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市第二垃圾填埋场工程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8c2&1综合概述e11工程概况wxx市第二垃圾填埋场位于xx,交通方便(见图1-1)。xx岭垃圾填埋场(简称第一垃圾填埋场)承担了原xx市全部生活垃圾的处置,共处置垃圾约500万吨,保证xx市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置率一直保持在100%的高水平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为xx市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自xx投产运行至今,目前已填至高程xxm,局部填至xxm。所剩库容仅能填埋xx年左右时间,为了有效处置城市生活垃圾,xx决定建设第二垃圾填埋场(属第一垃圾填埋场的扩建工程),仍建于xx内,工程建设项目包括:管理站、污水处理厂、污水调蓄池、填埋场(含垃圾主坝、排渗导系统、截洪沟、截污坝)路系统等。第二垃圾填埋场主坝位于第一垃圾填埋场主坝下游440m。现规划垃圾最终填埋高程xxm,垃圾填埋体以1:3边坡向上堆积,坡高6.25m时设置4.0m宽马道,填埋体继续以1:3边坡向上堆积,当上升6.25m时再设置8.0m宽马道,以此类推,直至填埋体最终填埋高程165.0m,填埋边坡平均坡度为1:3.96。建成后与第一垃圾填埋场形成一整体,总库容约2202万m3。第二垃圾填埋场拟建建筑物主要有垃圾主坝、截污坝、调节水池坝。u9)xx工程物探勘察院分别对场区进行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和场区北东端灰岩分布区水文地质勘察工作。6h&hw1.2 任务由来和工作概况8u0受xx容环境卫生局项目办的委托,xx承担了xx岭垃圾填埋场工程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任务承接后,我院立即组成项目部,进行现场踏勘,并根据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编制了针对本工程的工作大纲。x工作中充分收集和分析了评估区及附近反映地质环境条件与地质灾害现象的相关资料。3dr野外工作自10月18日至11月10日,历时22天。野外勘查工作采用地质测绘和调查访问相结合的办法,针对评估区内的现状、潜在地质灾害点进行了调查、勘查。通过勘查、结合相关资料的分析,查明了工程区建设用地范围内地质灾害。完成工作量见表1-1。%9工 作 量 汇总 表eq表1-1南方岩土论坛 - 岩土工程专业人士的家园4序号项 目单 位数 量备 注j/z511:1万平面地质测绘km220f21:1万平面地质编图km25.6i3调查地质灾害点点7/ig4截水沟裂缝简易观测次/人6/15w5滑坡体调查测绘km205j6断层调查点点10fb#3je7调查访问人次30l08收集资料份8_9钻孔资料个919*#mz10照片张30#*yg1.3 评估工作主要依据oet? 国土资源部第3号令建设用地审查报批管理办法;;_ 国土资源部第4号令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x/ xx省人民政府第104号令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yt5 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1999392号文关于实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通知及其附件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p%rse xx市规划局(;hdmv_ xx市人民政府;_ixth9 xx市容环境卫生局项目办委托书和合同;hoxx市第二垃圾填埋场水文、工程地质勘察报告(xx探勘察院 xx)zp3xxxx废弃物处理总场一期东北端灰岩分布区防渗处理水文、工程地质勘察报告(xx探勘察院xx)r6+yr1.4评估目的(k:m评估工作主要是对工程建设用地及影响范围内的现状地质灾害及潜在地质灾害隐患段进行调查,在现状评估的基础上,对因工程建设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及工程建设本身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综合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建议,为工程项目建设用地的审批和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y1.5 征地地点及评估范围的确定m%3151征地地点及范围qxx垃圾填埋场工程位于xx辖区内,xxxx纬3023。