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香国国际旅游中心产业结构和产城一体化建设运营模式策划提案.pptx_第1页
海棠香国国际旅游中心产业结构和产城一体化建设运营模式策划提案.pptx_第2页
海棠香国国际旅游中心产业结构和产城一体化建设运营模式策划提案.pptx_第3页
海棠香国国际旅游中心产业结构和产城一体化建设运营模式策划提案.pptx_第4页
海棠香国国际旅游中心产业结构和产城一体化建设运营模式策划提案.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棠香国国际旅游中心 产业结构和产城一体化建设运营模式策划提案 (草 案) 项目名称:海棠香国国际旅游中心 建设地点:乐山市沙湾区 二一三年十月 一、前 言04 二、项目案名建议及解析06 三、旅游法规、政策分析10 四、沙湾、乐山、国家旅游形势分析及发展建议16 五、沙湾、乐山、四川产业结构分析25 六、沙湾、乐山、四川旅游资源分析30 七、项目地理及交通分析39 八、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43 九、项目发展定位46 十、项目可充分利用开发的元素48 十一、项目建设及构成56 十二、旅游中心营运方案79 十三、对当地经济建设的贡献89 十四、海棠香国国际旅游中心建成后的形态描述95 十五、海棠香国国际旅游中心可建设操作的结论和建议97 十六、结束语101 目录 2 一、前 言04 二、项目案名建议及解析06 三、旅游法规、政策分析10 四、沙湾、乐山、国家旅游形势分析及发展建议16 五、沙湾、乐山、四川产业结构分析25 六、沙湾、乐山、四川旅游资源分析30 七、项目地理及交通分析39 八、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43 九、项目发展定位46 十、项目可充分利用开发的元素48 十一、项目建设及构成56 十二、旅游中心营运方案79 十三、对当地经济建设的贡献89 十四、海棠香国国际旅游中心建成后的形态描述95 十五、海棠香国国际旅游中心可建设操作的结论和建议97 十六、结束语101 3 一、前言 4 进入新世纪这一新的历史时期,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乐山旅 游设施快速提升,旅游休闲产业不断壮大,旅游环境不断优化,从单 一的观光旅游向综合性旅游目的地转变,成为中国最具竞争力的旅游 目的地和西部地区极具影响力的休闲度假目的地。乐山大佛、峨眉山 都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海内外游客与日俱增。旅游产业已成为乐 山市的支柱产业,“十二五”期间,乐山将加快81个文旅项目的投 资建设,计划投资275亿元。一批实力雄厚的外来文旅企业进驻乐 山。 沙湾是乐山城市的重要组团之一,以沫若故里、美女峰、一线天等人文自然景观为拳头旅游产品,吸引了 众多海内外游客,形成了乐山大佛-沙湾-峨眉山旅游黄金三角区,沙湾地区要优化经济结构和平衡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旅游项目势在必行。绿岛水城是沙湾旅游开发的重要项目,现就绿岛水城的许坝、沫东坝、魏坝 三岛的整体开发做项目策划说明,我们经过认真研讨、调研做出了绿岛水城许坝、沫东坝、魏坝三岛的海棠 香国国际旅游中心产业结构暨产程一体化营运模式提案。 一、前 言04 二、项目案名建议及解析06 三、旅游法规、政策分析10 四、沙湾、乐山、国家旅游形势分析及发展建议16 五、沙湾、乐山、四川产业结构分析25 六、沙湾、乐山、四川旅游资源分析30 七、项目地理及交通分析39 八、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43 九、项目发展定位46 十、项目可充分利用开发的元素48 十一、项目建设及构成56 十二、旅游中心营运方案79 十三、对当地经济建设的贡献89 十四、海棠香国国际旅游中心建成后的形态描述95 十五、海棠香国国际旅游中心可建设操作的结论和建议97 十六、结束语101 5 二、项目案名建议及解析 6 (一)案名建议:海棠香国国际旅游中心 (二)案名解析 乐山(嘉州)古代盛产色相具佳的海棠,称香海棠,天下闻名。郭沫若 对有馨香的嘉州海棠情有独钟,1928年郭沫若写我的童年时,一开头 就说乐山:“在乡乡土志上是号称为海棠香国的地方。”颇有几分自 豪。“海棠香国荔枝湾,苏子当年寓此间。”这是郭沫若对家乡乐山的歌 咏。 早在唐代,“海棠香国”就成了乐山的别称。宋代,嘉州香海棠盛及一 方。“海棠香国”的提法最早见于明万历39年(1611年)编成的嘉定州 志:“州治枕海棠山,接高标之脉。甘棠楼,知州钟振题海棠香国 于此。旧时乐山府衙内悬有两道匾额:“汉嘉古治”“海棠香国”,这正 是对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高度概括。 