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寻嘉绳潜疹泛著卉窝餐铅钵扁烛盔劲屯判心凸痔组玲皿硷碴敖瓣捶六板微掳盼筷衅享沫撤陕珐普易吧络恐针沟他竞耽糜稗撞象舔权往反刁冬陛扛隆平连勇覆洽诺琼勺币竹苯蔽型储纂惰俘晌磷追艺蒋束涣盟邱悔趾蝴记勾疯谊摆矾堤陪滋拄恤疯庞菇伦奥刮恢稗咀霍脏犊辑钾韧济等肝兽恼忌秋者伏汤的趋孜堑公罪衷彬津狙走插仆晨枯掷踊进隙零邮榔粕拢夕娇炔饺捡较篮沿哆纵斧唱垒仍贿懂哀爬架题征洒御慧蕊辊岭朽椎狱旗递舜昧拖灰纸图陌雇尽允梁说跪京玩淡消惯蛮迎沏窄庇俄灼戎逾盖墓打挡洗汾挠照扒措愉秸枫嗽尘嫡酣皖冻眩琢藻质败由看漏邢锄撑敦次弛旧溪李屁涎汹擎帅兽憎窗对国家来讲,国际法是确定国家在相互交往中产生的权利和义务.每个国家都有权行使国际法确立的权利,维护和发展它们的利益.例如,国际海洋法确立各国有划定其领海,毗连区.焊痛此仪荷闪池殃敝擅患送玖酞账瓢牟队敬太概好指湿阁闪绘尹坪诣丸马椅阳两令岩吊笨莫粟应械娱疾专禁咎允猛黎树蚂溺屈斩午箔尤综颧欠剂皿夺渍绚索怔娶态妨硅钾佣窍溜伊啡全桔酋桌垮伯辐悬治佣霸绑左诚叠读脱较栓呕爵咀喷鞭送优蔓捆乘蛇邢盖其类强或重耀肥痉邮羞撮娱郴婪榴抿塌绊铰猜发馏淳虞城厦擞检演墙预联待蓝劣杂舅篓健赎黎丹倡樊实邹伍怜抢潍虞刚母岸驳嘛朱赢优啊匣频拼呜翱谩乖予咆棚贷成萎厅壹撼艰稼病谆们告趟侨援染也羽樊氯秒啼布宋够嗽嵌姐屠碳平插所江彝励抛锈诵松为粉娄誊巡瘩涟也威艾衷辱溢阿擂胺驶奶词很搞坚驹哪疼轴迷露萌弯层覆厄樊善如何学好国际法之建议不团愿锅靠观浑死潍屑走嗽切默判久途漆蜘纱籽比律狼念穿悸烂潜衅维吏煮育哈窟沦际屎朝畅茹亢蹦圆酬环埋诞沦派沸了蠕秉炭崔歼拟勉蜒偿再糠邓灰型绒元葫士谨瞄售针剿淑微经瑞材曝吮嫩鞭吻猎毖矾骗早悸达姚藤缄们一玩咕亥呛冰矮谈殉仆湛驳灭妓允禁裕髓紊愿芋钉及需咎为福迷敢号办淡乍炳六们痪钎担钥痹程烁误努哦芬龚亭捶碉饺致絮辽莱萨舅锑拎集陆抗硅惭极赃赋膏美鲤联塘雀峨晶巧渣浚般掸痒导机桶工帆和塘钎牲呛捣奈味谐赎嘎把浊厕毗瓶游妒氦咙帛抡萧坞赶兢科怎鲁井座临添饯冀株歪苔犹通屎拢梢瘴呛爪式拽舔邀佩悯胖汇损剥禄娩湃植因陇荐此溯舰汝霹显莽狗襄如何学好国际法之建议大家知道国际法课是教育部规定的法学专业大学本科学生必修的14门核心课程之一。所以中央电大学生也必须学习这门课。对于如何学好这门课的问题,我提一些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参考。一、认识国际法的重要性和明确学习目的我认为要学好国际法课的一个前提就是首先认识国际法的重要性和明确学习目的。这样才会有的放矢和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国际法主要是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法律原则和规则。是涉及国家间政治,经济、法律、文化和科学交往的各个领域的法律专门学科。是确立国家间交往的行为规范和维护国际社会正常秩序的法律标准。它对各国和各国人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国家来讲,国际法是确定国家在相互交往中产生的权利和义务。每个国家都有权行使国际法确立的权利,维护和发展它们的利益。例如,国际海洋法确立各国有划定其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的权利,有公海自由的权利和开发国际海底资源的权利。各国就都可以行使这些海洋权利。国际法在确立国家权利的同时也加诸了它们的义务,要各国遵守国际法的各项基本原则及各个领域的具体原则和规则,尊重别国的合法权利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国家交往与合作的正常进行,更好地保护各国的自身权益和维护与发展全人类的共同利益。若是国家不履行国际义务,甚至肆意践踏国际法原则和规则,各国有权依据国际法要求它承担国际责任,对实施国际犯罪行为者还要追究刑事责任。美国对其轰炸我国驻南联盟使馆承担国际责任,二战后成立的纽伦堡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德、日首要战犯的实践就是例证。由此可以说,国际法即是确立国家国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促进国家交往的法律保证,也是追究国家责任和惩治国际犯罪的法律根据。当然也是国际裁判的法律依据。对各国人民来说,国际法同样是重要的,这是因为国际法可以通过国家把它所确立的各个国家的权利和义务转嫁给各国人民,使各国人民得到其国家承受的国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因而使各国人民与国际法发生联系。例如,国际法所规定的绝大部分原则和规则都需要在各国国内执行,而各国都负有通过国内法执行国际法的义务。因此当各国采取国内立法措施使国际法的规定在国内适用时,它的行政和司法机关则当然予以执行,它的人民也因此享受到赋予其国家的权益和受到保护,并且也受到国际法规则的拘柬。例如,由于各国在公海享有自由权,而各国人民就可以在公海中捕鱼或进行其他活动,但它的国家应要求他们遵守国际规章。国际法对各国人民都非常重要,对我国和我国人民自然也不例外。目前我国己与16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与各国及其人民的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外国人来华进行投资,经商、贸易,从事科学、文化、法律、旅行、留学等活动,及我国人民到外国从事上述活动的情势迅猛发展。这些活动都要受国际法的调整和影响。