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纺织有限公司新厂房建设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doc_第1页
某纺织有限公司新厂房建设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doc_第2页
某纺织有限公司新厂房建设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doc_第3页
某纺织有限公司新厂房建设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doc_第4页
某纺织有限公司新厂房建设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设 计 文 件 目 录14 建设单位:xxxx纺织有限公司工程名称:xxxx纺织有限公司新厂房建设项目项目名称:设计单位:xx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证号:工程号: 工程总负责: 工程技术负责: 建筑设计: 结构设计: 结构专业负责: 给排水设计: 给排水专业负责:电气设计: 电气专业负责: 1. 设计说明书第1章 总说明第2章 建 筑第3章 结 构 设 计第4章 给 排 水 设 计第5章 供 配 电 设 计第6章 消 防 专 篇第7章 环 保 专 篇第8章 节能设计第9章 劳 动 安 全 卫 生 专 篇第10章 工程概算2工程投资概算3总平面图4单体建筑方案第1章 总说明一、工程简介及设计范围xxxx纺织有限公司,总用地面积20000 m2,西侧面临园区主干道-围一路,(详见总平面图),拟建建筑规模总建筑面积20382m2,其中主要为1幢生产车间,及1幢办公、宿舍楼,1幢成品仓库和1幢原材料仓库。二、主要设计依据:1xx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条件书2、xxxx纺织有限公司用地红线图。3、建设单位的委托书。4、xx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方案。5、自然,气象及水文资源。6、现行国家有关规范,规定。三、 设计原则在国家规范和当地政府管理部门有关规定的基础上,创造经济效益,使用方便,安全合理的原则下,同时尽力营造一个优越、现代化的环境。四、 技术经济指标总建筑面积20382m2其中:生产车间10390m2 成品仓库2040m2 原料仓库2222m2 办公、宿舍楼4960m2 研发中心730m2 门卫40m2总占地面积7936m2其中:生产车间2560m2 成品仓库2040m2 原料仓库2222m2 办公、宿舍楼811m2 研发中心263m2 门卫40m2总用地面积20000计算容积率总建筑面积24704建筑密度39.68%容积率1.24绿地率20%非生产性建筑占地比例5.6%非生产性建筑面积比例28.1%第2章 建 筑一、 设计依据及设计条件(1)、建设单位提出的“方案设计修改意见”(2)、主要采用的设计规范、规程、标准有: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6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二、 建筑造型及空间设计力求简洁美观大方,厂房采用大跨度大空间结构。三、环境绿化设计本案绿化景观设计的宗旨是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一个具有文化内涵的生态体系,为厂区提供一个高质量的厂区环境,也强化了厂区区规划设计的整体构思。由于地块位置的局限,以宜人的尺度和精美的铺装表现出对人的关怀。4、 总平面布局设计 根据当地部门的管理要求及业主的使用要求,结合场地环境,总平面布局力求做到建筑物布局合理,土地利用经济,整体紧凑协调。 1、厂区平面设计:根据xx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设计条件书,及厂区实际情况与业主要求布置,建筑退让西侧退让了足够多的距离,作为厂区集散广场,其他各边按照厂区建筑控制线与消防间距分别退让了南侧5m,东侧6m,北侧为使环形通道达到9米的转弯半径退让了8.85m。厂区主出入口设在厂区西侧围一路。 2、绿化:为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提高厂区的景观质量,根据厂区地形及总平面的布置绿化带。 二、建筑单体设计 1、生产车间:平面布置:东西侧长72.24米,南北宽35.44米。因生产流程需要采用大柱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横向交通:首层设有4个出入口,人员疏散可直通室外 。 