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省瓮安县瓮安河银盏河段治理工程贵州省瓮安县瓮安河银盏河段治理工程 初步设计报告初步设计报告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2011 年年 06 月月 目目 录录 1 综合说明综合说明.1 1.1 绪言绪言.1 1.2 水文水文.2 1.2.1 流域概况流域概况.3 1.2.2 气象气象3 1.2.3 洪水洪水3 1.3 地质地质.3 1.3.1 区域地质区域地质4 1.3.2 地层岩性4 1.3.3 地质构造4 1.3.4 堤基地质结构5 1.3.3 治理河段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治理河段主要工程地质问题.5 1.4 工程任务和规模工程任务和规模.5 1.4.1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工程建设的必要性5 1.4.2 工程任务和规模工程任务和规模6 1.5 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6 1.6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6 1.6.1 施工导流施工导流.6 1.6.2 施工总体布置施工总体布置.7 1.6.3 施工总进度施工总进度.7 1.7 工程占地工程占地.7 1.8 环境保护设计环境保护设计.7 1.8.1 环境现状环境现状7 1.8.2 环境评价及水土保持环境评价及水土保持7 1. 9 水土保持设计水土保持设计 8 1.10 工程管理设计工程管理设计.8 1.10.1 管理机构管理机构.8 1.10.2 工程管理运用工程管理运用.9 1.11 设计概算设计概算.9 1.11.1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9 1.11.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9 1.12 社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社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9 1.13 招投标方案招投标方案.10 1.14 结论结论.10 2 水水 文文.11 2.1 流域概况流域概况.11 2.2 气象气象.11 2.3 基本资料和参证站基本资料和参证站.12 2.4 设计暴雨设计暴雨.12 2.4.1 暴雨洪水特性暴雨洪水特性.12 2.4.2 设计暴雨复核设计暴雨复核.13 2.5 设计洪水设计洪水.14 2.5.1 历史洪水历史洪水.14 2.5.3 施工洪水施工洪水.16 2.5.4 泥沙泥沙.17 2.6 整治前后控制断面水位流量关系整治前后控制断面水位流量关系.17 3 工程地质工程地质19 3.1 前言.19 3.2 区域地质.19 3.2.1 区域地质概况.20 3.3 治理河段工程地质.20 3.3.1 治理河段工程地质条件20 3.3.2 治理河段主要工程地质问题22 3.4 堤线工程地质条件分段评价和建议.22 3.5 其它建筑物工程地质.24 3.6 天然建筑材料.24 4 工程任务和规模工程任务和规模.25 4.1 社会经济现状及工程建设必要性社会经济现状及工程建设必要性.25 4.1.1 地区社会经济现状地区社会经济现状25 4.1.2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工程建设的必要性25 4.2 河道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河道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26 4.3 工程任务和规模工程任务和规模.28 4.4 堤防工程堤防工程.28 4.4.1 防洪标准防洪标准28 4.4.2 堤段、堤线及堤距选择堤段、堤线及堤距选择28 4.4.3 堤防型式堤防型式31 4.5 河道清淤清障规划河道清淤清障规划.31 4.6 防洪水文分析计算防洪水文分析计算.31 4.6.1 治理前后河道水面线治理前后河道水面线.31 5 工程总体布置及主要建筑物工程总体布置及主要建筑物.35 5.1 工程等级及建筑物级别工程等级及建筑物级别.35 5.2 设计基本资料设计基本资料.35 5.2.1 设计依据设计依据35 5.2.2 主要技术规范主要技术规范35 5.2.3 设计采用参数设计采用参数35 5.3 工程总体布置工程总体布置.36 5.3.1 堤线布置堤线布置.37 5.3.2 工程总体布置工程总体布置.38 5.4 主要建筑物设计主要建筑物设计.38 5.4.1 防洪堤设计防洪堤设计.38 5.4.2 设计计算设计计算.41 5.5 主要工程量主要工程量.47 6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48 6.1 施工条件施工条件.48 6.1.1 工程条件工程条件48 6.1.2 自然条件自然条件48 6.2 施工总体布置施工总体布置.48 6.2.1 施工道路布置施工道路布置.48 6.2.2 施工供电施工供电.48 6.2.3 施工供水施工供水.49 6.2.4 施工供风施工供风.49 6.2.5 混凝土生产设施混凝土生产设施.49 6.2.6 渣场布置渣场布置.49 6.3 天然建筑材料天然建筑材料.50 6.4 施工导流施工导流.50 6.5 主体工程施工主体工程施工.50 6.5.1 开挖施工开挖施工50 6.5.2 填筑工程施工填筑工程施工52 6.5.4 栅格栅格 c15 混凝土及草皮护坡工程施工混凝土及草皮护坡工程施工53 6.5.5 混凝土施工混凝土施工54 6.5.7 清淤河道施工清淤河道施工54 6.6 施工总布置施工总布置.54 6.7 施工总进度施工总进度.57 7 工程占地工程占地58 7.1 概述概述.58 7.2 建设征地范围建设征地范围.58 7.3 实物指标实物指标.58 7.4 工程占地工程占地.58 7.4.1 