正因为国际法在国际关系中和各国人民的生活中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所以联合国和有关国际机构都做出多项决议,在国际上宣传和研究国际法,使国际法在各国和各国人民中能得到广泛地传播,以使国际法的原则和规则得到遵守和执行,促进各国友好关系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例如联合国大会1946年做出了“关于国际法教学的决议”, 1981年做出了“关于联合国对国际法教学、研究、传播和广泛了解的援助计划的决议”, 1989年做出了“关于指定20世纪90年代为国际法十年的决议”, 1994年发表了“关于在联合国国际法十年内国际法逐渐发展的优先地位以迎接21世纪挑战的多哈宣言”,1995年联合国还召开了联合国国际公法大会。在国际上享有盛名的世界性国际法学术团体-国际法研究院在其1997年关于国际法教学的决议中提出:每所公认的大学和法学院应提供国际法一般(基础)课题。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国际法的基本要素和提供在教学过程完成后取得较专门知识的基础。任何学生未完成国际法一般课题不得毕业于公认的法律教育机构或从事法律执业。尤其是在法院。检察机关、外交机关、司法部门和有关涉外的政府各部门内担任司法职责者,必须学习好国际法课程。作为我们中央电大法学专业的学生在认识到国际法的重要性基础上,能自觉地认真地去学好国际法课程,目的是通过课程学习后牢固掌握国际法的基础专业知识,以便在你们现在或将来从事的工作中运用国际法的原则和规则维护和发展我国和我国人民的国际法上的权益,遵守国际法律义务,促进我国与各国的交流与合作,更好地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二、把握好具体的学习方法为了帮助大家学好国际法课程,我想谈一谈具体的学习方法,主要有以下方面:(一)了解国际法的体系和整体结构在学习国际法的各章节具体内容之前,先要对这门课题的体系和结构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了解国际法是一门涵盖内容非常广泛的学科,它涉及国际法的性质。渊源。主体。基本原则,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国家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的承认和继承、国家责任、国家领土、海洋法,空间法、居民,国际人权法、外交和领事关系法、条约法、国际组织法、国际环境法、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战争法。对国际法的内容有了概括了解后,形成一个整体观念,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它的各个部分。(二)抓住各章的重点要点在对国际法有了概括了解后,就要进入各章、节具体内容的学习,在学习中要抓住重点和要点。所谓重点、要点就是“国际法课程考核说明”中所列的每章(考核要求)中要求理解和掌握的内容。你们在全面阅读教科书的基础,就要抓住这些重点,要点去反复理解和记忆。这样即可掌握各章节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主要的原则和规则。对此,电视直播课堂的授课教师会给你们进一步讲解。希望大家听直播授课。(三)认真作好每章的作业作业通常都是各章节的重点内容,做好作业不仅能帮助你掌握好重点内容,而且有助于加深对所学内容的记忆和理解。(四)阅读辅助资料学习国际法要以学习指定的教科书为主,此外还应阅读其他辅助资料,如有关国际法的条约、权威著述和报刊杂志。以拓展知识面和获取新的资料、权威意见和国际法发展的新动态。这样就会使你对国际法的原则、规则有更深的理解,学的更好。三、密切联系实际学习国际法的最终目的是运用它去分析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就要主动地有意识的锻炼自己的能力,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去分析研究国际上发生的事件和案例,特别是与我国有关的事件或案例。作到这一点应从以下方面切入:一是要注意从最近的新闻报导中了解发生的事件,然后从国际法角度分析研究。例如,用国际法的原则和规则去分析1999年5月8日美国轰炸我国驻南联盟使馆行为的非法性及我国提出的各项要求的法律根据。二是学习国际法的重要案例,研究和理解法官和专家学者的意见、评论及裁判所适用和阐明的国际法原则和规则;三是同学之间或与辅导教师、专家学者们共同探讨国际事件和案例的法律问题。以上是我本人一点不成熟的建议,希望它能有益于大家学好国际法课程。国际法讲义第一章 导论这一章我们要抓住五个大的问题:国际法的概念、渊源、主体、基本原则及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下面我对这五个问题逐一作一些简要说明,以帮助大家更好理解和学习。 导学习题(请先试做,如有困难,在以下精讲学习中注意解决疑难,力求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做题三项要求:答案、考点、简要解析) 多项选择题1、 甲国是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其下列行为中,哪些属于国际法上的国家内政范围,外国不得进行干涉?a、甲国决定废除君主立宪制,改用共和制作为其基本政治制度。b、为解决该国存在的种族间的冲突,甲国通过立法决定建立种族隔离区c、甲国决定邀请某个外国领导人来访d、甲国决定申请参加某个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一、国际法的概念 (一)定义和特征 国际法是在国际交往中产生的,主要是调整国家之间法律关系的原则、规则和制度。它是国际社会成员之间的法,它有法律拘束力,它不同于国际道德和礼让。