地由两个场地组成,一个是主斜井工业场地,另一个是副平硐工业场 地,其中副平硐工业场地为改造利用原 xx 煤矿工业场地。 1.2.3.3.井下开拓、开采方案井下开拓、开采方案 开拓方式:矿井采用斜井开拓。 水平数目及划分:本矿划分为一个水平,水平标高为:+1408m。 采区数目及划分:根据矿井实际情况,以矿区中部人为划分和 f1 断层为界,将 整个矿井划分为二个采区,其中矿区东部为一采区,南部为二采区。 井筒布置:本设计仅对一采区进行设计。 主斜井:沿 c4 煤层并距 c4 煤层 15m 布置,全长 436m,井底标高为+1408m, 采用绞车提升,主要担负原煤的提升、进风及敷设管线等任务,井筒内铺设 600mm 轨距 22kg/m 钢轨,井筒净断面为 6.6m2,采用锚喷支护,同时,作为矿井安全出口。 。 副平硐:改造原 xx 煤矿主平硐作副平硐,全长 180m,方位角 108,坡度 3,拱形断面,净断面 6.6m2,采用锚喷支护,浅部岩层不稳定地段采用砌碹支护; 井筒内铺设 600mm 轨距 22kg/m 钢轨、混凝土轨枕,人力推车。主要担负运料、排 矸进风、行人及管线敷设等任务,同时,作为矿井安全出口。 一采区风井:改造原 xx 煤矿风井作一采区风井,全长 275m,方位角 166, 上段坡度 3,下段倾角为 16,下段布置在 c2 煤层中,拱形断面,净断面 兴义市白碗窑镇煤矿开采方案设计 第 7 页 5.6m2,采用砌碹支护。作为矿井专用回风井,在紧急情况下可作安全出口。 井筒特征见表 1-2-5。 表 1-2-5 井筒位置及特征表 井口坐标断 面(m2) 井 筒 名 称 xy 井口标高 (m) 方位角 () 倾 角 () 净断面掘进断面 主斜井2767240354757641545161176.67.6 副平硐2767520354762501520108 3 6.67.6 一采区风井2767262354758101550166 3 5.65.9 水平大巷布置:在+1408m 水平布置单轨运输大巷。 采区巷道布置: 改造原 xx 煤矿轨道下山作轨道上山,并按倾角 23沿 c3 煤 层底板往下延长轨道上山至1408m 标高和按 16倾角沿 c3 煤层往上延长至 +1545m 标高;改造原 xx 煤矿回风下山作运输上山,并按倾角 23沿 c3 煤层底板 往下延长至1408m 标高和按 16倾角沿 c3 煤层往上延长至+1545m 标高;在 1408m 水平运输大巷按 32布置回风上山,向上穿过 c4 煤层到1475m 标高, 然后再沿 c3 煤层底板 15m 布置至+1545m 标高;在采区底部+1408m 水平布置采区 下部车场通过采区石门与1408m 水平运输大巷相连。 工作面布置:根据该矿的实际情况,首采面布置在 c1 煤层中,采用石门与上山 联系,煤层间采用煤层下行式开采,接替面布置在同一煤层的另一翼,采用双翼开 采,c1 煤层厚 1.3m,平均倾角 16。工作面倾斜长 90m、炮采工艺、人工攉矿, 刮板输送机运输、单体液压支柱配合绞接顶梁支护顶板、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1.2.3.4.矿井主要设备选型矿井主要设备选型 1、 主要提升、运输设备 主斜井选用 jtk-1.61.2 型单滚筒提升绞车,绳速 vp= 3.6m/s,钢丝绳最大静 张力 fmax= 45kn;配套电机:160kw、380v;容绳量 880m;主机生产厂家配套供给 电控设备。 轨道上山选择 jtb-0.80.6w 型单滚筒提升绞车,绳速 vp= 1.1m/s,钢丝绳最 大静张力 fmax= 15kn;配套电机:22kw、380v;容绳量 480m;主机生产厂家配套供 给电控设备。 运输上山上段选取一台 dtl65/20/22 带式输送机输送煤炭,带宽 650mm,带速 1.6m/s,输送带型号 680s,电机功率 22kw;运输上山下段选取一台 sgb-420/40z 刮 板运输机输送煤炭,电机功率为 40kw。 工作面采用 sgb-420/22 刮板运输机输送煤炭,电机功率为 22kw;工作面运输 巷采用一台 sgb-420/40z 刮板运输机输送煤炭,电机功率为 40kw 和一台 ssj800/2x40 可伸缩带式输送机输送煤炭,带宽 800mm,带速 2m/s,输送带型号 st630,电机功率 2x80kw;运输石门采用一台 dtl65/20/22 带式输送机输送煤炭, 带宽 650mm,带速 1.6m/s,输送带型号 680s,电机功率 22kw。 2、 采区石门和大巷运输设备 采区石门和1408 水平运输大巷原煤均采用防爆特殊型蓄电池电机车牵引矿 车运输。矿井共配备 2 台 cdxt-5 蓄电池电机车其中 1 台工作,1 台备用。蓄电池电 机车技术参数见下表 兴义市白碗窑镇煤矿开采方案设计 第 8 页 蓄电池组 型号粘着质量 电机车 质量 长时牵引力速度 容量电压 cdxt-55t57.24kn7km/h330ah90v 3、 排水设备 选用三台 100d-454 型多级离心泵,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水泵流 量 qm= 85m3/h,扬程为 180m;配套电机功率 75kw,工作电压 660v。