工程临时占地工程临时占地58 7.4.2 工程永久占地工程永久占地58 7.5 占地补偿占地补偿.58 7.5.1 补偿标准补偿标准58 7.5.2 补偿投资概算补偿投资概算59 8 环境保护设计环境保护设计.61 8.1 环境现状环境现状.61 8.2 设计依据设计依据.61 8.3 环境影响分析环境影响分析.61 8.3.1 生态环境生态环境.61 8.3.2 水环境水环境.61 8.3.3 大气环境大气环境.62 8.3.4 声环境声环境.62 8.3.5 固体废物固体废物.62 8.3.6 人群健康人群健康.63 8.3.7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63 8.4 环境保护设计环境保护设计.63 8.4.1 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63 8.4.2 水环境保护水环境保护.64 8.4.3 大气环境保护大气环境保护.64 8.4.4 声环境保护声环境保护.64 8.4.5 固体废物保护固体废物保护.65 8.4.6 人群健康保护人群健康保护.65 8.5 环境管理环境管理.65 8.6 环境监测及监理计划环境监测及监理计划.66 8.6.1 环境监测环境监测.66 8.6.2 环境监理环境监理.69 8.7 环境保护投资概算环境保护投资概算.69 9 水土保持水土保持70 9.1 水土流失现状水土流失现状.70 9.2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70 9.3 工程项目可能带来的水土流失预测工程项目可能带来的水土流失预测.70 9.3.1 扰动地表面积:扰动地表面积:.70 9.3.2 损坏水土保持设施损坏水土保持设施.70 9.3.3 工程弃渣工程弃渣.71 9.3.4 可能带来的水土流失危害可能带来的水土流失危害.72 9.4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水土流失防治措施.72 9.4.1 防治目标防治目标.72 9.4.1 防治措施防治措施.72 9.4.2 植物措施植物措施.73 9.4.3 临时措施临时措施.73 9.5 水土流失监测水土流失监测.73 9.6 水土保持投资水土保持投资.74 9.7 结论结论.74 10 工程管理设计工程管理设计75 10.1 管理机构管理机构.75 10.2 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75 10.2.1 管理范围管理范围.75 10.2.2 保护范围保护范围76 10.3 工程管理运用工程管理运用.76 10.4 工程管理设施工程管理设施.76 11 设计概算设计概算.78 11.1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78 11.1.1 工程建设条件工程建设条件.78 11.1.2 工程规模及效益工程规模及效益.78 11.1.3 主体建筑工程量及材料用量主体建筑工程量及材料用量.78 11.1.4 施工总工期和总工时施工总工期和总工时.79 11.2 编制原则及依据编制原则及依据.79 11.2.1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79 11.2.2 编制原则编制原则.79 11.2.3 材料调差及计费标准材料调差及计费标准.80 1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81 11.4 总概算表总概算表.81 12 社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社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83 12.1 社会效益社会效益.83 12.2 环境效益环境效益.83 12.3 结论结论.83 13 招标方案设计招标方案设计84 13.1 招标范围招标范围.84 13.2 招标方式招标方式.84 13.3 标段划分标段划分.84 13.4 资质要求资质要求.84 13.5 招标方案基本情况汇总招标方案基本情况汇总.85 14 结论与建议结论与建议86 14.1 结论结论.86 14.2 建议建议.86 15 附件附件87 工工 程程 特特 性性 表表 序号及名称单 位数 量备 注 一、水文 1、流域面积 瓮安河控制断面以上km2135 2、利用的水文系列年限年5419562009 年 3、设计洪峰流量m3/s201p=10% 4、河道平均比降5.5 5、设计洪水标准10 二、工程任务及规模 1、河堤工程总长度km3.0整治后长 2.92km 新建河堤km4.638 2、工程防护区等级等 3、防洪保护人口万人2.0 4、防洪保护面积亩1600农田 三、主要建筑物及设备 1、堤防型式土堤 2、护坡型式砼栅格草皮护坡 3、主要建筑材料及用量 水泥t973 砂m32681 碎石m31257 块石m34942 四、主体工程数量 1、土方开挖m343367 2、石方开挖m339731 3、清淤m39556 5、回填方量m311593 6、砌石工程m38184 7、砼及钢筋砼m31552 8、施工工期月10 序号及名称单 位数 量备 注 五、工程投资 1、建筑工程万元609.31 2、施工临时工程万元48.40 3、独立费用万元99.85 4、基本预备费万元37.88 5、水保环评万元19.62 6、临时工程占地万元11.36 6、工程占地万元256.34地方政府自筹 六、经济指标 1、静态总投资万元827.31 2、总投资万元827.31 3、单位长度投资额元/m1894 1 1 综合说明综合说明 1.1 绪言绪言 瓮安县位于贵州省中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部,东经 107 0710743,北纬 26532730之间。东西宽 57km,南北长 65km,政区面积 1973.8km2。东与黄平,南与福泉,西与开阳、遵 义,北与湄潭、余庆各市县接壤。现辖有 14 个乡、9 个镇,8 个居 民委员会,247 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 47 万,以汉族人口为主,少 数民族有苗、布依、土家等族,占总人口的 4.3,县人民政府驻雍 阳镇。