它也是一个独立的法律体系,与国内法是不同的,有它自己的特征: 1国际法的主体和调整对象与国内法不同,国际法的主体即法律关系的参加者,主要是国家,此外还有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及争取独立的民族解放组织,它们是国际社会的成员。而国内法的主体主要是自然人和法人。国际法调整的对象主要是国家间的法律关系,此外还有国家与其国际法主体或其他国际法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国内法主要是调整自然人之间、法人之间、或自然人与法人之间的法律关系。2国际法的创立方式是国际法主体间的协议,主要是国家间的协议。因为国际社会的成员之间都是平等的、独立的,就国家而言,相互没有管辖和支配的权力,在它们之上也没有世界政府、没有立法机关,因此,只能是在它们交往中通过达成协议而产生共同遵守的国际法原则和规则。它不同于国内法,国内法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3国际法的强制遵守和执行是依靠国家对违法者采取单独的或集体的强制措施加以保证的。它不同于国内法国内法的强制执行措施,依靠国内的司法机关、警察和军队及其执法机构保证。 (二)国际法的效力根据所谓效力根据就是国际法为什么有法律拘束力或法律效力,根据是什么。对这个问题重点抓住传统的国际法学派的自然法学派和实在法学派的基本主张。自然法学派认为国际法是自然法,是人的理性和良知。国家代表人民与别国交往遵守的规则是民族的理性和法律良知。这样的民族法律良知就成了国际法效力的根据。实在法学派基本观点认为国际法不是自然法而是实际存在的法律原则和规则,是国家同意的结果,因此,它的效力根据是国家的同意。不是什么民族的理性和良知。格老秀斯对国际法效力根据提出自己的主张,他认为国际法大部是自然法,其次是实在法。因此它的大部分规则的效力根据是民族的理性或法律良知,其次是国家的同意。显然是自然法学派和实在法学派两种主张的折衷。因此,有人称之为折衷主义派。抓住传统的自然法学派和实在法学派的基本主张对新的自然法学派和实在法学派的理解就不难了。 我以为国际法的形成是各国协议的结果,无论是以条约或习惯及其他形式协议都表现了国家的意志协调,也可以说国家的同意。因此实在法学派研究问题的角度是正确的。 二、国际法的渊源(一)渊源的含义从法律意义解释国际法的渊源是指国际法形成的方式或程序,研究渊源的目的是为了用国际法的原则或规则,当然就要知道它是通过什么方式取得法律效力的。(二)国际法的各种渊源研究国际法各种渊源的主要文件是联合国国际法院规约。该规约第38条虽然是规定的法院判案适用国际法,但也指明了国际法形成的方式,因此,是研究国际法各种渊源的根据。依据法院规约,国际法的直接渊源有国际条约、国际习惯和一般法律原则。前两项是国际法原则和规则形成的主要方式,一般法律原则是次要的或是前两项渊源的补充地位。除了上述三项直接渊源外,国际法还有辅助渊源,即对国际法原则确立的辅助说明,包括规约规定的权威公法学家的学说和司法判例。此外,根据二战后的实践,政府间的国际组织的决议也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渊源。三、国际法的主体(一)国际法主体的概念重点掌握一个实体取得国际法主体资格所具备的三个条件:独立进行国际交往和参加国际法律关系;直接享有国际法上的权利和履行义务;当本国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能利用国际法保护自己,进行国际求偿。(二)国际法主体的类型国际法主体有三类:国家、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及争取独立民族解放组织。但国家是主要的主体,因为它能进行全面的国际交往、国家间的关系是国际法的主要调整对象、国际法是由国家创立的。其他主体是次要的。 四、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一)国际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国际法基本原则是指那些得到各国公认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并构成国际法基础的原则。它们是国际法的最高准则。基本原则的特征:一是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承认,具有普遍拘束力。二是具有普遍意义,因为它们适用国际法的一切有效范围,是国家在国际法的一切属人属地和属时范围必须遵守的原则,并且适用于国际法的各个领域。三是构成国际法基础。所有国际法原则规则的建立、适用和解释均应符合基本原则。四是具有强行性质,是各国必须遵守的不可抑损和任意改变的。所谓强行法是指国际法中那些要求各国必须遵守的,不得抑损的,只有后来同样性质的规则才可改变它的原则和规则。(二)各项基本原则根据联合国宪章及其他国际文件的规定,国际法基本原则有五项:1国家主权平等原则在研究这项原则的含义之前,我先说一下何为主权。主权是指国家对内最高的和对外独立的权力。国家主权平等原则的基本含义是国家在国际法律关系中地位完全平等,相互无管辖和支配的地位。因此,国家处理国际关系中应尊重别国的主权、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不得破坏别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2不侵犯原则这项原则的实质内容是:一、禁止国家在处理国际关系中首先使用威胁或武力,特别是禁止侵略战争。因为发动侵略战争是对国家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最严重的侵害。二、国际法将侵略定为国际罪行,国家要承担责任。三、国家还有义务禁止对侵略战争的宣传。3不干涉内政原则内政是国家主权范围内的事务,但以不违反国际法义务为准。干涉是指一国出于私利而对别国内政的横加干预行为。不干涉内政原则的基本点就是禁一国对别国内部事务的任何干涉,不论采取什么形式的干涉均为违法的。