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x xx x 河河(x xx x 段段)综综合合治治理理工工程程 初初 步步 设设 计计 报报 告告 项目主体:项目主体:xxxx 市市 xxxx 资产经营集团有限公司资产经营集团有限公司 报告编制:报告编制:xxxx 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二二 0 0 一一年九月一一年九月 2 x xx x 河河(x xx x 段段)综综合合治治理理工工程程 初步设计报告初步设计报告 xxxx 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甲甲级级设设计计证证书书编编号号: 二二 0 0 一一一一年年九九月月 3 目目 录录 1 1 综合说明综合说明1 1 1.1 工程概况 1 1.2 水文 2 1.3 工程地质 .4 1.4 工程任务及规模 .4 1.5 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5 1.6 机电及金属结构设计 5 1.7 工程管理 6 1.8 施工组织设计 6 1.9 水土保持 7 1.10 建设征地及移民安置 .7 1.11 环境影响评价 .7 1.12 投资概算 .7 1.13 经济评价.8 2 2 水文水文9 9 2.1 流域概况 9 2.2 气象 9 2.3 设计洪水 .10 2.4 施工期洪水 .15 2.5 泥沙 .17 3 3 工程地质工程地质1919 3.1 区域地质概况 19 3.2 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及评价 20 3.3 天然建筑材料31 3.4 结论与建议 34 4 4 工程任务和规模工程任务和规模3535 4.1 社会经济概况35 4.2 工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5 4.3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38 4.4 工程任务 .42 4.5 工程规模 .43 5 5 工程总布置及主要建筑物工程总布置及主要建筑物4646 5.1 设计依据 .46 5.2 工程总体布置 .47 5.3 河道疏浚工程 .49 5.4 堤防复堤工程 .50 5.5 砂堤截渗工程 61 5.6 险工护坡工程66 5.7 防汛道路设计 69 5.8 拦河建筑物设计 .70 6 6 机电、金属结构及消防设计机电、金属结构及消防设计7676 4 6.1 水泵选型及管路设计 76 6.2 电气设计.80 6.2 金属结构 81 6.3 消防设计 81 7 7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8282 7.1 施工条件 .82 7.2 施工导流 .83 7.3 料场设计 85 7.4 主体工程施工 .86 7.5 施工交通运输 .88 7.6 施工工厂设施 89 7.7 施工总布置 90 7.8 施工总进度91 7.9 主要技术供应 .92 8 8 工程占地及移民安置工程占地及移民安置9595 8.1 工程影响范围 95 8.2 实物指标调查.98 8.3 专业项目复建规划 99 8.4 临时用地复耕规划 .100 8.5 投资概算100 9 9 环境保护设计环境保护设计106106 9.1 设计依据106 9.2 环境保护目标及采用标准 .106 9.3 施工区环境状况 .107 9.4 环境影响复核 .108 9.5 环境保护设计 .111 9.6 施工期环境管理、监理及监测 .114 9.7 环境保护投资 .118 1010 水土保持方案水土保持方案120120 10.1 编制依据 .120 10.2 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治情况 .121 10.3 水土流失预测 .121 10.4 主体工程水土保持评价 .127 10.5 水土流失防治方案 .128 10.6 水土保持监测 .138 10.7 投资概算 .140 10.8 防治效果及效益分析 .145 10.9 方案实施保证措施 146 10.10 综合结论 148 1111 节能设计节能设计150150 11.1 设计依据 150 11.2 建设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及数量 151 11.3 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 151 11.4 能耗指标 151 11.5 节能措施 151 11.6 节能效果分析 153 5 1212 工程管理设计工程管理设计154154 12.1 管理体制、机构设置与人员编制 .154 12.2 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 .154 12.3 工程管理运用155 12.4 工程观测155 12.5 管理设施156 12.6 工程年运行费 .162 1313 工程概算工程概算163163 13.1 工程概况 .163 13.2 编制依据.163 13.3 工程单价编制.165 13.4 主体工程概算编制.165 13.5 工程占地及移民安置、环境监测及保护、水土保持工程费.166 13.12 投资概算 166 1414 经济评价经济评价169169 14.1 概述169 14.2 国民经济评价169 14.3 财务分析170 附: 1、 xx 河(xx 段)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图册 1 1 综合说明 1.11.1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1.1.11.1.1 流域概况流域概况 xx 河发源于 xxxx 区,经 xx 省的 xx 源、xx 水、xx 南、临 xx、郯城,自北向 南在 xx 市齐村西进入 xx 省境内,在新 xx 市苗圩附近入骆马湖,全长 333 km,控 制流域面积 11820 km2,其中 xx 境内长度 45.5km。 