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5)ppt课件_第1页
统计学(5)ppt课件_第2页
统计学(5)ppt课件_第3页
统计学(5)ppt课件_第4页
统计学(5)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授课教师:马银戌授课教师:马银戌 第第五五章章 统计指数统计指数 2 第一节第一节 统计指数的概念和种类统计指数的概念和种类 第二节第二节 综合指数综合指数 第三节第三节 平均指数平均指数 第四节第四节 指数体系和因素分析指数体系和因素分析 第五节第五节 平均指标指数及因素分析平均指标指数及因素分析 本章教学内容本章教学内容 本章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统计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统计指 数含义,掌握统计指数的几种常用的编数含义,掌握统计指数的几种常用的编 制方法,能够利用指数分析方法进行因制方法,能够利用指数分析方法进行因 素分析。素分析。 本章重点与难点 重点 统计指数的涵义统计指数的涵义 和种类、综合指数和和种类、综合指数和 平均指数的编制方法平均指数的编制方法 、指数体系及其因素、指数体系及其因素 分析。分析。 难点 本章是整个课程本章是整个课程 的难点,主要有综合的难点,主要有综合 指数的含义和编制方指数的含义和编制方 法、指数体系及因素法、指数体系及因素 分析。分析。 本章参考资料 1.1.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教科书编写组编写,第一、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教科书编写组编写,第一、 二章,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二章,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 庞皓主编统计学第一章,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庞皓主编统计学第一章,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 版(版(“211”“211”工程规划教材)。工程规划教材)。 杨曾武主编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第一、三章,天杨曾武主编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第一、三章,天 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袁卫主编统计学第一章,中国高教出版社出版。袁卫主编统计学第一章,中国高教出版社出版。 贾俊平主编贾俊平主编统计学第一、二章,中国人民大学出统计学第一、二章,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出版。版社出版。 相关学习网站 http:/ http://us/math/ap_/us/math/ap_stats http:///mcclave http://textbook/textbook 第一节第一节 统计指数的概念和统计指数的概念和 种类种类 一、统计指数的概念和作用一、统计指数的概念和作用 二、统计指数的种类二、统计指数的种类 三、统计指数的性质(特点)三、统计指数的性质(特点) 一、统计指数的概念和特点 8 (一)统计指数的概 念 指数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 广义指数就是相对数。较常使用的是在经济领域中用 以反映所研究现象总体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程度的动态相 对数。(发展速度) 狭义指数是指用来反映由许多不能直接加总的要素所 组成的复杂现象总体数量综合变动程度的特殊相对数。 9 例如: 某企业2011年甲、乙两种产品的生产量分别为8万件和 2000公斤,2012年甲、乙两种产品的生产量分别为10万件和 3000公斤。则, 甲产品产量指数: 甲、乙两种产品 产量的总指数: 乙产品产量指数: 广义指数 狭义指数 10 (二)统计指数的特点(性质) 1.综合性: 即(总)指数是反映由多个项目组成的 复杂现象总体综合变动程度的动态相对数。 2.