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1低位放顶煤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doc_第1页
1511低位放顶煤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doc_第2页
1511低位放顶煤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doc_第3页
1511低位放顶煤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doc_第4页
1511低位放顶煤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11低位放顶煤综采工作面 作业规程 第一章工作面概况一、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表11工作面概况表概况煤层名称15#水平名称+1012采区名称一采区工作面名称1511地面标高(m)+1350 +1467工作面标高(m)+970+1033地面位置地面大部分为退耕还林的山地、少部分为山沟中的小块农田。井下位置及四邻采掘情况该工作面的北部为一采区回风下山、南部为井田边界、西部为1513工作面、东部为15#煤层回风巷,介于纬线40998004101600、经线718100708400走向长(m)990倾向长(m)120倾角8-10面积(m2)89640二、煤层赋存及煤质:开采15#煤层,煤质为贫瘦煤,容重为1.5t/m3。三、顶底板情况(见表12)。(详见附图一:煤层柱状图)表12 煤层顶底板情况顶板名称岩石名称厚度岩性特征老顶细粒砂石12灰黑色,厚层状,含云母及植物炭化茎,断口不平坦。直接顶泥岩1.3灰黑色,块状,质均,含有植物炭化茎,伪顶碳质泥岩00.3黑色不稳定直接底砂泥岩互层3.0上部为粉砂岩,下部为泥岩,性脆老底粉砂岩7.0黑色,性脆,见云母,断口不平四、地质构造主要情况1511工作面总体呈走向南北,倾向东西,小褶曲构造发育,巷道呈波浪状起伏,巷内未揭露断层构造。五、水文地质情况及防治水措施(见表13)表13 水文地质情况及防治水措施水文地质情况工作面开采15#煤层。在初次放顶后会有淋水或小股涌水。正常涌水量约1.5m3 /h,最大涌水量约2.3m3 /h。防治水措施采前应先进行探放水,回采时应备好排水设施。六、影响回采的其它地质情况(见表14)表14 影响回采的其它地质情况影响回采的其它地质情况瓦斯低瓦斯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3m3/min煤尘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爆炸指数为21%煤层自燃煤层具有自燃发火倾向,自然发火期30天地温工作面无地热异常地压情况正常普氏硬( f )老 顶直接顶直接底31.62七、巷道布置和工作面参数1、巷道布置1511工作面由运输巷、材料巷、切眼组成完整的生产系统。运输巷与材料巷方位为270,切眼与两顺槽垂直,方位180。1511运输巷通过上仓皮带主井皮带下山与主斜井,构成运煤系统;通过联络巷与材联巷和主皮带运输巷联通构成进风、行人、运料系统。