xx 河在 xx 刘家道口辟有分 xx 入沭水道,分 xx 河洪水经新沭河直接入海;在 江风口辟有邳苍分洪道,分 xx 河洪水入中运河。xx 河上游为山洪河道,水流湍急, 洪水暴涨暴落,水土流失较为严重。下游水流平缓,泥沙淤积河床。下游在华 xx 以下分为两支,西支为老 xx 河,现作为内部排涝河道,不再分泄洪水。东支为苏 北导 xx 时开辟的新河道,河槽相对比较平顺,比降较平,穿陇海铁路南下,于苗 圩附近入骆马湖。沿线主要支流有白马河、浪青河、新戴河等。 1.1.21.1.2 治理概况治理概况 1949 年以前 xx 河临 xx 站以下只能防御 40004500m3/s 的洪水,堤防残缺。解 放初期,xx 省的“导沭整 xx”和 xx 省的“导 xx 整沭”工程开工,xx 省于 1949 年 冬至 1950 年春完成“导 xx 整沭”工程,随后对 xx 河又先后进行了四次治理。第一 次在 1953 年,新 xx 县华 xx 以上按行洪 3500m3/s,堤顶超高 1.2m,华 xx 以下按行 洪 6000m3/s,堤顶超高 1.5m 整治了河道,加固了堤防,并从华 xx苗圩开辟了一 条长 17km 的新河道,xx 河即从新 xx 河入湖,老 xx 河段成为排内涝的低水河道; 第二次在 1955 年,对华 xx 以上段按行洪 4200 m3/s,堤顶超高 1.5m,顶宽 6m 进行 了复堤;第三次在 1957 年大水后,按 xx 河行洪 6000 m3/s,堤顶超高 1.5m,顶宽 6m,边坡 1:3 全面加高加固了堤防;第四次在 1974 年大水后,华 xx 以上按 1974 年实际最大行洪流量 6380 m3/s,堤顶超高 3.0m,顶宽 8m,边坡 1:3,华 xx 以下 按堤顶超高 2.5m,堤防断面标准与华 xx 以上相同进行了堤防加固。 在东调南下一期工程中,针对 xx 河的防洪问题,淮委、省重点工程指挥部,先 后以苏水重工(95)21 号文,苏水 xx 指(96)3 号文及苏水建工(98)76 号文, 批准实施了 xx 河提办工程,94 年度工程、96 年度工程及 20 年一遇剩余工程。通过 2 这些工程的实施,xx 河的防洪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仍存在中泓过水断面不足, 砂堤砂基和部分险工未作处理,一些堤段堤身单薄、高度不足,xx 市北部高亢地区 灌溉水源匮乏等突出问题,为使本地区防洪标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尚需按 50 年一遇防洪标准对 xx 河进行综合治理。 1.1.31.1.3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1.1.3.1 依据文件 (1)中水淮河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2003 年 9 月编制的xx 沭泗河洪水东调南 下续建工程实施规划(修订) (以下简称实施规划 ) ; (2)2003 年 4 月关于加快 xx 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续建工程及南水北调东 线一期骆马湖南四湖段工程省部联席会议纪要 ; 1.1.3.2 依据法规及规程规范 (1) 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 (dl/t5020-2007) ; (2)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 (sl252-2000) ; (3) 防洪标准 (gb50201-94) ; (4)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gb50286-98) ; (5) 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 (sl171-96) ; (6) 水闸设计规范 (sl265-2001) ; (7)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sl191-2008) ; (8)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sl303-2004) ; (9)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sl203-97) ; (10)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01) ; 本工程高程系统为 85 国家高程系统。 本初设报告中右堤(w)代表西堤,左堤(e)代表东堤。 1.21.2 水文水文 1.2.11.2.1 气象气象 本地区属半湿润暖温带气候区,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冬干冷、夏湿热,常年 平均气温 14.0。7 月份温度最高,平均气温26.0,无霜期约210 天。xx 河流域 多年平均雨量800mm 左右,北部小于南部。华xx 站年平均雨量904.5mm,最大年降 雨量 1371.0mm,最小年降雨量574.9mm,降雨年际变化较大,而且年内分布极不均 3 匀,降水大多集中在78 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70以上。 