平均性:即(总)指数是反映复杂现象总体中,多 个项目变动程度的一般水平。 3.相对性:即狭义指数一般是用相对数(百分数)的 形式来综合反映复杂现象总体变动的程度。 11 二、统计指数的作用 1.综合反映复杂现象总体总变动的程度和方向; 2.通过指数体系,对现象的总变动进行因素分析, 研究各因素变动对现象总变动影响的程度和实际 效果(影响绝对额)。 3.利用指数数列分析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在长时间内 的发展变化趋势。 4.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综合评价和测定。 12 三、统计指数的种类 (一)按所反映的 对象范围不同 个体指数 总指数 (三)按指数化指标 的数量特征不同 数量指标指数 质量指标指数 销售量指数 价格指数 (二)总指数按 计算方法不同 综合指数 平均指数 13 (四)按所说明的 时间状况不同 动态指数 静态指数 (五)指数数列按 基期不同 定基指数 环比指数 14 第二节第二节 综合指综合指 数数 一、综合指数的概念和特点一、综合指数的概念和特点 二、编制综合指数的基本原理二、编制综合指数的基本原理 三、编制综合指数的一般方法三、编制综合指数的一般方法 四、综合指数的其他方法四、综合指数的其他方法 15 一、综合指数的概念和特点 综合指数的概念 综合指数是通过两个时期综合总量对比计算的总指数。 该总量指标(价值指标)可以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的因素指标,分析时将其中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因素指 标(即同度量因素)固定下来,仅观察其中一个因素指 标(指数化指标)的变动程度。 (1)先综合,后对比。 (2)应采用全面资料。 综合指数的特点 16 所谓同度量因素,是指对于不能相加的现象,通过 引入某一因素,使之过渡到可以直接相加总的现象, 所引入的这一因素称为同度量因素。 同度量因素 的作用 同度量作用 权数作用. (即统一计算尺度) 同度量因素的含义和作用. 指数化指标 是指分析研究的对象指标,也称指数化因素。 17 二、编制综合指数的基本原理 第一,将不能相加的所研究对象(复杂现象 总体),通过同度量因素的引入,使之过渡到 可以相加总的综合性指标(价值指标); 第二,在用来对比的两个时期(报告期与基 期)的价值指标中,将所加入的同度量因素必 须固定在同一时期的水平上,这样对比结果得 出的总指数就是所研究对象综合变动的程度。 18 某超市报告期与基期各种商品销售量和价格资料: 例如:表5-1. 商品 名称 单 位 商品销售量 商品价格(元) 基期q0报告期 q1 基期 p0报告期 p1 背心 铅笔 水壶 件 支 个 120 800 1000 100 1000 1200 2.0 0.4 15.0 4.0 0.6 15.0 合计 要求:计算商品销售量总指数和商品价格总指数。 19 第一,将不能相加的所研究对象(即复杂现象总体 ),通过同度量因素的引入,使之过渡到可以相加总 的综合性指标(价值指标); 反映商品 销售量综 合变动时: 各种商品 销售量不 能加总 商品销售量商品价格 = 商品销售额 q p = q p 各种商品 销售额可 以加总 20 商品销售量 综合指数: 其中:K 指数(指数 Index ) q 指数化指标(数量指标 quantity ) p 同度量因素(质量指标 price ) 1 报告期 0 基期 同理: 21 反映商品价格综合变动时: 各种商品价格不能相加综合 商品价 格综合 指数: 其中: p 指数化指标(质量指标) q 同度量因素(数量指标) 商品价格 商品销售量=商品销售额 p q = p q 各种商品销售 额可以加总 22 结果只能是反映 销售额的变动,而 不能反映销售量或 价格的综合变动。 第二,在用来对比的两个时期( 报告期与基期)的价值指标中,将所 加入的同度量因素必须固定在同一时 期的水平上,这样对比结果得出的总 指数就是所研究对象综合变动的程度 。 编制综合指数的一般原则 23 1、在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时,一般要以基期的 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 2、在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时,一般要以报告期的 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 商品销售量综合指数: 商品价格综合指数: 三、综合指数编制的一般方法三、综合指数编制的一般方法 按指数化因素 的性质不同, 综合指数可以 分为 数量指标指数 如:销售量指数 质量指标指数 如:价格指数 25 1 1、数量指标指数的编制方法、数量指标指数的编制方法 变动的绝对额: 26 例题:假设该超市只销售三种商品,销售资料如下表,试 计算销售量综合指数。 (2)绝对数上,反映由于数量指标(q)的变动,而使 价值量指标(pq)变动的绝对程度(增减额)。 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有两层含义: (1)相对数上,反映数量指标(q)综合变动的相对 程度; 27 商品 名称 单 位 商品销售 量 商品价格 基期 q0 报告期 q1 基期 p0 报告期 p1 背心 铅笔 水壶 件 支 个 120 800 1000 100 1000 1200 2.0 0.4 15.0 4.0 0.6 15.0 合计 商品销售额(元) 基期 p0 q0 报告期 p1 q1 假定 p0 q1 240 320 15000 400 600 18000 200 400 18000 155601900018600 含义:三种商品销售量报告期比基期增长了19.54; 或由于商品销售量的增长而使商品销售额增长了19.54。 含义:由于商品销售量增长而使商品销售额增加的绝 对额为3040元。 28 2 2、质量指标指数的编制方法、质量指标指数的编制方法 变动的绝对额: 29 (2)由于质量指标(p)的变动,而使价值量指标(pq) 变动的绝对程度(增减额)。 质量指标综合指数有两层含义: (1)反映质量指标(p)综合变动的相对程度; 例题:仍以前例为例,计算价格综合指数。 30 商品 名称 单 位 商品销售 量 商品价格 基期 q0 报告期 q1 基期 p0 报告期 p1 背心 铅笔 水壶 件 支 个 120 800 1000 100 1000 1200 2.0 0.4 15.0 4.0 0.6 15.0 合计 商品销售额(元) 基期 p0 q0 报告期 p1 q1 假定 p0 q1 240 320 15000 400 600 18000 200 400 18000 155601900018600 含义:三种商品价格报告期比基期总的(平均)上涨了 2.15;或由于价格上涨而使商品销售额增长了2.15。 含义:由于商品价格上涨而使商品销售额增加的绝对额 为400元。 例题:某企业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资料如下,要求: (1)计算三种产品产量总指数及由于产量变动影响总成 本变动的绝对额。 (2)计算三种产品单位成本总指数及由于单位成本变动 影响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 产品名称 产 量单位成本(元) 2011年2012年2011年2012年 甲(件) 乙(辆) 丙(台) 2000 5000 4000 2200 6000 4500 105 60 120 100 55 120 解:(1)三种产品产量总指数: 由于产量变动影响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 结果表明三种产品产量2011年比2010年总的增 长了14.24% 结果表明由于产量增长而使总成本增加的绝对 额为141000元。 (2)三种产品单位成本总指数: 由于单位成本变动影响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 结果表明三种产品单位成本2011年比2010年总 的降低了3.63% 结果表明由于单位成本降低而使总成本减少的 绝对额为4100元。 34 课堂练习: 表5-2:某企业有关 资料如下: 产 品 名 称 单 位 产品产量出厂价格(元) 基期 q0 报告期 q1 基期 p0 报告期 p1 甲产品 乙产品 件 支 2000 5000 2200 6000 12.0 6.2 12.5 6.0 (1)计算产量总指数; (2)计算出厂价格总指数. 解: (1)产量总指数: 即:该企业报告期产量比基期产量总的增长了15.64%。 35 (2)出厂价格总指数: 即:由于产量增加而使总产值增加的绝对额为8600元。 即:由于出厂价格下跌而使总产值减少的绝对额为100元。 即:该企业报告期价格比基期价格总的下跌了0.16%。 综合指数计算的一般公式综合指数计算的一般公式 36 数量指标数量指标 指数指数 质量指标质量指标 指数指数 37 四、综合指数的其他方法 综合指数 各种加权 综合形式 即把同度量因素 固定在基期。 即把同度量因素 固定在报告期。 1.基期加权综合法 (拉氏指数) 2.报告期加权综合法 (帕氏指数) 3.