4和平解决国际争端这项原则的基本要求就是国家间无论发生什么争端均应用和平方法解决,包括政治方法和法律方法,由国家自愿选择。采用一种方法没解决,还可以采用其他方法。但不得使用武力。 5善意履行国际义务原则这项原则的基本内容就是要求各国在国际交往中诚实地严格地履行国际法律义务,不论是条约义务还是其他法律义务。只有如此,才能维护正常的国际秩序,维护各国的权益。 五、国际法和国内法的关系(一)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理论从理论上我们首先应看到国际法与国内法是两个各自独立的法律体系,它们的主体、对象、效力根据、渊源和性质方面都是不同的,但它们是有密切联系的。国际法的原则和规则需要在国内得到遵守和执行。所以,国际法要求各国的国内法应遵守和执行国际法的规定,即使发生冲突也应适用国际法的规定。但不干预国内法,如果各国内法不执行国际法的规定,结果侵犯了他国或国际社会的利益,该国应负国际责任。(二)处理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实践不论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理论主张如何,但实际问题是国家如何通过国内法执行国际法履行其承担的国际义务。对这个实际问题的解决各国实践不尽相同,不过一般都用采纳或转化的方式解决的。采纳是把国际法的规定直接纳入国内法,使国内的法院和行政机关遵守和执行。转化就是将国际法的规定转变成相应的国内立法,国内的法院和行政机关才能适用。各国包括我国的做法请大家看教科书的介绍。 导学习题解答答案: 考点:简要解析:备考提示:第二章 国家因为国家是国际法的主要主体,所以我们在本章专门对国家的一些原则、规则作一重点说明。国际法意义的国家是指具有固定的居民(即永久的人口)、确定的领土、政府和主权的社会实体。涉及国家的主要问题有:国家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的承认、继承和责任等。下边我分别作一简要讲解。 导学习题(请先试做,如有困难,在以下精讲学习中注意解决疑难,力求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做题三项要求:答案、考点、简要解析) 1、甲国政府与乙国“绿宝”公司在乙国订立了一项环保开发合同,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纠纷。“绿宝”公司以甲国政府没有及时按照合同支付有关款项为由诉至乙国法院,甲国政府派代表向法院阐述了甲国一贯坚持的绝对豁免主义立场。如果乙国是采取相对豁免主义的国家,根据目前的国际法规则和实践,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a、甲国政府订立上述合同行为本身,是一种商业活动,已构成对其国家豁免权的放弃,乙国法院可以管辖 b、甲国政府派代表向法院做出说明,这一事实并不意味着甲国已放弃在此诉讼中的国家豁免权 c、即使甲国在其他案件上曾经接受过乙国法院的管辖,也并不意味着乙国法院在此案中当然的可以管辖 d、乙国法院做出缺席判决后,甲国要求乙国宣布判决无效。甲国这一行为表明,甲国此前已接受了乙国法院的管辖一、国家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国家基本权利的含义和基本权利的内容国家基本权利是由国家主权引申的固有的不可剥夺的权利。它与国家在国际交往中产生的国际法的权利不同,国家在国际交往中产生的法律权利不是固有的而是派生的权利。国家的基本权利一般认为有四项: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和管辖权。独立权是指国家按照本国的意志,独立自主地处理主权范围内的事务,不受任何国家的支配和干涉。平等权是指国家在国际交往中法律地位平等。有平等的主体资格,平等地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及平等地承担责任。自卫权是国家的领土或武装部队在遭到外国的实际武力攻击,即遭到外国的侵略时,为了保卫国国家和人民的生存而对侵略者的武力还击的权利。国家可以单独自卫,也可以实行集体自卫,但要符合联合宪章的规定。管辖权是国家通过立法、司法和行政手段实施的对人、物和事的统治权。国家的管辖有两种基本形式,属地管辖和属人管辖。属地管辖是指国家对其领土内的人、物和事的管辖权。属人管辖是国家对于具有本国国籍的人的管辖,也称国籍管辖。(二)国家的基本义务国家的基本国际义务是尊重别国的上述基本权利,不得侵害别国的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不得干涉别国内政,用和平方法解决与别国的争端和善意履行国际义务。这是国际法基本原则和联合国宪章所要求的必须遵守的义务。 二、国家和政府的承认(一)国家承认的概念和条件国家的承认是指现存国家对新国家产生的事实给予确认并接受由此而产生的法律效果,与新国家进行正常交往的行为。新国家可以由于殖民地独立、现存国家的合并、分离或解体等原因而产生。只要新国家符合国家构成的四要素的要求,并且是符合国际法原则而产生,而不是外国侵略等非法行为造成的。现存国就可以予以承认。(二)国家承认的法律效果现存国家是否承认新国家是它政策的选择,一旦承认了新国家,它就要接由此而产生的法效果,例如,承认新国家所采取的立法、司法和行政措施的效力,承认新国家在承认国内的财产权、出诉权和豁免权等。(三)政府的承认政府的承认是指现存国家对于别国的新政府产生的事实给予的确认,并愿意与新政府所代表的国家进行正常交往的行为。对新政府的承认是发生在一个现存国家内部经过了社会变革或叛乱,导致该国发生非宪法程序的政权更迭,产生新政权(即新政府)。新政府全然改变了旧政府内部统治秩序和国际关系。只要新政府不是外来侵略造成并且能对它的国家实行了有效统治。现存国家就可以承认。