本流域为季风区,冬季盛行东北风与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与西南风,多年平 均风速 2.53.0m/s,极端最大风速为23.4 m/s。 1.2.21.2.2 水文水文 1.2.2.1 流域设计洪水 根据xx 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续建工程实施规划(修订) 要求,xx 河综合治 理按 50 年一遇洪水设计标准,xx 河设计流量为:祊河口至刘家道口 16000m3/s,刘 家道口至江风口 12000m3/s,江风口以下 xx 河 8000m3/s。xx 河入湖口苗圩水位 25.20m。 1.2.2.2 建筑物设计洪水 建筑物设计洪水采用港上站(1972 年2004 年)的实测降水资料,取最大 24 小时降水系列进行频率和统计参数计算设计降水及净雨,点面折算系数根据邳苍 郯新地区水文复核报告规划面积在 50km2以下,设计暴雨量以点代面。按照邳 苍郯新地区水文复核报告24 小时排模公式 m=0.033r1.0f-0.25进行计算。 1.2.2.3 施工期设计洪水 xx 河华 xx 坝上导流流量包括港上站以上来水及区间来水,港上站以上来水用 实测流量资料分析计算,区间来水用间接法即利用实测雨量资料进行分析计算。 1、区间流量计算 采用港上站(1963 年2004 年)枯水期的实测降水资料,进行频率和统计参 数计算得其设计降水及净雨,点面折算系数采用邳苍郯新地区水文复核报告点 面雨量换算系数。按照邳苍郯新地区水文复核报告6 小时流量计算公式 q=0.041r1.0f0.75进行计算,xx 河华 xx 坝上设计 10 年一遇 10 月次年 5 月区 间流量为 44.5m3/s。 2、港上站流量计算 根据港上站(1972 年2005 年)实测流量系列的频率曲线,港上站设计 10 年一遇 105 月的流量为 300m3/s。 3、华 xx 坝上导流流量 xx 河华 xx 坝上导流流量为区间排水流量与港上站流量之和,设计十年一遇 10 月次年 5 月的流量为 344.5m3/s。 4 1.31.3 工程地质工程地质 地层岩性:本区位于华北地层区鲁西地层分区,同时处在郯庐断裂强烈上升区。 该区经过多次构造变动,除上奥陶统至下石炭统缺失外,从太古界至第四系均有发 育。第四系地层厚度 4080m,局部断陷带中心厚达 100m,古河道、洪冲积扇较发 育,沉积物以冲积相为主。 地质构造:工程区地处中朝准地台徐淮拗褶带与鲁西断块的分界地带,郯庐断 裂为二大构造单元的分界。郯庐断裂是纵贯中国大陆东部的巨型活动断裂带,新 xx 境内断裂带宽约 25km。xx 沭断裂是郯庐断裂出露最好, “两堑夹一垒”构造形 迹最清楚的地段,xx 河就分别发育在东西地堑之上。 地震地质:工程区处于郯城营口地震带,发震规律受华北地震群控制。地震 主要受构造活动控制,特别是北北东向新华夏系断裂与北西西向派生断裂相交汇处 易发震,地震活动具有强度大而频度低的特点。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xx 河 xx 段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大部分位 于 0.2g 范围内,戴沟以下为 0.3g,相应场地基本地震烈度度,场地地震动反应 谱特征周期为 0.35s。设计可按照建筑物等级,依规范要求设防。 1.41.4 工程任务及规模工程任务及规模 1.4.11.4.1 工程任务工程任务 在东调南下一期工程中,xx 河江风口骆马湖段堤防已按 20 年一遇防洪标准 7000m3/s 进行加固,为使本地区防洪标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本次 xx 河(xx 段)综合治理工程的任务是依据xx 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续建工程实施规划(修 订) 要求,将 xx 河防洪标准由 20 年一遇提高到 50 年一遇,以提高 xx 河 xx 段地 区的防洪标准,并解决 xx 市北部高亢地区灌溉水源匮乏问题,为保证该地区人民 生命财产安全及发挥 xx 河工程总体效益创造条件。 1.4.21.4.2 工程规模工程规模 本次治理范围为 xx 河华 xx 坝以上 xx 段,河道设计行洪能力为 8000m3/s,根 据防洪标准和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该段防洪标准为 50 年一遇,堤防级别为 2 级。 xx 河(xx 段)综合治理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中泓疏浚工程,堤防复堤工程, 5 堤防截渗工程、险工险段处理工程,拦河橡胶坝建设工程,堤顶防汛道路建设和必 要的管护设施兴建工程等。 1.51.5 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1.5.11.5.1 河道疏浚工程河道疏浚工程 疏浚 xx 河苏鲁省界华 xx 坝段中泓,疏浚长度 23.9km,河底宽 300m,河底 高程 25.7922.79m,边坡 1:3。 1.5.21.5.2 堤防工程堤防工程 1.5.2.11.5.2.1 堤防复堤堤防复堤 xx 河 xx 段复堤标准:堤顶高程按 50 年一遇洪水位加安全超高 2.5m,堤顶宽 度 10m,边坡 1:3。本期工程复堤长度 37.9km,其中东堤 14.7km,西堤 23.2km。 1.5.2.21.5.2.2 险工护坡险工护坡 xx 河系天然河道,坡陡流急,致使河岸堤防坍塌陡立。本期工程对河道险工 段堤防原来无护坡的新做浆砌块石护坡,原来有护坡的进行接高处理,护坡高度至 设计洪水位以上 1m,浆砌石厚度 0.3m,下垫 0.1m 碎石垫层。 