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妃甸生态城控规划说明书.doc_第1页
曹妃甸生态城控规划说明书.doc_第2页
曹妃甸生态城控规划说明书.doc_第3页
曹妃甸生态城控规划说明书.doc_第4页
曹妃甸生态城控规划说明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山曹妃甸国际生态城溯河湾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第三部分 唐山曹妃甸国际生态城溯河湾控制性详细规划 附 件 第三部分:内容一 唐山曹妃甸国际生态城溯河湾控制性详细规划 设 计 说 明26目 录第一章总则11.规划编制背景12.规划指导思想13.规划原则14.规划范围15.规划实施期限16.规划标准及依据17.规划成果组成1第二章规划区现状分析11.区域位置12.自然生态条件13.土地利用情况24.现状综合评价2第三章总体规模和空间布局21.总体规模控制22.空间布局33.土地利用规划3第四章公共设施规划51.教育设施52.医疗卫生设施63.文化设施64.体育设施65.商业设施66.金融邮电设施67.社区服务设施68.行政管理设施69.公安系统610.公共设施规划情况表7第五章绿地景观系统规划81.规划策略82.绿化景观系统规划8第六章综合交通规划91.目标及策略92.对外交通规划93.规划区交通系统104.交通管理系统11第七章水资源系统规划121.给水工程规划122.污水工程规划133.雨水排除及利用工程规划144.再生水利用工程规划17第八章能源系统规划171.电力工程规划172.供热工程规划193.燃气工程规划204.节能及可再生能源规划20第九章环境卫生规划211.规划目标212.规划原则223.生活垃圾产生量预测224.环卫公共设施规划225.环卫工程设施规划22第十章通信工程规划221.规划目标222.通信用户预测223.电信设施规划224.邮政设施规划235.有线电视规划236.信息网络规划237.线路敷设23第十一章竖向与管线综合工程规划231.竖向工程规划232.管线综合工程规划23第十二章综合防灾及公共安全规划241.防灾减灾指挥中心242.消防规划243.抗震规划254.防洪防潮规划255.人防规划25第一章 总则1. 规划编制背景开发建设曹妃甸,把曹妃甸建成科学发展示范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和河北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本次曹妃甸溯河湾起步区(以下简称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是落实曹妃甸新城总体规划的需要,是深化瑞典sweco设计公司生态概念设计方案的需要,是促进国际合作加快曹妃甸国际生态城溯河湾起步区建设的需要,更是树立生态城市典范实施生态技术措施的需要。为满足上述城市建设发展的需求,我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唐山市曹妃甸新城总体规划(2008-2020)、瑞典sweco公司中国唐山曹妃甸国际生态城第4项工作成果报告起步区概念性详细规划(2009-03-06),编制唐山曹妃甸国际生态城溯河湾控制性详细规划。2. 规划指导思想(1) 生态优先,保障区域生态格局;(2) 疏密有序,集约高效利用土地;(3) 绿色出行,清洁公交保障交通;(4) 公益优先,合理完善布局设施;(5) 节能减排,节水降耗利用资源;(6) 控制三废,循环利用保护环境;3. 规划原则(1) 充分落实规划意图。以上位规划为蓝本,落实完善多项技术措施,塑造生活便利、环境友好的新型城市,创造共生的生态城市典范。(2) 实现生态技术落实。吸收国内外有借鉴意义的科学发展成果和工程技术措施,确保曹妃甸新区在生态建设、资源利用等方面形成表率。(3) 增强生态建设实践。坚持创新和发展的观点,与时俱进,在城市建设中不断融入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模式和新经验。4. 规划范围本次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范围东至溯河东岸,西至青龙河河口,北到通港大道,南至滨海大道。规划总用地面积1850.23公顷,其中水域面积575.43公顷,可建设用地面积1275.09公顷。5. 规划实施期限本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规划期限为近期至2010年,中期至2015年,远期至2020。6. 