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学期末考试题及解答_第1页
量子力学期末考试题及解答_第2页
量子力学期末考试题及解答_第3页
量子力学期末考试题及解答_第4页
量子力学期末考试题及解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一、 波函数及薛定谔方程 子数)守恒的微分表达式 ; ,w r t J r t 解答:由波函数的概率波解释可知,当 ,已经归一化时,坐标的取值概率密度为 2, , , ,w r t r t r t r t ( 1) 将上式的两端分别对时间 t 求偏微商,得到 , , ,w r t r t r tr t r tt t t ( 2) 若位势为实数,即 V r V r ,则薛定谔方程及其复共轭方程可以分别改写如下形式 2, ,2rt i h ir t V r r tt m h ( 3) 2, ,2rt i h ir t V r r tt m h ( 4) 将上述两式代入( 2)式,得到 22, , , , ,2rt ih r t r t r t r , , , ,2ih r t r t r t r ( 5) 若令 , , , , ,2r t r t r t r t r ( 6) 有 , , 0w r t J r ( 7) 此即概率(粒子数)守恒的微分表达式。 2211e x p 2x C x 求其坐标取值概率密度最大的位置,其中实常数 0 。 解答:欲求取值概率必须先将波函数归一化,由波函数的归一化条件可知 2 2 2 2 2 21 e x p 1x d x C x x d x ( 1) 利用积分公示 2 2 21102 1 ! !e x x d x ( 2) 可以得到归一化常数为 32C ( 3) 坐标的取值概率密度为 32 2 2 212 e x pw x x x x ( 4) 由坐标概率密度取极值的条件 3 2 3 2 22 2 2 e x p 0d w x x x ( 5) 知 们分别是 10, ,x ( 6) 为了确定极大值,需要计算 23 2 2 2 2 3 2 222 2 6 2 2 2 e x pd w x x x x x 3 2 2 4 4 2 22 2 1 0 4 e x px x x ( 7) 于是有 232 04 0xd 取极小值 ( 8) 22 0xd 取极小值 ( 9) 2312 8 0xd e 取极大值 ( 10) 最后得到坐标概率密度的最大值为 3 211 1 2w x ( 11) 0000xv x x av x a 求粒子能量 E 在00 范围内的解。 解答:按位势的不同将求解区间分为三个,分别记为 I、 三个区域中,满足有限性要求的波函数分别为 2130s i ne x k x( 1) 其中 2 2) 02 m V ( 3) 由 0x 处的连接条件 120 0 0( 4) 知 A ( 5) 即要求 n 0 , 1, 2 ,n ( 6) 于是 2 s i n 1 s i k x n A k x ( 7) 再由 处的连接条件 23/( 8) 得到 1 s i n e x p1 c o s e x k a B xA k k a B x ( 9) 由上式可得 4 co t ( 10) 此即能量本征值满足的超越方程。该方程只能用数值法求解或用图解法求解。 由于余切为负值,所以角度 第 2 或第 4 象限。若令 002 11) 则式( 10)可以写成 0s in ( 12) 若用作图法求解上式,则其解是曲线 1 13) 与 2 0 ( 14) 在第 2 或第 4 象限的交点。 4. 带电线性谐振子受到一个 x 方向均匀电场0的作用,求其能级。设该线性谐振子的质量为 m 、电荷为 q 、角频率为 。 解答:在均匀电场作用下,带电谐振子的哈密顿算符为 22 22021 22m x q xm d x ( 1) 设哈密顿算符满足本证方程 n n nH x E x( 2) 利用配方的方法改写其势能项为 22012V x m x q x2 2222 0 0 02 2 221 q q qm x xm m m 2 222 0022122 ( 3) 若令 02 ( 4) 22022m ( 5) 5 则定态薛定谔方程可以写为 22 222122hd m X X E Xm d X ( 6) 此即正常的线性谐振子的能量本证方程,它的解为 12E n h (7) 利用式( 4)、( 5)可 以得到电场中线谐振子的本证解为 220 2122n qE n h m ( 8) 22 00221e x n x H ( 9) 221e x x x 求粒子的能量及所处的位势。其中, A 为归一化常数, 。 