建设用地范围xx公顷。3 h152评估范围的确定v8thk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的特点及场区地质环境条件,本次评估范围的确定为:填埋场区西侧至xx国道,其余三侧至山脊分水岭,(即北以xx山脊和xx洼沟口、东以xx山、南以xx、西至xx国道),根据上述原则,圈定评估区面积约为2.0km2。(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综合成果图)er+z1.6评估级别的确定3cr21.6.1 建设项目重要性xv&xx市xx圾填埋场为xx市生活垃圾主要处理场,总库容约xx万m3,总投资约xx亿元人民币。根据工程项目特性及其规模,依照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1999392号文及其附件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确定,属重要建设项目。*1.6.2 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t/c评估区地貌类型单一,属低山丘陵剥蚀地貌,岩性及地质构造较复杂,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一般,工程水文地质条件较差,人类破坏地质环境的工程活动一般,现状地质灾害中等发育,据此判定,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的复杂程度属复杂中等。8+_163评估级别的确定6根据建设项目重要性及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综合判定本垃圾填埋场工程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为一级。62地质环境条件kz,#2.1区域地质,hjhf场区内主要出露地层为古生界碎屑岩和化学沉积岩及第四系中更新统、全新统地层。主要为古生界志留系上统唐家坞组(s3t)岩屑石英砂岩夹粉砂质泥岩;泥盆系上统西湖组(d3x)石英砂岩,珠藏坞组(d3z)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石炭系中统黄龙组(c2h)白云质灰岩及第四系中更新统残坡积层(q2el-dl)碎石粘性土,坡、洪积层(q2dl-pl)粘性土碎石和全新统坡、洪积层(q4 dl- pl)碎石粘性土。oi场区所处构造部位为xx山向斜南西端,向斜轴线在半山皋亭山佛石坞;呈4050方向展布,向北东倾伏;向斜两翼不对称,北西翼平缓,岩层倾角3050;南东翼陡峭,岩层倾角70左右。向斜核部地层为中石炭统黄龙组白云质灰岩,两侧为泥盆系及志留系地层。4rfje发育有与轴线基本一致的纵断层,向斜两翼发育一系列压性、压扭及张扭性断层。(详见区域构造略图)k2.2 气象、水文a w;6xx属xx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常年平均气温16.1,日平均极端最高气温37.9(1951年6月21日),日平均极端最低气温9.6(1969年2月6日)。历年平均降雨量1400.7mm。降雨主要集中在46月(梅雨季)和79月(台风雨季),梅雨季降水强度不大,但持续时间长,极有利于地下水的补给,是地下水的丰水季节。台风雨季的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短;台风过境时中心风力最大可达12级。冬季为寒冷季节,全年无霜期230天以上,土层冻结深度约为2030cm左右。&p2.3 地形地貌;f&txx市天子岭垃圾填埋场工程地处xx内,系天目山山脉北东延伸部分,地貌上属低山丘陵区,植被发育,灌木茂盛。场区三面环山,主沟呈北西走向,谷底高程1050m,长约2km,宽70400m,沟谷纵坡降约3.3%,沟尾已为第一填埋场,沟谷右侧有一小沟,长年流水。拟建截污坝以上天然汇水面积约0.85km2。