交叉加权综合法 (马埃公式、费雪理想公式). 4.固定加权综合法(杨格公式). 38 第三节第三节 平均指数平均指数 一、平均指数的概念和特点一、平均指数的概念和特点 二、编制平均指数的基本原理二、编制平均指数的基本原理 三、平均指数的编制方法三、平均指数的编制方法 四、平均指数与综合指数的关系四、平均指数与综合指数的关系 一、平均指数的概念和特点 平均指数的概念。 它是个体指数的加权平均数。 平均指数的特点: (1)先对比,后平均。 (2)可以使用非全面资料。 二、编制平均指数的基本原理 40 第一,计算所研究现象(复杂现象总体)各个项 目的个体指数; 第二,以个体指数为变量值,给出一定的价值 (pq)权数,采用加权平均数求得平均指数。 编制平均指数的一般规则 1、编制数量指标指数,应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指数,权 数为基期的价值指标。 2、编制质量指标指数,应采用加权调和平均指数,权 数为报告期的价值指标。 三、平均指数的编制方 法 按研究指标的 性质不同平均 指数可以分为 数量指标指数 质量指标指数 按计算方法 不同平均指 数可以分为 加权算术平均指数 加权调和平均指数 (用于计算数量指标指数) (用于计算质量指标指数) 42 1 1、加权算术平均指数、加权算术平均指数 用于编制用于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数量指标指数 式中, 变动的绝对额: 43 某企业报告期与基期各种商品销售量和价格资料: 商品 名称 商品销售量 商品价格 基期 q0 报告期 q1 基期 p0 报告期 p1 甲 乙 丙 120 800 1000 100 1000 1200 2.0 0.4 15.0 4.0 0.6 15.0 合计 商品销售额 (元) 基期 p0 q0 报告期 p1 q1 240 320 15000 400 600 18000 1556019000 销售量 个体指 数( ) 83.3 125.0 120.0 第一,计算所研究现象(复杂现象 总体)各个项目的个体数量指标指数 (销售量个体指数); 数量指标个体指数 例题:仍以前面的例题为例,计算销售量平均指数。 44 第二,以个体销售量指数为变量值,以基期的物量总 值(p0q0)为权数,采用加权算术平均形式求得销售量平 均指数。 即三种商品销售量报告期比基期总的增长了19.54。 = 119.54 变动的绝对额: 即由于商品销售量的增加而使商品销售额增加的绝对 额为3040元。 45 2 2、加权调和平均指数、加权调和平均指数 用于编制用于编制质量指标指数质量指标指数 式中, 变动的绝对额: 46 某企业报告期与基期各种商品销售量和价格资料: 商品 名称 商品销售量 商品价格 基期 q0 报告期 q1 基期 p0 报告期 p1 甲 乙 丙 120 800 1000 100 1000 1200 2.0 0.4 15.0 4.0 0.6 15.0 合计 商品销售额 (元) 基期 p0 q0 报告期 p1 q1 240 320 15000 400 600 18000 1556019000 价格个 体指数 () 200.0 150.0 100.0 第一,计算所研究现象(复杂现象总体)各个项 目的个体质量指标指数(价格个体指数); 质量指标个体指数 例题:仍以前面的表5-1为例,计算价格平均指数。 47 即三种商品价格报告期比基期总的上涨了2.15。 = 102.15 变动的绝对额: 即由于商品价格上涨而使商品销售额增加的绝对额 为400元。 第二,以个体价格指数为变量值,以报告期的物量总值 (p1q1)为权数,采用加权调和平均形式求得价格平均指数 。 48 例题:某企业2013年上半年生产资料如下: 商品 类别 产值(万元)二季度产量比一季度 增长() 一季度二季度 甲 乙 丙 2000 8000 5000 2500 8800 6000 20 10 30 (1)计算三种产品的产量总指数。 (2)计算由于产量增长而增加的产值。 49 即三种产品产量四季度比三季度总的增长了18。 (2)由于产量增长而增加的产值为: 解:(1)产量总指数为: 50 例题:某地区三种商品销售资料如下: 商品 类别 销售额(万元) 个体价格指数() 2011年2012年 甲 乙 丙 3800 7500 6200 4000 8000 6000 105 110 130 (1)计算三种商品的价格总指数。 (2)计算由于价格变动而增减的销售额。 51 即三种商品价格2012年比2011年总的上涨了6.1。 (2)由于价格上涨而增加的销售额为: 解:(1)价格总指数为: 52 四、平均指数与综合指数 的关系 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都是总指数的基本形式,在一 般规则下,平均指数是综合指数的变形,对同一总体, 两种方法计算的结果和所表达的经济意义是相同的。 