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信息电码化.docx_第1页
多信息电码化.docx_第2页
多信息电码化.docx_第3页
多信息电码化.docx_第4页
多信息电码化.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固安信通铁路信号器材有限责任公司培训教材第二篇 多信息(812信息)电码化概 述多信息站内电码化系统分为电化和非电化两大类。正线采用预叠加发码方式,股道采用占用叠加发码方式。下面分别介绍这两大类系统的构成和原理。1 名词解释:多信息:实际是指818个机车信号信息,我公司的移频发码器材具有12个低频信息。2 技术特点:发码设备闭环结构设计具有低频信息自检功能,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发码设备“恒压源”式输出信号准确、负载能力强;简化器材组成结构、减少备品数量方便工程设计与施工,节约工程造价;减少备品数量主要表现在:载频通用、电化与非电化区段通用(通过功率调节即可达到)。器材内部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嵌入方式装配利于升级换代,便于生产、维护。第一部分 电化区段电码化系统设备构成及原理电化区段电码化系统可以分为25hz 相敏轨道电路(预)叠加多信息电码化和多信息移频电码化两种类型。这两种方式各有不同,下面做具体介绍。第一章 25hz相敏轨道电路(预)叠加多信息电码化系统设备构成及原理一 设备构成序号名 称型号外形尺寸(长宽高mm)1单功出集成发码器m.qfd3201701702双功出集成发码器m.qfs3201701703双套双机热备检测器m.qcs320901704侧线检测器m.qcd320901705送电端隔离器dgl2-f2951701556受电端隔离器dgl2-r2951201557匹配防雷组合pfl(dpf1)880280170匹配防雷单元zp.dfz1-d1651401208匹配防雷组合bln-a/b880280170匹配防雷单元zp.dfz3-d16590120注:1、以上设备通用于电化和非电化区段25hz相敏轨道电路中。2、防雷组合按所安装单元的最大数量不同,分为两种类型。pfl型防雷组合最多可安装zp.dfz1-d型防雷单元6组;bln-a/b型防雷组合最多可安装zp.dfz3-d型防雷单元8组。其余各项参数一致。二 系统原理概述1 正线预叠加系统原理为保证正线设备稳定可靠工作,正线电码化采用双功出发送设备双机“热备”冗余工作方式。主发送设备出现故障后,通过切换电路立即切换到相应的备机工作,并同时接通报警电路通知值班人员。系统原理图见图2.1。原理图说明:图2.1为轨道电路预叠加多信息电码化电路原理图。发送设备为双功出集成发码器,可同时向两段轨道电路发送移频信息。检测器为双套双机热备检测器,可同时检测4台双功出集成发码器(即上下行各一套)。匹配防雷变压器变比为1: 2.2。2 股道叠加系统原理股道电码化采用单机工作方式,使用单功出集成发码器。检测器为侧线检测器,可同时检测8台单功出集成发码器。系统原理图见图2.2。3 接近区段叠加系统原理接近区段电码化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和站内股道电码化一样采用叠加方式;另一种是采用移频轨道电路的长发码方式。此两种方式的发码设备为单功出集成发码器,检测设备为双套双机热备检测器,采用双机热备的冗余工作方式。第二种方式还要加装衰耗隔离器和无选频接收器以及配套器材,在下面的多信息移频轨道电路中将有详细介绍。 - 49 - 49 -图2.1 电化区段25hz相敏轨道电路(预)叠加多信息电码化电路原理图-50-固安信通铁路信号器材有限责任公司培训教材-51 -图2.2 电化区段25hz相敏轨道电路(股道)叠加多信息电码化电路原理图- 51 -三 设备介绍1 m.qfs型双功出集成发码器1.1 用途用于站内正线轨道电路预叠加电码化中,向轨道发送12种移频机车信号信息。1.2 主要技术指标1.2.1 输入特性(见表3.1.1)表3.1.1 发码器输入特性输入电压输入电压频率输入电压失真度输入电压特征187253v505hz2.5%正弦交流电1.2.2 输出特性(见表3.1.2)表3.1.2 发码器输出特性输出内容技术指标功出测试建议使用范围负载电阻测试指标低频频率变化0.2功率1档非电化站内400(出厂测试 选用100)305v载频频率变化0.5hz功率2档非电化接近区段355v功放边频失真度8功率3档电化站内405v功率4档电化接近区段505v1.2.3绝缘特性(见表3.1.3)绝缘特性都是在1535、湿度75%、封连所有端子、非工作状态下测得。表3.1.3 绝缘特性测试项目测试条件最小值输入标称值单位符号绝缘耐压测试时间1分钟1000(正弦)vac(50hz)绝缘电阻绝缘电压500vdc25m1.3电路原理框图及端子定义1.3.1电路原理框图如图3.1.11.3.2 端子定义见表3.1.41.4测试1.4.1 测试原理图(如图3.1.2)1.4.2 测试方法及测试要点1.4.2.1 发码器低频频率测试将通用计数器接到低频测试塞孔上,电源输入220v交流电压,调整低频控制端b20,使其分别与不同的低频端子相连,使发码器产生不同的低频信息,然后对每个低频信息进行测试。1.4.2.2 发码器移频频率测试在低频频率测试的电源条件下,将移频测试仪接到移频测试塞孔上,调整移频控制端a10,使其分别与不同的移频端子相连,使移频频率分别为550hz、650hz、750hz、850hz,然后依次测试。移频端子连接如表3.1.4所示。- 63 -固安信通铁路信号器材有限责任公司培训教材低频编码条件频率合成单元低频检测单元安全与门移频信号频率校对输出2000hz方波移频信号编码校对功出1功率放大功率放大功出2隔离单元信号源板基板功放板ac/dc开关电源220v、50hzdc24vdc24vdc24v-54-图3.1.1 双功出集成发码器原理框图表3.1.4 发码器端子定义表c(z2)b(b)a(2d)322功出+功率1控制端1功出+302功出-功率2控制端1功出-282功出1档1功出1档262功出2档1功出2档242功出3档1功出3档222功出4档1功出4档20低频控制端24v+(为接收盒供电)1811hz9.5hz8hz1616.5hz15hz13.5hz1430hz26hz20hz1217.5hz24.5hz21.5hz10移频控制端8550hz624v地650hz4750hz2850hz引线端子说明:低频控制:b20为低频控制端,通过电码化继电器使b20与该种低频端子相连编码。例如需要15hz时,连接方式为b20-b16。移频(载频)控制:a10为移频控制端,用a10与a2、a4、a6、a8在组合插头的端子上分别跳线,即可得到850、750、650、550hz四种不同的载频频率。功率控制:b32为功出1的功率控制端,b30为功出2的功率控制端,a22-a28为功出1的功率跳线端,c22-c28为功出2的功率跳线端。例如,功出1需要2档,功出2需要3档的功率跳线方式为:b32-a26,b30-c24。另外,本发码器还可输出直流24v稳压电源,其偏差不大于0.5v,可以为一些耗电量小的设备供电,如接收盒等,不用再单独设置电源器材。a20和c6分别为该电源的正负输出端。220v交流电源由单独的电源接口输入,不在oct48针插座上。图3.1.2 双功出集成发码器测试电路图说明:1.负载电阻-400(出厂时选用100)。1.4.2.3 发码器功出电压测试 按图3.1.2接好电路,用数字万用表在功出塞孔进行测试。功出电压应在低频频率为26hz,移频频率为650hz的条件下,对四个功率档分别测试。