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电xx西南部电厂2350mw新建工程初步设计原则xx工程顾问集团xx电力设计院2012.04第一章 概述1、厂址概述国电xx西南部电厂位于xx省西南部xx黎族自治县境内。厂址位于xx县xx镇以北约2km。厂址西临北部湾,所处区域岸线弯曲,大致呈南北走向。电厂煤码头港址位于xx附近,岸线基本呈南北向,海岸较为顺直。该岸段由北向南深水区离岸渐近,拟建港址处-5m等高线距岸约600m,-10m等高线距岸约1000m,水深条件较好。厂址陆域部分地势平坦,自然地面标高在1.0m8.0m之间(1985国家高程基准,下同)。厂址区域有若干民间坟茔和虾塘分布,需部分拆迁。据初步估算,拆迁工程量约为:虾塘12座,坟茔100座。厂址区域内土地规划现状为林地,沿海区域属于砂质滩涂,种植有防风林。厂址陆域部分南北长约3.0km,东西宽约2.0km,可用地面积约为600hm2。xx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处于旅游城市三亚和东方市中间,有西环铁路及环岛西线公路贯通,且靠近三亚港口、八所港口和三亚凤凰国际机场,有62.5km长的海岸线和正待开发利用的岭头天然避风渔港,海运、陆运、空运都很方便。厂址东面约1.5km处有连接佛罗镇、xx镇和黄流镇的县道通过,电厂道路引接于县道。本工程淡水水源取自石门水库,取水口位于库区,本工程水资源论证结论表明,在九所水厂未运行的条件下,石门水库水量能够满足本期工程要求;冷却水水源为海水,采用直流循环供水系统。厂址地面整平标高均高于100年一遇洪(潮)水位。2、电厂规模本项目投资方为中国国电集团公司;项目单位为国电xx南部发电公司筹建处。电厂本期建设规模按2350mw燃煤机组考虑;电厂规划容量按4350mw燃煤机组考虑。 随着xx负荷增长,以及未来规划的气电、抽蓄的投产,预计xx煤电机组的利用小时数将有所提高。根据接入系统初步意见国电xx西南部电厂本期2350mw燃煤机组的年利用小时数取为50005500h。第二章 初步设计内容深度及范围1、为了贯彻落实“控制工期,保证质量,降低造价,争创一流”的工程建设指导思想,充分发挥设计在工程建设中的龙头作用,提高工程初步设计编制工作质量和水平,对工程初步设计工作进行事前指导。2、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工作将按照以下规程、规定和文件执行:(1)火力发电厂初步设计文件内容深度规定 dl/t5427-2009;(2)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 dl5000-2000 (以下简称“大火规”);(3)现行概预算编制有关规定;(4)每一年度颁发的发电工程限额设计控制指标;(5)本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会议纪要;(6)执行本工程环评内容;(7)执行本工程接入系统审查意见;(8)落实可研阶段各项审查意见。如:水土保持报告的审查意见、安全预评价审查意见、职业病防治批复意见等;(9)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火力发电工程设计导则;(10)中国国电集团绿色火电站建设指导意见;(11)国家和行业管理部门有关的法规、标准、规范和规定。3、本初步设计原则编制是在2012年1月11-12日xx分公司组织的内审基础上修改完善的。 4、初设范围(1)在初步设计文件中应有mis专篇,内容包括:阐明与基建mis、sis以及报价系统的关系;根据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推荐硬、软件配置方案;测算所需费用;对编码系统进行细化,提出可操作的要求。(2)总体设计单位在初步设计阶段,对脱硫岛按照可研(原称初步设计预设计)的深度开展以下工作,作为指导脱硫岛招标和承包商开展初步设计的依据: 1)确定岛内标书编写原则,含技术条件、供货范围;2)确定岛外配套设计原则;3)参考类似工程编制概算或修正估算。(3)采用三维设计技术,电厂标识系统采用kks编码,对mis系统(含基建)进行规划设计。(4)按国电集工2006397号关于集团公司系统新建火电厂推广应用变频调速技术的指导意见对凝结水泵等目前应用变频调速技术比较成熟的电机,以及给煤机、除盐水泵、燃油泵等调节频繁的中小型电机,要采用变频调速技术。同时对送风机、引风机、一次风机、增压风机等是否采用变频调速技术,由设计单位进行专题论证,在初步设计审查时确定。第三章 初步设计技术部分根据本工程可研审查意见,本工程规划容量为4350mw,本期建设规模为2350mw超临界凝汽式燃煤发电机组。本工程机组年利用小时数按5500小时进行工艺系统设计。