规划标准及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2) 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3) 国务院1996年18号文件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4)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5) 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的通知建规2002204号(6) 唐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gb50220-95)(7) 唐山市曹妃甸新城总体规划(2008-2020)(8) 瑞典sweco公司中国唐山曹妃甸国际生态城第4项工作成果报告起步区概念性详细规划(2009-03-06)(9) 其他规划及地方规范规划涉及的控制指标和技术规定以国家相关政策、标准、规范为依据,并与相关规划进行协调,规划中使用的土地分类代码、计算标准等均以国家统一标准、唐山市相关技术规范为依据,同时参考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规定酌情调整。本规划结合规划区当地实际情况并考虑到今后的发展而制定,规划中未详细规定的有关城市建设的标准均应符合唐山市有关法规、标准的规定。7. 规划成果组成曹妃甸生态城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包括文本、图件、附件三部分。其中,图件包括规划图纸和分图图则,附件包括设计说明和生态指标。文字部分与图纸同时使用,二者不可分割。本规划经批准后应作为城市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实施管理和指导编制下一级规划的依据。规划范围内各类建设项目,均应符合文字与图纸的要求。第二章 规划区现状分析1. 区域位置起步区位于曹妃甸新城的西南部,北邻唐海县,西望曹妃甸工业区。用地北部紧邻冀东油田采油区。生态城距西侧的迁曹高速、迁曹铁路和环湾城际铁路约8km,距北侧的沿海公路和京秦城际铁路约5km,交通条件便利。2. 自然生态条件(1) 气象全年年平均气温10.8,最冷一月份平均月气温5.4,最热七月份月平均气温25.3,全年日照2877小时,太阳辐射总量130.81千卡/,46月最高平均日486.3千卡/,无霜期175206天,平均188天,0积温4365.8,10积温3943.5,常年活动积温3817,作物种植一季有余,两季不足。年均降雨量635.7mm,主要集中在78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64%,雨热同季,利于作物生长,因雨量集中,利用率不高。年均风速3.8米/秒,属于“东部季风区暧温带半湿润地区”。(2) 降水根据唐海县19562004年的观测资料分析,多年年平均降水量 604.3mm,最大年降水量1183.7mm,最大一日降水量288.2mm。本地区降水大多集中在夏季,7-8月的降水量为361.6mm,约占全年降水量的59.8%。降水量统计如下表所示。 降水量统计表 单位:mm月份123456789101112平均降水量3.85.07.822.737.078.7206.7154.947.525.010.44.8最大月降水量21.8(1973)32.7(1962)32.5(1971)107.8(1964)156.2(1990)172.1(1979)645.5(1975)352.2(1987)152.4(1994)97.0(2003)39.3(1993)36.2(1984)最大日降水量13.0(1990)22.5(1962)23.0(1981)51.9(1987)55.8(1998)98.9(1990)288.2(1962)130.1(1985)110.7(1994)69.9(2003)17.3(1976)29.2(1984)(3) 河流水系起步区位于青龙河、溯河入海处,地表河流受地形控制,其流向由北向南汇入渤海湾,河水流量与大气降水一致,年内分配不均,属季节性河流。青龙河:该河发源于滦县雷庄,于滦南县高尚堡汇入渤海,河长约75km,流域面积为430.0km2。溯河:该河发源于滦县解各庄,于滦南县西河汇入渤海,全长约97km,流域面积为618.0km2(4) 潮汐潮汐性质:本海区的潮汐性质属不正规半日潮,曹妃甸海域潮汐型态系数为0.77,潮汐强度中等。(5) 地形地貌起步区地处渤海湾北岸,在冀东平原区的南部边缘,陆地形成较晚,“海岸地貌”明显,是在渤海沿岸流、潮汐和生物作用以及入海河流的影响下形成的海退地。地表被新生代第四纪冲积、洪积和海相沉积物所覆盖,厚度为500600米。全区地势平坦。3. 土地利用情况(1) 道路交通情况起步区北边界通港大道和起步区北连接线滦曹公路现已铺设路基。规划范围内的映湖大道、滨海大道等六条主要道路正在道路专项规划设计中。(2) 批建状况生态城现状包括村镇建设用地、盐田用地、养殖水面用地、河流用地等。沿滦曹公路现状路基东西两侧已有部分临建设施。滦曹公路与通港大道交汇处用地约32公顷,已对外审批;溯河河口西岸用地约41公顷,已对外审批。4. 现状综合评价由于滦曹公路远期发展与工业区通过海底隧道相连接,所以具有较强交通性干道的功能,规划区内将形成由此隔开的东、西两片区的格局。规划区地处青龙河、溯河和八里滩上水渠三条水系入海河口地段,应充分发挥和利用河流淡水资源和河口景观,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景观区。