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破 伤 风 深圳市预防接种门诊工作人员 上岗培训 破伤风(Tetanus)是由破伤风杆菌经伤口 侵入人体繁殖后产生的外毒素所引起的 一种严重感染性疾病。 新生儿破伤风是破伤风的一种类型,约占破伤 风病例总数的80,90的病例集中在新生儿 出生半个月内发病。 它是由于用不洁的器械切断脐带或用破伤风芽 胞严重污染的敷料覆盖脐带时感染所致。 新生儿破伤风是新生儿致死的主要原因 ,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是威胁儿童的严重 公共卫生问题。 一、病原 破伤风杆菌为专性厌氧杆菌。 繁殖体: 带鼓样芽胞 在不适宜生 长环境中可 形成 四周有鞭毛,能运动,无荚 膜,极易死亡 破伤风杆菌镜下形态(革兰氏染色) 繁殖体: 芽 胞: 对热、普通消毒剂敏感,在有氧的环境下不能 发育。 对热和大多数防腐剂有很强的抵抗力,高压蒸 气120需10 min,煮沸需3060 min才能被 杀灭,对石炭酸和其他化学药品也有一定的抵 抗力,但对碘的水溶液及中性(或弱碱性)戊 二醛液敏感,在短时间内芽胞即被杀死。在日 光和空气中可生存18天,如不经日光直接照射 ,在土壤中可生存数十年。 芽胞广泛分布于土壤和马、羊、狗、猫 、鼠类、猪和鸡等动物的肠道和粪便中 。施过肥的土壤可能含有大量的芽胞。 破伤风 杆菌 痉挛毒素 溶血毒素 起致病作用 生物毒素中毒性 最强的毒素之一 , 2.5ng/Kg剂量即 可致死。 破伤风芽胞 伤口 破伤风杆菌 随着伤口内氧气的 消耗 破伤风毒素 二、发病机理 破伤风毒素通过血液和淋巴液扩散至全 身,作用于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 从而破坏神经的正常抑制性调节功能, 以致肌肉痉挛,运动失调。 三、临床 临床特征 潜伏期为321天,平均为8天。 新生儿破伤风的症状一般发生在出生后414 天,平均是7天。 曾接受类毒素预防者,其潜伏期延长。 潜伏期越短,死亡的可能性越大。 常见的早期症状为咀嚼肌及面肌痉挛, 有张口困难、牙关紧闭、呈苦笑面容。 随后,颈、背、躯干及四肢肌肉也发生 强直痉挛,呈角弓反张,腹肌硬如“木 板”等。 轻者每日数次,重者可频繁发作。 患者十分痛苦和惊恐,致体力衰竭,呼 吸、谈话及吞咽障碍等。 常因喉痉挛窒息或肺炎而死亡。 四、流行病学及流行史 (一)流行状况 全世界都有发生,各年龄均易感。 但在气候温暖潮湿、土壤富有有机物质 的人口稠密的地区最常发生。 具有以下流行特征: (1)散在发病 (2)明显的地区差异 (3)病死率高 (4)非住院分娩是发生NT的主要危险因数 发病以创伤感染为前提,故除在战争或自然灾 害时,很少有集中发病的情况,而是高度散发 。 由于散在发病的特点和有些国家或地区报告系 统不完善,以致掩盖了破伤风的严重危害,甚 至造成已无破伤风病例的误解。 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破伤风的发病已控制在 很低水平。 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由于卫生条件差,气候 多数温暖和潮湿,破伤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 很高。 破伤风是一种临床凶险的疾病,在未进行人工 自动免疫和被动免疫前,病死率几乎达100 ,实施预防接种后病死率仍保持在较高水平。 新生儿破伤风的病死率是相当高的,在发展中 国家未经治疗者病死率可高达100,抢救治 疗后的病死率仍高达70左右。 2003年我国因NNT死亡398例,是继狂犬病、病 毒性肝炎、结核病后死亡数居第4位的传染病 。 助产不使用产包、断脐后不消毒、残端不消毒以 及家庭月人均收入50元是NT发生的危险因素。 (二)传染源(宿主) 病原菌主要在土壤、人和动物肠道内。 (三)感染方式 (1)创伤感染 因外伤受到带有破伤风杆菌的泥土或其他异 物污染,特别是在伤口有较多的坏死组织或化 脓菌感染,造成局部缺氧是破伤风感染的主要 途径,更是战争年代感染破伤风的主要方式。 (2)脐带感染 用不洁的器械切割脐带,或以受污染的敷料处 理脐带,使脐带伤口污染破伤风杆菌,并在脐 带残根内繁殖产生外毒素而引起新生儿破伤风 ,是破伤风感染的主要原因。 (3)其他感染 产道、耳道和手术后感染在导致破伤风的发病 上亦占有一定的比例。 产道感染可因旧法接生、流产、堕胎和月经垫 不洁所致; 耳道感染可因慢性中耳炎,用不洁物挖耳等引 起; 手术感染可因器械、敷料消毒不严所致。 (四)传染性 在自然界中破伤风芽孢杆菌广泛存在。 人类普遍对其缺乏自然免疫力,且病后 产生免疫力极为微弱,可第2次患破伤风 。 几乎人人都是易感者。 目前尚未发现破伤风存在隐形感染。 破伤风不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染。它是唯 一的疫苗可预防的具有感染性而无传染 性的疾病。 母亲接种破类(TT)后产生的IgG类抗体可通过 胎盘传递给胎儿。 从而,可提供新生儿短暂的破伤风被动保护。 五、监测 (一)病例定义 1、疑似病例定义 任何经过培训的卫生人员报告 的NT病例;或任何出生后吸吮及哭闹正常,第 228天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死亡病例和出现吸吮 困难的病例。 2、病例分类 (1)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1)出生后正常吸吮及哭闹; 2)出生后第228天发病; 3)发病后不能吸吮或进食困难,随后发生肌肉强直 和/或痉挛; 4)未进行调查的疑似病例。 (2)排除病例:疑似病例经调查后不符合确诊病例 诊断标准者,排除病例应有明确诊断。 (二)监测目的 1、掌握NT发病与死亡情况。 