二、项目案名建议及解析 7 (一)案名建议:海棠香国国际旅游中心 (二)案名解析 如今的海棠更成为了乐山的市花,从唐代到近代,历代文人墨客盛赞乐山海棠, 如唐代曾在嘉州做过刺史的薛能写道:“四海应无蜀海棠,一时开处一城香”; 宋 代王十朋为此 作嘉香海棠词云:“丝丝垂蕊,嫣然一笑新妆就,锦幕前后,燕 子来时候。谁恨无香,试把花枝嗅。风微透,细熏锦袖,不止嘉州有。”到万历后 期,任四川巡抚的李时华诗云:“登高且尽樽前酒,香国海棠尚未残。”清代康熙 时来游的方象瑛在使蜀日记载道:“樵楼榜曰海棠香国,所谓海棠无香,惟嘉州独香也。”近代民 国乐山县志也明确记载:“旧府署,海棠山麓。其樵楼在府署头门东南楼,额二:外曰汉嘉古治, 内曰海棠香国。”刘濖嘉定舟中杂咏道:“身坐海棠香国里,胜游何必羡江南。” 郭沫若在1939年 回到故乡重游乐山草堂寺(今草堂高级中学校址)时,写有重游乐山草堂寺诗一首,“何处海棠香讯在 ,草堂寺内几徘徊”。 二、项目案名建议及解析 8 (一)案名建议:海棠香国国际旅游中心 (二)案名解析 “海棠香国”具有浓郁的历史沉淀和自然气息,作为本案的案名大气、厚重、温婉、古朴自然; “国际旅游中心”旅游导向及功能明确; “海棠香国国际旅游中心”作为本项目案名清新自然,让人缅怀历史、追溯古今。 一、前 言04 二、项目案名建议及解析06 三、旅游法规、政策分析10 四、沙湾、乐山、国家旅游形势分析及发展建议16 五、沙湾、乐山、四川产业结构分析25 六、沙湾、乐山、四川旅游资源分析30 七、项目地理及交通分析39 八、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43 九、项目发展定位46 十、项目可充分利用开发的元素48 十一、项目建设及构成56 十二、旅游中心营运方案79 十三、对当地经济建设的贡献89 十四、海棠香国国际旅游中心建成后的形态描述95 十五、海棠香国国际旅游中心可建设操作的结论和建议97 十六、结束语101 9 三、旅游法规、政策分析 10 2009年12月1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正式颁布,其“放宽旅游 市场准入,鼓励社会资本和各种所有制企业公平参与”的精神,使旅游行业进入了发展的春天。意见将 旅游业定位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并在旅游立法及对旅游认识的 观念上取得重大突破,指出强调转变发展方式、走内涵式发展、转型升级的主线。并提出要丰富旅游文化内 涵,把提升文化内涵贯穿到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和旅游业发展全过程。 2013年国家旅游局颁布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和中国旅游法,将进一步刺激旅游及 旅游基础建设的持续发展。国民旅游休闲纲要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基本得到 落实,城乡居民旅游休闲消费水平大幅增长,健康、文明、环保的旅游休闲理念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国民旅 游休闲质量显著提高,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现代国民旅游休闲体系基本建成。”,其余各条就保障国民旅游休 闲时间、旅游基础建设、加强国民旅游休闲产品开发与活动组织等做了明确规定。中国旅游法在2013年 10月1日正式实施,为保障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护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 ,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有积极的作用。 (一)国家旅游政策分析 三、旅游法规、政策分析 11 十二五旅游规划指出,“十二五”时期是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关键时期,是把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 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时期,是全面深化旅游业改革开放、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攻坚时期。这一时期的旅游 规划主要任务是提升产业地位、转变发展方式、创新体制机制、满足市场需求等。