(巷道特征见表15)表15 巷道特征项目名称净宽(m)净高(m)净断面积(m2)长度(m)断面形状支 护形 式运输巷4.02.811.76932矩形锚杆锚索联合支护材料巷3.6310.8961矩形锚杆锚索联合支护切眼6.52.618.4673矩形锚杆锚索联合支护(详见附图二:运输巷道断面及支护形式图)(详见附图三:材料巷道断面及支护形式图)2、工作面基本参数(见表16)序号项目单位参数1工作面长度m1202顺槽长度m9903煤层厚度m5.24煤层倾角8-105容重t/m31.56面积m21188007工业储量t8750008可采储量t7700009回采率%88表16工作面基本参数第二章采煤方法一、采煤方法1、采煤工作面参数(见表21)表21采煤工作面参数采煤方法长壁式综合机械化低位放顶煤全部垮落采煤法底分层采高/m2.3循环进度/m0.6底分层采出率/m95%放顶煤区段/m111顶煤厚度/m2.9顶煤采出率/m78%工作面长度/m120采放比11.26留设底煤厚度/m0.20.3层位控制顶板放煤步距/m0.6,一采一放循环产量/t470工作面推进方向由南向北推进2、可采期计算(1)割一刀煤所需时间 l t d = + t0 vg 式中:t0 移排头架时间,t0 = 50 min l 工作面长度,l = 120 mvg 采煤机割煤速度,vg = 1.5m / min(平均值) t d = 120/1.5 + 50= 130 min注:放煤时间:采煤机割工作面前(后)半部的煤、前(后)半部移排头架、联网与清理端头三角口浮煤时间,均为放工作面后(前)半部煤的时间。(2)班循环个数n=(tt1t2)k / td式中:t 班作业时间,t = 8 h t1 交接班时间,t1 = 0.5 h t2 搞质量标准化,t2= 0.8 h k 生产不均衡系数,取k = 0.8n =(80.5-0.8)0.860 / 130 2即班循环个数为2个。(3)循环产量a循环割煤量:qg = lmbrc式中:m 采高 m = 2.3m b 截深 b = 0.6 m r 煤层密度 r = 1.5 t / m3c 割煤回采率 c = 95%qg = 1202.30.61.50.95 244(t)b循环放煤量qf = lhbrc式中:l 放煤长度,机头、尾过渡架处不放煤,l= 111 m h 放煤高度,h = 2.9m c 放煤回采率,c=78 %qf = 1112.90.61.50.78 226(t)c循环产量q0 = qg+ qf = 244 + 226= 470(t)(4)日产量qr = 2nq0 = 22470 =1880 (t)(5)月产量qy = 30qr = 301880= 56400 (t)(6)可采期tk = 可采储量 / qy = 638595/56400 11(月)二、采放煤工艺1、进刀方式(表22)进刀方式端部斜切进刀进刀段1522号支架2、采煤工艺流程上(下)移架上(下)割煤交接班端部斜切进刀返空刀放 煤设备空载联合试转端头维护推移后部输送机推移前部输送机清理浮煤拉移后部机尾(机头)推移前部机头(机尾)3、回采工艺流程的逐项说明(1)交接班(表23)交接班组交接班内容、事项生产班之间向接班人员交代清楚本班设备运行和工作情况及应该记录的情况生产班与检修班之间生产班各设备出现的问题及检修需作的准备工作(2)设备空载联合试运转(表24)项 目要 求开机顺序皮带机转载机前后刮板输送机采煤机依次空载开启试转要求保证各部设备运行正常,发现故障处理好后方可通知开机生产 联系方式通过工作面通讯或电话联系,各岗位均汇报设备正常后生产(3)端部斜切进刀(表25)(详见附图四:采煤机进刀图)。顺序操作过程1采煤机割煤至工作面机头或机尾2采煤机空牵引扫浮煤至工作面端头部位,并沿输送机弯曲段斜切进刀,继续割煤至工作面右端3移直输送机,采煤机空牵引扫浮煤至工作面中部4采煤机自工作面端头部位开始割煤至工作面左端,工作面右半段输送机移近煤壁,恢复初始状态(4)割煤工序(表26)割煤方法双向割煤,采煤机往返一次割一刀,沿运行方向前滚筒割顶煤,后滚筒割底煤顺序操作工序操作要求1打开喷雾、冷却水喷雾和冷却装置齐全,水压、流量符合规定2启动采煤机先发出开机信号,通知所有人员撤离到安全地点,采煤机附近无人和障碍物后方可开机3调好滚筒位置保证工作面采高,留底0.20.3m,不留伞檐4割 