a场区左岸山脊高程70312.8m,地形完整性相对较差,发育有二条宽缓冲沟,山坡不同高程开挖有三条运输公路,其中坝前约400 m范围内山脊低矮单薄,邻谷为黄龙坞沟,沟底高程3065 m;右岸山脊高程143.5199.8m,地形较完整,冲沟短小;左右岸地形坡角1040;库尾山脊高程210361.2m,高程120200 m地形坡角 22,高程200 m以上地形坡角约3745;其中场区北东侧发育有一马鞍形垭口,为对顶冲沟,垭口北东侧为佛石坞,垭口地面高程167.4m。=5&:2.4 地层岩性nj89评估区出露的地层主要有古生界志留系上统唐家坞组(s3t)岩屑石英砂岩夹粉砂质泥岩;泥盆系上统西湖组(d3x)石英砂岩,珠藏坞组(d3z)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石炭系中统黄龙组(c2h)白云质灰岩及第四系中更新统残坡积层(q2el-dl)碎石粘性土,坡、洪积层(q2dl-pl)粘性土碎石和全新统坡、洪积层(q4 dl- pl)碎石粘性土。g#3tqb(1) 唐家坞组(s3t):黄绿色、青灰色、紫红色中厚层状岩屑石英砂岩,夹紫红色粉砂岩。岩层产状n3540e se 3440。主要分布于第一垃圾坝及下游两侧山坡。nfc(2) 西湖组(d3x):灰白色,中厚层状,石英砂岩,局部夹紫红色薄层泥质粉砂岩。分布于第一垃圾填埋场两侧山坡。与下伏唐家坞组(s3t)呈平行不整合接触。7irq(3) 珠藏坞组(d3z):紫红色,薄中层状,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夹石英砂岩,本区出露范围不大,主要分布于库尾右岸部分地段。sp(4) 黄龙组(c2h):浅灰色,厚层状块状,白云质灰岩,灰岩中发育有岩溶现象,根据钻孔揭示,溶洞直径一般为23 m,个别达7 m,溶洞中多为含碎石粘性土充填。主要分布于场区东北角向斜核部。c4(5) 第四系中更新统残、坡积层(q2el-dl):棕红色、褐黄色,含碎石粘性土,碎石直径一般为13cm,少量大于10 cm,棱角状,层厚一般316 m,局部达19.63 m。主要分布于场区北东侧山坡。l8fi(6)第四系中更新统坡、洪积层(q2 dl-pl):棕红色,含碎石粘性土,粘性土呈硬可塑。主要分布于青龙坞沟口两侧及场区少量沟口部位,层厚一般812m+l(7)第四系全新统坡、洪积层(q4 dl-pl):褐黄色,稍密中密状。由碎石、砂及粘性土等成分组成。层厚6.811.8 m。主要分布于青龙坞沟谷部位。#r22.5 地质构造与地震=t褶皱:+;场区所处构造部位为xx向斜南西端,向斜轴线xx;呈4050方向展布,向北东倾伏;向斜两翼不对称,北西翼平缓,岩层倾角3050;南东翼陡峭,岩层倾角70左右。向斜核部地层为中石炭统黄龙组白云质灰岩,两侧为泥盆系及志留系地层。n断层:受区域构造的影响,向斜核部发育有一系列纵向断层,向斜两翼发育压性、压扭性及张扭断层。断层特性见表2-1。a-bv节理:zpk评估区节理、裂隙较发育,局部发育,主要发育走向n3040w;n010e;n4060e三组。以中等倾角为主。|地震:ggy0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评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其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度。&;评 估 区 断 层 一览表ne?n表219b7wim编号产状破碎带/|i宽度(m)性状出露位置p4|f1n60e se80515带内节理发育断层面波状起伏.库尾山坡gffxf2n60w ne708023.5断层泥、角砾岩,青龙坞沟底0waf3n1020e nw6536逆断层第一垃圾坝上游i/cf4n40e se7080512逆断层库尾山坡2d6f5n85e nw7557断层泥、角砾岩填埋场东北角7sqaf6n25e sw85510正断层填埋场左岸#f7n60e nw82约3.0正断层第二垃圾坝下游lff8n60e se7580315碎裂岩,逆断层第二垃圾坝gf9n35e nw8090下部25301030紫红色断层泥、角砾岩带内岩石破碎,根据物探资料,倾角上陡下缓填埋场北东垭口.&kmf10n35e nw5712平移断层xx2f11n10e nw54510带内节理密集,xx(f13n80w sw63518带内岩石破碎,xxd3白云质灰岩渗透系数k=2.0410-62.310-7cm/s;ug|一般断层破碎带k=2.57.210-4 cm/s;1地下水化学特征:!z$6根据xx探勘察院的勘察报告:第四系孔隙水水质为hco3ca、mg类型,矿化度0.23g/l,ph值7.0,属中性淡水;基岩裂隙水水质属于hco3ca型,矿化度0.25g/l,ph值7.5,属微碱性淡水。