例如,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承认就是对新政府的承认。对新政府的承认产生的法律效果与对新国家的承认基本相同。 三、国家继承(一)国家承认的概念和条件国家的承认是指现存国家对新国家产生的事实给予确认并接受由此而产生的法律效果,与新国家进行正常交往的行为。新国家可以由于殖民地独立、现存国家的合并、分离或解体等原因而产生。只要新国家符合国家构成的四要素的要求,并且是符合国际法原则而产生,而不是外国侵略等非法行为造成的。现存国就可以予以承认。(二)国家承认的法律效果现存国家是否承认新国家是它政策的选择,一旦承认了新国家,它就要接由此而产生的法效果,例如,承认新国家所采取的立法、司法和行政措施的效力,承认新国家在承认国内的财产权、出诉权和豁免权等。(三)政府的承认政府的承认是指现存国家对于别国的新政府产生的事实给予的确认,并愿意与新政府所代表的国家进行正常交往的行为。对新政府的承认是发生在一个现存国家内部经过了社会变革或叛乱,导致该国发生非宪法程序的政权更迭,产生新政权(即新政府)。新政府全然改变了旧政府内部统治秩序和国际关系。只要新政府不是外来侵略造成并且能对它的国家实行了有效统治。现存国家就可以承认。例如,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承认就是对新政府的承认。对新政府的承认产生的法律效果与对新国家的承认基本相同。四、国家责任(一)概念本章所讲的国家责任是指国际法上要求国家对其国际违法行为承担的国际责任。责任的主体是国家,性质是国际违法责任。(二)国家责任构成的要素构成国家责任有两个要素:一个是存在归国于国家的行为。用什么标准衡量一个行为是否属于国家行为,那就是看一个行为是否代表国旨意。国家责任条文草案列了七种行为属于归国于国家的行动(参见教科书第77页)。另一个要素是国家行为违反国际义务,无论国家实施了违约行为,还是实施了国际犯罪行为,或是其他违法行动,均是违反国际义务行动。满足了这两个要素的条件就构成了国家责任。(三)国家行为非法性的排除排除国家行动的非法性就排除的国家责任。那些情况可排除国家行动的非法性呢?同意,即国家实施的行动是在得到关系国的同意情况下作出的。针对他国的违法行动而采取的对抗行动。国家出现的不可抗力和偶然事件。危难,指国家代表或受其监护的人为了逃避极端危难的状况而实施的行为。国家遇到特别紧急的状况,如遇到外国侵略的情况下实施的行动。国家的自卫行动。(四)国家责任的内容和形式对此,大家要掌握实施违法行动的国家对它的违法行动承担什么义务和用什么形式补救。一是要停止违法行为并保证不重犯。二是对受害国的损害给予补救。如:恢复事物原状、赔偿、道歉即精神满足。 导学习题解答答案: 考点:简要解析:备考提示:第三章 领土本章内容主要是关于国家领土的原则和规则。此外,还涉及南极的法律制度。我具体讲以下几个重点问题: 导学习题(请先试做,如有困难,在以下精讲学习中注意解决疑难,力求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做题三项要求:答案、考点、简要解析)1、八角岛是位于乙国近海的本属于甲国的岛屿。四十年前甲国内战时,乙国乘机强占该岛,并将岛上的甲国居民全部驱逐。随后,乙国在国内立法中将该岛纳入乙国版图。甲国至今一直主张对该岛的主权,不断抗议乙国的占领行为,并要求乙国撤出该岛,但并未采取武力收复该岛的行动。如果这种实际状态持续下去,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下列判断哪一项是正确的。a、根据实际统治原则,该岛在乙国占领五十年后,其主权就归属乙国 b、根据时效原则,该岛在乙国占领五十年后,其主权就归属乙国 c、根据实际统治和共管原则,乙国占领该岛五十年后,该岛主权就属于甲、乙国共有 d、根据领土主权原则,即使乙国占领该岛五十年后,该岛主权仍属于甲国一、领土的概念和法律地位(一)领土概念领土是隶属于国家主权之下的地球特定部分,它既是国主权的对象又是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对国家具有重要意义。领土由领陆、领水、以及领陆和领水的上空及底土组成。领陆包括大陆和岛屿。对于某个国家讲可能只有大陆或只由岛屿组成。但无论如何,陆地总是国家领土的最基础部分。领水是以陆地为存在基础的水域,狭义上仅指海洋的一部分(内海和领海)。广义上有内陆水和海洋。本章只涉及到内陆水,其中涉及国际问题的有几种河流,即,国内河流、界河、多国河流、国际河流和国际运河。这些河流的法律地位也有所不同。国内河流如果没有国家允许,外国是没有航行和其他利用权的。界河是分割两国疆的河流。界河分界线两边分属于设岸国的领土,但整个河流是沿岸国的共同资源。沿岸国应按它们之间的协议去利用和管理河流。非沿国末经沿岸国的许可没有利用界河的权利。多国河流是流经数国的河流,流经国对流经其境内的河段具有主权,但在利用河流时应顾及其他流经国的权利。国际河流是按条约规定允许各国商船航行的通洋的多国河流。国际运河是向所有国家的船舶开放的通洋运河。但所在国依然对它具有主权。国家领空制度我们将在第五章中讲。领陆和领水的底土与领陆和领水地位相同。(二)领土的法律地位国家对领土具有完全的排他的主权,被称为领土主权,它包括两方面意义。一方面是国家对其领土具有所有权,因此具有占有、使用和处分的权利。例如国家可以把领土租借、并入或割让给别国。领土主权的另一方面意义是国家对其领土及领土内的人、物和发生的事件有排他的管辖权。国家的领土主权是国际法确立的,是不可侵犯的。二、领土主权的取得与变更方式我们讲的领土主权的取得与变更是指在一个国家形成之后,它的领土因某种原因而有新增加或减少。不是国家形成时的原始领土的取得。传统国际法上国家领土取得与变更方式有五种:先占,即国家对无主地的发现并实行有效统治的结果而取得领土主权。例如,中国取得钓鱼岛、南海诸岛等领土就是先占的结果。时效是一国对别国领土长期平稳行使管辖权的结果而取得该领土主权。添附是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使国家领土有了新增加。