煤经常注意顶底板、煤层、煤质变化和刮板输送机载荷情况,随时调整牵引速度(3m/min)和截割高度(5)移架(表27)移架方式单架依次顺序式支架工作方式及时支护,即采煤机割煤后,滞后采煤机后滚筒23架开始移架顺序操作工序操作要求1收护帮板、伸缩梁和侧护板收伸缩梁,根据顶板煤质情况,不要一次收到位置;收侧护板时,侧护板正下方严禁站人,并以相邻支架间不发生摩擦为准2降 柱以支架顶梁略离顶板为宜3移 架移架要带压擦顶移架,并且做到快、匀、够、正、直、稳4升柱、伸出伸缩梁、打开护帮板、侧护板升柱要做到紧、稳,伸缩梁要顶住煤壁,护帮板要紧贴煤壁,侧护板要紧靠下方支架(6)返空刀(表28)顺序操作工序操作要求1调整滚筒位置保证滚筒有适当的卧底量,保证把底板割平2返空刀时,牵引速度由小逐渐增大严禁一次加大到最高速度3停止采煤机停止采煤机必须停止牵引4关闭供水闸门,断开滚筒离合器及打开隔手柄检修时或长时间停机时,必须将工作面运输巷采煤机开关停电闭锁(7)推移前部刮板输送机(表29)顺序操作工序操作要求1检查机道内是否有杂物发现有杂物,必须及时清理,严格敲帮问顶制度,在前刮板输送机闭锁情况下进行2检查各联接部件是否齐全可靠保证推移安全正常进行3推移刮板输送机从工作面自下而上、自上而下推移,追机推移时应与采煤机保持1215m的距离,各推移千斤顶要协调一致,保持平直,弯曲段长度均不得小于15m4操作结束后手把复位防止继续动作将前部槽顶错口(8)端头维护(表210)顺序操作工序操作要求1拉移过渡架与拉移中间架要求相同2联 网闭锁采煤机、前刮板输送机,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网要铺平铺展,联网扣距不大于200mm,每扣拧三圈以上。3清 煤必须将刮板输送机头(尾)附近浮煤全部清理干净。4推前刮板输送机机头(尾)检查各联接部位齐全可靠,每次推0.20.3m,保证与中间槽成一条直线5端头维护按规定要求拆除顶帮锚螺母,向前移排头架侧梁,梁下要保持一梁三柱;打好下一循环切顶排戗柱,收出本循环圪窝排柱。支护时柱距0.6m,排距0.8m且要均匀布置。(9)支架放煤(表211)放煤方法三轮分组间隔顺序折返补放放煤步距初次、循环均为0.6m,一刀一放顺序操作工序操作要求1打开支架后喷雾检查喷头有无堵塞和丢失现象,喷雾效果必须良好2收插板严禁架后有人,收插板不可一次收完,控制好放煤量3摆动尾梁随时注意后部槽负荷情况,发现超载立即停止放煤每轮放煤均以支架编号每6架为一组按顺序进行间隔放煤。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第一轮放煤:先选定6架支架为第一组,按顺序先放单号支架上方的顶煤,再放双号支架上方的顶煤,放煤量以不超过本架放煤量的1/3为宜。按此要求放完后,接着按顺序再选6架支架为第二组,按顺序先放单号支架上方的顶煤再放双号支架上方的顶煤,依此类推,向前成组进行放煤。(2)第二轮放煤:当第一轮开始放第二组顶煤时,按照第一轮放煤方法沿第一轮放煤路线开始放第二轮顶煤。该轮每架支架放煤量仍以不超过本架放煤量的1/3为宜,少量见矸后停止本架放煤。(3)第三轮放煤:当第二轮开始放第三组顶煤时,按照第二轮放煤方法沿第二轮放煤路线开始放第三轮顶煤。直至将每架支架上方的顶煤放尽,完全见矸后停止放煤。(10)拉移后部刮板输送机(表212)拉移顺序放煤结束后,从工作面一端开始依次拉回 顺序操作工序操作要求1检查各联接部件是否齐全可靠u形销必须齐全,严禁单插2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拉刮板输送机严禁从两头向中间拉,防止弓槽,必须在空载情况下进行拉移刮板输送机,且拉成一条直线3操作结束后手把复位防止继续动作将后部槽拉错口4、放采比工作面采高确定为2.3m,根据煤层实际厚度,考虑留设一定厚度底煤以利于拉架,确定顶煤厚度为2.9m,故平均放采比为:1.26:1,在实际放煤过程中受煤层厚度变化影响,放采比可能存在不确定因素。