解答:将一维束缚定态薛定谔方程 222hd x V x x E xm d x ( 1) 改写为 222d xh x ( 2) 利用已知的波函数 x ,计算它的一阶导数 221e x p 2 x xd x d x 2 2 2 211 e x x x ( 3) 进而求出 x 的二阶导数 2 2 2 2 211 e x x xd x d x 6 2 2 4 3 2 22 4 212 e x x x x ( 4) 将上式代入式( 2) ,得到 2 2 4 2 2322x E ( 5) 若取 0x 处的位势为零,则能量本征值为 2232 hE m( 6) 将上式代入( 5)式,立即得到位势的形式 42 22 hV x ( 7) m 的粒子处于一维势阱之中 0000xV x V x 式中,0 0V。若粒子具有一个 04的本征态,试确定此势阱的宽度。 解答:对于 0 04 的情况,三个区域中的波函数分别为 1230s i ne x k x( 1) 式中 02 m E , 2( 2) 利用波函数在 0x 处的连接条件知, , 0 , 1 , 2 , 。取 0 ,于是 2 s i ( 3) 在 处,利用波函数及其一阶导数连续的条件 /1 2 1 2,a a a a ( 4) 得到 s i n e x pA k a B a c o s e x pA k k a B a ( 5) 7 于是有 ( 6) 此即能量满足的超越方程。 当 04时,由于 00033 2t a n 32 12mV ( 7) 故 03 , 1 , 2 , 3 ,23mV a n ( 8) 最后,得到势阱的宽度为 02133( 9) 0 000x 若0 0V, 0E ,求在 0x 处的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 解答:具有能量 E 的粒子由左方入射,在两个区域中的波函数分别为 1 1 1e x p e x i k x B i k x ( 1) 22e x ik x ( 2) 式中 0122 2;m E V ( 3) 利用波函数在 0x 处的连接条件,得到 A B C ;21 ( 4) 将 B 、 C 用 A 来表示,则有 1212 ; 1122 ( 5) 于是反射系数 R 与透射系数 T 分别为 8 21212 ; 122124( 6) 把式( 3)代入式( 6)得到反射系数 R 为 2 20 040 0E V E E E V E (7) 进而可得透射系数为 0204 E E E(8) 当0时,有 20216 ( 9) m 的粒子处于一维位势 00000xV x x aV x a 中,写出其能量本征值0满足的方程。 9. 设质量为 m 的粒子处于一维势阱之中 00000xV x x aV x a 若已知该粒子在此阱中存在一个能量为态 02试确定此势阱的宽度 a 。 解答:三个区域中的波函数分别为 1230s i ne x k x( 1) 式中 02 m E , 2( 2) 9 利用波函数在 0x 处的连接条件知, , 0 , 1 , 2 , 。取 0 ,于是 2 s ( 3) 在 处,利用波函数及其一阶导数连续的 条件 /1 2 1 2,a a a a ( 4) 得到 s i n e x pA k a B a c o s e x pA k k a B a ( 5) 于是有 ( 6) 此即能量满足的超越方程。 x 轴方向运动其波函数为 1 Ax ,试求: ( 1)将此波函数归一化; ( 2)求出粒子按坐标的概率密度分布函数; ( 3)问在何处找到粒子的概率最大?为多少? 解答:( 1) x 的共轭复数为 1 Ax 利用归一化条件 22 11Ax x d x d 得到 1A归一化后的波函数为 11 ( 2)粒子的概率密度为 2221Aw x x x x x 其中, 1A,得到 221 1 x ( 1) 概率最大时: 10 m a ,d w x x w m 的粒子在一维无限深方势阱中运动。求粒子在阱内外的能量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二、 力学量的算符表示 ,于任意的波函数 x ,有 ,x x xx p x x p x p x x /i h x x x x xi h x 由于 x 是一个任意的波函数,所以 ,xx p ,x 解答:对于任意的波函数 x ,有 , x x x x x x x x x 2 2 由于 x 是一个任意的波函数,所以 ,2 ,xf x p解答:对于任意的波函数 x ,有 / / /, xf x p x i h f x x f x x f x x /x x 由于 x 是一个任意的波函数,所以 ,x