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YY/T 0202-2004 医用诊断X射线体层摄影装置》是一项针对医用诊断X射线体层摄影设备(通常称为CT机)的技术标准。该标准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旨在规范这类设备的设计、生产及性能要求,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从而保护患者和操作者的健康。
根据内容,此标准涵盖了对设备的基本结构、功能参数、图像质量以及辐射安全等多个方面的规定。对于基本结构部分,详细描述了构成CT系统的各个组件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在功能参数方面,则明确了如扫描时间、空间分辨率等关键指标的具体要求。此外,还特别强调了图像质量和一致性的重要性,通过定义特定测试方法来评估这些属性是否达到预期水平。关于辐射安全,标准中不仅设定了严格的剂量限制值,还提出了实施有效防护措施的要求,以减少不必要的辐射暴露风险。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文档简介
3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 0202 0202 0202,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一“”“”“”“4分类.5要求。.1.,.。.,。.,.8标志、标签和说明书,109包装、运输、贮存,11附录A(规范性附录)安全,“.12附录B(资料性附录)体层厚度计算公式的推导27 0202 0202医用本标准与 0202增加了前言;标准名称及第三章所列出的各条术语均补充了英文名称;根据医用诊断附录A(规范性附录)的形式将相关安全的内容增补人本标准之中,从而成为本标准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将原标准正文部分与安全有关具体条款均纳人到附录增加了关于产品应进行环境试验的条款;增加了附录A;本标准的目的在于阐明是它的性能往往与同它相配套使用的以本标准中也对后者的相关性能提出了要求;根据医用诊断原标准中按828和829抽样检验,改为:出厂检验为逐台进行,型式检验为抽检一台。本标准的附录录标准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医用标准起草单位:内江西南医用设备有限公司、辽宁省医疗器械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邵其芳、屈艳。本标准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0202 0202下简称体层摄影装置)的术语、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标签、使用说明书以及包装、运输、贮存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纵断层体层摄影用的医用诊断层体层摄影之用。本标准不适用于计算机体层摄影装置(领面体层摄影装置。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191装储运图示标志 0417:1994)全通用要求0601988,及其第1次修订(1991)706. 3断0601998)706. 11用诊断0601993)706. 12列标准诊断0601994)706. 14射线设备附属设备安全专用要求(994)706. 15用电气系统安全要求(0601995)969. 1 101490788:1984) 91055011076-) 992金属制件的镀层分类、技术条件 0106 0291使其他各体层影像模糊不清的摄片方式 二条平行直线或弧线作反方向同步运动的体层摄影方式。of 直线和曲线轨迹作反方向同步运动的体层摄影,其轨迹线可以是直线、圆、椭圆、内摆线、螺旋线等。