ep2.7 岩土体工程地质特性oy&评估区岩土层按类型和工程地质特性主要可分为三类:.5qv+$层状结构的砂岩夹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s3t、d3x、d3z);厚层块状白云质灰岩(c2h)和第四系松散堆积层(q2el-dl 、q2dl-pl 、q4el-dl)。k=层状岩体唐家坞组和西湖组以硬质岩、中硬岩为主,夹部分软岩,珠藏坞组则为软岩夹中硬岩,近地表岩石以强风化为主,局部弱风化,节理裂隙发育,其层间软弱岩层为影响构筑物基础和边坡、山体稳定的控制性结构面。h04vp评估区内厚层块状岩体为白云质灰岩,岩石坚硬、致密,有岩溶发育,由于其分布于填埋场尾部,范围小,仅限于向斜核部,对工程建筑物地基无影响,但会对垃圾污水的渗漏有影响。+w7(松散堆积层全新统、中更新统坡、洪积层,由碎石、砂及粘性土组成,工程地质性能尚好,主要分布于青龙坞沟内和沟口两侧,其中全新统坡、洪积层作为堆石坝坝基需注意坝基变形问题。xc;-中更新统残、坡积层含碎石粘性土,碎石直径一般为13cm,少量大于10 cm,棱角状,层厚一般316 m,局部达19.63 m。分布于填埋场东北尾部山坡,建(构)物区无分布,由于其厚度大,存在土坡失稳问题。9wn128人类工程活动 沟谷内人类工程活动强烈程度一般,左岸山坡不同高程开挖 有三条场内运输公路,公路边坡较陡,局部坡高达1520m;右岸有一采石场,现已禁止开采,右岸遭受人类工程活动的程度相对左岸小;沟底现为天子岭垃圾填埋场,建 有垃圾主坝、垃圾污水处理厂等,根据调查访问,现第一垃圾填埋场建成前,沟底曾为一采石场,现已被垃圾填埋,具体位置、范围不详。,d=k3.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l3*31现状地质灾害类型及成因机制%p/v通过对评估区地面调查和相关资料分析,场区内未发现地裂缝、地面沉降和泥石流地质灾害,评估区有灰岩分布,根据前期勘探资料,场区东北角发育有一塌落洞,平面分布范围约3040 m,洞底部为碎石粘性土充填。钻探揭露灰岩内地表下1030 m范围内溶洞、溶隙较发育,溶洞内多为粘性土夹碎石充填,现场调查亦未发现地面塌陷地质灾害,现状地质灾害主要表现为场区垭口附近和库尾共三处滑坡体和采石场开挖边坡、场内开挖边坡局部地段出现的三处崩塌现象。b,w3.1.1滑坡:nm通过对评估区地面地质测绘和相关资料的分析,场区内存在三处滑坡现象,分别编号为hp1、hp2、hp3。|(1)hp1滑坡8s*s滑坡体特征:ws|位于场区北东端垭口附近,滑坡体宽约2540m,长约75m,高3540m,滑体前缘高程约115120m,后缘高程160 m,滑坡体后缘陡立,组成物质为残、坡积含碎石粘性土,黄褐红褐色,稍密中密。cim滑坡稳定性:l2001年6月产生滑坡,属浅层土体滑坡,滑动面位于残坡积层内,滑床总体产状n40e nw1530。整个滑坡体体积约2300m3。由于滑坡体后缘陡立,且后缘及两侧仍为(q2el-dl)残坡积层分布,边坡稳定性较差,仍存在以现有滑坡后缘及侧壁为临空面的小规模滑坡的可能,滑坡体现状地质灾害危险性小。见图3-1,后附照片hp1。? (2)hp2滑坡体7 l滑坡体特征:k滑坡体位于库尾山坡,滑坡体地形上为略向外凸山脊,地貌形态典型,滑坡体平面投影长约136m,宽约124m。高程115m200m地形平均坡角约22,后坡高程200m以上地形坡角约45。vi滑坡体后缘高程约190200m,为一岩石陡壁,陡壁产状n4060e nw7580,陡壁高1520m,(见照片后缘陡壁)岩性为石英砂岩,弱风化,其中北东端出露厚约10 m紫红色泥质粉砂岩,按走向延展,陡壁底部也为泥质粉砂岩,是导致边坡变形的内在软弱结构面,滑坡体后缘陡壁东北侧见一条拉裂缝,可见深度约1.5 m,宽1030cm,长0.5m(见照片lf1)。从裂缝断口判别为近期滑坡体部分下挫的产物。后缘陡壁面见擦痕及阶步,擦痕倾向s4060w,倾伏角7580,少量擦痕具尖棱状,刻痕方向自上而下,有别于断层擦痕。陡壁局部可见向下位移影迹(见照片影迹1)。dqp滑坡体高程170200m范围表层土体见有多条横向槽沟及少量土体裂缝,长度不一,局部坎高达2.02.5m,总体走向n40e,主要为蠕变拉裂、倾倒形成反向台坎的结果(见照片沟坎1沟坎2)。滑坡体北东缘见走向nnw向环向裂缝断续延伸。v&jfi%在山坡不同高程修建有截水沟,出现截水沟反倾,鼓张,多处墙体倾斜。3&ot1v滑坡体前缘高程约120135m之间。山体坡脚可见零星石炭系(c2h)白云质灰岩出露,上覆石英砂岩构成滑坡体,可见岩层产状为n30-70e se 35-50,表层见少量空洞,岩层产状与向斜同翼产状不一致。