工作和备用水泵 的总能力 170m3/h 大于 115.056m3/h。 设计在主斜井安设两趟直径 125mm 的无缝钢管作为排水管路将矿井水抽至主斜 井井口自流到污水处理池。 4、 通风设备 选用 fbcz16/60-8 型煤矿地面用防爆型抽出式串联轴流式通风机二台(一 台工作,一台备用) 。风量 27471411m3/min,静压 3421782pa。风机叶片极限安 装角:-1010; 5、 空气压缩设备 选择两套sa45a/w型矿用固定式空压机,(一套工作,一套备用)该空压机额定排 气量为8.1m3/min,额定排气压力为0.75mpa(7.653kg/cm2),电动机功率45kw。 6、 抽放设备 选择高效节能的 2be1 203-0 水环真空泵 2 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最大抽气 量 1000m3/h,极限压力 40kpa;电机功率为 30kw。 该矿现有瓦斯抽放站安装有 2bea-203 型水环式真空泵 2 台(q=20m3/min,配用 37kw、380v 防爆电机) ,利用作为初期高负压瓦斯抽放设备,若不满足时作低负压 设备,另选 2be1 203-0 水环真空泵作高负压抽放。 本设计对瓦斯进行初期选型,矿方应请具备资质的单位进行瓦斯抽放专项设计。 7、 供电设备 全矿安装设备共 53 台,其中工作 37 台,设备总容量 1297kw,工作容量 939kw。全矿有功有功功率为 568kw,无功功率为 540kvar,视在功率为 784kva,自然 功率因数为 0.72。为提高功率因数,采用高压静电电容器补偿,经计算补偿容量为 300kvar,补偿后有功功率为 568kw,无功功率为 240 kvar,视在功率为 617kvar,补 偿后功率因数为 0.93。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按 4000h/a 考虑,矿井年耗电量 2070574kwh,综合电耗 13.8 kwh/t。 主变电所:选择安装两台容量为 400kva 的 s9-400/10/0.4 型变压器供主井场地地 面设备,变压器中性点接地;选择两台容量为 160kva 的 ks9-160/10/0.69 型变压器 供井下排水设备,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副井变电停:选择两台容量为 315kva 的 ks9-315/10/0.69 型变压器供井下采掘设备及地面空压机,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安 装两台容量为 80kva 的 ks9-80/10/0.69 型变压器供井下局部通风机,变压器中性点 不接地。 1.2.3.5.矿山安全矿山安全 1、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矿井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有:瓦斯爆炸;煤与瓦斯突出;火药爆炸;水灾; 火灾;冒顶片帮;提升运输伤害;放炮伤害;触电伤害;机械伤害;地面自然灾害; 中毒和窒息;粉尘职业伤害;噪声等其它伤害。 其中应重点防范的有:瓦斯爆炸、水灾、火灾、煤与瓦斯突出、粉尘职业伤害、 冒顶片帮、放炮伤害、噪声伤害。 2、主要防护措施 兴义市白碗窑镇煤矿开采方案设计 第 9 页 瓦斯治理:设计在+1480.45m 标高以上的 c3 煤层按高瓦斯矿井设计和管理,除 c3 以外的其它煤层及在+1480.45m 标高以下的 c3 煤层按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设计 和管理,在地面设永久性抽放系统,安装瓦斯监测监控系统。 矿井必须建立完善的防治水、防灭火、防尘等系统。 加强井下巷道、掘进、采煤工作面的支护。 1.2.3.6.地面设施地面设施 1、地面生产系统 矿井采出的原煤,根据市场的需要,主要用作动力用煤,其次为化工和民用。本 报告暂不设洗煤厂,地面设原煤筛分拣石于系统,只进行手选矸和一般筛分,产品 分级为土 50mm;设原煤装车、储备和返煤系统,并设容量为 20kt 的地面露天储煤场。 2、地面运输 矿井的原煤、块煤及材料设备均采用汽车运输方式。 3、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 以满足生产要求为原则、合理布置,按功能进行分区布置,场区内采用台阶式布 置,以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土石方工程量与挡土墙工程量。 4、矿井供配电 矿方已与 xx 市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签定高压供用电合同 ,双电源分别分别引 自 35kvxx 变电站 10kv 不同的母线段 052 开关和 053 开关,形成双回路供电以确保 矿井安全和主要生产负荷用电。 