装某些特定部件,来实现直线体层摄影的装置。辐射线束的中心线所构成的夹角。称层高)of 称层厚)of 下)所能清晰显示的组织厚度。3. 10体层面平面度of . 11直线轨迹的直线度of 线轨迹的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12圆轨迹的圃度of 轨迹的公差带是半径差为公差值分类4. 1按防电击类型及程度分类:体层摄影装置属工类a) b) c)Y/T a)环境温度为10V C ;b)相对湿度为30%c)大气压力为700 60 a)电源电压及相数由产品标准规定,网电源波动应不超过标准值士10%;b)电源频率:50 H:士1 足够低的电源电阻规定的电源电阻应不小于706. 310. 2. 2a)表101的规定值;d)电源容量:由产品标准规定。1层高指示应准确,层高极限偏差应符合表1规定。卡滞现象。产品标准规定。0时,为士10肠;当曝光角1. 7影像接受装置承装性能所能承装的暗匣的型式、尺寸由产品标准规定。. 10承重支承人体的床面板在承受100 能正常工作。5. 11噪声应不大于70 )(不包括3 5. 12制动阻力摄影床,制动阻力应不小于100 13固定患者用的附件进行体层摄影的摄影床,应备有在摄片过程中,不使患者移动的附件,固定患者用的附件,应做到紧固、简便、可靠且容易解除。面整洁、色泽均匀,不得有伤斑、裂缝等缺陷。5. 076中且类外观的规定。5. 91055中2类外观的规定。5. . 15环境试验体层摄影装置的环境试验,应在气候环境为工组的条件下,按 0291的规定进行,还应注意:a)试验中:额定工作低温、额定工作高温和额定工作湿热三项,应在通电状态下进行;b)试验后:应无锈蚀、裂纹、涂覆层剥落等损伤;文字和标志应清晰;控制机构应灵活;紧固部位应无松动以及灌注物无溢出等现象;c)环境试验按表4的规定进行 020224度75士2%4,湿度93士2%48 16安全安全要求见附录A(规范性附录)a)环境温度为150C b)相对湿度为45%一75%;c)大气压力为860 60 a)电源电压值的允许范围为额定值的9500105%;b)电源频率值的允许范围为额定值的98%102%使体层摄影装置的束器中心与接受装置中心准直。6. 3层高试验推荐的测试装置体层高度规。体层高度规是在对间一根最长,称中心线每相邻两根金属线间的高度差为0. 图1)0单位为毫米.二止00110明二止中心线图1体层高度规 0202a)调整00 mm;b)将高度规置于摄影床面中心,高度规倾斜方向与床面纵轴一致(其金属线与c)调节层高,使之与体层高度规中心线的高度一致;d)在暗匣托盘内插人一个装有20.3 应将暗匣锁紧,选择适当的加载因素(使胶片密度在。5之间)以直线大角度轨迹进行体层摄影曝光(见图2);图2体层高度测试示意图e)对曝光后的)对其他轨迹重复上述过程;9)观察分析图像;h)层高试验至少应选择层高指示范围内的高、中、低三点进行验证。图像中最清晰的线条所处位置,即为所测得的实际体层高度,所得结果应符合5. 孔测试体。该测试体除底面为空底外,其余内面均衬有厚度为1. 5 图3)0图3针孔测试体 0202针孔测试体和内部放有20.3 使基准轴线正对床面板时,通过针孔并与测试体底面垂直;调节层高至200位置的定点曝光择适当的加载因素(使胶片密度在085之间),先进行一次中心,然后以直线大角度进行体层摄影曝光;对曝光后的胶片上测得图4),从而可按下面的公式计算出B:和d)曝光角测试示意图200一8) j200一8) j=B,十02(1)(2)(3)引01=解式中:6曝光角(“);B,前半部分曝光角(“);B,后半部分曝光角(“);6胶片至床面的距离,单位为毫米(;位为毫米(;位为毫米(得的结果应符合5. 3的规定。对其他轨迹重复上述过程。孔测试体(见图3)按6. 4试验方法,对体层摄影装置各种轨迹进行测试,所得结果应符合5. 4规定。厚测试器。测试器为直径D=80 H=100 螺距为100 圆筒上刻成能容纳内铅丝镶人沟槽见图5a),试验步骤如下:a)将层厚测试器置于床面,并使其轴心线对准暗匣托盘内放置一个装有20.3 25.4 b)选择适当的层高如5. 