8_%滑坡体稳定性分析:_+6经综合分析为一牵引式滑坡,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构成滑坡体内在软弱结构面(滑坡床),推测滑床总体产状n6070enw1520。估算方量约25万m3。见图3-2。xw712从后缘拉张裂缝下错影迹及不同高程修建的截水沟变形来看,该滑坡体局部处于应力调整状态,尚未完全稳定。8s%k5经对现场工作人员调查了解,第一垃圾填埋场建成后未发现山坡不稳定现象,显示该滑坡体为局部调整性变位,变形缓慢,在不改变现有地质环境条件的状况下,不易产生快速整体滑动。1.3。说明滑坡体整体基本稳定。在地下水作用下,滑坡体局部存在调整性变形。1n_分析认为滑坡体现状地质灾害危险性小。zf3u;(3)hp3滑坡xh滑坡体特征:eoezx位于垃圾填埋场南端,原截水沟上部,高程约155165m。滑坡体宽约7m,高约10m。前缘高程约155 m,后缘高程约165 m。滑坡体顶部为坡积层,厚约1.52.0m,下部为泥盆系西湖组石英砂岩,强弱风化,地表岩体节理较发育发育,主要发育产状为n40e se 85n45w sw 6570。局部岩体较破碎。滑坡体主要由粘土夹碎块石组成,属一浅层土体滑坡,估计滑坡总方量约200300m3。见照片hp3。acd滑坡体稳定性分析:s现滑坡体后缘陡立,在降水条件下,易形成少量塌滑,根据其现状稳定性及其对工程的危害性,滑坡体现状地质灾害危险性小。v南方岩土论坛 - 岩土工程专业人士的家园g滑坡体成因:评估区内三处滑坡,其主要诱发因素基本相同,主要有三个方面:9ofrhp1、hp3滑坡体组成物质为第四系残坡积含碎石粘土,厚度大,稍密中密,力学性能一般;hp3滑坡体滑床为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岩层产状上陡下缓,倾向与坡向相同,构成滑坡体内在软弱面,具备形成滑坡的岩土体条件。c地表水下渗,尤其是雨季地下水位抬高,降低了土体的抗剪强度和有效应力。1x由于坡脚开挖、爆破,形成临空面。jv3.12崩塌0*.(8评估区发生崩塌现象的主要有三处,分别编号为3#公路开挖边坡bt1,1#公路开挖边坡bt2,采石场开挖边坡bt3。(*/wm(1)3#公路开挖边坡bt1pm.位于3#公路南端,开挖边坡坡向260,最大坡高约1012m,长约40m,开挖边坡陡立,局部倒坡,岩性为石英砂岩夹粉砂质泥岩,岩层倾向与坡向相反,发育有断层f9,由断层泥,角砾岩,糜棱岩,碎裂岩组成,坡面岩体破碎,坡脚分布有少量碎块石,现状地质灾害危险性小。见后附照片bt1。vsun(2)1#公路开挖边坡bt2ww(1#公路南端,开挖边坡向250,坡高约1520m,长约30m,开挖边坡陡立,局部倒坡,岩性为灰白色石英砂岩,顶部35m为强风化,下部为弱风化,岩层倾向与坡向相反,节理裂隙较发育,无大的不利结构面组合,坡面岩体较破碎,分布有少量稳定性差岩块,坡脚分布有少量崩塌岩块。顶部边坡稳定性较差,易出现崩塌、掉块。现状状地质灾害危险性小。见后附照片bt2。1po(3)污水调节池(采石场)开挖边坡bt3wa8采石场位于第二垃圾填埋场截污坝下游右岸,距拟建截污坝约40m。采石场平面范围120160m,正面开挖边坡坡向235,两侧开挖坡走向n35e,开挖最大坡高约7080m,坡角约62,采石场底高程27.928.8m。岩性为中、厚层状岩屑石英粗砂岩、青灰色厚层状长石石英细砂岩,岩石为强弱风化,以弱风化为主,岩层产状n6070e se 3040。节理裂隙不发育较发育,主要发育方向n20e nw 7580,延伸不长;n30w ne 80面光滑,延伸较长;岩体较完整。正面边坡(n侧)与岩层走向交角大,上游侧坡(e侧)与岩层走向交角小,但岩层倾向与坡向相反,岩层层面对边坡稳定性影响不大,下游侧坡(w侧)与岩层走向交角小,岩层倾向顺坡,倾角小于开挖坡角,对开挖边坡稳定不利,由于受采石开挖爆破影响,坡面分布于少量松动岩块,局部存在倒坡,易出现小的崩塌岩块。坡内无大的结构面不利组合,正面边坡(n侧),上游侧坡(e侧)边坡基本稳定,局部存在稳定性差岩块体,下游侧坡(w侧)稳定性较差。见照片bt3。现状崩塌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2k5wm崩塌成因:z评估区主要有三处崩塌,其中两处(bt1、bt2)位于公路边,一处(bt3)位于采石场,其成因机制基本相同,主要受以下因素控制: 人工边坡开挖过高或过陡,破坏了岩体平衡。zc64岩质边坡主要由硬质岩组成,且受断层节理切割,岩体破碎。t破碎岩体暴露后,地表水、地下水作用加剧了崩塌的发生。lzq32地质灾害现状危险性评估qcl4评估区现状地质灾害有滑坡和崩塌两类,根据滑坡、崩塌的稳定状态、危害对象,对照评估技术要求中地质灾害危险性分级标准,评估区现状地质灾害可分为危险性中等和危险性小两类。