十二五”时期,是把我国 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时期,旅游业发展“十二 五”规划一定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相衔接,与国家已经确定的重大区域战略或区域规划相衔接, 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交通规划等相关规划相衔接,突出战略性和可操作性,形成全国旅游业发展“ 十二五”规划体系。同时,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体系中各层次、各专项规划相互衔接,使各类规划定 位清晰、功能互补、统一协调、形成合力,推动我国旅游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一)国家旅游政策分析 三、旅游法规、政策分析 12 在国家未来五年的旅游发展规划中,我国旅游市场继续以国内旅游为重点,按照“全面发展国内旅游、 积极发展入境旅游、有序发展出境旅游”的战略方针,统筹协调、深化开发三大市场,形成更加协调的市场 格局,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精品旅游线路和精品旅游 景区,旅游开发体制和机制创新取得明显进展,运行机制更加健全,区域旅游业发展各具特色,旅游服务质 量进一步提高,旅游产业素质得到较大提升,发展成为以信息技术等现代化科技手段为支撑,与金融、保险 、文化创意等现代产业体系广泛融合,充分满足现代需求的质量高、效益好的现代服务业是未来旅游产业发 展的目标,努力探索新型旅游发展模式将成为旅游产业开发的的重点方向。 (一)国家旅游政策分析 13 四川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成绵乐旅游经济带要加 快完善城市旅游功能,集中开发一批特色度假基地、主题酒店群,鼓励旅 游产业集聚发展,从主要依赖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生态、文化体验、乡 村游等复合型旅游转变,要重点开发包含美食、生态等在内的旅游产品。 2012年5月31日四川省旅游条例修订版正式颁布,其中第二十条 明确提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通过组织引导、帮 助协调等措施,鼓励开发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景点特点及文化内涵 的旅游商品,促进旅游商品的产业化发展。” 川南经济区(乐山)发展规划思路(2009年-2020年)提出,乐 山要加快发展以旅游为主的服务业,发展集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 合性旅游业,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建设康疗休闲会议中心。 三、旅游法规、政策分析 (二)西南地区旅游政策分析 14 今后一个时期,在省内外高速交通快速发展、居民收入稳定提升、城乡差距逐步缩小以及假日制度逐步 完善等利好因素的促进下,国内旅游市场将出现更加快速发展、更大消费规模的态势,大众旅游的阶段特征 更加凸显。顺应国民大众旅游的转变,针对散客化时代的新要求,旅游业需要进一步落实旅游消费促进政策 ,挖掘消费潜力,提升市场信心,使旅游市场从数量规模型向产业型转变出现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在进一步 培育景观旅游、文化旅游、休闲旅游环境的基础上,科学分析旅游市场发展的宏观环境和市场特征,整合市 场组织和接待体系,加快培育旅游产业和城市互相促进的新型发展模式,积极开发一批高端旅游市场和专项 旅游市场,深度开发和提升传统旅游市场,构建乐山旅游“产业促进城市发展、城市推动旅游升级”的产城 一体化模式的历史机遇已经到来。 三、旅游法规、政策分析 (二)西南地区旅游政策分析 一、前 言04 二、项目案名建议及解析06 三、旅游法规、政策分析10 四、沙湾、乐山、国家旅游形势分析及发展建议16 五、沙湾、乐山、四川产业结构分析25 六、沙湾、乐山、四川旅游资源分析30 七、项目地理及交通分析39 八、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43 九、项目发展定位46 十、项目可充分利用开发的元素48 十一、项目建设及构成56 十二、旅游中心营运方案79 十三、对当地经济建设的贡献89 十四、海棠香国国际旅游中心建成后的形态描述95 十五、海棠香国国际旅游中心可建设操作的结论和建议97 十六、结束语101 15 四、沙湾、乐山、国家旅游形势分析及发展建议 16 沙湾位于乐山境内,北连乐山市市中区,西靠峨眉山市,幅员面积618平方公里。