规划范围内应对盐碱滩涂进行有效的考虑和处理,应注重重塑生态环境。第三章 总体规模和空间布局1. 总体规模控制1.1用地规模控制起步区规划总用地面积1850.23公顷,其中水域面积575.143公顷,可建设用地面积1275.09公顷。各街区的规划用地规模如表格四1所示。1.2人口规模控制(1) 生态城规划居住人口为7.4万人,规划就业岗位约27万个。(3) 各片区的规划人口规模如下表所示。生态城规划用地、建筑及人口规模片区划分表片区名称规划建设用地(km2)(不含道路和水域)规划居住人口(万人)规划就业岗位(万个)规划居住建筑面积(万m2)a街区67.270.321.6213.79b街区64.860.652.0327.95c街区44.731.11-47.37d街区75.431.122.3748.14e街区51.510.950.140.65f街区98.380.172.587.49g街区27.170.740.1331.78h街区96.010.323.5613.83i街区90.550.58.0121.27j街区31.660.520.322.42k街区83.980.033.291.18l街区32.620.012.080.58m街区40.470.960.5641.04n街区239.15-0.28-总计1043.797.426.91317.492. 空间布局2.1城市结构根据唐山市曹妃甸新城总体规划(2008-2020)与瑞典sweco公司瑞典sweco公司中国唐山曹妃甸国际生态城第4项工作成果报告起步区概念性详细规划(2009-03-06)设计意图,起步区总体城市结构为“两线三轴四节点”的空间结构。(1) 两线两线主要指北部通港大道交通联络线和南部内湖沿岸主要滨水公共空间岸线。两线布局一南一北,一松一驰,南线岸线展现舒缓悠闲的城市生活特质,北部交通线体现高效便捷的通勤发展特征。(2) 三轴三轴主要指brt交通沿线东西方向的城市主要发展轴和南北方向的两条城市次要发展轴。沿东西向brt交通形成城市发展的主要公共服务区域,沿南北向brt交通线形成以服务社区和产业为主的公共服务带。(3) 四节点四节点是指政务中心节点、科技商务节点、海洋文化节点、时尚文化节点。四节点是展现城市不同功能、风貌、特性的城市空间,每个片区都体现不同程度的办公、展览、商业、娱乐、住宅等用地的多样化开发与相互混合布置的现代城市规划理念,通过用地功能的混合布置,有效的缩短交通行程,减轻交通基础设施压力,减少私家车出行量,引导城市空间紧凑布局。2.2功能定位为实现总体规划的综合发展定位,此次生态城控规编制中划分的14个街区,分别实现以下城市功能定位:(1) a街区功能定位:西部创业区现代高科技生态型产业基地;以居住、研发、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总部发展为主的生态片区,生态城西部的门户。(2) b街区功能定位:时尚文化区休闲时尚文化娱乐产业为主的街区;以精品商业、高端餐饮消费、高端娱乐产业为主的生态片区,是生态城西部的主要功能节点。(3) c街区功能定位:生态居住区以生态型居住为主的街区。(4) d街区功能定位:多元化住区以多元化商业、办公、娱乐和生态型居住为主的街区。(5) e街区功能定位:生态居住区以生态型居住为主的街区。(6) f街区功能定位:东部创意区现代创意科技生产业基地;以研发、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意产业为主的生态片区,生态城东北面的门户。(7) g街区功能定位:生态居住区以生态型居住为主的街区。(8) h街区功能定位:综合服务区以多元化商业、文化为主的街区;以大型商贸、风情商街、旅游接待产业为主的街区。(9) i街区功能定位:科技商务区以商务办公及公寓式居住为主的综合性片区,以商业金融、商贸展览等为主要功能的的街区,是生态城的城市中心。(10) j街区功能定位:示范性住区以生态居住为主,商业为辅的综合街区,是可持续生态技术集中应用的先行综合试验区,是生态技术集成的典范式街区。(11) k街区功能定位:政务办公区生态城行政办公文化中心、重要的城市形象展示窗口。(12) l街区功能定位:海洋文化区以海洋文化为发展源的综合性街区,以海洋运动、海洋文化宫、海底世界展览等为主要功能的的街区,是生态城东部的主要功能节点。(13) m街区功能定位:生态居住区以生态型居住为主的街区。(14) n街区功能定位:城市绿肺国际生态环境建设的展示窗口和城市郊野型运动中心;以湿地保护、观光体验、文化娱乐和运动休闲为主要功能的生态景观区。3. 土地利用规划 31居住用地与混合用地(1) 居住用地生态城规划居住用地189.37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14.85%。其中,二类居住用地163.86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12.85%;配套教育用地25.51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2.00%。二类居住用地以4 - 6层中多层住宅为主。