0 进行各种轨迹体层摄影曝光(每种轨迹各拍一张);c)对曝光后的d)由被摄的胶片上,判断出清晰的一段弧长1,再确定出其圆心角B,如图5c)所示,然后根据公式 0202. 2788,算出层厚h,层厚公式的推导参见附录B(资料性附录)。所得结果应符合5. 5的规定。厚测试装置外形图旋线体层摄影图像1体层厚度测试体;2一一由直径为1 层高度规(见图1)0试验步骤如下:a)调整之在床面形成35.6 35.6 光野分成田字形四个相等象限,在暗匣托盘内放置一个装有35.6 35.6 b)调节层高,使之与体层高度规中心线的高度一致,并使高度规中心线对准左上方象限的中心;c)把摄影暗匣上的其余三个象限用1. 5 0 图6);d)选择适当的加载因素(使胶片密度在。之间)进行体层摄影曝光;e)对其余三个象限重复上述过程(每个象限胶片要做出标记);f)对曝光后的)观察分析图像,根据四个图像所显示体层高度间的偏差进行判定。其结果应符合5. 6的规定。1 辨率测试卡3体层摄影床;4体层摄影暗匣;5一一带缺口的铅板;6暗匣托盘图6体层摄影平面度测试示意图 辨率测试卡。试验步骤如下:a)把分辨率测试卡置于450测试托架上,然后将托架放在床面上,测试卡上面的金属线长度方向应与图7a)所示;b)在暗匣托盘内放人一个装有20. 3 25. 4 择适当的加载因素(使胶片密度在。之间)和层高,以直线运动形式进行体层摄影曝光;c)对其余体层摄影运动形式(非直线运动轨迹)应分别在纵横两个方向重复上述过程仁图76),对非直线轨迹,宜采用25.4 a)直线轨迹分辨率测试b)非直线轨迹分辨率测试图7分辨率测试示意图d)对曝光后的e)用5倍放大镜在观片灯上观察。其结果应符合5. 7的规定。目力观察,2和5. . 10托盘的承装性能试验将摄影暗匣承装于托盘内,. 11床面移动范围试验用通用量具分别测量体层摄影床床面纵向移动和横向移动的行程,. 12承重试验在体层摄影床的正常工作位置,放置100 动床面,应无卡滞现象。6. 13噪声试验按 01064. 26噪声)的规定进行,. 14制动阻力试验用测力计测定,. 15固定患者用的部件的检查通过实际操作进行检查,. 16外观检验以目力观察, 020217环境试验按 0291规定的条件、方法和顺序进行试验,. 18安全性能试验见附录A(规范性附录)。7检验规则体层摄影装置的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1,5,. 12,5. 13外观、标志、标签、说明书、包装5. 14, 8. 1 ,8. 2 ,. 性能项目有一项不合格;外观等项目有一项以上不合格,应退回重新整理,经整理后进行复验,若仍存在性能项目有一项不合格;外观等项目有一项以上不合格,则判该台产品为不合格品。1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试验:a)产品注册、认证时;b)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其性能时;c)正常生产时,应定期进行(不多于两年);d)停产间隔一年以上再投产时;e)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f)国家质量监督部门提出要求时;9)合同规定时。型式检验时,如性能项目有一项不合格,外观等项有一项以上不合格时,应退回重新整理,经整理后进行复验,况下的型式试验,可按第三方质检机构的规定进行检验和判定。范性附录)。8标志、2. 1. 1(详见附录A)a)生产单位名称、地址和邮编;b)产品名称和型号(或部件代号);c)产品编号和生产年、月; 0202疗器械产品生产注册号;e)产品标准号;f)箱体最大外形尺寸(长;9)包装运输图示标志应符合 得在流通环节中变得模糊。栓应牢固,保证在运输、检验合格证上应有下列内容:a)生产单位名称或商标;b)产品名称和型号;c)检验员代号、日期;d)出厂编号;e)a)生产单位名称或商标;b)产品名称和型号;c)装箱内容、数量(列表);d)装箱检验员代号、日期。a)说明书包括使用说明书和技术说明,可合并,也可分开编写;b)说明书内容应符合附录A(规范性附录)中A. 2. 