1、电力系统部分根据xx西南部电厂接入系统设计修编(送审稿)的初步评审意见,电厂本期2350mw机组的接入系统方案为:电厂以220kv一级电压接入系统,规划出线6回,本期出线4回,备用2回;本期出线2回至望楼变,2回至崖城变。对电厂主接线及有关电气设备参数的要求如下:(1) 电厂主接线:本期可采用双母线接线,二期扩建后应具备分厂运行能力,可采用双母双分段接线。(2) 发电机励磁方式:推荐采用自并励励磁系统,强励倍数应不小于2.0,机组加装pss装置。(3) 发电机功率因数:发电机组额定功率因数按0.85(滞后)考虑,并要求具备功率因数进相0.95运行的能力。(4) 电厂调峰能力:建议电厂2350mw机组的最小技术出力不高于40%。(5) 电厂升压变参数:系统对电厂主变阻抗、容量等一般参数的选择没有特殊要求,可按常规设计选择;电厂升压变高压侧抽头可选为24222.5%kv。(6) 断路器遮断电流:建议电厂220kv断路器遮断电流选为50ka。以上设计原则以接入系统专题正式评审意见为准。2、总图运输部分2.1厂区总平面布置按照本期建设2350mw燃煤机组,规划建设4350mw燃煤机组统一考虑,并进行多方案优化、比较。本期工程厂区围墙内占地面积不大于18.00hm2。2.2全厂总体规划 本工程厂址位于xx县xx镇北面约1.8km处,新丰村和丰塘村位于厂址东面约1.8km处,xx盐场位于厂址东面约2.5km处。 本工程以220kv一级电压接入系统,规划出线6回,本期出线4回,备用2回。本期出线走廊宽度暂按100m考虑。 本工程供水系统采用直流冷却系统,冷却水水源为海水,电厂补给水取自石门水库。 本工程燃煤运输采用水路运输方式,煤码头位于厂址西南侧海域,拟建设煤炭专用煤码头一座。 本工程灰渣采用汽车运输,全部综合利用,并设置丰塘事故灰场。 本工程共设三条厂外道路,分别为进厂道路、运货道路及事故运灰道路。2.3厂区总平面布置2.3.1厂区总平面布置原则 (1)厂区总平面布置在业主给定的用地范围内进行,尽量不突破用地范围。(2)厂区总平面布置按照一期建设2350mw燃煤机组,规划建设4350mw燃煤机组统筹考虑,并预留扩建条件。(3)在满足规程规范的前提下,尽可能的缩小厂区用地,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4)进厂道路接于县道,并按照自东向西方向进厂。(5)辅助厂房和附属建筑尽量采用联合布置、多层建筑和成组布置,做到分区明确,合理紧凑,生产方便,造型协调,整体性好。(6)总平面布置以主厂房为中心,以工艺流程合理为原则,根据地形条件、设备特点和施工条件等因素,合理安排、因地制宜地在用地范围内进行布置。(7)在厂区管线密集的区域架设综合管架。2.3.2 厂区总平面布置方案方案一厂区总平面布置采用三列式布置形式,自南向北依次为贮煤场主厂房220kv屋内gis配电装置,固定端朝西,向东扩建,出线方向朝北。生产辅助、附属设施主要位于固定端侧,部分位于主厂房和贮煤场之间。方案二厂区总平面布置采用三列式布置形式,自西向东依次为贮煤场主厂房220kv屋内gis配电装置,固定端朝南,向北扩建,出线方向朝东。生产辅助、附属设施主要位于固定端侧,部分位于主厂房和贮煤场之间。2.3.3厂区围墙及大门(1)本工程厂区四周设置2.2m高围墙;变压器、配电装置、供氢站、液氨储罐区等四周设置1.8m高铸铁围栏。(2)厂区主要进厂出入口和次要进厂出入口设置电动大门,厂内在变压器、配电装置、供氢站、液氨储罐区等设置钢大门。2.3.4厂区道路及广场地坪(1)厂内各建筑物之间,应根据生产、生活和消防的需要设置行车道和人行道,主厂房区、煤场、配电装置区、液氨储罐区、供氢站等周围设环形道路或消防车车道。(2)厂区道路采用城市型道路,在主、次干道两侧设置雨水井。(3)厂区道路及硬化地坪采用水泥混凝土面层。2.3.5 节约集约用地措施及厂区用地分析(1)本工程结合工艺专业各项优化措施,在总平面布置时:尽量采用联合建筑的形式;优先采用综合管架敷设的形式布置厂区管线;按照工艺流程和安全间距要求,合理、紧凑布置生产车间,做到工艺顺畅,管道短捷,从而减少管道占地。(2)根据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火电厂、核电厂、变电站和换流站),本工程厂区建设用地基本指标为17.82hm2。由于燃煤qnet=18.310mj/kg,贮煤场容量按照2350mw级机组20天的耗煤量设计,因此贮煤场区域增加1.13hm2。结合以上结果,本阶段厂区建设用地指标为18.95hm2。(3)根据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火电工程初步设计原则编制要求,厂区用地(扣除煤场占地面积增加的影响后)应按照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减少510作为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因此,本阶段厂区围墙内占地面积不大于18.00hm2。