三、提高回采率(一)提高回采率措施1、工作面回采前,队成立放顶煤提高采出率领导小组,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奖罚政策,确保综合采出率在88%以上。2、加强放煤工序管理,放顶煤必须坚持三轮间隔放煤的作业方式,严格执行见矸关闭放煤的原则。3、严格按照规定采高和层位进行开采,无特殊地质构造或变化时不得随意改变采高,不得随意调高层位,改变放采比,进而影响回采率。4、工作面收尾时,尽可能少丢煤,减少煤炭损失,提高采出率。5、安排专人清煤,把架前架后、机尾端头、运输巷及转载点的浮煤清净,必须将浮煤清到输送机内。7、施工队组在技术科指导下严格按规定探煤厚,技术科要派专人在现场及时准确地收集顶煤、底煤厚度及相关层位数据,以提供准确可靠的储量依据。(二)煤层探厚方法1、煤层探厚采用锚杆机配合b19中空六方接长式钻杆和28mm双翼钻头湿式钻孔。钻孔时,施工队组要严格按照地测科要求的孔深、角度、孔距、孔数进行施工。2、锚杆机的使用及保养(1)在锚杆机进入施工点前,必须将前刮板输送机、采煤机开关闭锁,采煤机须打开隔离手把。(2)钻孔前,必须认真“敲帮问顶”,保证施工点前后10m范围内支架的初撑力符合要求,用护帮板护好煤帮,并用长柄工具将活煤、矸撬掉,保证工作环境安全。(3)锚杆机抬到施工点后,要保证管线顺畅,各管接头连接规范牢固且不漏液。(4)钻孔时,严禁马达反转,以防钻头损坏,同时,操作者左边严禁站人。(5)每钻一孔,锚杆机支撑缸收缩退回时,必须有副司机扶住主机,以免主机倾倒时伤人毁机。(6)在钻孔过程中,严禁用手扶动钻杆。(7)发生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钻眼工作,严禁将钻杆直接拔出。(8)在接长式钻杆的接头位置进入孔内之前,要控制锚杆机推力,以免钻杆折断伤人。(9)钻孔结束后,要将锚杆机抬到指定地点并悬挂好,将管线盘好,管接头加盖或包好。(10)有关机具的使用、操作、维护与保养均应按厂家随设备附的说明书或操作指南进行,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第三章提高煤质方法1、工作面遇地质变化时,要及时采取措施管理顶板,避免拉槽漏顶事故发生。2、有大块矸石时,各转载环节要及时停机拣出,不得混入煤流中运出。3、两巷废旧钢丝绳、网、棉纱、废旧零件等严禁混入煤流中运出。4、防尘用水应保持喷雾方式,停止生产后,防尘用水要立即关闭。支架液压管路及工作面供水管路出现漏液、漏水现象要及时处理。两巷及工作面积水由专用排水管路排出,不得排入煤流中。5、放顶煤时,放煤工要密切注意放煤情况,放净后及时停止放煤,尽量减少石灰岩放出。6、割煤过程中,司机要严格掌握好层位,严禁割破泥岩。第四章顶板管理及支护一、顶板管理方法工作面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采用zf4000/16/26型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作为基本支架护顶,支架调节后支撑最大高度为2.6米,最小高度为1.6米,如在生产过程中遇特殊变化可重新调节。随着工作面推进,每循环一次,落山顶板垮落一次。二、端头支护1、支护方式工作面端头各采用三架zfg4800/17/28型过渡架配合单体支柱加型梁支护顶板。2、切顶线支护端头切顶线与支架切顶线齐,切顶线处支设一排点柱,柱距0.6m,在底板上沿切顶排柱,以与排柱间隔的形式支设一排柱头倾向落山的戗柱,角度75,柱距0.6m,在距切顶排柱工作面侧0.8m再支设一排点柱,柱距0.6m,均匀支设,必须保证支护的数量、质量,与工作面循环同步循环。(备注:两端头过渡架与巷帮距离在回采过程中会发生变化,所以切顶线排柱、戗柱的数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3、两端头顶板维护在机头、机尾支设两对成走向布置的迈步式型梁,配合单体支柱维护顶板。