11的要求;c)说明书还应包含下列内容:产品名称和型号;生产单位名称、地址、邮政编码和联系电话;医疗器械产品生产注册号;执行标准号;产品的主要结构、性能、规格、用途、适用范围、注意事项、警示及提示性说明;标签、标识的图形、符号、缩写等内容的解释;安装和使用说明或图示;维护和保养方法;产品标准中规定应具有的其他内容9包装、运输、确保包装箱的强度满足贮运、装卸要求。9. 雨、防撞、防震措施,输时应避免剧烈碰撞和防止淋雨。9. 3贮存包装后的产品应贮存在温度为一100C 对湿度不超过93,无腐蚀性气体,不受雨淋和通风良好的场所11 0202范性附录)a)防电击类型及程度:型;b)有源非植人式、不防进液的设备;c)间歇加载连续运行的、永久性安装的固定式设备d)供电电源:;e)没有信号输人和信号输出部分;f)体层摄影床床面属于应用部分。2. 1外部标记A. 2. 1. 1要求应符合706. 1706. 31, 706. 111,706. 121, 706. 141, 706. 706. . 1要求至少应有下列“清楚易认”的标记:a)只有使用工具才能触及到的内部熔断器,应在熔断器座附近标上其型号和额定值,至少标上一个参照标记,以供识别用;b)保护接地端子应标以;c)功能接地端子应标以告(若有)。A. . 2. 3控制器件及仪表的标记A. 2. 3. 1要求控制器件及仪表的标记应符合下列要求:a)应符合706. 13a)的要求;b)装置上的控制器件和开关的各档位置,应以数字、文字或其他直观方法表明;c)在正常使用中,如控制装置设定值的改变会对患者造成安全方面的危险时,这些控制装置应有相应的指示或功能量值变化方向的指示;d)具有安全功能的控制器件,应有识别标志。A. 2. 3. 2试验方法通过检查控制器件、仪表和使用说明书予以验证。2. 4. 1要求12 02022. I 706. 1B/T 5465. 2的有关符号相符。导线绝缘的颜色A. 2. 5. 1要求导线绝缘的颜色应符合下列要求:a)保护接地线的全长都应以绿/黄色的绝缘为识别标志,设备内部与保护接地端子相连的导线上绝缘,应至少在导线的两端为绿/黄色。绿/黄色的绝缘标志只能用于保护接地线;b)电源线中要同电源系统中性线相连的导线绝缘,应采用浅蓝色;c)电源线中相线绝缘的颜色应优先选用黑色或棕色。A. 2. 5. 2试验方法通过检查保护接地线和电源线来验证。气瓶连接点识别不适用。2. 8. 1要求体层摄影装置上所用的指示灯的颜色及其含义应符合表A. 1的规定。表A. 1指示灯颜色颜色含义黄2. 8. 2试验方法通过检查予以验证。A. 2. 9. 1要求紧急制动按钮用红色,其他按钮不得用红色A. 2. 9. 2试验方法通过目力观察,予以验证。A. 2. 10随机文件齐全性A. 2. 10. 1要求至少应有产品说明书、合格证和装箱清单在内的随机文件。A. 2. 10. 2试验方法通过检查随机文件予以验证A. 2. 11使用说明书A. 2. 11. 1要求使用说明书和技术说明书可合并也可分别编写。说明书应有下列条款中所要求的内容:a) 706. a),;b) 706. 01;c) ; 0202 706. 02,;e) 706. 148. 1,6. 8. 2f) 706. 158. 2010A. 2. 11. 2试验方法通过检查使用说明书予以验证。A. 2. 13输入功率不适用。A. 2. 14环境试验A. 1运输和贮存时的要求:a)环境温度:由产品标准规定;b)相对湿度:由产品标准规定;c)大气压力:由产品标准规定。A. 2. 14. 2运行时的要求:2. 14. 3试验方法按706. 115的规定对体层摄影装置的控制台进行验证。2. 15. 1要求应为型设备。A. 2. 15. 2试验方法通过检查予以验证。A. 2. 16剩余电压不适用。A. 2. 17剩余能. 2. 18. 1要求设备必须制造和封闭得能防止与带电部分和在单一故障状态下可能带电的部分接触。A. 2. 18. 2试验方法用标准试验指和试验针对设备外壳上的孔洞进行试验,应符合要求。A. 2. 19不用工具就可以打开的策和门的安全性A. 2. 19. 1要求应符合706. 1要求A. 2. 19. 2试验方法通过检查予以验证。A. 2. 20灯泡的安全性A. 2. 20. 