县城距省会贵阳 170km,距贵新(贵阳新寨)公路马场坪 入口处仅 65km。省道马遵(马场坪遵义)和久铜(久长铜仁) 两公路通过县城,交通较为方便。 瓮安县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春夏半湿润型,四季分明,冬暖 夏凉。多年平均气温 13.6,极端最高气温 34.4,极端最低气温- 9.2,平均无霜期 262.6 天。年平均日照时数 1185.9 小时。年平均 风速 2.1m/s,以 n 风为多,全年静风频率为 29.0%,30 年一遇最大 风速 21.9m/s。多年平均降水量 1129.0mm,集中于夏半年。主要灾 害性天气是寒潮、霜冻、冰雹、春旱和夏旱。 瓮安河银盏河段治理工程位于贵州省瓮安县银盏乡境内,处于 瓮安磷化工工业园区发展规划区域内。银盏乡位于瓮安中部,距瓮 安县城 3km,东抵草塘镇,南接雍阳镇,西临玉华乡,西北接渔河 乡,北接木老坪乡,地貌属于中心平坝地带,平坝海拔 1040m。 银盏乡辖 4 个行政村,112 个村民组,3720 户,14467 人,国 土面积 56.2km2,耕地面积 10024.83 亩(其中:田 6982.24 亩,土 3042.59 亩),人均耕地 0.7 亩,境内交通便利,铜修公路从境内横 穿而过,村村通公路,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梅花堰小(1)型水 2 库坐落在太平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养殖业为主,2008 年农民人均 纯收入 2620.0 元。2008 年乡内生产总值达 4.32 亿元。有浙江浦峰 集团水泥厂、瓮福黄磷厂、省属北斗山磷矿黄磷厂、弘扬公司等大 小企业 20 多家,境内有丰富的煤、铁矿、石灰石等矿产资源和中国 十大水帘洞瀑布穿洞河瀑布,有餐馆 29 家,有度假村一个,瓮安 县殡仪馆和瓮安县污水处理厂建设位于境内,在太平村小春湾建设 饮食一条街。银盏已形成集农业、工业、饮食、修理等服务行业于 一体的多元化发展的典型城郊乡镇。 根据2008 年11 月28 日瓮安县政府以瓮府函 200872 号文“对瓮 安河流域治理规划报告 进行了批复,规划报告明确了瓮安河干流重 点防洪治理河段有: (1)平定营镇三合桥县城花桥河段, (2)城 区河段, (3)银盏河段。本次设计河段为银盏河段,符合规划要求。 2011 年3 月,我单位受瓮安县水利局委托承担瓮安河银盏河段治 理工程的勘测设计工作。接到任务后我单位立即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 员到现场踏勘,开展测量、地勘等工作,收集有关资料,紧接着投入 设计论证工作,克服设计周期短、任务重等困难,于 2011 年4 月底完 成了初步设计阶段工作。防洪治理总体方案是: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 提下,结合流域规划,对瓮安河银盏段进行整治,以达到规定的防洪 标准。治理范围瓮安河岩脚桥下游约650m(太平段末端)至金山屯河 段,治理河道长3km,整治后长2.92km,修建防洪堤总长4.638km。 保护人口2 万人,保护农田约1600 亩。 治理该河段是各级多届领导高度重视的项目,深受当地群众的 欢迎。该项目对保护农田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发展当地经济都起 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迫切需求的。 3 1.2 水文水文 1.2.1 流域概况流域概况 瓮安河流域位于贵州省瓮安县,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瓮安河 发源于平定营南面大花岩处,发源地高程 1352m,自南向北流经平 定营、芦花、花桥、瓮安县、大元后,在大寨坪接纳白水河后折向 西流,在流经小寨后接纳马颈河后折向北流,在流经高松、磨坪后, 在江界河汇入乌江,瓮安河全流域 864km2,主河道长 70km。 1.2.2 气象气象 项目区地处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冬暖夏凉。 多年平均气温为 13.6,最冷月 1 月平均气温 3.0,最热月 7 月平 均气温为 23.2,极端最高气温 34.4(1988 年 5 月 6 日) ,极端 最低气温9.2(1970 年 1 月 6 日) 。多年平均降水量 1119.1mm, 集中于 49 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 75%左右,灌溉期(58)月降 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 60%左右,降水分配不均,尤其是夏季灌溉季 节突出。日降水量0.1mm 日数为 187.6 天,10.0mm 日数为 33.0 天,25.0mm 日数为 10.1 天,50.0mm 日数为 1.7 天,100.0mm 日数为 0.2 天。实测最大一日降水量 146.0mm(1967 年 6 月 17 日) 。 年平均无霜期 261 天,年平均日照时数 1226 h,年平均雨凇日数 15.1 天,年平均雾日数 11.5 天,降雪日数 18.3 天。年平均相对湿度 83%。年平均风速 2.1m/s,以 n 风为多,多年平均最大风速 11.1m/s。 1.2.3 洪水洪水 本流域属典型的山区雨源性河流,洪水由暴雨所致,具有陡涨 陡落、峰量集中、涨峰历时短等山区性河流的特点。暴雨天气一般 发生在每年的 67 月,其中以 7 月为最多。涨水历时一般为 4 13h,一次洪水总历时 12 天,洪水过程多为单峰型,洪水多发 生在 68 月。 1.3 地质地质 1.3.1 区域地质区域地质 瓮安河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为乌江的一级支流,测区主要以 岩溶地貌为主,河谷两岸地形多开阔,谷浅坡缓,耕地集中,田土 连片,相对高差多在 50m 左右。