见表3-2。e现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表td表3-2南方岩土论坛 - 岩土工程专业人士的家园f#灾害点编号类型规模稳定状态危害对象危险性分级主要诱发因素,hp1滑坡2300m3差垃圾填埋体无建筑物小坡脚开挖、地下水ukhp2滑坡25万m3较差垃圾填埋体,环卫局车辆及少量工人,无建筑物小坡脚开挖、地下水jd4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rz4.1工程建设诱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mgk工程建设项目主要有:管理站、污水处理厂、垃圾主坝、截污坝、污水调节池拦水坝(uhrgk根据工程建设项目规模、特点、地质环境条件及现状地质灾害的类型、成因机制及危险性,工程建设对灰岩分布区及现有公路地质环境条件无显著改变,工程建设加剧、诱发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小。管理站用房建于原有办公楼、车库等建筑物区,原有建筑物12层,扩建后管理站仅向东扩80 m,新增用地面积5600 m2,拟建成综合楼、生产车停车场、蓝球场等,建筑物一幢四层,其余为23层。 场地地表为第四系坡、洪积层,工程性能尚好,当采用合适的基础型式后,工程建设加剧、诱发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小。现有滑坡体部位,随着垃圾堆填高程增加,滑坡体前缘将处于垃圾堆体中,工程建设加剧和诱发滑坡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小。工程建设加剧、诱发地质灾害的主要有开挖边坡塌滑及坝基不均匀沉降和垃圾污水渗漏污染地质灾害。kd,h4.1.1主要建筑物建设诱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p(1)垃圾主坝3%坝址位于青龙坞内,第一垃圾坝下游约440m。设计坝顶高程52.5 m,坝高22.5 m,坝轴线长度155 m,坝顶宽度5.0 m,坝型为透水堆石坝,大坝建设不需要进行大规模基坑和边坡开挖,故主坝建设一般不易诱发、加剧地质灾害。&h(2)截污坝u截污坝位于第二垃圾主坝下游约40m处,沟底高程2528m,设计坝顶高程30m,坝高5m,坝型为混凝土重力坝。坝址沟谷部位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统坡、洪积层(q4dl-pl)组成,层厚7.010.0m,两岸坝头覆盖层厚3.06.0m,下部为志留系唐家坞组(s3t)岩屑石英砂岩,强风化底板埋深一般1015m,中等风化底板埋深15-17m。沟谷靠近左岸发育有断层f2,与坝轴线基本正交,断层带内由断层泥、角砾岩组成,岩体破碎,变形模量与围岩有一定的差异,岩体均一性差。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和地质环境条件,截污坝建设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有:因断层带与围岩变形程度不一而引起坝基不均匀沉降和当坝基开挖后,临时开挖边坡覆盖层局部出现的坍塌。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预测坝址部位出现不均匀沉降和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小,且采取合理的施工程序和经施工处理后均可加以改善或避免。4vt90(3)污水调节池及拦水坝-设计坝高26m,坝轴线长190m, 坝型为浆砌块石混凝土重力坝,根据设计要求拟利用采石场作为污水蓄水池。采石场地面高程27.928.8m,岩性为中厚层状岩屑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细砂岩,岩层产状n60e se 4045。岩石呈弱风化,两侧坝头部位以弱风化为主,局部强风化,节理裂隙主要有n20enw 7580;n30w ne80两组,该部位现为崩塌地质灾害点(bt3),根据拦水坝的工程特性和本区地质灾害的成因机制,工程建设期由于两侧坝头基础的开挖会加剧崩塌的发生。而工程建设后采石场下部岩体处于水浸泡中,并使周围地下水位抬升,会加剧崩塌作用,但受挡水坝的规模和所处的地质环境决定了其诱发、加剧地质灾害的规模不大,地质灾害的危险性中等。