考虑机头受转载机影响,当支架与转载机工作面侧挡煤板间距500mm时,机头端头处至少支设一对型梁,当支架与转载机挡煤板间距500mm时,机头端头处必须支设两对成走向布置的迈步式型梁。(1)型梁采用“一梁三柱”形式,柱距以不影响刮板输送机正常推移为宜,与排头架相邻的型梁距排头架顶梁以200mm为宜。(2)单体支柱要迎山有力,柱头上方遇顶板不平时,升柱前要在型梁上方加柱帽或道木等,以保证柱子有足够的初撑力。 (3)若两根型梁头间距过大(800mm)时,或与排头架相邻的型梁距排头架顶梁间距过大(800mm)时,必须及时补加带帽点柱或型梁以维护顶板。(4)严禁在端头排头架降架空载状态下移型梁或在型梁收回或支护数量不足状态下拉移排头架。4、特殊支护如果超前支护范围内锚杆、钢带失效较多,造成顶板破碎且下沉量较大,可用梁进行支护,梁平行于巷道方向抬住巷道内钢带,梁保持“一梁三柱”形式。三、两巷超前支护1、超前支护距离超前支护距离不得小于30m;运输巷超前支护要紧跟转载机电机后。2、超前支护形式运料巷采用单体支柱配1米铰接梁和0.5米“十”字梁支护,由上帮到下帮支护形式:“十”字梁铰接梁“十”字梁铰接梁,两个“十”字梁处各架一支柱,下帮一米铰接梁处,架一根支柱。柱距500mm.如果超前支护范围内锚杆,钢带失效较多,造成顶板下沉量增大时,可适当增加支护密度,回风尾巷支护延续超前支护段支护形式,一,二排管理顶板,见二回一。保证后溜子机尾有两排正规梁,如尾端顶板眼里过大可适当增加支护密度,保证支护强度。运输巷超前支护段采用齐梁齐柱式布置,一梁三柱,柱距900mm。型梁平行于巷道进行支护。距两侧0.5米各架一梁,中间梁架设在非行人侧距转载机0.2米处架设。(详见附图五:工作面支护及超前支护图)。3、超前支护工程质量(1)单体支柱必须排成直线,且迎山有力。(2)单体支柱必须挂好防倒链,以防倒柱掉梁伤人,防倒链要挂在型梁上。(3)单体支柱必须穿铁鞋,而且必须加在实底上。(4)单体支柱初撑力不小于50kn(6.4mpa)。(5)单体支柱的三用阀注液口统一朝向落山方向。(6)铰接梁必须接顶严密如果接顶不严,必须用勾木、棚板或柱帽垫平背实。(7)超前支护范围内巷道高度不得低于2.4m,并有不小于0.7m宽的人行道。(8)超前支护范围内无浮煤、杂物和淤泥积水,电缆悬挂整齐。(9)发现漏液或失效支柱要及时更换。(10)回收下的单体支柱放在超前支护范围以外待支护地点。四、工作面两端头排头架至煤柱空顶区支护强度验算根据经验公式,该工作面支柱所支撑的顶板岩层的重量为4-8倍采高上覆岩层的重量,即:p = 48m 式中:p 考虑老顶来压时的支护强度m 采高,m=2.3m 顶板岩石平均容重,煤层有三层夹矸取平均值27kn/m3进行计算。p1= 82.327 496.8 kn / m2而两端头煤柱至过渡架的3.2m宽、8.3m长巷道中,共有27根顶锚杆、16根锚索对顶板进行支护,锚杆支护强度为130kn/根,则其该处顶板单位面积的支护强度为:p2(13027)/(3.28.3)138.95kn/ m2故该处顶板来压时需要单体支柱的支护强度为pp1 p2496.8138.95357.85kn/ m2(注:端头处锚索对顶板的支护强度忽略不计)根据本规程对端头支护的要求,在端头巷道最大控顶时,至少平均支护25根单体支柱,按单体支柱额定工作阻力300kn/根计算,考虑顶板动压及支柱所受载荷的不均匀性,其对顶板的支护强度为:p柱1.125300/2.58.8375 kn/ m2。式中:1.1载荷不均匀系数;由于p4n式中 4每人供风量不小于4m3/min;n采煤工作面同时作业最多人数。q采=430=120m3/min(5)按采煤工作面风速进行验算15s采q采240s采式中 s采采煤工作面平均断面积,m3/min。