在滨水区和岛屿区的居住用地考虑到环境效益,可适当降低建设高度和建设强度。(2) 混合用地生态城规划混合用地154.98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11.92%。其中居住和公建混合用地中,居住建筑面积70%的f1用地35.17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2.76%;居住建筑面积30%的f2用地61.13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4.79%;数类设施混合使用的f3用地55.68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4.37%。f1类用地以居住为主,可在街坊的东西向和建筑底部设置小型商业文化设施,f2类用地以公共建筑为主,可酌情设施公寓式居住形式,满足城市人口的多元化需求。 3.2 公共设施用地起步区配备相应的公共设施共分为5个类别;主要包括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医疗卫生、体育设施。规划公共设施用地总用地面积292.51公顷,占规划区总建设用地的22.94%。(1) 行政办公用地规划用地面积24.89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1.95%。行政办公用地主要位于起步区中部的i街区,南面临海设置市民活动广场和市民会议设施。(2) 商业金融用地规划用地面积157.25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12.33%。至规划期末,规划区基本形成城市级商业设施、片区级商业设施、社区级配套商业设施三级的商业层级结构。(3) 文化娱乐用地规划用地面积53.02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4.16%。引入市场机制,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加强文化设施综合利用的同时,多渠道新增文化设施,为文化产业发展留出弹性空间。(4) 体育用地规划体育设施用地(c4)面积51.06公顷。规划区体育设施包括城市级体育设施、社区级体育设施其他类型体育设施三个级别。(5) 医疗卫生用地规划用地面积7.98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0.63%。本控规的医疗卫生设施分为城市级医疗设施和社区医院两级系统, 在d街区规划三甲医院一处,占地7.98公顷。在d街区规划门诊所一处,以3-5万人一处为设置标准,占地0.5公顷。3.3产业用地规划产业用地28.45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2.23%。产业用地主要以m4类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为主。3.4道路广场用地规划道路广场用地306.03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24.00%。其中,道路用地232.87公顷,广场用地72.34公顷,社会停车场用地0.82公顷,基本满足起步区城市发展的需要。3.5绿化用地规划绿地298.94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23.44%。其中,公共绿地67.02公顷,防护绿地199.29公顷,生态绿地32.63公顷。人均公园绿地13.5平方米。另外每个规划居住区都应有居住区级绿地、小区级绿地以及组团级绿地,此类用地按居住用地计算。绿地中应有50%的面积采用低势绿地处理方法,用于雨水收集涵养。道路红线内的绿地,包括道路两侧绿地和道路分隔绿带按道路用地计算。3.6市政公共设施用地规划市政公共设施用地主要包括:交通设施用地、供燃气设施用地、供电设施用地、电信设施用地、环卫设施用地、雨污处理设施用地、消防设施用地、邮电设施用地等。起步区规划市政公共设施用地共7.81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0.61%。3.7生态绿地与水域为了保护恢复生态城的生态环境,规划根据现状情况保留了生态环境条件较好的滩涂湿地、绿地和水域。生态绿地可纳入城市公园进行管理,但应严格禁止任何开发建设活动。规划生态绿地32.63公顷,占生态城总用地的2.56%。规划生态水域575.14公顷。3.8建设用地平衡表生态城规划用地平衡表,具体内容见下表。