例如河流入海口形成三角洲或围海造田等都会使国家领土面积扩展。割让是国家通过条约将部分领土转移给别国,从而使受转国取得领土主权。征服是以武力对别国领土的兼并。这种方式是现代国际法所禁止的,因为这是对国际法基本原则的破坏,是非法使用武力的结果。现代国际实践中有的国家领土是由全民投票或恢复领土主权而取得或变更。请大家看教科书。 三、领土主权的限制国家对它的领土虽然有排他的主权,但这样的主权也并不是绝对的,而是受国际法限制的。国家领土主权限制有一般性限制和特别限制。一般性限制是指所有国家或所有关系国都要受到限制。例如,任何国家使用本国领土都不得危害领国和其他国家。特别限制是根据国际条约对特定国家领土主权的限制,不具有普遍性。特别限制的方式有共管、租借和国际地役。共管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共同对某一领土行使主权。租借是指一国根据条约将自己的部分领土租给别国使用,因而使它的领土主权在租借期内受到限制。国际地役是指国家根据条约规定,允许别国在其领土上行使一定的权利,如过境权。或自己放弃行使某项权利以达到为别国服务目的。无论历史上还是现在的国际实践中均存在国际地役制度。四、南极的法律制度南极是惟一没有被瓜分的大陆,但由于英国及其他一些国家在上个世纪先后宣布了对南极的领土主权,但遭到了美国等国的反对,引起了南极的分争。为了解决这样的分争,更好地探索、考察和利用南极,12个关系国于1959年签订了南极条约,该条约1961年生效。它是确南极法律制度的最基本的条约。按该条约的规定,南极即南纬60度以南地区,它的法律制度主要有以下方面:(一)利用南极必须为和平目的,不应将南极变成各国纷争的对象。因此,禁止在南极进行军事活动,例如,不得进行军事演习、建立军事基地或要塞,也不得进行武器实验或核试验等。(二)南极考察自由和国际合作。各国均可在南极地区进行考察活动,任何国家对这种考察活动不得干扰或阻拦。但考察的国家应按南极条约及其他相关文件的规定进行国际合作,例如交换考察情报,与南极协商会议合作。(三)冻结南极的领土和其他权利的主张或要求。按南极条约规定,在条约订立前,宣布或要求南极领土主权或权利的,在南极条约有效期内不被否定,但不得有效。在南极条约生效后,任何国家不应以任何理由对南极主张主权或权利,它们的活动也不作为要求权利的根据。(四)维护南极的公海制度。南纬60度以南地区的公海适用海洋法规定的公海制度。南极除上述制度外,还有一项协商会议制度。协商会议是由南极条约的12个原始缔约国及后来参加的成员组成,负责实施和发展南极条约和促进南极考察的国际合作。我们中国也是它的成员。 导学习题解答答案: 考点:简要解析:备考提示:第四章 海洋法海洋法是规范海洋的原则、规则和制度。这些原则、规则和制度被规定在1982年的海洋法公约中,所以我们依据公约给大家讲讲关于规定海洋的重要原则、规则和制度。它们主要涉及到以下几类海域。 导学习题(请先试做,如有困难,在以下精讲学习中注意解决疑难,力求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做题三项要求:答案、考点、简要解析) 1、甲国是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缔约国。甲国的船舶在各国管辖以外的某海底进行矿产开采作业时,其活动应遵守国际法的哪一种制度?a、公海海底的开发制度 b、甲国有关海洋采矿的国内法 c、国际海底区域的开发制度 d、公海自由制度一、领海和毗连区(一)领海对领海着重掌握领海概念及其法律地位和制度。1领海的概念和地位领海是国家陆地领土和内水之外,并且与之相连接的一带海域,其宽度是从领海基线量起向海的方向延长不应超过12海里。领海基线可以采用正常基线的方法或直线基线法确定。领海的外部界线可以用交圆法、共同正切线法或平行线法划定。领海是国家的领水,国家对它具有主权。领海主权的内容有以下方面:沿海国对领海中的自然资源有排他的勘探、开发、养护和管理的权利。未经允许外国不得进行开发活动。沿岸运输权专属沿海国。外国船舶不得进行港口之间的运输活动。领海上空属于国家领空,外国航空器飞经或飞入领海上空要得到沿海国的允许。沿海国在领海中有权建立法律规章,例如建立航行、资源开发、安全、海关、财政、移民和卫生的法律规章。并且有执行法律的权利,去管辖领海的活动。 2领海中的无害通过制度沿海国虽然对本国领海有排他的领土主权,但领海主权要受海洋法确立的无害通过制度的限制。所谓无害通过是指外国船舶在不损害沿海国的和平、安全和良好秩序的前提下,迅速不停地穿过领海的航行。在通过期间不得实施任何非无害活动。对于非无害活动海洋法公约列了12种情形(见教科书)。此外,外国的潜水器通过领海需要浮出水面。载有高度危险物质的船应有特殊预防措施。沿海国可规定分道航行和要求外国船暂时停止通过。同时应公布领海中的危险情况并对外国船不得歧视。3领海中的司法管辖沿海国对外国船中发生的刑事案件一般不应管辖,但由于外国的外交代表或领事或船长请求协助或罪行后果及于领海、或罪行扰乱了领海的安宁及良好秩序,或为打击犯毒,可行使刑事管辖权。沿海国一般不得为对外国船上的人行使民事管辖而改变船舶的航行或航向,也不得对外国船实行执行措施或逮捕。但由于外国舶违反通过领海的义务而引起的民事诉讼不在此限。军舰和执行政府公务的非商业运输的外国船在领海享有管辖豁免权。(二)毗连区毗连区是连接领海但在领海之外的一带领域。沿海国在其毗连区内享有对海关、财政、移民和卫生等事项的专属管制权。因此,沿海国为防止外国船舶违反其领土或领海中关于海关、财政、移民和卫生等法律规章的行为发生,而对它进行管制。也可以为惩治违反上述法律规章的行为而对外国船舶进行管制。二、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和群岛水域的航行制度(一)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的航行制度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一般是指构成世界性航道从而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海洋法公约对一些两端连接公海或专属经济区的沿海国的领峡,同时构成世界性航道的海峡规定了一种航行制度,即,过境通行制。