1.5.2.31.5.2.3 砂堤防渗加固砂堤防渗加固 xx 河部分堤段座落于砂基之上或堤身为砂土填筑而成,行洪时堤基、堤身渗 水严重,为确保安全行洪,设计对 xx 河砂堤、砂基采用多头小直径深层搅拌桩截 渗墙方案进行防渗处理,处理长度 17.26km。 1.5.31.5.3 跨河建筑物工程跨河建筑物工程 新建 xx 河油坊橡胶坝、授贤橡胶坝、丁庄橡胶坝 3 座橡胶坝工程。 1.5.41.5.4 防汛道路防汛道路 xx 河堤顶大多为土路,现状堤顶无防汛道路,且路段损坏严重,上堤道路严 重不足,不能满足汛期全天候通车的要求,为了完善防汛抢险道路系统,设计修建 堤顶防汛道路 37.9km,结构型式为沥青砼防汛路面。 1.61.6 机电及金属结构设计机电及金属结构设计 橡胶坝工程中电气主要为橡胶坝充排水水泵用电,管理所动力及照明用电。 6 1.71.7 工程管理工程管理 xx 河按 50 年一遇防洪标准建设后,仍由现有骆马湖水利管理局及其下属的xx 河道管理局管理,建筑物由地方政府管理,原管理职能和管理范围不变。 1.81.8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 1 1. .8 8. .1 1 施施工工交交通通 本工程施工对外交通条件比较方便。陇海铁路、徐连高速公路、徐海一级公 路横贯 xx 河中部,可达沿线各施工地点。施工用建筑材料、施工机械、生活物 资等均可由上述道路直接运达工地。 京杭大运河与骆马湖相连,水上施工机械可通过京杭大运河运至 xx 河骆马湖 入湖口进行水下方施工。 1 1. .8 8. .2 2 施施工工导导截截流流 施工导流工程主要为中泓疏浚和橡胶坝建设工程,具体导流方案为:河道疏浚 采用挖超深垄沟,底宽 10 米,边坡 1:3;橡胶坝施工在滩面开挖导流河,底宽 10 米,边坡 1:3。 1 1. .8 8. .3 3 主主体体工工程程施施工工 中泓开挖施工拟采用 2.75m3拖式铲运机或 1m3挖掘机开挖配10t 自卸汽车运输, 分层开挖,挖河土方除用于加复两侧堤防外,其余土方作为弃土弃于两侧堤脚外。 堤防复堤采用2.75m3铲运机挖运,每段堤防填筑前用74kw 推土机进行清基和取 土区覆盖层清除。填筑分层铺料,并选用74kw 履带拖拉机压实。 堤防截渗采用多头小直径深层搅拌桩截渗墙方案。多头小直径深层搅拌桩截渗 墙施工工序包括桩机就位对中钻孔搅拌和喷浆复搅-移位机具 -路面恢复。 建筑物工程施工时,土方开挖采用挖掘机开挖,开挖土方就近堆放,以便回填; 混凝土拌和系统采用 0.8m3移动式混凝土拌和机 8 台拌和,配翻斗车施工,插入式振 捣器振捣密实;砌石体要求采用铺浆法或灌浆法砌筑,砌筑石料应选冲洗干净,并 保持湿润,砌石砂浆采用机械拌和,浆砌块石要求座浆饱满,砌体稳固,砂浆强度 要符合设计要求。 1 1. .8 8. .4 4 施施工工工工期期 xx 河(xx 段)综合治理工程计划 2011 年 11 月开始施工,2013 年 5 月全面建 7 设,2013 年 12 月前完工,总工期 24 个月。 1.91.9 水土保持水土保持 xx 河(xx 段)综合治理工程主体工程除对部分堤防险工段采取砌石护砌外, 大多数加固后的堤防边坡和堤顶裸露。为防止堤防坡面遭受雨水冲刷,水土保持方 案采取工程措施和植物防护措施。工程措施:在堤防背水侧做素砼泄水槽;植物措 施:在堤防复堤区和挖泓弃土区分别铺植狗牙根草皮和撒播狗牙根草籽,对裸露堤 顶和边坡进行防护。 通过水保方案的实施,将保证堤防安全、稳定,有利于河道正常行洪,并有效 地恢复和提高该区域的土地生产力;实施植树造林、种草等措施,提高了林草植被 覆盖率,美化了当地自然景观,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存环境。 1.101.10 建设征地及移民安置建设征地及移民安置 挖压拆迁范围主要为中泓开挖及弃土占地、施工临时占地。 工程无永久征地,临时征地 2512.54 亩,拆迁房屋 22091.52m2 ,规划迁移人 口 750 人,完成工程投资 4909.52 万元。 1.111.11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 xx 河(xx 段)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使防洪保护区的防洪标准由现在的 20 年 一遇提高到 50 年一遇,有利于防洪保护区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 保护。 工程的不利影响主要是取土、弃土占地、破坏植被和移民安置。弃土占地使土 地资源的损失是不可逆的,移民安置增加了安置区的土地环境容量压力;工程施工 期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噪声以及水土流失对当地环境的影响较小,且都是暂 时的,通过采取一定的环保措施可以减缓。 本工程建设不存在制约性的环境因素,工程对环境的有利影响远大于不利影响, 从环境角度分析,本工程是可行的。 1.121.12 投资概算投资概算 1.12.11.12.1 本工程所需完成的主要工程量本工程所需完成的主要工程量 土方开挖 979.57 万 m3,土方填筑 200.98 万 m3,砌石及垫层 25.76 万 m3,混 凝土及钢筋混凝土 14.3 万 m3,拆除浆砌石 1.03 万 m3,拆除砼 0.3 万 m3。 8 1.12.21.12.2 本工程所需主要材料用量本工程所需主要材料用量 水泥 145066t,钢筋 6943t,柴油 8899t,黄砂 26.89 万 m3,碎石 47.63 万 m3,块石 28.85 万 m3,总工日 218.7 万工日。 1.12.31.12.3 工程投资工程投资 xx 河(xx 段)综合治理工程静态投资为 77587.14 万元 1.131.13 经济评价经济评价 xx 河(xx 段)综合整治工程是社会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工程保护范围 包括 xx、沭河和邳苍分洪道两岸保护区、新 xx 河以北地区及骆马湖周边地区,其 间有陇海铁路、欧亚公路等重要的交通设施和一大批重要工矿企业。