df x p ih f 11 L r p ,计算 ,,其中 x z yL y p z p i h y 解答:利用对易子代数的运算规则,有 ,x y z y x y p z p z p x p ,z y x z y zy p z p z p y p z p x p , , , ,z x y x z z y zy p z p z p z p y p x p z p x p ,z x z yy p z p x z p p x p y p ih z L r p ,计算 ,,其中 y x zL z p x p i h z 解答:利用对易子代数的运算规则,有 ,y z x z y z p x p x p y p ,x z y x z xz p x p x p z p x p y p , , , ,x y z y x x z xz p x p x p x p z p y p x p y p ,x y x zz p x p y x p p yp = L r p ,计算 ,,其中 z y xL x p y p i h x 解答:利用对易子代数的运算规则,有 ,z x y x z x p y p y p z p ,y x z y x yx p y p y p x p y p z p , , , ,y z x z y y x yx p y p y p y p x p z p y p z p 12 ,y z y xx p y p z y p p zp 22 p x 厄密算符。 证明:因为 2x 不对易, 2以不能直接判断算符 22 p x 的厄密性质,但是 2 2 2 , , , 2x x x x x x x xi p x x p i p x i p p x i p x p h p 因为 以 22 p x 是厄密算符。 22 x 厄密算符。 证明:利用 x 与 A B A B , A 得到 2 2 2 2 2 2 x x x x x xp x x p p x x p x p p x 显然, 22 x 自共轭算符,所以它是厄密算符。 证明:利用厄密算符的定义,取任意状态 x ,有 A x A x d x x A x d x A 所以厄密算符 A 在任意态 x 下的平均值 A 总是实数。 用厄密算符 A 属于本征值 n x左乘 n n nA x a x然后对全空间做积分,并利用 n x的归一化条件,得到 n n n n n x d x a x x d x a 上式的左端就是算符 A 在其本征态 n x下的平均值,于是有 13 于厄密算符 A 在任意态 x 下的平均值 A 都是实数,所以厄密算符的本征值一定是实数。 证明:对于算符 A 的任意两个归一化的本证函数 m x与 n x,利用算符 A 的厄密性质 n m m x d x x A x d x ( 1) 可得 m n m n m na x x d x a x x d x ( 2) 整理得 0m n n ma a x x d x(3) 当 时, 0x d x (4) 当 时,由本证函数的归一化条件知 1x d x (5) 上述两式可以统一写成 n m m nx x d x (6) 上式就是厄密算符本证函数的正交归一化条件。 算符 A 与 B 分别满足本证方程 n n 和 n n 则必有 ,0。 证明:当算符 A 和 B 有共同本证函数系 n时,利用 n n 和 n n 有 n n n n n a B a b (1) n n n n n b A b a (2) 将上述两式相减,立即得到 ,0(3) 14 对于任意状态 ,总可以向完备系 n展开,即 (4) 用 ,从左作用上式两端,利用式( 3)得到 , , 0 C A B (5) 根据 的任意性知 ,0 (6) A 与 B 满足对易关系 ,0,且算符 A 满足本证方程 n n 的本征值n也是算符 B 的本征态。 证明: n n ( 1) 用算符 B 作用( 1)式两端,有 n n n A B a B ( 2) 由上式可知 是算符 A 的对应本征值与n只能差一个常数,若设其为有 n n ( 3) 说明n不但是算符 A 的本征态,而且也是算符 B 的本征态。 ,F t x t F x t d x ( 1) ,t f w f t ( 2) 是等价的。