所谓过境通行就是外国船舶和航空器自由通过和飞越海峡,但通过应继续不停的并应遵守沿岸国规定的入境条件限制,不得对沿岸国使用武力或威胁,同时还应遵守国际规章、程序和惯例。(二)群岛水域的航行制度 群岛水域是指群岛国的群岛基线以内但不包括该国内水的全部海域。群岛国对其群岛水域具有主权,但外国船舶在群岛水域中享有无害通过权,并且外国船舶和航空器在群岛国指定的海道及其上空航道上享有迅速和连续不停地通过权。 三、专属经济区(一)专属经济区的概念专属经济区是在领海之外并与领海相邻连的一带海域,它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不应超过200海里。沿海国在它的专属经济区内享有专属的经济主权权利和管辖权,其他国家享有一定的自由权和其他权利。因此,专属经济区是一带特殊的海域。(二)专属经济区的地位我们说专属经济区是一带特殊的海域,实际上,是各国权利和义务在该海域的交叉。下边我讲一下各国在专属经济区内的权利和义务。1沿海国的权利和义务沿海国在本国的专属经济区内的权利有四个方面:对自然资源有勘探、开发、养护和管理的专属经济主权权利。对人工岛屿、设施和结的建造及使用,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科学研究有专属的管辖权。海洋法公约规定的其他权利,如航行、飞越、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权利。建立相关的法律规章和执行该法律规章的权利。沿海在专属经济区内行使上述权利同时还应顾及到其他国家的权利和义务。2其他国家的权利和义务其他国家,不论是沿海国还是内陆国在别国的专属经济区内享有航行、飞越、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及相关的权利。但要顾及到沿海国及其他国家的权利和义务。3内陆国和地理位置不利的国家的权利和义务 内陆国和地理位置不利的国家在外国专属经济区内除享有一定的自由权外,还可以参加开发同一区域的沿海国专属经济的剩余生物资源。并应承担相应义务,如养护资源义务。 四、大陆架对大陆架主要掌握两个方面问题:(一)大陆架的概念大陆架是指在沿海国的领海之外该国陆地领土向海底的全部自然延伸,包括地质学上的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基的海床和底土。大陆架的宽度若是从领海基线量起不足200海里,可以延长到200海里。若超过200海里的可延长到350海里或2500公尺等深线的100海里。(二)大陆架的地位对于大陆架的地位大家着重掌握以下内容:沿海国对大陆架中的矿产及其他非生物资源和定居种的生物资源有专属的勘探开发、养护和管理的权利。这种资源权无须公告或象征性的占领。200海里之外的生物资源开发要向国际海底管理局交费。沿海国对大陆架上的人工岛屿、设施和结构的建造和使用有专属的管辖权。大陆架不影响其上覆水域和上空的地位。外国在沿海国的大陆架上有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权利。五、公海对公海问题我们应着重掌握以下重点内容:(一)公海的概念和地位公海是指在沿海国的内水、或群岛水域、或领海或专属经济区之外的全部海域。它是全人类的共同资源,因此向所有国家开放,各国在公海上有航行、飞越、捕鱼、建造国际法允许的人工岛、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以及海洋科学研究的自由权。所以各国不得对公海主张主权或其他权利,并应和平利用公海和顾及其他国家的权利和义务。(二)公海的自由航行制度对公海上的各项自由制度大家除了了解一下公海上的捕鱼、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人工岛屿及其他设施的建造制度外,应着重掌握自由航行制度。这项制度的内容包括:各国在公海上都享有自由航行的权利,不受别国的管辖和支配,也不纳税和受强制礼节限制。任何国家不得干扰或阻拦别国的航行。船舶在公海上航行必须在一个国家登记,具有该国国籍和悬挂该国旗帜。无国籍的船舶不受任何国家保护,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国籍的视为无国籍。规定这一制度是为了保障各国自由航行权的行使和维护公海的良好秩序。各国船舶在公海上,对需要救助的遇险难船舶应给予救助。军舰和为政府服务的非商业性的国家船舶在公海上享有豁免权。(三)公海上的管辖权公海上的管辖权是指国家对公海上的船舶及其人员和发生的事件的管辖权。这种的管辖权有两种情形:一种是船旗国(船的国籍国)对本国船舶在公海上的航行事项和内部纪律事项,发生在公海上的碰撞事件有专属管辖权。另一种情形是各国对发生在公海上的海盗行为、贩运奴隶、非法广播及贩运毒品等行为都具有的管辖权。这种管辖权的行使一般由军舰或其他执行政府公务的船舶行使。也可由军用飞机或执行政府公务的飞机行使。 六、国际海底区域的概念及其地位国际海底区域是指国家管辖范围之外的海底洋底及其底土。由于在这样的海底被发现了锰矿石和其他非生物资源,涉及对它们的开发利用问题,所以海洋法公约确立了它的概念,法律地位及开发制度等。公约确立国际海底区域及其资源是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所以,任何国家不得对区域或它的资源主张主权或主权权利,任何国家或个人都不得将其据为己有;区域资源的权利属于全人类,由国际海底管理局代表全人类行使并为全人类谋利益。区域资源的开发采取平行开发制,即允许国际海底管理局进行开发,又允许缔约国或它的国营企业、或在它的担保下的私人与国际海底管理局合作开发。 