1.5 故障分析及处理1.5.1基本检测方法:在检测之前应检查有无漏焊或错焊现象,如有错焊现象应及时更改。用蜂鸣器检测不同电源之间、各电源正负极之间、电源与地之间是否短路。通电检测各电源输出是否正常。检测移频、低频条件是否正确。沿信号传输路径(信号源板-基板-功放板)逐级检测电路中各元器件管脚输入输出信号是否正确。有的故障是由于某些元件接触不良引起的,此类故障须在维修过程中总结经验。1.5.2 整机故障故障现象:接通电源后,发码器无移频输出。现象分析:移频信号是由信号源板输出,然后经过基板,最终由功放板输出的。没有移频信号输出,应该是上述传输路径(信号源板-基板-功放板)出现了故障。解决方法:逐级检查移频信号传输路径电路中各元件的输入及输出是否正确,如有异常情况,应更换元件,然后重新测试移频输出。根据经验:一般为信号源板中的2u1-daco800损坏。故障现象:发码器输出波形差,不对称,波形中含有直流分量。现象分析:波形中含有直流分量,说明电路中起隔直作用的元件发生故障,此现象一般为基板中隔直电容2c2损坏。解决方法:将电容2c2(10/16v)更换,并测试。故障现象:低温-5时无移频输出。现象分析:低温-5时无移频输出,说明电路中某些元件受温度影响,不能正常工作。解决方法:在低温环境下,按基本测试方法逐级检测电路,查看各元件的特性变化。根据经验:出现此现象,一般为电源模块(2412)损坏。1.5.3信号源板故障故障现象:信号源板无任何信号输出。现象分析:信号源板为信号的输出源,既然没有任何信号输出,就可能是芯片等元件损坏。解决方法:按基本检测方法对电路逐级检测,如没有任何差错,应重新编写程序。故障现象:信号源板只有一种移频信号输出正常。现象分析:此现象说明有移频控制线与地短路。解决方法:用蜂鸣器检测短路走线并逐级将其割断。故障现象:信号源板只有在低频11hz时工作不正常,更换其它低频信号时工作均正常。现象分析:此现象说明无11hz频率(光耦拐角击穿)。解决方法:重新编写程序。如重新编写程序后,故障仍然存在,说明芯片已损坏,需更换新的芯片。1.5.4 基板故障故障现象:基板在某种低频输入下无输出,在其它低频输入下工作正常。现象分析:以上现象说明无输出的那一路电路中出现故障。解决方法:逐级检测出现故障的那一路电路,检测各元件是否损坏或走线是否短路。根据经验:出现此现象,一般为电路中出现短路或光耦损坏。故障现象:基板gfbr变压器功出电压低。现象分析:前级运放放大倍数低。解决方法:在双功出发码器中gfbr变压器是成对使用的,如果一路的功出电压低,就必须更换一对特性相近的gfbr变压器,然后再通过调节2r5的电阻值,来改变前级运放的放大倍数。在单功出发码器中,直接调节2r5的电阻值即可。故障现象:基板输出半波失真。现象分析:此现象说明功放接口电路中出现故障。解决方法:逐级检测功放接口电路中各元件的输入输出。根据经验:出现此现象,一般为功放接口电路中的耦合电容2c2电容性能差。1.5.5 谐振单元故障故障现象:sk3/sk4功出测试塞孔测试值不符合指标。现象分析:如电压值略低时,应重点调节xzb型谐振变压器;如测试值很低,几乎没有输出时,应全面检测电路。解决方法:逐级检测谐振单元电路各级输入输出,仔细检查有无元件损坏或走线短路。1.6 安装与调试双功出集成发码器安装在站内电码化相应的托架上或移频综合柜内。发码器工作正常时,测试塞孔sk1(低频)输出电压约为2.4v的低频方波信号,sk2(移频)输出约1.75v的正弦移频信号,sk3(功出1)、sk4(功出2)输出2555v的移频信号。2 m.qfd型单功出集成发码器2.1 用途单功出集成发码器用于站内到发线股道或接近区段,向轨道发送12种移频机车信号信息。2.2 主要技术指标单功出集成发码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同双功出集成发码器,只是少了一路功出。其端子定义也同双功出集成发码器,功率端子同功出1。