规划土地利用平衡表用地性质用地性质名称用地面积(公顷)占总用地(%)c公共设施用地292.5122.94 c1行政办公用地24.891.95 c2商业金融用地157.2512.33 c21商业用地68.365.36 c22金融保险业用地8.530.67 c23经营性办公用地13.981.10 c24服务业用地14.41.13 c25旅馆业用地51.984.08 c3文化娱乐用地53.024.16 c34图书展览用地8.190.64 c36康娱设施用地44.833.52 c4体育用地51.064.00 c5医疗卫生用地7.980.63 c51医院用地7.980.63 f多功能用地151.9811.92 f1居住兼容公建及其他用地35.172.76 f2公建及其他兼容居住用地61.134.79 f3数类设施的混合用地55.684.37 g绿地298.9423.44 g1公共绿地67.025.26 g11公园67.025.26 g2生产防护绿地199.2915.63 g22防护绿地199.2915.63 g3生态景观绿地32.632.56 g31生态绿地32.632.56 m工业用地28.452.23 m4高新技术产业用地28.452.23 r居住用地189.3714.85 r2二类居住用地163.8612.85 r21住宅用地157.7112.37 r2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6.150.48 r5配套教育用地25.512.00 r51中学用地7.90.62 r52小学用地6.590.52 r53托幼用地6.840.54 r54中小学合校4.180.33 s道路广场用地306.0324.00 s1道路用地232.8718.26 s2广场用地72.345.67 s22游憩集会广场用地72.345.67 s3社会停车场库用地0.820.06 s31机动车停车场库用地0.820.06 u市政公用设施用地7.810.61 u1供应设施用地0.90.07 u12供电用地0.60.05 u13供燃气用地0.30.02 u2交通设施用地2.840.22 u21公共交通用地2.020.16 u29其它交通设施用地0.820.06 u3邮电设施用地1.010.08 u31邮政设施用地0.50.04 u32电信设施用地0.510.04 u4环境卫生设施用地0.640.05 u41雨水、污水处理用地0.640.05 u9其它市政公用设施用地2.420.19 建设用地1275.09100.00 e水域和其它用地575.1431.08 e1水域575.1431.08总用地1850.23100第四章 公共设施规划1. 教育设施规划完全中学1所,规模为初中24班、高中36班;规划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规模一般为小学18班、初中24班。规划小学4所,规模一般为18班小学,每所小学的具体班级数量可按服务的社区人口规模测算调整。规划托幼设施10所,配套教育设施规划分布见下表。生态城基础教育设施布局表街区编号中学小学托幼设施用地规模(公顷)班型(班)数目(座)用地规模(公顷)班型(班)数目(座)用地规模(公顷)班型(班)数目(座)b街区-1.6818班10.612班1c街区-0.612班1d街区7.9初中24班高中36班1-0.612班1e街区1.7218班10.8512班1g街区-0.812班1h街区4.18小学18班初中24班1-1.2412班2i街区-0.7612班1j街区-1.7418班10.5912班1m街区-1.4518班10.812班1总计12.08-26.59-46.84-102. 医疗卫生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分为城市级医疗设施、社区医疗服务站二级系统。在d街区规划三甲医院一处,占地7.98公顷。社区医院结合每个居住社区布置,不单独占地。在m街区规划门诊所一处,以3-5万人一处为设置标准,占地0.5公顷。社区卫生站按照服务1-1.5万人标准设置5处,结合社区服务中心布置,建筑面积约300平米。在d街区规划护理院一处,结合社区服务中心布置,建筑面积约3000-4500平米。3. 文化设施引入市场机制,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加强文化设施综合利用的同时,多渠道新增文化设施,为文化产业发展留出弹性空间。城市级文化设施:在h街区规划影院、剧场、文化宫等公共文化设施 。片区级文化设施:结合片区服务中心的商业服务设施建设,如文化活动中心。社区级文化设施:结合社区服务中心设置,如文化活动站、小型图书馆、社区教育等设施,每处建筑400-600平方米。4. 体育设施规划区体育设施包括城市级体育设施、社区级体育设施其他类型体育设施三个级别。规划体育设施用地(c4)面积不少于51.06公顷。市级体育设施包括:溯河东岸结合河口湿地设置体育运动公园1处,以绿化养护为主,建设小型体育场馆为附的体育用地形态。结合本次规划用地以北大学城建设大型体育运动场馆,结合社区中心设置社区级体育设施,每一个不同的社区中心应提供不同的内容,相互补充;结合城市慢行系统设置自行车运动道、跑步、漫步便道等设施;在城市四个主要公园绿地内设置其他类型体育设施。5. 商业设施至规划期末,规划区基本形成城市级商业设施、片区级商业设施、社区级配套商业设施三级的商业层级结构。在城市中心和次中心规划大型商场、图书大厦、星级酒店等城市级商业服务设施;在各片区中心规划综合商场、大型超市及快捷酒店等片区级商业服务设施;结合社区中心设置小型超市、书店、药店、菜市场和餐饮店等社区级商业服务设施。