k(4)污水处理厂3g11污水处理厂依山而建,东距污水调蓄池110 m,西距扩建成后的管理站200 m,总占地面积6500 m2,呈长条形地块,设计地面高程25 m。5d-污水处理厂厂址部位为一山脊,地形平均坡角25岩性为志留系上统唐家坞 组石英砂岩,地表岩体强弱风化,工程建设后场区北东侧开挖边坡走向n55w,边坡高一般小于10 m,局部最大坡高约12 m左右。开挖边坡与岩层走向交角大,对边坡稳定影响不大,工程建设中应注意开挖方式、坡比,工程建设引发滑坡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小。q?(5)第二垃圾填埋场边坡稳定性sow?根据场区地形、地貌,岩性及地质构造,大致将填埋场边坡分为三段:eui第一段:填埋场左岸(垃圾主坝至3#公路东端),地形总体走向n4575w,地形平均坡角25,边坡不同高程修建有场内运输公路,局部呈陡坎,坎高一般3-5m。地表覆盖层浅薄,岩性主要为志留系唐家坞组砂岩,夹少量粉砂质泥岩,岩石强弱风化,岩层走向与边坡走向近正交,边坡内出露断层主要有f1、f8、f9,断层走向与边坡走向交角大,节理(裂隙)较发育、局部发育,地表岩体完整性差,自然边坡基本稳定。根据原有公路开挖边坡类比、分析,左岸诱发滑坡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小,但应注意边坡的开挖方式和坡比。;sf3第二段:填埋场右岸(垃圾主坝至东端垭口),地形总体走向近ew向,地形平均坡度1622,地表灌木茂盛,第四系覆盖层薄,岩性主要为岩屑石英砂岩夹少量粉砂质泥岩、垭口附近出露少量珠藏坞组粉砂质泥岩,边坡发育断层主要有f3、f8、f11三条,断层规模不大,走向与边坡走向交角大,节理裂隙较发育,局部发育,唐家坞岩屑石英砂岩段地表岩体较完整完整性差,珠藏坞组粉砂质泥岩岩体较破碎破碎。*keb/%根据原有采石场开挖边坡类比分析,岩屑石英砂岩中诱发滑坡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小,珠藏坞组粉砂质泥岩段诱发边坡滑坡的地质灾害规模不大,但应注意开挖方式和做好坡面保护。%=*o第三段:库尾边坡(北东端垭口3#公路东端),边坡长约770m,总体走向n30e,高程120200 m,地形坡角 22,高程200 m以上地形坡角约3745。地表残坡积层厚3-6m,岩性主要为石英砂岩,局部夹粉砂质泥岩,岩层倾角6575,倾向顺坡,岩石强弱风化,以弱风化为主。发育有断层f1、f2、f4、f5。其中f1、f4断层走向与边坡走向交角小,断层倾向反坡,f2、f5断层走向与边坡走向交角大,节理裂隙较发育。边坡发育有滑坡三处,在不进行边坡开挖的条件下,预测评估边坡产生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小。若进行边坡开挖,开挖边坡易出现塌滑,诱发边坡滑坡地质灾害的危险性中等,应注意边坡开挖方式,坡比,并及时做好坡面的支护和排水工作,防止地表水入渗恶化边坡的地质环境条件,诱发大规模滑坡的发生。ae8r9(6)垃圾堆填体稳定性u|xx圾填埋场(第一垃圾填埋场),自1991年4月投产运行至今。垃圾体堆填分层压密堆填,堆填坡比13,总平均坡度13.8,填埋坡高xxm后设10m宽平台,依次往上堆填。h5从96年9月以来,在堆体表面分阶段设立桩点进行相对标高、相对角度观测,从收集到96年9月98年11月观察资料分析可知,填埋年限较长的65m垃圾坝上两个桩点,经两年观察结果,高程基本不变,说明垃圾坝比较稳定,而且设置在65m平台垃圾堆体上排水沟两个桩点观察27个月,标高分别下降0.075m 和0.051m,也趋于基本稳定状态。对77.50m90m斜坡观察点观察27个月,标高分别为0.476m,0.565m,下降也不太明显。对90m102.5m平台观察点,观察25个月,标高下降1.8m,沉降明显,这主要反映在设置该点时离填埋时间只有4个月。沉降最快是前6个月,观察沉降量达1.498m,占25个月沉降量的83.2%。 其中90m102.5m平台观察点相对角度增大269外,其余相差57略有变化外,各桩点角位移变化不明显,同时也说明90m102.5m平台观察点相对角度位移较大与下降明显有直接关系。j 96年6月30日暴雨季节在77.5m平台与90m平台间斜坡上曾出现1200m3垃圾滑坡现象,分析后认为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暴雨时垃圾体内排水不畅且垃圾堆填时间不长有关。a根据前期观测资料和现场调查,在保证堆填质量和排水系统顺畅的条件下,垃圾堆填体出现滑坡的可能性小。yepo第二垃圾堆填体填埋分层进行,每层厚12m,铺设均匀后用压实机压实密度不小于0.95t/m3,按此程序铺设34层后,使垃圾总厚度达到78m后进行覆土工作,覆土厚0.20.3m,垃圾填埋体外坡1:3,填埋体平均总坡度1:3.96。