3 m.qcs型双套双机热备检测器3.1 用途用于站内正线或接近区段,主要功能是检测双机热备发码器的移频频率和功出电压,并对主副设备实现故障切换。一台检测器可同时检测两套双机热备发码器。3.2 主要技术指标3.2.1 输入特性(同m.qfs)3.2.2 输出特性(见表3.3.1)表3.3.1 输出特性测试项目技术指标继电器电压技术指标触发值20v报警继电器电压18.0v不触发值8v切换继电器电压18.0v频率检测精度12hz3.2.3 绝缘特性(同m.qfs)3.3 电路原理框图(如图3.3.1)及端子定义(见表3.3.2)光电隔离频率检测控制电路报警显示驱动电路继电器复位电路移频输入图3.3.1 检测器电路原理框图3.3.1 工作原理说明:当主机(主发码器)故障时,检测器驱动的报警继电器与切换继电器同时落下,起到报警和切换的作用;而当副机故障时,只有报警继电器落下,也就是只报警不切换。表3.3.2 端子定义a(2d)b(b)c(z2)22主功出1+2主功出1-42主功出2+2主功出2-62副功出1+2副功出1-82副功出2+2副功出2-101主功出1+1主功出1-121主功出2+1主功出2-141副功出1+1副功出1-161副功出2+1副功出2-18202切换j-2报警j-继电器电源+221切换j-1报警j-继电器电源+24262路650hz2路550hz控制地282路850hz2路750hz控制地301路650hz1路550hz控制地321路850hz1路750hz控制地引线端子说明: 表3.3.2所示的端子定义中232表示端子行号;a、b、c表示端子列号,分别与端子上的2d、b、z2相对应。 频率跳线:双套双机热备检测器检测不同频率的发码器时,是通过端子跳线来实现的。控制地c26c32均是用于频率跳线的使能端。例如当1路为750hz发码器,2路为650hz发码器时,检测器的跳线应为:b32-c32,a26-c26。 继电器控制:c22为1路切换与报警继电器的公共电源控制端;c20为2路切换与报警继电器的公共电源控制端。 a2a16、b2b16为移频信息输入端。3.4 测试3.4.1测试原理图(如图3.3.2)3.4.2 测试方法及测试要点3.4.2.1检测器触发值与不触发值测试首先测试第一套主机功出1检测电路,将单功出集成发码器和检测器的移频频率调为550hz。按图3.3.1连接好电路,将单功出集成发码器的功出电压接到检测器的a12、b12,a14、b14,a16、b16端子上,自耦变压器zob的输出接到a10、b10上。调节自耦变压器,改变输入移频信号的大小,使1路检测电路工作,对应的发光二极管灭灯,报警继电器吸起,继电器电压应不小于18v(在相应的测试塞孔进行测试),此时检测器输入电压值即为检测器触发值。调节自耦变压器,降低输入的移频信号。使相应的发光二极管由灭灯变为亮灯,报警继电器落下,继电器电压不大于3.4v,此时的输入移频信号电压值即为不触发值。改变发码器及检测器的移频频率,重复上述步骤,分别测出检测器主机功出1在不同移频频率下的触发值、不触发值以及切换继电器和报警继电器的电压。按上述步骤,分别测出检测器第一套的主机功出2、备机功出1、功出2以及第二套的主机功出1、功出2,备机功出1、功出2的触发值、不触发值及切换继电器和报警继电器电压。a32 a30 b20c18acaca10a8a2a6m.qfda4a32b3241vzobr41ac 220va16 a2a4b16b2b4c30b30a30b32a32b26c26a26b28a28b20c22b22a22m.qcsaca20c20 图3.3.1 双套双机热备检测器测试电路-64-说明 :1、zob-0250v,0.5kva自耦变压器;2、负载电阻r-rx20-100-400;3、交流电压表-fluke187数字万用表;4、直流电压表-030v,0.5级;5、m.qfd-单功出集成发码器;6、jwxc-1700-继电器2台;7、波段开关: kht 14型2d。