社区商业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消费需求为主,包括社区商业中心和便民终端设施,一般与社区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集中安排。实现400米步行半径内即能到达商业设施网点的布局需求。6. 金融邮电设施金融邮电设施分为城市级、社区级和其他三个级别。主要指服务大众的邮政、电信、电话、储蓄和特殊性邮政设施。在l街区规划邮政支局一处,用地0.5公顷;在l街区规划电信支局一处,占地0.51公顷。在中心区附近设置银行储蓄总行(含证券、保险)设施。结合社区中心设置社区级金融邮政设施,如储蓄所、邮政所、电话局等。结合旅游项目设置特殊性邮政设施,用于发送明信片、首日封等。7. 社区服务设施社区服务设施分为片区级和社区级两个级别。配建标准应符合唐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gb50220-95)中的相关规定。结合片区中心,每个片区设置一个养老院和残疾人托养所,两者可合并设置,宜靠近绿地设置,一般规模为150-200床;结合片区中心,每个片区设置一个老年活动中心,提供老人娱乐、康复、保健服务及文体活动场地等设施;结合社区中心设置社区级综合服务中心(含老人服务中心),提供行政和社区公共服务和含老人服务、家政服务、就业指导、教育培训等;结合社区中心设置物业管理设施7处,每处建筑面积30-50平方米。8. 行政管理设施行政管理主要指城市级行政办公公共设施和社区级管理设施,配建标准应符合国家或地方规范中的相关规定。在k街区和f街区规划城市级行政办公设施用地(c1),用地面积约23.2公顷;社区级行政管理设施指结合社区中心设置的社区委员会(含街道办事处和物业管理),结合居住组团布置以1000户一处标准设置的居民委员会25处,可与其它建筑结合配置,每处建筑面积30-50平方米;工商税务市场管理机构结合商业设施布置。9. 公安系统生态城的公安系统包括治安管理方面的派出所机构和公共安全保障方面的消防队以及交管队等机构。为节约用地,生态城公安系统应采取一警多能、多警合一的办公形式。设置街道办事处和派出所各两处,街道办事处分别位于e街区和c街区;派出所分别位于e街区和c街区。规划3所消防站,分别位于b街区、i街区和f街区,三处消防站均临近主干道布置,其中f街区设置特勤消防站。 10. 公共设施规划情况表公共设施规划情况表类别项目名称数量(个)建筑面积(万平方米)用地(公顷)备注教育完全中学17.97.9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000米。九年一贯制13.764.18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000米。小学41.15-1.401.45-1.75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0米。幼儿园100.45-0.650.6-0.85服务半径不宜大于300米。社区中心设施医疗卫生三级甲等医院(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2.777.9810万人左右设一所800床位医院;应交通便捷,服务距离适中。门诊所10.2-0.30.3-0.53-5万人设一处。社区卫生站50.030.051-1.5万人设1处,可与服务中心结合设置,必须有独立出口。 护理院10.3-0.45-可与服务中心结合设置;100-150床位为佳。文化体育文化活动中心20.4-0.60.8-1.2可与服务中心结合设置;结合或临近中心绿地布局。文化活动站50.04-0.060.04-0.06可与其它建筑结合配置,应有独立出入口。居民运动场、馆2-1-1.5-居民健身设施6-可与小区绿地结合设置。商业服务综合超市社区菜市场150.08-0.15-综合服务部60.25-0.35-可与服务中心结合设置。其他商业服务4-具体项目规模不限。金融邮电银行20.08-0.10.04-0.05宜与商业结合或临近设置。储蓄所40.01-0.15-可与其它建筑结合设置。电话局10.1-0.250.5根据专业需要布置。邮政分局10.30.5根据专业需要布置。邮政所30.02-0.030.5根据专业需要布置;可与其它建筑结合设置。社区服务社区服务中心60.02-0.030.03-0.05养老院2-一般规模为150-200床;宜靠近集中绿地安排。残疾人托养所2-居民委员会(含治安联防站)250.003-0.005-以1000户一处标准设置,可与其它建筑结合配置,但应有独立出入口。物业管理70.03-0.050.03-行政管理街道办事处(含其它管理用房)20.07-0.120.03-0.053-5万人设一处。派出所20.07-0.100.063-5万人设一处;应有独立院落。市政公用轻轨车站3-公交始末站1-1.79-公共停车场库3-约0.3-环卫停车场4-0.08根据专业需要布置。污水泵站3-0.15-0.25根据专业需要布置。消防站3-0.7-1.0根据专业需要布置。垃圾收集站7-鼓励社区内部采用气力垃圾管道收集方式;每处面积不小于100平方米;与周围建筑间隔不小于5米。公共厕所20-每1500户设置一处;宜布置在人流集中处。