工程实施后, 可使保护区防洪标准由目前的 20 年一遇提高到 50 年一遇;使上述重要交通设施和 工矿企业的防洪条件得到较大改善。经初步概算,工程多年平均效益为 1.82 亿元。 工程具有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9 2 水文 2.12.1 流域概况流域概况 xx 河发源于 xxxx 区,经 xx 省的 xx 源、xx 水、xx 南、临 xx、郯城,自北向 南在 xx 市齐村西进入 xx 省境内,在新 xx 市苗圩附近入骆马湖,全长 333 km,控 制流域面积 11820 km2,其中 xx 境内长度 45.5km,流域面积 1048 km2。 xx 河在 xx 刘家道口辟有分 xx 入沭水道,分 xx 河洪水经新沭河直接入海;在 江风口辟有邳苍分洪道,分 xx 河洪水入中运河;下游在华 xx 以下分为两支,西支 为老 xx 河,现作为内部排涝河道,不再分泄洪水。东支为苏北导 xx 时开辟的新河 道,河槽相对比较平顺,比降较平,穿陇海铁路南下,于苗圩附近入骆马湖。沿线 主要支流有白马河、浪青河、新戴河等。 xx 河上游坡陡流急,河床弯曲,洪水涨落很快。临 xx 以上为山洪河道,水流 湍急,洪水暴涨暴落,水土流失较为严重。临 xx 以下地面坡度变缓,逐渐进入平 原地带,泥沙淤积河床。 2.22.2 气象气象 xx 河流域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冬季干冷、 雨雪稀少,春季多风、气候干燥,夏季湿热、雨量充沛,秋季凉爽、降水减少。由 于受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交替作用的影响,易形成春旱、夏涝、秋旱、冬干的 气候特点。 工程区域内主要气象站有新xx 站和 xx 站,多年平均气温14.0。月平均最高 气温在 7 月份为 30.7,极端最高气温39.8。月平均最低气温在1 月份为-5.5, 极端最低气温-16.5。历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8%,最大为 82%,最小为 62%。年平 均日照时数为2402 小时,年平均无霜期为210 天,结冰一般出现在十一月至次年三 月,最大平均冻土深度为30cm,历年最大冻土深度0.4m。 xx 河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800mm 左右,降雨量年际变化较大,最大年降水量为 1098mm(1964 年) ,最小年降水量为562mm(1966 年) 。降水量年内分配亦不均匀, 多年平均年内分配35 月为 131mm,占全年的15.8%,69 月为 592mm,占全年的 71.3%,1012 月为 77mm,占全年的9.3%,12 月为仅占全年的3.6%。 蒸发量南部小,北部大,自南向北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1016.11443mm。年 10 最大水面蒸发量1563.6mm(1978 年) ,年最小水面蒸发量693.6mm(1990 年) 。 xx 河流域为季风区,冬季盛行东北风与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与西南风,多年 平均风速 2.53.0m/s,极端最大风速为23.4 m/s。 2.32.3 设计洪水设计洪水 xx 沭泗流域设计洪水是该流域防洪规划、确定xx 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工程的 重要依据。五十年代以来,做过四次分析计算,第一、二次老淮委与水利电力部淮 河规划组先后于1955 年、1965 年做了分析计算工作。第三次淮委规划处于 19771980 年,对前两次成果进行了全面检查和补充分析,将洪水系列延长至1974 年,1979 年 8 月提出了 xx 沭泗地区设计洪水报告征求意见稿,1979 年 10 月在蚌埠 召开了成果审查会,1980 年提出xx 沭泗流域骆马湖以上设计洪水报告(以下简 称80 年成果),为目前 xx 沭泗流域规划所采用。鉴于实测水文资料增加了十多 年,1993 年 2 月至 1994 年 12 月淮委规划设计院再次进行了xx 沭泗设计洪水分析 计算,将洪水系列延长至1986 年,根据延长后系列进行了频率分析。由于延长的 19751986 年系列多为中小水年,因此与1980 年成果相比,本次分析各时段洪量 均值都有所减小,但cv 值都有所加大,各时段洪量设计值相差不大,所以骆马湖以 上设计洪水仍采用80 年成果 。2005 年水利部审查通过的淮河流域防洪规划简 要报告中也采用此成果。本次工程为xx 河(xx 段)综合治理工程,水文计算采 用此批复水文成果。 2.3.12.3.1 洪水资料洪水资料 xx 河临 xx 站采用的洪水资料:历史洪水有 1730、1881、1912、1914、1939、1947 年共 6 年,插补洪水有 19161921、1923、1924、19311937 年共 15 年,实测洪水有19501975 年共 26 年。 沭河大官庄站采用的洪水资料:历史洪水有1730、1771、1881(仅有洪峰)、 1912、1914、1926、1939 年共 7 年,插补洪水有 19181921、19231924、19311937、1947 年共 14 年,实测洪水有19501975 年共 26 年。 2.3.22.3.2 洪峰及洪量计算洪峰及洪量计算 2.3.2.12.3.2.1 xxxx 河临河临 xxxx 站洪峰及洪量站洪峰及洪量 11 xx 河临 xx 站有历史洪水、插补洪水、实测洪水共47 年。临 xx 站历史洪水成 果见表 2.3.1。 