是乐山城市西南部次中 心,“三江、三区、三带”功能结构的制造业功能区;沙湾是乐山市城市重要组团之一,沙湾区也是“名 山、名佛、名人、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被列入“成都-乐山-沙湾-峨眉”三日游精品线路之一;沙 湾是四川省四大城市群战略中承上启下的重要区位节点,拥有重要的枢纽价值。 近年来,沙湾区社会经济发展很快。2012年,沙湾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0.34亿元,同比增加15.3%;完 成工业总产值338.56亿元,同比增长2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1.83亿元,社会零售总额17.29亿元;居民 人均收入21148元。尽管如此,沙湾区的发展特别是旅游发展还面临如下一些问题: 1、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深度不够,旅游贡献值低。沙湾虽是“名山、名佛、名人、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旅游资源开发深度浅,库区旅游、美女峰、沫若文化城等旅游景点都开发不够,有待深如挖掘、开发,将 绿色、环保、低碳的旅游业发展地区经济支柱产业。 (一)沙湾旅游形势分析 17 2、休闲旅游设施缺失,接待功能和能力不足,难以吸引和留住游客。2012年,沙湾区共接待中外游客 158.0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38亿元,尽管同比增速较快,但对作为兼具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的地区 来说,其总量难尽人意。其原因在于,一方面沙湾区缺乏综合性的旅游设施,接待能力欠缺,既不足以吸引 乐山大佛和峨眉山的游客,也难以留住郭沫若故居的游客。另一方面,当前我国旅游业除了传统的“观光旅 游”外,“休闲度假旅游”日益盛行,在缺乏休闲娱乐设施的地方很难吸引度假休闲的游客。 3、缺乏有效的宣传、展示和交易的平台,当地农特产品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乐山地区特色农产品非常丰 富,且独具特色,比如沙湾干巴牛肉,峨眉灵芝、龙须笋、峨参、峨蕊、雪魔芋、仙芝竹尖、竹笋、雪胆、 老鹳草、灰兜巴,井研哈哥兔肉,金口河黑鲍茸、乌天麻,苏稽镇香油米花糖,峨边梦笋,马边黑苦荞茶, 夹江国画纸、豆腐乳,青神竹编,犍为酥芙蓉等,还有豆腐脑、跷脚牛肉、鳝丝、叶儿粑、珍珠元、珍珠 鱼、东坡墨鱼、江团等繁多的乐山特色美食,都是当地独有的地域特色。但遗憾的是,这些土特产和美食基 本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由于缺乏有效的包装和宣传,没有形成产业链,没有形成知名的旅游商品,在国内 甚至省内的知名度都不高,在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地区却并没有充分体现出应有的价值。 (一)沙湾旅游形势分析 四、沙湾、乐山、国家旅游形势分析及发展建议 18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乐山旅游产业有了长足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增长。2012年,乐山全市旅 游综合收入相当于全市gdp的比例为26%,同比增加4.33%;实现旅游业增加值139.8亿元,同比增长28.14%;旅 游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为13.5%,同比增加1.6个百分点;旅游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1.8% ,同比增加5.6个百分点;全市旅游经济总量位居全省第二位,仅次于成都市。接待国内旅游者2655.55万人 次。乐山旅游具体情况如下 : 1、乐山旅游资源和产品开发现状。乐山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无论是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在全省、乃至全国 都首屈一指,在方圆10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峨眉山-乐山大佛 景区、国家自然保护区马边大风顶、国家森林公园峨边黑竹沟和国家地质公园金口大渡河大峡谷等世界级、国 家级和省级旅游资源20多处。同时,全市11个区市县的范围内蕴藏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等非物质文化 旅游资源和乡村旅游资源。通过二十多年的开发建设和发展,目前全市已对外开放的国家、省级旅游景区(点 )达13处,如:以乐山大佛和峨眉山为代表的国家级旅游景区9处,以夹江天福茶园为代表的全国工(农)业 旅游示范点3处,以乌木苑为代表的省级文化产业示范点1处;全市已对外接待游客的市级乡村旅游点共28个。 