区内地层主要有寒武系、二迭系及 三迭系,岩性主要以白云岩、灰岩为主,泥页岩次之。 测区大地构造单元属扬子准地台() 、黔北台隆(1) 、遵义 断拱(1a) 、贵阳复杂构造变形区(1a3) 。工程区地处一背斜西 翼并靠近轴部,核部为寒武系地层,两翼主要分布二迭系及三迭系 地层,主要构造线方向为北东向,详见区域地质图。 据 1/400 万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 ,并参考距离最近的地震记 录,该流域的地震基本烈度小于度区。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 速度区划图 (gb183062001) ,该区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 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0.35s,属弱震区。流域内历史上无 中强震地震记录,为相对稳定的构造单元,工程区断裂无活动表现, 地震活动也不频繁,区域构造基本稳定。 1.3.2 地层岩性地层岩性 整治河段出露岩性较为单一,地表主要覆盖第四系(q) 洪冲积的砂砾石为主,零星分布于河床中,厚度 00.5m;残坡积的 粘土夹少量碎石,主要分布于河床两岸阶地上,厚 02.0m;寒武系 中上统娄山关群,岩性为白云岩,在河床及岸边大分部分裸露。 1.3.3 地质构造地质构造 该河段地处瓮一背斜西翼且靠近轴部,堤区内无大的断裂构造 5 通过,但受区域内构造的影响,主发育 nne 及 ew 两组节理裂隙, 岩层产状总本倾向 sww,倾角 3845。局部地段可达 50 余度。 河段地下水、地表水多由南、东及西三个方向排泄于整治的河段中, 地下水多为以岩溶水及基岩裂隙水为主。 1.3.4 堤基地质结构堤基地质结构 据现场勘察,整治河段河床及两岸边缘带基岩大多裸露,岩性 以寒武系中上统娄山关群白云岩为主,覆盖层零星分布,河床覆盖 层主要为砂砾石组成,厚 0-0.5m,岸边覆盖层多为粘土夹少量碎石 组成,厚 0-2.0m,因此本次未对该河段采取实物的勘察手段。即堤 基地质结构以基岩为主,为单层结构;局部为双层结构,即上部覆 盖层以粘土及少量砂砾石层为主,下部为基岩层。 1.3.3 治理河段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治理河段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1)虽然河段内基岩大部分祼露,但局部仍有卵砾石层存在, 该层透水性强,透水系数大,基坑开挖时涌水量很大,对基坑排水 会造成一定难度,施工时应采取相应的排水措施。 (2)受区域构造的影响,部分地段浅埋强风化基岩段可能存在 少量的裂隙密带,其力学性质较差、透水性强,不能直接作为河堤 基础,施工应做好置换处理的准备,以预防堤基不均匀沉降问题。 (3)河床两岸边坡局部地段较陡,表层易形成小规模的垮塌现 象,施工时应予以重视,对堤防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 (4)堤线部分地段覆盖层厚度大,开挖覆盖层所形成的边坡应 特别注意其稳定问题,应尽量将开挖边坡放缓。 (5)河堤开挖应注意周边建筑物稳定问题,预防临近建筑物处 开挖影响建筑物基础失稳,基岩开挖不具备放炮作业条件的应采取 人工硬打或其它处理措施。 6 1.4 工程任务和规模工程任务和规模 1.4.1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多年来频繁的洪水灾害,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 威胁,随着经济发展,洪灾所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由于河道古 老,河坎垮塌、泥沙堵塞严重,每逢雨水季节常引发洪涝灾害,导 致瓮安县银盏乡境内沿河两岸的农田和居民住宅被洪水淹没或冲刷, 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提高抵御洪灾的能力,保护当地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解除 和缓解洪涝灾害的威胁,保障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在国家建设社 会主义新中国的大好形势下,帮助人民排忧解难,兴建瓮安河银盏 河段治理工程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当地群众迫切需求的。 1.4.2 工程任务和规模工程任务和规模 瓮安河银盏河段治理工程主要是修建防洪堤和疏浚河道,使洪 水通畅排泄,以保护沿河两岸的农田和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本工 程治理河段从瓮安河岩脚桥下游约650m(太平段末端)至金山屯河 段,整治河段总长 2920m,修建防洪堤总长 4368m,河道清淤长度 2920m,保护人口2 万人,保护农田约1600 亩。通过本工程的建设, 在设计洪水标准内,可减少洪涝灾害损失。 1.5 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工程治理河段以瓮安河岩脚桥下游约 650m(太平段末端)为 起点(0+000) ,沿原河道向下游至尖山屯结束,治理河道总长 3.0km,整治后长度 2.92km,防洪堤长 4.368km。堤线基本沿原河道 布置,纵坡跟原河道纵坡基本一致,纵坡为 225;采用梯形 断面,堤矩底宽为 31.5m,多数河段堤防采用土堤结构、混凝土栅 格草皮护坡梯形断面型式,河岸基岩且地形较陡地段直接开挖至满 7 足行洪能力的断面即可。 1.6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 1.6.1 施工导流施工导流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防洪标准 (sl252-2000)规定, 本工程保护区的等级属等,河堤为 5 级建筑物,由堤防工程施 工规范 (sl260-98)选用导流洪水标准为 3 年一遇,导流时段取 123 月,导流流量为 16.4m/s。 