地面主要设备直接由地面变电所供电。 井下供电也由地面变电所直接向井下双回路供电,井下不设变电所。 掘进通风机直接由地面专用变压器双回路供电。 5、监控、通讯及计算机管理 设计拟选用 1 套 kj90na 型瓦斯监控系统,分别对回采工作面、回风平巷进行安 全检测及断电保护,并对掘进工作面实行风、电和瓦斯闭锁。 矿井必须安设瓦斯抽放系统。 矿山与外界的通讯联系,采用程控电话和移动电话进入公用电讯网。矿井内部井 上、井下通讯选用矿用本安型选号报警电话。 6、给排水 生活用水供给系统:通过蓄水池,经管道将泉水用机械引入工业场地生活水池, 再由生活水池分别对职工宿舍、食堂、锅炉房、办公室等用水点供水。或饮用矿泉 水。 生产消防用水:在主斜井附近公路旁建一 200m3主消防水池和防尘水池和 100m3 备用消防水池和防尘水池,引入矿井抽出水和矿区南部公路旁一废弃老窑积水,作 为消防及井下防尘用水。 矿井主要污废水为矿坑水及工业场地废水,生活用水等。矿井建成后,生产、生 活污水量估算为 613.308m3/d,主要污染物为有机物。工业场地生产、生活废水经处 理达到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后,复用于井下或经 场地排水沟排出场外,作为农田灌溉用水。 7、采暖、通风与空调 本地区气候冬无严寒,因此不设置集中采暖系统。冬天可采用土炉烧火取暖。对 产生余热、余温及有害气体的灯房、浴室等,建筑时予留窗口通风。浴室用水采用 兴义市白碗窑镇煤矿开采方案设计 第 10 页 锅炉供应,生活饮用开水用普通烧水锅炉解决。 8、地面建筑 除必要的生产、生活设施外,尽量布置简化。不设家属住宅区,只设单身宿舍。 1.2.3.7.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 矿山采用地下开采,将使采空区上方地表产生不同程度的下沉和变形,地表移动 变形的范围略大于采空区范围,一般情况开采深度越深,对地表的影响越小。由于 本矿主采矿层埋藏不深,矿井范围较小,地下开采诱发山体崩塌、滑坡、地表裂缝 的可能性较小。 地面工业场地及建(构)筑物均位于开采范围以外,井下开采所引起的地表轻微 变形对地面工业场地及建(构)筑物影响不大。矿井离基本农田距离较远,开采对 其影响不大。 矿井开采过程中,随着煤层开采面积的增大,须建立对矿井地表的形变监测制度, 对井下开采可能引起的地表陡峭地段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须采取 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在地面陡峭地段、岩层松软地段预先打锚杆、锚钉或修筑挡墙 加固;在地表仅发生轻微变形、产生微小裂缝地段,也应及时进行填堵等。 矿井应有一名矿级领导主管环保工作,另外还应配备环保专业人员 1 名。环保设 施运行管理人员 12 名。 环保投资是指与治理、预防污染有关的工程费用。本工程环保措施主要包括:井 下水处理、工业场地生产生活污废水处理、除尘措施、噪声防治及绿化。本工程环 保投资总投资的 3%考虑。 1.2.3.8.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 1、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基本架构为 3 队 3 科 1 办, 3 队是 1 个采煤队、1 个掘进队、1 个机电 运输队; 2 科是生产技术科、通风安全监察科;1 办为综合办公室。 2、人员配置 表 1-2-5 矿井劳动定员表 各班出勤人数(人) 序号人员类别 一班二班三班四班 合 计 在籍 系数 在籍 人数 一生产工人52525229185275 其中:井下454545221571.5236 地面7777281.439 二管理人员717 行政人员33 技术人员44 原煤生产人员合计575757 34 192282 三服务人员1616 四其他人员88 全矿定员合计636363 40 216306 1.2.3.9.项目实施计划项目实施计划 1、建设工期 移交生产时需掘进巷道 3512m,井巷工程量 23898.3m3,建设期间用 2 个掘进头 兴义市白碗窑镇煤矿开采方案设计 第 11 页 掘进,开工后 18 个月即可完成全部建井工程,加上 2 个月的施工准备时间,2 个月 的工作面试运转时间,矿井建设总工期为 22 个月。 2、产量递增计划 矿井所采煤层稳定,构造简单,开采技术条件较好;矿井移交生产后,生产能力 可达 15 万 t/a。当年即可达到设计能力。 1.2.4. 推荐方案技术经济效益推荐方案技术经济效益 1.2.4.1.项目总投资情况项目总投资情况 项目建设估算总投资为: 4718 万元,矿井吨煤投资: 314.53 元;其中:项目静 态投资: 3747 万元,吨煤静态投资 249.8 元,流动资金:971 万元,静态投资由如下 部分构成: 井巷工程费: 983 万元 土建工程: 129 万元 设备购置费:655 万元 安装工程费: 128 万元 其它费用: 1852 万元 工程预备费: 212 万元 1.2.4.2.