1要求若不用工具就能更换灯泡时,应保证在装卸灯泡时所触及的部件的对地电压应不超过交流25 2. 20. 2试验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检查随机文件予以验证14 02022. 21顶盖安全性A. 1要求应符合706. 12. 22控制器件的导体部件的电阻A. 2. 22. 1要求应符合706. 1要求A. 2. 22. 2试验方法按706. 1规定进行A. 2. 23带电部件的防护和标记不适用。A. 2. 24整机外壳安全性A. 2. 24.,要求防止与带电部件接触的外壳必须仅用工具才能够打开。A. 2. 24. 2试验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予以验证。A. . 2. 26隔离程度A. 2. 26. 1要求应符合706. 1要求。A. 2. 26. 2试验方法按706. 1规定验证A. 2. 27应用部分的隔离A. 2. 27. 1要求应符合706. 1要求。A. 2. 27. 2试验方法按706. 1规定验证。A. 2. 28软轴的隔离不适用。A. 2. 29可触及部件的隔离A. 2. 29. 1要求应符合706. 1要求。A. 2. 29. 2试验方法按706. 1规定验证。A. 2. 30电位均衡导线的连接不适用A. 2. 31保护接地阻抗A. 2. 31. 1要求应符合706. 1要求。706. 1规定进行测试。 02022. 32功能接地端子A. 2. 32. 1要求功能接地端子不得用作保护接地A. 2. 32. 2试验方法通过检查功能接地端子予以验证。A. 2. 33功能接地线标记不适用A. 2. 34正常工作温度下的连续漏电流A. 2. 34. 1要求应不超过下列允许值:a)对地漏电流:应符合706. 706. b)外壳漏电流:应符合706. 706. 33的要求。A. 2. 34. 2试验方法按706. 1706. 2. 35正常工作温度下的患者辅助电流不适用。A. 2. 36正常工作温度下的电介质强度A. 2. 36. 1要求应符合706. 13和706. 33的要求。各项试验均应无击穿和爬电现象。A. 2. 36. 2试验方法应符合706. 706. . 2. 37潮湿预处理后的连续漏电流A. 2. 37. 1要求潮湿预处理后的连续漏电流应符合A. 2. 34. 1的要求。A. 2. 37. 2试验方法可按6. 19环境试验中在湿热试验之后进行。A. 2. 38潮湿预处理后的患者辅助电流不适用。A. 2. 39潮湿预处理后的电介质强度A. 2. 39. 1要求潮湿预处理后的电介质强度应符合A. 2. 36. 1的要求,其中高压部分不适用。A. 2. 39. 2试验方法可按6. 17环境试验中在湿热试验之后进行。A. 2. 40外壳及零部件刚度A. 2. 40. 1要求外壳或外壳部件应能承受45 2. 40. 2试验方法在面积为625 任何外壳的表面,用推力测力计试验。A. 2. 41应用部分的隔离A. 要求。16 706. 1规定进行。A. 2. 42提拎装置承载能力不适用。A. 2. 43A. 2. 不会出现导致安全方面危险的损坏。A. 2. 43. 2试验方法被试件处于水平静止状态,逐渐增加均布载荷至135 持1 符合要求。A. 2. 44A. 2. 得出现安全方面的危险。A. 2. 44. 2试验方法从1 三种不同的起始姿态自由坠落到平放于硬质基础(混凝土)上的50 如700 kg/m的硬木)板上各一次,试验后手开关应符合要求。A. 2. 45抗搬运能力不适用A. 2. 46A. 2. . 2. 46. 2试验方法通过检查予以验证。A. 2. 47传动部件的安全性A. 2. 47. 1要求机械传动的链条、皮带应被限制不会脱离或跳出其导引装置。A. 2. 47. 2试验方法通过目测和操作检查,予以验证A. 2. 48运动部件的可控性A. 2. 48. 1要求体层摄影运动应采用常断式开关A. 2. 48. 2试验方法通过检查予以验证。A. 2. 49易磨损部件的可查性A. 2. 49. 1要求受机械磨损可能引起安全方面危险的部件,应可以接触,以便检查。A. 2. 49. 2试验方法通过检查来验证A. 2. 50电控机械运动的安全性A. 