剖面设计:室内外高差0.3米,一层层高5.9米,二四层层高5.0米总高21.2米。2、成品仓库:平面布置:东西侧长52.00米,南北宽39.24米。因成品类型及存取方便需要采用大柱网单层钢结构。 横向交通:首层设有4个出入口,人员疏散可直通室外,。剖面设计:室内外高差0.3米,一层层高8.5米,总高8.8米。3、原材料仓库:平面布置:东西侧长52.00米,南北宽42.74米。因成品类型及存取方便需要采用大柱网单层钢结构。 横向交通:首层设有4个出入口,人员疏散可直通室外,。剖面设计:室内外高差0.3米,一层层高8.5米,总高8.8米 4、办公、宿舍楼:平面布置:东西侧长1824米,南北宽43.44米。总6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一层设置食堂,二层办公室,三六层为职工宿舍。 横向交通:首层设有2个出入口,人员疏散可直通室外,二层办公可通过独立一个楼梯直通室外,三六层可通过两部封闭楼梯直接通向室外。 竖向交通:两端各布置了一部封闭楼梯,均为出屋面楼梯。 剖面设计:室内外高差0.45米,一层层高4.5米、,二六层层高3.6米,总高22.95米,现浇平屋面。 立面造型设计:立面力求达到“简洁、精致、新颖、美观”的美学要求,外墙采用浅灰色真石漆,达到既美观又实用的效果。4、 建筑技术措施。(1)屋面防水:屋面为二级防水屋面并设隔热层,作法为一层2厚聚氨脂涂膜,一层3厚改性沥清卷材,一层细石混凝土配筋刚性防水层。轻钢屋面采用0.5mm厚hv-820型彩钢单板+50mm保温棉+钢丝网(2)楼地面:花岗石地面:用于综合楼底层、楼梯间。水泥砂浆地面:用于生产车间地面(4)墙体材料:240厚kp1多孔页岩砖:用于综合楼外墙100-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用于楼梯间和所有防火分区隔墙。墙面0.5mm厚hv-1025型彩钢压型单板墙:用于1#车间、2#车间外墙(5)墙面装饰材料:花岗石饰面:外墙局部饰面外墙涂料;用于大面积外墙饰面(6)顶棚:纸面石膏板:用于入口、通道等需作附加装饰部位(7)踢脚:大理石板踢脚:用于大理石地面部位无釉地砖踢脚:用于防滑地砖部位塑料板踢脚:用于真石胶地材部位水泥砂浆踢脚:用于水泥豆石地面部位(8)油漆:聚氨脂清漆:用于木装修部位醇酸磁漆:用于金属表面装饰银粉漆:用于管道部分(9)门窗:pvc塑钢窗:用于大部分外窗木门:用于大部内门防火门:按消防设计要求设置甲级、乙级、丙级防火门,可根据装修要求选用钢质防火门。无机防火门或木质防火门。 第3章 结 构 设 计一、设计依据 1.主要法规和标准(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12)(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4)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jgj1006-2003 j256-2003)(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6)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3-2011)(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8)xx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 33/1001-2003)(9)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10)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08) 2.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1)地震动参数本工程所在地区的抗震基本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 (2)勘察要求本工程各阶段勘察深度应满足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9相关规定。 3.设计荷载(1)风荷载 参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8.1.2条,xx地区50年一遇基本 风压值:wo=0.6kn/m2,(2)雪荷载 参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6)7.1.2条,xx地区50年一遇基本雪压值:wo=0.35kn/m2;雪荷载准永久值系数分区为区。(3)楼屋面使用荷载 参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第5章和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2003并适当考虑大空间灵活轻质隔断活荷载。 