平 均 指 数 综 合 指 数 53 第四节第四节 指数体系与因素指数体系与因素 分析分析 一、指数体系的概念与作用一、指数体系的概念与作用 二、指数体系的构造与形式二、指数体系的构造与形式 三、因素分析的方法和步骤三、因素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54 (一)指数体系的概念 指数体系是指在经济上有一定联系、在数量上有一 定的对等关系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指数构成的整体。 数量上的对等关系指: (1)相对数上具有积的对等关系 (2)绝对数上具有和的对等关系。 指数体系中等号左边的指数称为总体变动指数,等号 右边的指数称为因素指数。 三个指数构成的指数体系称为两因素指数体系; 三个以上指数所构成的指数体系称为多因素指数体系 。 一、指数体系的概念 和作用 55 第一,进行因素分析,即利用指数体系 可以从数量方面分析现象总变动中,受各 个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和影响绝对额。 第二,利用指数体系可以进行各指数之 间的相互推算。 第三,指数体系是确定同度量因素的基 本依据之一。 (二)指数体系的作用 56 (一)指数体系的构造原理 从指数分析的任务出发,寻求经济上有联系、数量 上有对等关系的指数体系构成因素。一般方法是:首先 根据研究的总量指标选择影响它的因素指标,由指标之 间的关系确定指数之间的关系;然后按一般规则确定同 度量因素所属时期,构成指数体系。 例如,要分析某超市的销售额变动情况,首先分析 影响销售额的因素指标为销售量和价格。即: 销 售 额 =销 售 量价 格 销售额指数=销售量指数价格指数 二、指数体系的构造 与形式 57 同样有: 总 产 值 = 总 产 量出厂价格 总产值指数=总产量指数出厂价格指数 总 成 本 = 总 产 量单位产品成本 总成本指数=总产量指数单位产品成本指数 (二)指数体系的一般形式 相对数上:总体变动指数=各个因素指数的连乘积 绝对数上:总体变动指数的绝对额 =各个因素指数的绝对额之和 两因素指数体系的一般形式 相对数上:总体变动指数=数量指标指数质量指标指数 绝对数上:总体变动指数的绝对额 =数量指标指数的绝对额+质量指标指数的绝对额 58 其中,总体变动指数的计算方法: 绝对额: 相对数: 1、综合指数体系 相对数上: 绝对数上: 60 2、平均指数体系 相对数上: 绝对数上: 61 三、因素分析的方法和步 骤 如前所述,因素分析就是借助于指数体系从数量 方面分析现象总变动中,受各个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 和影响绝对额。 因素分析的方法是连锁替代法。 因素分析的步骤 1、构造指数体系; 2、计算各个指数的相对数和绝对数; 3、写出指数体系的数据结果; 4、写出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结果。 62 商品 名称 单 位 商品销售量 商品价格 基期 q0 报告期 q1 基期 p0 报告期 p1 甲 乙 丙 件 支 个 120 800 1000 100 1000 1200 2.00 0.40 15.00 4.00 0.60 15.00 合计 商品销售额(元) 基期 p0 q0 报告期 p1 q1 假定 p0 q1 240 320 15000 400 600 18000 200 400 18000 155601900018600 表5-1. 例题:仍以表5-1为例,分析商品销售量的变 动和商品价格的变动对商品销售额变动影响 的程度和影响的绝对额。 第一步,构造指数体系 销售额指数=销售量指数价格指数 63 商品销售 量指数: = 119.54 = 18600 15560 = 3040(元) 商品价格 指数:= 102.15 = 19000 18600= 400(元) 商品销售 额指数: = 122.11 = 19000 15560 = 3440(元) 第二步,计算各个指数的相对数和绝对数; 64 122.11 = 119.54 102.15 第三步,写出指数体系的数据结 果 3440元 = 3040元 + 400元 上述计算结果表明:该超市商品销售额报告期比 基期增长了22.11,增加的绝对额为3440元,这是 由于商品销售量增加使商品销售额增长了19.54, 增加的绝对额为3040元;由于商品价格上涨使商品销 售额增长了2.15,增加的绝对额为400元。 