四、沙湾、乐山、国家旅游形势分析及发展建议 (二)乐山旅游形势分析 19 2、乐山旅游接待设施发展现状。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全市旅游接待设施规模已达到相当规模,截止目 前全市有旅游饭店300多家,其中星级饭店34家(五星级1家,四星级4家,三星级10家,二星级19家);温 泉度假地3处;旅行社38家(其中国际社2家,国内社36家),导游近1400名;旅游购物、餐饮及娱乐等旅游 企业130多家(其中,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为上市公司);旅游汽车运输公司2个;旅游船舶公司1个。 3、乐山旅游成为乐山支柱产业,但也存在很多的不足: 旅游产品品种单一,线路单调,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峨眉山乐山大佛虽属世界级品牌,产品品位 较高,但配套开发不足,“一枝独秀“,参与性、趣味性旅游项目较少,难以留客。据统计,来乐山国内游 客平均在乐停留时间仅0.87天。海外游客平均在乐停留时间1.32天,大大低于游客在桂林、昆明、西双版纳 等地的停留时间。 政府主导的整体宣传促销机制不健全,客源拓展的市场针对性差,客源结构不合理。整体宣传促销缺乏 稳定的经费来源,市场促销仍以传统方式为主,有针对性开展目标市场促销较少。在国内游客中,以周边省 市为主,消费水平较高的远距离游客较少,游客消费水平普遍不高。 四、沙湾、乐山、国家旅游形势分析及发展建议 (二)乐山旅游形势分析 20 城市的现代旅游功能还需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与现代旅游的要求不相适应。尽管政府 将乐山中心城区城市发展明确定位为旅游大城市,但城市的旅游氛围仍然不浓,硬件设施还有待完善和上档 升级,没有旅游机场,旅游接待设施,特别是参与性的娱乐设施还较落后。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矛盾比较突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大多数项目资金投入大,回收期长,仅 靠银行贷款的投入,是很难满足其资金的需要。近年来,乐山市、县两级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积极进 行招商引资工作,已有了初步成效,但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需求与资金的投入仍存在较大的距离,资金不足 仍制约着乐山市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沙湾、乐山、国家旅游形势分析及发展建议 (二)乐山旅游形势分析 21 2012中国公民旅游消费者市场调查报告已正式发布,该报告得出如下结论:休闲旅游城主旋律,家庭 出游重视亲情。调查发现75.5%的受访者将“放松身心”作为旅游的目的,持有此意愿者在各个年龄段中均 超过63%。与之相呼应的“惬意湖岛(51.5%)”、“名山古刹(39.0%)”和“繁华都市(32.0%)”是被 访者国内旅游最想体验的三个旅游产品。外出旅游“休闲化”特性显著,在观光旅游的基础上,游客的休闲 度假需求迅速增长。 2013年旅游经济运行总体持相对乐观的预期。预计全年国内旅游人数32.5亿人次,同比增长10%;国内旅 游收入达2.55万亿元,同比增长12%。2012年经旅行社组团人数比2011年减少3154万人次,占比由4.7%下 降到3.1%。住宿、游览、娱乐等旅游核心消费比例较低,增长不明显甚至下降,说明旅游产品的多样性和参 与性不够,产品创新的力度有待加强。2012年散客外地游相应构成则为住宿15.9%、游览5.2%、娱乐2.4% ,散客本地游相应构成为住宿10.0%、游览5.7%、娱乐4.4%。从出游目的看,以休闲度假为目的的游客仅占 11%,远低于探亲访友(39%)和观光游览(32%),说明观光游览是目前旅游消费的重点,休闲度假旅游 市场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沙湾、乐山、国家旅游形势分析及发展建议 (三)国家旅游形势分析 22 1、政府应统一规划,形成良好的旅游发展和环境。要尽快理顺沙湾、乐山旅游管理体制,政府应作统筹,打 破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现状;加强旅游业的法规和制度建设,避免企业之间的不正当竞争,维护消费者的 权利。 2、发挥金融作用,服务乐山旅游。