2.4厂区竖向布置厂址区域自然地形平坦,不受洪水及1%高潮位影响。厂区竖向布置综合考虑厂区及施工区土石方平衡、与周边自然地形地貌协调等因素,拟采用平坡式布置型式。电厂场地采用的排水方式为:街沟雨水口管道大海,雨水口间距为2550m。厂区及施工区采用浆砌块石矮挡墙支挡形式。厂区及施工区土石方及基槽余土达到挖填平衡的效果。2.5交通运输本工程共设三条厂外道路,分别为进厂道路、运货道路及事故运灰道路。以上道路均采用三级公路标准,混凝土路面。本工程拟建设煤炭专用煤码头一座,港址位于厂址西南侧海域。2.6厂区管线及沟道规划厂区内管、沟的布置应与厂区总平面布置、竖向布置相协调。处理好各种管线的走向,做到压力管让自流管、可弯曲管让不易弯曲管、分支管让干管、小管径让大管径、临时性的让永久性的、施工量小的让施工量大的、检修次数小的让检修次数多的。有特殊要求的管线应考虑防护措施。管线敷设方式的确定应根据介质性质、交通、地形、施工等因素,采取直埋、管沟、地面及架空四种敷设方式。凡有条件集中架空布置的管线,优先采用综合管架进行敷设。2.7总平面布置的安全设计厂区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的要求。厂内道路布置以总平面中各功能分区和消防要求形成厂区道路网。2.8总平面布置的防护设计厂区总平面布置考虑消防、防振及防噪声要求。厂区总平面布置考虑将易燃易爆的建构筑物布置在厂区边缘地带。厂内道路布置以总平面中各功能分区和消防要求形成厂区道路网。厂区四周设置2.2m高铸铁围墙,变压器、配电装置、供氢站、液氨储罐区四周设置1.8m高铸铁围栏。2.9专题名称:总体规划及总平面布置研究3、热机部分3.1 燃料3.1.1 燃料特征本工程设计煤种拟选用印尼煤,校核煤种拟选用晋北烟煤(平朔煤)。煤质分析资料见下表:表3.1-1 煤 质 资 料名 称符 号单 位数 值设计煤种校核煤种收到基碳car%49.9960.47收到基氢har%3.603.94收到基氧oar%14.017.74收到基氮nar%0.751.08收到基硫st.ar%0.291.21收到基水份mar%259.1收到基灰份aad%6.3516.42空气干燥基水份mad%16.561.12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40.5338.44可磨性系数hgi/5869收到基低位发热量q.pmj/kg18.3123.28磨损指数ke/0.80.8煤中氟fdg/g9472煤中氯cld%0.0010.008煤中游离二氧化硅sio2(f)d%11.172.15煤灰比电阻符号单位.cm252.501091.51091004.610112.61091404.910113.910101905.210136.810102005.210124.810112105.210114.81010二氧化硅sio2%39.4746.18三氧化二铝al2o3%27.1340.01三氧化二铁fe2o3%12.193.98二氧化钛tio2%1.071.39氧化钙cao%11.563.24氧化镁mgo%1.21.18氧化钾k2o%0.110.23氧化钠na2o%0.570.34三氧化硫so3%6.353.05五氧化二磷p2o5%0.280.30变形温度dt12101470软化温度st12601500半球温度hf12901500流动温度ft132015003.1.2 锅炉点火用油本工程锅炉采用0号轻柴油点火及助燃作为备用方式。锅炉采用两级点火,即高能点火器轻柴油煤粉。在燃烧器管理系统(bms)中,锅炉自动点火、油枪自动投切。3.2 机组选型3.2.1 机、炉、电匹配原则(1) 汽机调阀全开(vwo)工况下的进汽量不小于汽机最大连续出力(t-mcr)工况进汽量的1.03倍,作为机组运行老化、设计、制造误差及调节能力的裕量。(2) 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与汽轮机调阀全开(vwo)工况蒸汽流量相匹配。(3) 发电机的额定容量与汽轮机的额定容量相匹配,发电机的最大连续容量与汽轮机的最大连续出力(t-mcr)相匹配,此时发电机的功率因数、氢压为额定值,发电机氢冷却器的冷却水温度与汽轮机相应工况下的冷却水温度一致。3.2.2 锅炉超临界、单炉膛、一次中间再热、固态排渣、全钢构架、全悬吊结构、型布置燃煤直流炉。蒸发量暂定1130t/h,最终以招标后的锅炉参数为准。3.2.3 汽轮机350mw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双缸双排汽、单轴、8级回热、湿冷、凝汽式汽轮机。