式中 ,nw f t为 t 时刻在 ,态上测量 F 得 先由( 1) ( 2) 在状态 ,上,力学量 F 的平均值为 ,F t x t F x t d x m m n t x F c t x d x 15 2f c t 由力学量平均值的定义可知,展开系数的模方 2t 时刻在状态 ,上测量力学量F 得 的概率,故取值概率和平均值分别为 2,f t c t 2t f c t 再由( 2) ( 1) 由展开假定可知 2,f t c t其中展开系数为 ,t x x t d x 将上述两式代入( 2)式,利用封闭关系 /x x x x ,得到 2t f c t / / /,f x x t d x x x t d x / / /,x t d x f x x t d x / / / x x t d x F x x t d x / / /,x t d x F x t x x d x ,x t F x t d x 2 1 2 0 3 15 1 1, , , ,33 3Y Y Y 求( 1)在 , 上 分别测量 2L 和 ( 2)在 , 上同时测量 2L 和得 226, 2212,概率; ( 3)先在 , 上测量 2L 得到 212h 后,紧接着测量 16 ( 4)先在 , 上测量h 后,紧接着测量 2L 的可能取值与相应的取值概率。 解答:首先,判断 , 是否是归一化的状态,由 ,l m l 知 2 1 2 0 3 15 1 1;33 3c c c 其余 0。于是有 2 5 1 1 1993c 所以 , 已经是归一化的状态。 其次,计算四种情况下各力学量的可能取值与相应的取值概率。 ( 1)在 , 态上,算符 2L 的本征值 221 , 2 , 3L l l h l 相应的取值概率公式为 2221 l l h c 具体计算结果为 22222 1 2 0 26 3w L h c c 22231 112 3w L h c 算符 ; 0 , 1zL m h m相应的取值概率公式为 2z m h c具体计算结果为 220 10 9 c 222 1 3 1 89 h c c ( 2)因为算符 2L 与 以两者有共同的本证函数系 ,,并且可 17 以同时取确定值。相应的取值概率分别为 22221 56, 9 h L h c 22231 11 2 , 3 h L h c ( 3)先在状态 , 上测量 2L 得 2212后,状态 , 已经变到 2L 的本征态 31 ,Y 上,而它恰好是 对应本征值 的本征态,所以这时再测量 将得到确定值 h ,或者说,测量值概率是 1。但是,由于在状态 , 上测量 2L 得2212的概率是 13,所以,如果从 , 出发,则测得概率应是 13。 ( 4)在状态 , 上测量,使得状态 , 变到一个新的状态 2 1 3 151, , ,3 3 为了求出在 , 上 2L 的可能取值与相应的取值概率,必须将 , 归一化,令 2 1 3 151, , ,3 3C Y Y 于是由 2 51 193C 得 98C归一化后的 , 为 2 1 3 153, , ,88 在状态 , 上测量 2L 得 226和 2212的概率分别为 22568w L h 223128w L h如果从状 态 , 出发,则相应的取值概率分别为 18 22 8 5 56 9 8 9w L h 22 8 3 112 9 8 3w L h ,d F F i t t h 推导 :在任意满足薛定谔方程的状态 ,上,力学量 F 的平均值为 ,F t x t F x t d x ( 1) 将上式两端对时间 t 求导,有 , , , ,d F t x t F x t d x x t F x t d xd t t t ,x t F x t d ( 2) 由薛定谔方程及其共轭方程知 ,ix t H x t d ,ix t H x ( 3) 当 ,将式( 3)代入式( 2),并且利用 H 的厄密性质,有 , , , , ,t x t H F x t d x x t F x t d xd t h t ( 4) ,t F H Fd t t h ( 5) 引入一个新的算符 是用算符的平均值定义的,即 dF d 6) 算符 F 的时间微分算符。由( 5)式可知 ,d F F i t t h ( 7) 19 16.理 若哈密顿算符为 21 2H T V p V (1) 对于定态而言,则有 12T r V r (2) 证明:因为 ,p H r pd t h (3) 将( 1)式代入( 3)式,得到 21 ,2d i ir p p r p V r r pd t h m h ( 4) 其中 2211 ,2i p r p ph m m( 5) ,i V r r p r V ( 6) 于是有 21 d r p p r V rd t m ( 7) 对于定态而言,因为 , , 0 e x t r E ( 8) 所以 , 0 e x p , 0 e x p r E t r p r E t , 0 , 0E Er r p r d ( 9) 上式与时间无关,故有 0d ( 10) 将( 10)式代入( 7)式即得( 2)式。 费恩曼定理 对哈密顿算符 H 的束缚本征态 n r而言,有 20 其中, 是算符 H 中的一个参数, n r的本正能量。 