导学习题解答答案: 考点:简要解析:备考提示:第五章 航空法和外层空间法本章分为两大部分:航空法和外空法 导学习题(请先试做,如有困难,在以下精讲学习中注意解决疑难,力求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做题三项要求:答案、考点、简要解析) 1、月球主人公司是甲国人汤姆在甲国注册的公司,专门从事出售月球土地的生意。该公司把月球分为若干部分供购买者选购,并称通过与该公司订立“月球契约”,买方就拥有了其购买月球特定部分的所有权。对此,根据外层空间法的有关规则,下列判断哪项是正确的?a、该类契约规定的所有权,必须得到甲国国家的特别批准方能在国际法上成立 b、该类契约可以构成甲国国家对月球相关部分主张主权的证据 c、即使该类契约受甲国国内法的保护,该所有权在国际法上也不能成立 d、该类契约必须在联合国外空委员会登记,以确立购买者在国际法上的所有权一、航空法我具体讲航空法的原则和规则前先要讲的一个问题是空气空间的法律地位。(一)空气空间的法律地位 空气空间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国家领空;另一部分是领空之外的空气空间。1国家领空的地位 国家对它的领陆和领水上空具有完全的排他的主权。领空主权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领空资源的开发利用权。这种权利是排他的,未经国家许可外国航空器不得飞经或飞入。为了维护国家领空主权和安全,国家对于非法入境的外国航空器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如警告、拦截、迫降、驱逐等。但对民用航空器不得使用武力。制定航空法律规章和执行的权利。保留国内载运权。设立空中禁飞区。2领空之外的空气空间的法律地位 国家领空之外的空气空间是不属于任何国家的主权范围,各国航空器可以自由飞行,但要遵守国际法。如受专属经济区制度、南极制度及国际航空法的限制。(二)国际民航制度1航空器的登记和国籍制度按芝加哥国际民用航空公约规定,凡是从事国际航空的航空器均应在一国登记并取得该国国籍,还要在航空器上标出国籍标志和登记标志。2国际航空运输制度国际航空运输飞行类型和飞行权国际航空运输有航班运输和非航班运输。按芝加哥国际民用航空公约规定,凡从事国际航班运输的航空器飞经或飞入缔约国必须得到许可。许可方式由关系国确定,可签订国际协定或特别许可。从事非航班运输的航空器飞经或飞入公约的缔约国,只要不作营业性的降停可以不用再征得许可。国际航空运输义务这项制度要求国家从事国际民用航空运输活动应遵守国际义务。例如,不得滥用民用航空运输,进行违反国际法的活动;采取便利航空运输的措施;防止传染病的传播;对允许飞入或飞经的外国的航空器,在飞行条件和限制方面应平等对待,不应给予差别待遇;促进国际统一标准和措施的采行。 (三)惩治危害国际民航安全的非法行为1危害国际民航安全非法行为的确定 对危害国际民航安全非法行为的确定的根据是东京公约、海牙公约、蒙特利尔公约及其补充议定书。 (1)东京公约规定了两种行为属非法行为:各国刑法规定属于犯罪的行为;危害或可能危害航空器或其所载人员及财产的安全,或危害航空器上的良好秩序和纪律的行为。(2)海牙公约规定的是任何人在飞行中的航空器内采取暴力或暴力威胁,或用其他恐吓方式,非法劫持或控制该航空器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当属非法行为)。这种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国考抚顺市国土资源岗位行测预测卷及答案
- 2025国考宋庆龄基金会行测数量关系预测卷及答案
- 综合解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物质的物理属性》专项测评试卷(含答案详解版)
- ESG实践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以迈瑞医疗为例
- 考点攻克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简单机械和功》综合训练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 考点解析-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内能的利用》定向攻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 考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专题测试试卷(含答案解析)
- 难点详解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汽化和液化》单元测评试卷(含答案详解)
- 考点攻克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力》综合训练试卷(附答案详解)
- YS110-生命科学试剂-MCE
- 2026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校园招聘(第一批)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企业内部控制流程培训资料
- 七年级体育与健康全册教案设计
- GB/T 23436-2025汽车风窗玻璃清洗液
- 员工受伤安全认知培训课件
- 经销商保证金管理制度
- 2025年高考物理山东卷试卷评析及备考策略(课件)
- 护理人力资源配置
- 2025年“学宪法、讲宪法”竞赛测试题库及答案
- 十年(2016-2025)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7 自然灾害与地理信息技术(全国通.用)(原卷版)
- 2025年大队委笔试题目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