活荷载(标准值kn/m2)办公.宿舍楼 楼 面 2.0 kn/m2 公共卫生间 6.0 kn/m2 楼 梯 3.5 kn/m2 屋面荷载(非上人屋面) 0.5 kn/m2 屋面荷载(上人屋面) 2.0 kn/m2生产车间荷载: 楼 面 4.0 kn/m2 公共卫生间 6.0 kn/m2 楼 梯 3.5 kn/m2 屋面荷载(非上人屋面) 0.5 kn/m2 屋面荷载(上人屋面) 2.0 kn/m2(4)其他特殊荷载 设备用房及特殊用房均按实际荷载取值。 4.批准的方案设计文件 5.建设方提出的符合有关法规,标准的书面要求。二、结构设计 1.结构概述(1)建筑概况 本工程由一个生产车间.两个仓库.一个研发楼和一个办公和宿舍综合楼组成。(2)结构安全等级 设计结构安全等级均为二级。(3)设计使用年限 综合楼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混凝土结构) 生产车间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25年。(钢结构)(4)建筑抗震设防烈度和设防类别 本工程抗震按丙类抗震设防,设防烈度为6度 2.上部结构选型 综合楼.生产车间,研发楼采用钢筋砼框架结构,框架的抗震等级为四级,成品仓库和材料仓库采用钢结构。 3.结构计算 所有计算程序均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提供的pkpm系列软件的satwe程序。 4.基础选型 本工程基础暂定采用预应力管桩,独立承台加连系梁基础。 5.建筑材料(1)混凝土强度等级 一层框架梁、板、柱和基础均采用c30混凝土。(2)钢筋主要采用hpb300级钢;hrb400级钢。(3)填充墙砌体 0.000以上建筑墙体: 外墙采用240厚mu10,kp1多孔页岩砖,m5.0混合砂浆砌筑。 0.000以下建筑砌体:采用240厚mu15水泥砖,m10水泥砂浆砌筑。 第4章 给排水设计一、设计依据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年版)5、建筑灭火器设置规范(gb50140-2005)6、相关专业提供的扩初设计资料二、设计范围1、室内给水:包括生活给水系统,消火栓给水系统。2、室内排水:包括室内生活污废水、及屋面雨水系统。3、室外给排水:包括室外给水、污废水、雨水系统。三、水源本工程水源采用城市自来水。由市政给水管网接入,总管管径为dn100,生活、消防给水单独设置计量水表,生活给水总管管径为dn65,消防给水总管管径为dn100,区内生活给水管网按支状布置,消防给水管网按环状布置。四、用水量计算名 称用水定额用水规模时变化系数使用时间用水量最高日最高时绿化用水2l/m2.次2171.2m21.02次4.3m3/d1.08 m3/h生产车间50 l/人.d30人2.081.5m3/d0.38m3/h综合楼100 l/人.d60人2.524h6.0m3/d0.63m3/h未预见用水 取10%1.18m3/d0.21m3/h合 计12.98m3/d2.3m3/h厂区最高日用水量为12.98m3/d。五、给水系统1、本工程供水方式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在综合楼屋顶设一座8立方米消防水箱以保证消防水压和火灾初期用水。2、给水立管设在卫生间墙角明装,支管采用暗装。卫生洁具均选用普通白色陶瓷制品。3. 室内生活给水系统管材全部采用pp-r聚丙烯管材及管件热溶连接;消防给水系统管材全部采用热镀锌钢管,螺纹连接。4、室外管网给水管道采用球墨铸铁管。六 、排水系统1、室内排水:室内生活排水采用污废合流,伸顶通气方式,生活污废水汇合后排入厂区化粪池处理。厨房间的废水经隔油池处理达标,再排入市政污水管道。 污、废水排放总量为6m3/d,在厂区设置一座20 m3生态化粪池。2、屋面雨水系统采用有组织排水,自成体系,雨水管道配合建筑专业布置;阳台雨水单独排放;雨水水量按温州地区暴雨公式q=910(1+0.61lgp)/t0.49计算,设计重现期取p=1年,径流系数取0.6;屋面雨水斗选用87型铸铁或侧入式雨水斗。3、室外排水:室外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经处理后的污废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中。雨水经雨水口收集后排入市政雨水管道。4、室内排水管均采用upvc排水管。5、室外排水管道均采用双壁波纹管。七 、热水系统综合楼宿舍部分热水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热水用水量标准 70l/p.d。人数为60人,总热水量为4.2m3/d,热源采用太阳能及电辅助加热。系统形式为集中集热集中储热的强制循环系统。