1.6.2 施工总体布置施工总体布置 本工程位于瓮安县银盏乡,河岸有公路顺河通过,施工交通极 为方便。河道治理工程场内施工道路、砼拌和站、施工生活营区、 施工临时工棚和仓库等沿河岸布置。 1.6.3 施工总进度施工总进度 本工程主要建设内容是堤防工程,施工场地分散,相互之间干 扰小,各施工段可同时施工。该工程施工期拟定工期为 10 个月,即 第一年 11 月初到次年 8 月末。 1.7 工程占地工程占地 工程永久占地 62 亩均为农田;施工临时占地 26 亩。 1.8 环境保护设计环境保护设计 1.8.1 环境现状环境现状 瓮安河流域位于贵州省瓮安县,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瓮安河 发源于平定营南面大花岩出,发源地高程 1352m,自南向北流经平 定营、银盏、花桥、瓮安县、大元后,在大寨坪接纳白水河后折向 西流,在流经小寨后接纳马颈河后折向北流,在流经高松、磨坪后, 在江界河汇入乌江,瓮安河全流域 864km2,主河道长 70km。项目 区地处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冬暖夏凉。 8 1.8.2 环境评价及水土保持环境评价及水土保持 环境保护设计主要以解决建筑“三废”为主,把废弃的沙石土料 运到指定地点堆放,并注意防护,避免堵塞河道及产生新的水土流 失。本工程拟采用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办法,使弃渣得以 拦蓄,植被得以恢复。 1. 9 水土保持设计水土保持设计 在主体工程建设区,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因素,主要是开挖和 清理河道产生弃渣的堆放,尤其主体工程是沿河道岸边施工,弃渣 若不及时清理运走,其水土流失的可能性很大。因此对主体工程建 设区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主要是对弃渣的处理,首先将弃渣回填 到原河道,多余弃渣及时运到规定堆放场地。 另外,在主体工程建设区,还应考虑绿化、美化建设,根据当 地地形的变化组织观赏空间,利用地形本身所隐含的意境进行整体 绿化建设,达到美化环境的目的。 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甚微,建设征地、施工环境影响等采取减缓 措施后可得到减缓,可以将不利影响降到最低限度。从环境的角度 出发,工程建设是可行的。 工程区属贵州省“三区划分”中的重点治理区,工程建设过程中 采取临时占地土地恢复,植物绿化等措施。采取植物措施后新增水 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1.10 工程管理工程管理设计设计 1.10.1 管理机构管理机构 本工程项目法人是瓮安县河道管理所,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充 分发挥本工程效益,必须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招投标制、工 程监理制和工程竣工后的审计制度。因此应明确由水行政主管部门 9 成立项目负责主体,防汛管理部门,对本项目的建设与管理全过程 负责。 根据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编制定员试行标准(slj705-81)的有 关规定,管理机构人员可采取兼职等方法,本工程管理机构人员共 3 人。 1.10.2 工程管理运用工程管理运用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 门加强对防洪设施的定期检查和监督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 坏、侵占、毁损河道堤防、护岸等防洪工程和水文、通信设施及防 汛备用器材、物料等。 1.11 设计概算设计概算 1.11.1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1)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水总2002116 号文规 定计算。 (2)工程量计算:按原水电部(83)水电设字第 8 号水利水电工 程设计工程量计算规定。 (3)采用定额: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颁发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概算定额(水总2002116 号)及水利工程概预算补充定额 (水总2005389 号)。 (4)设计水平年 设计概算采用:2011 年第 2 季度价格水平年进行编制。 1.11.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本工程概算总投资 826.42 万元:其中建筑工程投资 609.31 万元; 施工临时工程 48.40 万元;独立费用 99.85 万元;基本预备费 37.88 万元;水土保持及环境评价 19.62 万元。临时工程征地 11.36 万元。 10 1.12 社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社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 瓮安河银盏河段治理工程的修建,可以显著提高下游保护区的 防洪标准,有效的避免洪水冲刷淹没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护 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消除人民因洪水引起的焦虑和恐慌, 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总体上看,修建防洪工程对保护和改善生态 环境是有利的。 