主要参数如下:表3.2-1 汽 轮 机 主 要 参 数 表编号项 目单 位数 据一机组性能规范1机组型式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双缸双排汽、单轴、湿冷、凝汽式2汽轮机型号n350-24.2/566/5663额定功率mw350tha工况蒸汽参数4主蒸汽压力mpa(a)24.25主蒸汽温度5666高压缸排汽口压力mpa(a)4.177(vwo工况:4.537)7高压缸排汽口温度310.5(vwo工况:319.0)8再热蒸汽进口压力mpa(a)3.843(vwo工况:4.174)9再热蒸汽进口温度56610主蒸汽进汽量t/h1010.37(vwo工况:1105)11再热蒸汽进汽量t/h845.88(vwo工况:919.65)12排汽压力kpa(a)6.58(trl工况:11.8)13配汽方式喷嘴调节14给水温度282.7(vwo工况:288.7)15额定转速r/min300016tha工况热耗率kj/kwh7669.317给水回热级数(高加除氧低加)31418启动方式高压缸启动二汽轮机性能保证1铭牌功率(trl)mw3502最大连续功率(tmcr)mw3673tha工况时热耗率kj/kwh7669.3说明:上表参数暂定,初设阶段根据主机招标情况调整3.2.4 汽轮发电机采用350mw静态励磁发电机组,冷却方式为水氢氢,主要参数如下:表3.2-2发 电 机 主 要 参 数 表编号项 目单 位数 据1额定容量mva4122额定功率mw3503额定功率因素0.85(滞后)4额定电压kv205额定频率hz506额定转速r/min30007定子线圈接线方式yy8励磁方式自并励静止励磁9相 数310极 数211额定氢压mpa(g)0.312效率(保证值)98.9%13漏氢量(保证值)nm3/24h1014汽轮发电机组噪声水平(距外壳1m处)db(a)903.3 燃烧系统及辅助设备选择(1)燃料消耗量燃料消耗量见下表:表3.31锅炉燃料消耗量序号项目名称单位设计煤种bmcr校核煤种 bmcr1锅炉台数台12122时耗煤量t/h171.49342.98134.08268.163日耗煤量t/d3429.86859.62681.65363.24年耗煤量104t/a94.32188.6473.74147.48注:日运行小时数按20小时计,年利用小时数按5500h计。(2)燃烧制备系统及辅助设备选择1) 系统型式:根据本工程煤质情况,制粉系统采用中速磨正压冷一次风机直吹式制粉系统。2) 主要附属设备选择:每台炉分别配5台中速磨煤机,4运1备。每炉配两台离心式密封风机、5台电子称重式皮带给煤机。(3)烟、风系统及辅助设备选择1) 每台锅炉分别配250%容量的送风机、一次风机和引风机。送风机和采用动叶可调轴流式,一次风机采用变频调节离心式风机,引风机采用动叶可调轴流式。2) 根据xx地区的环境条件,锅炉不设置暖风器和热风再循环系统。(4)除尘器选择论证及烟囱的运行条件1) 除尘器型式按双室四电场(移动极板式)静电除尘器、双室五电场静电除尘器、电袋复合除尘器进行专题比选,除尘效率和除尘器型式以最终根据环评报告的批复意见确定。2) 两台锅炉合用一座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套筒烟囱,烟囱高度及内筒选型,根据环评批复意见确定。烟囱外形需采用去工业化设计,烟囱结构需增设旅游观光设施。(5)点火助燃系统本工程锅炉采用等离子加微油点火系统,采用0号轻柴油点火及助燃作为备用方式。轻柴油按汽车运油方式考虑,油罐容量按2300m3设置,相应设置卸油装置、供油泵,粗、细滤油器。锅炉点火以及助燃系统与启动锅炉燃油系统统一考虑。3.4 烟气余热、循环水余热等低位能应用系统烟气余热应用系统:编制烟气余热利用专题,论证烟气余热利用系统的经济性和可行性。3.5 烟气脱硝系统及设备选择烟气脱硝采用高含尘、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工艺技术,脱硝效率80%,预留备用空间,催化剂按21层布置方式来进行考虑;scr反应器布置于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之间,不设置scr烟气旁路。3.6 热力系统及辅助设备选择3.6.1 热力系统的主要设计原则本工程热力系统除辅助蒸汽系统和锅炉启动给水系统采用母管制外,其余系统均采用单元制。热力循环采用八级回热抽汽系统,设有三台高压加热器、一台除氧器和四台低压加热器。热力系统的配置力求经济适用、系统简单,在保证机组安全、可靠、经济、高效运行的前提下,对热力系统进行了优化,合理减少了备用设备数量和备用容量,简化了工艺流程,降低系统阻力及工质损失,减少了能耗,既降低了初投资,又减少了运行成本。3.6.2 主要热力系统 汽轮机主蒸汽、再热蒸汽和旁路系统主蒸汽及再热蒸汽管道系统的设计参数按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技术规定(dl/t5054-1996)执行。主蒸汽系统及再热蒸汽系统均采用单元制。