集热器采用玻璃金属真空管型,设置在屋面上,总集热器面积为42m2,最终以专业设计单位设计为准。八、节水设计1、给水采用市政直供的供水方式。2、节水器具:蹲便器采用自闭式冲洗阀,洗脸盆采用感应式水嘴,小便器采用感应式冲洗阀。 第5章 电气设计一、设计依据 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3、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名称类别设备容量(kw)需要系数(kx)功率因数cos 计算负荷 p30/kw q30/kvar s30/kva i30/a综合楼照明67.900.800.954.3226.08 60.36 91.82 生产车间1照明44. 680.800.935.74 17.16 39.71 60.41 生产车间2照明25.320.800.920.26 9.72 22.51 34.23 生产车间动力3000.500.6150 199.50250.00380.29 总计侧647.077260.32252.45200k p=0.90.70234.29239.83335.28510.00kq=0.95380v侧补偿前负荷0.70234.29239.83 335.28510.001009.41 1746380v侧无功补偿量138380v侧补偿后负荷0.92234.29 101.83255.46.44 388.59主变压器损耗3.8315.33.10kv侧总计0.90238.12117.16265.38 15.34变压器选择315kva负载率0.84 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50016-2006) 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7、建筑专业及甲方提供的有关图文资料。二、设计范围1、 室外高、低压配电干线设计。2、 室内低压配电、照明、动力系统及防雷接地系统设计。(弱电系统由相关专业部门设计不在本次设计范围内)。三、负荷计算采用单位面积法和负荷系数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负荷计算,具体情况详见负荷统计表。1、本工程总建筑面积为12223.32m2。(具体面积详见建筑说明)2、计算指标:综合楼单位面积负荷为50w/m2(含空调用电);生产车间单位面积负荷为20w/m2(仅照明用电);总动力负荷为pe=300kw(甲方提供)。选择1台800kva的干式变压器, 其负荷运载率为0.84。 四、 变压器选择1、变压器容量: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选择scr10-315/10/0.4型干式变压器1台,其负荷运载率分别为84%;其功率因数集中低压侧补偿,采用低压电容自动补偿装置,补偿后功率因数为0.92。2、变配电所: 地块变配电所设在生产车间一旁边,变配电房设scr10-800/10/0.4型干式变压器1台;2台高压配电柜;3台低压配电柜。高压柜采用交流金属封闭开关柜、低压开关柜和电容补偿柜采用gck型配电柜。五、 高压供电系统1、10kv高压系统: 本工程电源进线由公路10kv城市高压供电网引入,进线采用yjv22型电力电缆穿sc管埋地暗敷引入配电房;10kv电源由1台进线柜安装在母线上,一台变压器由一台出线柜控制;配电房内高压开关柜采用hxgn11-12(f)型金属封闭高压环网柜,低压开关柜采用gck型配电柜。2、计量及继电保护: 采用高压计量,在进线柜内设一台计量表,同时配电装置具有过流保护、电流速断保护和超温保护的功能。六、低压配电系统1、负荷等级 本工程的用电负荷等级为三级,其用电设备的电源电压均采用380/220v,三相五线制供电;低压配电柜内接线采用铜母排连接。2、供电方式 配电方式为大容量负荷采用放射式供电,一般小容量负荷采用树干式供电。其配电干线采用yjv-0.4电力电缆穿钢管暗敷。3、在建筑底层设置总配电箱,每层分设楼层分配电箱;照明配电箱选择pz30型照明配电箱,嵌墙暗装,照明开关选择c65型,另外在潮湿场所加装漏电开关。并在生产车间内设置一定数量的xl-21(改)系列专用动力配电箱,嵌墙暗装。4、综合楼配电系统分照明、插座、空调等回路;生产车间配电系统分照明、插座、吊扇等回路;并在生产车间内设置一定数量的xl-21(改)系列专用动力配电箱,靠墙安装(用于设备用电)。5、室内低压配线采用bv-500v导线,穿刚性阻燃upvc管暗敷设。六、配电系统1、高压系统根据当地供电情况,本工程采用一路10kv电源供电,电源引自城市电网,准确位置由电业部门确定。2、低压系统各栋楼的配电均由变配电所用yjv电缆穿混凝土电缆管引至各栋楼的总配电箱。七、照明设计1、光源及灯具1、照明标准及光源:生产车间: 200lx 以工厂灯为主光源办公区 : 300lx 以荧光灯为主光源走 廊: 50lx 以节能灯为主光源厕 所: 75lx 以节能灯为主光源其它场所: 30lx 以节能灯为主光源2、本工程照明包括工作照明、应急照明、局部照明,同时在公共疏散走道、楼梯及出入口处设置疏散指示灯。