2. 50. 1要求a)对所有能够引起身体伤害的电力驱动运动,应提供一个应急停止装置,这种装置应是红色的;b)紧急停止与其他的控制有所区别,它能保持常断状态,要使其重新开始运动,则需要一个不同的操作。A. 2. 50. 2试验方法 0202. 2. 51紧急装置的可靠性A. 不会引起其他安全方面的危险。. 2. 52面、角和边A. 2. 52. 1要求可能造成损伤的粗糙面、尖角及锐边都应避免或予以覆盖,应注意凸缘或机架的边缘和毛刺的清除。A. 2. 52. 2试验方法通过检查予以验证。A. 2. 53设备的稳定性A. 2. 53. 1要求应符合706. 706. . 2. 53. 2试验方法通过操作检查予以验证。A. 2. 54可撇运性不适用。A. 2. 55防飞溅能力不适用。A. 2. 56显像管抗内爆和冲击能力不适用。A. 2. 57有安全装置的悬挂系统A. 2. 57. 1要求有安全装置的悬挂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a)体层摄影装置的设有安全装置;b)在悬挂装置失效和安全装置启用后,若设备仍能使用时,应向操作者显示安全装置已被启用。A. 2. 57. 2试验方法通过检查予以验证。A. 2. 58无安全装置的金属悬挂系统A. 2. 58. 1要求体层摄影装置的安全系数应符合706. 14101的表102的a)栏的要求。A. 2. 58. 2试验方法通过检查使用说明书等予以验证A. 2. 59. 1要求a)体层摄影的预备状态和加载状态的指示应符合706. 329. 1. 102a) , b)的要求;b) 有时)的指示,应符合706. 3要求;c)辐射输出的限制应符合706. 329. d)防止过量输出的安全措施应符合706. 31. 104的要求;e)应按706. 329. 1. 105的要求配备联锁装置。19 02022. 59. 2试验方法通过检查和实际操作予以验证。A. 2. 60麻醉设备的位置和基本要求不适用。A. . 2. 63麻醉设备的电气连接不适用A. 2. 64麻醉设备的外壳结构不适用。A. 2. 65麻醉设备的静电预防不适用A. 2. 66麻醉设备的电晕不适用。. . 2. 69超温危险的防护A. 2. 69. 1要求在正常使用时:a)仅由操作者持续接触的控制器的可触及表面,其最高温度应不超过550C;b) C ;c)高压变压器组件外壁的最高温度应不超过550C ;d)限束器外壁的最高温度应不超过60C;e)体层摄影床床面的最高温度应不超过41C 2. 69. 2试验方法在环境温度为20士5的条件下,根据使用说明书所规定的续工作1h,用温度计进行测量,予以验证。A. 2. 70溢流不适用。A. 2. 71液体泼洒不适用。A. 2. 72泄漏不适用。A. 2. 73受潮A. 2. 73. 1要求体层摄影装置对潮湿应有充分的防护。A. 2. 73. 2试验方法按14. 3的规定验证A. 2. 74进液不适用。19 02022. 75清洗、消霉和灭闺A. 2. 75. 1要求使用说明书中应写明清洗、消毒和灭菌的方法。A. 2. 75. 2试验方法检查使用说明书,予以验证A. 2. 76压力容器的水压试验不适用。A. . 2. 78压力释放装置不适用。A. 2. 79自动复位装置的选择A. 2. 79. 1要求应符合706. . 2. 79. 2试验方法通过功能试验来检验是否符合要求A. 2. 80电源中断后的恢复A. 2. 80. 1要求当电源供电中断后又恢复时,应不会产生安全方面的危险。A. 2. 80. 2试验方法通过先中断电源再恢复电源来验证。A. 2. 81电源中断后机械压力的解除不适用。A. 2. 82危险输出的防止A. 2. 82. 1要求应符合A. 2. 59. 1 d)2. 82. 2试验方法按A. 2. 59. 2和A. 2. 114. 2的规定进行A. 2. 83必须考虑的安全方面的危险A. 2. 83. 1要求应符合706. )2. 83. 2试验方法按A. 2. 57. 2的规定进行A. 2. 84单一故障的要求A. 2. 84. 1要求应符合706. 15. 1,52. 5. 8的要求A. 2. 84. 2试验方法按706. 8的规定进行。