169m3/minq采2705m3/min经计算,确定1511工作面需要风量为1065m/min三、通风设施1511材、运两巷分别与材联巷相通,在运料巷内设两道风门隔断与材联巷的风流,两道风门都必须安装风门联锁装置;在材料巷出煤联巷设两道风门隔断与六采回风巷的风流。四、瓦斯传感器的布置1、监控分站安设位置及供电情况监控分站安设位置:1511工作面安设有监控分站1台,型号为kj70-f,监控电源箱1台,型号为kdw17,均安设在1511运料巷风门以外的进风流中。供电情况:监控电源输入取自交流电660v监控专用开关,经多路电源输出dc18 v供给kj70-f监控分站,再由分站连接运输、运料两巷的各类传感器,监控电缆线型号puyv147/0.43,共计5200米。监控分站传输主线由地面中心站直接到1511工作面各类传感器所在的监控分站,监控分站连接馈电开关并和1511工作面总电源开关相连接。一旦传感器显示的数值达到设定的断电值以上时,立即实现1511工作面断电。2、传感器数量、布置情况:1511工作面共计安设各类传感器12台。a.高低浓甲烷传感器5个,型号gjc4/100,垂直悬挂在巷道上方风流稳定的位置,距顶板(顶梁)不得大于300mm,距巷壁不得小于200mm,并应不影响行人和行车,安装维护方便。1511工作面1个(甲烷传感器编号:t1)1511工作面支架下2个,分布在支架下(甲烷传感器编号:t1)。1511工作面上隅角1个(甲烷传感器编号:t0)1511工作面回风巷1个,距15#煤回风巷10m-15m处(甲烷传感器编号:t2)b.温度传感器2个,型号为kgw5,垂直悬挂在巷道上方风流稳定的位置,距顶板(顶梁)不得大于300mm,距巷壁不得小于200mm,并应不影响行人和行车,安装维护方便。1511工作面上隅角1个1511工作面回风巷1个,距15#煤回风巷10m-15m处c.一氧化碳3个,型号为gth1000,垂直悬挂在巷道上方风流稳定的位置,距顶板(顶梁)不得大于300mm,距巷壁不得小于200mm,并应不影响行人和行车,安装维护方便。1511工作面上隅角1个1511工作面回风巷1个,距15#煤回风巷10m-15m处1511工作面运输巷皮带机头1个,皮带机头下风侧10m-15m处d.烟雾传感器1个,型号为gql0.1,垂直悬挂在巷道皮带上方。1511工作面运输巷皮带机头1个,皮带机头下风侧10m-15m处(见附图八:监测监控图)工作面传感器位置、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和断电范围序号类型地点编号数量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断电范围1甲烷工作面t110.8%ch41.2%ch40.8%ch4工作面及其进、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2上隅角t010.8%ch41.2%ch40.8%ch43回风口t210.8%ch40.8%ch40.8%ch44支架中t120.8%ch41.2%ch40.8%ch45一氧化碳上隅角124ppm- - - - - - -6回风口124ppm- - - - - - -7运输巷皮带机头124ppm- - - - - - -8温度上隅角130- - - - - - -9回风口130- - - - - - -10烟雾运输巷皮带机头1- - - - - - - - -3、传感器管理a.井下安全使用的分站、传感器、声光报警器、断电控制器及电缆等由本队的区队长,班组长负责管理和使用。b.随着工作面向外推进,工作面和上隅角的各传感器由综采队当班班长负责向外移设,监控专业人员、通风人员负责监督检查。五、1511工作面抽放方法1、抽放方法根据1511工作面实际瓦斯情况,采用运料巷和运输巷本煤层瓦斯抽放、运料巷高位钻孔抽放和14#煤高位钻场抽放及采空区埋管抽放。(1)、本煤层瓦斯抽放 1511运料巷本煤层瓦斯抽放在1511运料巷下帮施工钻孔,钻孔从1511运料巷口依次往里布置。