主蒸汽管道采用“2-1-2”布置,高温再热蒸汽管道采用“1-2”布置,主蒸汽管道和高温再热蒸汽管道管材a335p91;低温再热蒸汽管道采用“2-1”布置,低温再热蒸汽管道管材a672b70cl32。旁路阀后管道冲刷段管材a691 1-1/4cr。在bmcr工况下主蒸汽管道压降不大于锅炉末级过热器出口压力的5%。从汽轮机高压缸排汽口到汽轮机中压联合汽门前总的再热蒸汽系统压降在bmcr工况下不大于汽机高压缸排汽压力的8%。旁路暂定为30%bmcr高、低压两级串联汽轮机旁路系统。旁路系统形式及所需容量根据最终确定的汽轮机启动方式和再热器是否允许干烧确定。 高压给水系统每台机组配置2台50%容量的汽动给水泵组,给水前置泵与主泵同轴布置,两台机组配置一台30%容量的电动启动定速给水泵组。给水泵出口总流量(不含启动/备用泵)按锅炉bmcr蒸发量的105%。主给水管道材质采用en 10216-2标准的15nicumonb5-6-4。给水系统采用单元制,三台高加给水采用大旁路系统,高加进口处采用三通阀,高加出口处采用闸阀。 抽汽系统汽轮机有8段抽汽,分别作为3台高加,1台除氧器和4台低加的加热汽源。四段抽汽同时提供给水泵汽轮机用汽和厂用辅助蒸汽。 凝结水系统凝结水系统采用中压凝结水精处理系统。凝结水泵采用一级泵系统,每台机配置350容量的凝结水泵,两台运行,一台备用,运行泵采用变频调速运行,设置两套变频装置。采用内置式除氧器,滑压运行,除氧器水箱有效容积150m3,加热汽源来自汽机四段抽汽,启动或低负荷时,由辅助蒸汽系统供汽。轴封冷却器采用全容量型,不设置旁路系统。5/6号低加和7/8号低加分别设置大旁路。取消设置凝结水补水箱和输送泵系统,并取消设置凝汽器热井溢流系统,直接由化学除盐水系统向凝结水系统上水并提供补充水。引出部分凝结水至锅炉低温省煤器,利用烟气余热加热,回收热量,提高回热系统的热经济性。 辅助蒸汽系统辅助蒸汽系统为全厂提供公用汽源。每台机设一辅助蒸汽联箱。相邻机组的辅助蒸汽联箱用一根辅助蒸汽母管连接,相邻机组之间的辅助蒸汽母管用阀门隔离。正常运行时由本机四级抽汽向辅助蒸汽系统供汽,机组启动时辅助蒸汽由启动锅炉或邻机提供辅助汽源,低负荷时由本机低温再热蒸汽供汽。 抽真空系统汽侧抽真空系统设置二台100%容量的水环式真空泵。正常运行时一台运行,一台备用。在机组启动时,二台真空泵可一起投入运行,以加快抽气速度,尽快建立真空,真空达到要求后,进入正常运行。水侧抽真空系统设置一台水室真空泵,机组启动时抽吸凝汽器水侧空气,尽快建立虹吸。 凝汽器循环水系统及辅机冷却水系统主厂房内凝汽器循环冷却水为海水,不设胶球清洗装置;辅机冷却水系统汽机房区域采用带过滤装置的开式循环冷却水(水源为循环冷却水),开式水系统不设升压泵;锅炉房区域及汽机房内转动机械用冷却水采用闭式循环水系统,设置一台100%容量闭式水热交换器。 锅炉启动系统主要由锅炉厂设计和配套,水质不合格时排往机组排水槽或供水专业,当锅炉启动水质合格时疏水排往凝汽器。3.6.3 辅助设备选择 高压加热器每台机组设3台高压加热器,为全焊接结构,采用固定板u形管卧式布置,双流程。每台高加都设有蒸汽冷却段、凝结段和疏水冷却段三个换热区。高加技术数据见表3.6-1,表中为参考数据,最终以招标后确认的厂家资料为准。表3.6-1高压加热器技术数据加热器编号设计参数单位1号高加2号高加3号高加加热器型式卧式卧式卧式制造厂加热器数量台111加热器总面积m213501110900壳侧设计压力mpa5壳侧设计温度400/295322/258505/230管侧设计压力mpa353535管侧设计温度315290250给水端差(ttd)-1.700疏水端差(dca)壳体材料(筒节/筒身)sa516gr70sa516gr70sa516gr70冲击板材料sa240gr405sa240gr405sa240gr405管子流程222管子与管板连接方式焊接+胀接焊接+胀接焊接+胀接型式弯管弯管弯管管子材料sa556grc2sa556grc2sa556grc2管径壁厚mm162.5162.5162.5最大允许堵管数101010水室与管板水室材料sa516gr70sa516gr70sa516gr70水室盖材料20mnmo20mnmo20mnmo管板材料15crmo15crmo15crmo管板与水室连接方式焊接焊接焊接 低压加热器每台机组设置低压加热器4台(其中2台为组合式),采用u形管卧式结构,双流程。每台加热器内设有蒸汽凝结段和疏水冷却段两个传热区段。低加技术数据见表3.6-2,表中为参考数据,最终以招标后确认的厂家资料为准。