证明:因为 n n nE r H r d 所以有 n r H r d n n n n n r d r r d r H r d n n n n r r r r d n n r r d Ha 的非对称的一维无限深方势阱中运动,若粒子处于状态 24 s i n c o sx x 求粒子能量的可能取值与相应的取值概率。 解答:已知在非对称的一维无限深方势阱中运动的粒子的能量本证解为 22 22 , 1 , 2 , 3 ,2n ( 1) 2 s i nn (2) 由展开假定可知 c x (3) 其中展开系数为 x x d x 21 204 s i n c o x x x d 04 1 3s i n s i x x x d 310122na x x d 311122(4) 由( 4)式知,波函数 x 是归一化的。于是能量的可能取值与相应的取值概率为 1 12 3 12取其它值的概率为零。 t 时处于状态 221 2 1, e x t x x 其中 。分别求出 0t 和 0t 时能量的取值概率及平均值。 解答 ;已知线性谐振子的能量本证解为 1 , 0 , 1 , 2 ,2nE n h n 221e x x H 特别是,当 0,1n 时有 2201e x 22121e x x x 于是, 0t 时的波函数可以改写成 0112,033x x x 容易验证它是归一化的波函数。并且,由展开假定知 22 , 0 0c x 其中 0 , 0x x d x 011233 于是 0t 时能量的取值概率为 20011, 0 023w E h c 21132, 0 023w E h c 能量取其他值的概率皆为零。能量的平均值为 011 2 70 , 0 3 3 6 E E E E h 因为 0所以 0t 时的波 函数可以写成 , 0 e x pn n t c x E 011 2 3e x p e x 3 2t x t 显然,哈密顿量为守恒量,它的取值概率及平均值不随时间改变,故与 0t 时的结果完全相同。 t 时处于状态 2 1 1 0 3 1 1 0 2 1 1 11 1 1, , , ,222r o R r Y R r Y R r Y 求其能量、角动量平方及角动量 z 分量的取值概率及平均值;写出在 0t 时体系的波函数,并给出此时能量、角动量平方及角动量 z 分量的取值概率及平均值。 解答:已知氢原子的本证解为 2201 , 1 , 2 , 3 ,2 , , ,n l m n l l r Y 将 ,0r 向氢原子的本征态展开 23 , 0 0 , ,n l m n l mn l mr c r 不为零的展开系数只有三个,即 2 1 0 3 1 0 2 1 11 1 10 , 0 , 0222c c c 显然,题中所给出的状态并未归一化,容易求出归一化常数为 45,于是归一化后的波函数为 2 1 1 0 3 1 1 0 2 1 1 11 2 2, , , ,5 5 5r o R r Y R r Y R r Y 能量的取值概率为 2 1 2 3,0 5 5 5 , 3 2,0 5平均值为 22303 2 75 5 7 2 不为零的角动量平方的取值概率只有 22 , 0 1 平均值为 222 角动量 z 分量的取值概率为 1 2 30 , 05 5 5 , 2,05平 均值为 25在 0t 时刻,体系的波函数为 , 0 , , e x pn l m n l m nn l t c r E 2 1 0 2 1 0 2 1 1 2 1 1 20 , , 0 , , e x p ic r c r E 3 1 0 3 1 0 30 , , e x p ic r E 24 2 1 0 2 1 1 212, , , , e x ir r E 3 1 0 32 , , e x p5 由于能量、角动量平方及角动量 z 分量算符皆为守恒量,所以它们的取值概率及平均值不随时间改变,故与 0t 时的结果完全相同。 t 时刻,氢原子处于状态 1 2 31 1 1,02 3 2r C r r r 式中 n r为氢原子的第 n 个本征态。计算 0t 时能量的取值概率与平均值,写出 0t 的波函数。 解答:已知氢原子的本证解为 2201 , 1 , 2 , 3 ,2 , , ,n l m n l l r Y , 0 , 1 , 2 , , 1 , 1 , , 1 ,m l l l l 由波函数归一 化条件可知归一化常数为 121 1 1 32 3 2 2C 不为零的能量的取值概率为 1338w E w E, 2 14量平均值为 41 3 2 23 1 2 38 4 9 6 E E h 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