3.4.2.2 检测器频率的测试按图3.3.1接好电路,用失真度测试仪在功出塞孔进行测试,用移频的上边频进行测试。测试移频上下边频的偏差应不大于12hz。3.4.2.3 双套双机热备检测器可用dp.cst型多信息移频测试台进行测试,该测试仪集成度高,测试简便,容易操作,利于生产、检验,方便现场测试、维修。3.5 故障分析及处理说明:以下所出现的字符标号为电路图中的网络标号。故障现象:主机报警灯始终亮。故障分析:此现象一般由绝缘或短路引起。解决方法:第一、按下复位开关,测试芯片板上au4左侧第29脚与第36脚(从上往下数),如果第29脚与第36脚之间始终为高电平,那么再使用万用表通断档测试故障报警灯对应板j2处,从左往右数第5、6点,如果5、6之间通则正常,断则绝缘。第二、若测得bfs-low-pulse电压始终为0时,则说明其与地短路。故障现象:主机报警灯灭一段时间后再次点亮。故障分析:出现此现象,一般为光耦性能差。解决方法:检测光耦输入输出是否正常,如不正常应更换光耦;如果正常,应按照检测原理逐级检测各电路元件。故障现象:副机报警灯始终亮,且无切换继电器电压。故障分析:出现此现象,一般为插针与芯片板绝缘。解决方法:解除绝缘,在生产中采用适当方法,避免因工艺引起的绝缘。故障现象:主机报警灯时亮时灭。故障分析:此现象表明芯片板有故障。解决方法:因芯片板上元件很少,除芯片外其它元件不易出故障,所以一般应更换芯片板。故障现象:一套主副机报警灯始终不亮,但频率指示灯正常。故障分析:出现此现象时,如果测得ck正常,pulse无输出,zfs.bj、ffs.bj始终为0,表明芯片板有故障。解决方法:因芯片板上元件很少,除芯片外其它元件不易出故障,所以一般应更换芯片板。3.6 安装与调试检测器安装在室内标准托架上。发码器正常工作时,在测试塞孔sk1(切换)sk2(报警)处测试切换继电器和报警继电器的端电压,所测电压应不小于18v。如在运行过程中更换主机,更换后请按下检测器的复位开关,以示确认,保证主机正常工作。3.7 m.qcs型双套双机热备检测器使用方法3.7.1 检测器在使用时,必须对应两套发送设备(可为两套双功出,也可为两套单功出)。当使用一套发码设备时,应更改组合配线,为另外一套检测单元提供移频信号输入条件。3.7.2 在接配线时,必须保证每一路功出检测均有信号输入,且需要双线连接处要由侧面端子板转接,转接线使用屏蔽线sbvvp2160.15。4 m.qcd型侧线检测器4.1 用途侧线检测器用于检测工作在站内侧线的单功出集成发码器的功出电压是否正确。最多可同时检测8路发码器。4.2 主要技术指标4.2.1 输入特性(见表3.4.1)表3.4.1 侧线检测器输入特性输入电压输入电压频率输入电压失真度输入电压特征187253v505hz2.5%正弦交流电4.2.2 检测特性(见表3.4.2)表3.4.2 侧线检测器检测特性测试项目技术指标继电器电压技术指标触发值20v报警继电器电压18.0v不触发值8v报警延迟时间312s4.2.3 绝缘特性(同m.qfs)4.3 电路原理框图(如图3.4.1)及端子定义(见表3.4.3)光电隔离电压检测控制电路报警显示驱动电路继电器图3.4.1 侧线检测器原理框图表3.4.3 侧线检测器端子定义abc2一路发送+一路发送-4二路发送+二路发送-6三路发送+三路发送-8四路发送+四路发送-10五路发送+五路发送-12六路发送+六路发送-14七路发送+七路发送-16八路发送+八路发送-18一路封线一路封线地报警继电器+20二路封线二路封线地22三路封线三路封线地报警继电器-24四路封线四路封线地26五路封线五路封线地28六路封线六路封线地30七路封线七路封线地32八路封线八路封线地引线端子说明:表3.4.3所示的端子定义中232表示端子行号;a、b、c表示端子列号,分别与端子上的2d、b、z2相对应。