项目效益情况项目效益情况 1、原煤成本: 236.33 元/t 2、原煤销售价格:500 元/t 3、投资内部收益率(税后):62.6% 4、投资回收期(税后):4.4a 1.2.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5 万 t/a 2、矿井地质资源量:324.68 万 t。 3、矿井可采储量:183.84 万 t 4、矿井服务年限:9a 5、矿井开拓方式:斜井开拓 6、矿井瓦斯等级:在+1480.45m 标高以上的 c3 煤层按高瓦斯矿井设计和管理, 除 c3 以外的其它煤层及在+1480.45m 标高以下的 c3 煤层按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设 计和管理。 7、达产时采区数:1 个 8、达产时采面数:1 个 9、新掘巷道总长度:3512m 其中岩巷:2054m,煤巷:90m,半煤岩巷:1368m。 10、万吨掘进率:234m/万 t 11、矿井吨煤耗电量:13.8kwh/t 12、工业建(构)筑物总体积:48000m3 ;行政、公共及居住建筑总面积:5520m2 。 13、矿井占地总面积:16000m2 14、矿井建设工期:22 个月 兴义市白碗窑镇煤矿开采方案设计 第 12 页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1、建议在今后的巷道掘进和生产过程中注意收集地质资料,以作进一步的补充、 完善,从而更好指导矿井安全生产; 2、矿井范围内采煤历史悠久,老窑较多,当采、掘面施工到煤层露头及老窑采 空区附近时,应注意老窑水情况,严格执行“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 治后采、有疑必停”的原则,并留设足够的安全煤柱; 3、由于业主提供的煤与瓦斯突出鉴定范围为+1480.45m 标高以上的 c3 煤层,因 此,在开采+1480.45m 标高以下的煤层和开采除 c3 外的其它煤层前,应重新进行煤 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根据鉴定结果,修改设计相关内容。 4、勘探工作对煤层瓦斯含量未进行详细调查,建议在今后的巷道掘进和生产过 程中注意收集地质资料,以作为进一步的补充、完善,从而指导矿井生产。 5、矿区范围内有两条较大断层 f1、f2,已形成较大的断层破碎带和与含水层构 成了一定的水力联系,当矿井采掘到断层附近时应严格执行“预测预报、有掘必探, 先探后掘、先治后采、有疑必停”的原则,并留设足够的安全煤柱; 兴义市白碗窑镇超强煤矿开采方案设计 第 13 页 2. 矿井建设条件矿井建设条件 2.1. 概况概况 2.1.1. 地理概况地理概况 2.1.1.1.井田位置及范围井田位置及范围 xx 煤矿位于贵州省 xx 市南西,行政区划隶属黔西南州 xx 市 xx 镇所辖。地理 坐标:东经 1044440-1044547,北纬 250011-250112。xx 市至 xx 镇有通乡级公路,矿山距 xx 镇 6 公里,距 xx 市 43km(直距 19km),距顶效 火车站 50km,交通较为方便(见图 2-1-1) 。 2.1.1.2.地形地貌地形地貌 矿区为溶蚀侵蚀低中山地貌,沟壑发育。地势总体是南西高、北东低,地形切割 较大;中部高,地势稍平缓。最高处为中部猪山林山头,海拔标高 1729.6m;矿区西 北 xx 沟谷最低,海拔标高 1356.5m。最大相对高差 373.1m,地形坡度一般 20左 右,局部较陡达 45-55 度。基岩出露较好。区内煤层出露标高在 1356.5m 以上,均 分布于侵蚀基准面之上(矿区侵蚀基准面标高约为 1356.5m) 。 2.1.1.3.水系及其主要河流水系及其主要河流 矿井范围内无河流,地表水主要源于大气降水。 2.1.1.4.环境状况及气候环境状况及气候 本区属亚热带温暖春干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最热为 7 月,最冷为 1 月, 年平均气温 16.1,极端最高气温 34.9,极端最低气温-3.1;年平均降雨量 1520.9mm,降雨多集中在 510 月。年平均相对湿度为 78%。 2.1.1.5.人文状况人文状况 本井田矿井工业场地已征用。井田范围内留有保护煤柱的村寨建筑物。 2.1.1.6.地震烈度地震烈度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矿区地震烈度为度,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05g。 2.1.2. 矿井总体规划及开发现状矿井总体规划及开发现状 2.1.2.1.矿井总体规划矿井总体规划 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