表 2.3.1 x xx x 河河临临 x xx x 站站历历史史洪洪水水洪洪峰峰流流量量成成果果表表 年 份 173018811912191419391947 洪峰流量(m3/s)3000033000 140001890017800132009500 调查到的历史洪水中以1730 年(清壅正八年)为最大,洪峰流量为 3000033000m3/s,重现期定为248(17301978 年)500 年一遇,1912、1914 年洪峰流量重现期作为19121975 年样本序列的最大,次大值处理。 xx 河临 xx 站设计洪峰流量及不同时段洪量计算成果见表2.3.2。 表 2.3.2 x xx x 河河临临 x xx x 站站设设计计洪洪峰峰洪洪量量成成果果表表 重现期 (年) 洪峰流量 (m3/s) 3 天洪量 (亿 m3) 7 天洪量 (亿 m3) 15 天洪量 (亿 m3) 30 天洪量 (亿 m3) 201680014.824.833.846.3 502240019.232.243.359.3 1002670022.737.950.669.2 1957 年实测 1540013.226.544.652.7 1974 年 1390013.018.325.036.2 均值 58005.59.213.017.8 cv0.950.850.850.800.80 cs/cv2.52.52.52.52.5 2.3.2.2 沭河大官庄洪峰及洪量 沭河大官庄站有历史洪水、插补洪水、实测洪水共47 年。大官庄站历史洪水成 果见表 2.3.3。 表 2.3.3 沭沭河河大大官官庄庄站站历历史史洪洪水水洪洪峰峰流流量量成成果果表表 年 份 1730188119261939 洪峰流量(m3/s)140001790068508000 35603800 调查到的历史洪水中以1730 年(清壅正八年)为最大,洪峰流量为 1400017900m3/s,重现期定为248(17301978 年)500 年一遇,1974、1881 年洪峰流量作为18811975 年样本序列的最大、次大处理。 沭河大官庄站设计洪峰流量及不同时段洪量成果见表2.3.4。 12 表 2.3.4 沭沭河河大大官官庄庄站站设设计计洪洪峰峰洪洪量量成成果果表表 重现期 (年) 洪峰流量 (m3/s) 3 天洪量 (亿 m3) 7 天洪量 (亿 m3) 15 天洪量 (亿 m3) 30 天洪量 (亿 m3) 2072907.310.814.318.2 5094509.4514.018.323.3 1001110011.116.521.427.2 1957 年实测 49106.3212.2518.520.9 1974 年 1110010.111.614.419.0 均值 27002.74.05.57.0 cv0.850.850.850.800.80 cs/cv2.52.52.52.52.5 2.3.2.32.3.2.3 xxxx 沭河(总)洪量计算沭河(总)洪量计算 xx 沭河(总)即xx 河(临 xx)与沭河(大官庄)之和。三天、七天、十五天、 三十天洪量中,除三天洪量采用19501975 年实测资料外,其余时段的洪量还采用 了 19181921、1923、1924、19311937 年插补资料。xx 沭河(总)不同时段设 计洪量成果见表2.3.5。 表 2.3.5 x xx x 沭沭河河(总总)设设计计洪洪量量成成果果表表 重现期 (年) 3 天洪量 (亿 m3) 7 天洪量 (亿 m3) 15 天洪量 (亿 m3) 30 天洪量 (亿 m3) 2021.133.544.261.9 5027.043.056.678.3 10031.550.166.192.5 1957 年实测 17.336.063.173.6 均值 8.112.917.023.8 cv0.800.800.800.80 cs/cv2.52.52.52.5 2.3.32.3.3 xxxx 沭河设计洪水过程线沭河设计洪水过程线 (1)设计洪水地区组成 根据洪水特点及防洪要求,采用同频率地区组成法,考虑以下两种不同组合: xx 河发生与 xx 沭河同频率洪水,沭河为相应洪水,简称“xx 河为主洪水” ; 沭河发生与 xx 沭河同频率洪水,xx 河为相应洪水,简称“沭河为主洪水” 。xx 沭 河设计成果见表 2.3.6 和表 2.3.7。 13 表 2.3.6 x xx x 沭沭河河设设计计洪洪水水地地区区组组成成成成果果表表 ( (x xx x 河河与与 x xx x 沭沭河河同同频频率率 ) ) xx 河沭河(相应) 项目1957 年 型 1%2%5% 1957 年 型 1%2%5% qm(m3/s)15400267002240016800 w3 天(亿 m3) 13.222.719.214.83.358.87.86.3 w7 天(亿 m3) 25.3537.932.224.89.3012.210.88.7 w15 天(亿 m3) 44.650.643.333.818.415.513.310.4 表 2.3.7 x xx x 沭沭河河设设计计洪洪水水地地区区组组成成成成果果表表 ( (沭沭河河与与 x xx x 沭沭河河同同频频率率 ) ) 沭河xx 河(相应) 项 目 1974 年 型 1%2%5% 1974 年 型 1%2%5% qm(m3/s)11100111009450729013900 w3 天(亿 m3) 10.111.19.457.313.020.417.613.8 w7 天(亿 m3) 11.616.514.010.818.333.629.022.7 (2)设计洪水过程线 选用 1957 年 7 月 11 日25 日的洪水过程作为 xx 河发生与 xx 沭河同频率、 沭河相应的典型洪水过程线;选用 1974 年 8 月 11 日17 日的洪水过程作为沭河 发生与 xx 沭河同频率,xx 河相应的典型洪水过程线。 采用分时段同频率控制放大法,推求各分区不同频率的设计洪水过程线。 2.3.42.3.4 设计水位设计水位 本工程设计水位采用 xx 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续建工程 xx 河(xx 段)治理工 程水位成果。 