第四步,写出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结果 65 例: 我国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56998亿元,比上年 增长18.3,扣除物价因素,实际比上年增长14.8。 (1)2010年我国零售物价变动了多少? (2)试对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变动进行因素分析。 解: (1)首先构造指数体系: 消费品零售额指数 = 消费品零售量指数零售价格指数 66 = 156998-132711.75=24286.25(亿元) 即2010年我国零售物价上涨了3.05%。 67 指数体系为: 118.3 = 114.8 103.05 24286.25亿元 = 19641.34亿元 +4644.91亿元 上述计算结果表明:我国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 2009年增长了18.3,增加的绝对额为24286.25亿元。这 是由于消费品零售量比2009年增长了14.8,由于零售量 增长而使零售额增加19641.34亿元;消费品价格比2009年 上涨3.05,由于价格上涨而使零售额增加4644.91亿元。 68 例题:某市两种商品2013年一、二季度的收购资料如下: 商品 收购总额(万元) 二季度比一季度收购 价格增长() 一季度二季度 甲 乙 280 120 277.2 156.8 5 -2 试计算: (1)收购价格总指数和由于收购价格变动而增减的收购额。 (2)收购量总指数和由于收购量变动而增减的收购额。 (3)收购额总变动程度指数和变动的绝对额。 69 即两种商品的收购价格报告期比基期总的上涨了2.36。 由于收购价格上涨而增加的收购额为: 解:(1)收购价格总指数为: 70 即两种产品收购量三季度比二季度总的增长了6。 由于收购量增长而增加的收购额为: 解:(2)收购量总指数: 71 即两种产品收购额三季度比二季度总的增长了8.5。 收购额变动的绝对额为: (3)收购额总指数: 72 例题:某厂生产的产品资料如下: 商品 总产值(万元) 2012年比2011年产量 增长() 2011年2012年 甲 乙 丙 100 150 250 120 180 300 5 8 10 试计算: (1)总产值指数和总产值增加的绝对额。 (2)产量总指数和由于产量变动而增减的总产值。 (3)出厂价格总指数和由于价格变动而增减的总产值。 73 即三种产品的总产值2012年比2011年总的增长了20。 总产值增加的绝对额为: 解:(1)总产值指数: (2)产量总指数: 即三种产品的产量2012年比2011年总的增长了8.4。 由于产量增长而增加的总产值为: 75 即三种产品的出厂价格2012年比2011年总的增长了10.7。 由于价格上涨而增加的总产值为: (3)出厂价格总指数: 指数体系之间推算的几种情况 1、利用指数体系进行的推算: 总体变动指数=数量指标指数质量指标指数 2、利用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的变形关系推算: 平 均 指 数 综 合 指 数 关键的关系是: 77 第五节第五节 总平均指标对比指总平均指标对比指 数数 及其因素分析及其因素分析 一、总平均指标影响因素的分解一、总平均指标影响因素的分解 二、总平均指标对比指数的一般公式二、总平均指标对比指数的一般公式 三、总平均指标指数的因素分析三、总平均指标指数的因素分析 78 一、总平均指标影响因素的分解 总平均 指 标 (在分组条件下) 各组权数 f 各组平均指标 x (各组单位数比重 ff ) 质量指标 数量指标 二、总平均指标对比指数的一般 公式 总平均指标指数是将某一平均指标数值在两 个不同时期对比所形成的相对数。它的一般表 现形式为: 三、总平均指标指数体系因素 分析 (一)总平均指标指数体系 总平均指标指数(可变构成指数) = 结构影响指数固定构成指数 相对数: 绝对数: 可变构成指数的绝对数 = 结构影响指数的绝对数+固定构成指数的绝对数 81 82 令: 则有 : 83 工人 类别 工人人数平均工资(元人 ) 基期报告期 基期报告期 技工 徒工 600 400 630 870 800 400 850 450 合计10001500 根据上述资料,试对总平均工资的变动进行因素分析。 (要求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个方面进行) 总平均 工资 各组工人数(比重) 各组平均工资(质量指标) (数量指标) 工资总额(万元) 基期 x0f0 报告期 x1f1 假定 x0f1 48.00 16.00 53.55 39.15 50.40 34.80 64.0092.7085.20 解: f0 f1 x0 x1 例: 84 总平均工资的 可变构成指数 计算结果表明该企业总平均工资报告期比基期 下降了3.44%,绝对值人均减少了22元。 总平均工资的 固定构成指数 85 计算结果表明,(假如排除工人数结构的变动影响 )由于两类工人工资水平增加使该企业总的平均工资报 告期比基期提高了 8.8%,绝对值增加50元人。 计算结果表明,由于工人数结构的变动影响,使该 企业总平均工资报告期比基期下降11.25%,绝对值减少 72元人。 总平均工资的 结构影响指数 86 96.56 = 88.75 108.8 -22(元人)= 50(元人) 72(元人) 87 总量指标变动因素分析与总平均指标变动因素分析 所用指数体系的比较: p 质量指标(同度量因素) q 数量指标(指数化指标) 总量指标 变动因素 分析所用 指数体系: 总平均指 标变动因 素分析所 用指数体 系: 88 本章思考与练习题本章思考与练习题 1、已知某工厂生产三种不同产品,在掌握其基期、报告 期的总产值和个体产量指数时,编制三种产品产量总指数应采 用( )。 A、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 B、数量指标综合指数 C、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 D、质量指标综合指数 2、如果生活费用指数上涨20,则现在一元钱( )。 A、只值原来的80 B、只值原来的83 C、与原来的一元钱等值 D、无法与过去比较 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 89 . . 3、某企业生产三种产品,今年与去年相比,三 种产品的出厂价格平均提高了5,产品销售额 增长了20。则产品销售量增长了( )。 A、114.29 B、14.29 C、126 D、26 A、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 B、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C、固定构成指数和结构影响指数 D、个体指数和平均数指数指数 4、总指数的两种计算形式是( )。 90 5、在平均指标指数中,包含结构变动因素的指 数是( )。 A、可变构成指数 B、结构变动影响指数 C、固定构成指数 D、平均数指数 6、某企业两个车间生产同一种产品,今年一季 度同去年一季度相比较,由于两个分厂单位产品 成本降低使企业的总平均成本下降 5,由于产 品结构变化使公司总平均成本提高10,则该公 司总平均成本增减变动百分比为( )。 A、4.5 B、-13.6 C、15 D、-4.5 91 7、某管理局为了全面反映所属各企业生产某种 产品平均成本总的变动情况,需要况编制( )。 A、可变指数 B、固定构成指数 C、结构变动影响指数 D、质量指标综合指数 92 二、多项选择题(从每小题的五二、多项选择题(从每小题的五 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 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分别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分别 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设 p 为商品价格,q为商品销售量,则指数 q1p0/q0p0 的意义是( )( )( )( )( )。 A、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量的变动程度 B、综合反映多种商品价格的变动程度 C、综合反映多种商品价格和商品销售量的变动 程度 D、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额的变动程度 E、反映商品销售量的变动对商品销售额的影响 程度 93 2、下列指数中,哪些属于质量指标 ( )( )( )( )( ) 3、两种价格不同的苹果在销售量都增加的情况 下,两种苹果的价格的变动趋势是 ( )( )( )( )( ) A、单位产品成本指数 B、商品销售额指数 C、商品价格指数 D、劳动生产率指数 E、工资额指数 A、肯定变动 B、不会变动 C、可能变动,也可能不变动 D、销售量成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