本工程的修建不但可以保护沿河两岸的农田及居民住宅,还能 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并改善生态环境。 1.13 招投标方案招投标方案 瓮安河银盏河段治理工程现为初步设计阶段,下一步将进入招 投标和施工阶段,从本工程的实际情况考虑,未涉及到机电设备、 金属结构工程,建筑物比较单一。故下阶段的招投标主要内容主要 包括建筑工程招投标和监理工作招投标。 建筑工程主要包括:防洪堤工程和河道疏浚。建议施工分成两 个标段进行招投标。 1.14 结论结论 该工程建成后,可使瓮安河银盏河段行洪能力提高到 10 年一遇。 保护银盏乡境内瓮安河岩脚桥下游约650m(太平段末端)至金山屯 河段 2920m 沿河两岸的 2 万人口和1600 亩农田。可减少洪涝灾害损 失,对发展当地经济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迫切需求的。 11 2 水水 文文 2.1 流域概况流域概况 瓮安河流域位于贵州省瓮安县,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瓮安河 发源于平定营南面大花岩处,发源地高程 1352m,自南向北流经平 定营、芦花、花桥、瓮安县、大元后,在大寨坪接纳白水河后折向 西流,在流经小寨后接纳马颈河后折向北流,在流经高松、磨坪后, 在江界河汇入乌江,瓮安河全流域 864km2,主河道长 70km。 根据现场勘察的实际情况,本次河道治理范围为瓮安河银盏 镇境内大房至岩脚桥约 2.92km 河段,沿河道两岸农田比较集中, 河床较浅,河段不顺直,由于河道长期无人治理,造成河道淤积, 河床抬高,河道岸坡坍塌,洪水来临,淹没大片的耕地、农田, 在地势低洼地带频繁形成洪涝灾,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安定和发展。 根据规划要求,为今后的中小河流整治做好坚实的基础。整治河 段下游起始点 2+920 断面以上根据五万分之一地形图量算其集 水面积为 135km2,主河道长 27.1km,河道平均比降 5.5。因 治理河段无较大治理汇入,流量变化较小,故0+000 断面与 2+920 断面采用同一参数。 测区主要以岩溶浅丘陵地貌为主,河谷两岸地形多开阔,谷浅坡 缓,耕地集中,田土连片,相对高差多在50m 左右。区内地层主要有 寒武系、奥陶系及二迭系,岩性主要以白云岩、灰岩为主,泥页岩次 之。 2.2 气象气象 项目区地处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冬暖夏凉。 本工程气象资料参照距项目区最近的瓮安县气象站实测资料确定: 12 多年平均气温为 13.6,最冷月 1 月平均气温 3.0,最热月 7 月平 均气温为 23.2,极端最高气温 34.4(1988 年 5 月 6 日) ,极端 最低气温9.2(1970 年 1 月 6 日) 。多年平均降水量 1119.1mm, 集中于 49 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 75%左右,灌溉期(58)月降 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 60%左右,降水分配不均,尤其是夏季灌溉季 节突出。日降水量0.1mm 日数为 187.6 天,10.0mm 日数为 33.0 天,25.0mm 日数为 10.1 天,50.0mm 日数为 1.7 天,100.0mm 日数为 0.2 天。实测最大一日降水量 146.0mm(1967 年 6 月 17 日) 。 年平均无霜期 261 天,年平均日照时数 1226 h,年平均雨凇日数 15.1 天,年平均雾日数 11.5 天,降雪日数 18.3 天。年平均相对湿度 83%。年平均风速 2.1m/s,以 n 风为多,多年平均最大风速 11.1m/s。 2.3 基本资料和参证站基本资料和参证站 本工程流域内无任何实测水文资料,在距本工程流域距离约 3.5km 处设有瓮安气象站,地理位置为东经 10728,北纬 2704, 海拔高程 1095.7m,观测项目有气温、风速、风向、降水等。该站 系列较长,精度较高,代表性较好。由于该站与设计流域属同一气 候区,且观测资料代表性好、系列长,因此,选择瓮安县气象站作 为本次水文计算的参证站,并结合贵州省地表水资源 、 贵州省 暴雨洪水计算实用手册 、 贵州省短历时暴雨统计参数等值线图 等有关等值线图成果综合分析取值。 2.4 设计暴雨设计暴雨 2.4.1 暴雨洪水特性暴雨洪水特性 本流域属典型的山区雨源性河流,洪水由暴雨所致,具有陡涨 13 陡落、峰量集中、涨峰历时短等山区性河流的特点。暴雨天气一般 发生在每年的 67 月,其中以 7 月为最多。洪水过程多为单峰型, 洪水多发生在 68 月。 2.4.2 设计暴雨复核设计暴雨复核 本次设计暴雨采用距设计流域较近资料代表性较好的瓮安县气 象站作为水文计算的参证站,并结合贵州省暴雨洪水计算实用手 册有关等值线图成果,确定本设计流域暴雨参数。 对瓮安县气象站 19562009 年共 54 年实测最大一日降水资料 系列进行频率分析计算,其统计参数为: 1 日=78.6mm,24h=88mm,cv=0.35,cs=3.5cv。 hh 根据上述暴雨统计参数,结合贵州省暴雨洪水计算实用手册 有关等值线图成果,查“年最大 24 h 点雨量均值等值线图”和“年最大 24 h 点雨量 cv 值等值线图”,设计流域 24h 点雨量均值为 80mm 左 右。从而确定本工程流域设计暴雨统计参数为: 24h =88mm,cv=0.45,cs=3.5cv; h 设计暴雨成果见表 2-1,暴雨频率曲线见图 2-1。 表 2-1 瓮安河整治河段设计暴雨成果表 频率(%)0.5123.3351020 重现期(年)200100503020105 模比系数 kp2.792.522.252.041.881.61.31 h24h(mm)245222198180166141115 14 图 2-1 瓮安县最大一日暴雨频率曲线 2.5 设计洪水设计洪水 2.5.1 历史洪水历史洪水 2011年3月,我单位几次组织工作人员到现场踏勘,提供过走访 当地村民,在调查过程中,一位81岁高龄的老人介绍,1936年5月洪 水,从瓮安县城上游的龙水坝至下游银盏乡学校为他见过的最大洪 水,另外调查走访了3位村中老人,均指出1936年为最大洪水,并通 过村民指定位置,测量人员现场将洪痕施测到测量图上,以及河道 纵横断面资料。