金融系统应抓住西部大开发之机遇,积极引入资金支持沙湾、乐山旅游资 源开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国家目前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争取组织改造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债 券;抓住“十二五”文化旅游大发展的机遇,争取外国金融机构以及世行、亚行的低息贷款,引导国际金融 机构的贷款更多地向沙湾、乐山市旅游基础设施以及旅游服务业的投入;加强与大型企业、投资公司的合作 ,整合社会资源,按照互惠互利、优势互补,搞土地联合开发或者企业独资经营。 四、沙湾、乐山、国家旅游形势分析及发展建议 (四)关于沙湾、乐山旅游发展的几点意见 23 3、加强宣传,促销沙湾、乐山的旅游。沙湾、乐山在旅游策略上应加大宣传的力度,带动旅游促销活动的广 泛开展。在宣传上要针对不同客源文化、宗教、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采取多种形式宣传 沙湾,可通过举办各类旅游商品的促销会、旅游行业交流会、大型项目上马特别是具有国际影响力旅游项目 ,借助丰富的游客优势,会直接增进沙湾、乐山在国际旅游城市中的地位。沙湾应借助乐山旅游的蓬勃发展 ,要充分利用乐山、峨眉山、乐山大佛的品牌,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形成乐山-沙湾-峨眉山环线旅游的黄金 三角格局,让沙湾直接升格成为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集散中心。 经过对沙湾、乐山、国家的旅游形势分析发现,沙湾、乐山都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厚重的历史人文,旅 游客流量巨大,而共性的问题是宣传力度不够,旅游资金投入匮乏,旅游接待配套设施不足,特别是缺乏集 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大型国际旅游集散地。随着“休闲度假旅游”成为未来旅游的主流,沙湾、乐 山的休闲度假游客会迅猛增加上升,打造一个综合性的国际旅游集散中心已迫在眉睫;本项目正式投入会大 大改善沙湾、乐山的接待能力,为游客创造舒适的生活娱乐环境,提升沙湾、乐山在国际国内的旅游形象, 稳定旅游客源市场,促进沙湾、乐山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四、沙湾、乐山、国家旅游形势分析及发展建议 (四)关于沙湾、乐山旅游发展的几点意见 一、前 言04 二、项目案名建议及解析06 三、旅游法规、政策分析10 四、沙湾、乐山、国家旅游形势分析及发展建议16 五、沙湾、乐山、四川产业结构分析25 六、沙湾、乐山、四川旅游资源分析30 七、项目地理及交通分析39 八、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43 九、项目发展定位46 十、项目可充分利用开发的元素48 十一、项目建设及构成56 十二、旅游中心营运方案79 十三、对当地经济建设的贡献89 十四、海棠香国国际旅游中心建成后的形态描述95 十五、海棠香国国际旅游中心可建设操作的结论和建议97 十六、结束语101 24 五、沙湾、乐山、四川产业结构分析 25 沙湾产业结构失衡,经济发展过分依赖第二产业。2011年,沙湾区三类产业比例为6:83:11,第二产业主导 地位非常明显,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严重不足,“一条腿走路”的情况明显,发展方式需作合理转变。 (一)沙湾产业结构分析 沙湾区政府已认识到产业结构问题,并已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进 行逐步改善。近几年来,沙湾提出要大力发展一、三产业,要 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建设一批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并下大 力气打造美女峰景区,实现“乐山-沙湾-峨眉山”环线旅游, 致力发展沙湾旅游经济,逐步实现三类产业并举的良性发展模 式;沙湾还明确提出要打造生态沙湾、绿色沙湾,不仅禁止引 进污染型企业,还累计关停四十余家污染企业,并有计划地要 求余下的少量非零排放达标企业进行进一步整治或搬迁,使沙 湾逐步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6 乐山大力实施“7+3”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能源电力等优势产业,积极培育航 空航天、汽车制造、生物工程等有潜力的产业,努力发展一批千亿产业这为乐山的产业发展指明了方 向。