八 、防雷保护、安全措施及接地系统:1、按规范规定,本工程按三类防雷设计,在屋面设置接闪带防雷系统,其做法为利用建筑物屋顶沿口,女儿墙明敷接闪带,在建筑物外侧结构柱内钢筋作防雷引下线,引下线间距不大于25米,利用基础地梁主筋、桩内钢筋作联合接地体,形成闭合电气通路,综合楼屋面金属网格小于20mx20m或16mx24m。2、本工程接地系统采用tn-c-s系统电气保护接地,进户pen线设重复接地,在建筑物内实行屏蔽等电位连接,并在厕所、电梯机房、重要的机房和每层适当的地方设置局部等电位联箱,其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同时需要保护的信号电缆(有线电视、电信等),应采用屏蔽电缆,应在屏蔽层两端及雷电防护交界处与等电位端子板连接,当采用非屏蔽电缆时,应敷设在金属管道内并埋地引入,金属管应电气导通,并应在雷电防护区交界处做等电位连接并接地。其埋地长度应符合l2*根号;但不应小于15米。3、所有设备的外壳、进线配电箱的pen母排、公共设施的金属管道(其他工程管线)和建筑物外部金属构件均与等电位端子板作可靠联结,同时在建筑总配电箱电源侧设置一级防雷保护措施。4、本设计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防雷接地共用,共用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在进线柜内设电涌保护器,防止电波侵入,所选产品应为xx防雷备案产品。 第6章 消防设计一设计依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3.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二、总平面消防设计利用城市道路及厂区内道路形成环型消防通道。相临建筑之间满足消防间距要求。三、建筑单体消防设计本工程的耐火等级为二级。车间的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为丙类。每个建筑物单体均设有足够的疏散出口,距离均满足要求。四、给排水消防设计(一)设计依据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3、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二)消防设计流量1、室内消防设计流量:本工程为生产车间火灾危险性为丁类,耐火等级为二级。车间室内消防水量为10l/s;综合楼耐火等级为二级,可不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室外消防设计流量20l/s,室外设ss100-1.0地上式室外消火栓两组,每支流量q=1015l/s。2、消防给水系统本工程车间室内设消防给水系统,综合楼室内可不设置消火栓系统,在综合楼屋顶设置一座8m3消防水箱,贮存10分钟消防用水量。3、室内按规范布置sn65型消火栓,保证有两股水柱同时到达任何位置,消为栓箱采用铝合金箱体,内置qz19水枪,25m内衬胶水带。4、室内灭火器选用手提式磷酸铵盐(mf/abc4)灭火器,每点二具。(具体待施工图设计阶段)5、管材及连接:a、室外消防管:管径dn100的消防管,均采用球墨管,橡胶圈连接,管径dn100的给水管,均采用热镀锌钢管,丝扣连接。b、室内消防给水管均用热镀锌钢管,丝扣连接。五、电气消防设计1、设计内容:疏散及备用照明。2、消防供电:本工程室外消防用水量为20l/s,其消防负荷及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电源属三级负荷,其余为三级负荷。3、变配电房内设备均采用无油设备,有利于消防安全。4、疏散事故照明(1)楼梯间、疏散门前以及各机房门前,均设置疏散指示灯。(2)走廊和车间内均设事故照明灯。(3)上述疏散指示灯、事故灯,均采用自带蓄电池的应急灯,其保证时间不小于90分钟。第7章 环 保 专 篇一、设计依据(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3)建筑环境保护设计规定(4)建筑专业初步设计图纸、甲方提资及有关资料。二、环境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1、施工过程环保措施:建设过程中以声环境影响为主,主要噪声源为打桩机、钻孔机、搅拌机等。主要环保措施有:对高分贝的施工作业禁止在夜间施工;施工期应加强对临时堆料场的管理,对易流失建材的储存保管;施工过程必须采用防止扬尘的措施,施工过程产生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应集中堆放,及时清运,妥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