表3.6-2低压加热器技术数据表 加热器编号设计参数单位lp5lp6lp7lp8制造厂加热器型号jd-745-1jd-670-7jd-730/870-4加热器型式卧式卧式卧式卧式加热器数量台1111加热器总面积m2745670730870壳侧设计压力mpa0.6壳侧设计温度3002009595管侧设计压力mpa4.04.03.453.45管侧设计温度2001509090给水端差(ttd)2.8疏水端差(dca)5.5管子流程2222管子与管板连接方式胀接胀接胀接胀接型式u型管u型管u型管u型管管子材料sa688tp304sa688tp304sa688tp304sa688tp304水室封头、筒体材料16mnr16mnr16mnr16mnr壳体封头、筒体材料q235-bq235-bq235-bq235-b管板材料20mnmo(锻)20mnmo(锻)20mnmo(锻)20mnmo(锻) 除氧器每台机组设置1台内置式除氧器,除氧器最大出力不小于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的105%。除氧器的设计应符合hei标准(除氧器)和asme规范第篇第1分篇的要求。除氧器采用卧式,直接布置在水箱上,采用喷雾除氧(恒速喷嘴)和深度除氧两段除氧,其出水含氧量小于7g/l。除氧器采用滑压运行方式,即除氧器的工作压力随汽轮机四段抽汽压力的变化而变化。当4段抽汽的压力低至一定数值时,自动切换至辅助蒸汽。除氧器也能适应定压运行方式。给水箱有效容积为150m3,符合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不小于锅炉最大蒸发量时5min给水消耗量的要求。除氧器主要技术数据见表3.6-3。表3.6-3除氧器技术数据编号名 称单 位除 氧 器1型 号2运行方式滑压运行3额定出力t/h11604有效容积m31505设计压力mpa(a)1.26设计温度3607壳体材料20r8封头材料20r9焊缝系数1.010腐蚀裕量mm1.611滑压运行范围mpa(a)0.1471.212出水含氧量mg/l 凝汽器每台机组配1台凝汽器,单背压、单壳体、双流程、表面式,凝汽器管选用ti。主要技术数据见表3.6-4。表3.6-4凝汽器技术数据编号名 称单位技 术 数 据1型 式单壳体,表面式2凝汽器有效冷却面积m2200003管束材料ti4管径壁厚mm250.55管板材料q235-b+ ti6壳体材料q235-b、207流程数双流程8冷却水质一次循环,海水9冷却水进口额定温度/最高允许温度27.75/3310清洁系数0.911凝结水过冷度0.512凝汽器出口凝结水保证氧含量mg/l2013循环倍率7 汽轮机旁路本工程暂按30% bmcr容量的高、低压两级串联汽轮机旁路系统设计。最终的旁路型式及容量需根据机、炉的启动方式及二者之间的启动参数匹配关系来确定。旁路技术参数如下:高压旁路容 量: 332t/h进口压力:25.5mpa(a)进口温度:571出口压力:4.53mpa(a)出口温度:320低压旁路容 量:高旁容量+减温水量进口压力:4.2mpa(a)进口温度:571出口压力:0.8mpa(a)出口温度:17 汽动给水泵组每台机组选用2台容量为50%锅炉最大给水量的汽动给水泵。前置泵与主泵同轴布置。给水泵技术数据如下(因主机资料不详,给水泵参数为暂定)(1) 给水泵汽轮机型式:单缸、单轴、冲动式、纯凝汽、上排汽、外切换运行方式:变参数、变功率、变转速额定功率: 7mw(含前置泵功率250kw)最大连续功率: 10 mw额定进汽压力:0.868 mpa,温度352.9额定排汽压力: 8.3 kpa额定转速: 5739 r/min调速范围: 3000 6000 r/min数 量: 2台/机组(2) 主给水泵出口流量:580 t/h扬 程:3179 mh2o转 速: 5884 r/min数 量: 2台/机组 锅炉启动电动定速给水泵两台机组共设1台容量为30%锅炉最大给水消耗量(锅炉最小直流负荷)的电动定速给水泵,仅用于机组启动。给水泵技术数据如下(因主机资料不详,给水泵参数为暂定)(1) 给水泵出口流量:348t/h扬 程:1280 mh2o数 量: 1台/2台机组(2) 电动机1800kw,6kv,2980r/min数 量: 1台/2台机组 凝结水泵流 量:471m3/h扬 程:2.9mpa转 速:1480r/min电动机:立式,550kw, 6kv数 量:3台/机组 闭式循环冷却水升压泵型 式:单级立式离心泵流 量:1280m3/h扬 程:0.4mpa数 量:2台/机组0 水环式真空泵抽干空气量:51kg/h电动机:110kw,380v数 量:2台/机组1 汽机房行车本工程汽机房设有2台起重量为75/20t的电动双钩桥式起重机,供两台机组汽轮发电机组及辅助设备检修用。2 其它设备(1) 汽轮机主油箱 1台/机组有效容积:35m3(2) 冷油器 型式:板式冷却水量:375 t/h台数: 2台/机组(3) 润滑油净化装置 1台/机组处理量:6000 l/h(4) 润滑油贮油箱 1台/2台机组容积: 222.5m3(5) 润滑油输送泵 2台/机组容量295 l/h,出口油压0.6mpa;(6) 轴封冷却器 1台/机组 型式:卧式、表面式冷却面积:116m23.7 厂区热网系统及辅助设备选择无。3.8 变频设备选择(1)每台机配置350容量的凝结水泵,两台运行,一台备用,运行泵采用变频调速运行,设置两套变频装置。(2)每台炉配置2x50%容量的一次风机,均设置变频装置。