封线控制:一台侧线检测器可同时检测8路单功出集成发码器的功出电压,当某路检测不用时,就得将该路的封线与封线地相连接;如一路检测不用时,连接a18-b18。a2a16、b2b16为移频信息输入端。4.4 测试4.4.1 测试原理图(见图3.4.2)图3.4.2侧线检测器测试电路说明:1. zob-0250v,0.5kva自耦变压器;2.负载电阻r-rx20-100-400;3.交流电压表-fluke187数字万用表;4.m.qfd-单功出集成发码器;5.jwxc-1700-继电器2台。4.4.2 测试方法及测试要点4.4.2.1 触发值与不触发值首先测试检测器的1路检测。将侧线检测器的2路、3路、4路、5路、6路、7路、8路屏蔽(即a20、b20,a22、b22,a24、b24,a26、b26,a28、b28,a30、b30,a32、b32分别短接)。将自耦变压器的输出侧接至侧线检测器的第1路发送(b2、a2)上。调节自耦变压器,增大移频信号的输入,使1路发送检测电路工作,发光二极管灭灯,报警继电器吸起,其端电压不小于18v,此时输入信号电压即为触发值。调整自耦变压器,降低移频信号的输入,使发光二极管由灭灯变为亮灯。此时报警继电器落下,其端电压不大于3.4v,此时的输入信号电压即为不触发值。4.4.2.2 报警延迟时间调节自耦变压器,使侧线检测器由触发到不触发,相应的发光管点亮至报警继电器落下的时间为延迟时间,应为312s。4.4.2.3 重复以上步骤,分别测出侧线检测器其它7路检测的触发值和不触发值,报警继电器的电压值,以及每一路的延迟时间。4.5 故障分析与处理故障现象:低温后测试无继电器电压,静置待温升后正常。故障分析:此现象一般为元件低温特性差所引起。解决方法:测试与温度有关的元器件,如晶体管、光耦等。根据经验:此现象多为驱动电路中的光耦特性差所致,更换即可。故障现象:高温运行,部分报警灯亮,常温测试正常。故障分析:常温测试正常说明,部分报警电路在高温时短路。解决方法:逐级检查故障电路,重点检测短路情况。根据经验:多为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相邻管脚间有轻微短路。故障现象:测试时,有一路或几路报警灯常亮或不亮。故障分析:说明在故障电路中,光电隔离或电压检测单元始终处于高电平或低电平。解决方法:认真检测光电隔离单元与电压检测单元。根据经验:此现象多为稳压二极管焊反或三极管焊接短路。故障现象:报警继电器始终不吸起(各路检测均一致)。故障分析:此现象为驱动电路故障。解决方法:检查驱动电路各元器件是否损坏或焊错。根据经验:此现象多为驱动电路中光耦损坏所致。4.6 安装与调试检测器安装在室内标准托架上。当其检测的发码器正常工作时,在检测器的测试塞孔sk1sk2处测试切换继电器和报警继电器的端电压,所测电压应不小于18v。5 dgl2-f型送电端隔离器5.1 用途用于电化及非电化区段25hz相敏轨道电路叠加多信息移频电码化系统中,用于送电端,用以降低机车信号信息和轨道电路信息的相互影响,使其达到允许值。5.2 主要技术指标5.2.1 25hz电气特性 5.2.1.1 空载特性(见表3.5.1)表3.5.1 空载特性输入电压电压频率输入端子输出端子短接端子输出电压、电流220v25hzat1、at11at4、at14短接at7、at17u4、141207v30ma5.2.1.2 半载特性(见表3.5.2)表3.5.2 半载特性输入电压电压频率输入端子输出端子负载电阻短接端子输出电压220v25hz at1、at11 at4、at14480无u4、14110v5.2.2 移频650hz电气特性(见表3.5.3)表3.5.3 移频650hz电气特性输入电压电压频率输入端子负载短接端子i10、14电流50、150、250v650hzat10、at14l800电感无80ma5.2.3 绝缘特性见表3.5.4表3.5.4 绝缘特性测试项目测试条件最小值输入标称值单位符号绝缘耐压历时10s1000(正弦)vac(50hz)绝缘电阻绝缘500v dc100m5.3 接线图(见图3.5.1)图3.5.1 dgl2-f型送电端隔离器接线图5.3.1 工作原理电容c隔离轨道信号,电感l隔离移频信号。