110kv变电所20.180.3根据专业需要布置。20kv变电所26-根据专业需要布置。热力站41-根据专业需要布置。中继泵站1结合绿地布置。天然气高中压调压站10.180.3根据专业需要布置。公交压缩天然气加气站1-0.2结合公交首末站布置。加油站3-0.2-0.3-第五章第六章 绿地景观系统规划1. 规划策略因地制宜,落实上位规划确定的绿地景观规划建设的目标,合理安排绿化景观结构,确定绿化景观系统布局,丰富城市景观,提升城市环境质量。规划努力突出生态城本地景观的地域性特点,根据生态城的用地性质与空间结构,考虑整体生态系统完整性,同时考虑方便居民使用和适中的服务半径,合理确定各级各类公共绿地的分布。城市公园绿地在生态安全框架中具有较高的生态景观价值,应优先进行建设。规划重视绿地建设中的绿量标准,注重多层复合结构的绿地建设。规划鼓励结合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的屋顶、墙面等区域进行绿化,增加生态城绿化覆盖率,公共建筑屋面绿化率应达到20%。规划贯彻生态优先的宗旨,将绿地景观建设与生态保护和环境修复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绿地系统对雨水汇集和对土壤土质的改良作用,注重林水结合。2. 绿化景观系统规划 2.1绿地景观系统结构绿地景观系统结构形成“两横六纵四心”的生态格局:“两横”指通港大道南侧轻轨防护绿地和北部生态居住区内部东西向贯通的景观绿带;“六纵”即生态城南北方向贯通的联系绿带,其中沿八里滩上水渠和溯河河道形成自然生态型绿化体系,其他绿带结合城市用地具有较强的人工绿地形态;“四心”中两处指以八里滩上水渠河口处和政务中心北侧的城市公园;另外两处指青龙河河口和溯河河口处的生态绿地公园。2.2绿地规划布局(1) 公共绿地规划在生态城东部布置体育公园1处,与溯河沿岸生态绿地与绿化防护区景观区共同作为起步区的城市郊野休闲运动区。除生态城中部政务办公区北侧城市公园和八里滩上水渠沿线景观区外,规划根据各街区的功能定位、结合社区中心、慢行交通系统布置公共绿地供城市居民游憩、休闲提供必要的开放空间,社区公园的服务半径为500米,小型街头绿地的服务半径为300米。规划重视滨水地区生态绿廊的空间营造,有意识的布置体育休闲设施和小型趣味空间,丰富空间层次和节奏感,增强对市民活动的引导。(2) 防护绿地生产防护绿地包括沿轻轨和公路等交通干道的防护绿地。生态城北部沿通港大道南侧有轻轨穿过,沿途将建设以高绿量率为主的防护林。 (3) 生态绿地生态绿地主要指以a街区西侧河河口地带景观区和溯河河口西岸的生态湿地和绿地。湿地和绿地作为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区域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以及调节气候、蓄洪防旱、水质净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规划通过自然和人工生态工程恢复溯河和八里滩上水渠河道沿岸的原生植被群落,营造多样丰富的生态景观,构筑水边候鸟、昆虫、鱼类等物种栖息繁衍的场所,恢复重建良好的生态环境。2.3景观系统规划布局(1) 景观系统布局起步区的景观系统规划注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有机统一,景观系统结构以上位规划为依据形成“一带两轴四点”的格局:“一带”指沿brt道路发展的城市公共建筑风貌带;“两轴”即沿brt轨道交通向北发展的城市北向延续轴;“四点”指brt交通沿线结合城市水岸、河流绿化和不同功能用地形成的政务办公节点、科技商务节点、海洋文化节点和时尚文化节点。(2) 景观系统内容景观系统分为景观绿化系统、景观水系系统、景观建筑区和绿化景观节点、广场小品景观节点、建筑景观节点这六个方面。1) 规划确定绿化景观系统为两横六纵四核心结构。“两横”即为沿通港大道南侧的防护绿地和东西向贯穿北部生态住区内部的景观绿地;在生态住区内部的景观绿地中规划景观水体对雨水进行积蓄涵养和利用,水流经各种不同的过滤和蓄水湾,去掉可能有的污染物,规划建议在利用南北两侧绿地设置过滤系统,同时在地段的周围广泛种植水生植物,进行自然养护和生态过滤。“六纵”为沿八里滩上水渠和溯河两岸的防护绿地和公园绿地,以及起步区内部南北方向贯通城市主要街区的带状延续公园。六纵结构成为城市南部水岸与城市北部生活居住区的主要联系廊道,在八里滩上水渠和溯河两河流域,形成以自然形态和湿地养护为主的景观绿地,在其他街区内部南北向的绿化廊道宜采用较为几何化人工化的绿地设计方式,使城市的绿地系统形成自然与人工鲜明对比的多样形态。“四核心”即为位于b、g、h街区交汇处的八里滩河口公园、位于政务办公区北侧e街区内的城市中心公园以及位于青龙河河口和溯河河口的两处生态绿地公园。每个公园宜形成不同的主题功能,同时通过生态技术,进行生态恢复,建设成为城市级的公共滨水公园。规划增加绿色通廊的设计,将绿地、水体的生态、景观效益扩展到最大,同时也应降低建设成本,达到景观、生态、经济三项利益的最大化。2) 规划确定景观水系系统为三横、七纵的结构。