按曼宁公式并结合洪水水面线推算出流量,并且与 瓮安河河段整治历史洪水调查情况基本一致,历史洪水调查成果见 表2-3。 表2-3 瓮安河银盏河段历史洪水调查成果表 15 历史洪水水面线 1005 1010 1015 1020 1025 1030 1035 1040 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 起点距 水位 历史洪水水面线 调查年份19361936193619361936 调查断面0+3651+1701+4902+1502+920 水位(m)1035.251028.61022.910131009.2 流量(m3/s)345347349350352 通过对瓮安县 24 小时暴雨资料进行分析,1936 年暴雨重现期 为 50 年。 图 2.5-1 历史洪水水面线 2.5.2 设计洪水设计洪水 本工程整治河段 2+920 断面以上集水面积 135km2,河长 27.1km,河道平均比降 5.5; 本次设计洪水计算采用贵州省暴雨洪水计算实用手册 (修订 本)方法,根据确定的暴雨参数 (h24h88mm,cv0.45,cs/cv3.5)和量算的流域参数,进行 控制断面处的设计洪水计算,设计洪水过程线采用“暴雨洪水手册” 概化线推求。 由于整治河段控制断面流域几何特征值 30 且 25f1.10k1.10 非正常运用条件k1.05k1.05 5.3 工程总体布置工程总体布置 本工程治理治理河段瓮安河银盏乡境内岩脚桥下游约 650m(太 平段末端)至金山屯约 3km 河段,整治后河道长度 2920m。由于农 田和民房沿河两岸布置,地形较为平缓,遇洪水时,农田将遭到淹 没,居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也将遭到严重的威胁。为保护群众的生命 39 和财产安全,拟定在沿河两岸布置防洪堤,根据不同的堤防建基条 件采取相应的措施,优化堤防段面结构形式,尽量采用新材料、新 工艺、新技术,采取合理措施同步实施。 本次设计以瓮安河岩脚桥下游约 650m(太平段末端)为起点 (0+000) ,沿原河道向下游至尖山屯结束,治理河道总长 3.0km, 整治后长度 2.92km,防洪堤长 4.368km。堤线基本沿原河道布置, 纵坡跟原河道纵坡基本一致,纵坡为 225;采用梯形断面, 堤矩底宽为 31.5m,多数河段堤防采用土堤结构、混凝土栅格草皮 护坡梯形断面型式,少数河岸基岩并地形较陡地段直接开挖至满足 行洪能力的断面,再采用砼衬砌护脚即可。 5.3.1 堤线布置堤线布置 5.3.1.1 堤线布置原则堤线布置原则 防洪堤堤线的布置按照“堤线宜顺直,应与洪水流向平行;堤线 游、左右岸兼顾”的原则,尽量不缩窄河道的过水断面,堤线走向尽 量和洪水流向保持平行。在满足防洪要求的前提下,堤线布置尽量 与村镇规划的道路、排水相结合,多功能开发利用。 5.3.1.2 堤线布置方案比较堤线布置方案比较 堤线布置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合理布置防洪堤,布置应力求 河道顺直,转折处用平滑曲线连接。由于本工程河道比较宽敞,两 岸均为农田或居民,因此堤线基本沿原河道布置。 现状河道在桩号 1+050 处分左、右两岔河,至 1+550 桩号处汇 流成一条河道,左岔相对较平直,比右岔短 60 余米。左岔河床高程 比右岔低 0.5m 左右,河宽较窄(最窄仅 8m) ,右岔河滩较宽(最窄 18m) ,枯水小流量时由左岔河过水,洪水大流量时左右岔河同时行 40 洪。根据瓮安磷化工工业园区发展规划 ,工业园区内南北向 36m 宽的主干道公路跨域左右岔河,穿左岔河处采用公路桥跨越,穿右 岔河段采用回填河道至路面高程,目前该公路正在施工中。因此河 堤线 1+0501+550 段将沿左岔河道布置,拓宽河道宽度以满足行洪 要求,其他河段基本沿原河道布置,不再进行方案比较。 5.3.2 工程总体布置工程总体布置 5.3.2.1 防洪堤工程防洪堤工程 根据堤线布置原则,根据实际地质和地形情况并结合瓮安河洪 水特性,以及村镇规划建设和满足规划堤距等进行布置,选定治理 河段防洪堤总体布置方案: 瓮安河银盏段河道治理以瓮安河岩脚桥下游约 650m(太平段末 端)为起点(0+000) ,沿原河道向下游至尖山屯结束,治理河道总 长 3.0km,整治后长度 2.92km,防洪堤长 4.368 km。堤线基本沿原 河道布置,纵坡跟原河道纵坡基本一致,纵坡为 225;采用 梯形断面,堤矩底宽为 31.5m,多数河段堤防采用土堤结构、混凝 土栅格草皮护坡梯形断面型式,少数河岸基岩并地形较陡地段直接 开挖至满足行洪能力的断面即可。 5.3.2.2 河道清淤疏浚河道清淤疏浚 治理河段河坎垮塌、泥沙堵塞严重,导致行洪不畅,本次设计 考虑修建防洪堤的同时还考虑清除河道淤积物,以保证行洪通畅。 5.4 主要建筑物主要建筑物设计设计 本工程主要建筑物由防洪堤和工程管理配套设施组成,防洪堤 采用土堤加混凝土栅格草皮护坡。 5.4.1 防洪堤设计防洪堤设计 41 5.4.1.1 方案比较方案比较 根据治理河段的地形、地质条件,综合瓮安河流域治理规划和 瓮 安磷化工工业园区发展规划,尽量少占地、少拆迁、投资省等原则, 拟选两种堤型方案进行比较:方案是土堤加混凝土栅格草皮护坡; 方案是重力式浆砌石防洪堤。两方案堤线布置基本一致,基本沿 原河道布置。各方案描述如下: (一)土堤加砼栅格草皮护坡方案 瓮安河银盏段 0+0002+220 防洪堤轴线长 2220m,堤距 31.5m,防洪堤采用碾压式土堤加混凝土栅格草皮护坡,堤高 3.03.5m。土堤堤身采用开挖的粘土弃渣料填筑,两面边坡均采用 1:1.5。迎水面常水位以下采用 m7.5 浆砌石护坡,常水位高程设一 道 2m 宽的清水平台,清水平台采用 30cm 厚的 m7.5 浆砌石砌筑, 顶面采用 5cm 厚 c15 砼压顶。清水平台以上采用 c15 混凝土栅格加 草皮护坡,混凝土栅格采用“w”型布置,栅格断面尺寸 0.30.3m, 栅格框内铺设 30cm 的种植土,表层种植草皮护坡。堤顶宽 2.0m, 采用 30cm 厚的浆砌石路面,并采用 5cm 厚 c15 混凝土压顶。 