3.9 主厂房布置主厂房布置采用侧煤仓三列式布置方案,布置顺序依次为汽机房除氧间锅炉房,炉后依次布置:静电除尘器引风机烟囱脱硫系统。主厂房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炉后固定端设有栈桥上煤。主厂房扩建方向为向右扩建(从汽机房向锅炉房看),机头朝向扩建端。从机头向发电机看,加热器在右侧,油箱在左侧。汽机房运转层和夹层采用大平台布置,两机之间设中间检修场地,汽轮发电机组采取纵向顺列布置。两台机组汽机房共15个柱距,柱距分别为8、9m。每台机组占用7个柱距,其中凝汽器布置的一跨,结合汽轮机厂家资料,考虑到凝汽器的安装及检修因素,此跨设置为10.8米,即此跨两柱向两侧移动0.9米 ,中间增加1个9m柱距,为两台机组的检修场地,两台机组之间设有一个1.2m的伸缩缝,汽机房总长度为132.2m,汽机房跨度暂定26m。汽轮发电机组中心线距a排柱11m。设除氧间,跨度暂定9.0m,汽机房跨度及除氧间跨度将在初设中进一步优化。汽动给水泵、前置泵和给水泵汽轮机同轴布置在汽机房零米,除氧器采用低位布置于除氧间12.6m层。不设炉前通道。侧煤仓采用单框架结构,布置于两台锅炉之间,煤仓间柱距9m、跨度17m(暂定)、给煤机层标高12.6m,输煤皮带层标高暂定34.6m,下阶段根据耗煤量进行优化。锅炉本体横向布置,两炉中心距71.2m,锅炉运转层标高12.6m;静电除尘器横向布置。为减少a-烟囱的距离,空预器按不拉出方案布置,吸风机纵向布置,送风机横向布置于脱硝scr烟道下方、一次风机纵向布置于锅炉房内。侧煤仓方案不设置集控楼,热控、电气设备采用物理分散布置,充分利用锅炉房及除氧间、汽机房空间。集中控制室设置在2台机组之间的除氧间与煤仓间头部上方运行层。锅炉、除尘器、一次风机、送风机、吸风机均露天布置。汽机房分为底(0m)层、中间 (6.3m)层和运转(12.60m)层3层。汽机房行车轨顶标高为23.7m,屋架下弦标高为26.2m,汽机房安装2台75/25t双钩电动桥式起重机。本期工程检修起吊最重件为汽轮机的低压转子,行车的单台起重量满足起吊最重件条件。充分考虑主厂房主、辅机的检修空间及检修通道,配备必要的检修起吊措施,在除尘器前后及主厂房四周均设有机动车检修通道。3.10 辅助设施(1)本工程设一台20t/h燃油快装启动锅炉,额定蒸汽参数为1.27mpa.g,350。启动锅炉采用0号轻柴油作为燃料,锅炉点火以及助燃系统与启动锅炉燃油系统统一考虑。(2)本工程压缩空气系统采用全厂集中布置压缩空气供气中心,其供气范围包括:主厂房、除灰系统、化学水处理车间、烟气脱硫系统等。主厂房区域仪用压缩空气采用双母管,检修用压缩空气采用单母管。仪用压缩空气系统供全厂气动阀门仪表用气,各车间内均设有仪用压缩空气母管,各用气点均从母管接出,该系统管道采用不锈钢管。检修用压缩空气系统供各车间吹扫和气动工具等用气。(3)本期工程不设修配厂。机炉检修间按火力发电厂修配设备及建筑面积配置标准配置,用于日常维修中普通零、配件的修配工作及加工一般的备品备件。(4)本期设有金属试验室一个。(5)电厂设制氢站,检修用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外购。(6)保温本工程采用的保温材料主要是轻型保温材料,按以下情况考虑:介质温度高于350的设备、蒸汽管道、水管道、热风道的保温材料采用硅酸铝及岩棉、玻璃棉制品。介质温度小于等于350的设备、汽水管道、烟风道、煤粉管道等的保温材料采用岩棉、玻璃棉制品。外径小于50mm的高温管道的保温材料采用硅酸铝纤维绳,外径大于50mm的中低温管道的保温材料采用岩棉、玻璃棉管壳。对阀门、法兰、流量测量装置、伸缩缝及需要经常拆卸的,采用玻璃钢保温阀门套,以便于拆卸和重复使用。对室外管道、室坑内管道和其他室内需要防潮的管道及设备,还应在保温层和保护层之间增设防潮层。保护层材料采用铝合金板。用于室外和室内管道及设备的铝合金板的厚度为0.6mm,对大截面烟风道,铝合金板厚度选用0.7mm或1mm。对大型矩形截面烟风道,金属防护层采用压型板。3.11 主要经济指标发电功率(铭牌功率):350 mw年利用小时:5500 h机组热耗率验收工况(tha工况)下的热耗:7713 kj/kw.h机组绝对内效率(tha工况)46.67 %锅炉效率93.2 %(暂定)管道效率99 %全厂热耗率8331.08 kj/kw.h发电厂热效率43.21 %机组发电设计标准煤耗286 g/kw.h3.12 专题报告目录给水泵组选型与配置专题汽机旁路功能及容量选择专题四大管道优化专题凝结水补充水系统优化专题烟气余热利用专题4、运煤部分4.1 燃料厂外运输方式本项目用煤采用海运方式。4.2原有输煤系统介绍及与本期的关系本工程为新建电厂,输煤系统为新建。4.3本工程运煤系统的主要设计原则输煤系统按4350mw规划设计,煤场分期建设,预留二期煤场用地。码头来胶带机为单路布置,设计接口在上岸后的第一个转运站。