A. 2. 85元器件的标记A. 2. 85. 1要求应符合706. 1要求。A. 2. 85. 2试验方法检查网电源部分的元器件和有关随机文件予以验证 02022. 86元器件的固定A. 2. 86. 1要求若元器件不必要的活动会引起安全方面的危险时,应牢固地安装,不得松动。A. 2. 86. 2试验方法通过检查予以验证。A. 2. 87电线的固定A. 2. 87. 1要求导线及其连接器应妥善固定,并且绝缘良好。A. 2. 87. 2试验方法通过检查予以验证。A. 2. 88连接器的构造A. 2. 88. 1要求应能防止可触及的连接器的不正确的连接。A. 2. 88. 2试验方法通过检查来验证。A. 2. 89部件之间的连接A. 2. 89. 1要求设备各部件之间连接的可拆卸软电线,应使得即使其中有一个连接装置松动或中断时,可触及的导体部件仍不会带电。A. 2. 89. 2试验方法通过检查和测量来验证。A. 2. 90电容器的连接A. 2. 90. 1要求应符合706. 14的要求。A. 2. 90. 2试验方法按706. . 2. 91保护装置A. 2. 91. 1要求应符合706. . 2. 92温度和过载控制装置A. 2. 92. 1要求应符合706. . 2. 92. 2试验方法通过检查来验证。A. 2. 93电池不适用。A. 2. 94指示灯A. 2. 94. 1要求应装有表示设备已通电的电源指示灯,表明设备已处于准备加载状态和加载状态的指示灯,以及表明设备过载或出现故障的指示灯。A. 2. 94. 2试验方法 0202. 2. 95A. 2. 706. 110的要求。A. 2. 95. 2试验方法按706. . 2. 96有电线连接的手持式和脚踏式控制装里A. 2. 96. 1要求手持式开关应符合b),c),e)的要求。A. 2. 96. 2试验方法按706. 111的规定进行。A. 2. 97与供电网的分断A. 2. 97. 1要求应符合706. 11的要求。A. 2. 97. 2试验方法按706. 11的规定进行。A. 2. 98辅助网电源输出插座不适用。A. 2. 99电源软电线的要求A. 2. 99. 1要求a)设备与网电源之间不得有一个以上的连接;b)电源软电线的耐用性、不得低于普通聚氯乙烯护套软电线的要求c)导线截面应符合706. 13c)表15的要求;d)绞线用任何夹紧件固定时不得焊锡。A. 2. 99. 2试验方法通过检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提升的策略与实施路径
- 人工智能在高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评估中应用
- 扩大社区养老服务有效供给实施方案
- 英语高一模拟试题及答案
- 公安局驻地反侵袭应急预案
- 电力监控专业考试题及答案
- 第14课 守护精灵-控制逻辑说课稿-2023-2024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五年级下册清华大学版
- 广告营销专业考试题及答案
- 2024年五年级英语下册 Unit 2 Can I help you Lesson 12说课稿 人教精通版(三起)
- 手表专业测试题目及答案
- 建筑设计公司结构设计师工作手册
- 2025年青海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卫生类护理学专业知识试题
- 宝宝呛奶科普课件
- 安全注射标准WST856-2025学习解读课件
- Z世代对消费场所视觉对比度
- 语言认同建构机制-第1篇-洞察及研究
- 2025年贵州省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 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症
- (2025年标准)sm调教协议书
- 工会委员候选人选票(式样)
- 55790《表面工程学(第2版)》教学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