2.3.4.12.3.4.1 xxxx 河干河设计水位计算河干河设计水位计算 (1)设计流量 xx 河续建工程设计行洪流量为 8000m3/s。 (2)河道设计断面 本次设计中泓开挖断面:河底高程 25.7922.79m,河底宽度 300m,边坡 1:3。其它按现状断面。 (3)糙率取值 陇海铁路桥省界段滩面为 0.033,主槽为 0.029。 (4)沿线桥梁落差计算 14 xx 河沿线自下游至上游现有戴沟桥、霍连高速公路桥、徐海公路桥、陇海铁 路桥、华 xx 漫水桥及港上桥计 6 座桥梁及新建橡胶坝。具体设计参数见表 2.3.8。 表 2.3.8 xx 河沿线桥梁设计参数表 所在地点桥梁长度 桩号桥名 河 道 县市 总长 (米) 桥孔数 (孔) 单孔净宽 (米) 桥墩直 径(米) 梁底高程 (米) 洪水流量 (秒立米) 37+500 戴沟桥 180189.61 24.0(中 间 25.5) 8000 32+500 霍连高速公路 桥 120040301.438.68000 28+500 徐海公路桥 847.128301.431.48000 28+000 陇海铁路桥 697.12132230.66 8000 23+900 华 xx 桥 新 xx 18013131 8000 20+800 丁庄橡胶坝 30065018000 11+800 授贤橡胶坝 30065018000 6+500 油坊橡胶坝 30065018000 3+000 港上桥 xx 河 xx 8193721.5139.58000 其中:戴沟桥、华 xx 桥是漫水桥。 根据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范 (jtj062-91)中有关规范规定进行桥梁壅水计 算。 壅水计算采用公式: vv z m m 0 22 式中:z桥前最大壅水高度(m) ; v0天然状态下桥下平均流速,m/s; vm建桥后断面平均流速,m/s。 系数,取值见表 2.3.9。 表 2.3.9 值表 河滩路堤等阻挡流量 与设计 流量的比值(100) 50 0.050.070.100.15 各跨河建筑物水位落差计算结果见表 2.3.10。 15 表 2.3.10 xxxx 河沿线桥梁过桥水位落差计算成果表河沿线桥梁过桥水位落差计算成果表 桩号桥名壅高(米) 37+500 戴沟桥 0.15 32+500 霍连高速公路桥 0.05 28+500 徐海公路桥 0.06 28+000 陇海铁路桥 0.1 23+900 华 xx 漫水桥 0.13 3+000 港上桥 0.16 (5)设计水位计算 根据以上参数复核 xx 河苗圩以上河道设计水面线,复核成果如表 2.3.11。 表 2.3.11 xxxx 河(苏鲁省界苗圩)设计流量、水位成果表河(苏鲁省界苗圩)设计流量、水位成果表 断面位置桩号水位(m) 省界 0+00037.52 港上桥 3+00036.41/36.24 油坊橡胶坝 6+50035.30/35.10 10+00034.62 授贤橡胶坝 11+80034.25/34.05 15+00033.28 20+00032.28 丁庄橡胶坝 20+80032.20/32.0 华 xx 漫水闸 23+90031.27 /31.14 陇海铁路桥 28+00029.52/29.42 霍连高速公路桥 32+50028.07/28.01 36+50027.06 戴沟桥 37+50026.89/26.74 堰头 38+50026.53 苗圩 42+50025.20 2.42.4 施工期洪水施工期洪水 橡胶坝施工采用断流施工,临时导流建筑物为4 级,相应的施工导流洪水标准为 16 10 年重现期洪水。 (1 1)导流流量计算)导流流量计算 导流流量包括港上站以上干流来水,港上站以上来水用实测流量资料分析计算。 表 2.4.1 港上站(港上站(19721972 年年20052005 年)枯水期的实测流量系列表年)枯水期的实测流量系列表 年份 10 月次年 5 月最大 11 月次年 4 月最大 年份 10 月次年 5 月最大 11 月次年 4 月最大 19721973 17110.8 19901991 1.020.099 19731974 20214.7 19911992 54.554.5 19741975 62.321.0 19921993 5.155.15 19751976 245245 19931994 6.182.86 19761977 75.564.4 19941995 135135 19771978 4.372.07 19951996 22372.0 19781979 266207 19961997 111101 19791980 39.039.0 19971998 106106 19801981 33.222.3 19981999 334231 19811982 11546.0 19992000 236113 19821983 10.610.6 20002001 30.127.3 19831984 48.615.620012002204204 19841985 30.414.9200220032900 19851986 14641.9200320041360 19861987 91.091.020042005667332 19871988 34.031.72005290112 19881989 28140.5 19891990 12.512.5 均值 12869 17 图图 2-12-1 xxxx 河港上站施工期(河港上站施工期(10105 5 月)流量频率曲线月)流量频率曲线 图图 2-22-2 xxxx 河港上站施工期(河港上站施工期(11114 4 月)流量频率曲线月)流量频率曲线 根据实测流量系列的频率曲线,港上以上设计10 年一遇 105 月的流量为 319m3/s ,114 月的流量为199m3 /s。 2.52.5 泥沙泥沙 xx 沭泗河上游xxxx 区植被覆盖差,水土流失严重。