(1)卸煤装置本工程考虑采用桥式抓斗卸船机卸船。结合设计船型和电厂煤炭运输组织情况,码头前沿配置2台1250t/h的桥式抓斗卸船机进行卸船作业。煤炭泊位用于接卸船运到电厂的原煤,完成煤炭卸船、水平运输至后方陆域2号转运站,卸船机下设单路胶带输送机,接口在上岸后的第一个转运站。卸煤码头设施和卸船及清仓设备由航务设计院负责设计。(2) 带式输送机及运行方式码头来带式输送机的出力与码头卸船机出力匹配,单路布置;从煤场至主厂房原煤斗上煤系统出力按4350mw一次建成配置,采用带宽b=1200mm,带速2.5m /s,额定运输能力为1050t/h的带式输送机,双路布置,按一路运行,一路备用考虑,并具备双路同时运行的条件,胶带机采用简易防雨防尘罩,不设封闭栈桥。煤仓间皮带层的胶带输送机上采用电动犁式卸料器向煤仓间配煤。(3)贮煤场合混煤设施贮煤场采用封闭条形煤场的形式,按照规划容量2350mw机组20天的耗煤量规划设计,预留二期煤场用地。本期煤场采用1台斗轮堆取料机,堆料出力为3000t/h、取料出力为1050t/h,煤场设1个地下煤斗作为煤场堆取料机的备用设施。另外,设置2台ty220型推煤机和1台zl50型装载机,用于煤场的辅助作业。对条形煤场和圆形封闭煤场方案进行布置和比较,并形成专题报告。(4)筛碎设备碎煤机室布置在煤场后输煤系统中,筛分设备采用倾斜式滚轴筛,其额定通过能力为1050t/h与系统出力相适应,破碎设备采用环锤式碎煤机,额定处理能力为800t/h。(5)变频设备的选择无(6)运煤系统的控制方式运煤系统采用程序控制并设有工业电视。堆取料机采用半自动控制,并与运煤程控室有通讯联系。为方便设备维修和调试,各设备设有就地控制装置。(7)运煤系统辅助设施输煤系统中煤场胶带机出口、碎煤机室前、后各装设一级除铁,用于分离煤流中的磁性金属杂物。碎煤机后的第一条胶带输送机设置电子皮带秤和取样装置,用于入炉煤的采样和计量。本工程各运煤车间均采用水力清扫。除尘系统在对输煤设备和导料槽采取密封措施的基础上,对煤仓间原煤斗和转运点、转运站、碎煤机室落料点等主要扬尘点设机械通风除尘和(或)喷水抑尘。(8)运煤系统辅助建筑本期新建一座推煤机库和一座输煤综合楼。5、除灰渣部分5.1 锅炉灰渣量及石子煤量5.1.1 锅炉灰渣量注 :日利用小时数为20h,锅炉设备年利用小时数为5500h;:灰渣比按90:10。5.1.2 石子煤量注 :石子煤率取0.7%。:日利用小时数为20h,锅炉设备年利用小时数为5500h;5.2 除渣系统5.2.1除渣系统按一炉一单元设计,除灰渣系统采用一级干式除渣系统,系统出力按满足锅炉bmcr工况4小时的排渣量并不小于锅炉吹灰时的最大排渣量,渣仓容积按照燃用设计煤种时12h排渣量设计。5.2.2 除渣系统流程 汽车散装机汽车(综合利用)渣井干式钢带输渣机碎渣机中转渣仓 加湿搅拌机汽车(灰场)5.3 除石子煤系统5.3.1 石子煤系统采用人工清除机械装运系统。5.3.2 除石子煤系统工艺流程中速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北京育儿嫂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餐饮分析测试题及答案
- 彩螺服饰测试题及答案
- 针灸学治疗考试试题及答案
- 沿海三副考试试题及答案
- 航海操作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甘肃省委宣传部直属事业单位选聘考试试题(含答案)
- 2024年中西医结合临床执业医师卫生资格定期考核题库(附含答案)
- 北京消防培训知识课件
- 护理查房复习试题及答案
- 2018年山东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说明文阅读10篇
- 本科病理生理学期末考试试卷 2023
- (中职) 化学分析技术11项目十一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教学课件
- GB/T 9871-200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老化性能的测定拉伸应力松弛试验
- GB/T 26480-2011阀门的检验和试验
- GB/T 19861-2005丙烯酸系阴离子交换树脂强碱基团、弱碱基团和弱酸基团交换容量测定方法
- GB/T 11085-1989散装液态石油产品损耗
- GB 30000.3-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第3部分:易燃气体
- (完整版)沪教牛津版小学一至六年级英语单词汇总(最新)
- JJF 1587-2016 数字多用表校准规范-(高清现行)
- 完整课件-西方经济学下册(第二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