浆砌 石体每隔 10m15 m 设一条伸缩缝,缝宽 23cm,内用沥青砂浆充 填,为避免堤防基础被河水掏刷,经前述计算,坡脚置于河床以下 0.5m。防洪堤每隔 100m 左右设一道下河梯步,梯步宽 1.5-2.0m, 采用 m7.5 浆砌石和 5cm 厚 c15 砼压顶。 (二)重力式浆砌石防洪堤方案 重力式浆砌石防洪堤堤距仍为 31.5m,防洪堤轴线长 2220m, 堤高 3.0-3.5m,顶宽 1.0m,迎水面铅垂,背水面 1:0.3,堤顶采用 5cm 厚 c15 砼压顶,堤身每隔 10m15m 设一条伸缩缝,缝宽 42 23cm,内用沥青砂浆充填,为避免堤防基础被河水掏刷,经前述 计算,坡脚置于河床以下 0.5m。堤身需设排水孔,梅花形布置,孔 距为 23m,孔径为 50mm,堤身背面排水孔进口设碎石滤水囊, 碎石粒径为 510cm。防洪堤每隔 100m 左右设一道下河梯步,梯 步宽 1.5-2.0m,采用 m7.5 浆砌石和 5cm 厚 c15 砼压顶。 5.4.1.2 堤型选定堤型选定 (1)堤型特点 上述两方案堤型设计各具优、缺点,其描述如下。 优点:优点: 方案:施工技术相对简单,工程直接投资相对较省,环保美 观,不会出现背面内涝问题。 方案:工程占地小,拆迁工作量小。 缺点:缺点: 方案:填筑量大,工程占地大。 方案:施工技术要求相对较高,施工工期较长,容易造成背 面内涝,后期维护费相对较高。 (2)投资比较 两方案整治河段长度(2.92km)和修建 0+0002+220 河堤总长 度(4.368km)均相同,主要工程量及投资计算成果表如下表 5.4-1 和表 5.4-2。 43 表 5.4-1 方案主要工程量及投资表 序号项 目单位工程量备 注 1土石方开挖及清淤量m107013 2m7.5 浆砌石m8184 3粘土弃渣填筑m11593 4砼m1552 5河道治理工程投资河道治理工程投资万元万元827.31 6工程占地亩88 7工程占地投资工程占地投资万元万元256.34 8工程总投资工程总投资万元万元1083.65 表 5.4-2 方案主要工程量及投资表 序号项 目单位工程量备 注 1土石方开挖m112590 2粘土弃渣回填m14028 3m7.5 浆砌石m26717 4砼m233 5河道治理工程投资河道治理工程投资万元万元1377.88 6工程占地亩18.24 7建设征地补偿投资建设征地补偿投资万元万元91.66 8工程总投资工程总投资万元万元1469.38 从以上两投资表看出:建设征地补偿投资方案为 256.34 万元, 方案为 91.66 万元,方案比方案省 164.68 万元。工程建设总 投资方案为 1083.65 万元,方案为 1469.38 万元,方案比方案 省 385.73 万元。从工程建设美观角度来说,方案优于方案。 综合考虑,推荐方案为推荐方案。 5.4.2 设计计算设计计算 (一)堤顶高程(一)堤顶高程 本工程防洪堤为 5 级建筑物,堤顶高程按设计洪水位加堤顶超 44 高确定,堤顶超高按下式确定: y=r+e+a 式中:y堤顶超高(m) r设计波浪爬高(m) e设计风壅增水高度(m) a安全加高(m) 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gb50286-98)规定“对于 5 级不允 许越浪的堤防工程,安全超高h0.5m”。 风壅增水高度,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附录 c.2.1 公式计算: cos 2 2 gd fkv e 式中:k综合摩阻系数,取 k=3.610-6; v设计风速。采取多年平均最大风速的 1.5 倍, v=1.5v0=16.7m/s; f由计算点逆风向量到对岸的距离,取 31.5(m) 。 d水域的平均水深,取 2(m) 风向与垂直堤轴线的法线的夹角(度) ,取 0 度; g取 9.81m/s2 经计算,风壅增水高度 e=0.001m。 波浪爬高 rp按附录 c.3.11 公式计算: 2/1 2/1 2 1 hl m kkk r pv p 式中:rp累积频率为 p 的波浪爬高; 斜坡的糙率及渗透系数; ; k9 . 0 k 45 经验系数,查表取值 1.3; v k 爬高累积频率换算系数,查表取值 1.54 p k m斜坡坡率,m=1.5; h堤前波浪的平均波高(m) ,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 范附录 c.1.21、c.1.22、c.1.23 公式计算得 h=0.06m; l堤前波浪的波长(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标准)铁路司机安全协议书
- 2025年春季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堂活动计划
- 2025年新合作池塘养殖协议书
- 大型会议场所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应急流程
- 2025年车辆清洗合同协议书
- 2025年工厂交付售后协议书
- 火电厂集控运行专业实习总结范文
- 2025年新委托施工简单协议书
- 2025年中级水泥操作工岗位技能面试模拟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新监理安全技术协议书
- 《Premiere影视剪辑》课件-概述篇
- 2022年上海市法院系统辅助文员招聘128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技术方案
- GB/T 4802.1-2008纺织品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圆轨迹法
- GB/T 35568-2017中国荷斯坦牛体型鉴定技术规程
- GB/T 28707-2012碟簧支吊架
- GB/T 2791-1995胶粘剂T剥离强度试验方法挠性材料对挠性材料
- GB/T 25702-2010复摆颚式破碎机颚板磨耗
- 超分子化学简介课件
- 流体力学-流体力学基本方程课件
- 粮油产品购销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