据统计,xx 河临 xx 站多年 平均含沙量1.15kg/m3,多年平均输沙率127kg/s,多年平均输沙量400 万 t。xx 河部 分控制站泥沙特征见表2.5.1。 18 表 2.5.1 x xx x 河河部部分分控控制制站站泥泥沙沙特特征征值值统统计计表表 输沙率(kg/s)含沙量(kg/m3) 河名站名 多年 平均 年平均 最大 多年平均 输沙量 (万 t) 多年 平均 年平均 最大 统计 年数 (年) 葛沟 57.21331801.021.6814 临 xx 1273334001.152.1612 xx 河 港上 26.186.282.60.771.1111 19 3 工程地质 3.13.1 区域地质概况区域地质概况 3.1.1.3.1.1.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 xx 河流入 xx(xx、新 xx 市)境内后,经南马陵山以西、中运河以东入骆马湖。 省界至华 xx 河段,河道弯曲,泥沙淤积河床。华 xx 以下河道,较宽缓顺直,中泓 及东、西偏泓共存。省界至入湖口段河道堤距变化较大,为 6801860m;堤外边 滩受河势影响,边滩宽 0450m 不等。堤内沿线村庄较多,堤内近河堤处由于筑堤 取土等原因,分布有坑塘、洼地。地形总体北高南低,堤内滩面高程 32.0522.0m,堤顶高程 40.5127.5m。 xx 河河道弯曲,河流沿岸为河谷地貌形态,微地貌类型主要为河漫滩、冲沟、 洼地。河谷呈“u”型,岸坡多呈 5080,局部近直立。河床宽 2301200m,局 部较窄,部分河段漫滩不对称发育,倾向河床,漫滩多呈缓坡状与河床相接,局部 河段无漫滩或漫滩很窄,漫滩一般高于堤内地面 0.52.5m 或与堤内地面相平,多 种有农作物。 3.1.23.1.2 地层岩性地层岩性 本区位于华北地层区鲁西地层分区,同时处在郯庐断裂强烈上升区。该区经过 多次构造变动,除上奥陶统至下石炭统缺失外,从太古界至第四系均有发育。基底 为由中度变质到变质的各类结晶片岩、片麻岩组成,也有一些中性和基性侵入岩。 在燕山运动影响下,堆积了厚层的白垩纪火山碎屑岩系和第三纪红色砂岩系。第三 纪后,新构造运动表现为缓慢地差异性升降,这些岩层遭受多次挤压和引张作用, 断裂破碎严重,少数隆升形成小型地垒。大部分沉陷,断陷带基岩埋藏深,被第四 系沉积层覆盖,第四系地层厚度 4080m,局部断陷带中心厚达 100m,古河道、洪 冲积扇较发育,沉积物以冲积相为主。 3.1.33.1.3 地质构造地质构造 工程区地处中朝准地台徐淮拗褶带与鲁西断块的分界地带,郯庐断裂为二大构 造单元的分界。郯庐断裂总体走向 515,区内长约 56km,宽约 2530km, 西界位于新 xx 合沟、纪集睢宁县邱集一线,东界位于新 xx 市唐店马陵山 20 一线。断裂带由一系列近乎于平行的断裂组成。此外,与断裂带伴生的北西向断裂 也十分发育,断裂带西部全为第四系覆盖, 东部局部地段有出露,主要活动时期为 燕山早期开始,直到新生代活动仍很明显,故而它控制了白垩系青山组王氏组及第 三、四系的沉积。由于受此活动断裂带的影响,区域稳定性差。 3.1.43.1.4 地震地质地震地质 工程区处于郯城营口地震带,发震规律受华北地震群控制。郯庐断裂为区内 主要构造带,地震的活动性直接受该构造活动性控制,从地震历史资料分析来看, 地震活动具有强度大而频度低的特点。 工程区位于郯庐断裂带内,堤防高度 6.08.2m,属人工低边坡。堤防岸坡及 建筑物地基不同程度的含有砂性土,-1、-2层砂性土为地震可液化土层,故场 地抗震稳定性差,工程位于抗震不利地段。xx 省地震局新 xx 地震小区划报告 (震发防(1990)305 号)结论认为:“新 xx 场区未来 50 年超越概率 0.1 的烈度 值度” 。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xx 河 xx 段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大部分位 于 0.2g 范围内,相应场地基本地震烈度度,场地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0.35s。工程设计可按照建筑物等级,依规范要求设防。 3.1.53.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云南东骏药业集团招聘笔试真题2024
- 山东青岛崂山旅游集团招聘笔试真题2024
- 2025年社区矫正人员解矫前谈话记录范文
- 湖北省黄冈八模系列2026届化学高三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公考行测真题及答案
- 2025年公共艺术与设计专业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公共卫生危机应对与管理考试题及答案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课件教学
- 2025年HCA卫生纸起皱粘合剂合作协议书
- 室内安装标识标牌施工方案
- 防火门、防火卷帘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职业技术学院《智慧养老照护技术》课程标准
- JGJ64-2017饮食建筑设计标准(首发)
- 临床血常规检验中质量控制
- 日喀则市重点中学2024年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血管活性药物静脉输注护理方法(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T CNAS 22-2021)
- 如何预防和治疗肾结石
- 电子电工实训报告-大二
- 2023年国债资金管理办法
- 公路工程试验及检测收费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