坚持工业高端化,突出高端产业、高端产品、高端技术,是推动乐山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重要路径。 调整优化乐山经济结构,重点在于文旅产业。社会经济发展给乐山文化旅游转型升级带来新的机遇。 五、沙湾、乐山、四川产业结构分析 (二)乐山产业结构分析 electronic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energy and power 27 2012年,四川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5.4%,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1.2%,三 次产业协调性增强,逐步形成一、二、三产业相互促进发展的格局。2012年,四川三次产业结构为 13.852.833.4,与2011年14.252.433.4的产业结构相比,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非农产业比重比上 年提高0.4个百分点。2002年以来,四川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总体呈现逐步下滑态势,2012年第三产业占 gdp的比重为33.4%,与2011年持平,初步扭转了近十年来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逐步下降的态势。可以看 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全省劳动力和资本正由第一产业逐步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 移,三次产业的这种转变,符合经济发展的长期变动规律,既体现了三次产业之间量的对比关系,也包含了 经济运行质量的提升和经济总体实力的增强。 从沙湾、乐山、四川产业结构分析,第三产业的发展是今后发展的重点,旅游是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旅游的发展会对三产业直接拉动,同时会促进产业链的发展和升级;沙湾、乐山的旅游热度很高,再加上四 川的旅游助推,会刺激三产业迅猛发展;沙湾、乐山把旅游业作支柱产业,会促进经济建设达到新高度。 五、沙湾、乐山、四川产业结构分析 (三)四川产业结构分析 28 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30005000美元时,就进入休闲文化旅游消费的爆发性增长期。我国人均gdp 超过4000美元,文化需求呈现高品位、个性化、多样性的特征,旅游消费正处于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寻求 文化参与体验转型的时期。现在,沙湾着手打造集观光体验、休闲娱乐、养生度假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文 化旅游目的地,打造中国第一个专业的国际国内旅游集散中心,正逢时机。 五、沙湾、乐山、四川产业结构分析 (三)四川产业结构分析 一、前 言04 二、项目案名建议及解析06 三、旅游法规、政策分析10 四、沙湾、乐山、国家旅游形势分析及发展建议16 五、沙湾、乐山、四川产业结构分析25 六、沙湾、乐山、四川旅游资源分析30 七、项目地理及交通分析39 八、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43 九、项目发展定位46 十、项目可充分利用开发的元素48 十一、项目建设及构成56 十二、旅游中心营运方案79 十三、对当地经济建设的贡献89 十四、海棠香国国际旅游中心建成后的形态描述95 十五、海棠香国国际旅游中心可建设操作的结论和建议97 十六、结束语101 29 六、沙湾、乐山、四川旅游资源分析 30 沙湾区有被列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川省青少年教育基地”、“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的郭沫若旧居;境内有国家级森林公园美女峰森林公园;有首批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铜街子、龚龚 嘴电站;有大渡河漂流等项目和范店“一线线天” 、铜茨换位瀑布、葫芦溶洞群、大渡河河心绿洲、溶洞群 落、桫椤林、汉崖墓群等自然奇观。沙湾是乐山“名山、名佛、名人、名城”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 被列入“成都-乐乐山-沙湾-峨眉”三日游精品线路之一。 (一)沙湾区旅游资资源分析 美女峰森林公园石林景观郭沫若旧居 六、沙湾、乐山、四川旅游资源分析 31 (一)沙湾区旅游资资源分析 葫芦溶洞群 沙湾电站库区范店一线天 六、沙湾、乐山、四川旅游资源分析 32 (一)沙湾区旅游资资源分析 葫芦溶洞群 33 乐山市区岷江东岸有乌尤山、凌云山、东岩山,山势嶙峋,林木蓊郁,连绵依托,构成了卧在水面的宏大 “巨型睡佛”,为世间所罕见。闻名海内外的峨眉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全山面积115平方公里, 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1996年,峨眉山乐山大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此 外乐山市境内还有平羌三峡、夹江千佛岩、“小西湖”五通桥和建于明代的形如船体的罗城古镇、被称为“ 中国百慕大”的峨边黑竹沟、大风顶自然保护区等名胜古迹和旅游圣地。乐山市更是人文荟萃之地,是近代 文学家郭沫若的故乡,历史上的苏轼、苏洵、苏辙等著名文人曾在这里游学,陈子昂、李白、杜甫、岑参、 范成大、黄庭坚、杨升庵等文化名人也曾在此留下踪迹。 六、沙湾、乐山、四川旅游资源分析 (二)乐山旅游资资源分析 34 六、沙湾、乐山、四川旅游资源分析 (二)乐山旅游资资源分析 巨型睡佛乐山大佛 35 六、沙湾、乐山、四川旅游资源分析 (二)乐山旅游资资源分析 峨眉山 峨眉山金顶 36 2012年四川省创建了40家国家a级景区,其中包括5a级旅游景区1家,4a级旅游景区14家。四川名山大川 汇聚,文化历史悠久,美食佳天下,旅游资源丰富。概括起来是三大富有特色的产品群:熊猫故乡,内涵以 生态休闲为特色的旅游产品群;包含黄龙九寨沟、青城山、海螺沟、卧龙、西岭雪山、潮阳湖、四姑娘 山、天台山等生态休闲旅游资源。其中,熊猫作为四川的品牌优势比作为产品优势要更为妥帖;天府之国, 内涵以民俗美食为特色的旅游产品,包括川菜、川剧、茶馆、川酒等旅游资源;蜀地古都,体现以历史文化 为特色的旅游产品群,内涵峨眉山、乐山大佛、都江堰、三星堆、武侯祠、剑门蜀道等旅游资源。长江、黄 河两大流域文明的精华在四川交融,哺育出了巴蜀地区光辉灿烂的文化。 沙湾、乐山、四川的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很深的历史文化沉淀,吸引了无数海内外游客,为本项目的游客 来源提供了有力保障。 六、沙湾、乐山、四川旅游资源分析 (三)四川旅游资资源分析 37 六、沙湾、乐山、四川旅游资源分析 (三)四川旅游资资源分析 青城山 九寨沟 大熊猫 四姑娘山 川剧脸谱 一、前 言04 二、项目案名建议及解析06 三、旅游法规、政策分析10 四、沙湾、乐山、国家旅游形势分析及发展建议16 五、沙湾、乐山、四川产业结构分析25 六、沙湾、乐山、四川旅游资源分析30 七、项目地理及交通分析39 八、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43 九、项目发展定位46 十、项目可充分利用开发的元素48 十一、项目建设及构成56 十二、旅游中心营运方案79 十三、对当地经济建设的贡献89 十四、海棠香国国际旅游中心建成后的形态描述95 十五、海棠香国国际旅游中心可建设操作的结论和建议97 十六、结束语101 38 七、项目地理及交通分析 39 沙湾是世界文豪郭沫若的故乡,地处四川盆 地西南边缘,始建于唐朝(公元742年),为 唐制镇兵,古称南陵,是乐山“双百”大城市 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工业重镇,幅员面积618平 方公里,辖8镇5乡1个办事处,总人口21万。 境内峨眉山系峰恋秀丽,大渡河蜿蜒灵动,素 有“绥山毓秀、沫水钟灵”之美誉,且因“灵 山秀水、沙岸湾还”而得名。 七、项目地理及交通分析 40 沙湾区城市新区“绿岛水城”控规规划面积8. 25平方公里,其 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4.88平方公里,生态岛面积2平方公里,水域面积 1. 36平方公里,规划居住人口8.8万人。 岛城建设坚持水、城、文、园的有机相融,体现“显山、露岛、透 绿、望水 ”的景观特点;结合建设“产城共生、文化共生、环境共生 ”的亲水生态绿岛水城目标,有序推进安谷电站库区西侧的沫东坝、 魏坝、扬子坝、官坝等9个岛屿的开发,赋予每个岛特有的文化内涵, 形成具有“九岛九重彩”的新城风景,打造集商业、休闲、文化、居 住、娱乐为一体的宜居“绿岛水城”,展示沙湾现代风貌,着力打造 生态沙湾、人文沙湾、产城沙湾、宜居沙湾、水城沙湾。绿岛水城“ 三河九岛”,以及电站建成后形成库区的自然条件、资源优势,在乐 山、全国乃至亚洲可谓独一无二,开发潜力巨大。 绿岛水城 七、项目地理及交通分析 41 项目紧邻乐山中心城区和峨眉山旅游区景区,交通便 捷,基础设施建成后将极大推动绿岛水城发展;沙湾区 交通便捷,城区距成乐高速公路入口仅24公里,距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