“三横”即为通港大道北侧水系、城市中部居住区与公建区分界处的东西向景观水巷和城市南部东西向贯通的内湖水体;“七纵”即为八里滩上水渠、溯河和城市内部南北方向贯通的五条水巷(其中e街区河道可通航)。八里滩上水渠和溯河两河水系应采用自然生态驳岸形式,其余五条水巷规划为规则岸界的人工驳岸形式。人工驳岸的具体设计应有详细的岸线规划或结合地块开发的详细规划进行考虑,水巷的断面设计和跨越水巷等处的桥梁设计应由水系专项规划和路桥专项规划进行详细设计和考虑。3) 规划确定景观建筑区为政务办公区、科技商务区、海洋文化区和时尚文化区。四个景观建筑区展现不同的城市风貌特征:政务办公区体现城市行政核心的端庄与严谨,以中轴对称的方式在南北发展轴上形成从湖岸到广场到主体建筑至绿化中心的景观延续和过度,建筑组群与市民广场相连接,展现政府与民同享的平等性、开放性理念;科技商务区集中布置于城市中心位置,内部规划从中心路口向周围放射的步行交通廊道,科技商务区展现高度集成和高效公务的建筑的风貌,以林立的高楼形成生态城的核心地标;海洋文化区位于城市东部溯河河口,结合河口对景的处理,此区域内规划大面积临水广场和建筑组群,其内容涉及到海洋文化展览,亲水游乐等内容,所以其建筑形态宜带有一定的张力与个性,在河口地区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建筑风貌区;时尚文化区位于城市西部地段,以发展多元商业和娱乐项目为主,建筑组群宜尺度宜人,具有时代感和商业娱乐建筑的自身个性特征,建筑色彩可明快鲜艳,本区域将以独特的建筑材质与色彩运用形成时尚前卫的城市风貌区。4) 景观节点设计景观节点设计的原则是力争在慢行步道或视线通廊上形成绿化景观节点、广场小品景观节点、建筑景观节点的交错连续,使游人在沿步行道路漫步的过程中体验步移景异的视觉感受。规划结合绿地布局布置绿化景观节点,形成多样化设计的绿地景园;结合公共建筑区布局具有独特特征的建筑或标志性建筑,形成建筑景观节点;结合广场和滨水区布置以小品景观和场地景观为主的景观节点,在滨水区重点地区亦可设置地标建筑节点。2.4树种与种植结构植被恢复是生态恢复中一个重要的方面,要根据土壤含盐量这一主导因子选择沿海地区适宜的耐盐植物群落,并加以人工抚育,促进景观良好的群落在低成本投入的前提下自然的恢复和演替。生态城的树种配置本着以绿为主、缓坡静水、开放共享的原则,尽量多的采用耐盐性较强的植物群落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先锋植物群落。如马蔺、地被菊、鸢尾、萱草、三叶草、高羊茅、结缕草、半支莲、扶芳藤、披碱草、千屈菜、费菜、匍匐剪股颖、柽柳等灌木,以及白蜡、紫穗槐、红叶臭椿、金叶榆、抱印槐、木槿、榆叶梅等乔木。规划建议建设时应配合其他乔灌草进行设计,从而形成乔灌草相结合的种植模式,丰富城市景观。第七章 综合交通规划1. 目标及策略贯彻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高品质满足市民出行合理需求的前提下,实现以绿色交通为主导、交通环境绿色化的城市绿色交通模式:一方面促进以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方式实现的出行,显著减少城市对小汽车的依赖;另一方面创建低能耗、低污染、低占地,高安全的城市绿色交通环境。策略一、确保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交通、土地使用方案有效营造绿色出行条件和绿色交通环境条件:(1)brt交通与土地利用功能混合模式;(2)日常生活服务应安排在街区一级以非机动化交通方式实现。策略二、从交通设施方面确保绿色出行的优先地位和绿色交通环境的营造:(1)各类交通方式的设施系统均符合绿色交通模式要求;(2)多种交通方式所需设施之间的数量关系与结合方式符合绿色交通模式要求;(3)交通设施与各类土地利用的数量关系与结合方式符合绿色交通模式要求。2. 对外交通规划2.1公共交通系统(1) 对外轨道交通及枢纽市域轻轨交通由西向东串接生态城北部主要节点,并与brt交通在站点处形成换乘转换,该市域轻轨交通线连接起步区与周边重要区域,是起步区对外大运量快速公交走廊。2.2道路系统(1) 快速路系统通港大道位于起步区北侧,银滩路位于起步区东侧,主要为城区过境和快速出入境机动车交通服务。滦曹公路位于生态城中部北侧,并与城市内部的滦曹路相连接,疏导内部交通向北的通行。(2) 景观路系统滨海大道在城市西部与通港大道相连接在城市边缘地段将通过车辆分流,引入跨越内湖和内外海的滨水地带。(3) 货运通道及场站加强对起步区货运交通的组织管理,沿规划滦曹路路设置货运交通出入口,将货运交通引导至城市外围,减少对城市内部的干扰。生态城的货运交通划分为对外货运交通及内部货运交通两大类。起步区鼓励内部货运交通采用统一物流配送模式,并且对内部货运车辆实行限时限路管理。3. 规划区交通系统3.1公交系统起步区公共交通系统包括轨道交通系统、有轨电车系统、常规公交系统、社区公交系统和出租车系统等多种形式,所有公交车辆必须使用清洁能源。公共交通系统与独立慢行交通系统之间、不同层级的公交线路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