2、确认高危地区和高危人群。 3、评价消除活动的进展情况,为制定消除和调 整NT策略与措施提供依据。 (三)病例报告与调查 1、病例报告 报告人:任何医疗卫生单位或人员。 报告时限:城镇12小时 ,农村24小时。 报告单位:发病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同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2、病例调查 (1)调查人员: (2)调查时间:1周内 (3)调查表及调查内容: (4)调查后续活动: (四)主动监测和“零”病例报告 1、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每月要到辖区相关医 院检查疑似NT病例报告情况,搜索NT病例。 2、在无NT病例时,乡级卫生单位及辖区内各医 疗卫生单位每旬向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零”病例。 (五)其它监测活动 (六)高危地区的确定 NT发病率1/1000活产儿的县。 (七)监测资料管理。 调查表在调查结束后1周内寄到县级疾病预防控 制中心。 (八)监测评价指标 六、免疫预防 (一)疫苗 1、目前我国使用的疫苗:破伤风疫苗(TT)、 白破疫苗、百白破疫苗。 2、白破疫苗分为儿童型白破(DT)和成人型白 破疫苗(Td)。 3、百白破疫苗有吸附全细胞百白破(DTwP)和 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TDaP)。 4、12岁的儿童应该接受DTaP疫苗或儿童DT, 12岁以上的人群应接受Td。 (二)免疫程序 1、常规免疫程序 1)、出生后3、4、5月龄分别注射DPT的第1、2 、3针,1824月龄时加强注射1次,6岁时再用 DT加强注射1次。 2)、如果超过1周岁才完成3针百白破疫苗基础 免疫,加强注射应在完成基础免疫第3针接种后 至少6个月后进行。 3)如果儿童对百日咳疫苗有禁忌证,应使用儿 童型DT作常规基础免疫。 2、育龄期妇女的免疫程序。 3、创伤后的免疫程序。 (三)免疫接种副反应 1、局部反应(如红斑、硬结、注射部位疼痛)常见,但一 般是自限性,不需要治疗。 2、发热和其他全身症状不常见。 3、有时可在注射部位形成无菌性脓肿。 4、偶有过敏性皮疹、Authus氏反应、血管性水肿的报道 ,也有极少数人接种后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 副反应主要是由副反应主要是由DTwPDTwP疫苗中的疫苗中的百日咳成分百日咳成分引起引起 全细胞与无细胞百日咳疫苗接种副反应发生率全细胞与无细胞百日咳疫苗接种副反应发生率 加强接种后加强接种后DPwTDPwT与与DPaTDPaT反应发生率(反应发生率(% %)比较)比较 疫苗疫苗 接种接种 全身反应全身反应 局部反应局部反应 人数人数 弱反应弱反应 中反应中反应 强反应强反应 计计 弱反应弱反应 中反应中反应 强反应强反应 计计 DPwTDPwT 281 14.75 18.12 2.65 35.52 3.96 18.84 7.56 30.36 281 14.75 18.12 2.65 35.52 3.96 18.84 7.56 30.36 DPaTDPaT 350 1.54 2.14 1.20 5.15 1.81 3.61 1.82 6.24 350 1.54 2.14 1.20 5.15 1.81 3.61 1.82 6.24 王琦,王孟杰,等王琦,王孟杰,等. .两种百白破联合疫苗接种安全性比较,职业与健康,两种百白破联合疫苗接种安全性比较,职业与健康, 20052005,2121(1212):):1986-19871986-1987 无细胞百白破(DTaP)与 全细胞百白破(DTwP)百日咳疫苗的差别 全细胞百白破 (DTwP) 无细胞百白破 (DTaP) 灭活全菌体 无菌体成分 纯化抗原 无精制过程 严格的精制过程 接种后副反应较大副反应小,毒性低约100倍 淘汰产品WHO和CVI推荐产品 无细胞百日咳疫苗的理论优势 反应原性降低,更易为婴儿接种者及其父母接 受 接受度的改善,疫苗的采纳度提高,使目标人 群的覆盖率更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路施工方案软件(3篇)
- 翻土车施工方案图片(3篇)
- 排球周年庆活动方案策划(3篇)
- 景区寻宝游戏活动方案策划(3篇)
-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 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二模地理考试题目及答案
- 心理护理问答题目及答案
- 校园录像面试题目及答案
- 河北2025中考作文题守常范文(7篇)
- 保护牙齿从我做起15篇
- 仓库管理5管理制度
- 2025至2030中国建筑劳务行业发展分析及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新解读《DL-T 5100 - 1999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程》新解读
- 光伏电站入股分红协议书
- 【行星齿轮的强度校核计算过程案例】1800字
- 政采云合同协议书
- 轻度认知障碍 - 教学课件
- 十大国企面试题目及答案
- 二手医疗器械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氧气安全培训
- 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2025年小升初模拟数学测试卷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