钻孔间距为3米,孔高1.5米,共施工244个钻孔,编号从1511运料巷口往里依次为1#-244#,1#钻孔在停采线位置施工。开孔使用89mm的钻头,孔径89mm。根据底板等高线图,钻孔施工角度平行于煤层倾角,初定煤层倾角为-13。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可根据实行情况做相应的调整,保证钻孔孔体位于煤层内。具体钻孔参数如下:钻孔编号方位角()倾角()钻孔间距(m)孔高(m)孔深(m)1281-1331.51102281-1331.51103281-1331.51104281-1331.51105281-1331.51106281-1331.5110241281-1331.5110242281-1331.5110243281-1331.5110244281-1331.5110 1511运输巷本煤层瓦斯抽放在1511运输巷上帮施工钻孔,钻孔从1511运输巷口分组依次往里布置。每组钻孔间距为3米, 2个钻孔为一组,孔高分别为1.8米和1.0米,组内钻孔间距为1.5米,共施工243组钻孔(486个钻孔),编号从运输巷口往里依次为1#-499#。第一组钻孔1#钻孔孔高为1.8米在停采线位置施工,2#钻孔孔高为1.0米距停采线1.5米施工,每组钻孔依次施工。开孔使用89mm的钻头,孔径89mm。据底板等高线图,钻孔施工角度平行于煤层倾角,初定煤层倾角为-13。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可根据实行情况做相应的调整,保证钻孔孔体位于煤层内。具体钻孔参数如下:钻孔编号方位角()倾角()钻孔间距(m)孔高(m)孔深(m)11111331.811021011331.011031111331.811041011331.011051111331.811061011331.01104831111331.81104841011331.01104851111331.81104861011331.0110六、“三防”管理规定(一)防瓦斯1、工作面两巷联络巷内两道风门严禁同时打开或一道风门永久敞开,进出人员后要随手关好,以防造成风流短路。两巷材料、设备堆放占用面积不得超过巷道断面的1/3,并且在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堆放物料,必须分类码放整齐,严禁影响通风。2、跟班队干、带班长要携带便携式瓦检仪下井。3、专职瓦检员每班对工作面上隅角和回风流以及采煤机附近瓦斯和co2浓度检查不少于两次。4、必须妥善保护好巷道内瓦斯传感器及其线路,瓦斯超限断电后不得私自送电,必须听从瓦检员指挥,待降到规定值以下时方可人工复电。5、电气设备杜绝失爆,杜绝明火作业。6、当班生产过程中回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0.6%时必须停止作业,待瓦斯浓度降到0.6%以下时,方可正常作业。7、遇冒顶或透水造成风流阻断时要立即停止工作,撤出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8、严禁一切人员进入盲巷或有害气体超限地点。9、瓦斯传感器、便携式瓦检仪每7天必须使用校准气样和空气样调校一次,每7天必须对瓦斯超限断电功能进行测试。10、必须按公司测风制度进行测风,发现检测风量不符合规定,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风量调节。11、皮带机头煤库应保持一定的存煤,不得放空,以避免造成漏风。如需放空,放煤口闸板必须关闭。(二)综合防尘1、综合防尘要有专人负责,对防尘设施进行安全维修及保护。2、工作面煤层进行超前长钻孔静压注水,具体注水方案由通风区负责实施。3、两巷距工作面60200m(根据隔爆水棚的要求,60200m指首列(排)水棚与工作面的距离)内各安设一组隔爆水袋,长度不低于20m,总水量不低于2160l,往外每200米安设一组。