bgm1-25/d变压器的作用是将轨道电源电压调整为满足要求的轨道电压。5.3.2 端子定义,引线端子定义见表3.5.5。表3.5.5 引线端子定义端子号端子定义端子号端子定义at1、at11接向轨道电源侧at4、at14输出接至轨道侧at7、at17移频信号输入端at10测试端子5.4 测试5.4.1 25hz电气特性测试电路见图3.5.2。dgl2-fav1at11at1k3k1k2v3v2at14at4at10ra220v 25hzzob图3.5.2 送电端隔离器25hz电气特性测试电路at10220vbg2dgl2-fat14avzobdyfs5.4.2 移频650hz电气特性测试电路见图3.5.3。 图3.5.3 移频650hz电气特性测试电路5.5 安装与调试5.5.1 安装在送电端相应的组合托盘中,每一台标准托盘可放置4台隔离器。5.5.2正常使用时,应用分频表对综合塞孔进行测试,所测得的25hz电压应为轨道测试塞孔电压的0.5倍左右;而移频电压应与移频测试塞孔电压相近(约40120v,与发码器的功出电压有关);轨道测试塞孔的电压与本区段是否使用室内调整变压器有关,如果未使用调整变压器,测试电压应为187253v,如果使用了调整变压器,测试电压应与调整变压器的输出相近。5.5.3 现场开通时,当25hz信号未输入,而移频信号已输入时,可从at1、11端或轨道测试塞孔测到移频信号。这属于正常现象,仔细分析本节图3.5.1不难看出。(提示:从阻抗角度进行分析)6 dgl2-r型受电端隔离器6.1 用途用于电化区段25hz相敏轨道电路叠加多信息电码化系统中,用于受电端,用以降低机车信号信息和轨道电路信息的相互影响,达到允许值。6.2 主要技术指标6.2.1 25hz电气特性(见表3.6.1) 表3.6.1 25hz电气特性输入电压输入端子输出端子负载电阻短接端子输出电压15v 25hz at5、at15 at2、at12并接hf2-25、jrjc1-70/240at8、at18u2、1214v49v 25hzu2、1251v6.2.2 移频650hz电气特性(见表3.6.2)表3.6.2 移频电气特性输入电压频率输入端子负载短接输出电压0150v650hzat8、at18并接hf2-25、jrjc1-70/240见表3u2、1225v6.2.4 绝缘特性(同dgl2-f)6.3 原理图(见图3.6.1)at18at5l1c1 at2at16at9at10at19at20at15at8at12at11at3at4at13at14l2c3c2 图3.6.1 dgl2-r多信息受电端隔离器原理图 6.3.1工作原理l2、c3组成串联谐振电路,减小移频信号传输阻抗,降低波形失真度,同时利用电容隔离轨道信号。l1、c2组成并联谐振电路,用于隔离移频信号,防护轨道继电器。c1可短路移频信号,降低残压,同时还可以补偿轨道电路失调角,改善轨道电路工作状态。6.3.2 dgl2-r受电端隔离器外部接线:at2、at12接轨道继电器侧,at5、at15接钢轨侧,at8、at18接移频发送设备。频率跨线方式见表3.6.3移频端子连接。6.3.3 移频端子连接(见表3.6.3)表3.6.3 移频端子连接对应频率550hz650hz750hz850hz 端子连接 at16-at9at16-at10at16-at19at16-at20at11-at3at11-at4at11-at13at11-at146.4 测试6.4.1 25hz电气特性测试电路见图3.6.2。zobdgl2-rv1at15at5220v 25hzat18v2at12a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