填埋体高出垃圾主坝将达112.5 m,最终填埋高程165 m。#h由于第一、第二垃圾填埋场垃圾堆填工艺基本相同,第二垃圾填埋场填埋体平均坡度略小于第一填埋场,根据与第一垃圾填埋体类比、分析,在严格做好垃圾体内排水、导气工作和保证堆填工艺质量,堆填体四周设立地面排水系统,防止洪水季节在量地表水进入垃圾体,垃圾堆体产生滑坡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小。b_si4.1.2垃圾污水渗漏26根据垃圾填体最终堆填高程为165m和场地环境水文地质条件,预测产生垃圾污水渗漏危害的地段主要有截污坝、北东端垭口及污水调蓄池共三处。my(1)截污坝坝址沟谷宽约60 m,沟底高程2528m;坝前左岸,山脊低矮单薄,地形平缓,邻谷为黄龙坞冲沟,于截污坝下游约50 m与青龙坞沟相接,沟底高程2565m;右岸山脊相对较高,山体较厚。坝址沟谷部位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统坡、洪积层(q4dl-pl)组成,层厚7.010.0m。下部为志留下唐家坞组(s3t)岩屑石英砂岩,强风化底板埋深一般815m,中等风化底板埋深1534.7m。发育有断层f2、f8,其中f2由一系列平行小断层组成,与坝轴线基本正交,断层带内由断层泥、角砾岩组成。kaz3根据勘探资料,坝址部位第四系覆盖层渗透系数k=1.1310-41.3710-3cm/s,中等风化岩石渗透系数k=2.0610-42.5310-6cm/s,微风化岩石渗透系数k=7.2310-42.2010-7cm/s,由于受断层f2影响,强弱透水带宽度达5566 m,深度大于100 m,其渗透系数k=1.010-31.010-5cm/s。坝址部位岩石渗透系数大于环保要求渗透系数k10-7cm/s。垃圾堆填后,存在垃圾污水沿坝基底部和向邻谷黄龙坞渗漏并向下游排泄的可能性,在做好防渗处理的情况下,预测发生垃圾污水渗漏污染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小。(2)垭口部位fqw,jv垭口部位为对顶冲沟,北东侧为佛石坞,垭口地面高程167.4m,地表残、坡积层厚7.7819.63 m,基岩主要为石炭系黄龙组白云质灰岩,部分泥盆系上统珠藏坞组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根据勘探资料,白云质灰岩分布宽约150m,往北东逐渐增宽,灰岩自地表以下1030m范围内,溶洞较为发育,溶洞高度一般为23m,个别达到7m,溶洞中多为含碎石粘性土充填。岩石呈中等风化。由于处于向斜核部,岩层受强烈挤压作用,发育有一系列ne向断层,由库内通向库外,如f1、f9断层,黄龙组灰岩节理发育。根据杭州市天子岭废弃物处理总场一期东北角灰岩分布区防渗处理水文地质勘察报告(20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考试(生物化学)综合练习题及答案二
- 电工电子课程中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效果评估与优化
- 氢能装备产业融资与投资模式创新
-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青年文化认同的关系探讨
- 多渠道融合营销策略的构建与实施
- 土地资源管理课程实践环节的深化与创新
- 乐园课件设计
- 乐园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乐创机器人课件
- 于勒课件教学课件
- DB34T 5137-2025电化学储能液冷系统设计技术要求
- 食品免责协议书
- 25Hz相敏轨道电路系统配套器材一60课件
- 风力发电机组的建模与仿真技术研究
- DB44-T 1661-2021 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技术规程
- 驾考宝典三力测试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中医护理实践中的伦理问题研究
- 骨科围手术期的护理流程
- 2025抗战胜利80周年现代诗歌朗诵稿(16篇)
- 琉璃瓦施工安全协议书9篇
- 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2025年修订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