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件]心理健康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_第1页
[精品课件]心理健康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_第2页
[精品课件]心理健康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_第3页
[精品课件]心理健康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_第4页
[精品课件]心理健康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健康 与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1. 中小学生心理发展 与心理健康的一般特点 1.1 人的三种属性 1.2 人的四种系统 1.3 人心理发展成熟的六个时期 1.4 特殊家庭子女的心理特殊性 人的三种属性 生理的人 人 社会的人 心理的人 人的生态心理系统 身体与心理系统 人 心理与环境系统 心理与心理系统 心理与活动系统 人心理发展成熟的六个时期 乳儿期(01岁) 婴儿期(13岁) 幼儿期(36、7岁) 童年期(6、711、12岁) 少年期(11、1214、15岁) 青年初期(14、1517、18岁) 特殊家庭 离婚家庭 正在闹离婚的家庭 父母分居的家庭 寄养的家庭 领养的家庭 “爆发户”家庭 “新贵”家庭 犯罪家庭 非婚生子女家庭 残疾人家庭 重组家庭 下岗职工家庭 单亲家庭 流动人口家庭 2.心理健康教育 的主要形式和内容 2.1 心理健康 2.1.1 2.1.2 心理问题 心理辅导 心理障碍 心理咨询 心理疾病 心理治疗 2.1.3 心理症状与心理测试 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和内容 2.2 对象 个别心理辅导 团体心理辅导 家庭心理辅导 2.3内容 矫正性辅导 发展性辅导 矫正性辅导: 心理危机干预 情绪情感问题 人际交往问题 学习认知问题 性认知与发展问题 个性发展问题 发展性辅导 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培养 人际交往技巧训练 学习认知策略开发 情绪情感认知与调节能力 训练 性意识发展与完善 个性品质的培养与训练 休闲与消费意识开发 决策能力训练 升学就业指导 2.4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 心理辅导讲座 心理辅导活动课 个别与团体心理辅导 通讯心理辅导 电话心理辅导 宣传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活动课 特征 辅导对象的全体性 辅导内容的计划性 辅导方式的活动性 辅导功能的发展性 原则 民主性原则 活动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 共同性原则 渐进性原则 3.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理论依据 3.1 心理分析疗法 弗洛伊德 本我/自我/ 超我;符号;梦的解释 3.2 行为疗法 斯金纳 操作条件反射理论 S-O-R 系统脱敏法 / 厌恶疗法 /满灌法 条件操作法(奖励强化、代换券)/ 模仿疗法 理论依据(续) 3.3 来访者中心疗法 罗杰斯 人本主义 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 3.4 交互分析疗法 伯尼 人格理论 (自我三态 P-A-C) 我好-你也好 我不好-你好 我好-你不好 我不好-你也不好 理论依据(续) 3.5 理性情绪疗法 艾利斯 “评价一个人的行为而不是 去评价一个人” 绝对性非理性思维: 我必须; 你必须; 事情必须 ABC理论:事件(A)信念(B)结果(C) 对抗(D)效果(E) 理论依据(续) 3.6 完形疗法 比尔斯 “任何一个人、一个事物 都要整体地看” 3.7 现实疗法 格拉泽 人的两种基本需要:爱与被爱 期望自己有价值 “心理疾病”是人不负责任的表现 方法的选择及其发展趋势 不同的问题应选择不同的方法 不同的阶段可实施不同的方法 不同的对象可采用不同的方法 不同的专长和经验影响不同的 方法的选择 4.心理辅导的基本技巧和原则 4.1 共情: 感知和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 从来访者的立场感知和体验来访者的世界 可能的障碍: 直接的指导和引导:“你应该” 简单的判断和评价:“我认为” 空洞的说教和劝戒:“应该” 任意贴标签和诊断:“你有” 虚弱、不实际的保证:“你会” 消极排斥的情绪:“你不应该” 4.2 关注: 倾听: 我们常犯哪些错误? 