4、两巷距工作面上下安全出口50m,距联巷口往里50m各安设一道风流净化水幕,运输巷在两水幕中部位置增设一道水幕,水幕要覆盖巷道全断面,风流净化水幕采用自动或联锁控制。5、由专职人员每天对采煤机喷雾设施进行检查维护,保证喷雾的正常使用效果。6、喷雾加压泵与采煤机实现电气联锁。采煤机内喷雾的水压力不得小于2.0mpa,外喷雾的水压力不得小于1.5mpa,如果内喷雾装置不能正常喷雾,外喷雾压力不得小于4mpa,无水或喷雾装置损坏时必须停机。7、采煤机司机在开机时,必须先开启内外喷雾装置,然后再开机;停机时,必须先停机,待机组内外喷雾装置将采煤机上的浮煤冲洗干净后,才可关闭喷雾装置。8、采煤机司机、拉架工、移溜工、机头端头维护工、清煤工及各部输送机司机、泵站司机等高尘作业人员要佩戴防尘口罩。9、每天清理巷道浮煤,并定期进行洒水灭尘。材料巷每月洒水两次,运输巷每周洒水两次,保证巷内无煤尘堆积。煤库及其附近20m范围内煤尘必须班班冲洗。10、每班结束后,必须将所有机电设备上和各转载点前后5m范围内的浮煤、浮尘清理干净。11、各转载点必须安设喷雾降尘装置,并正确合理使用。在每架支架前梁下安一组架间喷雾装置,在放煤空间安一组放煤喷雾装置,喷雾压力不小于1.5mpa,喷雾装置采用邻架操作方式,操作时本架控制下风侧相邻支架的喷雾装置。(三)防火1、防止内因火灾(1)提高工作面煤炭回收率,尽量减少放煤损失率,工作面浮煤要清理干净。(2)坚持正规循环作业,提高开机率,加快开采速度,减少煤壁暴露时间。(3)支护设施尽可能回收,使采空区冒落严实。(4)工作面采完后,必须在45天内撤出所有设备,并及时封闭采空区。(5)坚持对工作面上隅角、回风巷、巷道密闭处进行温度检查监测、利用火区束管监测监控系统对co监测,发现异常立即向矿生产调度室汇报,并采取应对措施。2、防止外因火灾(1)运巷皮带输送机机头和油脂库使用不燃性材料支护,并按规定设置有效的砂箱和灭火器。(2)井下电缆敷设符合规定并避免撞击和挤压,接线盒严禁安设在有淋水地点或反向吊挂,防止受潮产生短路和电火花。(3)杜绝电器失爆,坚持使用检漏继电器,严禁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和电缆。(4)下井人员严禁携带明火和吸烟。(5)严禁将剩油和废油洒在巷道和工作面,擦过油的棉纱、布头不得乱扔,要带出井外。(6)放炮严格执行有关规定。第六章生产系统及机电管理一、运输系统及管理(见附图九:运输系统图)1、运煤系统1511工作面前后刮板输送机1511运输巷转载机1511运输巷皮带输送机上仓皮带新煤仓三部皮带二部皮带井底煤仓主斜井地面煤场2、运料系统地面 副井井底车场主皮带下山1511材联巷1511材、运巷1511工作面3、行人路线:地面主斜井主井皮带下山1511材联巷1511材、运巷1511工作面二、机电管理1、设备配备及布置工作面采用mg375型采煤机、sgz630/264型前部刮板输送机和sgz630/264型后部刮板输送机各一部,运输巷布置一部szd730/132型转载机,和一部ssj1000/275型皮带输送机。移变硐室布置两台乳化液泵,其型号为brw2000/31.5,一个乳化液箱,其型号为rx2000/31.5,一台喷雾泵,其型号为xpb320/6.3。(见表61)表61 设备明细表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生产厂家主要技术特征采煤机mg-375台1峰峰神风375kw过渡支架zfg4800/17/28台6峰峰神风放顶煤支架液压支架zf4000/16/26台80峰峰神风放顶煤前输送机sgz-630/264台1峰峰神风2132kw后输送机sgz-630/264台1峰峰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