尊重: 无条件的尊重 完全接纳 一视同仁 以理待人 信任对方 保护隐私 具体: 避免模糊的问题、过分概括的 语言、表达不清的概念 及时:此时此地的情况、此时此刻的反应 面质:对立、对质、对抗、正视事实 参与、非语言行为与保密 4.3 参与 情感反应 询问 鼓励 释义 概括 4.4 非语言行为 目光 面部表情 体态语言 空间距离 4.5保密 谢谢! 联系方法: 杭州市文三路140号 310012 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红五 电话:0571-8807-7930(办公室) 130 0364 3845 Email: 心理一词来自希腊语的“psyche”,, 原意为灵魂。现在则指人对周围自 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自身的感知与 体验。 它是知觉、记忆、思维、情感、 意志、能力、性格等心理现象的总 和。心理不同于一般的客观事物, 它属于人的内心世界,是人脑对客 观事物的反映。 心理健康 (Mental Health) 一、一种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 于此状态时不仅自我情况良好,而 且与社会契合和谐,能发挥更大的 心理效能。 二、一种心理健康过程。维持 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 病的原则和措施。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FIGUE 心身疾病: (一) 病因或发病过程与心理因素明显有关的一 类躯体疾病,又称心理生理疾病。这些疾病可 能伴有、也可能并无组织的损伤。 国际疾病分类法:1、有肌体组织病变的 心身疾病,如哮喘、皮炎、胃溃疡、溃疡性结 肠炎、寻麻疹等; 2、无肌体组织病变的心身疾病,如心因性 斜颈、心因性呃逆、过度换气、心血管神经症 、心因性痛经等。 特异性理论: 人格特异理论:一定的人格特质会导致某种 特定的躯体症状(F.邓巴) 冲突特异理论:无意识冲突可以通过转换成 某种躯体症状而得以缓解。 情绪特异假设:特异的情绪会产生特定的躯 体变化,而最终导致特殊的躯体异常(障碍) 。 反应模式特异说:强调应激反应模式的个 别差异。反应模式长时间的持续存在可能导致 躯体疾病的发生。 心理测验: 测量人们之间个别差异的方法和技术,又称为 心理测量。通过对可观测的行为的测量而得出关于 某种心理特征的定量解释。 心理测量包括3个成分:维度、规则和量表。 能力测验,智力测验(WISC),能力倾向测验, 成就测验,兴趣测验,人格测验(MMPI)(16PF) , 投射测验等 常模:在一个群体中测验分数的理想分布模式 ,常用来解释测验分数的标准。 教育教学中的人际关系: 生生关系: 男生与女生的关系; 班干部与普通同学的关系; 学习成绩在前面的与在后面的同学的关系; 有某项特长和没有某项特长的同学的关系; 不同社会背景的同学之间的关系; 学生中的小团体之间的关系; 师(班主任)生关系 教师(班主任)与全班同学的关系; 教师(班主任)与男生、女生的关系; 教师(班主任)与班干部的关系; 教师(班主任)与普通同学的关系; 教师(班主任)与学习成绩在前面的同学关系; 教师(班主任)与学习成绩在后面的同学关系; 教师(班主任)与有某项特长的同学的关系; 教师(班主任)与没有某项特长的同学的关系; 教师(班主任)与不同社会背景的同学之间的关系; 教师(班主任)与学生中的小团体之间的关系; 教师(班主任)与异性同学的关系; 教师(班主任)与家长的关系 教师(班主任)与全班同学家长的关系; 教师(班主任)与男生、女生的家长的关系; 教师(班主任)与班干部的家长的关系; 教师(班主任)与学习成绩在前面的同学家长关系; 教师(班主任)与学习成绩在后面的同学家长关系; 教师(班主任)与不同社会地位的家长的关系; 教师(班主任)与不同性格的家长的关系; 家长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每个学生与家长的关系; 全班同学与全体同学家长的关系; 家长与家长之间的关系; 肝炎,通常是指由多种致病因素-如病毒、细 急性重型肝炎 菌、寄生虫、化学毒物、药物和毒物、酒精等,侵害肝脏,使得肝脏的细胞受到破坏,肝 脏的功能受到损害,它可以引起身体珠一系列不适症状,以及肝功能指标的异常。 需要注意的是,通常我们生活中所说的肝炎,多数指的是由甲型、乙型、丙型、丁型 、戊型等肝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这只是“肝炎”家庭中一个最重要的分支,而上文中 所说的肝炎则是指广义上的肝炎,并不仅仅限于病毒性肝炎。有时人体营养不良、劳累, 甚至一个小小的感冒发烧,都有可能造成肝功能的一过性受损。 肝炎通常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根据病因来分,可以分为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 炎、酒精性肝炎、中毒性肝炎等;根据病程长短来分,可以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